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湘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湘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湘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湘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版選修4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法學家勒內·達維德認為,“在19世紀,民法典在法國一直被視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臟。”這是因為《拿破侖法典》A.摧毀了歐洲各國封建制度B.確立了法國民主政治制度C.鞏固了拿破侖的軍事獨裁D.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2、在與保皇黨進行論戰時,孫中山針對保皇黨成員將形容湯武革命的“天下歸心”也用來形容華盛頓(稱“十三州人民歸心也”),明確予以批駁,華盛頓“為十三州國民之一分子,雖職有等差而分皆平等,同心-致以赴公義,固無所謂誰歸心于誰也”。孫中山的批駁A.強調了古今革命具有相通性B.意在論證反清民族革命的合理性C.體現了其民權主義的精神內涵D.說明美國獨立戰爭缺乏群眾基礎3、直至今日,拿破侖的塑像仍隨處可見,世界各國對拿破侖的評價不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他是騎在馬背上的“世界靈魂”。對“世界靈魂”解釋最為合理的應是A.拿破侖靠武力征服了世界B.拿破侖曾是歐洲眾多國家的主宰C.拿破侖頒布的《民法典》影響了整個世界D.拿破侖具有征服全世界的野心4、1799-1815年的法國被稱為“拿破侖時代”。下圖標示了與拿破侖有關的重要戰役的發生地;其中地點與對應戰役的敘述準確的是。

A.①處——1805年,拿破侖集中優勢兵力.對英國軍隊予以毀滅性打擊B.②處——1795年,拿破侖果斷將暴亂平息于炮火之中,成為共和國教星C.③處——1793年,拿破侖指揮出色,攻下土倫,在軍界嶄露頭角D.④處——1813年,法軍損失慘重,拿破侖陷人四面楚歌之境5、1849年;馬克思及其家人從巴黎遷往倫敦,之后他們長期居住于此,馬克思在倫敦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后歲月,為無產階級事業和共產主義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下列活動在倫敦進行的是。

①創辦《新萊茵報》②撰寫《法蘭西內戰》

③開始《資本論》的寫作④創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1919年,英國科學家率領日全食觀測隊在巴西和非洲拍攝的恒星照片,證實了“遙遠的星光如果掠過太陽表面,將會發生1.7秒的偏轉”的科學預言。這一預言提出的依據是A.開普勒天體力學B.牛頓經典力學C.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D.普朗克量子理論7、鄧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他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達到共同富裕B.改革所有制結構,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C.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繼續推行對外開放D.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完善社會主義制度8、中國古代某位學者被稱為“儒學的第一個神學家”。下列各項中,屬于該學者主張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以人隨君,以君隨天D.人心至靈,此理至明9、柏拉圖在其《普羅泰格拉》篇中描述了普羅泰格拉的社會生存論。故事說眾神用土和水兩種以及由這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在大地內部創造了所有生物,人類憑借自己的力量生產了物質材料,為了避免外部力量的威脅——城邦進而形成了。然而社會和國家的產生是神將尊敬和正義送給了人類,人們為避免相互的殘害才產生的。材料表明普羅泰格拉的社會生存論A.促進哲學從天上回到人間B.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必然產物C.具有早期社會契約論色彩D.實質上仍是一種神創理論評卷人得分二、判斷題(共3題,共6分)10、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都是由孫中山直接領導的。A.正確B.錯誤11、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紀初期推動中國發生歷史性巨變的主要代表。A.正確B.錯誤12、“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個落后國家取得勝利”是馬克思的觀點。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3、材料一(1177年)《忠愍謚議》:“公之大名;大節、大勛烈;赫赫在目率斃于權臣之手,天下莫不冤之而死之日,天下為之流涕按謚法:‘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公其有焉。請謚以忠愍,謹議。”宋孝宗:“有旨,令別擬定。”(1178年)《武穆覆議》:“功立矣身必享其利,而子孫且蒙福矣。其有身歿既久,而國愈不忘之者,必其功卓然茲按謚法,折沖御侮曰武,布德執義曰穆。”孝宗同意,于是正式宣布岳飛謚號為“武穆”

