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部編版必修上全冊課內古詩詞選擇題班級:姓名:古詩詞、古文目錄:一、芣苢/《詩經.周南》二、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蘇轍三、短歌行/曹操四、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五、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九、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十、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一、芣苢/《詩經.周南》【習題】選擇題: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的第一章首先講了“薄言采之”,也就是她們要去做“采芣苢”這么一件事情。B.第二章描寫的是采芣苢時的動作。“掇”意味著小心謹慎;“捋”意味著熟練而快樂。C.第三章描寫的是當芣苢采得很多時,用衣服的下擺兜住并扎在腰帶上。D.這首詩通過對一個女子采芣苢的描寫,展現了中國古代太平盛世時期女子的平和之美。D解析“一個女子”說法有誤,應該是“一群女子”。二、《文氏外孫入村收麥》蘇轍【習題】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芣苢(fú)襭之(xié)天籟(lài) 閉廩(lǐn)B袺之(xié) 場圃(fǔ)書箋(jiān) 細繹(yì)C.捋之(luō) 陰霪(yín)裊裊(niǎo) 乳臭(chòu)D.薄言(báo) 掇之(chuō)涵泳(hán) 賦詩(fù).1.A解析B項,“袺”應讀“jié”,“圃”應讀“pǔ”;C項,“臭”應讀“xiù”;D“薄”應讀“bó”,“掇”應讀“duō”。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B.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東西。C.三夜陰霪敗場圃 陰霪:連綿不斷的雨。D.多博村酤勞苦辛 博:寬廣,廣博。2.D解析博:求取。3.下列對有關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薄言采之:是說婦女有意去采摘芣苢,有此意然后才能開始前往采摘。B.薄言袺之:用一只手提起衣襟,把芣苢的種子收放起來。C.一竿晴日舞比鄰:雨過天晴,人們紛紛起舞,進行比賽,以表達對天晴可以收麥的歡欣之情。D.賦詩憐汝足精神:麥收入庫,詩人以吟詩賦詞的方式來表達辛勤勞動后的喜悅心情。3.C解析“人們紛紛起舞,進行比賽”說法有誤,“比鄰”是“鄰居”之意,應該是:雨過天晴,可以進行麥收了,鄰居們高興得手舞足蹈。4.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芣苢》一詩采用重章疊唱的手法,在不斷重疊中,產生了簡單明快、往復回環(huán)的音樂感。B.《芣苢》一詩以其明快的節(jié)奏、表現婦女勞動歡快的場面與熱烈的情緒,受到讀者的喜愛。C.《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運用對比的手法,“三夜陰霪”后的“一竿晴日”,突出了麥收時節(jié)農人對收麥的期盼與歡欣。D.蘇轍在《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中對麥收勞動場景進行了直接描寫,既表現了勞動的辛苦,也表達了家庭團結協作的愉悅。4.D解析“直接描寫”有誤,詩人用“急炊大餅”“多博村酤”來側面描寫麥收勞動場景。5.下列對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B.《國風·周南·芣苢》是《詩經》中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民歌。是當時人們采芣苢(即車前草)時所唱的歌謠。C.《周南》是國風中編次在最先的,其產生地、產生年代說法很多,令人多認為可能是平王東遷前后的詩,產生地范圍包括洛陽(其北限在黃河)以南,直到江漢一帶地區(qū),具體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D.清代名臣張鵬翮撰大門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其中的“三詞客”其實指的是“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5.A解析“浪漫主義”說法有誤,應該是“現實主義”。三、《短歌行》曹操【習題】選擇題:1、下列加點漢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B、笙簫(shēng)阡陌(mò)契合(qiè)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D、沉吟(yín)拾掇(duō)呦呦(āo)2、下列對詩句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幾句詩表達了功業(yè)未成的曹操悲觀厭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運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愿望。C、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詩人“憂從中來”的“憂”來自于壯志未酬卻已年過半百的憂慮,來自于社會動蕩,國家統(tǒng)一前途未卜的擔憂等等D、“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兩聯借烏鵲繞樹表達“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賢士歸于自己。四、《歸園田居》其一【習題】選擇題:1、下面對詩句的解說不恰當的—項是(C)。A、“方宅”句,意思是說圍繞住宅的土地有十來畝。方,圍繞的意思。B、“榆柳”兩句,描寫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暖暖”兩句,遠村、墟煙構成一幅遠景。“暖暖”與“依依”在詩中是近義詞,因此可以互換。D、“狗吠”兩句,描繪了一幅雞鳴狗叫的農村生活圖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純樸。2、對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A、詩中描繪的都是極為普通的田園生活情景,卻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回歸田園之后的愉快心情。B、詩中用白描手法,簡練地勾畫景物,從而使詩人感情得到充分抒發(fā),使詩富有畫意,生機盎然;C、詩中描繪的畫面質樸、幽靜,表現出一種平和、淡遠的意境。D、“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句的意境,與漢樂府《雞鳴》中“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有相似之處。五、《夢游天姥吟留別》【習題】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錯的一項是()A.天姥(mǚ)天臺(tāi)淥水蕩漾(lǚ)B.剡溪(shàn)熊咆(páo)訇然中開(hōng)C.瀛洲(yíng)虹霓(ní)殷巖泉(yǐn)D.