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習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習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習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習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習題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課后篇鞏固提升學業水平引導1.民國初期的一則報紙廣告中有“敬告全國同胞樂用人人必需之國貨”等字樣。作為干脆證據,它可以用于探討()A.外資企業出現B.洋務運動興起C.工人運動高漲D.實業救國熱潮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民國初期”“樂用人人必需之國貨”。這則廣告語反映了民國初期掀起的實業救國的熱潮。答案D2.視察《1913年在中國的外商、華商投資棉紡織業狀況統計表》,表中反映的狀況最精確的是()廠家數開工紗錠數布機數外商企業16家338960錠1986臺華商企業25家484192錠2016臺A.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棉紡織業大幅發展B.外商在華棉紡織企業嚴峻萎縮C.民族工業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D.棉紡織業中民族企業發展超過了外資企業解析留意題干中要求選出“表中反映的狀況最精確的”選項,只有D項符合題意,而A、B、C三項與題干無關,解除。答案D3.下表是1912—1915年外資在華創辦工廠數量變更表。影響這一變更的因素除歐洲列強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短暫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外,還包括()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廠數(家)4646122A.自然經濟最終解體B.五四運動的推動C.國貨運動的推動D.新文化運動的干脆沖擊解析1912—1915年,自然經濟沒有最終解體,故A項錯誤;五四運動不符合“1912—1915年”的時間信息,故B項錯誤;辛亥革命后政府提倡運用國貨,C項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起先于1915年,故D項錯誤。因此,答案為C項。答案C4.1935年,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通過《確定國民經濟建設實施安排大綱案》,確定“建設國民經濟,必需為全盤之統制”的方針。這簡單導致()A.經濟危機的緩和B.美國在華經濟勢力的增長C.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D.官僚資本的快速膨脹解析本題考查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經濟政策。依據題干“全盤之統制”分析,其特點是實行經濟壟斷,因此簡單導致官僚資本快速膨脹。答案D5.(圖文探究)閱讀下列材料:下圖為民國初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稱“南洋公司”)產品銷售示意圖注:1917年上海廠開工后的產品銷售量未計入探究:(1)以上示意圖表明,民國初期南洋公司的營業狀況怎樣?(2)這一時期,南洋公司等民族工業的發展有哪些客觀條件?參考答案(1)快速上升。(2)歐美各國對華資本和商品輸出削減;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的熱忱高漲;民國政府實行有利于發展經濟的政策;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促進。實力素養拓展一、選擇題1.1914年2月,農工商部向各省發出長篇通告,提出歐戰正是“工商業發達之轉機”,公布《維持工廠方法大綱七條》,規定糖類、棉毛織物等數十種制造廠家,均在維持之列。該材料說明()A.第一次世界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快速B.糖類、棉毛織物等行業發展快速C.民國政府激勵發展實業D.民國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解析依據材料“農工商部……通告……數十種制造廠家,均在維持之列”可知,當時政府激勵發展實業,所以選C項。答案C2.辛亥革命后興起了“國貨運動”。當時民族工商業者創國貨品牌,在廣告上推銷自己的商品,如“大國恥,用人民的血來洗;小國恥,用五洲固本皂來洗”。“國貨運動”在當時號稱“文明排外”,其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B.增加了盲目排外的落后意識C.引發了外國的武力干涉D.強化了民眾的極端民族主義解析“文明排外”實質上是近代中國實業救國思想的詳細實踐。先進的中國人用發展民族工業的方式來抵制外國的經濟侵略,他們的行動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國的進步和發展。答案A3.毛澤東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品行賜予了深刻的揭示:“他們在肯定時期中和肯定程度上,保持著反對外國帝國主義的革命性”和“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是異樣懦弱的,他們又保存了另一種性質,即對于革命敵人的妥協性”。在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最能反映這種定論的時期是()A.19世紀初B.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C.抗日斗爭時期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解析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含義:民族資產階級對外國帝國主義既有革命性也有依靠性,然后依據題目中給定的幾個歷史階段對應分析,正確答案為B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便得到了快速發展;斗爭結束后,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便起先萎縮。答案B4.下面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示意圖,形成圖示現象的國際條件是()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示意圖A.民國政府經濟政策的推動B.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C.“實業救國”思潮的刺激D.群眾性反帝斗爭的推動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短暫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都有所削減,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供應了有利的外部條件。故選B項。答案B5.下面是1919年全國注冊工廠數統計表。表格內容反映出()江蘇(含上海)直隸(含京津)其他省區1354542333120191933110A.民族工業發展快速B.民族工業規模小、企業少C.輕重工業比例嚴峻失調D.民族工業地區分布不平衡解析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表格內容反映的不同地方所創辦的工廠數量的差別還是特別大的,江蘇、直隸、浙江、廣東等地方數量明顯許多,而其他地方數量則較少,所以上述表格反映出民族工業地區分布不平衡,故選D項。答案D6.1925年,“江浙京奉魯豫各處兵戈紛起,除水路輪船可達之少數各地外,其津浦、京漢、隴海、膠濟、京綏各鐵路貨車一律停開,所屬各省份運輸阻斷,幾乎無貨可售”。上述材料說明中國民族工業在20世紀20年頭由“黃金時期”轉為蕭條的緣由之一是()A.蔣介石對紅軍連續發動“圍剿”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列強加緊對中國的經濟掠奪C.軍閥割據與軍閥之間的混戰D.