材料二(1225年;宋理宗在位)《賜謚告詞》:“夫何權臣,力主和議,未究凌煙之偉績,先罹偃月之陰謀昔孔明之志興漢室,子儀之光復唐都,雖計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異英靈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師;追封鄂王,特與賜謚忠武。”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南宋)岳珂《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校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武穆”取代“忠愍”成為岳飛謚號的原因。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理宗時期高度評價岳飛的原因。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書:“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祚(及登基)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

——摘自(明)梅鼎祚編《兩漢文紀》材料二1944年6月6日盟軍將領巴頓將軍在給兒子喬治的信中寫道:B.BC.電臺今天早晨說;盟軍空降部隊和登陸艇大規模在海岸登陸。雖然沒有親自參加此次軍事行動,我率領的這支英雄部隊很快就會在那里了。優秀的戰士可以分為兩種:不莽撞的與莽撞固執的。我是后者。人必須選擇自己的一種方式,然后堅持下去。武器在更新,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沒有改變。你要客觀地讀歷史,多讀些人物傳記,你必須知道歷史上的人們是怎樣做出反應的。要贏得戰斗,你絕對不能懷疑你有能力做個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你一直相信我對軍事的判斷是正確的。

——摘編自(美)安德魯·卡洛爾《美軍戰爭家書》(1)根據材料一;回答漢高祖對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禁學”的具體表現。

(2)根據材料二回答,為了讓兒子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巴頓提出了哪些建議?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此次軍事行動”的名稱及歷史意義。15、【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787年華盛頓主持了制憲會議,為會議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787年5月25日,會議在費城的議事堂舉行。當華盛頓尚未就席時,大家就提出推舉華盛頓為議長,并立即獲得全數通過。華盛頓的態度非常謙虛,他說:“敝人才疏學淺,經驗不足,實不堪擔此一重大會議的議長之職,但我愿竭盡一己之力來完成責任。”費城的仲夏夜異常炎熱,華盛頓紋絲不動地坐在議長席上。他沒有發表演說,只是偶爾詢問代表們的意見,或是在議事進行中說一兩句例行的話而已。可是這已足夠了。當辯論激烈,或討論陷入僵持時,代表們就不約而同地仰視著議長席。這位舉世聞名的華盛頓,只要靜默不語,就足以懾服那些滔滔雄辯的政客,使他們逐漸相互妥協。由于彼此的忍讓和妥協,最后萬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體一致通過美國的聯邦憲法。——摘編自曉樹《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華盛頓》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美國召開制憲會議的目的,說明華盛頓在制憲會議上所起的作用。(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華盛頓的良好品質,說明華盛頓的政治活動對美國政治文明發展的貢獻。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周學熙(1866—1947),中國近代北方工業之父。1901年,山東創辦官立大學堂,周學熙任管理總辦。周學熙年譜記載:余奉命后,訂章程,聘教習,所有功課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校風甚飭,重印中學正宗,又采各家所譯西文格言及科學理化之論,成為西學要領一書,以授學子,使端趨向,而重實學。1903年,周學熙奉委為直隸工藝總局總辦。對此項委任,周學熙的自我評價是“之后四年,工藝成績斐然”。他制定了一張藍圖,如計劃創辦高等工業學堂、教育品制造所、勸工陳列所、實習工廠、造紙廠等;工廠附設日夜課補習所、儀器講演會、工商研究所等;助辦者有初等工業學堂、織染縫紉公司、玻璃廠等。他開設考工廠(商品博物館),作為“鼓舞商情”的全民職業教育機構。他在年譜中寫道:考工廠起到了一個“考察本國、外國產品,以激發工業家之觀感”的作用。周學熙(1866—1947),中國近代北方工業之父。1901年,山東創辦官立大學堂,周學熙任管理總辦。周學熙年譜記載:余奉命后,訂章程,聘教習,所有功課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校風甚飭,重印中學正宗,又采各家所譯西文格言及科學理化之論,成為西學要領一書,以授學子,使端趨向,而重實學。1903年,周學熙奉委為直隸工藝總局總辦。對此項委任,周學熙的自我評價是“之后四年,工藝成績斐然”。他制定了一張藍圖,如計劃創辦高等工業學堂、教育品制造所、勸工陳列所、實習工廠、造紙廠等;工廠附設日夜課補習所、儀器講演會、工商研究所等;助辦者有初等工業學堂、織染縫紉公司、玻璃廠等。他開設考工廠(商品博物館),作為“鼓舞商情”的全民職業教育機構。他在年譜中寫道:考工廠起到了一個“考察本國、外國產品,以激發工業家之觀感”的作用。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周學熙投身教育事業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周學熙的教育活動。——摘編自張峪銘《周學熙:一位民族實業家的教育緣》17、材料王猛,字景略,漢族,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昌樂)人,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王猛出身貧寒,博學好問,善于謀略和用兵。他深得符堅賞識,仕致前秦宰相。他不畏權貴、抑制豪強,嚴懲不法的氏族貴族,整肅吏治,加強了中央集權,他規定各級官吏要如實推舉人才,推薦得人者受賞,推薦不當者受罰,故雖是宗室外戚,如無實際才干就不能做官。他提倡儒學,興辦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前秦建元六年,他統兵消滅前燕,為統一北方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還很重視農業生產,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由于采取了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前秦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建元十一年(375王猛去世,謐號“武”。他輔佐符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王猛,字景略,漢族,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昌樂)人,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王猛出身貧寒,博學好問,善于謀略和用兵。他深得符堅賞識,仕致前秦宰相。他不畏權貴、抑制豪強,嚴懲不法的氏族貴族,整肅吏治,加強了中央集權,他規定各級官吏要如實推舉人才,推薦得人者受賞,推薦不當者受罰,故雖是宗室外戚,如無實際才干就不能做官。他提倡儒學,興辦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前秦建元六年,他統兵消滅前燕,為統一北方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還很重視農業生產,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由于采取了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前秦政治比較清明,經濟有所發展。建元十一年(375王猛去世,謐號“武”。他輔佐符堅掃平群雄,統一北方,被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月高編自詹子慶《中國古代史》

