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伴你行】2021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名校好題:第2講-物質跨膜運輸、酶和ATP_第1頁
【名師伴你行】2021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名校好題:第2講-物質跨膜運輸、酶和ATP_第2頁
【名師伴你行】2021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專題名校好題:第2講-物質跨膜運輸、酶和ATP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訪好題名師力推做了不懊悔的名校名題1.(2022·江蘇卷)在“觀看植物細胞的質壁分別和復原”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第一次觀看時簡潔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較大的無色細胞質基質區域B.其次次觀看時可以發覺細胞質壁分別首先發生在細胞的角隅處C.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以免污染鏡頭D.為了節省試驗時間,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顯微觀看步驟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細胞的質壁分別和復原試驗的有關學問,意在考查試驗操作與分析力量。第一次觀看時未滴入蔗糖溶液,細胞還沒有發生質壁分別,較易觀看到的是紫色大液泡;其次次觀看時已經通過引流法使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細胞浸潤在蔗糖溶液中,可以發覺在細胞的角隅處首先發生質壁分別;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溶液(或清水);第一次顯微觀看是為了獲得試驗前的現象,以便于和試驗中的現象變化作對比。2.(2022·上海卷)以紫色洋蔥鱗片葉為材料進行細胞質壁分別和復原的試驗,原生質層長度和細胞長度分別用X和Y表示(如圖),在處理時間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則紫色越淺B.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則所用蔗糖溶液濃度越高C.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則越易復原D.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則細胞的正常濃度越高答案:D解析: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質壁分別越明顯,紫色越深,故A錯誤;X/Y值越大,質壁分別越不明顯,所以蔗糖濃度越低,故B錯誤;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質壁分別越明顯,說明這種細胞液與外界濃度差大,不簡潔復原,故C錯誤;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質壁分別不明顯,說明細胞液的濃度較高,故D正確。3.(2022·廣東省高考壓軸卷)據下圖推斷,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甲→ATP的過程所需的酶與酶1不同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鍵,是RNA基本組成單位之一C.丙物質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質的合成D.ATP為生命活動供應能量需要經過圖示的整個過程答案:D解析:作用于甲→ATP的酶是合成酶,ATP→甲的酶是水解酶,所以A正確;丁為磷酸,能構成磷脂,ATP→甲釋放的能量供應生命活動,不需水解甲、乙。4.(2022·海南高考猜測卷)細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線粒體的內膜B.葉綠體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C.內質網的膜D.藍藻(藍細菌)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答案:C解析: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生成大量ATP;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在類囊體薄膜上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儲存在ATP中的活躍化學能;藍藻進行光合作用在光合片層的薄膜上,將光能轉化成ATP;內質網無法生成ATP。5.(2022·江蘇南京、鹽城三模)某生物愛好小組以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深5cm左右)為試驗材料,爭辯土壤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的分解作用,對土壤處理狀況見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多選)()項目1組2組3組4組土壤處理滅菌不滅菌滅菌不滅菌潮濕潮濕較干燥較干燥A.該試驗能探究不同土壤濕度條件下,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B.該試驗的自變量為土壤是否滅菌的處理,試驗中的對比組是1和3C.為了把握試驗中的無關變量,作為試驗材料的落葉也應進行滅菌處理D.預期結論是1、3組的落葉不被分解,2、4組中的落葉被不同程度的分解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查酶在代謝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力量。該試驗能探究不同土壤濕度條件下,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土壤濕度是自變量,對比組是1、3,預期結果是1、3組的落葉不被分解,2、4組中的落葉被不同程度的分解。6.(2022·江蘇高考押題卷Ⅰ)下面的表格分別是某愛好小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試驗步驟和探究某種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的試驗結果。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在試驗一中,pH屬于________________變量。(2)試驗一的①②③步驟為錯誤操作,正確的操作應當是________________。(3)試驗一的第⑤步最好選用________________(試劑)測定單位時間內淀粉的________________。(4)如將試驗一的新穎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換為新穎肝臟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認為是否科學?_______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析試驗二的結果,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在該預試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探究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可在pH為________________之間設置梯度進行爭辯。答案:(1)無關(2)將新穎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別恒溫后再混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碘液剩余量(4)不科學由于溫度會直接影響H2O2溶液的分解(5)該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約為7,pH降低或上升,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5~7的范圍內隨pH的上升,該過氧化氫酶活性上升,在pH7~9的范圍內隨pH的上升,該過氧化氫酶活性降低)6~87.(2022·北京東城區質檢三)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詹姆斯·羅斯曼、蘭迪·謝克曼和托馬斯·蘇德霍夫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覺了細胞內囊泡轉運的調控機制。(1)細胞中的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后,經__________和_________加工,然后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囊泡進行運輸,由于囊泡的膜與其他生物膜的__________是相像的,因而能夠脫離轉運起點,再通過膜融合以__________方式排出到細胞外。羅斯曼和同事發覺動物細胞膜融合需要NSF蛋白及其附著蛋白SNAP的參與。由于這兩種蛋白能共同介導各種類型的囊泡的膜融合過程,說明它們本身__________(填“有”或“沒有”)特異性,因而推想膜融合的特異性是由目標膜上的SNAP受體蛋白(即SNARE)打算的。(2)謝克曼通過爭辯轉運機制有缺陷的酵母細胞發覺,某些基因發生突變后,就不能通過__________過程表達出正常的蛋白質,由此篩選出了細胞內與囊泡運輸有關的基因。(3)蘇德霍夫發覺了一種突觸結合蛋白。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神經元內部的鈣離子濃度會增加,一旦鈣離子與突觸小泡膜上的該蛋白結合,突觸________內的突觸小泡就會通過與膜上的SNARE等蛋白的相互作用,按需要快速或緩慢地釋放__________。答案:(1)內質網高爾基體組成成分和結構胞吐沒有(2)轉錄和翻譯(3)小體神經遞質解析:本題以新材料為背景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基因表達的過程和突觸部位興奮的傳遞,意在考查機敏運用所學學問進行分析的力量,難度中等。(1)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后,形成囊泡運輸至細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將分泌蛋白排出。生物膜的組成成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