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 _第1頁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 _第2頁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 _第3頁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 _第4頁
DB3311T 183-2021 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220.99CCSC80DB3311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麗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前言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13.1急流救援 3.2覆蓋流 3.3微笑流 3.4皺眉流 3.5翻滾流 3.6V流 3.7倒V流 3.8漩渦流 3.9白色水域 3.10洄流區 3.11沸騰線 4培訓機構 24.1師資 4.2場地、設施和裝備 4.3管理制度 4.4安全保障 5培訓教學 35.1教學計劃 5.2培訓方式 5.3培訓內容 6培訓檔案 36.1應及時做好培訓記錄和總結 6.2建立學員培訓檔案、培訓管理檔案和培訓知識儲備檔案 6.3檔案采用電子和紙質管理方式 7評價與改進 37.1評價主體 7.2評價內容 附錄A(規范性)急流救援培訓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單位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麗水市應急管理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麗水學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景寧大均兩山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柯樂芹、劉英、朱顯岳、應躍躍、侯巍、陳雅瑩、董海潔、呂繼雄、周宏蕓、李莉。本文件為首次發布。1DB3311/T183—2021急流救援人員培訓技術規范本文件確立了急流救援人員培訓的術語和定義、培訓機構、培訓教學、培訓檔案和評價與改進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急流救援人員的培訓。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急流救援流速超過0.51m/s且深度超過0.6m的水域中的救援。3.2覆蓋流河道由寬急速變窄,主水流被推向底部,支流被強壓至河道邊際撞擊后彈回來,并覆蓋主水流所形成的急流。3.3微笑流水流撞擊河道中的障礙物后,由中央流向河流底部與兩側產生的急流。3.4皺眉流因地形障礙的影響,水流正面撞擊平面障礙,形成撞擊流與主流的疊加而產生的急流。3.52DB3311/T183—2021翻滾流順流而下的強勁水流,遇到落差后與底部水流反彈向上交匯后形成的急流。3.6V流河道由窄變寬形成的急流,其形狀尖端指向上游處。3.7倒V流河道由寬變窄形成的急流,其形狀尖端指向下游處。3.8漩渦流水流流經河岸轉彎處、凹陷區域或障礙物時,形成漩渦狀的急流。3.9白色水域急流和障礙物碰撞后產生白色氣泡的水域。3.10洄流區水流經過障礙物(礁石、橋墩、倒樹等)時,致兩側水流加快,在障礙物正后方形成滯空洄流。3.11沸騰線水流經過攔砂壩、攔水閘、水壩等有瞬間落差的區域,形成快速上下翻滾的急流。4培訓機構4.1師資4.1.1資格教學人員應具有行業認可的資格證書,例如EMERGENCYRESCUEEXPERTISESYSTEM(簡稱ERE應急救援專家系統)頒發的證書。4.1.2職業素養教學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遵守職業守則。