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修辭手法的用法與辨析_第1頁
常見修辭手法的用法與辨析_第2頁
常見修辭手法的用法與辨析_第3頁
常見修辭手法的用法與辨析_第4頁
常見修辭手法的用法與辨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修辭手法辨析

2021/6/271

修辭就是對語言的加工提煉。《考試大綱》要求的“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其內涵色不僅限于大對修辭方法的辨析、理解,它注重的是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所以在這一部分知識介紹中,我們著重強調的是使用各種修辭格應注意的問題及區別容易混洧的修辭的方法。2021/6/2721、注意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構成比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兩個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如“這棟房子就像是樓房”就不是比喻;二是本體和喻全之間必須有相似點。看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應看它是否具備這兩個條件,不能只看有沒有比喻詞。2021/6/273雖有比喻詞,但卻不是比喻:①同類事物的比較。例如:他長得很像他的母親。②表示猜度。例如:遠遠的看見一座橢圓形的建筑,像是體育館。③表示想象。例如:登上城樓,我心里非常激動,仿佛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成關武士。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2021/6/2742.注意暗喻的幾種變體

暗喻是本體、喻體、比喻詞都出現的比喻,常見的比喻詞有“是”成了“變成”等。以下情況也屬于暗喻:①本體和喻體屬并列關系。如:從噴泉里噴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流出來的都是血。②本體和喻體是修飾關系。如:這里是花的海洋。③本體和喻體是注釋關系。如:書籍——人類的朋友。北京——祖國的心臟。2021/6/2753.明喻、暗喻、借喻的區別

本體、喻體、比喻詞都出現的是明喻或暗喻,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只出現喻體的是借喻。明喻暗喻的區別是:明喻的比喻詞是“像”“仿佛”等,暗喻的比喻詞是“是”“成了”“成了”等。例如:①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②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山水畫。(暗喻)③廢除幾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場暴風雨。(借喻,“暴風雨”比喻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2021/6/2764.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為生動。②化深奧為淺顯。③化抽象為具體。④化冗長為簡潔。2021/6/2775.注意擬人和擬物的區別

比擬的修辭方法包括擬人和擬物兩種。不少同學能準確地辨析并靈活地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但對擬物卻往往辨折不出來,有時甚至把兩種修辭方法混洧了。其實,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而擬物則是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例如:①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著眼睛。(擬人)②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嘎子豎起耳朵聽。(擬物)③他驕傲自滿,尾巴都上天了。(擬物)2021/6/278這里應特別注意把甲物當作乙物描寫的擬物方法。例如:一部高高的挖土機,伸長著頸子,張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滿一車河沙。這里把挖土機當作動物描寫賦予它動物的特征,而不是讓它具有人的感情、動作,所以,我們不能將它和擬人混洧了。6.比擬的作用①感情色彩鮮明。②描繪形象生動。③表意豐富。2021/6/2797.比擬和比喻的區別

①比擬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模寫本體,重在“擬”,表現的是甲物具有乙物的動作、行為;比喻是喻體比方本體,重在“喻”,表現的是甲物具有乙方的特征。②比擬的本體必須出現,擬體一般不出現,如“嘎子豎起耳朵聽”不必說出嘎子像哪種動物那樣“豎起耳朵”;比喻的本體或出現不出現,否則就不是比喻了。2021/6/27108.掌握借代的幾種形式

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法。這種修辭方法一般不直接說出要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②具體代抽象。例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③部分代整體。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④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⑤形象代本體。例如:一隊紅領巾唱著山歌走下來了。⑥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結果。)⑦材料代本體。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對青銅。(“青銅”是古代制鏡的材料,在此用來代“鏡子”)2021/6/27119.借代的作用①引人聯想。②形象突出。③特點鮮明。④具體生動。10.運用借代應注意: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對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不能同時出現。

