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北師大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427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戰爭征服與和平交往是世界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和融合的兩種形式。下列事件中與其他三項明顯不同的是()A.希波戰爭B.亞歷山大帝國的征戰C.羅馬帝國的擴張D.馬可·波羅來華2、現在很多城市的公交汽車上開始使用“非接觸式公交IC卡”,該卡應用了物理學上的電磁感應原理。持卡者只要將在車門口的一臺小機器前一晃,機器就能發出通過的信號。你知道電磁感應現象是誰最早發現的嗎?()A.愛迪生B.赫茲C.格拉姆D.法拉第3、世界歷史上,國家之間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團間的較量,左右著歷史發展的進程,影響著世界格局的演進。仔細觀察下圖,說說導致兩大軍事集團較量的根源是()A.塞爾維亞青年槍殺了奧匈帝國的王儲--裴迪南夫婦B.帝國主義列強為了爭奪巴爾干地區C.德國妄想一統歐洲,再現昔日日耳曼人的輝煌時代D.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帝國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A.王朝戰爭B.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的戰爭C.民族解放戰爭D.帝國主義掠奪戰爭5、它是一部科技著作,對找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這部科技著作是()A.《天工開物》B.《農書》C.《農政全書》D.《本草綱目》6、“以和為貴”、“和平交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古代對外開放中體現這一優良傳統的是①絲綢之路②鑒真東渡③鄭和下西洋④戚繼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視察南湖,欣然題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詩中“畫舫”因為召開了哪一次重要會議而名聞天下?()A.遵義會議B.中共“一大”C.中共“七大”D.國民黨“一大”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8、英國瓦特改良了蒸汽機;由此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錯誤:____
理由:____。9、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張氏一家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上街慶祝江青反革命集團被剿滅。
錯誤:____
理由:____。10、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恰當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太宗打敗東突厥,俘獲其首領頡利可汗)大宗當面數明他的罪狀后,還是授予官爵,賜給田宅,對東突厥各部的首領,唐朝也給予優厚待遇,仍令他們管理舊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材料三材料四“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鄭成功材料五雍正皇帝成精明確指出:“從俗從宜”,“從安其俗”,強調了不應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行政制度、風俗習慣、社會組織和宗教信仰而進行統治。——余梓東《論清朝的民族政策》(1)材料一體現了唐朝怎樣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中的“和同為一家”是形容唐朝與哪個民族的關系?試舉一例唐朝與這個民族友好交往的表現。(3)材料三中圖一的政權B是什么政權?為了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在圖二方框處設置了什么機構?(4)材料四中侵占臺灣的“貴國”是哪個國家?臺灣收復后,清政府設置臺灣府,它的設立有什么歷史意義?(5)據材料五,清朝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管轄所遵循的原則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歷代清朝統治者是怎樣管轄西藏的?11、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____。12、1905年成立的興中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錯誤:____;改正____。13、辨析改錯(下列每題兩處劃線的內容;其中一處是錯誤的,請指出錯誤之處并加以訂正。)
(1)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夏朝開始。
錯誤:____訂正:____
(2)公元前221年,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西漢建立。
錯誤:____訂正:____
(3)為了防御匈奴進攻,秦始皇征發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靈渠。
錯誤:____訂正:____
(4)為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分封令”;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王封國勢力。
錯誤:____訂正:____
(5)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這是今西藏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
錯誤:____訂正:____。14、合肥市某中學八年級(4)班的小明同學在學習完中國近代史后;自己動手事理并撰寫了一段歷史筆記,其中有四處錯誤,現在請你幫他找出來并改正。
1921年中共一大在北京在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1924年,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合作,開展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實行國民黨一黨專政,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由此爆發,中華民族進入全民抗戰階段。1940年,八路軍在朱德的指揮下,發動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規模最大的戰役,增強了全國人心的抗戰信心。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但蔣介石妄想在中國繼續實行專制獨裁統治,1946年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全面內戰,妄圖消滅一切革命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了堅決的抵抗,經過三年多的戰爭,最終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1)錯誤:____改正:____
(2)錯誤:____改正:____
(3)錯誤:____改正:____
(4)錯誤:____改正:____。15、哥白尼說過“人的天職在于探索真理”。探索,可以使人進步;探索,可以領略到世界中更多的奧妙;探索,推動著時代的進步。通過艱苦卓越地探索,古希臘的____發現了杠桿定律;意大利航海家____發現了美洲大陸;英國的____提出了“生物進化論”;科學家____在20世紀初提出了相對論。16、1909年;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判斷對錯)
