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人教新起點高一物理下冊月考試卷41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關于曲線運動,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B.曲線運動的加速度可以為零C.在恒力作用下,物體不可以做曲線運動D.物體做曲線運動,動能一定會發生變化2、關于地球同步衛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加速度為9.8m/s2
B.速度為7.9km/s
C.周期等于地球自轉周期D.軌道是圍繞地球的任意圓3、如圖,重為G
的物體在傾角為婁脠
的粗糙斜面上,受力F
作用處于平衡狀態,則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為(
)
A.G2+F2
B.Gcos胃
C.Fsin婁脠+Gcos婁脠
D.Gcos婁脠
4、一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0m/s,加速度大小為1m/s2,則物體在停止運動前ls內的平均速度為()A.5.5m/sB.5m/sC.lm/sD.0.5m/s5、假如一做圓周運動的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半徑增大到原來的2倍,仍做圓周運動,則()A.根據公式v=ωr,可知衛星運動的線速度將增大到原來的2倍B.根據公式可知衛星運動的線速度將增大到原來的倍C.根據公式F=m,可知衛星所需要的向心力將減小到原來的倍D.根據公式F=G,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將減小到原來的倍6、如圖所示,一輛貨車通過光滑輕質定滑輪提升一箱貨物,貨箱質量為M
貨物質量為m
貨車以速度v
向左勻速運動,將貨物提升高度h
則(
)
A.貨物向上做勻速運動B.箱中的物體對箱底的壓力小于mg
C.圖示位置時貨車拉力的功率大于(M+m)gvcos婁脠
D.此過程中貨車拉力做的功為(M+m)gh
7、飛機以150m/s
的水平速度勻速飛行,某時刻讓A
球落下,相隔1s
又讓B
球落下,不計空氣阻力,在以后的運動中,關于A
球和B
球的相對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A.A
球在B
球的前下方B.A
球在B
球的后下方C.A
球在B
球的正下方5m
處D.A
球在B
球的正下方,距離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8、沿直線運動的一輛汽車以速度V
行駛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勻減速行駛另一半路程,恰好至停止.
則汽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3
B.v/3
C.2v/3
D.3v/2
9、一質點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從開始運動的連續三段相等時間內,已知第一段時間內的位移是2m,則第三段時間內的位移是A.2mB.6mC.10mD.14m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已知一條河寬120m
水流的速度為4m/s
已知船在靜水中行駛的速度為5m/s
要使此船渡河時間最短,則最短時間為____s
要使此船渡河位移最短,則渡河時間為____s.
11、我國建成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包含多顆地球同步衛星,這有助于減少我國對GPS導航系統的依賴,GPS由運行周期為12小時的衛星群組成,北斗導航系統中的地球同步衛星和GPS導航衛星的周期之比T1:T2=______,軌道半徑之比R1:R2=______。12、在“金庸作品”的電視劇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屋外刺客向屋里投來兩只飛鏢,落在墻上,如圖所示。現設飛鏢是從同一位置做平拋運動平動射出來的,飛鏢A與豎直墻壁成53°角,B為37°角,落點相距為d,則刺客離墻壁的水平距離為______。13、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作自由落體運動,在第1s內、第2s內的位移之比為sl:s2=____,通過lm時的末速度和通過2m時的末速度之比為v1:v2=____.14、(1)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有下列器材可供選擇:
A;帶夾子的鐵架臺B、電火花計時器C、220V交流電源D、紙帶E、帶夾子的重物F、秒表G、天平H、刻度尺。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在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已知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所用重物的質量為0.5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把第一點計作O,另選連續的4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如下圖所示.經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23.77cm、28.20cm、33.00cm、38.20cm.根據以上數據,可知打C點時重物的速度為____m/s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____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J.(取3位有效數字)
15、物體從靜止開始由A到B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B點的速度為v,通過AB中點C的速度大小vc=____v;若通過AB中間時刻D點的速度大小為vD,比較C、D兩點速度的大小應該是vc____vD(“大于”、“小于”或“等于”)16、【題文】人用力使腳向下蹬地,使自己跳起來在用力等地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人對地的壓力____地對人的支持力,地對人的支持力____人的重力(在該兩空中選擇填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17、【題文】寫出下列物體做機械運動時的參考系:(1)“晚上月亮在云層中穿行”中月亮的參考系為____;(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中青山的參考系為____。18、如圖所示,質量M=8kg的長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2kg的小物塊放在長木板右端,在長木板左端加一水平恒推力F=8N,木板和木塊一起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木板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N。評卷人得分三、實驗題(共6題,共12分)19、(3分)某同學在研究小車運動實驗中,獲得一條點跡清楚的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0.02秒打一個計時點,該同學選擇ABCDEF六個計數點,對計數點進行測量的結果記錄在圖中,單位是cm。(1)試計算在打下B時小車的瞬時速度=________m/s;CE間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2)計算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____m/s220、【題文】用一端裝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打點計時器(頻率為50Hz)、鉤碼、紙帶、細線組成如圖(a)。所示的裝置,鉤碼拉動小車,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得到如圖(b).所示的一條紙帶;紙帶中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有四個點未畫出。
(1)在這一實驗中,某同學操作了以下實驗步驟,其中有明顯錯誤的步驟是_______(填寫字母)。A.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B.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C.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適當重的鉤碼.D.將小車移至靠近定滑輪處E.放開紙帶;再接通電源.
