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引言《憩園》是一部由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相較于巴金的其他作品,老百姓對它的關注并不算高,發布的評議也不多。而當時的巴金小說風格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的作品開始更加深入地探討人性的真實面貌。通過他獨特的視角,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并且能感受到他對家鄉的情感,而《憩園》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之作。在文中以作者本人的視角,或者也可以說是以"黎先生"的視角,返回自己家鄉,感慨周圍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雖說這是我生長的地方,可是這里的一切都帶著不歡迎我的樣子。在街上我看不見一張熟面孔。”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這樣的心理活動十分契合作者的親身經歷。當時的中國,硝煙彌漫,巴金漂泊在外,時隔多年回到成都,過往的記憶逐漸清晰,可又因當時到處戰亂,厭惡戰爭的巴金感覺周圍一切又是那么的陌生。在這樣的環境,懷揣著既欣喜又憎惡的心理,所創作出的《憩園》是復雜的,也是悲劇的。當時年過花甲的他,在經歷生活的洗禮后,獲得許多新的領悟,而這些領悟與他日常處事又相互矛盾。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他絕不會虛以應付了事,從始至終堅信遵循水到渠成自然的規律,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會在不經意間把對周遭事物的真情流露且矛盾的心理狀態融入到人物情節當中,而《憩園》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家庭是小說里較為常見的基本單位,屬于是一種特殊的場所。因為它所處的場景與其它不同,又具有著不公開性、私密性的特點,所以在家庭歡樂和諧的表象下容易隱匿著家庭成員內心糾結、不甘與無奈的心理活動。而在《憩園》里,巴金正是通過家庭新舊觀念的矛盾碰撞,并從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人性的差異變化展開故事情節,呈現出了舊社會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局面。本篇即是從人物、情節顯現出來的家庭內部生態和作者文字中流露出來的矛盾情感心理進行觀照、剖析、解讀。在《憩園》這部小說里,其中的矛盾點很多,每個矛盾都是值得仔細琢磨的。例如楊家三老爺年輕時的無藥可救和年老時的自我救贖;姚家少爺與楊家小孩行為性格的兩種極端;對小虎的學壞充耳不聞也不多加管教卻又望子成龍的“犟驢”姚誦詩;明面上看似幸福快樂實際心累無奈的后母萬昭華。其中楊家三老爺和姚家少爺這對人物的相似之處尤其令人玩味。這些人物自身的矛盾便是這部作品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沒落與新生小說名為《憩園》,那自然離不開憩園這個公館。憩園的舊主人楊家三老爺是典型的紈绔子弟,整日無所事事揮霍家產,最后便落成街頭流浪的下場。可他對老公館抱有依依不舍的態度卻使人感慨萬千,卻又表現出來的“眷戀”與“拋棄”在外來人看屬實沒法理解。他把祖上遺留下的財產胡亂揮霍,瀟灑快活,還連同妻子的陪嫁品一起花掉;他對家庭成員的漠不關心不負責任,更甚還拈花惹草包養小三。雖然他罪行多得擢發難數,但也不至到罪不容誅的地步。曾想憩園被作抵債時,他也會反躬自省;他疼愛自己的孩子,親力親為教導孩子念書;他發現將周邊美好都化為云煙的肇事者就是自己時,也試著江心補漏,但為時已晚。他也清楚地表示:“去醫院也沒有用,醫院醫不好我的病”。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163說明他是曾有過機會自我救贖的,甚至還能挽回一個完整的家庭。