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碳單質的多樣性第1課時常見的碳單質
1.填涂答題卡需要用2B鉛筆,鉛筆芯中含有石墨。下列不屬于石墨物理性質的是(
D
)A.金屬光澤B.質軟C.導電性D.可燃性D12345678910111213142.下列關于碳的各種模型(如圖所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圖中三種物質物理性質都相同B.鉆石的微觀模型可用乙表示C.圖中三種物質都是單質D.圖中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金剛石,發生的是物理變化C12345678910111213143.(2023·滄州青縣模擬)C60的發現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C60是由碳元素組成的B.C60由60個碳原子構成C.C60是一種新型化合物D.C60與金剛石的物理性質相同A12345678910111213144.如圖所示的是金剛石、石墨、C60、碳納米管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下列問題。(1)金剛石是立體網狀結構,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
?的
物質。(2)石墨為層狀結構,層與層之間能滑動,因此石墨有
?。硬
滑膩感
1234567891011121314(3)在一定條件下,石墨能轉化成金剛石,該變化是
變化,碳
納米管的物理性質與金剛石、石墨
(填“相同”或“不同”),
是因為
??;瘜W
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
5.下列關于碳單質用途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橡膠里添加炭黑能增加絕緣性B.干電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C.活性炭可用作制糖工業的脫色劑D.金剛石能用于裁玻璃A12345678910111213146.(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近年來研究發現,以新形態存在的碳單質在諸
多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下列關于碳單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A
)A.石墨具有金屬光澤,有優良的導電性能,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B.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在材料、催化、信息等諸多領域中有重要應用C.石墨粉和黏土粉末按一定比率混合可以制鉛筆芯D.金剛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在性質和用途上
存在明顯差異A12345678910111213147.(教材第134頁2題改編)請從下列選項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均填字母)。A.活性炭B.C60C.石墨D.金剛石(1)可用于制作電極的是
?。(2)可用來吸附異味的是
?。(3)可用于超導材料的是
?。(4)可用于制作鉆頭的是
?。C
A
B
D
1234567891011121314
8.宣傳科學知識,反對偽科學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下列說法具有科學道理的是(
A
)A.鉛筆芯不含鉛B.水銀就是金屬銀C.人可以用肉眼看到硅原子D.金剛石含有金A12345678910111213149.“超級黑”是一種用比頭發細一萬倍的碳納米管制造的新型材料,它
只吸收0.035%的光線,其傳導熱的效率為銅的7倍,堅固程度為鋼的10
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超級黑”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B.在一定條件下,“超級黑”能夠燃燒C.“超級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D.“超級黑”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B1234567891011121314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①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混合物②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其他物質的反應叫作分解反應③電解水時正極和負極所得氣體質量比為8∶1④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木炭比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強⑤一種元素可能在同一種物質中顯示不同的化合價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C123456789101112131411.某熱電廠排出的煙氣經過補集加工成為高純度液態二氧化碳,最終
轉化為碳納米管,它是汽車鋰電池的電極材料。關于碳納米管的說法正
確的是(
D
)A.提煉過程發生物理變化B.是一種新型化合物C.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由碳原子構成D123456789101112131412.
為了探究不同種類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科學小組進行了探究實驗。(1)實驗過程:①將三個錐形瓶分別貼上1號(花生殼炭)、2號(核桃殼炭)、3號(竹炭)的標簽。②在三個錐形瓶中對應裝入3g自制的花生殼炭、3g自制的核桃殼炭、3g超市買來的竹炭。1234567891011121314③往三個錐形瓶中各充入等量的二氧化氮氣體(呈紅棕色),用膠塞蓋好
密封。④完成步驟③后,觀察并記錄
?。瓶內氣體紅色褪去的時間
1234567891011121314(2)實驗分析:三個錐形瓶中分別放入等量的炭和二氧化氮的目的
是
?。(3)實驗結論: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刂谱兞?,排除炭和二氧化氮的質量不同對實驗的干擾
不同種類
的活性炭吸附能力不同,其中竹炭的吸附能力最強
1234567891011121314
13.“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可以將水快速制成冰。(1)液態二氧化碳汽化的過程
(填“放出”或“吸收”)熱量。(2)干冰和氟利昂都可作制冷劑。化學式為CCl2F2的氟利昂中含
有
種元素。吸收
三
1234567891011121314(3)在海底低溫高壓的條件下,甲烷水合物呈固態,被稱為可燃冰(如
圖)。冰、干冰與可燃冰三種“冰”的化學性質不同,其原因是
?