(2)如圖(b),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得:AB=4.56cm、AC=12.16cm、AD=22.52cm、AE=36.06cm,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21、光電計時器是一種常用計時儀器,其結構如圖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射和接收裝置,當有滑塊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出物體的擋光時間.現有某滑塊在斜面上滑行,先后兩次通過光電門1和2,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是t1=5×10-2s、t2=1×10-2s,從光電門1到光電門2所經歷的總時間Δt=0.20s,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小滑塊的長度d,示數如圖所示。(1)讀出滑塊的長度d為__________cm;(2)滑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1、v2分別為_________m/s;__________m/s。(3)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22、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紙帶運動的時間.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下圖為一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紙帶上每相鄰的兩計數點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按時間順序取0、1、2、3、4、5六個計數點,用米尺量出1、2、3、4、5點到0點的距離如圖所示(單位:cm;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由紙帶數據計算可得計數點4瞬時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23、【題文】(5分)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實驗中,小車拖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從中確定五個記數點,每相鄰兩個記數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則相鄰兩個記數點間時間間隔是____s,用米尺測量出的數據如圖所示。則小車在C點的速度vC=____m/s,小車運動的平均加速度a=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4、【題文】如圖所示,用包有白紙的圓柱形鐵棒替代紙帶和重物,蘸有顏料的毛筆固定在電動機上并隨之勻速轉動,使之替代打點計時器。當燒斷懸掛圓柱形鐵棒的線后,圓柱形鐵棒豎直自由下落,毛筆就在圓柱形鐵棒上的紙面上畫出一些印記,取下白紙后將其中一部分印記依次標為A、B、C、D、E、F、G。測得記號之間的距離依次為AB=26.0mm、BC=41.0mm、CD=56.0mm、DE=71.0mm、EF=86.0mm、FG=101.0mm,已知電動機銘牌上標有“1500r/min”字樣,且毛筆對鐵棒的運動的影響可以忽略,設由此測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毛筆畫相鄰兩個印記間的時間間隔T=____s。
②根據題中所給的數據,可知畫到記號C時鐵棒下落的速度vc=____m/s,測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評卷人得分四、推斷題(共4題,共8分)25、現有金屬單質rm{A}rm{B}rm{C}和氣體甲、乙、丙及物質rm{D}rm{E}rm{F}rm{G}rm{H}它們之間能發生如下反應rm{(}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rm{)}
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rm{(1)A}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是_____色的粉末,該粉末與rm{CO}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是_____色的粉末,該粉末與rm{(1)A}rm{CO}rm{{,!}_{2}}寫兩種反應放出的氣體為______________。該粉末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rm{(}寫兩種rm{)}
rm{(}rm{)}寫出反應和rm{(2)}寫出反應rm{壟脵}和rm{壟脹}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寫出rm{壟脵}轉化成rm{壟脹}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物質rm{(3)}中的陽離子的實驗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F}寫出實驗室處理乙的尾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G}26、現有金屬單質rm{A}rm{B}rm{C}和氣體甲、乙、丙以及物質rm{D}rm{E}rm{F}rm{G}rm{H}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rm{(}圖中有些反應的生成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標出rm{)}請回答下列問題:rm{(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rm{B}_________,丙_________,rm{F}________,rm{H}_________rm{(2)}根據要求回答:rm{1)D}溶液和rm{F}溶液在空氣中混合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反應rm{壟脹}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反應rm{壟脽}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反應rm{壟脼}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現有金屬單質rm{A}rm{B}rm{C}和氣體甲、乙、丙及物質rm{D}rm{E}rm{F}rm{G}rm{H}它們之間能發生如下反應rm{(}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rm{)}
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rm{(1)A}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是_____色的粉末,該粉末與rm{CO}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是_____色的粉末,該粉末與rm{(1)A}rm{CO}rm{{,!}_{2}}寫兩種反應放出的氣體為______________。該粉末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rm{(}寫兩種rm{)}
