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背景下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問題及政策建議》13000字(論文)_第1頁
《低碳經濟背景下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問題及政策建議》13000字(論文)_第2頁
《低碳經濟背景下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問題及政策建議》13000字(論文)_第3頁
《低碳經濟背景下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問題及政策建議》13000字(論文)_第4頁
《低碳經濟背景下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問題及政策建議》13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1.1研究背景隨著經濟的全速發展,在各國經濟逐步上升的同時,世界范圍內的各種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也更加導致了溫室效應的加劇。人類對于各種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導致了生態失衡,化石能源的燃放會引起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劇溫室效應。從21世紀開始,化石能源儲備已經開始告急。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了現在新的、主要的經濟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應當履行自己作為經濟大國應盡的責任,為全球的低碳經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2020年9月22日,我國于聯合國會議中提出,中國將會盡全力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將于2060年之前做到碳中和。中國將努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貴州是一個煤炭資源儲量相對豐富的省份,是全國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是我國主要的煤炭產地之一,有著煤炭資源的極大優勢。但是,煤炭的燃燒會造成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而這一類資源卻是各種化工業的主要使用資源,因此,貴州想要實行低碳經濟,有著極大的困難。貴州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少波主持曾為此專門召開會議,對于應當如何在本省之內開展節能減碳的行動進行探究討論。碳達峰和碳中和無疑是今年備受關注的熱點,在2021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系列論壇之一“十四五”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主題論壇上,貴州發出《碳達峰和碳中和倡議書》。在此背景下,如何使貴州能源消費實現低消耗、高利用,貴州省能源消費模式該如何發展?貴州能源消費模式的研究是十分關鍵的。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1.2.1研究目的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消費的結構對這一目標實現有著很大的影響。對貴州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分析,能夠有效的對其未來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預估,從而更加有效地制定出能源發展的戰略,對于省內產業結構的改善優化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也能夠對能源消耗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找到有效可行的更改方式。1.2.2研究意義(1)理論意義保證能源的可持續性發展,是貴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能源約束的增強,貴州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壓力格外顯著。在此情況下,貴州的能源怎樣的利用會對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合理開發能源并合理利用。這對貴州經濟穩步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很重要的。(2)實際意義貴州是一個富煤、石油少的省份,所以貴州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這導致貴州是高污染、高排放,同時也導致了環境污染。本文則對貴州能源消費模式進行研究,有助于貴州各級政府、企業在面臨不同環境時采取更合理的能源消費行為,有利于后續對于環境問題的改善和治理。1.3文獻綜述1.3.1國外文獻綜述英國曾于2003年公開發表了《我們的能源未來:創造低碳經濟未來》一文,其中詳細述說了低于低碳經濟的研究情況,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這些年,世界俄國的環境問題愈發嚴重,全球氣候變暖所導致的各種嚴峻后果也時有發生,隨著資源的日益短缺,各國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危機意識。Lugo-Morin(2021)經過研究證實,二氧化碳排放集中在中國、美國、俄羅斯等,這些國家是社會新陳代謝先進的社會的一部分,這對二氧化碳的產生了負面影響,得出只有實行低碳經濟才能更好的發展的結論。NingWang(2021)認為能源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屏障,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國的石油幾乎達到了上限并且正在走下坡路。深入分析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發現其中存在能源結構不合理、污染環境重、能源利用率低等問題,并提出了能源技術創新和轉變能源利用觀念措施。