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汗證
心二科常玉新概述1.概念◆汗證是指人體陰陽失調,營衛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分類:根據汗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自汗:晝日汗出溱溱,動則益甚。盜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戰汗:外感病中,全身戰栗而汗出。脫汗:危重病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并伴亡陽或亡陰危證。黃汗:汗出色黃如柏汁,染衣著色。△汗出異常作為癥狀,既可單獨出現,也常伴見于其他疾病過程中。本節著重討論單獨出現的汗出異常。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基礎上,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又有少數人由于體質關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癥狀者,則不屬本節范圍。正如《筆花醫鏡·盜汗自汗》說:“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然亦有秉質如此,終歲習以為常,此不必治也。”2.沿革▲早在《內經》中就有對汗的生理病理的精辟論述:“心為汗。”“陽加于陰謂之汗。”“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六陽氣絕則陰與陽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漢.張仲景將外感病汗出的不同表現分為汗出、自汗出、大汗出、手足澉然汗出、頭汗出、額汗出、盜汗、黃汗等。指出表、里、寒、熱、虛、實皆可導致汗出異常,分別予桂枝湯、白虎湯、承氣湯、茵陳蒿湯治療。▲前人有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之說,此指一般規律。正如《景岳全書.汗證》所說:“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清.王清任《醫林改錯》曰:“竟有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此說補充了血瘀所致自汗、盜汗的治療方藥。3.與西醫學的聯系西醫學中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風濕熱、結核病、低血糖、虛脫、休克及肝病、黃疸等某些傳染病以汗出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病因病機]
出汗為人體的生理現象。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勞動奔走等情況下,出汗量增加,此屬正常現象。在感受表邪時,出汗又是驅邪的一種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發汗以解表。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泄。除了伴見于其他疾病過程中的出汗過多外,引起汗出異常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肺氣不足
素體薄弱,病后體虛,或久患咳喘→耗傷肺氣→表虛不固→腠理開泄---------自汗
2.營衛不和
風邪外襲→營衛不和→衛不外固,營不內守:汗出3.心血不足思慮太過,損傷心脾,或失血之后,→心血不足→汗液外泄:自汗盜汗。4.陰虛火旺
煩勞過度,亡血失精,或邪熱耗陰→陰虛火旺→蒸津外泄:盜汗自汗5.邪熱郁蒸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肥甘,濕熱內生→邪熱郁蒸→迫津外泄:汗多6、陽氣衰微陽氣衰微→陰津失固→大汗出→脫汗7、正邪交爭正邪交爭→戰漢綜上所述,汗證的病位:衛表肌腠,與肺心腎密切相關。病機:陰陽失調,汗液外泄。病性:分虛實
實:熱邪迫津外泄虛:氣(陽)虛不固或陰虛火旺,津液外泄。[診斷]1.不因外界氣候、運動、飲食等生活環境因素的影響,在頭面、頸胸、四肢、或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
2.查血沉、T3、T4、胸部x線攝片、痰涂片、作抗“O”等檢查以排除甲亢、肺癆、風濕熱等。[鑒別診斷]一、
區別生理性與病理性出汗生理性:與氣候炎熱、衣著過厚、運動、飲食辛辣過燙等因素有關,致汗因素解除則汗止,且汗出不伴不適之癥。病理性:則非。二、自汗、盜汗應著重與脫汗、戰汗、黃汗相鑒別。
1.脫汗脫汗表現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時出現聲低息微,精神疲憊,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或散大無力,多在疾病危重時出現,為病勢危急的征象,故脫汗又稱為絕汗。
2.戰汗主要出現于急性熱病過程中,表現為突然惡寒戰栗,全身汗出,發熱,口渴,煩躁不安,為邪正交爭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熱退脈靜,氣息調暢,為正氣拒邪,病趨好轉。
3.黃汗汗出色黃,染衣著色,常伴見口中粘苦,渴不欲飲,小便不利,苔黃膩,脈弦滑等濕熱內郁之癥。[辨證論治]辨證要點
1.辨虛實及證候特點一般來說,汗證以屬虛者多。自汗寤時汗出。多屬氣虛不固,然實證也或有之。盜汗寐則汗出。多屬陰虛內熱,然氣虛、陰虛、濕熱也間或有之。脫汗屬陽虛不固,陰不內守,陰極陽竭之證。大汗淋漓,如油如珠,并伴亡陽或亡陰證。黃汗多屬濕熱蘊蒸之實證。汗出色黃,染衣著色。戰汗屬外感病中,正邪劇烈交爭的轉折點。或正勝邪退,疾病向愈;或邪勝正虛,疾病加重。外感病中,突然惡寒戰栗汗出。2.辨寒熱及證候特點熱者,或火熱蒸騰,迫津外泄;或陰虛火旺,心液外泄。汗出而熱,或熱氣蒸騰,汗臭粘膩。寒者,陽虛氣弱,津失固攝。汗出而冷,清稀不臭。治療原則虛者補之,脫者固之,實者泄之,熱者清之,寒者熱之。虛證:當根據證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氣、溫陽、滋陰、養血、調和營衛;實證:當清泄里熱,清熱利濕,化濕和營;虛實夾雜者,則根據虛實的主次而適當兼顧。
注意:汗出異常屬虛者均可酌加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五味子、牡蠣等固澀斂汗之品,以增強止汗的功能。分證論治自汗1.肺衛不固(肺氣虛衰)
癥狀:汗出惡風,稍勞汗出尤甚,易于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脈細弱,苔薄白。