家族決定將公館賣了掉以后,除了他一家子便在外租了獨院兒搬了出去,妻子與長子也各自尋了工作,溫飽問題算是解決了。而此時的他是矛盾的,家人搬走后他賴著公館不走,公館賣給姚家后也不肯搬到新家住,流浪在外。回到家后,大兒子給他介紹了一份差事,本以為能老老實實的上班,結果沒過幾天就撂了擔子。隨后,他始終沒能摒棄陋習,發軔于骨子里紙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導致連最基礎的工作也無法適應。說白了他就是沒能在根本觀念上做出轉變,出手闊綽的少爺怎能容忍他人使喚,結果就是流落街頭,干些偷雞摸狗的事。機會是稍縱即逝的,他還是沒能將與家人過上幸福生活的機會握住,使從身邊擦身而過。在大兒子的一頓說教之后,孤身一聲不響地離開了家,楊家就此而沒落。與其說楊老三的離開,不如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他還是沒能醒悟,最后受傷的只是家人,特別是小兒子寒兒。文中就有段以“寒兒”的視角,講述這楊家這場逐漸走向沒落的悲劇。寒兒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父親,后來找到父親極力挽回,父親卻不為所動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163憩園的新主人姚家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姚家少爺小虎就是楊老三年輕的版本,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他在外沾染了惡習,活脫脫的不良少年,導致這種現象便是家庭教育缺失。父親姚誦詩受過高等教育,出過國,而后母萬昭華也是個飽讀詩書的溫柔女子,二人組成的知識分子家庭卻滋生了一位“小魔頭”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雖然事實就在眼前,但姚誦詩依舊不聞不問,依仗著內心的自大自信,如按結果來看,這做法是行不通的。而萬昭華介于后母的身份,只能私下和丈夫溝通,讓孩子學習功課、不讓孩子過多去趙家玩耍,結果屢屢碰壁。假如萬昭華不介世俗眼光制止小虎行為,又假如姚誦詩早點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從而嚴加管教,小虎的結局是否會完美呢?而作為一個外人的黎先生也曾試著向好友提出建議,可卻顯得力有不逮了。此刻的黎先生是無力的,而黎先生正也代表著作者巴金,再筆力千鈞的文字始終也無法觸及他家的教育,正所謂鞭長莫及啊。不過值得思考的是,楊老三是有過改過自新的念頭的。他眼里飽含淚水不停地對寒兒懺悔,不愿再拖累家人,而小虎卻沒意識到正走著的是楊老三的老路,走往黑暗的深淵。在小說里黎先生初次見到楊老三已經是在大仙祠的時候了,對于他過往的種種惡行也只是從寒兒的嘴中所悉知,可小虎跋扈卻是能切身感受到的。二人就好比一面鏡子,在虛幻與真實中來回切換,通過落下帷幕的楊老三好像能看見小虎不幸的未來,他們正共同上演著一場悲劇,講述著悲慘的一生,在他們的背后是一座舊舊的公館,默默地注視著所發生的一切。楊老三是舍不得憩園的,可卻為何變為低賣憩園的始作俑者呢?文中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委婉地通過小虎這面鏡子做出解釋。姚誦詩作為小虎的父親,對孩子過度放縱寵溺,直接造成了小虎今日的不務正業、無所不作,長期下去只能是走楊老三的老路。在楊老三與小虎深陷泥潭苦苦掙扎的時候,也曾有人伸出援手,便是小兒子寒兒和后母萬昭華,只不過單憑外援是不夠的,真正救贖的只有自己,外力顯然是杯水車薪,二人還是落得凄慘下場。楊老三改名換姓,因盜竊未遂被關在牢獄里,不肯干監獄勞動裝作生病,被挨了一頓毒打后送到病房,不料真的染上霍疾,沒過幾日就亡故了,尸首一裹也不知丟到哪兒去了;小虎跟趙家的幾位少爺出城浮水,水漲急流,人不曉得被沖到哪兒去了。落得此番下場百感交集,舊式的人物埋葬在了封建社會,這與自身、家庭都脫不開干系。這類具有鮮明色彩的人物難免是會頗有微詞的,然而巴金卻持有兩種不同的態度。