?。分子
構成不同
123456789101112131414.(2023·遼寧大連中考)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重要的
思維方式。(1)金剛石、石墨均由
構成,但金剛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
質,石墨卻很軟,原因是
不同。(2)二氧化碳氣體被壓縮成固體后,體積變小,說明二氧化碳分子間
有
。固體二氧化碳又稱干冰,放置在空氣中的干冰很快變少,
說明二氧化碳分子在
?。碳原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間隔
不斷地運動
1234567891011121314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碳單質的多樣性第2課時碳單質的化學性質
12345678910111213141.
(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宋代許道寧用墨(主要成
分為單質碳)所畫的《關山密雪圖》保存至今而不變色,這是因為在常
溫下單質碳(
A
)A.化學性質不活潑
B.硬度高C.導電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強A2.下列因素中,對碳的化學穩定性影響較大的是(
D
)A.空氣B.水C.日光D.溫度D1234567891011121314
3.關于碳的燃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碳燃燒后的產物不可能是混合物B.當碳和氧氣的質量比變化時,生成物可能不同C.碳在充分燃燒和不充分燃燒時,都放熱D.金剛石、石墨和C60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物都是CO2A1234567891011121314
A.反應中銅元素在固體中的質量分數逐漸變大B.該反應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C.固體減少的質量等于生成CO2的質量D.CuO在反應中提供氧,發生了氧化反應D12345678910111213145.木炭與氧化銅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該反應開始的標志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B.實驗中,氧化銅發生還原反應C.取下酒精燈上的網罩沒有任何影響D.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后撤出導氣管B12345678910111213146.某校九年級“我們愛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木炭與CuO反應
時,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實驗現象:試管中的黑色粉末
,澄清石灰
水
?。逐漸變為紅色
變渾濁
1234567891011121314(2)請寫出C與Cu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酒精燈上安裝網罩的目的:
?。(4)實驗結束后,不能立即將試管中的紅色固體倒出的原因:
?
?。
使火焰集中,提高溫度
銅此時
溫度較高,立即倒出會被氧化
12345678910111213147.液態N2O4與N2H4是火箭常使用的燃料。這兩種物質混合并于一定條
件下反應,可產生N2、H2O及大量熱能,從而推動火箭順利升空。上述
反應中,關于N2O4、N2H4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N2O4發生氧化反應B.N2O4中元素化合價無變化C.N2H4發生還原反應D.N2H4具有還原性D12345678910111213148.(2023·保定易縣校級模擬)硅(Si)是現代電子工業的基礎。工業上用碳
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時還有一氧化碳生成。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
)B.碳發生了還原反應C.碳表現出了氧化性D.二氧化硅具有還原性A1234567891011121314
9.現有3g碳和7g氧氣完全反應,則生成物是(
C
)A.COB.CO2C.CO和CO2D.無法確定C123456789101112131410.
將過量炭粉與氧化銅混合,置于密閉容器中隔絕空氣加強
熱,充分反應。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容器內各相關量對應關系的是
(
A
)A1234567891011121314
DA.X的化學式為CO2B.反應前后鋅元素質量不變C.②反應中ZnO發生了還原反應D.②反應前后鋅元素的化合價升高了123456789101112131412.(江西中考)取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
ag,在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反
應,相關量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M
點對應的固體物質只有兩種B.