錯誤:____改正: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7、孔子提出了“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____(判斷對錯)18、1839年,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將繳獲的全部鴉片當眾銷毀,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____。(判斷對錯)1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____(判斷對錯)20、漢高祖劉邦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岢法,獲得人民愛戴。____(判斷對錯)21、1894年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出兵占領朝鮮,發動侵華戰爭。這一年是舊歷甲午年,史稱“甲午中日戰爭”。____(判斷對錯)22、如圖示意圖反映了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一個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發展過程,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不斷探索精神.____(判斷對錯)
評卷人得分四、列舉題(共3題,共9分)23、【題文】舉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兩項成果。24、根據下列提示寫出新中國處理民族關系的相關內容。(1)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共提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2)1951年,西藏人民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達成協議,西藏獲得__________________。(3)中央提出實施__________________戰略;使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得到重大發展。
(4)山東援藏干部___________是支援少數民族地區建設事業的干部中的杰出代表。25、列舉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役的名稱.評卷人得分五、連線題(共2題,共4分)26、(8分)請用直線連接時間人名作品或風格北宋關漢卿風格委婉,情感真摯兩宋之交司馬光《資治通鑒》南宋李清照《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元辛棄疾《竇娥冤》27、連線題(將下列人物與其對應的成就用線段起來)。(共10分)評卷人得分六、識圖題(共4題,共16分)28、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誰為開辟圖一這條東西方交通要道做出了重大貢獻?按照文明交流的方式劃分,以上兩幅圖片屬于哪種交流方式?(2)請再舉出一件與以上兩種文明交流方式相同的歷史事件。(3)以上這些歷史事件對世界歷史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4)你能舉出一種與以上兩圖不一樣的交流方式嗎?請問這樣的方式又對世界歷史產生了什么作用?29、(1)觀察上圖,請將下列地點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A我國最先設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B我國1965年設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2)據圖回答:我國已經設立的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特點?30、閱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
(1)分別說出材料一中兩幅圖片是哪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區旗?(2)我國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利益而提出的科學構想是什么?這一科學構想的最早提出者是誰?這兩個地區回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這兩個地方回歸祖國對中國有什么意義?31、讀圖,回答問題。圖一《慕尼黑協定》的簽署圖二《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1)圖一、圖二所示史實都與哪一事件直接相關?(2)圖一、圖二所示史實分別對該事件產生了什么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和融合。希波戰爭、亞歷山大帝國的征戰、羅馬帝國的擴張屬于暴力沖突,馬可·波羅來華屬于和平交往,故選D。【解析】【答案】D2、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電磁感應現象的知識點.【解析】【解答】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供了制造發電機的基本原理.
故選D.3、D【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導致兩大軍事集團較量的根源.【解析】【解答】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發展不平衡.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伴隨著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與英;法、俄等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展開激烈的爭奪.爭奪霸權的結果,形成了兩大敵對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和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故選D.4、D【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主要力量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它們參戰的目的都是為了爭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即瓜分世界。因此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故選:D。
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經過、性質和影響。【解析】D5、A【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天工開物》。《天工開物》對找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解析】A6、A【分析】試題分析:本小題考查的是戚繼光抗倭。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被稱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東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搶劫分贓,威脅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他組建一支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戚家軍,九戰九捷,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被尊為民族英雄,永遠載入史冊。很明顯,這是中外之間的沖突,不屬于和平友好交往,故去除含有④的答案,選擇A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統一國家的建立·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對外友好的往來;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中外的交往與沖突【解析】【答案】A7、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的相關知識.【解析】【解答】據所學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會議的最后一天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畫舫)上進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所以材料中的“畫舫”因為召開了中共一大而名聞天下.