在筆下對二人顯然是極力抗拒的,在小說的尾聲紛紛落得尸身不明的下場,而巴金的另一個身份“黎先生”對他們始終抱有同情,聽聞楊老三去世獻出稿費心想著要好好安葬,盡管平時對姚家二世祖并不感冒,但最后還是希望能找回小虎的尸首。這些便是巴金敘事高明的地方,在矛盾的風暴里撕扯掙扎,將讀者卷入其中緩緩推進。而楊家三老爺以這樣的方式落幕,也正象征著楊家的沒落,小虎的死,擊潰了那個對任何事云淡風輕、自認為有把握的男人,姚家也正走往下坡路。不過好在作者給予一縷希望,楊家大兒子的結婚,萬昭華肚皮下孕育的生命,又何嘗不是一場新生,一頁新的篇章呢?二、憎恨與眷戀于《憩園》之前,巴金筆下的“家庭”通常是圍繞大型家族來作敘事,而在這部作品中他的筆鋒卻轉向了小型家庭的內部生態,以更細膩的手法描述外部因素對人物內部心理的影響,從而構建出人物的動作神態。在小說里家庭人物迫于停下追逐夢想的步伐,回歸到日常的生活瑣事,這源自封建禮教觀念的沖突,加快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崩塌,特別表現在姚誦詩和萬昭華這對組成的新式家庭。這二人同樣都是念過學堂,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其中的萬昭華作者是更為偏愛的。萬昭華是“憂郁”的。作為小說里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萬昭華近乎完美,這位溫文爾雅心思縝密的女子在與姚誦詩組成家庭后,日子過得愈加幸福。她是一名溫柔賢惠的妻子,丈夫對她平時也是百依百順的,可作為后娘的她卻是失敗的,因為碰到小虎的教育問題時,介于后娘身份的她常常被剝奪了話語權。陪小虎溫習功課,督促小虎去上學,好心勸說丈夫制止小虎,不任由他去趙家學壞,結果卻遭到了趙家的仇視,小虎的蔑視,丈夫的無視。在多次勸說丈夫后,姚誦詩依然置若罔聞,反而令雙方引起爭吵,從而影響到夫妻和諧。這能看到,盡管萬昭華這般善解人意滿懷悲憫的新式女子依舊被套上封建的枷鎖,深陷家庭之中,聲音漸漸地嘶啞,最后只能失去話語權。能看到由兩位知識分子組成的新式家庭,明面上好似同等地位的夫婦,實際暗地里仍保有著舊時代的觀念。男方在家庭中擁有著絕對的地位與話語權,即便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女子也打不破封建的桎梏。這不禁讓我想起另一位苦命的舊式女子,楊老三的妻子。她知曉丈夫在外包養女人,還是相信丈夫能回頭,撐起這個家。因為她的潛意識里認為家庭里必須要有一個男人作為主心骨,即使男人再壞也會無底線的包容,天真地認為只要自己付出丈夫就能浪子回頭。楊母的內心是矛盾的,對丈夫楊老三又愛又恨又不舍,直到自己的信任消耗殆盡。好在自己的大兒長大,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也成為了她唯一的依靠。到后來,她與大兒子一起趕走了楊老三,倒不如說她只是聽從一家之主的意愿罷了。可見無論是新式還是舊式,只能依附于男性的她們反映了舊時代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與壓迫。為此,萬昭華時常郁郁寡歡,無邊的烏云籠罩著她整個精神世界,隨處充斥著失落,所以她沒事就看書消遣,想在小說故事里找尋希望、渴求撫慰,只想著借這微薄的光芒來驅散內心的黑暗。人生的創痛令人悲苦,靈魂的叩問令人疲倦,我們依然也希冀著在某些文字中得到一絲慰藉。萬昭華是“懦弱”的。她當然也有過向往外面的世界。來到姚家也不過二十歲的她,就被禁錮在安逸的家庭里,享受著衣食無憂的溫柔鄉同時也在忍受著被限制在婚姻牢籠中的落寞。她諳悉光憑自身的力量是沒法跨過現實的鴻溝的,索性就安居在憩園一角撫慰受傷的心靈,在公館里安閑自得的表象下,藏匿著放下追逐美好想象的抱負。可以說萬昭華的懦弱,是她無時無刻都在向婚姻讓步,盡管她有過嘗試,到最后還是束手無策,何嘗不是一曲女性的悲歌。即使在外身為尊貴的姚太太,回歸家庭也只能屈居于丈夫之下。不能怪她的,萬昭華就只好把自己關了起來,因為一身“光鮮亮麗”的她在舊社會“黑暗”下必定是格格不入的,世俗的枷鎖也當然不是讀過些許文著就可以掙脫開的,也許只有在思維腦海中對自我意識的深信不疑,才能逐漸走出,可就連這一步對她來說,都是那么的舉步維艱。正因她在姚家相當于一個外人,只能眼瞅著小虎一步一步去學壞,并不能干涉到姚家的內部政治,真正意義上與她有聯系的唯有姚誦詩。