魂悸(jì)長嗟(jiē)水澹澹(dàn)1.A2.對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欲因之夢吳越因:依據B.勢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熊咆龍吟殷巖泉殷:震動D.栗深林兮驚層巔驚:驚動2.D3.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理解正確的一項是()①列缺霹靂③煙濤微茫信難求②仙之人兮列如麻④自可斷來信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3.C4.下列詩句的節(jié)拍劃分錯誤的一項是()A.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B.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C.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D.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4.B5.選出加點字解釋全正確的一項()A.向天橫(遮斷)勢拔(超出)五岳B.因(因為)之夢吳越清(凄清)猿啼C.列缺(缺少)鸞回(回旋)車D.覺(睡覺)時向來(助詞,不譯)5.A(B:因,依據
C:缺,云的縫隙D:覺,睡醒)6.選出與其它三個用法不同的一項()A.栗深林兮驚層巔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靂,丘巒崩摧D.虎鼓瑟兮鸞回車6.C(此項中有通假,其他三項都有詞類活用:A“栗”、“驚”使動
B“雨”名作動
D“鼓”名作動)7.下列對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中,不當的一項是()A.主體部分描繪的是夢幻中游天姥的情景。B.詩人運用想象夸張的手法,描繪夢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C.詩人描繪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與丑惡現實完全對立的。D.詩人描繪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經歷的曲折反映,是現實世界的縮影。7.D8.下列對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思想感情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A.表現了“人生無常”的感傷情緒。B.表現了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C.表現了與東魯諸公分別時的離愁別恨。D.既有“人生無常”的感傷,又有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思想。8.D9.下面哪一句與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表現手法相近()
A.黃河九曲天邊落,華岳三峰馬上來。B.長白峰高塵漠漠,渾河水落草離離。
C.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D.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9.C分析:例句與C項都是用襯托的手法。10.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中的“安”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君安與項伯有故B.沛公安在?C.安得廣廈千萬間D.風雨不動安如山
10.A分析:A項與例句都是怎么之意;B、C兩項均可作哪里講;D項為安穩(wěn)之意。11.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A.煙濤微茫信難求(確實)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忽魂悸以魄動(驚動)失向來之煙霞(先前)
C.天姥連天向天橫(遮斷)虎鼓瑟兮鸞回車(駕駛)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著)熊咆龍吟殷巖泉(震響)
11.D分析:D.暝:天黑、夜晚。12.對虛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惟覺時之枕席(獨、只)B.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怎么)
C.恍驚起而長嗟(表順承)D.云霞明滅或可睹(有的人)
12.D.分析:或:有時。13.下列加點詞詞類活用情況與眾不同的一句是()
A.云青青兮欲雨B.栗深林兮驚層巔C.越人語天姥D.虎鼓瑟兮鸞回車
13.B分析:D使動用法,其余為名詞作動詞。14.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中安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沛公安在B.爾安敢輕吾射
C.既來之,則安之D.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
14.B分析:B項語氣副詞怎么。15.下列詩句在修辭上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C.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D.指如削蔥根
15.B分析:A、C、D三句為比喻。16.第一段運用了襯托手法,與此法不相同的兩句是()
A.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B.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C.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D.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16.D分析:D項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不是襯托,其余都是與第一段一樣的襯托。17.古詩歌為了適應格律的要求,或者為了取得特殊的表達效果,常有詞序顛倒的情況。下列句子沒有詞序倒置的情況的一項是()
A.淥水蕩漾清猿啼B.一夜飛度鏡湖月C.一唱雄雞天下白D.天生我材必有用17.D分析:A項,淥水蕩漾猿啼清。B項,一夜月飛度鏡湖。C項,雄雞一唱天下白。18.下面是古人詩詞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與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調不同,請指出()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B.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
C.楊柳岸曉風殘月D.唯見江心秋月白
18.A分析:A項,喜愛之情。19.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并非實指,只是極言其高;詩人并不直接說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較和襯托的手法,把那高聳入云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
