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管理第四版 課件 第4章 社區服務_第1頁
社區管理第四版 課件 第4章 社區服務_第2頁
社區管理第四版 課件 第4章 社區服務_第3頁
社區管理第四版 課件 第4章 社區服務_第4頁
社區管理第四版 課件 第4章 社區服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區管理(第四版)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社區管理

(第四版)汪大海、魏娜、郇建立主編第3篇社區管理的內容第4章社區服務社區服務的發展歷程社區服務的主要內容我國社區服務發展的制約因素社區服務的工作方法發展我國社區服務的基本思路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重

點問

題早在19世紀,社區服務作為社會福利的一種形式,首先在英國誕生。1869年,英國倫敦出現了第一個社區服務組織—“慈善組織會社”,傳播到美國。1877年,美國水牛城成立了全球第一個慈善組織會社。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1國外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社區服務的由來國外社區服務的發展英國的社區照顧美國的社區服務德國的“鄰里之家”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1國外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針對“院式照顧”而提出的。具有6種形式:一是由地方政府出資興辦社區服務中心。二是開辦社區老年公寓。三是家庭照顧。四是設立暫托處。五是上門服務。六是開辦社區老人院。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政府提供的服務;二是社區志愿者提供的服務。“鄰里之家”實際上是一種自我經營、自我管理、自負盈虧的社區服務機構。“社會福利社會辦”“四個層次一條龍”醞釀產生(1983—1987年)普及推廣(1987—1993年)鞏固提高

(1993—2000年)體系建設(2000年至今)社區服務體系構建政策文件支持“十四五”期間強化相關政策出臺街區試點

工作經驗交流會

《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2

我國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1983年第八次全國民政會議前后,提出了國家和社會力量相結合;1984年漳州會議上,民政部明確了“社會福利社會辦”的指導思想;1985年,民政部推廣了上海市民政部門創造的“四個層次一條龍”的福利服務網絡的經驗:“四個層次”是指市、區、街道、居委會;“一條龍”是指四個層次的縱向關系;1986年沙州會議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城市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的構想與要求;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漢召開了部分城市社區服務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社區服務的內容和任務以及社區服務和民政部門的關系——我國社區服務興起的主要標志。1醞釀產生(1983—1987年)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2

我國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1987年武漢會議召開之后,武漢、上海、北京、天津、重慶等城市的民政部門選擇了一些街區進行試點工作;1989年,民政部在杭州召開了全國城市社區服務工作經驗交流會;1989年12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推動了社區服務向微型社區的延伸。2普及推廣(1987—1993年)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2

我國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中央14部委于1993年8月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社區服務業的意見》,明確了社區服務是保障社會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行業,制定了相關的扶持保護政策;1994年年底,民政部在上海召開了全國社區服務經驗交流會議;1995年,民政部頒發《全國社區服務示范城區標準》,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創建示范城區的活動;1998年,民政部命名了46個全國社區服務示范城區;2000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轉發了《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把拓展社區服務視為此后十年城市社區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且視為社區建設的首要任務。3鞏固提高(1993—2000年)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2

我國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2000年以來,我國社區服務工作的重點是社區服務體系建設;2006年4月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此后,先后出臺《“十一五”社區服務體系發展規劃》、《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從服務內容、服務主體、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四個方面進一步強化社區服務體系建設。4體系建設(2000年至今)4.1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4.1.2

我國社區服務的興起與發展Titleinhere性質Titleinhere活動方式Titleinhere社會化途徑Titleinhere組織依托社區服務

從廣義上講,社區服務就是在政府的倡導下實施的區域性的福利項目。它以一定層次的社區組織為主體和依托,以廣泛的群眾參與為基礎,用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來增進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質量。社區服務4.2社區服務的含義與內容4.2.1

社區服務的含義目的社區服務的內容(補充和延續)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本質)面向弱勢群體的社會福利服務面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4.2.2

社區服務的內容咨詢、代辦、修配、縫紉、理發、美容、飲食、洗衣、寄存、醫療、保姆介紹、家務勞動、法律顧問等(1)老年人服務(2)殘疾人服務(3)優撫服務(4)社會救助服務(5)兒童服務這類服務對象是社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提倡雙向性。4.2社區服務的含義與內容111114.3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與工作方法4.3.1

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社會組織為主體社會組織(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是社區服務的主要承擔者,在社區服務中發揮著主體作用。政府主導政府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規劃、撥款、政策、監督和管理等方面。社會參與社區服務的參與者不僅包括企業、宗教組織、慈善機構,還包括大量的社區志愿者和廣大學生。發達國家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我國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政府推動街道主管居委會操作社區共建4.3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與工作方法4.3.1

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社區服務的制度建設(1)制度建設的內容與目的。(2)制度建設的注意事項。社區服務的發展規劃(1)社區服務的現狀分析。(2)社區服務的總體目標規劃。(3)社區服務的具體指標規劃。(4)社區服務的保障措施規劃。社區服務的質量評價(1)服務的參與率。(2)社區服務的受益率。(3)社區服務的滿足率。(4)社區服務的滿意率。4.3社區服務的運作模式與工作方法4.3.2

社區服務的工作方法

1營造了有利于社區服務發展的外部環境2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服務機制3壯大了社區服務的人才隊伍4走出了一條“社會福利社會化”的發展道路4.4社區服務的成就與不足4.4.1

我國社區服務的主要成就制約因素社區服務資金來源不足社區服務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升社區服務觀念有待改變4.4社區服務的成就與不足4.4.2

我國社區服務發展的制約因素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1.繼續堅持社區服務的社會化與產業化的發展方向2.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形式3.加強社區服務隊伍建設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建加強社區工作者

專題培訓4.4社區服務的成就與不足4.4.3

進一步發展社區服務的對策與思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