N
點對應的固體呈黑色C.反應后產生氣體的總質量為(
a
-
b
)gD.0~
t2min內,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不變C123456789101112131413.(教材第135頁7題改編)氧化銅和炭粉按一定質量比混合,充分研磨
混合均勻后稱取10.0g置于試管中。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將試管中的
混合物加熱至高溫。待充分反應后冷卻,稱得試管中殘余固體的質量為
7.8g。請計算:(1)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0g-7.8g=2.2g。1234567891011121314(2)反應生成的銅的質量。
1234567891011121314
14.某興趣小組在做完碳還原氧化銅實驗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1)實驗中,用于加熱的儀器名稱是
。為了使反應充分發
生,可在酒精燈火焰處加一個金屬網罩,目的是
?
?。酒精燈
使火焰集中,提高
溫度
1234567891011121314【猜想】把氧化銅還原成銅的物質是:Ⅰ.石墨棒(主要成分為碳);Ⅱ.
鋁箔。【實驗】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用天平稱量1.5g氧化銅粉末,并
放入一根石墨棒,用鋁箔包裹
后,進行如圖所示的操作黑色粉末變紅猜想Ⅰ成立1234567891011121314實驗內容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用天平稱量1.5g氧化銅粉末,直
接用鋁箔紙包裹,進行如圖所示
的操作黑色粉末不變色猜想Ⅱ不成立1234567891011121314【結論】(2)石墨棒能將氧化銅還原成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靖倪M】(3)把石墨棒換成鋁粉,重復上述操作,也成功了。實驗小組
對此進行分析:稱取鋁粉的質量必須和石墨棒相等,是為了遵循
?
法。改進后的實驗證明,鋁粉在加熱條件下也可以把氧化銅還原
成銅。
控制
變量
1234567891011121314【拓展】(4)如果使用復印機的“炭粉”代替石墨棒還原氧化銅,效果
更好。聯想在空氣中灼熱的鐵絲不能燃燒,而鐵粉能燃燒,其原因
是
?
??!疤糠邸迸c氧化銅的接觸面積比石墨棒大,反應更快、更充分(合理即可)
1234567891011121314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2碳的氧化物第1課時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1.(2023·石家莊長安區校級期末)小金通過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
方法獲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接著利用這瓶二氧化碳氣體完成了如圖
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實驗中上方蠟燭先熄滅B.實驗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C.該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D.該實驗可說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蠟燭的燃燒A12345678910112.如圖所示,將充滿CO2的試管倒扣在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時間后,下
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
)A①試管內液面上升
②試管內溶液變渾濁③試管內液面不上升
④試管內溶液無變化⑤反應完全后,液體充滿整支試管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12345678910113.(2023·吉林長春中考)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B
)A.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結構: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構成C.性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應用: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碳酸型飲料B12345678910114.取3朵干燥的紫色石蕊紙花,做如圖實驗,完成表格并回答問題。甲乙丙現象紫色紙花不變色紫色紙花不變色
?紫色紙花變為紅色
1234567891011(1)實驗
驗證了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紙花變色,實驗
?
驗證了水不能使紫色石蕊紙花變色。(2)請將丙實驗現象填寫在表格中,能夠產生此現象的原理是
?
(填化學方程式)。(3)實驗丙結束后,將紙花用吹風機吹干,紙花變為紫色,說明碳
酸
?。乙
甲
CO2+H2O
易分解
1234567891011
5.下列用途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質的是(
D
)A.參與植物光合作用B.用作氣體肥料C.用于生產化工用品D.用于人工增雨D12345678910116.二氧化碳能夠滅火是因為(
D
)A.它是氣體B.它在高溫低壓下能變成冰C.它溶于水D.在一般情況下它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密度大D12345678910117.為下列物質選擇對應的用途,填在橫線上(填字母)。氧氣
?二氧化碳
?碳
?A.登山B.制尿素C.焊接金屬D.光合作用E.作燃料F.疫苗的儲存和運輸
G.動植物呼吸ACG
BDF
E
1234567891011
8.利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來做家庭小實驗,其樂無窮!小美同學設計了
如圖所示的裝置(a、d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濕潤紙花,b、c為用紫色
石蕊溶液浸過的干燥紙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裝置未畫出)來探究二氧
化碳的制取和性質。下列關于該實驗裝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D
)DA.塑料瓶中的藥品為石灰石,注射器中的藥品為
稀鹽酸B.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a、d變紅,b、c不變紅C.利用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
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D.實驗過程中,a比d先變紅12345678910119.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1)圖甲中儀器①的名稱是
?。酒精燈
1234567891011(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可從圖甲中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
(填字母);使用裝置D收集氧氣時應從導管口
(填“a”或“b”)通入。C
b
1234567891011(3)選擇合適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然后將產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圖乙裝
置,觀察到試紙Ⅰ不變色而試紙Ⅱ變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據玻璃管
中的現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
;若試管中
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但澄清石灰水未變渾濁的原因是
?
