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年湖南省岳陽市高考語文模擬信息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8分)1.(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2023年8月15日中國首個全國生態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再次來到浙江省安吉縣。他發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讓竹林變“碳庫”,空氣換“真金”,在走向綠色的同時也創造了文化經濟的繁榮。安吉的變遷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文明觀、生態觀等的一個窗口。以文化文明視角透視,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始終聚焦于“人”的因素。時代發展呼喚理論創新,理論創新引領時代發展。在這一宏偉壯闊的實踐中,逐漸探索形成一種發展的新范式——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文明邏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智慧結晶。它立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文與經濟交融互生,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助推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雄厚物質基礎和磅礴精神動力。(摘編自《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材料二:經濟發展如何統籌好速度與質量?現代化的追求能否還原到“人的現代化”這一終極命題,并推動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總量不足、發展動能不足、分配失衡,導致發展成果無法實現普惠和共享,這樣的全球發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社會客體性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主體性現代化,正在回答中國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提出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躍升,但中國仍面臨不少問題。新時代人文經濟學以高質量發展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學。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終極追求。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答了人口規模巨大國家如何實現均衡發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當前,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問題突出,發展赤字有增無減。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破解全球發展赤字的“中國方案”,為世界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摘編自《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材料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習近平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實踐中,文化繁榮絕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終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的繁榮融為一體。統籌推進新時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品質文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城門排列、街巷縱橫、水道交錯,歷經歲月滄桑,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卻得以保存延續。2023年7月,習近平在江蘇考察時說:“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里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在蘇州,昆曲、古琴、宋錦、緙絲、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蘇州端午習俗、碧螺春……壘筑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鼎盛人文景象,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新的發展可能。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歷史上造就馳名中外的蘇工、蘇作,如今則催生一大批高精尖產業,造就蘇州產業之城、創新之城、開放之城的“硬實力”。“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讀懂中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另一個絕佳樣本,在杭州。西湖、錢塘潮,越劇、絲綢、茶文化,科創、文旅……2003年以來,杭州的GDP以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構成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順利召開。當“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與中華文明激情相遇,體育競技之美與千年古都之韻相映生輝。錨定“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目標,杭州讓體育流量化為發展質量,讓賽事紅利化為經濟效益,讓體育競技的魅力成為激發經濟活力的關鍵觸媒。“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版權”屬于中國,但創新成就和邁向現代化的機遇屬于全人類。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應經濟學“人文回歸”的呼聲,打破經濟增長的“人文悖論”,為世界經濟注入“人文韌性”,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圖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認同”,推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摘編自《新時代人文經濟學》)(1)如所示這幅圖表是對“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相關內容的解讀,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選項選填內容不恰當的一項是A.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B.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C.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D.人文與經濟交融互生(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為了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文明邏輯、安吉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讓竹林變“碳庫”,空氣換“真金”,在走向綠色同時創造了文化經濟的繁榮。B.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提出的根本原因,可以破解因發展總量不足、發展動能不足、分配失衡等導致發展成果無法實現普惠和共享的全球發展赤字問題。C.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學,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社會客體性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主體性現代化,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自己的終極追求。D.作為一種發展新范式、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為世界經濟注入“人文韌性”,雖然“版權”屬于中國,但創新成就和邁向現代化的機遇屬于全人類。(3)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以安吉的變遷為例,提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這一發展的新范式,進而闡釋其內涵條理清晰。B.