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_第1頁
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_第2頁
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_第3頁
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_第4頁
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T/JCJJ目次前言 31范圍 42規范性引用文件 43術語和定義 64符號與單位 75產品分類與標記 86設計與安裝要求 97技術要求 118試驗方法 169檢驗規則 1710文件編制 1811包裝、運輸、貯存 20表1太陽能熱水器各部分標記規定 6表2不銹鋼板厚度允許偏差 9圖1太陽能集熱器輪廓采光面積示意圖 1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文件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熱水供應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新階段。應當有適應新需求太陽能熱水標準,本標準著力于采用封閉式和開式貯熱水箱的兩種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即開即熱、熱水管道循環防凍等,編寫了技術要求,便于太陽能行業同行生產出更好的,適應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提高建筑節能、節水技術水平,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本標準由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低碳建筑分會負責管理,由江蘇帥因特光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各單位在執行過程中若有修改意見或建議,請反饋至江蘇帥因特光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地址: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李典鎮科技創業服務中心3幢;郵政編碼:225106;聯系電話。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本文件于2025年0X月首次發布。總則1.1為執行國家有關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建筑碳排放,滿足人民群眾對舒適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需要,參照GB/T19141《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制定本標準。1.2工程建設所采用的太陽能系統技術條件如參照本標準要求,由相關責任主體判定。其中,創新性的技術方法和措施,應進行論證并符合本標準中有關技術性能的要求。1.3編審聲明:本標準中可能涉及到某些專利技術在本標準中公開,不代表專利權人放棄權利。應用本標準中技術的企業和個人應當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或授權,未經許可或授權產生的后果由應用技術的企業和個人承擔,與本標準編審單位或個人無關。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以下簡稱為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術語和定義、符號與單位、產品分類與標記、設計與安裝要求、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文件編制、包裝、運輸、貯存。本文件適用于貯熱水箱容水量不大于0.6m3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41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系統條件GB55015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0364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標準CJ∕T521生活熱水水質標準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鹽霧性能的測定GB/T191包裝貯運圖示標志GB3100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GB3280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GB/T4272設備及管道絕熱技術通則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2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貯水式熱水器的特殊要求GB4706.32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熱泵、空調器和除濕機的特殊要求GB4706.66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泵的特殊要求GB8877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裝、使用、維修安全要求GB/T12936太陽能熱利用