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號:DBJ/T13-310-201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14953-2019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號:DBJ/T13-310-201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14953-2019主編單位:福州市建筑設計院福州市抗震辦公室批準部門: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實施日期:2020年03月01日關于發布《非開挖頂管技術規程》等19項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和設計圖集的通知各設區市建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交通與建設局,各有關單位:由省廳下達的《非開挖頂管技術規程》和《福建省建筑工程隔震構造標準圖集》等19項省標和設計圖集編制計劃項目,經組織審查,批準為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和設計圖集。在執行過程中,有何問題和意見請函告省廳科技與設計處。上述省標及設計圖集由省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附件:1.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發布項目(17項)2.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設計圖集發布項目(2項)123456789同時廢止)同時廢止)同時廢止)12司為了促進福建省建筑工業化發展和裝配式建筑標準化、模數化設計,針對裝配式住宅建筑進行專門優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工程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廣泛征求了設計、制造、施工、大專院校和相關部門的意見,最后經專家審查,制定了本技術規程。本規程共分七章,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模數;4定位法;5建筑設計優先尺寸;6混凝土構件優先尺寸;7公差與接口。本規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福州市建筑設計院及福州市抗震辦公室負責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與設計處(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號,郵編:350001)或福州市建筑設計院(地址:福州市晉安區福新東路185-1號,郵編:350014)。本規程主編單位:福州市建筑設計院福州市抗震辦公室本規程參編單位: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福州建工(集團)總公司金強(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大學本規程主要起草人:俞波楊大東翁錦華陳曉靜李俊峰宋曉姝王耀羅賢亮張國珍朱劍欽黎忠和朱曉陽莊國鉦林志森蘇清濡本規程主要審查人:梁章旋陳宇峰黃躍森鄧安妮王世杰彭伙水 12術語 23模數 53.1基本模數、導出模數 3.2模數協調應用 4定位法 74.1基本定位 4.2部件定位 5建筑設計優先尺寸 5.1一般規定 5.2樓梯 5.4門窗及其他 6混凝土構件優先尺寸 6.1一般規定 6.2剪力墻 6.3框架柱 6.4框架(次)梁 146.5預制疊合樓板 6.6預制板式樓梯 6.7預制空調板 7公差與接口 7.1公差 7.2接口 本規程用詞說明 22引用標準名錄 23附:條文說明 24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23Module 3.1BasicModule,ExportModule 3.2ApplicationofModularCoordination 4Positioning 74.1GeneralRequirementsofPositioning 74.2ElementPositioning 75PreferredSizeofArchitectureDesign 95.1GeneralRequirements 95.2Stairs 95.3Elevator 5.4Doors,WindowsandOthers 6PreferredSizeofConcreteElements 6.1GeneralRequirements 6.2ShearWall 6.3Columns 6.4Beams 6.5PrefabricatedCompositeFloors 6.6PrefabricatedStaircase 6.7PrecastCantileverAirConditioningBoard 7TolerancesandErectionInterface 7.1Tolerances 7.2ErectionInterface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22ListofQuotedStandards 23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411.0.1為推進福建省住宅建筑工業化,從住宅設計源頭實現建筑或部件的尺寸和安裝位置的模數協調,推動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安裝過程的通用化、模數化、標準化,特制定本技術規程。