故選B.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8、英國瓦特改良了蒸汽機,由此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標志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瓦特改良蒸汽機標志著進入蒸汽時代【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解析】【解答】依據所學;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英國的棉紡織業,開始標志是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良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它標志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故答案為:
錯誤:英國瓦特改良了蒸汽機,由此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理由: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標志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瓦特改良蒸汽機標志著進入蒸汽時代.9、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改革開放前,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也很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灰)色的海洋”.【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改革開放前后人們服飾的變化.【解析】【解答】改革開放前;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也很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灰)色的海洋”.改革開放后,隨著物資的豐富和思想觀念的解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商店里的名牌服裝爭奇斗艷,時裝表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服飾已經不僅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因而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張氏一家不可能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上街慶祝江青反革命集團被剿滅.
故答案為:
錯誤: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理由:改革開放前,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人們買衣服要憑布票,且數量有限,色彩和樣式也很單調.大家都穿著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灰)色的海洋”.10、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改變了歷代統治者“貴中華,賤夷狄”的觀念,力求平等對待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的習慣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數民族人做官,對其首領優禮相待;唐太宗待人寬厚仁慈,對少數民族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所以贏得了少數民族的擁戴,被稱為“天可汗”。由材料一的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2)本題主要考查了唐與吐蕃的交往。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個王朝。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做了吐蕃的贊普,統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貞觀時期,松贊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帶去了大批的手工藝品和多種生產技術、醫藥書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經濟、文化發展。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兩百年間,新贊普即位,必請唐天子“冊命”。8世紀初,金城公主嫁與吐蕃贊普。9世紀,吐蕃與唐會盟。盟約里說:“患難相恤,暴掠不作。”史稱“長慶會盟”。(3)本題主要考查了宋金對峙和元朝對西藏的管轄。結合材料三圖一的信息,根據所學可以得出,指的是南宋、金和西夏民族政權的并立。故B是金。1114年,女真族杰出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抗遼,取得了初步勝利。1115年,阿骨打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阿骨打就是金太祖。1125年遼天祚帝為金軍所俘,遼朝滅亡。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1127年,北宋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年號建炎,后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形成了南宋、金和西夏民族政權的并立的局面。宣政院是元世祖設立的中央政府的官署,掌管全國佛教的事務和吐蕃地區的軍事、行政。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設置的管理西藏地區的行政機構。宣政院的設立,使西藏開始成為元朝的一個行政區,標志著西藏開始納入中國的版圖。(4)本題主要考查了鄭成功收復臺灣和臺灣府的設立。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臺灣地區,殘酷的屠殺和奴役當地人民,并以臺灣為據點經常騷擾大陸沿海地區。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跨海作戰,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荷蘭殖民者投降,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故侵占臺灣的“貴國”是荷蘭。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這加強了臺灣同內地的聯系,促進了臺灣的開發,同時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5)本題主要考查了清朝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管轄所遵循的原則和歷代清朝統治者對西藏的管轄。結合材料五的信息;雍正皇帝成精明確指出:“從俗從宜”,“從安其俗”,強調了不應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行政制度;風俗習慣、社會組織和宗教信仰而進行統治。可以得出,清朝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管轄所遵循的原則是:尊重民族差異或“從俗從宜”,“從安其俗”或不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行政制度、風俗習慣、社會組織和宗教信仰。清初:順治帝接見五世達賴,賜予他“達賴喇嘛”的稱號;后來康熙的賜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稱號。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經過中央政府冊封。雍正時期(1727年),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代表中央長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乾隆帝制定了“金瓶掣簽”制度,規定喇嘛教活佛轉世人選,必須用中央頒發的金奔巴瓶抽簽決定,由駐藏大臣監督。
【解析】(1)開明的民族政策。(2)藏族唐太宗時,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3)金宣政院。
(4)荷蘭。意義: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5)原則:尊重民族差異(“從俗從宜”;“從安其俗”或不改變少數民族地區的行政制度;風俗習慣、社會組織和宗教信仰)。
措施:確立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的制度。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11、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京師大學堂。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和中國近代最早的國立綜合性大學。1898年戊戌變法,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清政府制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京師大學堂分普通學與專門學兩類。同時設師范齋和編譯局等部門。以后歷經“戊戌政變”、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等變故,京師大學堂屢遭摧殘,以致停辦。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先設速成科,下分“仕學館”和“師范館”。據此,故填:京師大學堂。【解析】京師大學堂12、興中會同盟會【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同盟會.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創建了興中會,興中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解析】【解答】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把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革命目標.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故答案為:錯誤:興中會;改正:同盟會.13、夏朝商朝西漢秦朝靈渠長城分封令推恩令西藏新疆【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甲骨文.
