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21年山東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文言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共15小題)
1.(2021?日照)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漢三年秋,項羽擊漢,拔滎陽①。漢王計欲娼成皋②以東,屯鞏③、洛④"拒楚。
酈生⑤日:“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藏粟甚多,
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參,令遺卒守成率,此乃天所以資漢也。今楚易取而
漢反卻,自奪其便,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海內搖蕩,天下
之心未有所定。愿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救倉之里,塞成皋之險,杜⑦大行之道,
以示諸侯效實形制⑧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方今燕、趙己定,唯齊未下。臣請得奉明詔
說齊王,使之為漢而稱東藩久”上曰:“善。”乃從其畫⑩,復守敖倉,而使酈生說齊王。
(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刪改)
【注】①滎(xing)陽:地名。②成皋(goo):地名。③鞏:地名。④洛:地名。⑤酈
生:劉邦謀臣。⑥赦(do)倉:古代重要糧倉,在滎陽東北數山。⑦杜:堵住。⑧形制:
占據有利地形以制取對方。③藩:屬國。⑩畫:謀劃。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般成皋以東捐:放棄
B.屯鞏、洛以拒楚以:來
C.乃引而奉東:東方
D.據敖倉之年粟:泛指糧食
(2)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此乃天所以資漢也。
(3)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和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一項是
A.項王充分認識到成皋、散倉的重要性,但迫于漢王兵勢,只讓罪犯守成皋,放棄了散
倉。
B.漢王從“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拒楚”到派兵“復守敖倉”,可見其善于聽取意見。
C.從勸漢王占要地、爭天下及主動請求勸說齊王可看出,郵生洞察天下大勢,善于進諫。
D.選文從正、側兩方面刻畫酈生形象,其建言獻策是正面描寫,漢王稱善納策為側面描
寫。
2.(2021?淄博)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雜記一則
薛福成
階前兩蟻穴,東西相望。天將雨,蟻背穴而斗。西蟻數贏什伍①。東蟻敗,乘勢
蹙②之,將傅壘③矣。東蟻紛奔告急,渠④出穴如潮涌,濟⑤師可三倍,逆諸礎⑥下。相崎⑦
者,相撿⑥者,勝相嗾⑨者,敗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動者,沓⑩然眩目。西蟻伏尸滿階,且
戰且卻,又有蟻自穴中出,向東蟻若偶語?者,蓋求和也。東蟻稍稍引退,西蟻亦分道收
尸。明日視之,則西蟻徙穴益西,無敢東首者矣。
夫蟻,知相若,力相等,兩陳交鋒,數多者勝,蟻似能用其眾者,然倏忽之間而
勝負異焉,則一勝烏唾恃哉?
【注釋】①什伍:軍隊,指蟻兵。②整:逼近。③傅:同“附”,附著,靠近。壘:原指
營墻,這里指蟻陣。④渠:大。⑤濟:增。⑥砒柱下的石墩。⑦斯咬。⑧撿:同“擒二
捉。⑨嗾(sbu):教唆指使。⑩沓:紛多。?(禺語:相對而語。?何。
(I)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天將雨
②濟師可三倍
③且戰且卻
④則一勝烏足恃哉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蟻背穴而斗面山而居
B.相崎者,相撿者中有嘍若者,堂若者
C.沓然眩目屋舍儼然
D.明白視之悵恨久之
(3)第一段中的“戰斗”過程寫得非常精彩。請任選一畫線句品聽其表達之妙。
A.相黯者,相撿者,勝相嗾者,敗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動者,沓然眩目。
B.又有蟻自穴中出,向東蟻若偶語者,蓋求和也。
(4)作者寫兩蟻大戰,從中悟到了怎樣的道理?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寫出。
3.(2021?青島)文言文閱讀。
余幼田先公仆射①言:立己以孝悌為基,勤儉為法。……夫名門右族,莫不由祖
考忠孝勤儉以成立,莫不由子孫頑率奢傲以覆墜。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
(取材于《新唐書?柳世傳》)
范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干衣食,
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于里中,以贈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里巷之
人,皆能道其名字。
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消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基子忠宣②公拜相后,嘗
留晁美叔③同匕④箸,美叔退謂人曰:“丞相變家風矣。“問之,對曰:“鹽豉⑤若棋子,而
上有肉兩簇,豈非變家風乎?"人莫不大笑。
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學問,操行甚干貧儒。與外氏子弟,結課⑥于覺
林寺,古城二十里。林宣公當國時,以敗扇障日,徒步往來,人往往不知其為忠宣公之
子。
(取材于《宋史》《曲消舊聞》)
【注】①先公仆射:柳城(pin)的父親曾官居檢校尚書左仆射。②忠宣:范純仁的謚號。
③晁美叔:時任秘書少監。④匕,古代一種形似湯勺的取食器具,⑤鹽豉(chi):一種
豆子做的食品。⑥結課:考核政績功過,以定升貶。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余幼呼先公仆射言聞:聽到,聽見
B,妻于衣食,僅能自充妻子:妻子兒女
C.美叔退道人日調:對……說
D.當城二十里去:到……去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成立之難如升天'輟耕之壟上
B."母在時方貧'以天下之所順
C晏子忠宣公拜相后、既出,得開船
D.操行甚干貧儒\萬鐘于我何加焉
(3)下列各項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B.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C.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D.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4)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柳玳父親的“物儉為法”、范仲淹的“清苦儉約”都休現了他們對節儉家風的重視。