熱愛急流救援事業,熟練掌握急流救援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4.2場地、設施和裝備3DB3311/T183—20214.2.1應有滿足急流救援培訓條件的水域。4.2.2理論教學場所和體能訓練場應滿足培訓需要,并配備與培訓內容、規模相適應的設施和裝備。4.2.3生活場所應能滿足教職員工和學員的生活需求。4.3管理制度應制定機構運行管理、培訓教學管理、檔案管理、財務管理、衛生與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規范,并有效適用。4.4安全保障4.4.1應建立安全保障體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4.4.2應對培訓環境進行安全評估。4.4.3應定期進行訓練設施、救援裝備的安全性能檢查。4.4.4應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應急方案,并不定期開展演練。4.4.5應落實安全保障人員,并實行定崗定責。5培訓教學5.1教學計劃5.1.1應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制定培訓目標。5.1.2培訓教材應依據培訓對象選用,并體現教學目標和課程特點。5.1.3教學培訓應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培訓,依次遞進,并與教學目標、形式和一定的條件支持相匹配。5.2培訓方式培訓方式主要包括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5.3培訓內容急流救援培訓可分為初級培訓、中級培訓和高級培訓。急流救援初級班培訓課程內容見附錄A.1;中級班培訓課程內容見附錄A.2;高級班培訓課程內容見附錄A.3。6培訓檔案6.1應及時做好培訓記錄和總結。6.2應建立學員培訓檔案、培訓管理檔案和培訓知識儲備檔案。6.3檔案采用電子和紙質管理方式。7評價與改進7.1評價主體4DB3311/T183—2021包括以下類型機構:a)行業管理部門;b)培訓對象;c)其他第三方。7.2評價內容7.2.1培訓過程評價包括以下內容:a)課程設置滿意度;b)師資水平滿意度;c)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滿意度;d)組織管理滿意度;e)后勤服務滿意度。7.2.2培訓效果評價包括以下內容:a)培訓后學員考核合格率;b)學員所在團體對培訓質量與效果的滿意率。7.2.3可采用意見征詢、問卷調查、訪談、實地考察等評價方式。7.2.4宜建立問題反饋系統,根據評價結果適時作出質量改進。5DB3311/T183—2021急流救援培訓課程內容A.1急流救援初級班培訓課程內容急流救援初級班培訓課程內容見表A.1。表A.1急流救援初級班培訓課程內容序號項目名稱教學內容學時1急流救援概念1.急流救援定義2.目的與任務3.急流救援意識與理念4.基本原則與注意事項1.認識與了解急流救援概念2.明確急流救援目標與任務3.厘清和遵循急流救援意識與理念4.明確各項原則22急流水流基礎理論知識1.河流方位辨別2.急流的流速與力學原理3.水流風險評估與管控4.急流救援編組、分工與職責1.基本掌握河道地貌形態,配備上游觀察員、指揮和救援人員、下游確保人員2.認知水流風險和規避方法23急流救援水流風險評估1.各種水流形態識別2.各種水流風險評估3.救援技術與安全預防4.團隊配合與分工協作1.基本掌握和識別水流形態,認知水流風險和規避方法2.學會團隊分工與配合24急流救援個人安全裝備1.安全裝備認知2.安全裝備使用3.急流專業救生衣功能與作用4.其他輔助器材獨立完成正確穿戴和調整(頭盔,救生衣,腰掛式拋繩包適用實戰要求25急流游泳救援基本技能1.靜水游泳基本技能2.入水技術:涉水靜跳式、平跳式3.急流游泳技術:攻擊式、防衛式、確保式4.在急流中熟練切換三種泳姿5.洄流區進入6.熟練掌握滾翻式上岸的方法和式使用要求。1.安全意識與危險預防2.不同水流適應能力3.水流不同危險認知與規避4.掌握45°橫渡原理36岸上救援技術:拋繩包救援1.下方拋技術2.側手拋技術3.上方拋技術4.二次拋技術5.接力拋技術與間隔距離設置1.科學、安全、快速、高效、低風險2.