HoangPhongLe(2020)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消費在非洲EMDE經濟增長中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做好可再生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協調使用才能更好的促進非洲EMDE的經濟增長,也能更好地保護非洲環境。M.A.RashidSarka(2019)認為低碳經濟是世界的當務之急,傳統能源(煤、石油)不僅污染大,還是不可再生能源,于是提出核電站是發展清潔能源的戰略選擇的建議,相較于煤炭等化石燃料,核能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更少。1.3.2國內文獻綜述國內關于低碳經濟起步則比較晚,我國在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之后,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同樣,過度消耗能源也導致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能源消耗怎樣協調、能源結構如何優化,才能更好的保護環境。沈軍(2021)認為中國要在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應該發展低碳經濟,提高創新力;采取新型能源的開發等舉措,并建議各大企業改變自身認知,迎接新的環保理念,提高社會對于低碳經濟和低碳能源的認知。張筱雨(2021)對低碳經濟的概念進行了概述,對推廣低碳經濟中所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并提出了應對的舉措,其中有加大低碳高新技術的研發和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等,應當建立相關政策,大力推廣低碳經濟,并對于碳排放加強管控。蘇鍵(2021)等認為雖然我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碳排放逐漸進入平臺期,但在我國各項資源的消耗量之中,化石能源的占比仍然幾乎占據了百分之八十。從而借鑒了發達國家調整能源消費與碳減排的做法,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我國在保護生態環境下能源該如何轉型,并明確了能源轉型的戰略途徑。鄭翠(2021)等對我國能源消耗的構造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論述了資源消費相關構造進行調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時期我國全面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的建議,盡可能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并最大程度的減輕碳排放,從而適應現在綠色能源的主流趨勢。孫亞靜(2020)對低碳經濟與產業結構進行了理論分析,描述了吉林省產業結構和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并對產業結構與低碳經濟關系進行了實證,對其日后的經濟發展方向做出了建議。謝林君(2020)等分析了長三角數據源與研究區的情況以及低碳經濟的發展和和時空屬性,認為,城市的發展和碳排放的增加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推行合適的發展策略,并予以設立相關的政策,就能夠做到低碳環保、節能減排。王宏利(2020)分析了我國能源消費現狀并指出了我國實現零排放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我國實現零碳轉型的基本思路,借鑒了歐盟實現低排放的主要做法從而引發對中國的啟示,最后提出我國零碳轉型的路徑東童童(2019)等基于長江一帶的經濟發展為主要對象進行了研究,著重分析了能源消費構造對于大氣污染的影響情況,認為這一代現存的能源消費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霧霾污染,若想減輕污染的程度,做好能源消費結構的有效改善和調整是一個重要方式。易其國(2019)等以云南為主要的調查研究對象,對其經濟發展情況以及能源消費構造等展開研究,認為應當進行產業構造的調整舉措,使用清潔能源,創新科技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措施,以達到對云南省的環境保護馬征(2018)認為我國“富煤貧油少氣”,這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長期依賴煤碳等礦石資源,使得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長期占據主要地位,分析了能源結構優化與霧霾污染的關系影響,給出了能源結構如何優化才能更好地降低霧霾污染的建議。顧劍華(2017)經研究發現,低碳經濟效率的增長正逐漸上升,這與我國現行的環境治理和保護政策有很大的關聯,經濟生產模式的改善也對低碳經濟的實行提供了很大的推動力和保障。邵旭陽(2017)從能源消耗結構的角度,分析了其對能源效率所造成的影響,表明了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性,不僅可以保護我國能源安全,還可以更好的降低我國因能源消耗造成的污染,是扭轉污染局面的切實有效途徑。吳彥潮(2016)等分析得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加大了對能源消費的依賴,但在全省人口總量減少的情況下,人均碳排放量卻有所增加。表明全省能源利用結構和能源利用效率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另外,低碳生活指數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低碳生活水平也待進一步提高。最后得出全省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轉型,提高技術水平,以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趙永杰(2016)認為低碳的實質是確保經濟平穩發展的前提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立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從而達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一種雙贏的形態。提出了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議,這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1.3.3文獻述評現如今,能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是世界范圍內共同關注的問題。