B范仲淹樂善好施,在鄉里設置義莊,來接濟供養族人,士人也多出自他的門下。
C.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留客吃飯,鹽豉上有肉,眾人認為他改變了其父節儉的家風。
D.范仲淹的孫子范正平不因家族顯貴而自驕,學習勤奮刻苦,品行節操值得稱道。
(5)借助文言知識資料卡,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忠宣公當國時,以敗扇障日,徒步往來,人往往不知其為忠宣公之子。
文言知識資料卡
當:①適應,與之相稱。②面對,向。③抵擋,擋住。④掌管,擔當。
4.(2021?濟南)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陳霽巖賑①災
陳霽巖知開州,時萬歷初,大水,有賑。府下有司議,公倡議:極貧谷一石,次
貧五斗,務沾實惠。放賑時公編號。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公自坐倉門小棚,
執筆點名,視其衣服容貌,于極貧者暗記之。庚午春,上司行牒②再賑極貧者,書吏稟出
示另報。公曰:“不必也!”第■出前點名冊中暗記極貧者,徑開喚領,鄉民咸以為神。蓋
前領賑時不暇妝點,公盡見真態故也。
(節選自馮夢龍《智囊?經務卷八》)
【注釋】①賑:救濟。②牒(d詔):文書。行牒:發布文書。③第:只管,只。
(1)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內南:處)
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蓋前領賑時不暇妝點,公盡見真態故也。
(3)請結合選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陳霧巖是一個怎樣的人。
5.(2020?萊蕪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
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蟲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謂之歲,涂①之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圣人。彼求
之而后得,為之而后成,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褥②耕而
為農夫,積新③削而為工匠,積反④貨而為商賈⑤,積禮義而為君子。是非天性也,積靡⑥
使然也。
(節選自《荀子》)
【注釋】①涂:同“途”,道路。②耨(m、)u):鋤草。③斯(zhud):斫,砍。④反:同
“販二⑤商賈:商人。⑥靡:同“磨”,磨煉。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②如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③涂之百姓積善而全盡串之圣人謂:
④冬之而后圣盡: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所惡有甚于死者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B.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C.積土而為山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D.積禮義畫為君子學畫不思則罔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
(4)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只畫一處)
故圣人者人之所積也
(5)【甲】【乙】兩文段都運用類比說理,【甲】文段用“①”類比(用原文回答),
闡述“舍生而取義”的觀點;【乙】文段則用“積土而為山”“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等類
比,闡述②的道理。
6.(2020?淄博)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游虎丘小記
李流芳
虎丘①,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②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
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
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
嘗秋夜與弱生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④,及佛燈隱現林杪⑤而已。又
今年春中,與無際⑥舍侄偕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⑦石臺,不復飲酒,亦
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然欲與清景俱往也。
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
游。”真知言哉!
【注】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笙:一種樂器。③釣月磯;在虎丘山頂。磯,水邊突出的
大石。④風鐸:懸于檐下的風鈴。⑤杪(mido):樹枝的細梢。⑥無際:人名。句中的“仲
和”,亦人名。⑦趺(fti)坐:盤腿端坐。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學秋夜與弱生坐釣月磯
②相與趺坐石臺
③真知言哉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士女傾城內往雜然項前陳者(《醉翁亭記》)
B.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綴屬予作文?記之(《岳陽樓記》)
C.然終不著山空人靜薦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出師表》)
D.以靜意對之何陋學有(《陋室銘》)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
(4)作者分別在“秋夜”“今年春中”“初十日”三次夜游虎丘,哪一次感受最好?好在
哪里?請結合文段內容說說理由。
7.(2020?威海)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問題。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
故有所覽輒省記。迪箱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聚理灰絲時蒙卷軸。
【注】通籍:名字登記在官籍中,指開始做官。素螂:指蛀食書籍的銀白色班蟲.
