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課件新人教版選修_第1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課件新人教版選修_第2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課件新人教版選修_第3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課件新人教版選修_第4頁
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的政治家1.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課件新人教版選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康熙帝目標導航預習導引1.課程標準評述康熙帝在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中的作用。2.學習要點(1)掌握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的基本史實,認識其在維護國家統一方面的重大意義。(2)了解康熙帝統治時期兩次雅克薩之戰的史實,認識《尼布楚條約》簽訂的重要影響。(3)歸納康熙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措施,并對康熙帝進行正確評價。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三一、少年皇帝1.有利形勢康熙初年,滿洲貴族逐漸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大陸上的抗清斗爭大體結束。2.嚴峻形勢(1)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后,堅持抗清;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強管理;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的沙俄勢力有待驅逐。(2)滿洲貴族入關后強制實行圈占土地、剃發易服等政策造成的滿漢民族矛盾尚未平復。(3)輔政大臣鰲拜驕橫跋扈。(4)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貴州等廣大地區,割據稱雄,嚴重威脅清朝的統治與國家的統一。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三二、鞏固國家統一1.穩定朝廷秩序剪除鰲拜,穩定了朝廷秩序。2.鞏固統一國家(1)平定三藩之亂:①康熙帝下令撤藩,“三藩”起兵反清。②康熙帝親自指揮平叛,并大膽起用漢將,重用綠營,歷時八年,平定叛亂。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三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有何歷史影響?提示:平定三藩之亂,消除了大一統國家割據、分裂的隱患,加強了國家統一,鞏固了中央集權,也有助于消除積弊,促進經濟發展,安定民生。(2)統一臺灣:①1681年,任用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鄭克塽降清。②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并設總兵、副將駐守臺灣、澎湖。知識補充

康熙帝親政后,與鄭氏進行了多次談判,鄭氏堅持“照朝鮮事例,不削發,稱臣納貢”。但康熙帝堅持臺灣問題是國內問題,臺灣不可與外國比,在招撫失敗后,他決定以武力統一臺灣。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三(3)平定噶爾丹叛亂:①漠西蒙古準噶爾部貴族噶爾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引兵內犯。②康熙帝三次親征,先后取得烏蘭布通、昭莫多戰役的勝利,平定了叛亂。(4)加強民族團結:①康熙帝崇尚儒家文化,恢復開科取士,延攬漢族文士,既緩和了階級、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滿族文化的發展步伐。②烏蘭布通戰役勝利后,康熙帝在多倫與內外蒙古首領會盟,正式接受全體喀爾喀蒙古貴族和喇嘛的臣服;清朝在蒙藏地區特封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既保護佛教,尊崇活佛,又達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三三、維護國家主權——抗擊沙俄侵略1.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斷侵擾我國黑龍江流域,侵占尼布楚和雅克薩等據點。2.概況(1)康熙帝親自東巡,提出了在黑龍江兩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駐的戰略方針。(2)康熙分別命令都統彭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組織兩次收復雅克薩之戰,并運用軍事外交雙重手段,迫使俄國接受中國的談判建議。目標導航預習導引一二三(3)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中俄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界,外興安嶺以北,上述兩河以西屬俄國,以東屬中國,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領土。(4)意義: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拓展延伸

滿學研究員閻崇年將康熙帝的功績概括為八個方面:削平三藩,鞏固統一;統一臺灣,開府設縣;抵御外侵,締結和約;親征朔漠,善治蒙古;重農治河,興修水利;移天縮地,興建園林;興文重教,編纂典籍;吸納西學,學習科技。問題1問題2(1)平定三藩之亂,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也維護了國家統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2)派清軍進入臺灣,并設立臺灣府,實行與大陸大體相同的政策,不僅鞏固了東南海防,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臺灣經濟、文化的發展。(3)親征噶爾丹,實現了預期的目標,取得全殲頑敵的偉大勝利,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它掃除了漠北、西北地區一大不安定因素,穩定了那里的社會秩序;加強了清政府對喀爾喀蒙古、衛拉特蒙古的管轄與治理;增強了清朝對外反侵略的能力,筑成了一道抗擊沙俄南侵的銅墻鐵壁。問題1問題2(4)通過康熙帝的努力,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逐步走向空前的鞏固和發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國家統一,既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愿望,同時也說明康熙帝的實踐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問題1問題2【例題1】

康熙帝非常注重對周邊地區的防衛和管轄,如①兩次雅克薩之戰②平定噶爾丹叛亂③收復臺灣④冊封班禪,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以上措施按地理方位排列正確的是(

)問題1問題2解析:①兩次雅克薩之戰發生在東北方向;②平定噶爾丹叛亂發生在西北方向;③收復臺灣發生在東南方向;④冊封班禪發生在西南方向。答案:C問題1問題2(1)歷史貢獻:①康熙帝在位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鎮壓了少數民族貴族的叛亂,抗擊沙俄的侵略,為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把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與反抗外來侵略緊密結合在一起,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的版圖。②康熙帝一生苦研儒學,推崇程朱理學,組織編撰《康熙字典》等圖書,弘揚了中國古代文化。③康熙帝統治時的中國,政局穩定,領土廣闊,經濟發展并趨于繁榮,最終促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150年的“康乾盛世”。問題1問題2(2)不足之處:康熙帝統治時期,世界歷史正逐步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正是在這一時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達到了高度強化的地步,康熙帝奉行閉關政策,使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不斷拉大,出現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這就為中國在19世紀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伏筆。問題1問題2【例題2】

康熙南巡時親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禮后,聽孔子后裔孔尚任講儒家經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國子監博士。這些舉動表明康熙(

)①崇尚儒家文化②著力提升滿族文化③延攬漢族文士④努力緩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康熙帝統治時期,清軍入關不久,滿漢民族矛盾尖銳。康熙帝在曲阜的作為,目的很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