通過以上相關文獻收集整理可以看出,學者們對能源如何發展從而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有不同的看法和研究,為本文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數據作為基礎。其中有的學者通過數據統計和構建模型方法以及空間計量方法等分析了空氣污染與能源結構的關系,得出能源結構優化是對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但提出的保護措施不夠全面,有的學者通過分析能源消費現狀從而發現其中問題并提出建議措施,建議措施也比較全面,但是忽略了經濟能不能穩步發展,有的學者通過研究能源和環境都提出了開發新能源、提高創新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但大部分學者都是站在國家和經濟發達地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對經濟發展較落后的省份關于能源與環境的關系和影響分析比較少。因此本文以貴州省為研究對象,確保經濟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對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和能源消費結構進行分析,最后站在政府和企業的角度對其提出有效的能源消費路徑。1.4研究內容與重難點1.4.1研究內容在現行推廣的低碳經濟這一環境下,對貴州省能源消費模式進行研究,本文以下面六個方面進行主要論述:第一章緒論:表明了本文進行研究的基本背景和相關概念,對主要的內容等進行了表述。第二章:相關理論概述,主要是對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的概念、模式特點及戰略意義進行了概述。第三章: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首先介紹了主要能源分布狀況、然后指出了主要能源消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第四章:貴州能源消費中存在的問題的成因分析。從四個方面對所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第五章:結論與政策建議,總結得出相應結果,并提供了相關的政策性建議。第六章啟示。1.4.2研究的重點貴州能源消費現狀和能源消費結構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1.4.3研究的難點對貴州省目前能源結構了解不多,由于疫情影響,只能從網上查找資料,也就只能大概的了解當前貴州能源消費中存在的問題。1.5研究思路和方法1.5.1研究思路本文基于貴州省2017—2020年的能源消費相關數據,對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進行了研究,并對其中現存的諸多問題進行了分析研討,以此為根本,對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促進經濟增長和保護生態環境提出一些可參考建議。1.5.2技術路線圖緒論緒論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相關理論概述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相關理論概述消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消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成因分析能源消費系數大工業耗能比重大成因分析能源消費系數大工業耗能比重大高耗能比重大能源使用效率低結論與政策建議高耗能比重大能源使用效率低結論與政策建議啟示啟示1.5.3研究方法文獻綜述法。以此領域相關的研究著作以及相關文件資料作為理論基礎,進行研究分析,以為本文的寫作奠定基礎。定性分析法。通過查找有關貴州能源消費模式的文獻資料,認真思考文獻中提到的基本觀點及其所反映的內容與本文研究主題的關系,隨后通過反復比較,留下對本文研究價值更大的文獻,然后結合理論架構,形成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2相關理論概述2.1低碳經濟2.1.1概念以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為基礎,經由新的技術以及相關制度的設立,通過對產業結構進行改善,加以新型能源的使用,從而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從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就已經提出了低碳經濟這一理念。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先驅者,其自身資源也并不充裕,因此,它最先認識到了能源匱乏的威脅,以及能源使用所對氣候產生的激烈影響,且由于資源的匱乏,英國已經很難做到自給自足了,只能依賴進口。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于2010年8月份宣布,將于五省八市開展低碳產業建設的試點工作。貴州早在2005年就啟動了低碳經濟發展籌劃工作,2006年6月,建立了由省直11家部門組成的省級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同時把低碳經濟發展工作列為貴州省政府重大督辦事項。2.1.2模式特點(1)將社會生產中存在的全部流程進行低碳化,在努力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保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最低程度乃至于零的排放。(2)將全部的社會成產中的流程進行生態化,做到低碳乃至于無碳的經濟體系的建設,從而確保社會的綠色、可持續化的發展趨勢,從而延緩乃至于改善氣候變暖的情況,保護生態環境,也是保護我們共同生存的家園。2.1.3戰略意義生態資源可持續性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是為了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完成國家設立的節能指標,也是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調整如今的經濟結構和產業構造,從根源上做到低碳環保,從而保護生態。在我國原有的制度中,一直都是采取著先污染后治理這種發展趨勢,對于環境的污染極為嚴重,也很大程度的增加了資源的損耗。低碳經濟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它舍棄了以往的經濟模式所對環境產生的重大影響,做到了對資源最大程度的利用,減少了不必要的消耗損傷,為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人類生存空間的保護做出了極大的改善。