?。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二氧
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或鹽酸有揮發性等,合理即可)
1234567891011
10.(教材第144頁8題改編)第二十四屆北京冬奧會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
直冷技術制冰,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具有環保節能、原料廣
泛、安全無毒等優點,而且,用二氧化碳直冷技術制出的冰面質量更
好,能精準控制冰溫和軟硬度,滿足不同項目對冰面的要求,被譽為
“最快的冰”。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在施加一定高壓后變成臨界狀態的流
體,這些流體隨后被送到需要制冷的區域,在蒸發過程中會大量吸熱,
達到降溫、制冷的目的。1234567891011(1)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寫出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
?。物理
Ca(OH)2+CO2=CaCO3↓+H2O
(2)下列關于二氧化碳在跨臨界直冷循環過程中的說法不正確的
是
(填字母)。A.二氧化碳分子的構成沒有發生變化B.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間隔大小發生了變化C.二氧化碳分子質量發生了變化D.二氧化碳分子不再運動CD
123456789101111.構建知識網絡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如圖所示為有關CO2的知識網絡
圖,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B
)A.物質①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B.物質②中陽離子符號為Ca+2C.物質③由2種元素組成B1234567891011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2碳的氧化物第2課時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一氧化碳
1.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
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目標。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實
現該目標的是(
D
)A.綠色出行B.植樹造林C.發展氫能源D.推廣燃煤發電D1234567891011122.(教材第139頁“圖6-15”改編)“碳循環”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環。請結合下圖指出以下說法不合理的是(
C
)A.碳循環有利于維持自然界碳含量的平衡B.每個人都參與在碳循環中C.碳循環過程中,碳元素的化合價不變D.二氧化碳的循環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實現C123456789101112
3.下列有關一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一氧化碳無色但有刺激性氣味B.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C.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一樣,密度比空氣大D.在室內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1234567891011124.(2023·上海中考)CO還原CuO的實驗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玻璃管中粉末由黑變紅B.NaOH溶液的作用是檢驗CO2C.可用生石灰吸收尾氣D.結束實驗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同時夾緊彈簧夾K1、K2A1234567891011125.(2023·張家口橋西區校級模擬)下列關于CO2和CO的描述正確的是(
A
)A.組成:CO2、CO均屬于氧化物B.性質:CO和CO2的化學性質相同C.用途:固態CO2用作制冷劑;CO用作氣體肥料D.危害:CO2會導致酸雨;CO會引起霧霾A1234567891011126.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采用的方法是(
A
)A.通入足量石灰水B.通過灼熱的CuOC.點燃混合氣體D.傾倒混合氣體A7.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所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如圖
所示的是碳元素的價類圖。123456789101112(1)圖中
c
點所代表的物質具有的用途是
、
?。(答出兩條)(2)圖中
b
點所代表的物質具有
性,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窒
息甚至死亡。(3)
b
、
c
兩點代表的物質組成元素相同,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
?。人工增雨
制作氣體肥料
毒
分子構成
不同
123456789101112
8.歸納與比較是化學學習的主要方法。關于CO2與CO的知識總結錯誤的是(
B
)A.構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比一個一氧化碳分子多一個氧原子B.性質:通常情況下,CO2不支持燃燒;CO支持燃燒C.用途:CO2可用于滅火;CO可作為燃料D.危害:CO2無毒;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B1234567891011129.一定條件下物質間可以轉化。結合如下轉化過程和所學知識判斷,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C→CO→CO2→H2CO3→CaCO3→CaOA.CO轉變為CO2時放出熱量B.CO2是空氣污染物C.H2CO3受熱易分解D.CaCO3可用于工業制取二氧化碳B12345678910111210.如圖所示的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環簡圖(X為H2CO3,Y為C6H12O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圖甲中X溶液顯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圖乙中轉化1為植物的光合作用C.圖甲、圖乙對比說明,反應物相同,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相對穩定A12345678910111211.木炭還原氧化銅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D
)A.木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的反應都屬于分解反應B.兩個實驗的相關反應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C.兩個實驗中都可觀察到紅色固體變黑D.兩個實驗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體倒吸D123456789101112
12.