rm{(}rm{)}寫出反應和rm{(2)}寫出反應rm{壟脵}和rm{壟脹}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寫出rm{壟脵}轉化成rm{壟脹}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物質rm{(3)}中的陽離子的實驗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F}寫出實驗室處理乙的尾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G}28、現有金屬單質rm{A}rm{B}rm{C}和氣體甲、乙、丙以及物質rm{D}rm{E}rm{F}rm{G}rm{H}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rm{(}圖中有些反應的生成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標出rm{)}請回答下列問題:rm{(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rm{B}_________,丙_________,rm{F}________,rm{H}_________rm{(2)}根據要求回答:rm{1)D}溶液和rm{F}溶液在空氣中混合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反應rm{壟脹}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反應rm{壟脽}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反應rm{壟脼}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分析】解:A;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時刻變化,故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故A正確;
B;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一定有加速度,故B錯誤;
C;曲線運動的條件;合外力與速度不一條直線上,與合外力是否變化無關;如平拋運動的合外力不變,加速度不變,物體做勻變速曲線運動.故C錯誤;
D;勻速圓周運動的速率始終不變;故動能不變.故D錯誤.
故選:A
曲線運動的條件;合外力與速度不一條直線上,速度方向時刻變化,故曲線運動時變速運動.在恒力作用下,物體可以做曲線運動.
明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從而可以明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基本性質,特別注意掌握平拋和圓周運動兩個曲線運動的特例.【解析】【答案】A2、C【分析】【分析】
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有幾個一定:定軌道平面、定軌道半徑("role="presentation">((((("role="presentation">((((或定高度((((、定運轉周期等,了解同步衛星的含義,即同步衛星的周期必須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軌道平面的中心。通過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過已知量確定未知量。
本題考查了地球衛星軌道相關知識點,地球衛星圍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圓心是地球的地心,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軌道的中心一定是地球的球心;同步衛星有四個“定”:定軌道、定高度、定速度、定周期((((本題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
(()"role="presentation">))))GMmR2=ma
可知地球表面向心加速度a=GMR2=9.8m/s2
設同步衛星離地面的高度為)"role="presentation">)))),則加速度為)),故a鈥?<a=9.8m/s2
故A錯誤;B.由于同步衛星繞地球運行;v=7.9km/s
為人造衛星的最大運行速度,故同步衛星的運行速度小于7.9km/s
故B錯誤;
C.))
))
))
))【解析】C
3、A【分析】解:A
物體受力如圖所示:
由圖根據平衡條件以及勾股定理可得:
FN=F2+G2.
故A正確;
B;D
物體受到的不一定是確定的數值;所以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可能與婁脠
無關.
故BD錯誤;
C;將F
和mg
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可有:
FN=Gcos婁脠+Fsin婁脠
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Gcos婁脠+Fsin婁脠
沒有包括斜面可能對物體有摩擦力的作用.
故C錯誤.
故選:A
.
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然后根據平衡條件列方程求解,注意求解結果表達式的多樣性.
物體的平衡問題是高中物理的重點知識,本題的難點在于壓力表達式的多樣性,這要求同學們在平時練習中加強數學知識在物理中的應用.【解析】A
4、D【分析】試題分析:減速運動可以看做反向的加速運動,停止前1s內的平均速度也就是初速度為零加速1s的平均速度,即為中間時刻0.5s末的速度,所以ABC錯誤,D正確。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解析】【答案】D5、D【分析】【解析】試題分析: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半徑增大到原來2倍時,角速度也變化,不能根據公式判斷線速度的變化。故A錯誤.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半徑增大到原來2倍時,向心力也變化,不能根據計算向心力和線速度的變化,應根據可得算的線速度減小為原來的根據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將減小到原來的倍,D正確;故選D考點:考查了圓周運動規律【解析】【答案】D6、C【分析】解:將貨車的速度進行正交分解;如圖所示:
由于繩子不可伸長;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運動的速度和貨車速度沿著繩子方向的分量相等,故:
v1=vcos婁脠
由于婁脠
不斷減小;故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向上;
A;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做加速運動;故A錯誤;
B;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做加速運動;加速度向上,是超重,故箱中的物體對箱底的壓力大于mg
故B錯誤;
C、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做加速運動,故拉力大于(M+m)g
整體的速度為vcos婁脠
故拉力功率P=Fv>(M+m)gvcos婁脠
故C正確;
D;此過程中貨車拉力做的功等于貨箱和貨物整體動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勢能的增加量;大于(M+m)gh
故D錯誤;
故選:C
.