現如今,全球的人口規模仍在持續不斷的增長著,環境問題已然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各種各樣的污染問題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氣候變暖等問題以及對人類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威脅。2.2循環經濟2.2.1概念循環經濟,就是指在資源的使用當中,增大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和廢棄,從而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并達到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理念。它的特點就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增加利用率的方式做到減少污染物和廢棄物的排放,遵守了生態系統之中物質循環以及能量流動的規律,從而建設起綠色、環保的經濟結構,將人類社會的經濟構造和自然界的生態構造相結合,減少污染。2.2.2模式特點循環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堅定地認為,不存在無法利用的資源,只有使用方式不正確的資源,其特點是較低的資源投入使用,高效率的資源利用率,以及更低甚至幾乎沒有的污染損耗和排放,其基礎理念就是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2.2.3戰略意義循環經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損耗的一項重要手段,也是實行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應對入世挑戰,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客觀要求。2.3綠色經濟2.3.1概念綠色經濟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其以傳統的經濟方式為基礎,基于對環境的保護而衍生出來的新形勢,能夠更好地將經濟與環境相結合,促進和諧發展,對生態環境予以最大程度的保護。綠色經濟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為核心,有著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其綜合能力強、覆蓋范圍更大,更能推動促進新興產業的誕生,對于就業有著積極的正面影響,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它實現了我國經濟模式的改變,發展了現行的低碳損耗、節能減排的良好經濟模式,對生態環境極為友好,符合現在世界的主流趨勢和社會發展的根本。2.3.2模式特點綠色經濟與傳統產業經濟的區別在于:傳統產業經濟是以破壞生態平衡、大量消耗能源與資源、損害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是一種損耗式經濟;綠色經濟則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有益于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是一種平衡式經濟。2.3.3戰略意義關注和強化綠色經濟對于當代中國具有非常同一般的戰略性的意義。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現在更是跨入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環境問題也不容忽視,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是橫亙在世界各國眼中的一個巨大難題,若是肆意的去破壞環境而換取經濟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堅持綠色經濟的發展,能夠很好的避資源和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約束,有著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從而實現我國全面小康的發展戰略,為我國的社會復興奠定一個重要的發展根基。現如今,中國雖然仍是發展中國家,但不容忽視的是,中國現在的發展趨勢已然走在了前沿,因此,發展戰略的及時改善也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可以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不要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從而避免無意義的時間和資源的浪費,在各個地區實行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方針,解決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經濟發展中收到環境資源約束這一難題,實現新型工業的轉變。3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3.1主要能源資源分布狀況能源消耗主要為煤炭、電力、天然氣。其中前兩項的比重大,天然氣的消耗比重較小,如圖3-1所示。貴州水、電、煤多種能源兼備,水能與煤炭的優勢共存,水火互濟。圖3-1主要能源資源比重分布3.1.1煤炭從地理分布情況來看,貴州是中國南方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素以“西南煤海”著稱。貴州所有的煤炭占總面積的40%以上,除了東部的一些地區少煤炭、缺煤炭區外,省內各地多有產出。86個縣(市)中有74個能夠進行煤炭的產出,主要是畢節、六盤水、黔西南、遵義、安順,正推動銅仁、黔東南2個資源貧瘠區退出煤炭產業。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生產煤礦280處,產能15452萬噸/年;建設煤礦78處,產能3885萬噸/年。3.1.2電力產業火電:火電裝機3560萬千瓦、全國第13位。其中,燃煤發電3475萬千瓦、氣電(煤層氣發電)五十五萬千瓦、垃圾發電達到二十一萬千瓦、農林生物質發電九萬千瓦;水電:貴州省水能資源豐富,技術可開發量2346.8萬千瓦、全國第六位,集中在烏江、南北盤江、清水江等流域。水電裝機2281萬千瓦、全國第4位,大中型水電站44座、裝機1872萬千瓦;風電:風能資源處于全國四類區域中的第4類。據評估,全省風速5米/秒以上的風電可開發量2800萬千瓦以上。