“氧循環”“碳循環”“水循環”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環。請結合圖1回答問題。123456789101112(1)從物質變化的角度看,水循環與另外兩種循環本質的區別是
?
?。(2)在⑤⑧兩個反應中,反應物相同,產物不同的原因是
?
?。(3)從微觀的角度解釋氧氣和臭氧性質不同的原因:
?
?。水循環
是物理變化,氧循環、碳循環是化學變化
反應條件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
123456789101112(4)自然界中氧循環的環節之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關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6CO2+6H2O
C6H12O6+
x
O2,則
x
=
,綠色植
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
能。6
化學
123456789101112(5)結合圖示,下列關于碳、氧循環的認識正確的是
(填母)。A.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自然資源主要有海洋、森林B.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守恒C.碳循環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D.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處于動態平衡【拓寬視野】“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要實現“收支
相抵”。ABCD
123456789101112(6)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轉化為燃料,是實現碳中和的一個研究方
向。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
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觀示意圖如圖2所示。二氧化碳轉
化為甲醇的化學方程式為
?。
123456789101112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1.在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可選擇的藥品是(
D
)A.碳酸鈉粉末與濃鹽酸B.塊狀石灰石與稀硫酸C.石灰石粉末與稀硫酸D.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D12345678910112.下列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中,合理的是(
D
)A.
B.
C.
D.
D1234567891011
3.(教材第149頁1題改編)實驗室制取并檢驗CO2有以下步驟:①連接好
裝置;②向試管中小心地放入幾小塊石灰石;③向試管中小心注入適量
稀鹽酸;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收集產生的氣體;⑥用燃燒的木條檢
驗集氣瓶是否收集滿CO2。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B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B12345678910114.(2022·河北中考)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錯
誤的是(
B
)B12345678910115.下列實驗室制取CO2的有關操作,不正確的是(
B
)A.檢查氣密性B.制取氣體C.收集氣體D.驗滿B12345678910116.下列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試管
1234567891011(2)小明同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擇B裝置作為發生裝
置,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應
,應選擇的收集裝置
是
(填字母)。(3)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發現木條
,說明二氧化碳已
收集滿。伸入液面以下
D
熄滅
1234567891011
7.(2023·廊坊三河市校級模擬)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制取
CO2,其中在制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為(
B
)B12345678910118.用排空氣法收集CO2,下圖的裝置(左進氣右出氣)中空氣含量最少的
是(
C
)C12345678910119.
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制取CO2發生裝置中,連接上壓強傳感
器(如圖甲所示),測得實驗過程中試管內氣體壓強變化情況如圖乙所
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
ab
段試管中液面逐漸上升B.
bc
段石灰石與稀鹽酸脫離接觸C.
c
點的對應操作是打開彈簧夾D.
cd
段二氧化碳氣體排出A123456789101110.某實驗小組進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探究。每次都加入相同質
量的大理石(足量)和25mL的稀鹽酸,并記錄收集到100mL二氧化碳氣
體所需要的時間。下表是實驗的記錄:編號顆粒大小實驗溫度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加入稀鹽酸的體積時間①粗顆粒20℃7.3%25mL133s②粗顆粒20℃w25mL126s③粗顆粒35℃7.3%25mL61s④細顆粒20℃14.5%25mL79s1234567891011(1)實驗②和④研究了某因素對實驗速率的影響,則w=
?。14.5%
(2)影響上述實驗反應速率的因素有
?