(1)根據材料;概括王猛的歷史功績。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王猛取得功績的原因。評卷人得分四、論述題(共1題,共3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從表中選擇兩個英雄人物,圍繞“英雄與國運”自擬一個論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說明。(要求:論題合理,史論結合,表述清晰,邏輯嚴密。)評卷人得分五、簡答題(共5題,共40分)19、(歷史——選修5: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一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漁鹽;最為財賦之藪(聚集),可資中國之潤。數年以來,沿邊江;浙、閩、粵,多設水陸官兵,布置錢糧,動費倍增,皆為殘孽未靖之故。如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誠一時之勞,萬世之逸也。

——[清]施瑯《靖海紀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割棄。況臺灣地方,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東南之藩籬。此地若棄,沿海諸省,斷難晏然無慮。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編》材料三茲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稅差役。分兵駐守,至數年后,閩粵之人倍至,荒林田疇復墾。樵蘇采捕,載運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聽民便。各宜樂業,人民安生。

——[清]施瑯《靖海紀事》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復臺灣的戰略意圖。

(2)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康熙收復臺灣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0、“我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這樣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是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試卷上寫下的話。談談你讀后的感想。21、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標。“社會穩定”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問題:

(1)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在當時有何進步意義?

(2)古代東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標準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和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標準。22、(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楊度(1874~1931年),早年師從大儒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勛)。甲午戰爭后,楊度的思想逐漸趨于維新,兩度留學日本,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思想,1907年回國,開設憲法講座,為王公大臣講授法律常識,參與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1915年,楊度呈送《君憲救國論》,提出“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深得袁世凱贊許,與嚴復等在北京發起籌安會,推動帝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楊度君主立憲的政治理想破滅,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漸傾向革命,先是追隨孫中山,為廣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報,后積極營救李大釗,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嚴重時期成為中共特別黨員,除了提供情報,還以賣字畫等方式籌集資金,捐助革命事業。楊度(1874~1931年),早年師從大儒王闿運學習“帝王之學”(輔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勛)。甲午戰爭后,楊度的思想逐漸趨于維新,兩度留學日本,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思想,1907年回國,開設憲法講座,為王公大臣講授法律常識,參與制定了《欽定憲法大綱》。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1915年,楊度呈送《君憲救國論》,提出“中國如不廢共和,立君主,則強國無望,富國無望,終歸于亡國而已故以專制之權,行立憲之業”,深得袁世凱贊許,與嚴復等在北京發起籌安會,推動帝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楊度君主立憲的政治理想破滅,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漸傾向革命,先是追隨孫中山,為廣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報,后積極營救李大釗,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嚴重時期成為中共特別黨員,除了提供情報,還以賣字畫等方式籌集資金,捐助革命事業。——摘編自黃昊《楊度研究述評》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楊度富有傳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經歷。(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楊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動。23、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標。“社會穩定”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民主法制;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等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問題:

(1)春秋時期;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么?在當時有何進步意義?