材料二主要從理論方面闡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提出的原因,較之材料三蘇杭的實踐更為客觀理性。C.材料三畫橫線的句子主要通過比喻論證,形象地寫出文化軟實力對于經濟、政治、社會的重要作用。D.三則材料圍繞同一話題,先后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論述,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人文經濟學成功實踐的一項是A.山東青州花卉積極“觸阿”,利用花卉電商和直播平臺進行產品銷售,為幫助花農和企業更好地發展,青州以花卉直播電商產業園為核心,打造“十里電商產業帶”,拉動電商交易額40億元。B.中國資都江西景德鎮,千年瓷文化遇到現代文創產業,5.8萬家手工制瓷作坊遍布全城,一條文創街區入駐創客2萬多名,孵化創業實體2902個、帶動上下游10萬余人就業,文化與產及相映生輝。C.求非亞大教堂上空升起了人造月亮,中央大街的鄂倫春族馴鹿表演、商場里的交響樂團輪備貨場,“亦成”哈爾濱,憑借地域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發展冰雪經濟振興文旅產業。D.“絲路重氧”甘肅敦煌,借助綿延千年的文脈氣的,通過建設甘肅自貿試驗區敦煌片區,打造進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業供應鏈中心等,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開放經濟的特色之路。(5)“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請根據材料三的內容,以蘇杭為例,從人文與經濟的關系的角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7分)2.(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文本一:苦瓜是瓜嗎?汪曾祺昨天晚上,家里吃白蘭瓜。我的一個小孫女,還不到三歲,一邊吃,一邊說:“白蘭瓜、哈密瓜、黃金瓜、華萊士瓜、西瓜,這些都是瓜。”我很驚奇了:她已經能自己經過歸納,形成“瓜”的概念了(沒有人教過她)。這表示她的智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憑借概念,進行思維,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她奶奶問她:“黃瓜呢?”她點點頭。“苦瓜呢?”她搖搖頭。我想:她大概認為“瓜”是可吃的,并且是好吃的(這些瓜她都吃過)。今天早起,又問她:“苦瓜是不是瓜?”她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并且說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進一步想:我對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來在她的“瓜”的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還有一個像不像的問題(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確實不大像瓜)。我翻了翻《辭海》,看到苦瓜屬葫蘆科。那么,我的孫女認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理的。我又翻了翻《辭海》的“黃瓜”條:黃瓜也屬葫蘆科。苦瓜、黃瓜習慣上都叫瓜;而另一種很“像”是瓜的東西,在北方卻被稱為“西葫蘆”。瓜乎?葫蘆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來了。前天有兩個同鄉因事到北京,來看我。吃飯的時候,有一盤炒苦瓜。同鄉之一問:“這是什么?”我告訴他是苦瓜。他說:“我倒要嘗嘗。”夾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啊!這個東西能吃?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我說:“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他說:“不錯!”我告訴他們這就是癩葡萄。另一同鄉說:“‘癩葡萄’,那我知道的。癩葡萄能這個吃法?”“苦瓜”之名,我最初是從石濤的畫上知道的。我家里有不少有正書局珂羅版印的畫集,其中石濤的畫不少。我從小喜歡石濤的畫。石濤的別號甚多,除石濤外有原濟、清湘老人、大滌子、瞎尊者和苦瓜和尚。但我不知道苦瓜為何物。到了昆明,一看:哦,原來就是癩葡萄!我的大伯父每年都要在后園里種幾棵癩葡萄,不是為了吃,是為了成熟之后摘下來裝在盤子里看著玩的。有時也剖開一兩個,挖出籽兒來嘗嘗。有一點甜味,并不好吃。而且顏色鮮紅,如同一個一個血餅子,看起來很刺激,也使人不大敢吃它。當作菜,我沒有吃過。有一個西南聯大的同學,是個詩人,他整了我一下子。我曾經吹牛,說沒有我不吃的東西。他請我到一個小飯館吃飯,要了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我咬咬牙,全吃了。從此,我就吃苦瓜了。苦瓜是瓜嗎?苦瓜原產于印度尼西亞,中國最初的種植地是廣東、廣西。現在云南、貴州都有。據我所知,最愛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有一盤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點豬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飯。石濤是廣西全州人,他從小就是吃苦瓜的,而且一定很愛吃。“苦瓜和尚”這別號可能有一點禪機,有一點獨往獨來、不隨流俗的傲氣,正如他叫“瞎尊者”,其實并不瞎,但也可能是一句實在話。石濤中年流寓南京,晚年久住揚州,南京人、揚州人看見這個和尚拿癩葡萄來炒了吃,一定會覺得非常奇怪的。北京人過去是不吃苦瓜的。菜市場偶爾有苦瓜賣,是從南方運來的。買的也都是南方人,近兩年北京人也有吃苦瓜的了,有人還很愛吃。農貿市場賣的苦瓜都是本地的菜農種的,所以格外鮮嫩。看來人的口味是可以改變的。由苦瓜我想到幾個有關文學創作的問題:一、應該承認苦瓜也是一道菜。誰也不能把苦從五味里開除出去,我希望評論家、作家——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鄉一樣,問道:“這個東西能吃?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提出:“這樣的作品能寫?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作品?”我希望他們能習慣類似苦瓜一樣的作品,能吃出一點味道來,如現在的某些北京人。二、《辭海》說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瓢可生食”。對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對于一個作品,也可以見仁見智。可以探索其哲學意蘊,也可以探討其美學追求。北京人吃涼拌芹菜,只取嫩莖,西餐館做羅宋湯則專要芹菜葉。人棄人取,各隨尊便。三、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苦瓜就是苦瓜——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當別論了。截至現在,還沒有人認為狗尾巴草很好吃。1986年9月6日文本二:二三十年來的散文的一個特點,是過分重視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為兩大類,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點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稱散文。散文的天地本來很廣闊,因為強調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圍弄得狹窄了。過度抒情,不知節制,容易流于傷感主義。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學)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小姑娘似的話,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但有時恐怕也不免“為賦新詞強說愁”,感情不那么真實。(節選自汪曾祺《蒲橋集?自序》)(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認為孫女對“苦瓜是不是瓜”的判斷基于“苦瓜好不好吃”以及“苦瓜外表像不像瓜”這兩個方面。B.“我”的兩個同鄉第一次吃炒苦瓜時,都接受了苦瓜的“苦味”,并認可炒苦瓜這道菜的做法。C.盡管各地對苦瓜的叫法或吃法不同,但總有人愛吃,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人的口味是可以改變的。D.文本一由人們對苦瓜的不同認知,影射文學創作與批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觀點深刻,分析具體。(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一從孫女識瓜寫起,看似信筆寫來,實則開門見山,緊扣文題,總領全文,使結構井然。B.作者敘述了自己最初認識苦瓜的經歷和吃苦瓜的趣事,使文章搖曳多姿,而又不旁逸斜出。C.“苦瓜是瓜嗎?”一句在文本一中單獨成段,既照應標題,引發讀者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下文。D.文本一寫北京人由“不吃苦瓜”到“也有吃苦瓜的了”的變化,為下文有關文學創作的討論張本。(3)請結合文本二中作者闡明的散文創作思想,分析文本一是如何踐行這種創作思想的。(4)如欲以“‘苦瓜’可以吃”為題寫一則關于《苦瓜是瓜嗎?》的小評論,請結合文本,列出評論要點。