(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故有所覽輒省記。
(2)請根據文中作者的經歷,談談你對讀書的認識。
8.(2020?東營)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
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
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出師表》
(乙)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②幟甚高,然而不售,
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沽,而狗迓③而留之,此酒用以酸而不售也。”
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屹之。此人
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問管仲日:“治國最奚患?"對口:“最患社鼠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
對日:“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涂之;鼠穿其間,掘穴托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
則恐涂他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則為勢重而收利于民,入則比周而
蔽惡于君,內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為重,諸臣百吏以為富。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
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夫大臣為猛狗而屹有道之士矣,左右又為社鼠而間主之情,人主不覺,如此,主
焉得無壅⑥,國焉得無亡乎!
--《韓非子?猛狗與社鼠》
注:①升概,這里是指用器具量酒。②縣,通“懸二③迓(yG),迎接。④社鼠,在社
壇下掘穴而居的老鼠。⑤涂地(Zhi),(木板周圍的)泥崩塌。⑥壅,堵塞、蒙蔽。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此酒收場酸而不售也
③而狗迓而第之
④此社鼠之所以不,也_______
(2)概括兩文闡發的一種共同主張并分別說明其提出的緣由。
(3)簡要說明兩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之處。
9.(2020?濰坊)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趙軌,河南洛陽人也。父肅,魏廷尉卿。軌少好學,有行檢①。周蔡王引為記室,
以清苦聞。遷衛州治中。高祖受禪②,轉齊州劇駕,有能名。塞東鄰有桑,直落其家,物
遣人芯拾還其主,誡其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不愿侵人。汝等宜以為誡在州四年,
考績連最。持節使者郃陽公梁子恭狀上,高祖嘉之,賜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軌入朝。
父老相送者各揮涕曰:“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公清若水,
請酌一杯水奉餞。”軌受而飲石。既至京師,詔與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時衛王爽為
原州總管,上見爽年少,以軌所在有聲,授原州總管司馬。在道夜行,其左右馬逸入出
中,瞿人禾。軌駐馬待明,訪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聞之,莫不改操。后數年,遷陜
州刺史,托緝萌夷,甚有恩惠。尋轉壽州總管長史。芍陂舊有五門堰②,蕪穢不修。軌于
是勸課人吏,更開三十六門,灌田五千余頃,人熟其利。秩滿歸鄉里,卒于家,時年六
十二。
(選自《隋書?列傳第二十八》,有刪節)
[注]①行檢:品行,操守。②受禪:新皇帝接受禪讓的帝位。③堰:用于灌溉的水利工程。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軌遣人芯拾還其主悉:
②奉人禾暴:
③人熟其利敕:
(2)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若東鄰有桑多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
B.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以我酌油知之(歐陽修《賣油翁》)
C.軌受而飲之公將鼓3(《左傳?曹列論戰》)
D.卒于家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諸葛亮《出師表》)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吾非以此求名,不愿侵人。
②原州人吏聞之,莫不改操。
(4)請簡要概括趙軌“有行檢”的兩個具體事例,每個事例不超過10個字。
10.(2019?煙臺)文言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
貞觀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日:“自古草創之主,至于子孫多亂,何也?"司空①
房玄齡日:“此為幼主生長深宮,少居富貴,未嘗識人間情偽,治國安危,所以為政多亂。”
太宗曰:“公意推過于主,朕則歸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無才行,藉祖父資蔭遂處大官,
德義不修,奢縱是好。主既幼弱,臣叉不才顛而不扶,豈能無亂?隋煬帝錄宇文述②在藩
之功,捆化及于高位,不思報效,翻行弒逆。此非臣下之過歟?朕發此言,欲公等戒勖③
子弟,使無耙過家國之慶也。”太宗又曰:“化及與玄感即隋大臣思深者子孫,皆反,其
故何也?”岑本對曰:“君子乃能懷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貴君
子而賤小人。"太宗曰:“然。”
【注】①司空:古官職名。②宇文述:與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
③戒勖:勸誡勉勵。(1)解釋下列加點詞。
①夫功臣子弟多無才行
②皆反,其故何也
(2)下列各句中的“而”與“顛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有賣油翁釋擔顧立
B.足膚破裂加不知
C.河曲智叟笑畫止之
D.此不為遠者小跑近者大乎
(3)翻譯句子。
此非臣下之過歟?