1.0.2本技術規程適用于福建省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工程的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安裝的模數協調。福建省裝配式鋼結構、木結構住宅可參考本規程執行。1.0.3福建省裝配式住宅的建筑設計除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福建省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22.0.1裝配式住宅assembledhousing以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系統性建造體系為基礎,建筑結構體與建筑內裝體中全部或部分部件部品采用裝配方式集成化建造的住宅建筑。2.0.2模數module選定的尺寸單位,作為尺度協調中的增值單位。2.0.3基本模數basicmodule模數協調中的基本尺寸單位,用M表示。2.0.4擴大模數multi-module基本模數的整數倍數。2.0.5分模數infra-modularsize基本模數的分數值,一般為整數分數。2.0.6模數協調modularcoordination應用模數實現尺寸協調及安裝位置的方法和過程。2.0.7部件element建筑功能的組成單元,由建筑材料或分部件構成。在一個及以上方向的協調尺寸符合模數的部件稱為模數部件。2.0.8分部件component作為一個獨立單位的建筑制品,是部件的組成單元,在長、寬、高三個方向有規定尺寸。在一個及以上方向的協調尺寸符合模數的分部件稱為模數分部件。32.0.9基準面datumplane部件或分部件按模數要求設立的參照面(系),包括為安裝和建造的需要而設立的面。2.0.10安裝基準面erectiondatumplane為部件或分部件的安裝而設立的基準面。2.0.11模數數列modulararray以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分模數為基礎,擴展成的一系列尺寸。2.0.12優先尺寸preferredsize從模數數列中事先排選出的推薦優先選用的模數或擴大模數尺寸。2.0.13公差tolerance部件或分部件在制作、放線或安裝時的允許偏差的數值。2.0.14制作公差manufacturingtolerance部件或分部件在生產制作時,與制作尺寸之間的允許偏2.0.15安裝公差erectiontolerance部件或分部件安裝時,基準面或基準線之間的允許偏差。2.0.16位形公差performancetolerance在力學、物理、化學等作用下,部件或分部件所產生的位移和變形的允許偏差。2.0.17連接空間jointspace安裝時,為保證與相鄰部件或分部件之間的連接所需要的4最小空間,也稱空隙。2.0.18標志尺寸coordinatingsize符合模數數列的規定,用以標注建筑物定位線或基準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以及建筑部件、建筑分部件、有關設備安裝基準面之間的尺寸。2.0.19制作尺寸manufacturingsize制作部件或分部件所依據的設計尺寸。2.0.20實際尺寸actualsize部件、分部件等生產制作后的實際測得的尺寸。53.1.1基本模數的數值應為100mm(即1M等于100mm)。3.1.2導出模數應分為擴大模數和分模數,其基數應符合下列規定:1擴大模數基數應為2M、3M、6M、9M、12M……;2分模數基數應為M/10、M/5、M/2。3.2.1裝配式住宅的建筑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安裝等,均應采用基本模數或導出模數,并優先選用本規程規定的優先尺寸模數數列,實現建筑模數協調。3.2.2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開間或柱距、進深或跨度,應采用3M為優先尺寸模數數列。3.2.3裝配式住宅建筑的層高基本模數應采用1M為優先尺寸模數數列。3.2.4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門窗洞口寬度宜采用3M為優先尺寸模數數列。3.2.5剪力墻厚度、框架柱、梁的截面尺寸應采用M/2、1M為模數數列。63.2.6預制樓板厚度應采用M/10為模數數列,預制樓板寬度應采用1M為模數數列。3.2.7預制墻板厚度應采用M/10、M/2、1M為模數數列。74定位法4.1.1本規程中裝配式住宅的建筑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安裝等采用的中心定位法與界面定位法均以軸線為基準線。4.2.1主體結構部件柱、梁、承重墻平面方向的定位,應采用中心定位法。4.2.2樓板及屋面板平面方向的定位,應采用界面定位法。4.2.3建筑沿豎向的部品部件定位,應采用以建筑標高為基準的界面定位法。4.2.4外圍護墻體、外墻鋪裝、外墻裝飾線條、飄窗、陽臺、屋面女兒墻等外裝部件的安裝,應采用界面定位法。4.2.5內裝部件的定位1內部空間隔墻部件的安裝:分戶墻應采用中心定位法,除分戶墻外其余戶內隔墻均應采用界面定位法。當多個部件匯集安裝到一條線或填充墻部件的一側及雙側空間要求模數空間時,應采用界面定位法(圖4.2.5)。2內部空間墻面、地面、天花等鋪裝部件的安裝,當內裝修面層所在一側要求模數空間時,應采用界面定位法。83內裝部件的安裝,應采用界面定位法。95建筑設計優先尺寸5.1.1裝配式住宅設計應遵循模數協調原則,優化套型模塊的尺寸和種類,實現住宅預制構件和內、外裝部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5.1.2裝配式住宅各功能空間采用的優先尺寸應符合表5.1.2的規定。//////5.2.1裝配式住宅樓梯的優先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樓梯間開間及進深尺寸應采用基本模數的整數倍數。2樓梯間開間及進深的優先尺寸宜符合表5.2.1-1、表5.2.1-2及表5.2.1-3的規定。