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測試卷【中考真題重組卷;范圍:8上第1~4單元】(附答案)_第1頁
期中測試卷【中考真題重組卷;范圍:8上第1~4單元】(附答案)_第2頁
期中測試卷【中考真題重組卷;范圍:8上第1~4單元】(附答案)_第3頁
期中測試卷【中考真題重組卷;范圍:8上第1~4單元】(附答案)_第4頁
期中測試卷【中考真題重組卷;范圍:8上第1~4單元】(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期中測試卷【中考真題重組卷】

(范圍:第1~4單元;滿分100分)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評卷人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1.(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林則徐在虎門銷煙,關天培在虎門悲壯殉國,定海三總兵血戰六晝夜為

國捐軀,陳化成在吳淞力竭犧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擊英軍。這反映了()

A.中國的獨立主權遭到破壞B.農民階級反帝救國的強烈愿望

C.清朝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敗D.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

2.(2022·山東威海·統考中考真題)《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

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材料中的“這場戰爭”指的是()

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

3.(2023·廣東·統考中考真題)根據嘉定縣相關記載,鴉片戰爭前五口之家“日織一匹,贏錢百文”;鴉片戰

爭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賤,計其所贏,僅得往日之半”。這一變化反映了,當地()

A.傳統紡織業受到沖擊B.自強求富初顯成效

C.民眾的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業初步發展

4.(2023·山東聊城·統考中考真題)“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持續四年之久

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結論的是()

A.英軍攻陷浙江定海B.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

C.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D.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5.(2022·四川攀枝花·統考中考真題)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或史實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

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縱火燒毀

B.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C.沙俄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D.《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

第1頁共10頁.

6.(2022·江蘇無錫·統考中考真題)洪秀全懷著濃厚的復古情愫,將小農生活理想化、絕對化,試圖根據自

己的設想重塑中國社會。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具體反映洪秀全這一思想的文件是()

A.《天朝田畝制度》B.《資政新篇》

C.《變法通議》D.《勸世良言》

7.(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羅爾綱在《太平天國史綱》中寫道:“正在這樣的一個決定兩個壁壘最

終命運的關頭,太平軍方面乃有內訌的大事變發生。太平軍自己來摧殘自己的勢力,使敵人有機會重新抬

起頭來向自己壁壘反攻,終歸把自己撲滅了去。”材料中的“大事變”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使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B.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C.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D.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基礎

8.(2023·廣東廣州·統考中考真題)1881年,清政府為了運輸開平煤礦的煤炭,建成唐胥鐵路,后來鐵路兩

端不斷延伸,到1894年擴建成為天津至山海關鐵路,彌補了北方多條水系互相平行、無法聯通的缺憾。這

說明()

A.近代軍事工業開始出現B.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C.洋務運動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發展D.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9.(2023·山東濰坊·統考中考真題)近代以來,京師同文館等機構翻譯了近四百部歐洲書籍。其主要作用是

()

A.抵制了外來侵略B.傳播了西方文化

C.發展了資本主義D.維護了清朝統治

10.(2023·遼寧錦州·統考中考真題)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創辦了“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反映出洋務運動

的口號是()

A.自強B.求富C.民主D.科學

11.(2023·山東聊城·統考中考真題)“佐圣主東戡閩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鄉侯,前后逾三十年,實同

是鞠躬盡瘁;維賢臣生并湖湘,位兼將相,地下若逢曾太傅,縱橫已萬余里,庶無負以人事君。”這副挽聯

稱頌的是()

A.林則徐B.左宗棠C.曾國藩D.鄧世昌

12.(2023·山東菏澤·統考中考真題)甲午戰爭后,中國出現了一個被認為是外資興業的時代。此前帝國主

義在華投資總共不過2、3億美元,此后到1902年,各國對華投資總額達到15億美元。據此判斷,當時

()

A.外國侵略勢力由沿海深入到內地B.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劇

第2頁共10頁.