治法:益氣固表。
方藥:玉屏風散。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麥、糯稻根、牡蠣固表斂汗。▲氣虛甚者,加黨參、黃精益氣固攝。▲病久脾胃虛弱者合四君子湯。▲兼中氣下陷者合補中益氣湯。▲兼有陰虛,而見舌紅、脈細數者,加麥冬、五味子養陰斂汗。
▲氣血不足,體質虛弱,而癥見汗出惡風,倦怠乏力,面色不華,舌質淡,脈弱者,可改用大補黃芪湯補益氣血,固表斂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風散的藥物外,尚有人參、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氣固攝藥;熟地、川芎、肉蓯蓉等補益精血,補益之力遠較玉屏風散為強,故宜用于自汗之氣血不足及體虛甚者。
2.營衛不和
癥狀: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頭痛,或失眠多夢心悸,或表現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脈緩。
治法:調和營衛。
方藥:桂枝湯。▲汗出多者,酌加龍骨、牡蠣固澀斂汗。▲兼氣虛者,加黃芪益氣固表。兼陽虛者,加附子溫陽斂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麥大棗湯之甘潤緩急進行治療。▲失眠多夢心悸者加龍、牡以安神止汗。▲營衛不和而又表現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氣懶言,舌淡,脈弱等氣虛癥狀者,可改用新加湯或黃芪建中湯益氣建中,調和營衛。
▲由瘀血阻滯導致者,兼見心胸不適,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等癥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湯理氣活血,疏通經絡營衛。3.心腎虧虛癥狀:動則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胸悶氣短,腰酸腿軟,面白唇淡,尿頻而清,夜尿多。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治法:益氣溫陽方藥:保元湯或芪附湯加味。4.熱郁于內癥狀:蒸蒸汗出,或但頭汗出,或手足汗出。發熱,面赤氣粗,口苦口渴喜冷飲,胸腹脹悶,煩躁不安,大便干結,或見脅肋脹痛,陽黃,小便短赤,舌紅苔黃厚,脈洪大或滑數。治法:清泄里熱方藥:白虎湯▲宿食在胃者枳實導滯丸。▲便秘潮熱汗出脈沉實者承氣湯。▲肝膽濕熱者龍膽瀉肝湯。▲注意辨別病位,分而治之。盜汗1.心血不足
癥狀:盜汗。心悸少寐,眩暈健忘,神疲氣短,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成人多見。
治法:補血養心。
方藥:歸脾湯。▲汗出多者,加牡蠣、五味子、浮小麥收澀斂汗。▲血虛甚者,加制首烏、枸杞子、熟地補益精血。▲心悸甚者加龍骨、琥珀、朱砂。▲不寐加柏子仁、合歡皮。2.陰虛火旺
癥狀:夜寐盜汗。久咳虛喘,五心煩熱,眠差多夢,形體消瘦,或兼午后潮熱,兩顴色紅,口渴,女子月經不調,男子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當歸六黃湯。▲汗出多者,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固澀斂汗。▲潮熱甚者,加秦艽、銀柴胡、白薇清退虛熱。▲以陰虛為主,而火熱不甚,潮熱、脈數等不顯著者,可改用麥味地黃丸補益肺腎,滋陰清熱。
脫汗癥狀:突然大汗淋漓,如油如珠。病情危重,神疲、肢厥、氣短息微,舌卷少津或舌淡胖嫩,脈微欲絕或脈大無力。治法:益氣回陽固脫方藥:辨別亡陰或亡陽而治之。亡陽者,參附湯加黃芪、棗皮,同時靜滴黃芪針、參附針;亡陰者生脈散,同時靜滴參麥針。戰汗癥狀:急性熱病中,突然惡寒戰粟,而后汗出。發熱口渴,躁擾不寧,舌紅苔黃脈數。治法:扶正祛邪方藥:主要針對原發病進行辨證施治。▲惡寒戰栗而汗出順暢者一般勿需特殊治療,可適當進食熱湯、稀粥調養。▲惡寒戰栗而無汗者屬正氣虧虛,用人參生姜湯以扶正祛邪。△若汗出過多,神疲肢厥者,用參附湯、生脈散益氣生津,回陽固脫。△反復戰汗,若無表證,里熱內結者,用增液承氣湯;若表證未解,腑氣熱閉者,涼膈散表里雙解。黃汗邪熱郁蒸(濕熱并重)
癥狀: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象弦數。
治法:清肝泄熱,化濕和營。
方藥:龍膽瀉肝湯。里熱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陳清解郁熱。濕熱內蘊而熱勢不盛,面赤烘熱、口苦等癥不顯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熱除濕。方中以黃柏清熱,蒼術、薏苡仁除濕,牛膝通利經脈。[轉歸預后]
單純出現的自汗、盜汗.一般預后良好,經過治療大多可在短期內治愈或好轉。伴見于其他疾病過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盜汗.則病情往往較重。治療時應著重針對原發疾病,且常需待原發病好轉、痊愈,自汗、盜汗才能減輕或消失。1、字體安裝與設置如果您對PPT模板中的字體風格不滿意,可進行批量替換,一次性更改各頁面字體。在“開始”選項卡中,點擊“替換”按鈕右側箭頭,選擇“替換字體”。(如下圖)在圖“替換”下拉列表中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難點試題及答案
- 長豐鋼結構夾層施工方案
- 行政管理師考試策略與解決方案及答案
- 項目的持續改進與優化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市場環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重點考查試題及答案
- 威迪斯管道施工方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學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理解項目管理中的團隊沖突處理的考點試題及答案
- 《教育學》課件 第五章 學校教育制度
- 中國芳香植物資源
- 銀行承兌匯票培訓-課件
- AB 753變頻器簡單操作培訓(參數拷貝)
-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表-(完整版)
- 梁思成《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課件)
- 阿育吠陀體質測試
- 智能汽車傳感器技術-激光雷達
- 2023年四年級奧林匹克英語競賽試題
- 專利挖掘與技術交底書撰寫
- 輸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