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子貢東見越王,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問曰:“此僻狹之國,蠻夷之民,大夫何索然若不辱乃至于此?”子貢曰:“吊君,故來。”越王勾踐再拜稽首,曰:“孤聞禍與福為鄰,今大夫之吊,孤之福矣。孤敢不問其說?”子貢曰:“臣今者見吳王,告以救魯而伐齊,其心畏越。”越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內不自量與吳人戰軍敗身辱,遁逃,上棲會稽,下守海濱,唯魚鱉見矣。今大夫辱吊而身見之,又發玉聲以教孤,孤賴天之賜也,敢不承教?”子貢曰:“今吳王有伐齊、晉之志,君無愛重器以喜其心,無惡卑辭以盡其禮。而伐齊,齊必戰。不勝,君之福也。彼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騎士銳兵弊乎齊,車騎、羽毛盡乎晉,則君制其余矣。”越王再拜,曰:“昔者,吳王奮其民之眾以殘吾國,鄙吾百姓,夷吾宗廟。孤之怨吳,深于骨髓。孤身不安重席,口不嘗厚味,目不視美色,耳不聽雅音,既已三年矣。焦唇干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愿一與吳交戰于天下平原之野。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大夫有賜,敢不待令乎?”子貢曰:“臣觀吳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息。夫子胥為人精誠,中廉外明而知時,不以身死隱君之過,正言以忠君,直行以為國,其身死而不聽……”越王大悅。(節選自《吳越春秋?夫差內傳》材料二:子貢曰:“賜為君觀夫吳王之為人,堅強以恣下,下不能逆,數戰伐,士卒不能忍。太宰嚭為人,智而愚,強而弱,巧言利辭以內其身,善為偽詐以事其君,知前而不知后,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吏,滅君之臣也。”越王大悅。(節選自《越絕書?越絕內傳陳成恒》)(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孤A少B失C前D人E內F不G自H量I與J吳K人L戰M軍N敗O身P辱(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愛指吝惜,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則又愛之太恩”的“愛”字意思不同。B.羽毛即羽旄,古時常用鳥羽和旄牛尾為旗子的裝飾,故也作為旌旗的代稱。C.重席指層疊的席子,即兩層席,古代坐席,以層數多少來區分地位的尊卑。D.逆的意思是反對,與《孔雀東南飛》中“逆以煎我懷”的“逆”字意思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子貢向東到越國拜見越王,勾踐對他禮遇有加,并感謝他屈尊前來而又送上金玉良言,且表示愿意接受其指教。B.子貢見吳王時,勸告吳王援救魯國而攻打齊國,可吳王心里害怕越國;子貢勸越王向吳王示好,促成吳王伐齊之事。C.子貢對吳國討伐齊國之事進行了推演,認為不管吳國勝利與否,結果都對越國有利,越國都可以制服吳國的殘余力量。D.越王對吳王的怨恨深入骨髓,他節制物欲,身受勞苦,刻苦磨礪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吳國一戰,但一直未能實現。(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②吳王奮其民之眾以殘吾國,鄙吾百姓,夷吾宗廟。(5)子貢認為吳國終不會有好結果,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鶴沖天宋柳永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考科舉求功名,他并不滿足于登進士第,而是把奪取殿試頭名狀元作為目標。B.既然“未遂風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轉向另一個極端,表示要無拘無束地繼續過自己那種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齒的流連坊曲的放蕩生活。C.“偎紅倚翠”“淺斟低唱”,是對“狂蕩”的具體說明。柳永這樣寫,是自甘墮落、自暴自棄的表現,也是表示抗爭的一種方式。D.這首詞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參與進士科考落第之后,抒發牢騷感慨之作,它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關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2)據傳,柳永再次應試,本已考中,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柳永初試失意后寫的這首《鶴沖天》,便黜落了他。你覺得柳永的這首詞中,讓宋仁宗最刺眼的是哪兩處,為什么?(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勸學》中以木材經過墨線的比量就直,刀斧經過磨礪就鋒利為譬喻,是為了證明“,”的觀點。(2)蘇軾在《赤壁賦》中表達了希望和仙人攜手遨游世界,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于世間的愿望,但最終只能“,”。(3)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英雄”是人們推崇的榜樣,也是后人傳頌的對象,“,”就表現出了文人對于“英雄”的緬懷之情。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2分)6.(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我開始在大霧里①地走,先走他一個老太太趕集:腳尖向外一撇,腳跟狠狠著地,臀部撅起來;再走他一個老頭趕路:雙膝一彎,兩手一背——老頭走路是兩條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個小姑娘上學:單用一只腳著地轉著圈兒地走……推車的、挑擔的、背筐的、閑逛的,都走一遍還走什么?何不走個小瘋子?舞起雙手倒著一陣走,正著一陣走,側著一陣走,要么裝一回記者拍照,只剩下加了速的倒退,退著舉起“相機”。最后我決定走個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魯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劉伶吧……我在大霧里醉著走,直到突然碰見迎面而來的一個姑娘——你,原來你也正踉蹌著自己。你是醉著自己,還是瘋著自己?感謝大霧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備,感謝大霧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霧里你我②才發現彼此,這突然的發現使你我無法叫自己③。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繼續古怪著自己擦身而過,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濕潤都朦朧,宛若你與我共享著一個久遠的默契。從你的笑容里我看見了我,從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見了你。(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錘煉語言可以使文章更有表現力,請你分析一下本文第一段的語言特點。(3)文中在寫“我”時,為什么要寫“迎面而來的姑娘——你”?(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8分)7.(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很多人認為空腹不可以喝牛奶,①_______有人喝了牛奶之后會感覺腹脹、腹痛甚至拉肚子。其實,這類人主要是“乳糖不耐受”人群,健康人一般是可以空腹喝牛奶的。②_______,空腹喝牛奶并非最佳的喝牛奶方式。空腹狀態下,牛奶中的乳蛋白會直接轉化為葡萄糖來優先滿足身體對于糖分的需求,而牛奶中的優質蛋白僅僅作為糖分的補充來源等于浪費;③_______,空腹狀態下腸胃蠕動快,也會促使牛奶快速通過腸胃,導致其中很多營養得不到充分吸收。(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虛詞。(2)請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40個字。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在中西文化比較中,將文化差異視為文化差距是必須克服的思想偏差。所謂“差異”是指文化特質與形式不同,而“差距”是以一定標準對文化的先進與落后作出判斷。東西方文明有差異,當然也有差距。盲目自大,不承認自己有落后的一面,把差距當做差異;或者自慚形穢,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優勢,把差異也認作差距。這兩種都是錯誤的偏向。對于文化的“差異”和“差距”,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湖南省岳陽市高考語文模擬信息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8分)1.(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2023年8月15日中國首個全國生態日,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再次來到浙江省安吉縣。他發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讓竹林變“碳庫”,空氣換“真金”,在走向綠色的同時也創造了文化經濟的繁榮。