《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少陽三焦經_第1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少陽三焦經_第2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少陽三焦經_第3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少陽三焦經_第4頁
《經絡與腧穴》課件-手少陽三焦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絡與腧穴手少陽三焦經概述引入三焦是?《類經》中記載:“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臟腑,一腔之大腑也”。01手少陽經脈循行02手少陽經脈病候03手少陽經脈主治經絡概況三焦經——在體內屬三焦絡心包。手少陽經——從手走頭。分布于上肢外側中間,在無名指端與相表里的手厥陰心包經交接,在目外眥與足少陽膽經相接。經脈循行01PART一、經脈循行《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原文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關沖天髎,會秉風、肩井、大椎天井一、經脈循行《靈樞·經脈》: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欪。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原文顴髎角孫、會頷厭、懸厘、上關絲竹空,會瞳子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耳和髎、耳門;交聽會一、經脈循行起于無名指尺側端關沖穴→手背→上肢外側正中→肩→頸→耳后→耳前→止于眉梢的絲竹空穴;耳部支脈到目外眥交膽經體表路線一、經脈循行體內聯系屬上、中、下三焦,絡心包。并與耳、目有聯系。經脈病候02PART《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腫,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二、經脈病候原文主治概要03PART三、主治概要經脈循行部位的病癥手背腫痛肘臂痛肩背痛頸項痛三、主治概要臟腑病腹脹水腫遺尿小便不利耳聾耳鳴咽喉腫痛頰腫課堂小結01循行歸納02主治病癥循行走向:從手走頭。交接規律:在無名指端與相表里的手少陽三焦經交接,在目外眥與足少陽膽經相接。體表分布:上肢外側中間聯系臟腑組織器官:屬上、中、下三焦,絡心包。并與耳、目有聯系。經脈病臟腑病思考題01.請結合中醫中,三焦的生理、病理、五行歸屬等,進行手少陽經的養護。經絡與腧穴手少陽三焦經重點腧穴引入病案:馮某,男,68歲。因家人去世,過度悲傷,導致雙耳聽力大減,耳內鳴響。查體:雙鼓膜完整,稍微內陷。憂郁面容,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耳內脹感明顯,伴持續性耳鳴,時重時輕,聽力下降,頭昏痛,腰膝酸軟,心煩易激動,口苦微干,大便稍結。舌紅、苔黃、脈弦細。如何處理?01中渚02外關03支溝04肩髎05翳風06絲竹空中渚01PART一、中渚輸穴特定穴屬性定位在手背第四、五掌指關節后方凹陷中,液門穴直上1寸處。取法俯掌,液門穴直上1寸,即第四、五掌指關節后方凹陷中取穴一、中渚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熱病,消渴,瘧疾。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痛。主治一、中渚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并有麻竄感向指端放散。可灸。操作一、中渚臨床應用配八邪、外關,有舒經活絡的作用,主治手指不能屈伸。配聽宮、翳風,有開竅聰耳的作用,主治耳鳴、耳聾。配外關、期門,有疏肝理氣、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脅痛外關02PART二、外關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特定穴屬性定位在手背腕橫紋上2寸,尺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取法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2寸,尺橈骨之間,與內關穴相對取穴。二、外關主治熱病,頭痛,頰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胸脅痛。上肢痿痹。操作刺0.5-1.0寸,或透內關穴,局部酸脹,有時可擴散至指端。或斜刺1.5-2.0寸,局部酸脹,擴散至腕、肘、肩部。治療腕肘肩及軀干疾病。二、外關臨床應用配足臨泣,為八脈交會穴,主治耳目、頸項強痛及肩背痛。配陽池、中渚,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手指、腕關節疼痛。配太陽、率谷,有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配后溪,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落枕。配大椎、曲池,主治外感熱證。二、外關支溝03PART三、支溝經穴特定穴屬性定位手背腕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取法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取穴。便秘,熱病。脅肋痛,落枕。耳鳴,耳聾。操作直刺0.5~1.0寸。可灸。三、支溝主治臨床應用三、支溝配照海、足三里、三陰交,可養陰通腑,治習慣性便秘。配太沖、陽陵泉,有疏肝通絡的作用,主治脅肋痛。配陽池、八邪,有行氣活血、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手指震顫。肩髎04PART四、肩髎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當肩關節外展時于肩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四、肩髎取法上臂外展平舉,肩關節部即可出現兩個凹陷窩,后面一個凹陷窩即是本穴。垂肩,于鎖骨肩峰端后緣直下2寸,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處取穴。肩三針構成之一,治肩臂攣痛不遂。操作直刺0.8-1.2寸。四、肩髎主治臨床應用四、肩髎配肩井、天宗,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肩重不能舉。配風池、曲池,有疏風清熱、調和營衛的作用,主治風疹。配外關、章門,有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間神經痛翳風05PART五、翳風交會穴之一,手足少陽之會《針灸甲乙經》。特定穴屬性定位在耳垂后,當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處。取法取正坐或側伏,耳垂微向內折,于乳突前方凹陷處取穴。五、翳風耳鳴,耳聾,聤耳。口喎,牙關緊閉,齒痛。瘰疬,頰腫,呃逆。主治五、翳風直刺0.8-1.2寸,耳后酸脹,可擴散至舌前部及半側面部,以治面癱、腮腺炎等。操作臨床應用五、翳風配聽宮、聽會,有通竅復聰的作用,主治耳鳴、耳聾。配地倉、頰車、陽白、承泣,有活血祛風通絡的作用,主治面癱。配下關、頰車、合谷,有活絡消腫的作用,主治頰腫。絲竹空06PART六、絲竹空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操作正坐或側伏位,于額骨顴突外緣,眉梢外側凹陷處取穴。定位六、絲竹空主治目赤腫痛,眼瞼瞤動,目眩。頭痛,癲狂癇。操作平刺0.5~1寸(可透刺魚腰或太陽);不灸。六、絲竹空配瞳子髎、睛明、攢竹,有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配太陽、外關,有疏風清利作用,主治偏頭痛。配通谷、太沖,有疏肝理氣、清火寧神的作用,治癲癇。臨床應用課堂小結01取穴要點在手背部第四、五掌骨間凹陷處取中渚。尺骨與橈骨之間,腕背橫紋上2寸取外關,與內關相對;腕背橫紋上3寸取支溝。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取翳風。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