由于繩子不可伸長;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運動的速度和貨車速度沿著繩子方向的分量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出貨箱和貨物整體向上運動的速度表達式進行分析即可.
本題關鍵先推導出貨箱和貨物整體的速度表達式,確定貨箱和貨物整體的運動規律,然后結合功率表達式P=Fv
和動能定理列式分析,不難【解析】C
7、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分析運動情況的能力:飛機勻速飛行,飛機上自由釋放的小球做平拋運動,初速度等于飛機的速度,而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的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則兩個小球水平方向速度與飛機的速度相同,總在飛機的正下方;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AA的速度大于BB的速度,兩者距離逐漸變大。
【解答】ABAB兩球均從勻速飛行的飛機上自由下落,均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做速度等于飛機速度的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兩球在落地前總飛機的正下方,故AB錯誤;AA先下落,速度大于BB的速度,且在BB的正下方,則兩者距離:即距離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故C錯誤,D正確。故選D。【解析】D
8、C【分析】解:設全程為2s2s前半程的時間為:tt1==sv..
后半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為:v爐=v2,
則后半程的運動時間為:tt2==sv2=2sv..
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隆盲爐=2st1+t2=2ssv+2sv=2v3..故C正確,AABBD錯誤..
故選:CC
分別求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運行的時間,從而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平均速度的定義式v=v=xt,以及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的推論【解析】C
9、C【分析】【詳解】
設加速度為每段時間為則第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又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得:聯立解得:.
故選C.
【點睛】
由運動學公式及推論求解.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0、2440【分析】【分析】船航行時速度為靜水中的速度與河水流速二者合速度,當以靜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過河的時候渡河時間最短,由矢量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得知小船的合速度,小船實際以合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進而求得位移的大小;小船以最短距離過河時,則靜水中的速度斜著向上游,合速度垂直河岸。小船過河問題屬于運動的合成問題,要明確分運動的等時性、獨立性,運用分解的思想,看過河時間只分析垂直河岸的速度,分析過河位移時,要分析合速度。【解答】當以靜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過河的時候渡河時間最短,則知:tmin=dvc=1205=24s
小船以最短距離過河時;則靜水中的速度斜著向上游,合速度垂直河岸,設與河岸的夾角為婁脠
則由矢量合成的平行四邊形法則解三角形得:cos婁脠=vsvc=45
這時船頭與河水速度夾角為婁脠=37鈭?
那么船垂直河岸行駛的速度為v=52鈭?42=3m/s
所以渡河時間t=1203s=40s
故填2440
【解析】2440
11、2:!1【分析】解:GPS由運行周期為12小時的衛星群組成,同步衛星的周期是24小時,所以北斗導航系統中的同步衛星和GPS導航衛星的周期之比,T1:T2=2:l.故A正確;B錯誤;
C;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有:
=m()2r
r=
由于T1:T2=2:l;
解得:R1:R2=l;故C正確,D錯誤;
故答案為:2:1,1
根據題意可直接得出北斗導航系統中的同步衛星和GPS導航衛星的周期之比。
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軌道半徑比較。
本題的關鍵掌握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需要表示的物理量進行比較。【解析】2:!112、【分析】解:設水平距離為x;根據平拋運動的推論: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過此刻水平位移的中點;
設飛鏢A的下降高度為y1,據推論有:
設飛鏢B的下降高度為y2,同理得:且y2-y1=d;
聯立解得:
故答案為:
兩只飛鏢水平射出;都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的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的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根據速度的分解,用豎直方向的分速度分別表示出兩個飛鏢的初速度,由水平距離與初速度之比表示兩個飛鏢運動的時間;兩個飛鏢豎直距離之差等于d,即可求解刺客離墻壁。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律,結合運動學公式和幾何關系靈活求解。【解析】13、略
【分析】
第1s位移:x1=
第2s位移:x2==15m
故第1s內;第2s內的位移之比為為1:3;
根據速度位移關系公式,有:v2=2gx;
故
故答案為:1:3,1:.