B.詩人完全擺脫了詩律的束縛,隨著夢境的變化、情感的運行而遣詞造句。這種句法、韻法適應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絕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達到了內容和藝術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C.詩中特意提到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因為謝靈運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過,李白有意仿效之。
D.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所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是虛托的。雖然詩末有不卑不亢的氣概,但作者逃避現實,消極頹廢,不免給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19.D分析:D.逃避現實,有;消極,也說得上。但是沒有頹廢,沒有消沉。六、《登高》【習題】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潦倒(liáo)多財善賈(gǔ)傳記(zhuàn)杳無音信(miǎo)B.雙鬢(bìng)前后相屬(zhǔ)伺候(cì)潔身自好(hǎo)C.蕭條(xiāo)人才濟濟(jì)靜謐(mì)博聞強識(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穩(wěn)操勝券(quàn)解答:D點撥:A中“杳”讀“yǎo”;B“鬢”讀“bīn”“好”讀“hào”;C“濟”讀“jǐ”。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臨摹度假作客他鄉(xiāng)螳螂捕蟬,黃雀在后B.濁酒旋律渙然冰釋鞠躬盡悴,死而后已C.呼嘯寂寥要言不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D.協迫邂逅窮困潦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解答:A點撥:B“悴”應為“瘁”C“繁”應為“煩”D“協”應為“脅”。3.對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A.渚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洲(陸地)B.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樹葉被風吹落的聲音。C.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這里指到處漂泊,居無定所。D.潦倒新停濁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解答:D點撥:指年老因疾病困頓。4.對本詩詩句的誦讀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A.風急/天高/猿/嘯哀B.無邊/落木/蕭蕭/下C.百年/多病/獨登/臺D.潦倒/新停/濁酒/杯解答:C點撥:應為“百年/多病/獨/登臺”,“獨”應單讀,“登臺”是一個詞連貫起來。5.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B.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C.頸聯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fā)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實觀照的結果。解答:C點撥:“怨天尤人”與“孤獨”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并不孤獨。6.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的“風”“天”“猿嘯”分別與下句的“渚”“沙”“鳥飛”對仗,讀來富有節(jié)奏。
B.尾聯的“繁霜鬢”對“濁酒杯”,能使讀者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C.全詩情景交融,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但落筆的角度相同,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
D.本詩對偶工穩(wěn),音調鏗鏘,瑯瑯上口。尾聯兩句的對偶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飭對稱的美感,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fā)的感情。
解答:C7.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之情。
B.頷聯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尾聯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頸聯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達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解答:C“纏綿悱惻”情感錯七、《琵琶行》白居易【習題】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粗體的字的讀音,正確的一組是(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B.錚錚然(zhēng)
賈人(jiǎ)
荻花(dí)C.蝦蟆陵(há)
嘈雜(cáo)
鈿頭(diàn)D.江浸月(jīn)
嘔啞(yā)
嘲哳(zhā)1.C分析:A.“憔”應讀為“qiáo”。B.“賈”應讀為“gǔ”。D.“浸”應讀為“jìn”。2.選出下列紅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A、湓(pén)浦口水漿迸(bèng)嘔啞(ōuyā)憫(mǐn)然B、賈(jiǎ)人輕攏慢捻(niǎn)嘲哳(zhāozhā)荻(dí)花C、恬(tián)然聲聲思(sì)鈿(diàn)頭銀篦(bì)鐵騎(jì)D、六幺(yāo)蝦蟆(hámā)陵轉徒(xǐ)錚錚(zhēngzhēng)2.B3.下列句子中加粗體的詞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使快彈數曲
快:趕快。B.歌以贈之
歌:歌唱。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D.座中泣下誰最多
泣:眼淚。3.D分析:A.暢快。B.作歌。C.字。4.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弦弦掩抑聲聲思
掩抑:低沉抑郁。B.老大嫁作商人婦老大:排行第一。C.去來江口守空船
去來:離去回來。D.滿座重聞皆掩泣
掩泣:掩飾哭泣。4.