,分析數據可知
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顆粒大小、實驗溫度、稀鹽酸的質量
分數
實驗溫度
(3)為完成上述探究實驗,從下列裝置中選出最適宜的發生裝置:
(填字母)。B
1234567891011(4)實驗小組采用裝置E收集二氧化碳氣體,其中植物油的作用為
?
?。防止
二氧化碳溶于水
1234567891011
11.
某校學習小組準備探究氣體的測定和數據處理
方法?!咎岢鰡栴}】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與稀鹽酸反應來測定
生成的CO2的質量和體積并處理數據?【實驗設計】通過如圖所示的兩個實驗分別測定CO2的質量和體積。1234567891011【分析與表達】
CaCl2+H2O+CO2↑
1234567891011(2)實驗Ⅰ中,將小燒杯中的所有稀鹽酸分幾次加入到大燒杯中,并不斷
攪拌,判斷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
?。不再有氣泡產生
1234567891011(3)實驗Ⅱ中,先連接好裝置,再
(填操作名稱),然
后裝好試劑,最后將10mL稀鹽酸快速推入到燒瓶中。若稀鹽酸是緩慢
推入的,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檢查裝置氣密性
石灰石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使瓶內壓強增大,剩余鹽酸不能推入燒瓶中
1234567891011【記錄與處理】(4)已知實驗Ⅰ反應前的總質量[
m(大燒杯+石灰石粉末)+
m(小燒杯+稀鹽酸)]。要計
算生成的CO2的質量,至少還需要的數據是
(填字母)。A.
m(小燒杯)B.
m(大燒杯)C.
m(大燒杯+反應后的剩余物)AC
1234567891011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微探究小專題5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
1.實驗室制取CO2通常選用的試劑是(
D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
②炭粉燃燒
③炭粉還原氧化銅④大理石和稀硫酸
⑤碳酸鈉和稀鹽酸
⑥煅燒石灰石A.①②③⑤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D12345678910112.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進行實驗,取等質量的同種大理
石加入足量酸中(雜質不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隨時間變化的曲
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實驗編號試劑Ⅰ大理石顆粒、10%H2SO4溶液Ⅱ大理石顆粒、7%HCl溶液Ⅲ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1234567891011A.實驗Ⅲ對應的如圖所示的變化曲線為甲B.實驗Ⅰ和Ⅱ對比,說明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酸的
濃度C.實驗Ⅱ和Ⅲ完全反應后,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相等的D.實驗Ⅱ和Ⅲ對比,說明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固
體的顆粒大小【答案】B1234567891011
3.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時,確定發生裝置需要考慮的兩個因
素是(
B
)①反應物的狀態②氣體的密度③反應的條件④氣體的溶解性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B12345678910114.(2023·邢臺信都區二模)在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四種裝置中,下列
用法不正確的是(
C
)A.
可制取O2B.可制取CO2C.可收集O2D.可收集O2C12345678910115.下列實驗裝置與用途搭配錯誤的是(
B
)A.過濾B.監測氧氣流速C.保存氫氣D.