(4)對于“自古草創之主,至于子孫多亂”這種現象,房玄齡的觀點讓我們想起孟子說
的“,\
(5)通讀全文,可歸納出太宗與侍臣對話的主要目的是o
11.(2019?臨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貓說
[明]薛瑁
余家苦鼠暴,乞諸人,得--貓。形魁然大,爪牙鉆①且利。余私計鼠暴當不復慮
矣。以其未馴也,縈維②以伺,候其馴焉。
群鼠聞其聲,也與窺其形,類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
以其馴也,遂解其維縈。道睹出殼雞雛,鳴啾啾焉,遽③起而捕之。比④家人逐得,己下
咽矣。家人欲執而擊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雛,是其病也;獨無捕
鼠之能乎?”遂釋之。
已則仇位泯泯⑤,饑哺泡嘻⑥,一無所為。群鼠復潛視,以為彼將匿形致己⑦也,
猶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窺之益熱,覺其無他異,遂歷穴相告曰:“彼無為也。”遂偕其類
復出,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復有雞雛過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則嚙者過半矣。
余之家人執之至前,數天?之曰:"生材不齊,有能者必有病。畬其病,猶可用其能也。
今汝無捕鼠之能,呵有噬雞真天下之棄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釋】①錦(xian):鋒利。②紫維:系縛。③遽(jii):突然。④比:等,待。⑤位(x
In)位:恐懼。泯泯:茫然無知。⑥饑哺飽嘻:饑則吃食,飽則嬉鬧。⑦匿形致己:意
為故意躲藏以捕獲自己。⑧數(shu):責備,斥責。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群鼠聞其聲,祖與窺其形相與:
②舉睹出殼雞雛,鳴啾啾焉適:
③令其病,猶可用其能也舍: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而”與“今汝無捕鼠之能,加有噬雞之病”中的“而”意義和
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河曲智叟笑頂止之曰(《愚公移山》)
B.余強飲三大白頂別(《湖心亭看雪》)
C.未有問加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東陽馬生序》)
D.然后知生于憂患地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下列六個句子分為四組,全部表現貓“類有能”的一組是
①形魁然大,爪牙鉆且利
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己則價位泯泯,饑哺飽嘻
⑤遂偕其類兔出,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
A.?@@B.@@@C.①③⑤D.@@@
(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余方怪甚,然復有雞雛過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則嚙者過半矣。
(5)《貓說》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12.(2019?聊城)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吸
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
主乎?人所遺,?亳弗義弗受也。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眠視而去。其家
人化之如此。“后,衡病重而卒,四方學士皆聚哭,有數千里來聚哭墓下者。謚文正。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吸問之
②亦不昵視而去
(2)翻譯句子。
人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
(3)許衡是一個怎祥的人?
13.(2018?威海)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至于啟卷,必先幾案潔凈,藉以茵褥①,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
未嘗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漬及,亦慮觸動其腦②。每至看竟一版,即側右手大指面襯其
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夾過,故得不至揉熟③其紙。每見汝輩多以指爪振起,甚非吾意。
今浮圖、老氏④尤知尊敬其書,豈以吾儒反不如乎?汝當謹志之。
【注】①[茵褥]被褥。②[腦〉書腦,即書的訂處。③[揉熟]揉壞。④[浮圖、老氏]指佛教徒、
道教徒。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般同的一項是o
A.①忘路之遠近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B.①喀出,得其船②喀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C.①乃不知有漢②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D.①藉以茵褥②今于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非惟手汗漬及,亦慮觸動其腦。
(3)選文是司馬光訓誡兒子的一段話,能體現出司馬光對書有著怎樣的態度呢?
14.(2018?德州)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
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鸚騙,子知之乎?夫鸚^發于南海,
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鵝得腐鼠,鸚^過之,仰而
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1)下列與“搜于國中三日三夜”一句中“國”字意義相同的一次是
A.(荊州)此用武之國B.等死,死國可乎
C.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D.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2)根據本文,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莊子的思想,并從正反兩面進行分析。
15.(2018?德州)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有田三十畝,獨
與兄伯居。伯常耕田,縱平使游學。
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日:“嗟乎,使平
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孝文帝立。居頃之,朝而問右丞相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日:“不知
問:“天下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于是上亦問左丞相
平。平日:“有主者。”上日:“主者謂誰?“平曰:“陛下即問決弒,貴廷尉;問錢谷,
貨治粟內史。”上曰:“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謝曰:“宰相者,上佐天子
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
焉。”孝文帝乃稱善。勃大慚,出而讓陳平日:“君獨不素教我對!”陳平笑曰:“君居其
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問長安中盜賊數,君欲強對邪?”于是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
遠矣。居頃之,絳侯謝病請免相,陳平專為一丞相。
(節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
(1)下列句子與例句“居頃書”中“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獨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B.悵恨久之
C.親戚畔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下列句子與“善,陳孺子之為宰!”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何陋之有?