術語GB/T13384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17049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GB/T17581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器GB/T18708家用太陽熱水系統熱性能試驗方法GB/T19775玻璃-金屬封接式熱管真空太陽集熱管GB/T19835自限溫伴熱帶GB/T23888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系統控制器GB/T23889家用空氣源熱泵輔助型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GB/T25967帶輔助能源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系統熱性能試驗方法GB/T25966帶電輔助能源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技術條件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JT225汽車發動機冷卻液安全使用技術條件ISO9488太陽能術語(SolarEnergy-Vocabulary)3術語和定義GB3100、GB/T12936、GB/T18708、GB23889、ISO9488:2000和GB/T1914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出水壓力Outletwaterpressure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正常運行工況下出水口的壓力值。3.2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是具有即開即熱承壓出水功能的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4符號與單位GB/T18708使用的符號適用于本標準,本標準還使用了以下的符號和單位。Ac輪廓采光面積測量值,單位為平方米(㎡);輪廓采光面積標稱值,單位為平方米(㎡);Cpw水的比熱容,單位為焦耳每千克攝氏度J/(kg·℃);m貯熱水箱容水質量,單位為千克(kg);q試驗期間,家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單位輪廓采光面積日有用得熱量,單位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2);q17日太陽能輻照量為17MJ/㎡時,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單位輪廓采光面積日有用得熱量,單位為兆焦耳每平方米(MJ/m2);t17日太陽能輻照量為17MJ/㎡時,貯熱水箱的結束水溫,單位為攝氏度(℃);tas貯熱水箱附近的空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集熱試驗開始時貯熱水箱內的水溫,單位為攝氏度(℃);集熱試驗結束時貯熱水箱內的水溫,單位為攝氏度(℃);ti熱損試驗中貯熱水箱內的初始水溫,單位為攝氏度(℃);tf熱損試驗中貯熱水箱內的最終水溫,單位為攝氏度(℃);家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平均熱損因數,單位為瓦每立方米開爾文W/(m3·K);貯熱水箱中的容水量測量值,單位為立方米(m3);貯熱水箱中的容水量標稱值,單位為立方米(m3);水的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輪廓采光面積標稱值和測量值的偏差率,無量綱;輪貯熱水箱容水量標稱值和測量值的偏差率,無量綱;時間間隔,單位為秒(s)。下標(av)參數平均值5產品分類與標記5.1分類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分類按GB/T18708中“系統分類”。5.2產品標記5.2.1標記內容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標記由如下6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用“—”隔開: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標記如下:一部分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五部分六部分七部分 表示序號表示智能表示水箱標稱水量、輪廓采光面積/額定工作壓力表示傳熱類型表示系統類型表示連接類型表示集熱器部件類型各部分標記的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各部分標記規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P:平板Q:全玻璃真空管B:玻璃-金屬真空管M:悶曬B:傳熱工質在玻璃管內J:傳熱工質在金屬管內R:熱管J:緊湊F:分離1:直接2:間接貯熱水箱標稱水量、輪廓采光面積/額定工作壓力,L/Mpa,標稱水量取整數。標稱輪廓采光面積和額定工作壓力小數點后保留2位數字Z:智能F:非智能,可不標1,2,3…,序列型號,沒有可不標5.2.2標記示例以全玻璃真空管、水在玻璃管內、緊湊式、直接式:智能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為例,標記如下:Q—B—J—1—150/2.00/0.05—Z—1 序列型號:1智能150L/2.00m2/0.05MPa傳熱類型:直接式系統類型:緊湊式連接類型:水在玻璃管內集熱器部件類型:全玻璃真空6設計與安裝要求6.1部件6.1.1真空太陽集熱管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應符合GB/T17049要求;玻璃-金屬封接式熱管真空太陽集熱管應符合GB/T19775要求。