【解析】【答案】根據位移時間關系公式求解位移之比;根據速度位移關系公式求解速度之比.
14、略
【分析】
(1)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F;不需要秒表;打點計時器本身可以表示出時間;
G、因為我們是比較mgh、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不需要用天平,故G沒有必要;
故答案為:FG.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有:
所以動能的增量為:
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重力所做功;因此有:
△Ep=mgh=1.62J
故答案為:2.50;1.62,1.56.
【解析】【答案】(1)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儀器;操作步驟和數據處理以及注意事項;
(2)紙帶法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從而求出動能,根據功能關系得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數值.
15、略
【分析】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中點的速度大小為:.
AB中間時刻D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由數學關系可知:vC>vD.
故答案為:大于.
【解析】【答案】本題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中點速度和時間中點速度公式的應用以及它們的大小比較;在比較它們的大小時可以直接利用數學知識求解,也可以借助速度-時間圖象進行比較.
16、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等于等于17、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參考系是指研究物體運動時所選定的參照物體或彼此不作相對運動的物體系。(1)“晚上月亮在云層中穿行”中的月亮相對于云層位置在變化;是因為云層在移動,才讓人們覺得月亮在云中穿行,這是以云層為參考系的,故云層為參考系。(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是以在水中游的竹排為參考系時,“青山”相對“竹排”在兩岸走。
考點:參考系【解析】【答案】云層竹排18、略
【分析】以整體為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得:
以小物塊為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方向水平向右。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1).水平向右;(2).1.6N;【解析】水平向右;1.6N;三、實驗題(共6題,共12分)19、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B點為AC的中間時刻,所以B點瞬時速度等于AC的平均速度CE的平均速度為由CE的平均速度可知D點的瞬時速度為0.575m/s,由考點:考查利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加速度【解析】【答案】0.415_0.575_2.0_2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1)為了得到更詳細的紙帶;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放置,這樣通過的紙帶比較長,故D錯誤,在實驗中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袋,E錯誤;
(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內走過的位移差是一個定值可得
考點:考查了打點計時器的使用。
點評:在處理紙帶時,往往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中間時刻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求解計數點的速度,根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內走過的位移差是一個定值求解運動的加速度,【解析】【答案】(1)DE(2)0.898;2.94;21、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1)本刻度尺是毫米刻度尺,所以應估讀到毫米的下一位:(2)滑塊通過光電門1時的瞬時速度為滑塊通過光電門2時的瞬時速度為(3)根據公式得滑塊的加速度為考點:本題考查了用光點計時器測物體加速度實驗【解析】【答案】1.450.291.455.8m/s222、略
【分析】試題分析:帶上每相鄰的兩計數點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為了更加準確的求解加速度,我們對三個加速度取平均值即考點:本題考查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解析】【答案】0.405m/s;0.756m/s223、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據題意,由于相鄰兩個計數點點之間有4個點未畫出,則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時間間隔為:小車在C點速度等于BD段平均速度,即:小車運動的平均加速度為:
考點:本題考查打點計時器測量小車瞬時速度和加速度。【解析】【答案】0.1s1.9m/s24、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①電動機每轉一周,毛筆就在白紙上畫上一個印記,根據題設“1500r/min”知,毛筆畫相鄰兩個印記間的時間間隔為