C.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D.美國和日本成為侵華的主要國家

13.(2020·湖南常德·統考中考真題)梁啟超回憶19世紀80年代的情形時說:“朝士皆恥言西學,有談者,

詆為漢奸,不齒士類”,而19世紀末,卻出現了“舉國若狂,人人競言西學”,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性質的變化B.民族危機加深,救亡意識凸顯

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自強求富理念的推廣

14.(2023·廣東廣州·統考中考真題)1890年,已是舉人的梁啟超對康有為布衣上書、力倡變法的行為與見

解十分欽佩,于是沖破傳統觀念束縛,拜還是秀才的康有為為師。從此,康有為和梁啟超共同()

A.走上維新變法之路B.撰寫《資政新篇》

C.創建了中國同盟會D.提出“扶清滅洋”

15.(2023·寧夏·統考中考真題)據《清實錄》記載,1898年5月光緒帝將維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讓

京官對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見,以此測驗官員對變法的態度,其中在體現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

條意見,認為不可行的有189條,認為可行的只有63條。這表明()

A.社會性質發生變化B.維新變法阻力很大

C.近代民用工業出現D.“實業救國”成為共識

16.(2022·四川攀枝花·統考中考真題)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發布上渝稱:“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

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執干戈以衛社稷,……人人敢死,張我國威。”材料表明義和團運動()

A.是一場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愛國運動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質

C.自始至終都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D.使變法圖強成為共識

17.(2021·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聯軍”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實際上,搶劫持續了八天。而后,聯

軍以搜查義和團為名,進行多種多樣的搶劫活動。”這些“搶劫活動”發生在()

A.鴉片戰爭期間B.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C.甲午中日戰爭期間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

18.(2023·山東東營·統考中考真題)章士釗在《孫逸仙·自序》中寫道:“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

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此語旨在說明()

A.孫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B.孫中山是革命黨公認的領袖

C.孫中山是武昌起義的領導者D.孫中山是黃花崗起義的指揮者

19.(2023·山東濟寧·統考中考真題)孫中山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其中

“民權主義”的革命目標是()

A.“驅除韃虜”B.“恢復中華”

第3頁共10頁.

C.“創立民國”D.“平均地權”

20.(2023·安徽·統考中考真題)1905年《民報》創刊后,陸續發表了《民族的國民》《駁新民叢報最近之非

革命論》《駁革命可以召瓜分說》《駁革命可以生內亂說》等文章。這反映出《民報》作者群體()

A.傾向改良B.主張革命C.擁護君主立憲D.贊成君主專制

21.(2023·山東濰坊·統考中考真題)清帝溥儀退位時,仍保留皇帝尊號,每年坐收四百萬元巨款,養尊處

優于北京皇宮。這表明()

A.君主專制仍存在B.革命果實被竊取

C.辛亥革命不徹底D.民主共和難實現

22.(2023·新疆·統考中考真題)中國歷代都采用帝王紀年。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即電告各省都督;

中華民國,改用陽歷。這從側面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A.揭開民主革命序幕B.終結君主專制制度

C.推動革命高潮到來D.鼓舞全國人民斗志

23.(2023·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

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時民國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孫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擊的主要問題是()

A.列強瓜分中國B.袁世凱復辟帝制

C.軍閥割據紛爭D.國民政府腐敗

24.(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憲年號應即廢止,仍

以本年為中華民國五年’。”導致這一結果的歷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B.護法運動C.護國戰爭D.北伐戰爭

25.(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是1917-1920年部分歷史事件。從中可看出()

A.新文化運動傳播了民主共和思想B.新文化運動推動了白話文的普及

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D.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26.(2023·山東濟南·統考中考真題)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白

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舊文學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見,他倡導()

A.政治革命B.文學革命C.軍事革命D.科技革命

27.(2023·北京·統考中考真題)一位美國教育家于1919年5月來華,6月他在北京給女兒寫信:想想我們

第4頁共10頁.