6.1.2太陽能集熱器太陽能熱水器中采用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應符合GB/T6424的要求;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器應符合GB/T17581的要求。6.1.3太陽能熱水器自然循環系統設計應保證管路中不會因出現結垢而嚴重影響系統的性能。對于自然循環系統,連接管路宜短,不用或少用直角彎頭;上循環管沿水流方向應有向上的坡度,下循環管沿水流方向應有向下的坡度,管路系統的連接件應采用標準件。對于強制循環系統,系統中管路和傳熱介質要相容,管路耐壓、耐溫等級應符合要求,如管道采用自限溫伴熱帶,其性能應符合GB/T19835要求。管路保溫層應具有合理的厚度,管路的保溫制作應符合GB/T4272規定的要求。6.1.4水泵水泵應與傳熱工質有很好的相容性,泵的安裝應按制造廠家的要求進行,并做好相應保護,室外安裝的水泵應做好防雨、防潮、防凍等措施,距離水泵1米范圍噪音應當不大于50dB。水泵泵體及葉輪使用無污染材質,如塑料、陶瓷、不銹鋼等。6.1.5換熱器換熱器應與傳熱工質有很好的相容性,不會對用水產生污染。6.1.6控制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中采用的控制器應符合GB/T23888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儲水箱技術要求。6.2抗外部影響6.2.1耐候性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暴露在室外的各部件應有良好的耐候性,系統的設計、制造和安裝都應耐受使用地點的最高環境溫度和最低環境溫度,系統使用壽命不應低于10年。6.2.2抗風性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在室外的部分應有可靠的抗風措施,并在產品說明書中清楚描述。6.2.2雷電保護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如不處于建筑物上避雷系統的保護范圍內,應按GB50057的規定增設避雷措施。7技術要求7.1外觀7.1.1系統采用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的透明蓋板應無裂損;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的罩玻璃管應符合GB/T17049要求,玻璃-金屬封接式熱管真空太陽集熱管的玻璃管應符合GB/T19775要求。7.1.2吸熱體涂層顏色應均勻,不起皮、無龜裂和剝落。7.1.3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貯熱水箱外部表面應平整,無劃痕、污垢和其他缺陷。7.1.4標稱輪廓采光面積與實際輪廓采光面積的偏差應在±3.0%以內。7.1.5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應在明顯的位置設有清晰的、不易消除的標志。產品標志包括下列內容:制造廠家;b)產品名稱;c)商標;d)產品型號;e)輪廓采光面積;f)貯熱水箱容水量;g)工作壓力;h)制造日期或生產批號;i)水箱內膽材料的材質及標稱厚度;j)序列型號的含義;k)外形尺寸;l)單件重量。產品標志應至少包括a)、b)、c)、d)、e)、f)、g)、h)、i)等9項,其他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增減。7.2貯熱水箱7.2.1水箱內膽采用不銹鋼板時,內膽厚度與標志所示的標稱厚度的允許偏差應滿足表2的要求,其它材料與標志所示標稱厚度的允許偏差應在±10%以內。2不銹鋼板厚度允許偏差單位:mm標稱厚度厚度允許偏差≥0.30~<0.50±0.030≥0.50~<0.60±0.035≥0.60~<0.80±0.040≥0.80~<1.00±0.045≥1.00~<1.20±0.050≥1.20~<1.50±0.055≥1.50~<2.00±0.0607.2.2采用封閉式貯熱水箱的容水量標稱顯示值與測量值的偏差在±3.0%以內,采用水槽供水式、出口敞開式和開口式貯熱水箱的容水量標稱顯示值與測量值的偏差在±5.0%以內。7.2.3貯熱水箱的適當位置設有排污口,便于充分排出水箱內的水;對于采用開口式貯熱水箱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在貯熱水箱的適當位置應設有溢流口和排氣口,進水口和出水口應有清晰的標志,標志不應標在可更換的部件上,如采用顏色作標志,則藍色表示冷水的進口,紅色表示熱水的出口。進水口和出水口亦可用箭頭表示水流的方向。7.3安全裝置7.3.1安全泄壓閥安全泄壓閥應能耐受傳熱工質的最高工作溫度。封閉式智能太陽能熱水器中應安裝安全泄壓閥。安全泄壓閥的尺寸應能釋放最大熱水流量或可能出現的最大蒸汽流量。7.3.2安全泄壓閥和膨脹箱的連接管安全泄壓閥與系統之間的連接管道不能關閉。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安全泄壓閥和膨脹箱的連接管尺寸應在最大熱水流量或可能出現的最大蒸汽流量條件下,集熱器回路中任何地方的壓力不超過最大允許壓力值。安全泄壓閥的出口應適當布置,保證從安全泄壓閥噴出的蒸汽或傳熱工質不會對人或周圍環境造成任何危險。安全泄壓閥和膨脹箱的連接與管道鋪設,應避免沉積任何污物、水垢或類似的雜質。7.3.3排空水管如果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排空水管的鋪設應保證管路不會凍結,并不會在管路中積水。7.4耐壓7.4.1出口敞開式和開口式系統的額定工作壓力應不小于0.05MPa,耐壓試驗后系統不應有滲漏。