畢節、黔南、黔東南、六盤水等區域相對豐富;光伏:貴州省太陽能技術經濟可開發規模5000萬千瓦,處于全國五類區域中的第5類,主要分布在日照較高、資源相對較好的畢節、六盤水、黔西南。3.1.3非常規天然氣貴州省非常規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凱里—甕安—福泉區,烏當—洗馬河區,平壩-安順區,鎮寧—興仁—貞豐區,黔西一大方—織金區,六枝—盤縣—水城區。3.2主要能源消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3.2.1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加大目前,貴州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加大。據中國統計信息網統計可知,二零一七年,其能源消耗總量達到了足足三千九百六十九萬噸,2018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了4143萬噸,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了5250萬噸。可知,貴州省能源消耗的總量在持續增長。3.2.2工業能源消費比重逐年攀升貴州全省能源消費總量中,工業所占比重最大,且比重呈逐年攀升趨勢。據中國統計信息網統計可知,貴州能源消耗,自2017年至2020年不斷增加,從61.5%上升到了71.2%。

3.2.3能源消耗“十三五”中后期略有回升據中國統計信息網統計可知,“十三五”前四年,全省萬元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現價)平均為3.77噸標準煤。從2016年開始,萬元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現價)降到4噸標準煤以下,并一直走低。2019年后,有所上升,2020年有所下降,十四五前一年有所上升。3.2.4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逐年加大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之間的比例關系,就是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通常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的欠缺,其前期的能源利用率普遍較低,彈性系數一般能夠達到或是大于一,而發達國家基本能夠保持在零點五以下。貴州能源生產消費彈性系數呈逐年加大。據中國統計信息網統計可知,2019年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一度高達2.65。3.2.5能耗在西部省區中均排第二據中國統計信息網統計可知,貴州的能源消耗總量位列西部區域第二名,甚至要高于其在全國經濟總量當中的排名。4貴州能源消費中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4.1工業耗能比重大,對能源的依賴程度高在能源消費總量中,貴州省工業消費比重過大,平均在60%以上,2020年甚至達到70%以上,與發達國家的平均30%—40%的比重相比,明顯偏高。主要原因是貴州省工業中高耗能產業比重大和能源使用效率低。通過表4-1可知,工業耗能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2017年的61.5%上升到2020年的71.2%,增加了近10個百分點。而同期的生活消費比重下降幅度較大,下降近7個百分點;通過表4-2可知,由于工業耗能比重過大,導致工業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加大,2019年的增長幅度最大。202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已達6060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5.4%。2019年的增長幅度達26.7%。表4-1能源消費構成%指標2017201820192020能源消費總量100100100100在總量中:農、林、牧、漁、水利業33.98工業61.4960.9167.3671.19建筑業0.420.500.460.43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業3.623.613.313.10商業、飲食、物資供銷和倉儲業3.193.332.942.53其他行業4.634.904.303.71生活消費20.1520.0815.8313.71數據(資料)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表4-2貴州省能源消費狀況(單位:萬噸標煤)年份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20173969.680.2120184143.334.3720195250.9826.7320206060.2615.41數據(資料)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從工業行業內部的能源消費狀況分析,貴州省有電力、煤炭、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工業、有色金屬冶煉、黑色金屬冶煉和石油煉焦等七大高耗能產業,2019年七大產業的能源消費量占全部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92.9%。盡管近幾年在節能降耗方面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取得了成效,上述行業以及全部工業的萬元產值能源消耗水平都逐步有所降低,但整個工業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仍然較高,如表4-3所示。表4-3能源消費量在1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行業(單位:噸標準煤)行業2017201820192020工業2493258336044346其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7947901241147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33338264183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7128236238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305305342448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231241306267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261250282511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122134175195上述七大行業消費合計2316238433484108生活消費800832831831其他行業18420322622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44149174188批發和零售業127138154153數據(資料)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4.2能源使用效率低近些年來,雖然貴州的能源消耗問題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在我國的整體的平均水平中,仍然較高。