國內14歲以上的孩子,有誰思考國家的命運?而中國學生負起政治改革運動的領導責任,并使得商人和各

界人士感到慚愧而加入他們的運動,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材料說明這場運動()

A.以《新青年》作為重要陣地B.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

C.遭到北洋政府的鎮壓D.引發實業救國的熱潮

28.(2023·湖北鄂州·統考中考真題)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根據提示,圖中①應填入的正確史

實是()

A.農民罷耕B.教師罷教

C.工人罷工D.士兵起義

29.(2023·山東濱州·統考中考真題)“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以為這些

人掌握著權力,千方百計運動這些人來贊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

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能印證這

一說法的是()

A.維新變法的失敗B.中華民國的成立

C.新文化運動的興起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30.(2022·四川內江·統考中考真題)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

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表明中共提出了()

A.民主革命綱領B.黨的中心工作C.抗日民主政權D.工農武裝割據

評卷人得分

二、綜合題(共4小題,第31題8分,第32題11分,第33題10分,第34題11分;共40分)

31.(2023·河南·統考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近代新式學堂(部分)課程開設情況表

學堂開設課程

第5頁共10頁.

京師同文館數理啟蒙、幾何原本、微分積分、萬國公法、練習譯書等

福州船政學堂英語、地理、代數、幾何、航海天文學、船舶駕駛術等

天津電報學堂電磁學、電測試、材料學、電報地理學、電報實習等

——摘編自章開沅等《中國近現代史》

材料二京師同文館翻譯的西書以外交和史地政法類居多,其中有中國人看到的第一本國際公法。福州

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術工作由船政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嚴復早年就讀于福州船政學堂,

后致力于翻譯事業,甲午戰爭期間號召救亡圖存。新式學堂建立的分年排課、按班級授課等制度,一直沿

用至今。

——摘編自鄭師渠《中國近代史》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些學堂課程設置的特點。(3分)

(2)據材料二,說明這些學堂產生的影響。(3分)

(3)綜上所述,你獲取了關于教育發展的什么啟示?(2分)

32.(2020·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種危機感促

成了人們的覺醒,救亡圖存成了當時最緊迫的要求。

——摘自《山東大學精品課程》

(1)19世紀末,列強“瓜分中國”是受哪一條約的直接影響?列強“瓜分中國”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哪些?當時

中國人民“最緊迫的要求”是什么?(6分)

第6頁共10頁.

材料二1900年俄國趁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之機,出兵侵占了中國東北全境,同時他也力圖將朝鮮

據為己有,在各國列強勾心斗角你爭我奪的背景下,日俄雙方加緊擴軍備戰,意圖一決雌雄。

——摘自《中國廣播網》

(2)材料二中“運動”的斗爭矛頭指向誰?該“運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3分)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在侵華過程中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2分)

33.(2022·湖北荊州·統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1895年,孫中山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1900年,孫中山又領導發動了惠州起義,兩次起義均

遭到失敗。孫中山后來說,廣州起義失敗時,“舉國輿論莫不目子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

不絕于耳。”但惠州起義失敗后,“則鮮聞一般人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事不成矣。

前后相較,差如天淵。”

材料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一時報紙風起云涌,蔚為大觀”,許多報紙以監督政府為己任,

議論時政得失,如《民國新聞》以“維護共和政體”為宗旨。各種政黨、社團紛紛成立,1912年10月,僅在

民政部登記的團體就有85個,包括政治團體22個。由于“社會對政治興味非常亢進”,政法學校和大學法科

學生猛增,“一時法政學校遍于全國”。

——均摘編自李侃主編《中國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回答:從廣州起義到惠州起義,中國民眾對孫中山領導發動武裝起義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國民眾對政治持什么態度?這一態度產生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回答2點)(6分)

第7頁共10頁.

34.(2019·河南·統考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

時間陳獨秀的活動

1915年創辦《青年雜志》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

1919年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局書記

材料二1918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評論》從這以后,新文化知識分子由批判封

建舊傳統等——般宣傳開始轉向宣傳現實的政治斗爭,把民主與科學思想同時事政治結合起來3五四運動

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釗《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每周評論》也刊載了摘譯版

《共產黨宣言》以及陳獨秀《二十世紀俄羅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一中陳獨秀的活動反映了中國近代哪些重大歷史事件?(3分)

(2)據材料二,陳獨秀等知識分子思想宣傳的內容有了哪些新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變化的原因。(6

分)

(3)綜上所述,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的身上體現了哪些優秀的品質?(2分)

第8頁共10頁.

1.D9.B17.D25.B

2.A10.A18.B26.B

3.A11.B19.C27.B

4.C12.B20.B28.C

5.B13.B21.C29.D

6.A14.A22.B30.A

7.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