要求快速、準確、一次性成功率,二次拋收繩及拋投速度26DB3311/T183—20216.岸上拋繩救援實踐7涉水橫渡救援技術1.單人涉水橫渡救援技術:徒手或器械2.雙人涉水橫渡救援技術:互相協作與配合3.多人涉水橫渡救援技術:3人、5人、6人等;互相配合與協作1.評估水流狀況,選擇合適路線2.選擇安全、快速、高效、低風險路線和動作38繩結基本技術1.8字結、布林結、漁人結、平結、水結等8-10種繩結理論:功能與作用2.實踐操作:正確操作并完成獨立完成,正確使用不同場合需要29錨點制作與1.打樁法2.埋樁法3.壘石法4.其他固定方法安全、可靠、牢固、適用實際救援需求3繩索救援技術1.繩索系統架設:1/3系統架設2.繩索固定、收緊、檢查3.借助繩索涉水橫渡4.脫鉤漂流確保式脫困正確架設、安全牢固,適用實戰和救援需求3舟艇操作與救援技術艇)1.安裝與折卸:充氣、折疊2.人工搬運:手舉、手提、肩扛、頭頂、通過狹窄空間等3.劃船操作:直線劃行、轉彎、倒退、急停,適應各種水流漂流4.分工與合作:艇長、攻擊手、救援手、助理人員職責與任務5.翻舟自救:水中集結、上艇、返回1.基本掌握劃槳、離岸、靠岸、救援接近、拖帶上艇2.遇到舟艇傾覆,快速復位,重新登艇返回安全區或靠岸4水面障礙物脫困1.識別水流風險等級與形態2.水面障礙物脫困:選擇正確的方向,從障礙物上翻越脫困3.觀察水面情況,正確擺脫障礙物根據障礙物形態和環境選擇不同的脫困方式,確保自身安全2岸上活餌救援1.活餌裝備使用技術和脫困技術2.活餌單繩救援:出發、接近、控制,拖帶技術利用鐘擺原理靠岸3.活餌雙繩救援:利用主副繩系統控制方向,采取鐘擺、矢量原理靠岸或上岸正確使用活餌救援技術,確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脫險47DB3311/T183—2021現場急救技術1.現場急救:包扎、止血、固定、搬運2.心肺復蘇:規范介紹與實踐操3.AED簡介嚴格按救護規范執行;快速、有效、熟練,配合協作4理論與技能考核1.理論考試:無紙考試2.游泳技能:踩水、200米3.1/3繩索系統架設與橫渡4.急流游泳:攻擊式、防衛式、上岸或進入洄流區按目標要求達到考核標準,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4備注:學員自備專業救援裝備,適應不同水流風險等級和環境參與教學與訓練。A.2急流救援中級班培訓課程內容急流救援中級班培訓課程內容見表A.2。表A.2急流救援中級班培訓課程內容序號項目名稱教學內容目標與要求學時1急流救援概述1.洪水、城市內澇急流救援理論2.救援隊建設與規章制度3.團隊救援的目標與任務4.團隊急流救援分工與協作5.基本原則與安全注意事項1.認識與了解2.明確目標與任務3.厘清和遵循4.明確各項原則22團隊急流救援組織與指揮1.人員分配與分工2.不同等級流速與力學原理3.不同等級水流風險評估與管控4.指揮系統與實際運用基本掌握,識圖23急流救援水流風險評估1.各種水流形態變化與風險評估2.規避風險與實施救援的安全性3.急流救援技術與安全預防4.團隊配合與分工協作1.基本掌握和識別水流形態,認知水流風險和規避方法2.團隊分工與配合24救援安全裝備與器材1.安全裝備認知2.活餌救援安全裝備認知3.急流專業救生衣救援功能4.繩索救援器材獨立完成正確穿戴和調整(頭盔,救生衣,腰掛式拋繩包),適用實戰要求15復習急流游泳救援1.入水法:涉水靜跳式、平跳式確保式3.在急流中熟練切換三種泳姿4.洄流區進入5.熟練掌握滾翻式上岸的方法和式使用要求。1.沿上游45°角;安全意識與危險預防換,適應實際需要28DB3311/T183—20216船艇橫渡救援技術1.兩岸之間繩索架設2.T型船艇橫渡救援技術:互相協作與配合3.雙繩船艇橫渡救援技術4.災民轉移模擬演練1.沿上游45°角游泳到對岸或被救者身邊2.科學、安全、快速、高效、低風險27繩結基本技術1.熟練各種繩結打法2.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選擇打樁、埋樁、壘樁法制作錨點,運用于各種實踐活動3.選擇常用的繩結實踐操作獨立完成,正確使用不同場合需要28團隊繩索運用與架設1.運用繩索系統實施無動力艇定點救援2.小組配合能夠完成無動力艇兩點、四點救援科目3.其他固定方法安全、可靠、牢固、適用實際救援需求29舟艇操作與救援技術(機械動力艇)1.機械原理簡介2.