B.甚矣,汝之不惠!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D.戰于長勺。
(3)翻譯下面句子。
茍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4)簡要分析陳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017-2021年山東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之文言文閱讀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文言文閱讀(共15小題)
1.(2021?日照)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漢三年秋,項羽擊漢,拔滎陽①。漢王計欲指成皋②以東,屯鞏③、洛④"拒楚。
酈生⑤曰:“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久矣,臣聞其下藏粟甚多,
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奉,令遺卒守成率,此乃天所以資漢也。今楚易取而
漢反卻,自奪其便,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海內搖蕩,天下
之心未有所定。愿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救倉之攀,塞成皋之險,杜⑦大行之道,
以示諸侯效實形制⑧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方今燕、趙己定,唯齊未下。臣請得奉明詔
說齊王,使之為漢而稱東藩⑨。”上曰:“善。”乃從其畫⑩,復守敖倉,而使酈生說齊王。
(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刪改)
【注】①滎(xing)PH:地名,②成皋(gdo):地名。③鞏:地名。④洛:地名。⑤酈
生:劉邦謀臣。⑥赦(do)倉:古代重要糧倉,在滎陽東北數山。⑦杜:堵住。⑧形制:
占據有利地形以制取對方。③藩:屬國。⑩畫:謀劃。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啰成皋以東捐:放棄
B.屯鞏、洛以拒楚以:來
C.乃引而率東:東方
D.據敖倉之泉粟:泛指糧食
(2)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此乃天所以資漢也。
(3)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和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一項是A
A.項王充分認識到成皋、散倉的重要性,但迫于漢王兵勢,只讓罪犯守成皋,放棄了散
倉。
B.漢王從“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拒楚”到派兵“復守敖倉”,可見其善于聽取意見。
C.從勸漢王占要地、爭天下及主動請求勸說齊王可看出,酈生洞察天下大勢,善于進諫。
D.選文從正、側兩方面刻畫酈生形象,其建言獻策是正面描寫,漢王稱善納策為側面描
寫。
【考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分析】參考譯文:
在漢三年(前204)的秋天,項羽攻打劉邦,攻克了滎陽城,漢兵逃走去保衛鞏、
洛。劉邦想放棄成皋以東的地盤;屯兵鞏、洛以與楚軍對抗。酈食其便就此進言道:“作
為成就統一大業的王者,他以平民百姓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糧食為天。敖倉這個地方,
天下往此地輸送糧食已經有好長時間了。我聽說現在此處貯藏的糧食非常多。楚國人攻
克了滎陽,卻不堅守敖倉,而是帶兵向東而去,只是讓一些罪犯來分守成皋,這是上天
要把這些糧食資助給漢軍。當前楚軍很容易擊敗,而我們卻反要退守,把要到手的利益
反扔了出去,我私下里認為這樣做是錯了。更何況兩個強有力的對手不能同時并立,楚
漢兩國的戰爭經久相持不下,百姓騷動不安,全國混亂動蕩,天下百姓究竟心向哪一方
還沒有決定下來。所以請您趕快再次進軍,收復滎陽,占有敖倉的糧食,阻塞成皋的險
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讓諸茨們看看今天的實際形勢,那么天下的人民也就知道該歸
順哪一方了。如今燕國、趙國都已經平定,只有齊國還沒有攻打下來,我請求奉您的詔
命去游說齊王,讓他歸漢而成為東方的屬國。”劉邦回答說:“好,就這樣吧!”劉邦聽從
了酈食其的計策,再次出兵據守敖倉,同時派遣酈食其前往齊國。
【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的含義。
ABD.正確;
C.有誤,“東”在這里的意思是向東。
故選:Co
(2)本題考杳文言文句子翻譯。
重要詞語有:此,這;乃,表判斷,是;天,上天;以,用來;資漢,資助給漢軍。整
句的意思是:這是上天要把這些糧食資助給漢軍。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有誤,項王沒有認識到成皋,散倉的重要性;
BCD.正確。
故選:Ao
答案:
(1)C
(2)這是上天要把這些糧食資助給漢軍。
(3)A
【點評】文言文翻譯“六字訣”: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職稱、器具名稱等,
可照錄不翻譯;
2.直。即將文言中的單音節詞直接譯成以該詞為語素的現代漢語的雙音節或多音節詞;
3.補。即將文言文中省略的詞語、句子成分,在譯文中適當地補充出來;
4.刪。即刪去不譯的詞。凡是古漢語中的發語詞、判斷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志作用的助
詞、湊足音節的助詞等,在現弋漢語中沒有詞能替代,便可刪去;
5.調。即對文言文中不同于現代漢語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譯文
完全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6.換。即對古今意義相同,但說法不同的詞語,翻譯時都要換成現在通俗的詞語,使譯文
通達明快。
2.(2021?淄博)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雜記一則
薛福成
階前兩蟻穴,東西相望。天將雨,蟻背穴而斗。西蟻數贏什伍①。東蟻敗,乘勢
蹙②之,將傅壘③矣。東蟻紛奔告急,渠④出穴如潮涌,濟⑥師可三倍,逆諸礎⑥下。相崎⑦
者,相撿⑧者,勝相嗾⑨者,敗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動者,沓⑩然眩目。西蟻伏尸滿階,且
戰且卻,又有蟻自穴中出,向東蟻若偶語?者,蓋求和也。東蟻稍稍引退,西蟻亦分道收
尸。明日視之,則西蟻徙穴益西,無敢東首者矣。
夫蟻,知相若,力相等,兩除交鋒,數多者勝,蟻似能用其眾者,然倏忽之間而
勝負異焉,則一勝烏?足恃哉?