5.3.1裝配式住宅電梯的優先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裝配式住宅電梯額定載重量宜為800kg、1000kg和1050kg。2裝配式住宅電梯井道尺寸應采用基本模數的整數倍數。3裝配式住宅電梯井道的優先尺寸宜符合表5.3.1的規定。5.4.1裝配式住宅門窗洞口的優先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裝配式住宅門寬的優先尺寸宜采用3M為基本模數,門高的優先尺寸應采用1M為基本模數。2裝配式住宅窗寬、窗高的優先尺寸均應采用3M為基本模數。3裝配式住宅門窗洞口采用的優先尺寸宜符合表5.4.1的規定。5.4.2裝配式住宅陽臺出挑寬度的優先尺寸應采用3M為基本模數,宜為1200mm、1500mm、1800mm。5.4.3裝配式住宅預制空調板寬度及預制女兒墻高度宜采用3M為基本模數。6混凝土構件優先尺寸6.1.1裝配式住宅混凝土預制構件的設計以實現主要構件的標準化、規格化、生產工業化為原則。6.1.2裝配式住宅混凝土預制構件采用的優先尺寸應符合表6.1.2的規定。6.2.1剪力墻的優先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剪力墻厚度應符合表6.1.2的要求。2預制剪力墻長度(圖6.2.1)的優先尺寸為9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6.3.1框架柱的優先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應符合表6.1.2的要求。2高層住宅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應符合表6.3.1的規定。6.4.1框架(次)梁的優先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框架(次)梁的截面尺寸梁寬、梁高應符合表6.1.2的要求。2高層住宅框架(次)梁的截面尺寸梁寬、梁高應符合表6.4.1的規定。6.5.1預制疊合樓板厚度不應小于60mm,尺寸級差模數為6.6.1預制板式樓梯最小厚度應為120mm,尺寸級差模數為10mm。預制板式樓梯的優先尺寸應符合表6.6.1的規定。6.7.1預制空調板的優先尺寸應符合表6.7.1的規定。7公差與接口7.1.1基本公差應符合下列規定:1部件或分部件的加工或裝配應符合基本公差的規定。基本公差包括制作公差、安裝公差和位形公差。2部件或分部件的制作尺寸應考慮基本公差和連接空間并根據標志尺寸確定(圖7.1.1)。SCC2CD3部件或分部件的制作公差應滿足《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4對于結構部件的基本公差允許值宜按表7.1.1中的2級控制,對于內裝部件、外裝部件的基本公差允許值宜按表7.1.1中的1級控制。7.1.2公差與配合應符合下列規定:1部件的安裝位置與基準面之間的距離(d),應滿足公差與配合的狀況,且應大于或等于連接空間尺寸,并應小于或等于制作公差(tm)、安裝公差(te)、位形公差(ts)和連接空間(es)的總和,且連接空間(es)的最小尺寸可為0(圖7.1.2)。2公差應根據功能部位、材料、加工等因素選定。在精度范圍內,宜選用大的基本公差。 27.2.1相鄰部件或分部件的安裝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接口的連接構造應滿足安全性、耐久性、變形適應性、功能適應性、美觀性、氣密性、水密性等要求。2接口構造應具有適應連接部件的制作公差和安裝公差的能力。3接口位置及構造應便于施工安裝、使用、檢查和維護。7.2.2部件的制作尺寸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設定安裝基準面,并應根據安裝基準面確定部件的標志尺寸、制作尺寸、制作公差和安裝公差。2部件的實際尺寸宜小于制作尺寸;制作公差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設計時應預先計算制作公差(圖7.2.2)。SSSS'<S7.2.3部件安裝原則上不得侵犯指定領域的部件基準面。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件安裝時,下道工序的安裝基準面應以上道工序的安裝基準面或調整面為準(圖7.2.3)。 23 237.2.4當部件的一部分凸出到基準面外部進行接口安裝時,其基準面或調整面的位置應后退,并應保持相當于制作公差的尺寸(圖7.2.4)。C7.2.5后施工的部件應負責填補連接空間(空隙)。先施工的部件不得侵犯后施工部件的領域,施工完成面不得越過基準面(圖7.2.5)。CCC7.2.6大而重、不易安裝、不易加工的部件應先行施工,沒有安裝公差或安裝公差小的部件應先施工。本規程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可”;反面詞采用“不可”。2本規程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按……執行”或“應符合……的規定”。引用標準名錄1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3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4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5住宅建筑規范GB503866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GB/T511297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15G367-18預制鋼筋混凝土陽臺板、空調板及女兒墻15G368-19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10住宅廚房模數協調標準JGJ/T26211住宅衛生間模數協調標準JGJ/T26312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