7.4.2采用封閉式貯熱水箱的系統額定工作壓力應不小于0.6MPa,耐壓試驗后系統不應有滲漏。7.5熱性能7.5.1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當日太陽輻照量為17MJ/m2時,貯熱水箱內集熱結束時水的溫度≥45℃,緊湊式和悶曬式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單位輪廓采光面積貯熱水箱內水的日有用得熱量≥7.7MJ/m2;分離直接式(分體單回路)智能承壓零冷水太陽能熱水器的日有用得熱量≥7.0MJ/m2;分離間接式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日有用得熱量≥6.6MJ/m2。b)緊湊式和分離式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平均熱損因數≤16W/(m3·K);悶曬式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平均熱損因數≤80W/(m3·K)。7.5.2空氣源熱泵輔助型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性能應滿足GB/T23889的要求。7.5.3帶電輔助能源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性能應滿足GB/T25966的要求。7.6水質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的熱水應滿足CJ∕T521的要求7.7過熱保護7.7.1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在高太陽輻照量且無大量熱量消耗的條件下應能正常運行。7.7.2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在通過某個部件排放一定量蒸汽或熱水作為過熱保護時,不應由于排放蒸汽或熱水而對住戶構成危險。7.7.3如果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過熱保護依賴電控或冷水等措施,則應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產品使用說明書上標注清楚。7.7.4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按本文件8.7的規定試驗,應無蒸汽從任何閥門及連接處排放出來。7.7.5對于向用戶提供熱水溫度超過60℃的太陽熱水系統,必須在使用說明書中提示用戶防止燙傷。7.8電氣安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中的電器設備的電氣安全應符合GB4706.1和GB8877的要求;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所使用的電器設備應有漏電保護、接地與斷電等安全措施;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應有短路保護、過放電保護、欠壓保護、過電流保護、接反保護功能;家用空氣源熱泵輔助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電氣安全應滿足GB/T23889的要求,帶電輔助能源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電氣安全應符合GB/T25966的要求。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出熱水系統(包括水泵)控制電源,應采用36V以下電壓。7.9空曬系統應無損壞或者老化現象,空曬試驗適用于集熱部件與貯熱水箱不可分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7.10外熱沖擊做兩次外熱沖擊試驗,智能太陽能熱水器不允許有裂紋,變形,水凝結或浸水,外熱沖擊適用于集熱部件與貯熱水箱不可分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7.11淋雨不允許有雨水浸入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器/部件、水箱及其通氣口和排水口等。淋雨適用于集熱部件與貯熱水箱不可分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7.12內熱沖擊做一次內熱沖擊試驗,智能太陽能熱水器不允許有裂紋,變形,水凝結或浸水。內熱沖擊不適用于貯熱水箱內的水與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直接接觸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7.13防倒流7.13.1對于自然循環系統,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貯熱水箱底部應高于集熱器頂部。7.13.2對于強制循環系統,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應包含有防倒流裝置。7.14耐凍耐凍試驗后,不允許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有泄漏、破損、變形和毀壞;熱水器/系統上的放氣閥、溢流管不允許有凍結。7.15支架強度和剛度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支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一定的耐腐蝕能力。7.16耐撞擊撞擊試驗后,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部件不應有損壞。