檢驗CO2是否集滿B12345678910116.如圖所示的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O2,可選用裝置②④組合B.用裝置①制取CO2,分液漏斗中應裝稀硫酸C.用裝置③收集CO2,氣體應從管口c通入D.要做鐵絲燃燒實驗,用④收集O2時建議留部分水D12345678910117.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
于水。若要收集氨氣,下列裝置中最好選用(
D
)D1234567891011
8.在化學實驗中,觀察氣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實驗過程,下列有關說法
錯誤的是(
B
)BA.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當看到集氣瓶口冒出大氣泡時,說明氣體已
收集滿B.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看到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可以立即收集氣體C.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將導管浸入水中,雙手緊握容器壁,若導管口
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D.鑒別過氧化氫溶液和水時,取樣,加入二氧化錳,觀察是否有氣泡
產生12345678910119.下列有關化學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C
)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先加稀鹽酸,后加石灰石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先裝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組裝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時,先左后右、先下后上D.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后從水中移出導管C1234567891011
10.在實驗室中制備有毒氣體X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制取X的反應能在常溫下發生B.該發生裝置的優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C.X的密度小于空氣D.燒杯中液體的作用是處理尾氣C123456789101111.
小王參觀某養魚池時,發現工作人員向養魚池
中撒一種叫作過氧化鈣的淡黃色固體,用來增加魚池中的含氧量。小王
剛學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于是她想可否用過氧化鈣來制取氧氣。【提出問題】過氧化鈣可否用于制取氧氣?【查閱資料】過氧化鈣(CaO2)室溫下穩定,在300℃時分解成氧氣,可
做增氧劑、殺菌劑等。1234567891011【猜想與論證】猜想Ⅰ:用加熱過氧化鈣的方法可制取氧氣。(1)選擇實驗裝置:1234567891011①儀器a的名稱是
?。②小王選擇裝置
(填字母)作為過氧化鈣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該
發生裝置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也會用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酒精燈
A
1234567891011(2)實驗過程:①檢驗裝置氣密性;②加入過氧化鈣,加熱,導管口
有大量氣泡冒出;③當觀察到導管口
時,
開始收集氣體;④集滿氣體后,把集氣瓶取出,放在桌面上;⑤檢
驗氣體的方法是
?,
則說明氣體是氧氣。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
把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
1234567891011(3)實驗結論:過氧化鈣可用于制取氧氣。猜想Ⅱ:過氧化鈣與水反
應
(填“可以”或“不可以”)制取氧氣。(4)實驗裝置圖(如圖乙)??梢?/p>
1234567891011(5)實驗主要過程:①檢驗裝置氣密性;②加入過氧化鈣和水后,有少
量細小氣泡緩慢冒出,在導管口幾乎看不到氣體。該裝置放置到第二
天,集氣瓶中只收集到極少量氣體,振蕩試管后仍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
冒出。(6)實驗結論:過氧化鈣與水反應
(填“適合”或“不適合”)
實驗室制取氧氣。不適合
1234567891011【質疑再探究】純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若氧氣不純能不能使帶火
星的木條復燃呢?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的最低濃度又是多少呢?
帶著這些問題小王查閱到以下資料。實驗編號①②③④氧氣的體積分數20%30%40%50%帶火星木條的狀況無變化微亮復燃復燃1234567891011(7)小王認為實驗①沒有必要做,理由是
?
,故實驗①沒有必要做。(8)由上表可知,當氧氣的體積分數達到
時,即可使帶火星的
木條復燃。因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約為21%,帶火星的木條在空氣中無法復燃
40%
1234567891011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單元知識整理
考點整理
常見碳單質的結構與性質1.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硬度相同B.都是黑色固體C.都由碳原子構成D.完全燃燒都生成二氧化碳D123456789101112132.金剛石和石墨是常見的碳單質,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A.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剛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1g金剛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數相同D.金剛石和石墨在氧氣中都不能燃燒C123456789101112133.(2023·石家莊43中期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木炭與氧化銅的反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酒精燈上的銅網罩的作用是使酒精充分燃燒B.該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試管內黑色固體逐漸變紅C.試管內固體減少的質量就是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D.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從澄清石灰水中取出B12345678910111213
二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4.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與其性質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D
)A.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本身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B.干冰能用于人工增雨——升華吸收熱量C.二氧化碳能用來生產碳酸飲料——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D.二氧化碳用作氣體肥料——能溶于水D123456789101112135.將少量某無色的碳酸飲料先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再加熱,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是(
A
)A.先變紅后變紫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C.先變無色后變紅D.先變藍后變紫A123456789101112136.下列有關驗證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中,不能證明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
是(
D
)D123456789101112137.