標準JGJ/T39813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JB/T5123114福建省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DBJ13-21615福建省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術規范DBJ13-255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裝配式住宅建筑模數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號:DBJ/T13-310-2019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14953-2019制訂說明《裝配式住宅建筑模數技術規程》DBJ/T13-310-2019,經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19年12月10日以閩建科[2019]14號公告批準、發布,并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備案號J14953-2019。為便于大家在使用本技術規程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的規定,編制組根據《工程建設標準編寫規定》的要求,按照章、節、條的順序,編制了《裝配式住宅建筑模數技術規程》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技術規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規范規定的參考。 273模數 293.1基本模數、導出模數 293.2模數協調應用 294定位法 304.1基本定位 305建筑設計優先尺寸 5.1一般規定 5.2樓梯 31 335.4門窗及其他 346混凝土構件優先尺寸 366.1一般規定 366.2剪力墻 366.3框架柱 366.4框架(次)梁 376.5預制疊合樓板 376.6預制板式樓梯 377公差與接口 387.1公差 387.2接口 381.0.1為了推進我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2017年5月發布了《福建省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模數協調技術要求》,對裝配式建筑的模數協調設計作出相關規定,在我省裝配式建筑發展初期起到了規范、示范作用。本規程專門針對裝配式住宅的工業化建設需求,規范住宅建筑各功能空間的模數合理應用、制定鋼筋混凝土構件標準化尺寸,全面實現住宅建筑模數協調,將大幅度提高裝配式住宅標準化、減少構件種類、提高預制構件效率,從而達到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生產效益、促進行業進步、避免質量通病、促進裝配式建筑推廣等諸多目的;各部品部件的預制生產、現場裝配等亦容易形成經驗性節點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深化設計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施工質量、規范檢驗與驗收過程。1.0.2本規程從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預制構件生產、裝配式安裝等各環節出發,結合福建省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對裝配式住宅建筑從建筑空間到建筑部件各層級的模數協調應用做出有針對性、易實施性、科學性的規定,因此適用于福建省新建、擴建、改建等裝配式住宅工程。1.0.3目前我省大部分住宅設計中沒有考慮室內空間的模數化,開間進深尺寸也相對隨意。本規程力求簡化建筑模數在實際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從居住單元空間形態和尺寸的控制入手(制定開間、進深和層高的優先尺寸),進一步細化至結構構件和內、外裝部件的模數協調,建立建筑空間與各建筑部件的相互協調的尺寸關系。本技術規程執行過程中,涉及的有關標準、規范眾多,除執行本技術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和福建省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主要有:《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住宅建筑規范》GB50386《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標準》JGJ/T398等。3.1.1、3.1.2這兩條均沿用《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的相關規定,亦符合目前我國建筑行業使用習慣。3.2.1本規程的突出特點是制定裝配式住宅的建筑設計和部品部件的優先尺寸模數數列,制約對建筑模數數列的隨意性使用,以便推動裝配式住宅的工業化建造。在實際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也可以選用符合《建筑模數協調標準》GB/T50002要求的其他模數數列。3.2.2本規程按照我國傳統使用習慣制定3M為優先尺寸模數系列,對于有特殊技術經濟指標控制的住宅建筑,從實際應用角度出發,也可采用1M、2M的模數數列。3.2.4實際工程設計中住宅建筑的門窗洞口尺寸常常無法滿足3M的模數要求,因此本條規定不做強制性要求。裝配式住宅建筑的門窗洞口寬度宜采用3M為優先尺寸模數數列,當無法滿足時,也可采用1M的模數數列。3.2.7預制剪力墻厚度應采用M/2、1M為模數數列,預制內、外墻板厚度應采用M/10、M/2、1M為模數數列。