安吉的變遷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文明觀、生態觀等的一個窗口。以文化文明視角透視,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始終聚焦于“人”的因素。時代發展呼喚理論創新,理論創新引領時代發展。在這一宏偉壯闊的實踐中,逐漸探索形成一種發展的新范式——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文明邏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智慧結晶。它立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文與經濟交融互生,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助推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雄厚物質基礎和磅礴精神動力。(摘編自《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材料二:經濟發展如何統籌好速度與質量?現代化的追求能否還原到“人的現代化”這一終極命題,并推動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總量不足、發展動能不足、分配失衡,導致發展成果無法實現普惠和共享,這樣的全球發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社會客體性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主體性現代化,正在回答中國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提出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歷史性躍升,但中國仍面臨不少問題。新時代人文經濟學以高質量發展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學。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終極追求。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答了人口規模巨大國家如何實現均衡發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當前,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問題突出,發展赤字有增無減。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破解全球發展赤字的“中國方案”,為世界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摘編自《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材料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習近平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實踐中,文化繁榮絕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終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的繁榮融為一體。統籌推進新時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品質文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城門排列、街巷縱橫、水道交錯,歷經歲月滄桑,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卻得以保存延續。2023年7月,習近平在江蘇考察時說:“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里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在蘇州,昆曲、古琴、宋錦、緙絲、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蘇州端午習俗、碧螺春……壘筑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鼎盛人文景象,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新的發展可能。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歷史上造就馳名中外的蘇工、蘇作,如今則催生一大批高精尖產業,造就蘇州產業之城、創新之城、開放之城的“硬實力”。“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讀懂中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另一個絕佳樣本,在杭州。西湖、錢塘潮,越劇、絲綢、茶文化,科創、文旅……2003年以來,杭州的GDP以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構成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順利召開。當“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與中華文明激情相遇,體育競技之美與千年古都之韻相映生輝。錨定“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目標,杭州讓體育流量化為發展質量,讓賽事紅利化為經濟效益,讓體育競技的魅力成為激發經濟活力的關鍵觸媒。“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版權”屬于中國,但創新成就和邁向現代化的機遇屬于全人類。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應經濟學“人文回歸”的呼聲,打破經濟增長的“人文悖論”,為世界經濟注入“人文韌性”,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圖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認同”,推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摘編自《新時代人文經濟學》)(1)如所示這幅圖表是對“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相關內容的解讀,根據材料一的內容,下列選項選填內容不恰當的一項是CA.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B.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C.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D.人文與經濟交融互生(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DA.為了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文明邏輯、安吉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讓竹林變“碳庫”,空氣換“真金”,在走向綠色同時創造了文化經濟的繁榮。B.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提出的根本原因,可以破解因發展總量不足、發展動能不足、分配失衡等導致發展成果無法實現普惠和共享的全球發展赤字問題。C.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學,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社會客體性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主體性現代化,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自己的終極追求。D.作為一種發展新范式、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為世界經濟注入“人文韌性”,雖然“版權”屬于中國,但創新成就和邁向現代化的機遇屬于全人類。(3)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材料一以安吉的變遷為例,提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這一發展的新范式,進而闡釋其內涵條理清晰。B.材料二主要從理論方面闡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提出的原因,較之材料三蘇杭的實踐更為客觀理性。C.材料三畫橫線的句子主要通過比喻論證,形象地寫出文化軟實力對于經濟、政治、社會的重要作用。D.三則材料圍繞同一話題,先后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論述,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人文經濟學成功實踐的一項是AA.山東青州花卉積極“觸阿”,利用花卉電商和直播平臺進行產品銷售,為幫助花農和企業更好地發展,青州以花卉直播電商產業園為核心,打造“十里電商產業帶”,拉動電商交易額40億元。B.中國資都江西景德鎮,千年瓷文化遇到現代文創產業,5.8萬家手工制瓷作坊遍布全城,一條文創街區入駐創客2萬多名,孵化創業實體2902個、帶動上下游10萬余人就業,文化與產及相映生輝。