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她是姚誦詩續弦的太太還是小虎的后娘,而恰在那個時候這樣的身份是足以讓女性“直不起腰”,并身于在兩個家庭中間處得尷尬境地。在趙家,趙老太太對這位“頂替”她獨養女的女子并不喜歡,還常常教唆小虎為難萬昭華,加上萬昭華喊下人去趙家接小虎回家,接了兩天都接不回來,很顯然他們對萬昭華是不受待見的。在姚家,姚少爺在背地里還會講萬昭華壞話,姚誦詩知道了也一點不管,這些使萬昭華在家庭中更顯得孤立無援了。就連家中下人和初來的黎先生都能看清的事實,而萬昭華卻很少跟外人訴苦,可以折射出在那個人人窘迫的年代缺少自我發聲意識。作者想講述一直都是生活中的瑣碎,從中寄寓美好的期盼,迫切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可遺憾的是萬昭華已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扼住命運的喉嚨,想喊也喊不出了。一面高聳的圍墻徹底地將萬昭華關在了公館里,關著的不止是她憂郁的軀殼,還有向往著自由的靈魂,甘于“懦弱”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懦弱”原本就是人內心深處的軟肋,而身為完美女性的她自然是無法抉擇的,更是無法忤逆的。萬昭華聽過一位英國女醫生所引用《圣經》里的一句話“犧牲是最大的幸福。”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289是啊,大概這是對她而言逃不離家庭陰影所發出的悲鳴,也許這樣的解讀過于狹隘了,歸根來本是她向黎先生吐露的心聲。從她與黎先生的對話里,能見微知著的了解到她日常所收到的欺負,而她又是個善于啞忍的女人,情愿裝作無事發生也不讓外人知曉她的遭遇。我大概能從傾訴里理解她的“愛”之經了,是默默承受本不該屬于自己的痛苦,成全別人,又給予了丈夫幸福感。因為她愛自己的丈夫,所以不埋怨小虎和趙家對她的偏見,惹人憐惜。她說的“給人間多一點溫暖,揩干每只流淚的眼睛,讓每個人歡笑。”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128講的恰是反映對人世間的關愛同情與對周邊人的誠摯關懷。在黎先生暫居于憩園里這段時期,與下人打交道之時,為萬昭華的處境傷心難過的時候,我感覺到他揩干了我的眼淚,舒緩了我的思緒,雖然我還不知道結局,但我已能感受到那份善良,他化為陽光照耀身邊的人,感到溫暖,產生共情。他深知這位女子有著感性柔軟的一面,更有理性體貼的另外一面。他將萬昭華與姚誦詩的夫妻相處盡收眼底,卻料想不到姚誦詩會有個這么頑皮的兒子。很難想象,年近志學之年的小虎,不去上學念書,整日不務正業,在趙家沉迷賭博,與楊家小孩相比就是兩個極端,說是姚家的夢魘也不為過。姚誦詩為何放任自己孩子朝壞的方向發展,萬昭華身為家庭中的一員,私下多次勸說丈夫,最終都被一一駁回了。很明顯這樣的后果,是由姚誦詩的放縱與趙家的寵愛兩個家庭共同導致的,正所謂“養不教,父之過”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289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128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291萬昭華是“可愛”的。相信讀過這本小說的人,都會不禁感嘆道。可是這份“可愛”卻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她是討人喜歡的,可也有人覺得她過于天真單純了。然而這些都不妨礙作者給予了她極高的評價,也將女性應有的柔美刻畫得淋漓盡致,且毫不吝嗇地把一切美好的詞匯用來形容這位新時代女性。在作者心中,柔美是每位女性共有的本質,萬昭華善于用柔和的目光看待每一件事物,并在生活土壤挖掘人性的感動。在文中,她聽聞了黎先生所寫的新小說后,懇求道:“黎先生,你為什么不讓那個老車夫跟瞎眼女人得到幸福?