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真菌性鼻竇炎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1頁
【頭頸】真菌性鼻竇炎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2頁
【頭頸】真菌性鼻竇炎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3頁
【頭頸】真菌性鼻竇炎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4頁
【頭頸】真菌性鼻竇炎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真菌性鼻竇炎影像學診斷概述1791年,Plaignaud首先報導本病1893年,Mackenzie報導上頜竇麯黴菌病1965年,Hora分為侵襲性和非侵襲性1997年,Deshazo分為四種類型影像學檢查方法X線平片:診斷價值不大多軌跡體層攝影:基本淘汰CT:首選檢查方法MRI:準確顯示病變範圍真菌性鼻竇炎分型早期籠統分為侵襲和非侵襲性兩種近期多分為四種類型真菌球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真菌性鼻竇炎病原菌常見:麯黴菌、毛黴菌少見:白色念珠菌、孢子菌屬等急性暴發型:麯黴菌、毛黴菌其他三種類型:麯黴菌

真菌球(FungalBall)

真菌性鼻竇炎(一)概況最常見一種類型國內文獻報導最多CT為術前主要診斷依據臨床表現中老年人,女性稍多病程長,持續數月常見癥狀:鼻塞、血涕、膿性和惡臭分泌物、面部疼痛、頭痛等內窺鏡所見:乾酪性分泌物影像學表現多為單一鼻竇發病上頜竇最常見,額竇罕見CT表現:竇腔實變,伴有鈣化MRI表現:T1WI低或等信號,T2WI極低信號,不強化竇壁骨質增生肥厚、破壞

右上頜竇真菌球

右上頜竇和鼻腔真菌球

右篩竇真菌球蝶竇真菌球

左額竇真菌球

左上頜竇真菌球

右蝶竇真菌球檢查方法評價X線平片:診斷價值不大CT:首選MRI:補充鑒別診斷非真菌性鼻竇炎更常見鈣化或骨化少於3%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腫瘤或瘤樣病變

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allergicfungalsinusitis)

真菌性鼻竇炎(二)概況最晚認識一種類型1981年,Miller首先報導1983年,Katzenstein命名為變應性曲菌性鼻竇炎現名為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較常見,占慢性鼻竇炎7%實際診斷率低臨床表現特應性年輕人家族過敏史,哮喘反復發作鼻竇炎或鼻息肉常見癥狀:鼻塞、乳酪狀黏涕、疼痛、眼部或(和)神經系統癥狀影像學表現半組或全組鼻竇發病,伴有鼻息肉CT表現:竇腔實變、膨脹,伴形態不一高密度影,骨質變形、侵蝕MRI表現:T1WI低或等信號,T2WI低或無信號,不強化侵犯鄰近結構:眼眶、前顱窩等

左半組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

左半組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全組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全組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全組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

術前

術後

全組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術後復發檢查方法評價X線平片:診斷價值不大CT:主要診斷方法MRI:一般不需要,侵犯鼻外結構可作為補充檢查方法Bent氏診斷標準病史、皮試或血清學證實I型變態反應鼻息肉病典型CT表現組織學證實嗜酸細胞黏液真菌染色或培養結果陽性真菌不侵犯鼻竇黏膜鑒別診斷與其他三型真菌性鼻竇炎鑒別腫瘤或瘤樣病變

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chronicinvasivefungalsinusitis)

真菌性鼻竇炎(三)概況少見一種類型易誤診為惡性腫瘤分為慢性無痛型、肉芽腫型Stringer定義進展慢,病程大於4周黏膜及血管內真菌侵犯臨床表現多發生於健康人早期癥狀不典型侵襲性癥狀眼眶、顱內、翼齶窩、硬齶等眶尖或海綿竇綜合癥內窺鏡所見:黃色或黑色塊狀物影像學表現上頜竇最常見,篩、蝶竇次之早期表現黏膜增厚—無特異性典型CT表現:竇壁骨質破壞,伴有增生硬化,充以軟組織影MRI表現:T1WI多為等信號,T2WI信號不定,易顯示神經周侵犯鄰近結構侵犯:最常見為眶尖、海綿竇發病3月發病1年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檢查方法評價CT:主要診斷方法MRI:治療必需檢查方法,易鑒別病變與阻塞性炎癥,準確顯示侵犯範圍CT和MRI結合是本病診斷和鑒別、治療最佳選擇鑒別診斷鼻竇癌:病史短,進展快,竇壁骨質破壞明顯,多不伴硬化,軟組織腫塊密度不均,形態不規則,MRI多為中等信號眶尖炎性假瘤:侵犯鼻竇少見,可有骨質增生硬化,激素治療有效

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acutefulminantfungalsinusitis)

真菌性鼻竇炎(四)概況少見一種類型多發生於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病人真菌菌絲侵犯血管、骨質首先侵犯鼻部,短期內侵犯顱面部結構死亡率60%~100%臨床表現發病急,進展快早期癥狀:發熱、眶面部腫脹及疼痛進展期癥狀:頭痛、嘔吐、眼球突出、動眼障礙、視力下降等晚期出現嚴重組織壞死內窺鏡所見:鼻黏膜呈黑色,可見褐色或黑色幹痂影像學表現多發生於上頜竇,其次為篩、蝶竇早期鼻竇黏膜增厚,一般無氣液平面,上頜竇周軟組織浸潤典型表現:竇腔軟組織影,竇壁及周圍嚴重骨質破壞,無竇腔變形,廣泛侵犯鄰近結構

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

2006-8-262006-9-4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

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急性暴發性真菌性鼻竇炎檢查方法評價CT:首選檢查方法MRI:主要檢查方法,準確顯示病變範圍,指導治療必須CT和MRI結合鑒別診斷鼻腔或鼻竇惡性腫瘤:與本病比較進展慢,範圍較局限,多部位骨質破壞、跳躍侵犯顱內少見類型臨床表現發病部位影像學表現檢查方法FB

血涕單一鼻竇竇腔實變首選CT

惡臭分泌物上頜竇常見鈣化AFS

反復發作鼻竇半組或全組竇腔實變首選CT

炎或鼻息肉,鼻竇鈣化MRI補充乳酪狀黏涕骨質膨脹CIFS

侵襲癥狀上頜竇、蝶竇骨質破壞伴同時CT和MRI

眶尖或海綿常見,易侵犯硬化,軟組竇綜合征鄰近結構織腫塊AFFS

發病急,進廣泛累及顱骨質破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