C.求非亞大教堂上空升起了人造月亮,中央大街的鄂倫春族馴鹿表演、商場里的交響樂團輪備貨場,“亦成”哈爾濱,憑借地域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發展冰雪經濟振興文旅產業。D.“絲路重氧”甘肅敦煌,借助綿延千年的文脈氣的,通過建設甘肅自貿試驗區敦煌片區,打造進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業供應鏈中心等,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開放經濟的特色之路。(5)“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請根據材料三的內容,以蘇杭為例,從人文與經濟的關系的角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解答】(1)C.應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根據材料一第三段“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內涵的闡釋,“以人民為中心”,“人文與經濟交融互生”是兩個特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目標。故選C。(2)A.原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文明邏輯”,是結果不是目的。B.“根本原因”錯,于文無據,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提出的原因之一;可以破解全球發展赤字問題的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不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C.“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不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終極追求,而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終極追求。故選D。(3)B.“更為客觀理性”錯,于原文無據。故選B。(4)A.“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實踐,是人文與經濟的交融互動,山東青州花農是利用花卉電商平臺和直播平臺進行花卉產品銷售,不是借助文化因素促進經濟發展。故選A。(5)①結合“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可知,蘇杭是中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實踐的絕佳樣本,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品質文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②結合“在蘇州,昆曲、古琴、宋錦、緙絲、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蘇州端午習俗、碧螺春……壘筑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鼎盛人文景象,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新的發展可能。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歷史上造就馳名中外的蘇工、蘇作,如今則催生一大批高精尖產業,造就蘇州產業之城、創新之城、開放之城的‘硬實力’”可知,蘇州,昆曲、古琴、端午習俗、碧螺春等壘筑起的鼎盛人文景象,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歷史文化與高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相結合),造就蘇州的“硬實力”,創造了新的發展可能。③結合“西湖、錢塘潮,越劇、絲綢、茶文化,科創、文旅……2003年以來,杭州的GDP以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構成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順利召開。當‘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與中華文明激情相遇,體育競技之美與千年古都之韻相映生輝。錨定‘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目標,杭州讓體育流量化為發展質量,讓賽事紅利化為經濟效益,讓體育競技的魅力成為激發經濟活力的關鍵觸媒”可知,杭州,西湖、越劇、絲綢、茶文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構成了城市的核心吸引力。第19屆亞運會等文化的力量,激發經濟活力,助推經濟發展。答案:(1)C(2)D(3)B(4)A(5)①蘇杭是中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實踐的絕佳樣本,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品質文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②蘇州,昆曲、古琴、端午習俗、碧螺春等壘筑起的鼎盛人文景象,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歷史文化與高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相結合),造就蘇州的“硬實力”,創造了新的發展可能。③杭州,西湖、越劇、絲綢、茶文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構成了城市的核心吸引力。第19屆亞運會等文化的力量,激發經濟活力,助推經濟發展。(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7分)2.(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文本一:苦瓜是瓜嗎?汪曾祺昨天晚上,家里吃白蘭瓜。我的一個小孫女,還不到三歲,一邊吃,一邊說:“白蘭瓜、哈密瓜、黃金瓜、華萊士瓜、西瓜,這些都是瓜。”我很驚奇了:她已經能自己經過歸納,形成“瓜”的概念了(沒有人教過她)。這表示她的智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憑借概念,進行思維,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她奶奶問她:“黃瓜呢?”她點點頭。“苦瓜呢?”她搖搖頭。我想:她大概認為“瓜”是可吃的,并且是好吃的(這些瓜她都吃過)。今天早起,又問她:“苦瓜是不是瓜?”她還是堅決地搖了搖頭,并且說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進一步想:我對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來在她的“瓜”的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還有一個像不像的問題(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確實不大像瓜)。我翻了翻《辭海》,看到苦瓜屬葫蘆科。那么,我的孫女認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理的。我又翻了翻《辭海》的“黃瓜”條:黃瓜也屬葫蘆科。苦瓜、黃瓜習慣上都叫瓜;而另一種很“像”是瓜的東西,在北方卻被稱為“西葫蘆”。瓜乎?葫蘆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來了。前天有兩個同鄉因事到北京,來看我。吃飯的時候,有一盤炒苦瓜。同鄉之一問:“這是什么?”我告訴他是苦瓜。他說:“我倒要嘗嘗。”夾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啊!這個東西能吃?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我說:“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他說:“不錯!”我告訴他們這就是癩葡萄。另一同鄉說:“‘癩葡萄’,那我知道的。癩葡萄能這個吃法?”“苦瓜”之名,我最初是從石濤的畫上知道的。我家里有不少有正書局珂羅版印的畫集,其中石濤的畫不少。我從小喜歡石濤的畫。石濤的別號甚多,除石濤外有原濟、清湘老人、大滌子、瞎尊者和苦瓜和尚。但我不知道苦瓜為何物。到了昆明,一看:哦,原來就是癩葡萄!我的大伯父每年都要在后園里種幾棵癩葡萄,不是為了吃,是為了成熟之后摘下來裝在盤子里看著玩的。有時也剖開一兩個,挖出籽兒來嘗嘗。有一點甜味,并不好吃。而且顏色鮮紅,如同一個一個血餅子,看起來很刺激,也使人不大敢吃它。當作菜,我沒有吃過。有一個西南聯大的同學,是個詩人,他整了我一下子。我曾經吹牛,說沒有我不吃的東西。他請我到一個小飯館吃飯,要了三個菜: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我咬咬牙,全吃了。從此,我就吃苦瓜了。苦瓜是瓜嗎?苦瓜原產于印度尼西亞,中國最初的種植地是廣東、廣西。現在云南、貴州都有。據我所知,最愛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有一盤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點豬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飯。