2021/6/271211.借代和借喻的區別借代和借喻都是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的本體都不出現,所以二者很容易混洧。它們的區別是:①構成借代的基礎是借體和本體的相關性,而構成借喻的基礎是喻體和本體的相似性。例如:a.我們去找那個歪嘴巴算帳。b。我們去找那個寄生蟲算帳。“歪嘴巴”是那個人長相上的特征,與所代的人有關聯,是借代;而“寄生蟲”與本體之間關無關聯,只是某人不勞而食,和“寄生蟲”有相似之處,所以它是借喻。②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比較固定,如“紅領巾”只代指少先隊員;而借喻的喻體和本性之間的關系是靈活的,如“太陽”,可以比喻共產黨、新中國、青年等等。③借喻可換成明喻,而借代則不能。如可以說“共產黨像太陽”,不能說“少先人員像紅領巾”。2021/6/271312.注意夸張中的縮小夸張和超前夸張夸張分三類:擴大夸張、縮小夸張和超前夸張。對擴大夸張,學生一般容易判斷出來,但對縮小夸張和超前夸張則往往容易忽視。縮小夸張是故意把一般事物說得小(少、慢、矮、低、弱、淺……)。例如:a.我從鄉下跑到京城里,一轉眼已經六年了。b.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剌得老栓縮小了一半。超前夸張,是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例如:c.他說:“看著這滿園的蘋果花,我就聞到香甜的蘋果味了。”d.他酒沒沾唇,臉就紅了。2021/6/271413.夸張的作用

①創造氣氛,引人聯想。②表明感情態度,增強感染力。③提示事物的本質,給人以啟示。2021/6/271514.運用夸張的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基礎和生活根據據。下面的夸張就不合理:同志們,你們看,我們力量大如天。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張要明確、顯豁,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分不清是說事實還是夸張;如果說“祖國大地換新顏,一天等于二十年”,這是明顯的夸張;但如果說“勞動三十天,勝過六十天”就很難說這是夸張還是事實了。第三,運用夸張要注意文體的特征。在文學體載中用夸張的修辭方法,會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而在科技說明文、說理性的文章中就一般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2021/6/271615.關于對偶句(1)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組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法。(2)就其上下聯(出句、對句)在意義上的聯系,可分為以下三種:①正對。是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也就是說,上下兩聯從兩個角度、兩個側面說明同一事理,內容上互相補充。例如:a.泰山不辭土才能就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方可成其大。②反對。是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也就是說,上下兩聯從新與舊、好壞與壞、美與丑等矛盾對產的兩個方面來說。例如:b.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③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c、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021/6/2717(3)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把對偶分成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句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相對應的詞詞性相同,平仄相對,不用重復的字。例如例句b。寬式對偶只要具備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即可。(4)對偶句的上下聯,一般是兩個句子,如以上各例,也可以是句子的成分,例如:我的壞處,是論時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類型,而后者尤與時宜不合。(5)對偶句的作用①整齊勻稱,節奏鮮明。②音調鏗鏘,富有音樂美。③表意凝練集中,概括力強。2021/6/2718(6)對偶與對比的區別

①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如上述各例;對比的特點是“對立”,例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②對偶句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主要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對,而不管結構如何。③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經,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方法的兼類問題。2021/6/271916.運用排的應注意:構成排比必須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或成分),這些句子(或成分)的結構要相同或相似,內容要相關,語氣要一致。兩個句子不能構成排比。17.排比的作用①句式整齊,節奏勻稱。②內容集中,語勢強勁。③條分縷析,說理透辟,抒情酣暢淋漓。2021/6/272018.排比和對偶的區別

①對稱性和平列性。對偶是兩個語言單位,而排比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語言單位;對偶必須對稱,排比只要求結構大致相似,字數要求不甚嚴格。②詞語的重字與避重有別。排比經常以同一詞語作為彼此的提示語,使句子互相連接,給人以緊湊之感,而典型的對偶上下兩聯是不重字的。③嚴式對偶要求上下聯平仄相對,而批比句則無此要求。2021/6/272119.反問句和設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