【注釋】①什伍:軍隊,指蟻兵。②蹙:逼近。③傅:同“附。附著,靠近。壘:原指
營墻,這里指蟻陣。④渠:大。⑤濟:增。⑥砒柱下的石墩。⑦㈱咬。⑧撿:同“擒”,
捉。⑨嗾(sbu):教唆指使。⑩沓:紛多。?(禺語:相對而語。頒:何。
(I)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天將兩下雨
②濟師可三倍大約
③且戰且邛退卻
④則一勝烏足侍哉依賴、依靠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項是D
A.蚊背穴而斗面山而居
B.相崎者,相撿者中有嘍若者,堂若者
C.沓然眩目屋舍儼然
D.明白視之悵恨久之
(3)第一段中的“戰斗”過程寫得非常精彩。請任選一畫線句品聽其表達之妙。
A.相崎者,相撿者,勝相嗾者,敗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動者,沓然眩目。
B.又有蟻自穴中出,向東蟻若偶語者,蓋求和也。
(4)作者寫兩蟻大戰,從中悟到了怎樣的道理?請用自己的話概帝寫出。
【考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分析】參考譯文:
階梯前有兩個蟻穴,東區相對。天快下雨時,兩穴螞蟻在穴外發生爭斗。西穴的蟻
取得數次勝利。東蟻大敗,西蟻乘勝追擊,東蟻奔走告急,螞蟻即如潮水般從穴中涌出。
數量大約是西蟻的數倍。雙方的蟻有的在互相咬著,有的捉緊對方,有的打勝在互相示
意,有的戰敗互相救助。戰場上一片混亂。階梯上充滿西蟻的尸體,西蟻邊戰邊退。此
時,東穴又涌出螞蟻,西蟻好像在對東蟻說話,大概是在求和吧。東蟻稍后退,西蟻收
拾同伴的尸體,從另一邊褪去。第二天,看見西蟻把蟻穴搬到更西邊去。它們也不敢把
頭向東望。
東西穴的螞蟻智力相當,力量也相等,兩陣交鋒時,參戰螞蟻的數量多就能取勝。
螞蟻似懂得以數取勝的道理。而一瞬間,勝負局面卻能扭轉,那么一時的勝利又有何驕
傲呢?
【解答】(1)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
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
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天快下雨。雨:下雨;
②句意:數量大約是西蟻的數倍。可:大約;
③句意:一邊戰斗,一邊從另一邊褪去。去U:退卻;
④句意:那么一時的勝利又有何驕傲呢?。恃:依賴、依靠。
(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相同,表修飾;
B.相同,……的人;
C.相同,……的樣子;
D.不同,代詞/音節助詞。
故選:Do
(3)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
A"相崎者,相撿者,勝相嗾者,敗相救者,相持僵斃不動者,沓然眩目”的意思是“雙
方的蟻有的在互相咬著,有的捉緊對方,有的打勝在互相示意,有的戰敗互相救助,戰
場上一片混亂”,運用“崎”“撿”“嗾”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雙方螞蟻互相
爭斗廝殺的場面,表現了一場大血戰的殘酷、混亂。
B“又有蟻自穴中出,向東蟻若偶語者,蓋求和也”的意思是“此時,東穴又涌出螞蟻,
西蟻好像在對東蟻說話,大概是在求和吧”,作者運用了聯想的寫作手法,依據東穴又涌
出螞蟻,西蟻好像在對東蟻說話,猜測它們大概是在求和。
(4)本題考查得到的道理。作答時一定結合選文的內容、主題情感等談啟示與感悟。結
合文中“夫蟻,知相若,力相等,兩陳交鋒,數多者勝,蟻似能用其眾者,然倏忽之間
而勝負異焉,則一勝烏足恃哉”的意思是“東西穴的螞蟻智力相當,力量也相等,兩陣
交鋒時,參戰螞蟻的數量多就能取勝。螞蟻似懂得以數取勝的道理。而一瞬間,勝負局
面卻能扭轉,那么一時的勝利又有何驕傲呢”,說明作者通過東西螞蟻相斗的事知道天道
循環,盛和衰不是恒久不變的,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也不要得意于一時的勝利,
勝不驕,敗不餒才能走得安穩,長久。據此作答即可。
答案:
(1)①下雨;②大約;③退卻;④依賴、依靠。
(2)D
(3)A示例:運用“崎”“撿”“嗾”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雙方螞蟻互相爭
斗廝殺的場面,表現了一場大血戰的殘酷、混亂。B示例:作者運用了聯想的寫作手法,
依據東穴又涌出螞蟻,西蟻好像在對東蟻說話,猜測它們大概是在求和。
(4)示例:作者通過東西螞蟻相斗的事知道天道循環,盛和衰不是恒久不變的,不要因
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也不要得意于一時的勝利,勝不驕,敗不餒才能走得安穩,長久。
【點評】文言文內容理解題,解題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
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3.(2021?青島)文言文閱讀。
余幼用先公仆射①言:立己以孝悌為基,勤儉為法。……夫名門右族,莫不由祖
考忠孝勤儉以成立,莫不由子孫頑率奢傲以覆墜。成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
(取材于《新唐書?柳玳傳》)
范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事于衣食,
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于里中,以贈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里巷之
人,皆能道其名字。
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塞子忠宣②公拜相后,嘗