(2)古代東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標準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和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標準。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拿破侖法典》第一次把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奠定了資本主義統治的法律基礎,從而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并且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故答案選D。A項說法太絕對,排除;《拿破侖法典》主要涉及到。

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與民主政治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題干強調的是民法典是普遍適用的基本民事法律規范,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2、C【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可以看出,孫中山非常注意在性質上將近代民主革命與古代改朝換代的革命區別開來,“歸心”為舊式革命,著眼點仍在君主的作為上,而“同心”則為新式革命,其目的是推翻君主專制體制,凸顯人民的重要性和主體性,這符合民權主義的內涵,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古今革命的不同,故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民族主義的問題,故排除B項;“無所謂誰歸心于誰也”強調的是“同心”,而非缺乏群眾基礎,故排除D項。故選擇C項。3、C【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拿破侖頒布的《民法典》對后世民法的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C項正確;征服世界的說不符合史實,排除A;B項不符合主旨的信息,排除B;有野心與“世界的靈魂”無關,排除D。4、D【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13年萊比錫戰役,拿破侖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④處是萊比錫,因此D正確;1805年取得奧斯特里茨戰役勝利,拿破侖的軍事才能發揮到極致,A錯誤;1795年,巴黎發生保王黨叛亂,拿破侖果敢地將暴亂平息于炮火之中,從而成為“共和國的救星”,B排除;土倫是位于法國瓦爾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C排除。故選D。5、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克思晚年在倫敦的活動主要有撰寫《法蘭西內戰》和開始《資本論》的寫作,說法②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是在德國科倫,創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則是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說法①④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ACD三項錯誤。6、C【分析】【詳解】

開普勒天體力學描繪的是行星運動規律,而材料中所指的是恒星的運動,排除A;牛頓經典力學揭示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規律,排除B;1916年,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存在的現實空間不是平坦的,而是彎曲的,空間的結構取決于物質的質量及其分布情況,空間彎曲的程度體現為引力場強度。空間、時間不是獨立的實在,它們是物質存在的形式。據此可知,材料描述的正是廣義相對論的科學預言,故選C;普朗克量子理論研究的是微觀物質世界的狀況,排除D。7、A【分析】【詳解】

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達到共同富裕,A正確;B是建國初期三大改造;C屬于經濟體制改革內容;D屬于社會主義路線問題。8、C【分析】試題分析:西漢的儒學家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學說,給儒學賦予神的色彩。由此可知,題干中的“儒學的第一個神學家”是指董仲舒。“以人隨君,以君隨天”強調人民受命于君主,君主受命于天意,即“天人合一”思想,由此可知,C為正確答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體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與題干無關,可排除A;B強調人要有憂患意識,屬于孟子思想,不符合題意,可排除;D“人心至靈,此理至明”強調人心與天理的關系,屬于心學主張,不符合題意,可排除。

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9、C【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為了避免外部力量的威脅——城邦進而形成了”、“社會和國家的產生是神將尊敬和正義送給了人類,人們為避免相互的殘害才產生的”可知城邦和國家都是人們為了避免一些紛爭而產生的,具有樸素的社會契約論色彩,C項正確;A項是蘇格拉底的貢獻,故排除;材料信息無法得出社會生存論是民主政治的必然產物,排除B項;依據材料“人類憑借自己的力量生產了物質材料”可知,普羅泰格拉的社會生存論強調人類自己的力量,排除D項。故選C項。二、判斷題(共3題,共6分)10、B【分析】【詳解】

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并不都是由孫中山直接領導的。故題目表述錯誤。11、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的先行者,是推動20世紀初政治變革的先驅,故題干說法正確。12、B【分析】【詳解】