石濤是廣西全州人,他從小就是吃苦瓜的,而且一定很愛吃。“苦瓜和尚”這別號可能有一點禪機,有一點獨往獨來、不隨流俗的傲氣,正如他叫“瞎尊者”,其實并不瞎,但也可能是一句實在話。石濤中年流寓南京,晚年久住揚州,南京人、揚州人看見這個和尚拿癩葡萄來炒了吃,一定會覺得非常奇怪的。北京人過去是不吃苦瓜的。菜市場偶爾有苦瓜賣,是從南方運來的。買的也都是南方人,近兩年北京人也有吃苦瓜的了,有人還很愛吃。農貿市場賣的苦瓜都是本地的菜農種的,所以格外鮮嫩。看來人的口味是可以改變的。由苦瓜我想到幾個有關文學創作的問題:一、應該承認苦瓜也是一道菜。誰也不能把苦從五味里開除出去,我希望評論家、作家——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鄉一樣,問道:“這個東西能吃?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提出:“這樣的作品能寫?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作品?”我希望他們能習慣類似苦瓜一樣的作品,能吃出一點味道來,如現在的某些北京人。二、《辭海》說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瓢可生食”。對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對于一個作品,也可以見仁見智。可以探索其哲學意蘊,也可以探討其美學追求。北京人吃涼拌芹菜,只取嫩莖,西餐館做羅宋湯則專要芹菜葉。人棄人取,各隨尊便。三、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苦瓜就是苦瓜——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當別論了。截至現在,還沒有人認為狗尾巴草很好吃。1986年9月6日文本二:二三十年來的散文的一個特點,是過分重視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為兩大類,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點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稱散文。散文的天地本來很廣闊,因為強調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圍弄得狹窄了。過度抒情,不知節制,容易流于傷感主義。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學)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小姑娘似的話,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但有時恐怕也不免“為賦新詞強說愁”,感情不那么真實。(節選自汪曾祺《蒲橋集?自序》)(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A.“我”認為孫女對“苦瓜是不是瓜”的判斷基于“苦瓜好不好吃”以及“苦瓜外表像不像瓜”這兩個方面。B.“我”的兩個同鄉第一次吃炒苦瓜時,都接受了苦瓜的“苦味”,并認可炒苦瓜這道菜的做法。C.盡管各地對苦瓜的叫法或吃法不同,但總有人愛吃,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人的口味是可以改變的。D.文本一由人們對苦瓜的不同認知,影射文學創作與批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觀點深刻,分析具體。(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A.文本一從孫女識瓜寫起,看似信筆寫來,實則開門見山,緊扣文題,總領全文,使結構井然。B.作者敘述了自己最初認識苦瓜的經歷和吃苦瓜的趣事,使文章搖曳多姿,而又不旁逸斜出。C.“苦瓜是瓜嗎?”一句在文本一中單獨成段,既照應標題,引發讀者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下文。D.文本一寫北京人由“不吃苦瓜”到“也有吃苦瓜的了”的變化,為下文有關文學創作的討論張本。(3)請結合文本二中作者闡明的散文創作思想,分析文本一是如何踐行這種創作思想的。(4)如欲以“‘苦瓜’可以吃”為題寫一則關于《苦瓜是瓜嗎?》的小評論,請結合文本,列出評論要點。【解答】(1)B.“我”的兩個同鄉第一次吃炒苦瓜時,其中一個同鄉入口覺苦瓜甚“苦”,并提出質疑:“為什么要吃這種東西?”后來在“我”的影響下才認可“應五味皆嘗”;另外一同鄉憑自己對“癩葡萄”的認知提出質疑:“癩葡萄能這個吃法”。可見他們并沒有都接受苦瓜的“苦味”,也沒有都認可炒苦瓜這道菜的做法。(2)A.“總領全文,使結構井然”錯,文本一從孫女識瓜寫起,最后闡發對文學創作中存在的問題的看法,開頭并沒有高度概括全文內容,所以不具有“總領全文,使結構井然”的作用。(3)題干指明用文本二的觀點去分析文本一,解答此題需先分析文本二的觀點。文本二中,作者圍繞散文“過分重視抒情”的寫作特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作者認為,從散文的表達方式來看,過分強調抒情會局限散文的寫作;從散文的藝術風格來看,散文應該如實而自然地反映生活。然后據此對文本一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即可。從散文的表達方式來看,文本一不過分強調抒情,其中有對孫女識瓜、同鄉吃瓜的記敘和描寫,也有對孫女的贊賞、對石濤的喜愛,還有對苦瓜產地和種植地的說明,更有對文學創作的議論。從散文的藝術風格來看,文本一寫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語言平淡自然,富有生活氣息。(4)本題是一道情景任務型的閱讀題,其實質是要求考生按照指定的題目對作品進行評論,寫出評論的要點。評論題目為“‘苦瓜’可以吃”,所以應先在文本一中篩選出有關吃苦瓜的內容,如苦瓜是什么、苦瓜的吃法、苦瓜的味道等,從這三個角度闡述“‘苦瓜’可以吃”的原因。要注意這是對文本一的小評論,還需要結合文本一的觀點作答。答案:(1)B(2)A(3)①散文應具有豐富的表達方式。文本一從記敘家庭趣事寫起,到闡發有關文學創作的討論結束,其中還有描寫、抒情、說明,并不局限于抒情。②散文應具有自然平淡的風格,且趨近于生活化。文本一由日常生活小事切入,內容和語言都自然平淡,極具生活氣息。(4)①《辭海》記載苦瓜是蔬菜,可以食用,不能單獨從口感或外表來評判苦瓜;②苦瓜有炒、煮、涼拌等多種吃法,不能僅憑個人經驗來定義苦瓜的烹飪方式;③苦瓜之苦味是五味之一,總歸有人喜歡吃,不能輕易否定、排斥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二、古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子貢東見越王,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問曰:“此僻狹之國,蠻夷之民,大夫何索然若不辱乃至于此?”子貢曰:“吊君,故來。”越王勾踐再拜稽首,曰:“孤聞禍與福為鄰,今大夫之吊,孤之福矣。孤敢不問其說?”子貢曰:“臣今者見吳王,告以救魯而伐齊,其心畏越。”越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內不自量與吳人戰軍敗身辱,遁逃,上棲會稽,下守海濱,唯魚鱉見矣。今大夫辱吊而身見之,又發玉聲以教孤,孤賴天之賜也,敢不承教?”子貢曰:“今吳王有伐齊、晉之志,君無愛重器以喜其心,無惡卑辭以盡其禮。而伐齊,齊必戰。不勝,君之福也。彼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騎士銳兵弊乎齊,車騎、羽毛盡乎晉,則君制其余矣。”越王再拜,曰:“昔者,吳王奮其民之眾以殘吾國,鄙吾百姓,夷吾宗廟。孤之怨吳,深于骨髓。孤身不安重席,口不嘗厚味,目不視美色,耳不聽雅音,既已三年矣。焦唇干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愿一與吳交戰于天下平原之野。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大夫有賜,敢不待令乎?”子貢曰:“臣觀吳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息。夫子胥為人精誠,中廉外明而知時,不以身死隱君之過,正言以忠君,直行以為國,其身死而不聽……”越王大悅。(節選自《吳越春秋?夫差內傳》材料二:子貢曰:“賜為君觀夫吳王之為人,堅強以恣下,下不能逆,數戰伐,士卒不能忍。太宰嚭為人,智而愚,強而弱,巧言利辭以內其身,善為偽詐以事其君,知前而不知后,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吏,滅君之臣也。”越王大悅。(節選自《越絕書?越絕內傳陳成恒》)(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孤A少B失C前D人E內F不G自H量I與J吳K人L戰M軍N敗O身P辱(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愛指吝惜,與《種樹郭橐駝傳》中“則又愛之太恩”的“愛”字意思不同。B.羽毛即羽旄,古時常用鳥羽和旄牛尾為旗子的裝飾,故也作為旌旗的代稱。C.重席指層疊的席子,即兩層席,古代坐席,以層數多少來區分地位的尊卑。D.逆的意思是反對,與《孔雀東南飛》中“逆以煎我懷”的“逆”字意思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子貢向東到越國拜見越王,勾踐對他禮遇有加,并感謝他屈尊前來而又送上金玉良言,且表示愿意接受其指教。B.子貢見吳王時,勸告吳王援救魯國而攻打齊國,可吳王心里害怕越國;子貢勸越王向吳王示好,促成吳王伐齊之事。C.子貢對吳國討伐齊國之事進行了推演,認為不管吳國勝利與否,結果都對越國有利,越國都可以制服吳國的殘余力量。D.越王對吳王的怨恨深入骨髓,他節制物欲,身受勞苦,刻苦磨礪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吳國一戰,但一直未能實現。