留晁美叔③同匕④箸,美叔退謂人曰:“丞相變家風矣。”問之,對曰:“鹽豉⑤若棋子,而
上有肉兩簇,豈非變家風乎?"人莫不大笑。
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學問,操行甚干貧儒。與外氏子弟,結課⑥于覺
林寺,寺城二十里。忠宣公當國時,以敗扇障日,徒步往以,人往往不知其為忠宣公之
(取材于《宋史》《曲消舊聞》)
【注】①先公仆射:柳玳(pin)的父親曾官居檢校尚書左仆射。②忠宣:范純仁的謚號。
③晁美叔:時任秘書少監。④匕,古代一種形似湯勺的取食器具。⑤鹽豉(chi):一種
豆子做的食品。⑥結課:考核政績功過,以定開貶。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
A、余幼照先公仆射言聞:聽到,聽見
B,零于衣食,僅能自充妻子:妻子兒女
C.美叔退道人日調:對……說
D.寺城二十里去:到....去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成立之難如升天'輟耕之壟上
B.以母在時方貧'以天下之所順
C晏子忠宣公拜相后、既出,得"船
D.操行甚于貧儒\萬鐘于我何加焉
(3)下列各項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
A.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B.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C.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D.范氏自文正公/貴以清苦儉約著于世/子孫皆守其家法也
(4)下列對選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4
A.柳戲父親的“勤儉為法”、范仲淹的“清苦儉約”都體現了他們對節儉家風的重視。
B范仲淹樂善好施,在鄉里設置義莊,來接濟供養族人,士人也多出自他的門下。
C.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留客吃飯,鹽豉上有肉,眾人認為他改變了其父節儉的家風。
D.范仲淹的孫子范正平不因家族顯貴而自驕,學習勤奮刻苦,品行節操值得稱道。
(5)借助文言知識資料卡,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忠宣公當國時,以敗扇障日,徒步往來,人往往不知其為忠宣公之子。
文言知識資料卡
當:①適應,與之相稱。②面對,向。③抵擋,擋住。④掌管,擔當。
【考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分析】參考譯文:
我小時候曾經聽說曾官居檢校尚書左仆射說:“立身要以孝順父母兄長為基礎,勤
儉為法則”……名門望族,沒有不是因為祖先忠孝勤儉確立的,沒有不由子孫頑劣奢侈
驕傲而覆滅的。當時確立的困難如登天一般,覆滅如火燒毛發一般容易。
范仲淹剛柔并濟,極其孝順,因母親在時家境貧窮,后來即使富貴,不是賓客到
來不會有肉款待,妻子和孩子的吃穿,僅僅能維持,他卻樂善好施,對人仗義,贍養族
人。愛好施善,很多人在他的門下,即使是普通百姓,都能說出他的名字。
自從范仲淹做了大官,依然清苦儉約,他的子孫都遵守(他制定的)家法。他的兒
子范純仁拜相后,曾經留晁美叔用匕取食,美叔退對人說:“丞相家風變了“。問他,回
答說:“鹽豉像棋子,吃上了有肉的飯菜,難道是變了家風嗎?沒有人不大笑的。
范正平子夷是忠宣公子。勤奮刻苦好學,他的品行比窮苦人家的孩子還好些。與
別的子弟,在覺林寺考核政績功過,以定升貶。距離城二十里。忠宣公掌握國政時,他
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陽,每天往返步行上學,沒人知道他父親在京城做大官。
【解答】(1)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ABC.正確;
D.有誤,去:距離。
故選:Do
(2)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A.不同,的/到;
B.不同,因/憑借;
C.相同;
D.不同,比/對。
故選:Co
(3)本題考查斷句分析。自從范仲淹做了大官,依然清苦儉約,他的子孫都遵守(他制
定的)家法。
故選:Ao
(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ABD.正確;
C.有誤,“眾人認為他改變了其父節儉的家風”理解錯誤。
故選:Co
答案:
(1)D
(2)C
(3)A
(4)C
【點評】文言文內容理解題,解題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
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4.(2021?濟南)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陳霽巖賑①災
陳霽巖知開州,時萬歷初,大水,有賑。府下有司議,公倡議:極貧谷一石,次
貧五斗,務沾實惠。放賑時公編號。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公自坐倉門小棚,
執筆點名,視其衣服容貌,于極貧者暗記之V庚午春,上司行牒②再賑極貧者,書吏耍出
示另報。公曰:“不必也!”第■出前點名冊中暗記極貧者,徑開喚領,鄉民咸以為神。蓋
前領賑時不暇妝點,公盡見真態故也。
(節選自馮夢龍《智囊?經務卷八》)
【注釋】①賑:救濟。②牒(di6):文書。行牒:發布文書。③第:只管,只。
⑴用3”給下面的文字斷句。(耳呼二處)
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蓋前領賑時不暇妝點,公盡見真態故也。
(3)請結合選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陳霧巖是一個怎樣的人。
【考點】課外文言文閱讀.