其歷年來的消耗水平下降的極為緩慢,相較于其他省市的快速下降,更加難以追上差距,以及拉開了明顯的距離。從一九年的數據可知,貴州在煉焦加工轉換方面,技術相對于落后,轉換效率仍然低下,遠遠落后于平均水平,這不僅對煤炭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也使得其能源利用效率的問題一直無法得到改善。通過表4-4可知,從2016年開始,由于能源使用效率低,萬元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現價)降到4噸標準煤以下,并一直走低。2019年后,由于產業結構調整中全省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新興支柱產業得以迅猛發展,從而使能源消費總量高速增長,并帶動能耗水平有所上升,但2020年又有所下降,十四五前一年有所上升。總體觀察,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節能降耗”措施的逐步深入,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水平呈低速緩慢下降之勢。表4-4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單位:噸標準煤/萬元)年份現價90價2000價貴州全國貴州全國貴州全國20163.991.466.642.683.991.4620173.671.396.112.583.671.4020183.511.415.852.623.511.4220193.911.436.732.714.041.4720203.811.426.712.694.101.4920213.841.446.722.704.121.51“十三五”前四年平均3.771.426.332.653.801.44數據(資料)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4.3能源消費系數大從表4-5中可知,“十三五”初期,貴州能源消費增長相對緩慢,增長明顯滯后于國民經濟增長,其消費彈性系數保持在1以下,2019年后,隨著能源生產的高速增長,消費增長也急速加快,2019年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一度高達2.65,2020年消費彈性系數有所回落,但仍在1以上,表明近年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過猛。自2018年以來,貴州省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都是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而能源消費總量增速從2017年的百分之0.21、2018年的百分之4.37到2019年的百分之26.73呈飛速增長。由此可知,貴州省能源消費系數大。表4-5貴州能源生產消費彈性系數

標20162017201820192020能源生產比上年增長(%)7.78-10.8031.2451.4024.11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968.809.1010.1011.40能源生產彈性系數0.87—3.435.092.11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2.770.214.3726.7315.41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968.809.1010.1011.40貴州能源消費彈性系數0.310.020.482.651.35全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0.020.471.211.421.39數據(資料)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4.4高耗能比重大,消費結構不合理煤炭消費比重大。貴州省是煤炭資源大省,也是典型的“富煤貧油”省,能源消費結構單一,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重高達90%左右,近年的電力工業逐步壯大,發電裝機60%以上是燃煤發電,其終端消費中煤炭在能源構成中的比例也一直在60%左右。由于缺乏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能源消費主要依賴煤炭;工業耗能比重大,對能源的依賴程度高。在能源消費總量中,貴州省工業消費比重過大,平均在60%以上,2020年甚至達到70%以上,與發達國家的平均30%-40%的比重相比,明顯偏高。通過表4-6可知,2019年的能源消費總量在西部省市區中位列四川之后的第二位,由于近年貴州省一直將能源和原材料工業作為新興支柱產業加以發展,因而其能源消費總量迅速上升。但是,由于高能耗產業比重大,其技術手段和能源使用效率相對偏低,因而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居西部省市區中繼寧夏之后的第二位,明顯高于其他省區。與經濟水平相當的甘肅相比,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明顯偏高。表4-62019年西部各省市區能源消費狀況能源消費總量(萬噸標準煤)地區生產總值(億元)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噸標準煤/萬元)重慶29722250.561.32四川92045456.321.69貴州52511344.113.91云南41512465.291.68內蒙52182150.412.43陜西39522398.581.65甘肅35251304.62.70青海1123390.212.88寧夏2598385.216.74新疆40371877.612.15廣西34212735.131.25數據(資料)來源:中國統計信息網5結論與政策建議5.1結論能源是一切工業生產的基礎,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保障,是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須的根基。