②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得:畫到記號C時鐵棒下落的速度大小為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代入數據解得:
考點:本題考查了瞬時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意在考查考生接收新信息的能力和遷移能力。【解析】【答案】①1/25(或0.04s)②1.29.4四、推斷題(共4題,共8分)25、(1)淡黃O2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
(2)①2Na+2H2O=2Na++2OH-+H2↑
③2Al+2OH-+2H2O══2AlO2-+3H2↑
(4)2Fe2++Cl2══2Cl-+2Fe3+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試液,若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證明溶液中有Fe3+
(5)Cl2+2OH-══Cl-+ClO-+H2O
【分析】【分析】本題以無機框圖題的形式考查無機推斷,題目難度中等,涉及rm{Na}rm{Al}rm{Fe}rm{Cl}等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化學用語的書寫、離子檢驗等知識,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之間轉化的特點,尤其是物質反應的典型現象,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rm{Na}rm{Al}rm{Fe}等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化學用語的書寫、離子檢驗等知識,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之間轉化的特點,尤其是物質反應的典型現象,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解答】rm{Cl}焰色反應為黃色,故A為金屬金屬rm{A}焰色反應為黃色,故A為金屬rm{Na}乙是黃綠色氣體,乙為rm{Cl}乙是黃綠色氣體,乙為rm{A}rm{Na}rm{Cl}為rm{{,!}_{2}},紅褐色沉淀rm{H}為rm{Fe(OH)}rm{H}氣體甲rm{Fe(OH)}為rm{{,!}_{3}}與水的反應,生成甲為;由反應rm{壟脵Na隆煤}氣體甲rm{+D}為rm{Na}與水的反應,生成甲為rm{H}rm{壟脵Na隆煤}rm{+D}為rm{Na}由rm{H}金屬rm{{,!}_{2}},rm{D}為rm{NaOH}由rm{NaOH+}金屬rm{B隆煤H}rm{D}為金屬rm{NaOH}由甲rm{NaOH+}乙rm{B隆煤H}丙,故丙為rm{{,!}_{2}}可知,rm{B}為金屬rm{Al}由甲rm{+}乙rm{隆煤}丙,故丙為rm{HCl}rm{HCl}溶于水的物質rm{E}故E為鹽酸;rm{G+NaOH隆煤Fe(OH)}溶于水的物質rm{B}故E為鹽酸;rm{Al}rm{+}rm{隆煤}含有rm{HCl}rm{HCl}rm{E}鹽酸rm{G+NaOH隆煤Fe(OH)}rm{{,!}_{3}},rm{G}含有rm{Fe}rm{G}rm{Fe}可知,鹽酸與金屬rm{{,!}^{3+}}反應,生成的產物,由rm{E(}鹽酸rm{)}還能繼續與氯氣反應,則金屬rm{E(}為變價金屬,應為rm{)}所以rm{xrightarrow{{陸冒脢么}C}}為rm{F}rm{F}rm{xrightarrow{Cl_{2}}}為rm{G}可知,鹽酸與金屬rm{C}反應,生成的產物rm{F}還能繼續與氯氣反應,則金屬rm{C}為變價金屬,應為rm{Fe}所以rm{F}為rm{FeCl}rm{G}rm{C}rm{F}鈉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可生成淡黃色的過氧化鈉;rm{C}rm{Fe}rm{F}rm{FeCl}rm{{,!}_{2}}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rm{G}為rm{FeCl}淡黃;rm{G}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rm{FeCl}反應rm{{,!}_{3}}是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rm{(1)};反應該粉末與rm{CO}是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了偏鋁酸鈉和氫氣:rm{CO};rm{{,!}_{2}}反應放出的氣體為rm{O_{2}}該粉末的用途為故答案為:rm{O_{2}}轉化成rm{(2)}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rm{壟脵}rm{+Cl_{2}簍T簍T2Cl^{-}+2Fe^{3+}}rm{2Na+2H_{2}O}rm{=2Na^{+}+2OH^{-}+H_{2}隆眉}中的陽離子的實驗方法為: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rm{2Na+2H_{2}O}試液,若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證明溶液中有rm{=2Na^{+}+2OH^{-}+H_{2}隆眉}rm{壟脹}rm{2Al+2OH^{-}+2H_{2}O=2AlO_{2}^{-}+3H_{2}隆眉}rm{+Cl_{2}簍T簍T2Cl^{-}+2Fe^{3+}}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rm{2Al+2OH^{-}+2H_{2}O=2AlO_{2}^{-}+3H_{2}隆眉}試液,若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證明溶液中有故答案為:rm{2Na+2H_{2}O}rm{=2Na^{+}+2OH^{-}+H_{2}隆眉}rm{2Al+2OH^{-}+2H_{2}O=2AlO_{2}^{-}+3H_{2}隆眉}rm{+2OH^{-}簍T簍TCl^{-}+ClO^{-}+H_{2}O}rm{(3)}rm{F}轉化成rm{G}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rm{+2OH^{-}簍T簍TCl^{-}+ClO^{-}+H_{2}O}rm{F}【解析】rm{(1)}淡黃rm{O_{2}}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rm{(2)壟脵2Na+2H_{2}O=2Na^{+}}rm{(2)壟脵2Na+