A分析:B.老大:年紀大了。C.去來:去了以后。D.掩泣:掩面哭泣。5.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鐵騎突出刀槍鳴
B.門前冷落鞍馬稀C.整頓衣裳起斂容
D.凄凄不似向前聲5.B分析:A.突出:突然爆發(fā)出。C.整理。D.以前。6.下列各句在誦讀時,節(jié)拍正確的一句是(
)A.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B.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6.
A(B.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貝/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7.下列對白居易《琵琶行》描繪的形象的分析中,不當的一項是(
)
A.琵琶女是演奏技藝精湛卓絕,悲涼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損害者的形象。
B.作者寫自己的遭遇,是為了襯托琵琶女形象。
C.詩中琵琶女和作者這兩個形象感情上的共鳴之處是“同是天涯淪落人”。
D.詩中對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過琵琶女的傾訴表現的。7.
B
8.下列各句中不具備“互文”特點的一句是(
)A.主人下馬客在船B.主人忘歸客不發(fā)C.秦時明月漢時關D.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8.B9.下面描寫樂曲演奏的語句,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響,那聽上去雜亂無章的樂音也如珠玉之聲一樣清脆悅耳。B.“大弦”“小弦”兩句既用“嘈嘈”“切切”這樣的疊詞摹聲,又用“如急雨”“如私語”比喻,使樂曲旋律形象化。C.“間關”之聲,婉轉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yōu)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D.“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寫的是當樂曲短時休止時,另外傳達出深藏心底的愁思,這無聲時刻的感染力更勝過有聲之樂。9.A10.從下面選出一個從側面描寫琵琶彈奏精彩的句子。(
)A.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B.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C.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D.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10.B11.對《琵琶行》中詞句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嘈嘈”形容彈奏動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彈奏動作的輕細。B.“間關”形容鳥聲婉轉,這里指音樂的流暢悅耳。C.“別有幽愁暗恨生”,是說音樂勾起聽眾內心深處的愁思和怨恨。D.“銀瓶乍破”“刀槍鳴”形容音樂的激越雄壯,驚心動魄。11.C分析:C“別有”句表達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聽眾內心的愁思和怨恨。12.詩人用“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表現琵琶女出場時遲疑不決的心情,意在強調的是(
)A.拘于禮法,男女有別,不能見男人B.技藝高超,彈奏能手,不屑見官人C.深懷怨恨,內心痛苦,無心見生人D.世態(tài)炎涼,人心叵測,不可見路人12.