【分析】譯文:
陳霽巖任開州知府時,明神宗萬歷己巳年,發生大水災,官府沒有減免稅賦,而
只放糧救濟。官府中官吏共同商議救災方法,陳霽巖建議:最貧窮的發一石谷物,次貧
的五斗,一定要讓百姓得到真正的救濟。發放救濟品時都加以編號,讓災民拿著號碼旗
依次前進,雖然有上萬人,但沒有人敢吵鬧爭先。陳霽巖親自坐在倉庫門口的小棚下,
拿著筆點名,看他們的衣服容貌,特地把最貧困的人記下來。庚午年春天,上級有公文
通知再次救濟最貧困的人,文書官稟告說需要再出告示尋求這批貧戶。陳霽巖說:“不必
了。”于是便拿出上次點名冊中作暗記的貧戶,直接通知他們來領,鄉民都認為陳霽巖是
神人,其實是因為上次領救濟品的人都來不及裝飾,完全可以看出貧戶的真實面貌。
【解答】(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
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災民拿著號碼旗依次前進,雖
然有上萬人,但沒有人敢吵鬧爭先。據此斷句為: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
和意譯相結合。
句中重點詞語有:蓋,原來。暇,空閑。句意為:原來是(是因為)貧民上次領救濟品
時沒有時間裝扮,陳霽巖完全可以看出貧民的真實面貌的緣故。
(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題疏通文意,根據文中的事件及人物的行為來分
析判斷。根據“極貧谷一石,次貧五斗,務沾實惠。放賑時公編號。貧者魚貫而進,雖
萬人無敢嘩者。公自坐倉門小棚,執筆點名,視其衣服容貌,于極貧者暗記之“可知,
陳霽巖是一個關心百姓、恪盡職守、富有智慧、治理有方的人。
答案:
(1)貧者魚貫而進/雖萬人無敢嘩者。
(2)原來是(是因為)貧民上次領救濟品時沒有時間裝扮,陳霽巖完全可以看出貧民的
真實面貌的緣故。
(3)示例一:陳霽巖倡議根據貧困程度發放救濟品,讓貧民得到真正的救濟,從中可以
看出陳霽巖是一個關心百姓、恪盡職守的人。示例二:陳霽巖根據百姓的衣服容貌記下
最貧困的人,救濟極貧者時直接根據名冊發放,從中可以看出陳霽巖是一個富有智慧、
治理有方的人。
【點評】文言文內容理解題,解題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
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5.(2020?萊蕪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
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為也?由是則生而白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
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旦暮積謂之歲,涂①之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圣人。彼求
之而后得,為之而后成,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耨②耕而
為農夫,積新③削而為工匠,積反④貨而為商賈⑤,積禮義而為君子。是非天性也,積靡@
使然也。
(節選自《荀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國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一、《從網上下載圖片》教學設計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一節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學設計
-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9.1溶液的形成 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設計:1.2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
-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1 古詩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設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一單元 我的好習慣《4 不做“小馬虎”》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二年級數學上冊 六 測量練習四配套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4節 焦耳定律教學設計
- 三年級數學上冊 6 多位數乘一位數(數字編碼)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部編版八下歷史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教學設計
- 2023年赤峰龍韻城市建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導論)課件
- 專利申請培訓課件
- DPtechIPS2000系列入侵防御系統培訓膠片課件
- 競爭性談判二次報價單
- 危大工程巡視檢查記錄
- (房屋建筑部分)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23年版
- 空氣自動監測站運維技術服務合同模版
- (完整)康復醫學考試題(含答案)
- 延期還款申請表
- 江蘇省地圖矢量PPT模板(可編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