在低碳經濟背景下能源消費模式如何發展?本文利用貴州省2012—2015年的能源消費,分析貴州省能源消費現狀,并對能源消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將提供相關建議,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經濟的發展,并促使貴州能夠迅速展開和持續發展政策的實施,提高其資源利用效率。5.2政策建議貴州省的能源消耗和經濟增長存在很大的弊端,能源消耗量過大,經濟增長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基礎之上的,能源的利用率較低,主要使用的是一次性能源。其產業構造組成當中,能耗水平高的產業占比較大,服務業發展較慢,經濟增長是以一種高能耗的粗放型方式增長,煤炭消費比重大。貴州現存的產業結構仍然存在很大的缺漏,這導致了其碳排放量并無改善,排放強度也依然很高,認為應當對其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推廣節能減排的措施,促使低碳經濟的推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做好環境的保護措施。所以,要實現貴州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調整好能源消耗的內部結構和能源的利用率,做到重復利用,合理利用。經濟結構更要作出合理的調整,大力發展能耗低的產業和一些新興產業,如服務業。此外,引進高技術人才和高技術項目,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和做到循環利用。5.2.1加快能源生產步伐,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在加快現有能源生產步伐的同時,加大對原煤有效利用的研究,如對瓦斯的充分利用,既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又可以減少事故隱患。并且通過大力推廣運用可再生能源,加速太陽能、地熱等開發利用,不斷開發新能源和再生能源。5.2.2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加強節能技術改造,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節能新技術。加強企業用能管理,加強企業節能基礎工作,把節約能源、降低消耗、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目標。5.2.3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加快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盡快改變當前貴州省工業發展依靠拼能源、拼資源等粗放型增長方式,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生產方式,抑制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行業達到節能降耗管理,加快三次產業夠早的調整,改善經濟發展的方法,需進一步加強節能降耗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節能降耗的體制、機制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工業方面,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優化生產工藝,有效使用能源,宣揚推行節能技術,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應進一步做大做強;在交通方面,要盡快淘汰高耗能的老舊汽車、機車,發展高效率、低能耗、便捷的新型運輸體系。制造并推行節能環保的家用和辦公用品,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改變,促使經濟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逐步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以較低的能源需.求支撐貴州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大對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支持力度,提高創新創造能力,推廣各種節能減排技術的使用,提高環保能源研發的速度,實現重點技術突破。通過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節能管理體制,引導和激勵企業和社會的節能行為達到節能降耗。對相關的政府機構和管理部門的工作進行更加有效的調整,推進能源管理、能源服務、能源監,測和監督體系的能力建設,建立、完善能源統計三體系。5.2.4強化科學發展觀念加強節能管理我們要轉變思想觀念,增強危機感和責任觀念,以節能減排作為基本的理念,認真做好節能降耗工作。通過財政、稅收、法律法規的設立等措施,促使企業發展的同時做好防范污染和損耗的工作。將能源消耗指標引入年度考核績效評估體系,設立相關制度,予以嚴格的管控。

6啟示貴州是能源大省,特別是煤炭資源和水資源,使貴州成為中國少有的“水火互濟”發展電力的最優省區之一。這一能源優勢,也為其建設重要能源基地提供了保障和重要的根本條件。在合理利用煤炭資源和水資源的同時,還應該大力發展其他清潔資源,促進能源與經濟諧調發展,在發展工業強省的同時也應注重農村的能源發展,在使用各項能源的同時,也要注意其對自然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在這個以低碳經濟為主的社會環境里,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我們應該不斷優化和調整能源結構,引進低耗能企業和低耗能產品;以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綜合治理為重點,推廣新技術和新工藝,對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排放的企業進行升級或者淘汰;大力減少資源與能源的浪費,要提高綜合效能;要做到產業的集中整合,以加強管控。近年來,貴州加強工業強省,希望政府加強管理力度,給貴州百姓帶來更多福音。參考文獻[1]DioseyRamonLugo-Morin.GlobalFuture:Low-CarbonEconomyorHigh-CarbonEconomy?[J].World,2021,2(2):175-193[2]NingWang;ZhaoLi;BeiZhang.AnalysisoftheImpactofChina’sEnergyConsumptionStructu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