“無產階級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個落后國家取得勝利”是列寧的觀點,故題干表述錯誤。三、材料分析題(共5題,共10分)13、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公其有焉。請謚以忠愍,謹議”等信息可知,“忠愍”謚號突出岳飛蒙冤而死;根據材料“功立矣身必享其利,而子孫且蒙福矣”“其有身歿既久,而國愈不忘之者,必其功卓然”等信息可知,“武穆”謚號突出岳飛立功事實,并且要維護皇權威嚴的需要。

(2)根據材料“必其功卓然茲按謚法,折沖御侮曰武,布德執義曰穆”結合所學可知,岳飛在抗擊北方民族侵略的過程中戰功卓著;根據材料“天下莫不冤之而死之日,天下為之流涕”可知,岳飛品德高尚,受到百姓的敬仰;根據材料“昔孔明之志興漢室,子儀之光復唐都”“英靈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師、追封鄂王,特與賜謚忠武”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南宋國事危殆,宋理宗欲借助岳飛的忠勇精神激發民眾的民族意識。【解析】(1)“忠愍”謚號突出岳飛蒙冤而死;“武穆”謚號突出岳飛立功事實;維護皇權威嚴的需要。

(2)原因:岳飛在抗擊北方民族侵略的過程中戰功卓著;岳飛品德高尚,受到百姓的敬仰;南宋國事危殆,宋理宗欲借助岳飛的忠勇精神激發民眾的民族意識。14、略

【分析】【詳解】

(1)根據“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得出勤奮學習;根據“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得出自己寫奏章;根據“謂讀書無益”得出漢高祖對讀書無益的反思;根據所學可得出焚書坑儒。

(2)根據“人必須選擇自己的一種方式,然后堅持下去。”得出堅持自己的選擇;根據“你要客觀地讀歷史,多讀些人物傳記,你必須知道歷史上的人們是怎樣做出反應的。”得出客觀地從歷史中學習;根據“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你一直相信我對軍事的判斷是正確的。”得出要有充分的自信;根據“1944年6月6日”這一時間可得出是諾曼底登陸(或“霸王戰役”);根據所學得出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解析】(1)勤奮學習;自己寫奏章。漢高祖對讀書無益的反思。焚書坑儒。

(2)堅持自己的選擇;客觀地從歷史中學習;要有充分的自信。諾曼底登陸(或“霸王戰役”)。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5、略

【分析】【詳解】

(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中“1787年5月25日”“通過美國的聯邦憲法”并結合所學,從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穩定等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問,依據材料中“偶爾詢問代表們的意見”“使他們逐漸相互妥協”“全體一致通過美國的聯邦憲法”等信息歸納回答。

(2)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中“實不堪擔此一重大會議的議長之職,但我愿竭盡一己之力來完成責任”等信息,從勇于擔當以及不貪戀權力等角度歸納回答;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從美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考點定位】歷史人物評價·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家·華盛頓。

點睛:人物評價類試題主要是結合人物的主要活動;對人物進行簡單評價,評價要遵循這樣的原則:1.分階段評價:對歷史人物,可根據其一生活動的主要階段進行評價。如梁啟超,中學歷史課本主要介紹了其三個階段的活動情況:①維新變法時期:宣傳變法,參與變法,應肯定;②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堅持保皇立場,反對革命,應否定;③袁世凱復辟帝制時期:發表文章,反對袁世凱稱帝,應肯定。

2.分方面評價:對歷史人物,也可以根據其一生活動的不同方面進行評價。如唐太宗,我們可以從政治(三省六部制)、經濟(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思想文化(科舉制,設立國家史館和分科較細的醫學校)、民族關系(文成公主入藏)、對外關系(派使者到天竺學習熬糖法)等方面,對其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總結,做出正確的評價。【解析】(1)目的:加強中央政府權力;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作用:協調各方關系;讓與會代表做出妥協(讓步);推動會議順利進行;促成憲法的制定。

(2)品質:勇于擔當;不貪戀權力。

貢獻:為美國政治文明發展樹立典范。16、略

【分析】【詳解】

(1)關于“原因”,根據材料“1901年,山東創辦官立大學堂”“余奉命后,訂章程,聘教習”“1903年,周學熙奉委為直隸工藝總局總辦”“創辦高等工業學堂玻璃廠等”,結合所學清末社會相關知識,即可從民族危機、西學傳播、清末新政、民族工業、個人志向等角度進行簡析。