(2)本題考查秦朝建立.
(3)本題考查長城的修建.
(4)本題考查推恩令的實施.
(5)本題考查西域都護的建立.【解析】【解答】(1)甲骨文是商朝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的;不是從夏朝開始的.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不是西漢.
(3)為了防御匈奴進攻;秦始皇征發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不是靈渠.
(4)為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王封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不是分封令.
(5)公元前60年;漢宣帝時,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不是西藏地區.
故答案為:
(1)錯誤:夏朝;訂正:商朝.
(2)錯誤:西漢;訂正:秦朝.
(3)錯誤:靈渠;訂正:長城.
(4)錯誤:分封令;訂正:推恩令.
(5)錯誤:西藏;訂正:新疆.14、北京上海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朱德彭德懷社會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的相關知識.
(2)本題考查七七事變的相關知識.
(3)本題考查百團大戰的相關知識.
(4)本題考查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解析】【解答】(1)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在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2)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由此爆發,中華民族進入全民抗戰階段.
(3)1940年;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發動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規模最大的戰役,增強了全國人心的抗戰信心.
(4)1946年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全面內戰;妄圖消滅一切革命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了堅決的抵抗,經過三年多的戰爭,最終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故答案為:
(1)錯誤:北京;改正:上海.
(2)錯誤:九一八事變;改正:七七事變.
(3)錯誤:朱德;改正:彭德懷.
(4)錯誤:社會主義革命;改正:新民主主義革命.15、阿基米德哥倫布達爾文愛因斯坦【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阿基米德、哥倫布、達爾文和愛因斯坦.【解析】【解答】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他說過“人的天職在于探索真理”.通過艱苦卓越地探索,古希臘的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定律,“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是他的名言;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打破了美洲大陸孤立;隔絕的局面;英國的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到了科學的基礎上;科學家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提出了相對論,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故答案為:
阿基米德;哥倫布;達爾文;愛因斯坦.16、京漢鐵路京張鐵路【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京張鐵路.【解析】【解答】詹天佑是中國近代杰出的鐵路工程師.他率工程隊出色地完成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艱難的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務;1909年建成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故答案為:
錯誤:京漢鐵路;改正:京張鐵路.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7、√【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孔子及其思想主張.【解析】【解答】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故答案為:
√.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知識點.【解析】【解答】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
故答案為:
√.19、√【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1689年英國國會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個法案對國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事物中的權利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故答案為:
√.20、×【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景之治出現的原因.【解析】【解答】西漢文帝和景帝提倡以農為本;關心農桑,將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一些嚴刑苛法.文景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社會比較安定,國家的糧倉豐滿,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
故答案為:
×.21、√【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戰爭.【解析】【解答】1894年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出兵占領朝鮮,發動侵華戰爭.這一年是舊歷甲午年,史稱“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在甲午戰爭戰敗后,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探索.【解析】【解答】根據圖片信息可知:洋務運動是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以“師夷長技以制強”為口號,主要停留在經濟層面;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分別以“變法圖強”和“三民主義”為目的和指導思想;新文化運動是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民主”“科學”為口號.這是中國近代化的起步;所以此圖反映了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一個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發展過程,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不斷探索精神.