(2023·福建中考)國家規定教室內空氣中二氧化
碳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15%。下列是某學習小組對教室內二氧化碳濃度
的檢測和相應結果處理的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
B
)A.從教室不同位置多點采集空氣樣品B.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置于教室一段時間進行測定C.測得二氧化碳濃度為0.28%,說明二氧化碳濃度超標D.為避免二氧化碳濃度超標,教室應多通風換氣B1234567891011121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鑒別與轉化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下列有關這兩種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用途:都能做燃料B.性質:都能與水反應C.結構:分子構成相同D.轉化:在一定條件下能互相轉化D123456789101112139.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其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通常甲為固態單質,乙、丙為兩種氣體,且所含元素種類相同,乙易與
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C
)A.丙能產生溫室效應B.①②④三個轉化的反應中有一種相同的反應物C.③的轉化只能通過和氧氣反應來實現D.乙和丙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其分子構成不同C1234567891011121310.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
分,E是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
應條件未注明?;卮鹣铝袉栴}。(1)寫出物質B的化學式:
?。(2)寫出C與D反應轉化為A的化學方程式:
?
?。CaO
+H2O
12345678910111213
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B中實驗現象是
,寫出在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
?。(2)Fe2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
價。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
12345678910111213(3)小華認為,在D裝置后再增加裝置B才能驗證CO的存在,小明認為不
加裝置B就可驗證,小明的理由是
?
?。(4)從環保的角度考慮,該實驗裝置的不足之處是
?
?。能看到玻璃管中紅棕色粉末變為
黑色
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12345678910111213
易錯點整理12.
(2023·湖南益陽中考)化學觀念是化學課程要培
養的核心素養之一。下列從不同化學觀念角度對CO和CO2的認識錯誤
的是(
D
)A.元素觀:CO和CO2都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B.分類觀:CO和CO2都屬于氧化物C.變化觀:CO和C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D.結構觀: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化學性質相似D12345678910111213
13.下列有關CO2、CO的實驗設計錯誤的是(
D
)A.
鑒別CO2、COB.鑒別CO2、COC.
除去CO2D.除去COD12345678910111213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實驗活動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1.(2023·山東德州中考)實驗室分別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必須用到的儀
器是(
B
)B12345678910112.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產物是不是二氧化碳B.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C.將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集滿D.先往試管內放入稀鹽酸,再加石灰石A12345678910113.老師提出用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為了完成該實驗,有
四位同學組裝了以下幾套發生裝置,你認為最合適的一套裝置是(
D
)D12345678910114.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選擇合適的試劑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既可制
取氣體,又可驗證物質的性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在實驗室里,裝置Ⅰ可用作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B.當打開K1、關閉K2時,裝置Ⅱ可用于向上排空氣
法收集CO2C.當打開K2、關閉K1時,裝置Ⅲ可用于檢驗生成
的氣體是否為CO2D.當打開K1、關閉K2時,在裝置Ⅱ中裝滿水,可用
于收集氧氣B12345678910115.如圖為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收集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購房合同補充條款列舉
- 公司合作養殖合同樣本
- 買土地建房合同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大會參展須知
- 民間個人借款擔保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簡單車輛質押合同范例示例
- 郴州人才認定申報工作指南
- 借款反擔保的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決定
- 二零二五版自愿內退協議書
- DB32-T 4416-2022《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加固砌體結構應用技術規程》
- 游泳池防水施工方案
- 基于PLC控制的物料分揀系統設計最終
- 醫院醫療缺陷管理辦法
- 山西省煤礦建設標準
- 電烙鐵點檢表
- 物流企業入職申請表范文
- 高等數學全書教案完整版電子教案整本書教案最全單元教學設計1-10章全
- Q∕GDW 12152-2021 輸變電工程建設施工安全風險管理規程
- 云南省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手冊
- 初中生如何與父母相處(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