2H_{2}O=2Na^{+}}rm{壟脹2Al+2OH^{-}+2H_{2}O簍T簍T2AlO_{2}^{-}+3H_{2}隆眉}rm{+2OH^{-}+H_{2}隆眉}rm{+Cl_{2}簍T簍T2Cl^{-}+2Fe^{3+}}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rm{壟脹
2Al+2OH^{-}+2H_{2}O簍T簍T2AlO_{2}^{-}+3H_{2}隆眉}試液,若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證明溶液中有rm{(4)2Fe^{2+}}rm{+Cl_{2}簍T簍T2Cl^{-}+
2Fe^{3+}}rm{+2OH^{-}簍T簍TCl^{-}+ClO^{-}+H_{2}O}
rm{KSCN}26、(1)Al;HCl;FeCl2;Fe(OH)2
(2)
1)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
2)2Al+2OH-+2H2O=2AlO2-+3H2↑
3)2Fe2++2Cl2=2Cl-+2Fe3+
4)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物質轉化關系的分析推斷,物質性質的應用主要考查常見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應用,題目較簡單。【解答】金屬rm{A}焰色反應為黃色證明為rm{Na}與水反應生成氣體甲為rm{H_{2}}rm{D}為rm{NaOH}金屬rm{B}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說明rm{B}為rm{Al}黃氯色氣體乙為rm{Cl_{2}}氣體甲和氯氣反應生成丙為rm{HCl}物質rm{E}為鹽酸溶液,物質rm{D}氫氧化鈉和物質rm{G}為反應生成的物質rm{H}在空氣中紅褐色沉淀rm{I}則rm{I}為rm{Fe(OH)_{3}}rm{G}為rm{FeCl_{3}}rm{F}為rm{FeCl_{2}}rm{H}為rm{Fe(OH)_{2}}rm{C}為rm{Fe}據此答題;rm{(1)}依據以上分析,rm{B}為rm{Al}丙為rm{HCl}乙為rm{Cl_{2}}rm{H}為rm{Fe(OH)_{2}}故答案為:rm{Al}rm{HCl}rm{Cl_{2}}rm{Fe(OH)_{2}}rm{(2)}
rm{1)}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氫氧亞鐵沉淀,在空氣中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實驗現象為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故答案為: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rm{1)}反應rm{2)}為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rm{2)}rm{壟脹}故答案為:rm{2Al+2OH^{-}+2H_{2}O}rm{=2AlO_{2}^{-}+3H_{2}隆眉}rm{2Al+2OH^{-}+2H_{2}O}反應rm{=2AlO_{2}^{-}+3H_{2}隆眉}為氯化亞鐵溶液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離子方程式為rm{3)}故答案為:rm{3)}rm{壟脽}反應rm{2Fe^{2+}+2Cl_{2}=2Cl^{-}+2Fe^{3+}}為氫氧化亞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rm{4Fe(OH)_{2}+O_{2}+2H_{2}O=4Fe(OH)_{3}}故答案為:rm{4Fe(OH)_{2}+O_{2}+2H_{2}O=4Fe(OH)_{3}}rm{2Fe^{2+}+2Cl_{2}=2Cl^{-}+2Fe^{3+}}【解析】rm{(1)Al}rm{HCl}rm{FeCl2}rm{Fe(OH)2}
rm{(2)}
rm{(2)}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
rm{1)}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rm{1)}rm{2)}rm{2)}
rm{2Al+2OH^{-}+2H_{2}O}rm{=2AlO_{2}^{-}+3H_{2}隆眉}
rm{3)}rm{4Fe(OH)_{2}+O_{2}+2H_{2}O=4Fe(OH)_{3}}rm{3)}
rm{2Fe^{2+}+2Cl_{2}=2Cl^{-}+2Fe^{3+}}27、(1)淡黃O2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
(2)①2Na+2H2O=2Na++2OH-+H2↑
③2Al+2OH-+2H2O══2AlO2-+3H2↑
(4)2Fe2++Cl2══2Cl-+2Fe3+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試液,若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證明溶液中有Fe3+