要是我能夠寫的話,我一定不讓那個瞎眼女人跳水死,不讓那個老車夫發瘋,”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128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它代表了萬昭華內心最深切的渴望,即她的犧牲和付出急需被看到,能得到肯定,能產生結果。她在為小說中的不幸而感到悲傷,純粹的希望黎先生能為人世間增添溫暖。她在姚家一直努力做好,一直掙扎卻一直無果,她太需要被理解了,而黎先生受到了她的影響,果然改變了小說的結局,讓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也擁有改變的力量。或許,在經歷了痛苦之后,就感覺小說里的那些苦難、深刻的等等無一是同自身共鳴,就像是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希望別人的故事有個圓滿。可事實上大多的故事難以圓滿,現實就是現實,是我們無法逃避的,這樣的善良和柔弱在一個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128三、過去與未來我們都知道小說的敘事通常是在“現在”的時間段,通過主人公的視角,講述眼前所發生的故事。但在這部作品里作者選擇另辟蹊徑,如一位鏤月裁云的老者,身處時間縫隙,巧妙地將過去與未來的某一點牽往現在的時間線,重作比較審視,在相較中扯斷苦難凄慘的過去并朝著幸福美滿的未來進發。在小說里黎先生的老家早已換了主人,現在變成了百貨公司,他正經地說過“我們家里從前也有個大花園,后來也跟我們公館一塊兒賣掉了”。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6碰巧的是作者巴金故鄉的家同樣遭到被賣的命運,他阻止不了,只有在途經老家時流露無限的惋惜,只有從昔日美好拾起細微的碎片,只有向家鄉彈奏一首悲戚的哀歌,將他們全部埋藏至心底,我想這也許是巴金從過往經歷中領悟到的封存家鄉記憶最妥善的方式。這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6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7公館里的下花廳是黎先生所憩之地,也是文中多次提到的場景,走出玻璃門便是花園。花園里黎先生為楊家小孩折下的那枝山茶花是故事的序章,也是憩園舊主人的夙愿。楊老三是愛花的,他深知公館的易主已無力挽回,事后牽著小兒子在花園走了一圈,看著花不由回想起年少的往事,流露出對昔日故居深厚的情感。再后來憩園賣給姚家后,他再難以踏入公館半步,以至于后來小兒子三番兩次的返回憩園為他折花。那山茶花也許是對美好過去的追憶吧!是啊,憩園里的花,與別處的花不同,唯有它,讓人想起過去的彌足珍貴,是追憶,也是后悔莫及。我想這其中不僅僅是蘊含著對兒子的愛,更是對家人的懺悔。曾想從前的衣食無憂,卻肆意揮霍,不僅辜負了家人的期盼,更傷害了自己的孩子,從小生活的地方,已經成為故園。感覺記憶真的很奇妙,兒時的花草所散發的氣息,到現在還忘不掉。不是時刻記著,而是在路上走著忽然瞧見那樣的花,或者突然嗅到那樣的氣息,便能勾起昔日的記憶,那記憶是美好的,即便酸甜苦辣。我覺得這里的山茶花,也有同樣的意味,況且兩棵山茶花僅活下的唯一一棵,顯得尤為珍貴,只要看見它,復雜的心緒便噴涌而出。可在我看來這幅凄美的景象,難免會令人揪心,絢麗的色彩本該氤氳迷人的芬芳,此刻它卻縈繞著淡淡憂傷。作者隨性落下的一筆,給予山茶花別樣的生命,竟是那么悲慘動人。可我從未料想楊老三的匆匆一瞥,便是永遠,而他帶走的那枝干枯的茶花,更隨著他的尸體一同陪葬,唯有讓人欣慰的那枝花兒是小兒子最后的吊唁。巴金在借著這位舊式子弟不斷地表露對過往的執著和依戀,而我在想,在這座公館的內部,為甚那么令人消沉。只因他們生于那彷徨的年代,作者僅是輕鑿出一個窟窿,社會邪穢的一面就一一涌現,而我只窺見其中一隅,看到遍地的瘡痍,隨處可見的荒涼。與此同時,黎先生也在撰寫著他的長篇小說,二人同樣落筆于甜蜜和苦澀之間,可到了最終,結局已然無足輕重了。更要緊的是,人活著可以給別人帶去溫暖和光亮,無論在憩園,還是大仙祠,每個身陷低谷的人都期待著有人能帶領他們走出去,所以努力生活的意義,才會如此重要。小說的最后作者提道:我有一個時期常常去的地方在四五天以前就開始拆毀了,說是要修建什么紀念館。現在還在拆毀中,所以我的車子經過的時候,只看見成堆的瓦礫。