民族工商業間的惡性競爭,無貨可售解析材料中信息“江浙京奉魯豫各處兵戈紛起”說明當時軍閥之間的割據混戰導致各地的運輸中斷,這成為中國民族工業在20世紀20年頭由“黃金時期”轉為蕭條的重要緣由。故選C項。答案C7.美國銀行家楊格在《1927至1937年中國財政經濟狀況》中說:“美國有意識地抬高銀價。……已在中國釀成無法忍受的困苦。”面對這一“困苦”,南京國民政府實行的重大舉措是()A.實行“幣制改革”B.激勵華僑投資國內產業C.發起提倡國貨運動D.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材料中的“困苦”即美國抬高銀價,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針對這種狀況,南京國民政府進行了“幣制改革”。答案A8.1938年,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確定:經濟建設以軍事為中心,對糧食、礦產、稅收、金融、交通、物價等實行全方位的管制。國民政府這樣做主要是由于()A.抑制官僚資本的膨脹B.推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C.經濟建設服務于抗戰D.主動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解析1938年處于抗日斗爭時期,抗戰時期國統區實行戰時體制,這是出于抗戰的須要,為堅持抗戰供應了物質條件,故選C項。答案C9.據國民政府經濟部1942年的統計,國統區共有工廠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達1654家,占全部工廠總數的44%。對這一現象理解正確的是()A.民族資本企業增長快速B.四川人辦實業風氣盛行C.歐洲加大對四川的投資D.抗戰爆發,大量工廠內遷解析題干時間為1942年,屬于抗日斗爭時期,民族資本企業發展受到破壞,故A項錯誤;B項在題干材料中沒有涉及,解除;題干材料無法體現歐洲加大投資,故C項錯誤;依據材料信息“1942年”“國統區共有工廠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達1654家”可知,抗日斗爭期間,隨著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大量的沿海工業隨國民政府遷往西南地區,故D項正確。答案D10.下表為“1943年關內與東北地區重要工業品產量比照表”。利用該表進行探討性學習,獲得的最重要歷史信息是()品種生產量(單位:千噸)百分比關內東北關內東北煤259352539850.549.5生鐵239170212.387.7鋼材39519793水泥77415033466A.東北地區煤、鐵等資源豐富B.東北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C.國民政府大力扶持東北工業生產D.日本帝國主義瘋狂掠奪東北資源答案D11.1945年抗戰成功后,在大后方四川,卻出現了“成功爆竹一響,工廠接連關門”的景象。永利公司經理李燭塵無奈地稱:“當年艱難辛苦而去,今日敗盡家業而回。”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緣由是()A.官僚資本的重壓B.外國資本的侵蝕C.封建官府的排擠D.民族資本經營不善解析從時間上推斷可知,是發生在抗戰成功后。結合所學學問,以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在抗戰成功后對民族資本主義接著進行壓榨,使民族資本主義走向全面萎縮。故A項符合題意。答案A12.導學號09504017抗戰成功后,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政府高層說明稱,商民在抗戰之后,對于所接收之敵偽紗廠,“即便有人承購,事實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維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撥款接辦,國庫并不因出售紗廠而有大量之收入”。這反映了此時期()A.政府試圖緩解民族工業逆境B.國家實行對輕紡工業的統制C.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起先衰落D.政府在經濟中主導地位加強解析本題考查抗戰成功后國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本題題眼為“國有的中紡公司”。從題干中可以看出抗戰成功后,國民政府認為中國的商民無力單獨承購經營原日偽企業,因此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這一現象,這說明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力度,故D項正確。題干中政府的措施是針對原日偽的紡織企業,并不是針對民族工業,故A項錯誤。從題干中可看出,當時國家允許商民承購原日偽企業,但國民政府認為中國的商民沒有這種實力,因此不能說明國家對輕紡工業實行統制,故B項錯誤。中國的民族工業第一次明顯衰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而不是抗戰成功后,故C項錯誤。答案D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5—1919年中國紗廠盈利指數示意圖材料二1933—1936年中國(國民政府)輕工業月平均生產指數增長表(1933年月平均生產指數為100)材料三漫畫《財神圖》(1)材料一反映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什么特點?緣由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業怎樣的發展狀況?結合所學學問分析緣由。(2)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哪個時期?對聯中的“賣國”詳細指國家利益出賣給哪個國家?“一手遮天”又說明白什么問題?參考答案(1)特點:曲折發展。緣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西方列強忙于斗爭,短暫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工業發展快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很快蕭條下去。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中的輕工業得到較快發展。緣由:國民政府實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民族資本家的愛國行動。(2)解放斗爭時期。美國。“一手遮天”是指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官僚資本實行經濟壟斷。1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增長水平的基本指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與西歐人均GDP水平基本變更趨勢比較(400—1998年)——摘編自[英]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材料二19世紀下半葉,中國近代工業化起先緩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國工業年平均增長率為13.4%,1923年至1936年為8.7%。——摘編自劉佛丁《中國近代經濟發展史》材料三1921—1937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平均增長速度(%)年份日英美法德1921—19293.01.74.39.47.11930—19379.92.70.7-3.9-0.3(1)依據材料一,比較并指出A、B、C三個時段中國與西歐人均GDP水平的走勢。(2)分析影響B段中國與西歐人均GDP走勢變更的主要緣由(不考慮人口因素)。(3)依據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民國成立至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工業發展的特點。據統計,該時期中國人口總數相對穩定,但工業的發展未能變更中國人均GDP下滑的走勢。結合所學學問,分解析產生這一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