故答案為:
√.四、列舉題(共3題,共9分)23、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機;汽船、火車、進入機器生產;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等。
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第一次工業革命。
點評:本題難度低,考查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屬于送分題;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765年—1840年,首先在英國爆發,隨后蔓延到歐洲。【解析】【答案】珍妮機、汽船、火車等(兩項即可)24、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結合教材可知,我國是由56個名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為了保證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權利,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故填:民族區域自治。(2)本題考查的是西藏的和平解放。結合教材可知,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新中國成立后,一面向西藏進軍,一面力爭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故填:和平解放。(3)本題考查的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了縮小東西部的差距,實現東西部的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中共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使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西部出現了大開發、大發展的新氣象。故填:西部大開發。(4)本題考查的是孔繁森的事跡。結合教材可知,為了達到各民族共同繁榮,中央政府調派大批干部支援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事業,山東援藏干部孔繁森是支援少數民族地區建設事業的干部中的杰出代表,生前兩次援藏,踏遍阿里的山山水水進行調查,為阿里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故填:孔繁森。【解析】(1)民族區域自治。(2)和平解放。(3)西部大開發。(4)孔繁森。25、略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知識點,應把握三大戰役的有關知識.【解析】【解答】1949年8月;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解放軍發起了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遼沈戰役剛剛結束,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等指揮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發起了淮海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在淮海戰役進行的時候,東北解放軍和華北解放軍合力進行了平津戰役,使華北全境得到解放.
故答案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五、連線題(共2題,共4分)26、略
【分析】本題考查了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兩宋之交的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詞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用口語。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常悲嘆山河分裂,代表作有《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等。元曲最優秀的劇作家是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解析】27、略
【分析】試題分析:這一題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識記能力,只要是基礎知識熟練就不難做出,關鍵是要認真選擇對應項,否則一個地方錯了,就會影響另一個得分點,所以細心很重要。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古代文明的傳播與發展?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璀璨的近代文化?世界的文化杰作;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學和思想的力量;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人類邁入“電氣時代”。【解析】【答案】六、識圖題(共4題,共16分)28、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絲綢之路和古代世界和平交流的相關知識。漢朝時,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之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動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物品輸入中國內地。可見,絲綢之路的開辟是在張騫通西域后,重要人物當然就是張騫。人類社會的交往方式分為暴力交往和和平交往。這兩種交往方式都對傳播文化、擴展文明起到了促進作用。可見,絲綢之路屬于和平的方式。(2)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世界和平交流的知識。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往最主要方式是和平交往,如馬可波羅來華、玄奘西游、鑒真東渡、阿拉伯數字的傳播等。古代文明之間的交往促進了世界文明的擴展。(3)本題主要考查和平交流的歷史影響。古代東西方文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稀土金屬壓延加工中的質量改進方法選擇與實施考核試卷
- 游樂設施施工中的安全文化建設考核試卷
- 木片在紙漿生產中的優化研究考核試卷
- 搪瓷制品的環保生產與廢棄物處理考核試卷
- 生態保護宣傳教育策略考核試卷
- 青浦區高三語文二模2021作文
- 電飯煲煮飯不熟應對考核試卷
- 浙江省J12共同體聯盟校初三語文中考模擬考試試卷(含答案)
- 家用電器具的材料腐蝕與防護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行業熱點問題研究動向與趨勢預測考核試卷
- 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方案
- 文員實習報告1000字2篇
- 腦梗死病人的健康宣教課件
- 信訪工作培訓課件
- 髕骨脫位學習課件
- 康復醫學科病歷模板
- 陳皮促銷主題活動方案
- 街道零星勞務外包投標方案技術標
- 省級課題結題報告范本
- 鑄件外觀缺陷圖
- 冰箱溫度監測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