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96我想這寫的一定是大仙祠吧,頓然間些許難過,楊老三曾落腳的地方成了廢墟,當回憶的載體全部倒塌,就像他的死,被掩于廢墟之下,人們終究會遺忘,再也不會有人想起,回歸到塵土之中。黎先生的小說完結,也該到了該離別的時候,盡管姚誦詩夫婦二人真摯地挽留,他還是毅然地回絕了,捧著已完結的作品毫無缺憾的離去。他同姚誦詩約定好明年要回來,“明年”這兩個字重重地壓在我心頭,成了一個念想,仿佛在嘴里多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396四、理想與現實憩園講述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以主人公的視角闡述新舊時代的演變,或許現在只是記錄著某一時刻,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得到不同的解讀。在經歷了諸多事物后,作者大膽地描摹人物內心的矛盾,并從中揭示出幾代人民探索新時代文化思想經受的挫折與磨難,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巴金本來對封建舊式家庭抱有批判態度,如文中的“大兒子”一般,持著懲惡揚善處事作風,對封建陋習的極度抗拒與反對,并將這些通通傾瀉在自己父親身上,“你給我走”“我沒有你這樣的父親,我不承認你這樣的父親”“我不要聽你這些謊話”巴金.憩園[M].花城出版社,2010.260-262這些震耳欲聾的話語足以認為同時也是巴金的呵斥。可是“大兒子”并未得到作者的青睞,反而將更多的心血轉向了“小兒子”。不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球類運動產業深度調研與未來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股人棉紗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歧生物飲品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4年中國煤焦油深加工市場調查研究調查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原石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病床電梯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2024-2030全球光線折返異形棱鏡行業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18-2024年中國菠蘿酒行業市場深度調查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綠色建筑設計行業市場全景監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建筑用鋼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 浙江省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實施細則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課件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 機關單位申請要人的請示范文
- 鈾礦冶安全規程
- 國標熱鍍鋅鋼管規格尺寸理論重量表
- 設計方案投標技術標文件
- 圓來如此簡單公開課優質課件獲獎
- (本科)審計(第五版)全套教學課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
-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總復習 教案
- 拖欠貨款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