4.1.1定位是指確定部件在模數空間中的位置和所占的領域。中心定位法:指基準面(線)位于部件上(多為部件的物理中心線),且與模數網格基準線重疊的方法。界面定位法:指基準面(線)設于部件邊界,且與模數網格基準線重疊的方法。我國慣用的結構部件的水平定位多采用中心線定位法,但因為結構部件的水平尺寸為非模數尺寸,獲得的裝配空間也是非模數空間,影響了裝修部件的標準化和集成化。模數協調的重點已經轉向結構和內裝的協調發展,需要結構部件的尺寸符合模數要求。同時,本規程采用軸線為基準線,符合我國廣大建筑師、工程師的制圖習慣,利于本規程的推廣應用。5建筑設計優先尺寸5.1.1裝配式住宅的平面設計應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實現住宅套型設計的標準化與系列化;立面設計宜充分考慮構件生產加工的可能性,追求通過不同外墻構件的靈活組合,采用不同飾面材料展現不同肌理與色彩的變化,實現富有裝配式建筑特征的立面效果;最終達到減少預制構件種類、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5.1.2表5.1.2中各住宅功能空間的優先尺寸包括面寬和進深。臥室、客廳等功能空間的開間或進深的擴大模數數列采用3nM(n為自然數),實際工程需要時設計人員可根據此原則選取相應尺寸。廚房和衛生間的優先尺寸均選自《住宅廚房模數協調標準》JGJ/T262和《住宅衛生間模數協調標準》JGJ/T263。5.2.1住宅平面設計中,樓梯、電梯、管道井等組合形成的核心筒模塊相對獨立于套型模塊。核心筒部分在實際工程中通常設計為剪力墻(現澆鋼筋混凝土),因此核心筒模塊的模數應用可適當放寬,不強制要求采用3M的模數數列,本規程提供優先尺寸供設計人員選用,亦能達到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的目的。平面示意圖平面示意圖圖1~圖6為表5.2.1-1、表5.2.1-2及表5.2.1-3相關樓梯平面示意圖,梯段凈寬應為墻體裝飾面至扶手中心線的水平距離,梯段及平臺有效寬度應達到規范要求。開向疏散樓梯的門,當其完全開啟時,不應影響樓梯平臺有效寬度。圖4所示剪刀梯滿足相鄰兩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米的要求。本條規定推薦的優先尺寸引用自標準圖集《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15G367-1,同時均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對于疏散樓梯的各項規定。5.3.1表5.3.1中電梯井道的凈尺寸均引用于標準圖集《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13J404。本規程條中規定擔架電梯井道凈尺寸宜為2100mm(寬)×2600mm(深),基本滿足現行有關規范、規定的要求。國內各省市關于擔架電梯的井道尺寸于加強高層住宅電梯設計管理的通知》(閩建設[2015]10號)中規定:“擔架電梯轎廂凈尺寸不應小于1100mm(寬)×2100mm(深);若擔架電梯轎廂尺寸不滿足上述要求,設計單位應提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相應依據,并在大樣圖中明確擔架尺寸、轎廂尺寸、擔架活動軌跡示意。”實際工程中住宅電梯的配置并非一成不變,不同電梯廠家的設計參數也各不相同,設計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電梯井道尺寸,但應符合國家和福建省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也應符合本規程條的要求。5.4.1《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中規定,戶(套)門的門洞口最小寬度為1.00m;住宅疏散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于1.10m。從實際應用角度出發,住宅門洞口也可采用1M為基本模數。此外,《無障礙設計規范》GB50763中規定,為了便于輪椅通行,平開門、推拉門、折疊門開啟后的通行凈寬度不應小于800mm,有條件時,不宜小于900mm。因此,表5.4.1給出的門洞口寬度優先尺寸既符合3M的優先模數數列,也滿足無障礙設計規范的要求。5.4.2、5.4.3裝配式住宅預制空調板及女兒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磅!杭州公積金貸款合同政策調整來了
- 房地產買賣合同書
-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入股合同協議書
- 植物模擬考試題+答案
- 租賃合同擔保書范文
- 磚廠人力資源合同新政策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長期勞動合同
- 醫療設備融資租賃合同
- 建筑合同工程設計補充協議模板
- 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共享框架合同
- 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24年版)
- 降低留置針靜脈炎發生率持續質量改進課件
- 《 大學生軍事理論教程》全套教學課件
- 中考數學計算題練習100道(2024年中考真題)
-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檢查手冊
- 排沙泵檢修工藝流程及驗收標準
- Q-BQB_402-2009冷連軋碳素鋼板及鋼帶
- 內蒙古自治區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暫行辦法內蒙古教育
- 柴油機排煙異常故障分析及排除
- 腹股溝疝臨床路徑表單
- 名中醫醫案100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