(2)關于“評價”,根據材料“中國近代北方工業之父”“訂章程,聘教習,所有功課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重實學”"工藝成績斐然”“計劃創辦高等工業學堂玻璃廠”“開設考工廠”“鼓舞商情”“激發工業家之觀感”等。結合所學有關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知識,即可從教育文化變革、民族工業發展、中體西用思想、中國社會處境等角度進行評價。【解析】(1)原因:西方列強侵略加劇;民族危機加深,西學不斷傳播;清廷實施“新政”,推行教育改革;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對科技人才需求增加;周學熙具有興辦實業和革新教育的個人志向。

(2)簡評:促進了中國教育文化事業的近代化轉型;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未完全擺脫中體西用思想的束縛,過于強調實業教育;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17、略

【分析】【詳解】

(1)歷史功績:由材料“他不畏權貴;抑制豪強如無實際才干就不能做官”可歸納為整肅吏治;選賢任能,加強了中央集權;由材料“他提倡儒學,興辦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可歸納為重視文化教育,提倡儒學,以文化的方式推動民族交融;由材料“前秦建元六年,他統兵消滅前燕,為統一北方作出了重大貢獻”可歸納為統兵消滅前燕,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由材料“重視農業生產,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改進耕作”可歸納為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

(2)原因:由材料“王猛出身貧寒,博學好問,善于謀略和用兵”可知,王猛博學好問,善于謀略和用兵,富有政治智慧;由材料“他深得符堅賞識,仕致前秦宰相”可知,其成功是因為得到荷堅的支持;結合所學知識還可從個人品質與歷史潮流兩方面進行分析。【解析】(1)歷史功績:整肅吏治;選賢任能,加強了中央集權;重視文化教育,提倡儒學,推動民族交融;統兵消滅前燕,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

(2)原因:王猛博學好問,善于謀略和用兵,富有政治智慧;得到荷堅的支持;不畏權貴,采取順應歷史潮流的措施。四、論述題(共1題,共3分)18、略

【分析】【詳解】

根據“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并結合材料中的英雄人物,可得出英雄人物及其彰顯的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論述時可選擇其中的人物,結合其事跡展開論述,如林則徐,19世紀中期,在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之時,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嚴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増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其組織清軍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其他人物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論題:英雄人物及其彰顯的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說明:(任選兩個英雄人物)

林則徐:19世紀中期,在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之時,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嚴。

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増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其組織清軍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

楊靖宇: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妄圖滅亡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楊靖宇將軍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多次與日偽軍周旋苦戰,有力地錯制了日本侵略軍,充分展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和視死如歸、寧死不屈、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黃繼光: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不惜以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從而贏得了抗。

美援朝戰爭中最重要的一次勝利。正是無數個像他一樣的志愿軍戰士,才使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最終勝利,打擊了美帝國主義,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或王進喜: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王進喜帶領大慶工人克服重重困難,打出了大慶第一口油井,使新中國實現了石油的自給,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正是無數個像他這樣的勞動人民,才使中國的石油實現了完全自給,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或袁隆平:20世紀60年代,袁隆平開始水稻高產育種研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一一南優二號,為糧食持續穩定增產做出了新的貢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

總之,正是因為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不懈抗爭和持續奮斗,正是因為英雄人物浴血奮斗和英勇犧牲,我們的國家才有了今天的獨立自主,我們的民族オ有了今天的發展繁榮,我們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當代人應該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表現出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高分必備】這種類型的題最重要的是按照題目要求去作答,結構要完整,層次分明,史實到位,此題可得高分。五、簡答題(共5題,共40分)19、略

【分析】(1)本題據材料一“臺灣一平地方益廣;歲賦可增,民生得寧,邊疆永安”;據材料二“若歸天朝,使海外諸國,既懾天威,益慕圣德”,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政治、經濟、軍事角度,從維護國家統一、威懾海外諸國、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保證沿海諸省安全等方面分析康熙收復臺灣的戰略意圖。

(2)本題據材料三“蠲(免除)三年徭稅差役。分兵駐載”并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從設置機構、駐軍、免除稅役等方面概述康熙收復臺灣后的治理措施。再據材料三“運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聽民便。各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