C分析:ABD三種說法均與原詩不合。13.“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寧靜,襯托音樂演奏的昂揚。B.以聽眾的專注,反襯音樂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靜寂寥廓,烘托聽眾完全沉浸在音樂聲中。D.渲染靜寂的氣氛,襯托聽眾感情的凄涼。13.C分析:A.“襯托……昂揚”說法不當。B.“襯托……成功”說法不當。D“襯托……凄涼”說法不當。14.對下面的詩句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獲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A.第一句概括地介紹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寫環(huán)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無管弦”三字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張本。D.第五、六句寫出了與朋友分別時的悲慘心情。14.D分析:C“慘”是悲傷的意思,而不是悲慘之義。15.對下列詞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輕攏”一句描寫琵琶女彈奏的動作特點,同時也表現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兩句寫出了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如急雨”“如私語”使兩種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給人以眼花繚亂,耳接不暇的感覺。D.“間關”一句繼續(xù)寫了旋律的變化,用“鶯語花底”這一美的視覺形象,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15.C分析:C并不是“化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盤的聲音寫琵琶彈奏的清脆悅耳。16.對以上部分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冰泉”“凝絕”兩句寫出了音樂的又一境界。幽咽之聲,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B.“別有”“此時”兩句寫出了音樂結束后的余音裊裊,回味無窮的藝術境界,“無聲勝有聲”給聽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C.“銀瓶”“鐵騎”兩句表現了“聲暫歇”后力量的大爆發(fā),同時,這兩句也將音樂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終”“四弦”兩句寫出了音樂進入到高潮時戛然而止,樂曲雖終,但由音樂而產生的驚心動魄、回腸蕩氣的藝術魅力并沒有因此而消失。16.B分析:B“廣闊的想像空間”應為“悠然不盡的無窮韻味”。17.對詩句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A.“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第二句通過環(huán)境描寫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B.“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第一句點明了送別的基調:“慘”。第二句用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謂情景交融:與友分別心緒難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樣,一片茫然。C.“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僅與開頭“夜”“船”“月”相呼應,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涼氣氛,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廣闊空間。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該句運用了反問和借代修辭手法將詩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實為畫龍點睛之筆,同時也是全詩的主題即上段“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形象化說明。17.D.“反問”應為“設問”。18.對詩句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該句表現了詩人對彈奏者的尊重,“欲語遲”三字,用語精練,直接刻畫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絕不輕浮的性格特征。B.“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僅表現了詩人熱情相邀、急于相見的心情,又精練而細膩地表現了琵琶女此時的矛盾復雜的心情,本不愿出場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處很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一個特寫鏡頭,生動地表現出琵琶女的羞澀情態(tài)。C.“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是描寫琵琶女調弦校音的動作,進而表現她此時已進入樂曲的境界之中,也顯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D.“輕攏慢捻抹復挑”,寫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嫻熟。輕輕的攏,慢慢的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一連串的動作,具體地表現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順弦、回撥弦的動作熟練,技藝精湛。18.A分析:A項人物未出場露面,應是個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畫。)19.對詩句及詞語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A.“終歲不聞絲竹聲”——“絲竹聲”借指美妙的音樂。“絲竹”是借代修辭格,詩人用原來終年聽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樂,來襯托聽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暫明”的神奇感受。B.“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極大。它濃縮了春秋兩季,又融進了江花月三景。足見詩人的煉字功夫爐火純青。C.從“五陵年少爭纏頭”到“門前冷落鞍馬稀”,詩人選取了具有典型意義的兩個細節(jié),從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運的突變。這種描寫的審美價值在于以點帶面凸現她沉淪的社會根源。D.“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全詩的“詩眼”,是全詩的主旨句。詩人把對琵琶女的無限同情和自己被貶不得志的悲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冷酷與黑暗。19.B分析:B項以偏概全,詩歌不僅濃縮春秋二季,還有朝夜兩時。20.對詩中描寫有關音樂的鑒賞不準確的一項是(