7.17耐負壓沖擊采用封閉式貯水箱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應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出現的真空沖擊,當出現真空沖擊時,容器不應有影響安全的變形。7.18脈沖壓力采用封閉式貯水箱的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應能承受至少8萬次脈沖壓力試驗后,加熱管和貯熱水箱應無滲漏,貯熱水箱應無變形和開裂。7.19智能功能7.19.1智能太陽能熱器應有即開即熱功能。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出水口打開8s內且放出的水量不大于500mL時,出水水溫應不小于50℃。7.19.2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應具有智能承壓出水功能,開式系統或循環管路單程過長宜配置水泵增壓,出水口壓力應不小于0.1MPa。8試驗方法8.1外觀檢查按GB/T19141中8.1的規定進行。8.2貯熱水箱檢查按GB/T19141中8.2的規定進行。8.3安全裝置檢查按GB/T19141中8.3的規定進行。8.4耐壓試驗按GB/T19141中8.4的規定進行。8.5熱性能試驗按GB/T19141中8.5的規定進行。8.6水質檢查按GB/T19141中8.6的規定進行。8.7過熱保護試驗按GB/T19141中8.7的規定進行。8.8電氣安全按GB/T19141中8.8的規定進行。8.9空曬試驗按GB/T19141中8.9的規定進行。8.10外熱沖擊試驗按GB/T19141中8.10的規定進行。8.11淋雨試驗按GB/T19141中8.11的規定進行。8.12內熱沖擊試驗按GB/T19141中8.12的規定進行。8.13防倒流檢查按GB/T19141中8.13的規定進行。8.14耐凍試驗按GB/T19141中8.14的規定進行。8.15耐撞擊試驗按GB/T19141中8.15的規定進行。8.16支架剛度和強度試驗按GB/T19141中8.16的規定進行。8.17耐負壓沖擊試驗按GB/T19141中8.17的規定進行。8.18脈沖壓力試驗按GB/T19141中8.18的規定進行。8.19智能功能8.19.1試驗條件環境溫度在5℃~30℃8.19.2檢測儀器檢測儀器符合表3的要求。表3檢測儀器準確度儀器名稱準確度水溫傳感器±0.2℃溫度傳感器±0.5℃計時器±0.2%壓力表±5.0%鋼卷尺±1.0%500mL量筒5mL8.19.3即開即熱功能試驗8.19.3.1測量環境溫度時,應確保溫度傳感器置于遮陽且通風的環境中,高于集熱器所在位置約1m,距離集熱系統的距離在1.5~10.0m之間。8.19.3.2即開即熱功能試驗,將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按照安裝說明進行安裝,使用供水管為DN20,長度不小于5m,水溫傳感器安裝在貯熱水箱中部以上2/3處。當水箱水溫大于60℃時,開啟供水出水口,從開啟時開始記錄時間至水溫達到50℃時結束、同時記錄出水口水溫,用筒接取出水口放出未達到50℃的水,并用500mL量筒進行測量。8.19.3.3結果出水口打開8s內且放出的水量不大于500mL時,出水口的水溫應不小于50℃。8.19.4智能承壓出水功能8.19.4.1在出水口安裝壓力表和水溫傳感器,智能太陽能熱水器正常運行,當出水口水溫大于50℃時,記錄出水口出熱水壓力值。8.19.4.2結果出水口水溫大于50℃時,出水口出熱水壓力應不小于0.1MPa。9檢驗規則9.1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產品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9.2出廠檢驗9.2.1產品在出廠前必須逐個系統進行檢驗。9.2.2出廠檢驗按本文件7.1.1、7.1.2、7.1.3、7.1.5、7.8、進行檢查。9.3型式檢驗9.3.1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型式檢驗。9.3.2產品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試制定型時;b)改變產品結構、材料、工藝而影響產品性能時;c)老產品轉廠或停產超過二年恢復生產時;d)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的要求時。9.3.3型式檢驗應在出廠檢驗合格的一定批量的產品中隨機抽樣1~2臺進行,批量不應小于10臺。9.3.4型式檢驗按本文件7.1~7.19進行。9.4抽樣規則9.4.1出廠檢驗一般為全檢。9.4.2型式檢驗一般為抽檢。9.4.3若型式檢驗不合格,則需加倍抽樣進行復檢。9.5判定規則9.5.1出廠檢驗符合本文件7.1.1、7.1.2、7.1.3、7.1.5、7.8規定的要求者為合格,有一項不合格則產品為不合格。9.5.2型式檢驗項目熱性能、電氣安全、耐壓、支架強度、支架剛度、外觀、貯熱水箱、智能功能中有一項不合格,則產品為不合格;若其余各項中有兩項不合格,則產品為不合格。10文件編制10.1概述智能太陽能熱水器制造廠家應編制兩類文件:一類是為安裝人員提供的組裝與安裝本系統的文件(安裝說明書),另一類為用戶提供的操作本系統的文件(使用說明書)。10.2安裝說明書安裝說明書應包括智能太陽能熱水器的下列資料:a)技術資料:——系統圖;——所有外部接頭的位置及公稱直徑:——所有部件(如:太陽能集熱器/部件、貯熱水箱、支架、管路、輔助加熱設備、控制器和附件等);一覽表,包括主要部件的技術參數(如:型號、電源功率、尺寸、重量、標識和安裝等);——所有回路(如:集熱器回路、自來水回路和輔助加熱回路等)的最大工作壓力;——工作極限(如:最大允許溫度、最大允許壓力等);——主要部件防腐類型;——傳熱工質類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