(5)Cl2+2OH-══Cl-+ClO-+H2O
【分析】【分析】本題以無機框圖題的形式考查無機推斷,題目難度中等,涉及rm{Na}rm{Al}rm{Fe}rm{Cl}等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化學用語的書寫、離子檢驗等知識,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之間轉化的特點,尤其是物質反應的典型現象,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rm{Na}rm{Al}rm{Fe}等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化學用語的書寫、離子檢驗等知識,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之間轉化的特點,尤其是物質反應的典型現象,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解答】rm{Cl}焰色反應為黃色,故A為金屬金屬rm{A}焰色反應為黃色,故A為金屬rm{Na}乙是黃綠色氣體,乙為rm{Cl}乙是黃綠色氣體,乙為rm{A}rm{Na}rm{Cl}為rm{{,!}_{2}},紅褐色沉淀rm{H}為rm{Fe(OH)}rm{H}氣體甲rm{Fe(OH)}為rm{{,!}_{3}}與水的反應,生成甲為;由反應rm{壟脵Na隆煤}氣體甲rm{+D}為rm{Na}與水的反應,生成甲為rm{H}rm{壟脵Na隆煤}rm{+D}為rm{Na}由rm{H}金屬rm{{,!}_{2}},rm{D}為rm{NaOH}由rm{NaOH+}金屬rm{B隆煤H}rm{D}為金屬rm{NaOH}由甲rm{NaOH+}乙rm{B隆煤H}丙,故丙為rm{{,!}_{2}}可知,rm{B}為金屬rm{Al}由甲rm{+}乙rm{隆煤}丙,故丙為rm{HCl}rm{HCl}溶于水的物質rm{E}故E為鹽酸;rm{G+NaOH隆煤Fe(OH)}溶于水的物質rm{B}故E為鹽酸;rm{Al}rm{+}rm{隆煤}含有rm{HCl}rm{HCl}rm{E}鹽酸rm{G+NaOH隆煤Fe(OH)}rm{{,!}_{3}},rm{G}含有rm{Fe}rm{G}rm{Fe}可知,鹽酸與金屬rm{{,!}^{3+}}反應,生成的產物,由rm{E(}鹽酸rm{)}還能繼續與氯氣反應,則金屬rm{E(}為變價金屬,應為rm{)}所以rm{xrightarrow{{陸冒脢么}C}}為rm{F}rm{F}rm{xrightarrow{Cl_{2}}}為rm{G}可知,鹽酸與金屬rm{C}反應,生成的產物rm{F}還能繼續與氯氣反應,則金屬rm{C}為變價金屬,應為rm{Fe}所以rm{F}為rm{FeCl}rm{G}rm{C}rm{F}鈉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可生成淡黃色的過氧化鈉;rm{C}rm{Fe}rm{F}rm{FeCl}rm{{,!}_{2}}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rm{G}為rm{FeCl}淡黃;rm{G}航天或潛水的供氧、漂白劑;rm{FeCl}反應rm{{,!}_{3}}是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rm{(1)};反應該粉末與rm{CO}是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了偏鋁酸鈉和氫氣:rm{CO};rm{{,!}_{2}}反應放出的氣體為rm{O_{2}}該粉末的用途為故答案為:rm{O_{2}}轉化成rm{(2)}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rm{壟脵}rm{+Cl_{2}簍T簍T2Cl^{-}+2Fe^{3+}}rm{2Na+2H_{2}O}rm{=2Na^{+}+2OH^{-}+H_{2}隆眉}中的陽離子的實驗方法為: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rm{2Na+2H_{2}O}試液,若溶液變為血紅色,則證明溶液中有rm{=2Na^{+}+2OH^{-}+H_{2}隆眉}rm{壟脹}rm{2Al+2OH^{-}+2H_{2}O=2AlO_{2}^{-}+3H_{2}隆眉}rm{+Cl_{2}簍T簍T2Cl^{-}+2Fe^{3+}}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加入幾滴rm{2Al+2OH^{-}+2H_{2}O=2AlO_{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投資合作協議范文合同協議范文
- 2025中國大陸出版合同范本
- 2025深圳經濟特區房屋租賃合同書
- 2025年股票發行與上市事務法律服務合同協議樣本
- 2025建筑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合同法制的政策基礎與功能沖突
- 2025養殖產品買賣合同模板
- 2025貸款擔保的合同范本
- 2025項目管理合同文本
- 2025年FDA注冊授權和代理協議合同
- 重慶市渝北區六校聯盟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半期)教學大練兵語文試卷
- 小學生閱讀指導課課件
- 生活污水合同協議
- 工程建設全過程流程
- 北京市房山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數學 含解析
- 管幕預筑法施工技術規范
- 剎車創意測試題及答案
- 復古插畫重溫五四運動牢記青春使命五四運動偉大覺醒
- 講課股骨頸骨折課件
- 礦山修復框架協議書
- 2023-2024學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八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