)A.詩人運用生動的比喻,同時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使讀者在想象中親聆琵琶女的美妙音樂和旋律的發(fā)展變化。B.從“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盤”可理解為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了樂音的急切,圓潤清脆。C.第二樂段從“間關鶯語花底滑”至“此時無聲勝有聲”,“間關”句表現了樂音的婉轉、流暢、動聽,接著描寫樂音由低沉至緩慢半終止的狀態(tài),“此時無聲勝有聲”提供給讀者充分的思維空間,激發(fā)人的想象力,從而深化了人們對詩人所描繪的琵琶樂音的玩味和品評。D.第三樂段一開始就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音樂高潮到來的信號;“鐵騎突出刀槍鳴”,樂音激越雄壯,強化了熱烈而緊張的場面,是音樂的高潮所在;樂曲的終止也寫得非常精彩,“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出了琵琶樂曲終止時的特點,撕心裂肺戛然而止,與“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一樣,均從側面烘托,使聽眾都沉浸在“余音繞梁”的韻味中。20.D.分析:D并非一樣,前者未從側面烘托21.下列詩句沒有使用“借代”修辭格的一項是(
)
A.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對飲無管弦。B.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C.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D.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21.B分析:A項中“管弦”和D項中“絲竹”均代指音樂,C項中的“秋月春風”代指時光、歲月22.下列各組句中,加線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尋聲暗問彈者誰別有幽愁暗恨生B.凝絕不通聲暫歇如聽仙樂耳暫明
C.琵琶聲停欲語遲今夜聞君琵琶語D.添酒回燈重開宴商人重利輕別離
22.A分析:A.輕輕地;B.暫時,忽然;C.說,曲調;D.重新,看重23.詩的結尾作者自傷身世,自覺與琵琶女頗多相似,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長安來到偏遠的江州。
B.一個善寫詩,另一個能讀懂;一個會彈奏,另一個能欣賞,有他鄉(xiāng)遇知音相見恨晚之感。
C.一個是譽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有出類拔萃的才能。
D.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人,一個因直言進諫而遭貶,都有榮衰變遷,“幽愁暗恨”。
23.B
24.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說,也不愿見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這個比喻使樂聲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用了擬人的手法。
C.“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yōu)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
D.“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24.B分析:B是比喻。
25.加點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使快彈數曲。一曲紅綃不知數。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淪落人。C.輕攏慢捻抹復挑。商人重利輕別離。D.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25.B分析:B都是判斷動詞,是。A.使快彈數曲。數:數詞,幾,表示不確定的數目:一曲紅綃不知數。數:名詞,數量。C.輕攏慢捻抹復挑。輕:形容詞,輕輕;商人重利輕別離。輕:動詞,輕視。D.滿座重聞皆掩泣。泣:動詞,哭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泣:名詞,眼淚。26.介賓短語后置的一項是(
)A.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B.張良具告以事。C.季氏將有事于顓臾。D.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26.D27.不含有名詞作狀語用法的一項是(
)A.聞舟中夜彈琵琶者。B.秋水時至。C.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D.左右欲刃相如。27.D八、《念奴嬌赤壁懷古》【習題】選擇題:1.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戰(zhàn)栗(zhàn)熾烈(chì)對稱(chèng)萬箭攢心(cuán)B檣櫓(qiáng)酹(lèi)吟嘯(xiào)羽扇綸巾(guān)C針砭(biǎn)粗糙(cāo)差別(chā)創(chuàng)傷(chuāng)D箋注(qiān)赤鼻磯(jī)蓑衣(suō)料峭(qiāo)1.B分析:A項稱應讀chèn。C項砭應讀biān。D項箋應讀jiān;峭應讀qiào。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蕭瑟桅桿淘氣永葆生機B已而憑吊綸巾繁冗拖沓C赤壁風姿檣櫓繪聲繪色D故壘酒樽羅網安份守己2.D3.下列選項中對“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A.一個“穿”字,表現了山崖“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勢。B.