(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②吳王奮其民之眾以殘吾國,鄙吾百姓,夷吾宗廟。(5)子貢認為吳國終不會有好結果,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解答】(1)句意:我小時候失去了父親,由于不自量力,就和吳人開戰了,結果軍隊戰敗自己受辱。“前人”做“失”的賓語,語意完整,其后應斷開,故應在E處斷開;“內不自量”和“與吳人戰”一個是思想方面,一個是行動方面,中間應斷開,故應在I處斷開;“軍敗身辱”是“戰”的結果,“戰”后應斷開,故應在M處斷開。故選EIM。(2)A.說法正確。“則又愛之太恩”的“愛”字意思是愛惜。句意:請您不要吝惜貴重的寶物去討吳王的歡心/又愛得太深。B.說法正確。C.說法正確。D.“意思相同”錯誤。“逆以煎我懷”中的“逆”意思是“預料、想到將來”。句意:臣下不能有反對意見/他一定會違背我的心意使我內心飽受熬煎。故選D。(3)C.“越國都可以制服吳國的殘余力量”說法有誤。據前文可知,制服吳國的殘余力量,還有一個前提是“騎士銳兵弊乎齊,車騎、羽毛盡乎晉”,即吳國討伐齊國成功且又攻打晉國。故選C。(4)①“除”,修整;“身御”,親自駕車。譯文:越王聽說這件事后,就修整道路,到城外迎接子貢,親自駕車送至客舍。②“殘”,形容詞做動詞,殘害;“夷”,鏟平。譯文:吳王調動了大量的軍隊來殘害我國,鄙視侮辱我的百姓,鏟平我的宗廟。(5)根據材料二原文“賜為君觀夫吳王之為人,堅強以恣下,下不能逆”可知,吳王兇暴而獨斷專行。根據材料一原文“臣觀吳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息”和材料二原文“數戰伐,士卒不能忍”可知,吳王好征伐,窮兵黷武,不體恤士兵,軍隊得不到休息。根據材料一原文“夫子胥為人精誠,中廉外明而知時,不以身死隱君之過,正言以忠君,直行以為國,其身死而不聽……”和材料二原文“太宰嚭為人,智而愚,強而弱,巧言利辭以內其身,善為偽詐以事其君,知前而不知后,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吏,滅君之臣也”可知,忠賢之臣被疏遠,偽詐諂媚之臣卻被信任。答案:(1)EIM(2)D(3)C(4)①越王聽說這件事后,就修整道路,到城外迎接子貢,親自駕車送至客舍。②吳王調動了大量的軍隊來殘害我國,鄙視侮辱我的百姓,鏟平我的宗廟。(5)①吳王兇暴而獨斷專行。②吳王好征伐,窮兵黷武,不體恤士兵,軍隊得不到休息。③忠賢之臣被疏遠,偽詐諂媚之臣卻被信任。參考譯文:材料一:子貢向東去拜見越王,越王聽說這件事后,就修整道路,到城外迎接子貢,親自駕車送至客舍,問子貢說:“這是偏僻狹小的國家,人都是落后的蠻夷,大夫怎么孤寂一人就像是不怕屈辱來到這里呢?”子貢說:“要慰問你,所以來了。”越王勾踐拜了兩拜后又行了稽首之禮,說道:“我聽說禍與福是相鄰的,如今大夫前來慰問,是我的福分。我怎敢不請教一下您的高見呢?”子貢說:“我最近去見了吳王,勸告他援救魯國而攻打齊國,可他心里害怕越國。”越王拜了兩拜,說:“我小時候失去了父親,由于不自量力,就和吳人開戰了,結果軍隊戰敗自己受辱,逃跑出來后,在上棲居于會稽山,在下困守在大海邊,能見到的只是魚鱉。現在大夫屈尊前來慰問我并且親自見我,又以金玉良言來指教我,這是我依賴了上天的恩賜,怎敢不接受您的教導?”子貢說:“現在吳王有攻打齊國、晉國的意向,請您不要吝惜貴重的寶物去討吳王的歡心,不要厭惡說出謙卑的話來盡到對吳王的禮數。如果吳國去攻打齊國,齊國一定會應戰。假如吳國打不贏,那是您的福氣。假如吳國取勝,就一定會把軍隊開到晉國。這樣的話,吳國的騎兵和精銳部隊就會在齊國疲憊不堪,車騎、旌旗就會在晉國消耗殆盡,那么您就可以制服吳國的殘余力量了。”越王又拜了兩拜,說:“從前,吳王調動了大量的軍隊來殘害我國,鄙視侮辱我的百姓,鏟平我的宗廟。我對吳王的怨恨,深入骨髓。我不在兩層席上安歇,口不品嘗美味佳肴,眼睛不看美麗的女色,耳朵不聽高雅的音樂,這樣已經三年了。我嘴唇枯焦、舌頭干燥,身受勞苦,對上侍奉群臣,對下教養百姓,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吳國在廣闊的原野上交戰。這樣考慮了三年,一直不能實現。如今大夫有所賜教,怎敢不等待您的指教?”子貢說:“我看吳王屢次發動戰爭,士兵不得休息。那伍子胥的為人純粹專一,內心正直,外面明達,而且明曉時局,不會因為怕自己被殺死就掩飾君主的過錯,用正直的言論來效忠君主,用正直的行為為國效力,可是吳王賜他一死而不聽從他的忠諫……”越王聽了非常高興。材料二:子貢說:“我替您觀察吳王夫差的為人,他剛愎強橫,對臣下恣意妄為,臣下不能有反對意見,又多次征戰,士兵們不堪忍受戰爭之苦。太宰嚭為人貌似聰明,實則愚蠢;外表剛強,實則虛弱,憑借花言巧語以求接納自己,善于弄虛作假來欺騙他的君主;只知貪圖眼前的利益而不懂得考慮后患,順從君主的錯誤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是一個斷送國家的奸吏、滅亡君主的佞臣。”越王聽了非常高興。(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鶴沖天宋柳永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考科舉求功名,他并不滿足于登進士第,而是把奪取殿試頭名狀元作為目標。B.既然“未遂風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轉向另一個極端,表示要無拘無束地繼續過自己那種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齒的流連坊曲的放蕩生活。C.“偎紅倚翠”“淺斟低唱”,是對“狂蕩”的具體說明。柳永這樣寫,是自甘墮落、自暴自棄的表現,也是表示抗爭的一種方式。D.這首詞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參與進士科考落第之后,抒發牢騷感慨之作,它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關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2)據傳,柳永再次應試,本已考中,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柳永初試失意后寫的這首《鶴沖天》,便黜落了他。你覺得柳永的這首詞中,讓宋仁宗最刺眼的是哪兩處,為什么?【解答】(1)C.“是自甘墮落、自暴自棄的表現”錯誤,柳永這樣寫,是詞人恃才負氣的表現,也是他表示抗爭的一種方式。故選C。(2)在宋仁宗看來,何謂“明代暫遺賢,如何向”?何謂“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更何況宋仁宗喜好填雅詞,而柳永卻只擅長于填俗詞。還未見面,柳永就在宋仁宗的心里定位成一個喜好風流的人。既然柳永認為朝廷不清明,既然愿意“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暢”,那不如去填詞作曲,了心中所愿吧!宋仁宗臨軒放榜時想起這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十分惱怒,“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君王一句話,柳永就這樣被黜落了。柳永日后也真的像詞中所說,流連于坊曲之間,以填詞了此一生。答案:(1)C(2)①宋仁宗最刺眼的是“明代暫遺賢”“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②宋仁宗把柳永定位成一個喜好風流的人,既然柳永認為朝廷不清明,就讓他專心去填詞作曲,黜落了他。譯文:在金字題名的榜上,我只不過是偶然失去取得狀元的機會。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君王也會一時錯失賢能之才,我今后該怎么辦呢?既然沒有得到好的機遇,為什么不隨心所欲地游樂呢!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姬譜寫詞章,即使身著白衣,也不亞于公卿將相。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擺放著丹青畫屏的繡房。幸運的是那里住著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細細地追求尋訪。與她們依偎,享受這風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歡樂。青春不過是片刻時間,我寧愿把功名,換成手中淺淺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轉的歌唱。賞析:“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柳永考科舉求功名,并不滿足于登進士第,而是把奪取殿試頭名狀元作為目標。落榜只認為“偶然”,“見遺”只說是“暫”,由此可見柳永狂傲自負的性格。他自稱“明代遺賢”是諷刺仁宗朝號稱清明盛世,卻不能做到“野無遺賢”。但既然已落第,就要考慮下一步。“風云際會”,施展抱負是封建時代士子的奮斗目標,既然“未遂風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轉向了另一個極端,“爭不恣狂蕩”,表示要無拘無束地過那種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齒的流連坊曲的狂蕩生活。“偎紅倚翠”“淺斟低唱”,是對“狂蕩”的具體說明。柳永這樣寫,是恃才負氣的表現,也是表示抗爭的一種方式。科舉落第,使他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只有以極端對極端才能求得平衡。所以,他故意要造成驚世駭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優勢。柳永的“狂蕩”之中仍然有著嚴肅的一面,狂蕩以傲世,嚴肅以自律,這才是“才子詞人”“白衣卿相”的真面目。柳永把他內心深處的矛盾想法抒寫出來,說明落第這件事情給他帶來了多么深重的苦惱和多么煩雜的困擾,也說明他為了擺脫這種苦惱和困擾曾經進行了多么痛苦的掙扎。