一般機械故障處理3.船外機安裝與固定4.動力艇駕駛技術5.離岸與靠岸6.“O”“Z”救援技術7.各種風險預防與規避8.分工與合作:艇長、攻擊手、救援手、助理人員職責與任務9.翻舟自救:水中集結、上艇10.無槳劃艇返回1.基本掌握船外機結構原理和動力救援艇基礎操作2.遇到舟艇傾覆,快速復位,重新登艇返回安全區或靠岸6水面障礙物脫困1.復雜水流的脫困方法2.水中障礙脫困技術與方法3.觀察水面情況,擺脫障礙物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安全手段,正確擺脫困境,確保自身安全2舟艇結合活餌救援1.正確使用活餌裝備2.使用舟艇活餌救援技術:動力艇控制、被救者上船技術正確使用活餌救援技術,確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安全3高空垂降救援1.正確使用高空垂降器材與安全保障2.固定與搬運3.結合繩索完成高空垂降救援正確使用高空垂降救援技術,確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脫險6現場急救技術1.現場急救:頸椎、腰椎固定與搬運2.心肺復蘇與AED規范操作1.嚴格按救護規范執行2.快速、有效、熟練,配合協作2理論與技能考核1.理論考試:無紙或有紙題考試5(名詞解釋、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按目標要求達到考核標準,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49DB3311/T183—20212.游泳技能:400米3.動力艇駕駛技術4.T型繩索系統架設與救援5.水面障礙物脫困備注:學員自備專業救援裝備,適應不同水流風險等級和環境參與教學與訓練。A.3急流救援高級班培訓課程內容急流救援高級班培訓課程內容見表A.3。表A.3急流救援高級班培訓課程內容序號項目名稱教學內容學時1急流救援綜合理論知識討論、研討1.熟悉各種水流形態與風險評估2.制定急流救援安全預防措施和安全預警3.團隊指揮與配合,職責分工與協作4.急流救援各項內容體驗與討論5.識圖認知形態,講解與示范6.綜合理論知識與案例分析討論與說課熟悉各種水流形態82綜合技能教學與研討1.急流游泳救援:3級以上風險環境中完成急流游泳技術2.攻擊式、防衛式、確保式三種姿勢的合理轉換3.洄流區進入4.上岸技術預防力知與規避23岸上救援教學與研討1.動作要領講解與示范2.拋投準確性、安全性3.快速有效穩定、準確、快速、安全24涉水救援訓練與研討1.淺灘涉水橫渡:單人、雙人、多人救援技術2.船艇橫渡:船艇與繩索結合,橫渡救援(災民轉移)進行評估與防范,選擇安全路線,完成救援任務25繩索救援技術教學與探討1.繩結練習與教學2.錨點制作與固定3.實踐使用與救援安全保障4.T型繩索系統架設與救援5.Y型繩索架設與救援6.拋繩槍拋射至對岸固定、收緊、檢查、橫渡正確打結,快速固定,選擇最安全的方式完成救援任務26高空垂降入水救援教學與研討1.垂降固定點的選擇和設置,確保固定點的穩固與安全2.能利用繩索垂降入水救援正確使用高空垂降救援技術,確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脫險4DB3311/T183—20213.互相配合與協作7急流綜合救援技能演練場景設置:舟艇救援1.無動艇:從上游向下游救援2.機械動力艇:從下游向上游逆流救援3.槳板:平緩水流區域和城市內澇災民轉移4.常規機械故障維修與處理5.翻舟自救:無槳劃艇返回1.無動力艇:基本掌握劃槳、離岸、靠岸、救援接近、拖帶上艇2.機械動力艇:規范操作,安全駕駛3.遇到舟艇傾覆,快速復位,重新登艇返回安全區或靠岸68急流綜合救援技能演練場景設置:活餌救援1.正確使用活餌裝備2.使用活餌技術進行脫困和救援3.單繩活餌返回,利用鐘擺原理靠岸4.雙繩活餌救援技術:利用主副繩系統控制方向,采取鐘擺、矢量原理靠岸或上岸正確使用活餌救援技術,確保自身安全和受困者脫險49急流綜合救援技能演練場景設置:災民轉移1.現場評估2.選擇救援裝備與器材3.合理使用救援器材和救援方法4.借助游泳、槳板、無動力艇、動力艇5.活餌救援和其他器材救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