“拍”字不僅給人以大浪撞擊巨石的視覺形象,而且還給人以聽覺形象。C.“卷”字用擬人手法,展現了驚濤翻滾之貌,寫出了浪花激濺之狀。D.“驚”字既寫出了浪濤之氣勢,更寫出了浪濤給人的心理感受。3.C。“卷”字狀驚濤翻滾之貌,但不是擬人手法。4.下列選項中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蘇軾善于以時世為詞,豐富了詞的題材,擴大了詞的表現范圍,營造了詞的意境;且一掃以前文人詞的柔弱氣息,為詞壇注入了新鮮血液,開創(chuàng)了豪放派的先河。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便是明證。B.蘇軾素有抱負,卻在激烈的競爭中屢遭貶斥,甚至險遭殺身之禍,其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因而將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這首著名的詞作正是如此,它借詠史,抒寫出了詩人郁積于胸中的塊壘。C.詩人將寫景、詠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融,且全詞文脈相承,又各有重點:上闋由壯麗的赤壁,聯想到古代英雄;下闋則抒發(fā)向往英雄與自己壯志未酬的慨嘆。D.本詞為蘇軾的代表作,其豪放風格,從兩個側面透射出來:一是著意對赤壁景物的描摹,將江山之勝與詠古之情融為一體;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樣為國家建功立業(yè)。4.D。“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樣為國家建功立業(yè)”說法不對。不應是“直抒”,應為“抒發(fā)了對英雄人物的向往和自己壯志難酬的慨嘆。5.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詞可算是蘇軾豪放派詞風的代表作,作者用豪壯的情調抒寫胸中塊壘。B.這首詞開篇就描繪出了一種廣闊、雄渾的景象,不僅有自然景物,而且有千古的英雄人物在讀者面前一一浮現。C.詞中豪壯的情調還表現在對周瑜和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比如,肖像描寫、笑貌的描摹,而且以美女襯英雄。D.“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壯志未酬的一種無奈,一種自慰,可以說是豪放中略見蒼涼。5.C。詞中沒有對諸葛亮形象的塑造。6.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詞上闋寫景,描繪萬里長江極其壯美的景象。下闋懷古,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B.“大江”三句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故壘西邊”三句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zhàn)場的憑吊。“人道是”說明這里正是三國赤壁之戰(zhàn)的地方。C.“亂石”三句,寫盡大江奔流的氣魄和赤壁的雄奇,寥寥數語,有聲有色;“江山”兩句,由寫景自然過渡到寫人,為下闋作鋪墊。D.“遙想”六句,寫盡周瑜的風采才華。“故國”三句,從歷史回到現實,從懷古到傷己。“人生如夢”兩句,貌似超脫,實則無奈,抒發(fā)了壯志難酬的苦悶。6.B。“人道是”說明只是傳說如此,并非歷史上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7.下列句子中的“故”字,與其它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故壘西邊 B已而遂晴,故作此C故國神游 D故人西辭黃鶴樓7.B分析:B當“所以”講,其它都當“舊”講。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用法與眾不同的一句是()A大江東去,浪淘盡 B檣櫓灰飛煙滅C卷起千堆雪 D都門帳飲無緒8.C分析:C是詞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狀。9.從下列說法中選出不正確的一項()A“大江東去”中的“大江”指長江。B“故國神游”一句中,“故國”指舊國,舊地,這里指當年赤壁戰(zhàn)場。C“卷起千堆雪”和“檣櫓灰飛煙滅”兩句都運用了比喻修辭格。D“羽扇”“綸巾”都是古代儒將的裝束。9.C分析:C“檣櫓”不是比喻,是借代的修辭手法。10.對開頭三句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是虛寫。“大江東去”比喻千古歷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樣,最后沉淀出歷史人物。B是實寫。寫出東去的長江,波濤沖刷,不見一絲舊跡,只有一些優(yōu)秀人物還留在人間的傳說中。C從大處著筆,虛實結合,不僅給人以極佳的視聽效果,寫盡雄偉壯闊的長江氣勢,而且化空間為時間,從具體有形的長江,寫到抽象的歷史長河;從對自然偉力的驚嘆轉到對歷史英雄的羨嘆。D概括寫。概括長江的總體氣象,用比喻概括整個人類歷史。10.C1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大部分詞調分成兩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別稱為“雙調”“三疊”“四疊”。段在詞中又叫“片”或“闋”。一首詞的上下兩段分別稱上下片或上下闋。B從晚唐五代到宋的溫庭筠、晏殊、秦觀、蘇軾、李清照等一系列詞壇名家的詞風雖不無差別,各有擅長,但大體上可歸諸婉約范疇。C婉約詞風,其內容主要是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流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下陽谷期中試卷及答案
- 環(huán)保行業(yè)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 棉殼銷售合同模板5篇
- 加壓站設備改造施工方案
- 鋼板池施工方案
- 護理人才選拔工作匯報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 1.2.2 5以內的加法 教學課件
- 壓力培訓課件
- 企業(yè)攝影投標方案范本
- 公關展會采購方案范本
- 冰雪之都冰城哈爾濱旅游宣傳風土人情城市介紹PPT圖文課件
- 祭奠白事活動清明節(jié)掃墓祭祖內容完整動態(tài)PPT
- (完整版)鋼琴五線譜(A4打印)
- 量子力學完整版課件
- 生態(tài)修復地質勘察報告
- 廣東廣州市海珠區(qū)官洲街道辦事處政府雇員公開招聘5人(必考題)模擬卷含答案
- 結構膠msdslord第一部分化學產品和公司名稱
- 低血糖昏迷搶救預案及流程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課時練(同步練習)(共24課)
- 從專業(yè)走向管理
- 2022年中國礦業(yè)權評估新準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