寫到最后,柳永得出結論:“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謂青春短暫,怎忍虛擲,為“浮名”而犧牲賞心樂事。所以,只要快樂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在整個封建社會,哪怕是所謂“圣明”的歷史時期,科舉考試也不可能沒有營私舞弊、遺落賢才的通病。“明代暫遺賢”“未遂風云便”等句,蘊含著作者自己的無限辛酸和對統治集團的譏諷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會中許多失意知識分子的內心感受,獲得了廣泛的共鳴。這首詞的社會意義也正表現在這里。正因為這首詞刺痛了統治階級,所以作者終生失意,備受壓抑排擯。據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初,進士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傳播四方。嘗有《鶴沖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及皇帝臨軒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這首詞所表現出的那種蔑視功名,鄙薄卿相的傾向是很明顯的。整個看來,這首詞的基調,它的主導方面,無疑是積極的。“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這些話,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行動方向。歷史證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實于這一誓言的。他為下層妓女填寫過許多詞篇,達到了“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相當普及的程度(見葉夢得《避暑錄話》),并且獲得了“掩眾制而盡其妙,好之者以為無以復加”的社會效果(見胡寅《酒邊詞序》)。一個古代白衣詞人的作品,其流傳程度如此廣泛,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封建統治階級把他長期擯斥于官場之外,甚至毀滅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這又恰恰成全了他。正由于他長期仆仆風塵,奔波于下層人民之中,才使他成為北宋獨具特色的詞人,成為中國詞史上具有轉折意義和具有深遠影響的大詞家。他死后,曾得到下層人民,特別是妓女們的同情和尊重,從傳說中的“吊柳七”等活動中,可以看出,他的確獲得了“白衣卿相”這樣重要的歷史地位。這首詞的構思、層次、結構和語言均與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全篇直說,絕少用典,不僅與民間曲子詞極為接近,而且還保留了當時的某些口語方言,如“如何向”“爭不”“且恁”等。全詞寫得自然流暢,平白如話,讀來瑯瑯上口。不獨在柳詞中,即使在北宋詞中,這一類作品也是少見的。這種“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語言,正是詞中之本色,是經過提煉而后取得的藝術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勸學》中以木材經過墨線的比量就直,刀斧經過磨礪就鋒利為譬喻,是為了證明“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的觀點。(2)蘇軾在《赤壁賦》中表達了希望和仙人攜手遨游世界,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于世間的愿望,但最終只能“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3)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英雄”是人們推崇的榜樣,也是后人傳頌的對象,“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就表現出了文人對于“英雄”的緬懷之情。【解答】故答案為:(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重點字:知)(2)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重點字:驟)(3)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重點字:覓)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2分)6.(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我開始在大霧里①地走,先走他一個老太太趕集:腳尖向外一撇,腳跟狠狠著地,臀部撅起來;再走他一個老頭趕路:雙膝一彎,兩手一背——老頭走路是兩條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個小姑娘上學:單用一只腳著地轉著圈兒地走……推車的、挑擔的、背筐的、閑逛的,都走一遍還走什么?何不走個小瘋子?舞起雙手倒著一陣走,正著一陣走,側著一陣走,要么裝一回記者拍照,只剩下加了速的倒退,退著舉起“相機”。最后我決定走個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魯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劉伶吧……我在大霧里醉著走,直到突然碰見迎面而來的一個姑娘——你,原來你也正踉蹌著自己。你是醉著自己,還是瘋著自己?感謝大霧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備,感謝大霧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霧里你我②才發現彼此,這突然的發現使你我無法叫自己③。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繼續古怪著自己擦身而過,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濕潤都朦朧,宛若你與我共享著一個久遠的默契。從你的笑容里我看見了我,從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見了你。(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錘煉語言可以使文章更有表現力,請你分析一下本文第一段的語言特點。(3)文中在寫“我”時,為什么要寫“迎面而來的姑娘——你”?【解答】(1)第一空,根據“先走他一個老太太趕集”“再走他一個老頭趕路”“走他一個小姑娘上學”可知,說的是走的不同姿態,可用:稀奇古怪。稀奇古怪:很少見,很奇異,不同一般。第二空,根據“突然碰見迎面而來的一個姑娘——你”“發現彼此”可知,說明我們距離近,可用:近在咫尺。近在咫尺:形容距離很近。第三空,根據“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繼續古怪著自己擦身而過”,說的是讓自己停止,可用:戛然而止。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終止。(2)“我是武松吧,我是魯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劉伶吧”,運用了排比的手法。“都走一遍還走什么?何不走個小瘋子?”運用了設問和反問的修辭。“先走他一個老太太趕集”“再走他一個老頭趕路”“走他一個小姑娘上學”,運用反復的的修辭手法。這些手法的運用都是在表現“我”走路姿態的變化,寫出“我”此時的快樂。從句式而言,“舞起雙手倒著一陣走,正著一陣走,側著一陣走”等內容,都用短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專版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第二次模擬測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烏蘭察布職業學院《古代文學史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隴川縣民族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二診模擬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吉林省輝煌聯盟九校2025年高三十二月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湛江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生物試題
- 環保培訓材料
- 2025年廣州市存量房買賣合同范本全文
- 2025年家居建材購銷合同范本
- 2025汽車銷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與前東家終止合同證明模板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GB/Z 43281-2023即時檢驗(POCT)設備監督員和操作員指南
- 主動披露報告表
- 煤礦一通三防知識培訓課件
- 2022年版小學《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考試復習題庫
- 筑業海南省建筑工程資料表格填寫范例與指南
- 國家開放大學《廣告學概論》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畢業論文建筑消防系統論文
- 自制移動吊車(炮車)方案
- 《咕咚來了》PPT圖文帶mpa
- (三四級)農業經理人復習阿備考題庫及答案(含理論和實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