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的優勢與臨床應用_第1頁
中醫護理的優勢與臨床應用_第2頁
中醫護理的優勢與臨床應用_第3頁
中醫護理的優勢與臨床應用_第4頁
中醫護理的優勢與臨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中醫護理的優勢與臨床應用中醫護理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預防,保健,康復醫療活動,對病人及老,弱,幼,殘加以照料,并施以獨特的護理技術,以保障人民健康的一應用學科。1中醫護理特點與優勢1.1整體\o"護理"護理整體護理是在中醫整體辨證觀指導下的護理方法,中醫整體護理思想貫穿于護理過程的始終。如\o"口腔"口腔潰瘍以補充維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療,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整體護理的角度進行護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心開竅于舌,舌為心之苗”,即心通過舌竅與外界相連。中醫認為,口舌生瘡是心火上炎或小腸實熱所致,治療除選用清熱解毒、導熱下行的藥物外,還應選取一些寒涼清火食物,如鴨、鱉、豆芽、豆腐、藕、海帶、梨、西瓜、白蘿卜等,勿食辛辣溫燥之品。同時要避免情志過激,以免出現過喜傷心、急躁傷肝之弊。1.2辨證施護所謂“辨證施護”,就是運用中醫四診收集的資料,加以分析、綜合、概括、判斷,對疾病進行證候定性;然后根據證定位的結果確立相應的護理原則和方法。辨證施護包括同病異護、異病同護兩個方面。例如:同一腎病,若見發熱、畏寒、浮腫、小便不利時,診為“風水證”,當選用宣肺發汗利尿的方法進行治療與護理;若腫已消退,僅有腰酸、面白、肢冷、畏寒等主癥時,證屬腎陽虛衰,當以溫補腎陽的方法進行治療和護理,此即同病異護。又如,多種\o"傳染病"傳染病的初期都有類似的表證(上感癥狀),在護理時則都要圍繞“解表”這一原則進行護理,此即異病同護。1.3情志護理所謂情志護理是指運用調節情志來治療臟腑疾病的方法。《內經》云:“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和調的情志,可使臟腑之氣舒暢條達,繼而促進臟腑的功能活動;情志異常,就會導致臟腑氣血功能紊亂,繼而傷及內臟。例如:“喜”本來是一種良性的情緒變化,然而“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范進中舉”就是一絕妙的例子。史料記載:范進由于多年未能中舉,被家人瞧不起,當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如愿以償時,由于過喜而傷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的精神病。范進的家人在醫生的授意下以恐嚇的方法刺激范進,范進受到了驚嚇,抑制了亢奮的情緒,又恢復了正常的心神功能。另外,中醫在情志護理方面,還強調用五音(宮、商、角、徵、羽)入五臟(肝、心、脾、肺、腎)的方法,來調節五臟的生理功能,相當于現代的音樂療法。情志護理的基本原則:1誠摯體貼,全面關心2有的放矢,因人施護3清凈養神,寧心寡欲4怡情暢志,樂觀愉快情志護理的基本方法:1言語開導2清凈養神3移情易性4情志相勝5順情解郁4、飲食護理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醫認為“食藥同源”,其溫熱寒涼之性,可以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食物的酸苦甘辛咸為五臟所屬,對人體臟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響。中醫飲食護理強調應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施護。如:虛寒體質和有寒性病癥的人(畏寒、腹痛、腹瀉,易感冒),應多進食一些羊肉、鯽魚、桂元、茄子等溫補類食物。而對于熱性病人(發熱、急性化膿性疾病),則宜選用清淡之品。若進食不分寒溫,則會加重病情。飲食調護的基本原則:1飲食有節,按時定量2調和四氣,謹和五味3食宜清淡,吃忌厚味4衛生清潔,習慣良好5辯證施食,相因相宜5、生活起居護理《內經》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人類要想獲得健康,必須“順四時調陰陽,避時邪養形神。”生活起居必須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比如中醫強調起居有常,應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年老體弱的人來說,冬天宜早睡晚起,夏天宜晚睡早起。基本原則:順應自然,平衡陰陽,起居有常,勞適度,慎避外邪,形神共養。生活起居護理的基本方法1保持良好的康復環境2遵循科學的生活規律3順應四時陰陽變化6、運動保健體育鍛煉對保持健康的身體素質及預防疾病有著重要作用,中醫早有“導引”與“吐納”的鍛煉方法。所謂“導引”,是指“搖筋骨,動肢節”,通過有規律的呼吸和全身肢體的適量運動,以疏利關節、調和氣血,提高抗病能力。五禽戲、太極拳就是在導引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吐納”是一種內養功,通過靜心思念、集中精神,與特殊的呼吸方式相配合,以調節體內陰陽平衡。7、護理技術操作針刺、艾灸、推拿、火罐、刮痧,熱敷、熏洗、挑割、捏脊、藥枕、浴面、浴足、日光浴、溫泉浴等,均屬于中醫護理方法。這些療法操作簡便、取材容易、適應范圍廣、見效用低廉、無毒副作用,深受群眾歡迎。8、預防為主的思想中醫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如果等到疾病有了癥狀,病情加重或惡化了才去治療,那就象“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一樣,“不亦晚乎”?中醫護理切合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需要,因此獲得了人們的喜愛。在人類追求返樸歸真、盡享天年的今天,中醫護理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二臨床應用1病情觀察:護理人員應該先對護理對象和相關事務做好全面、詳細的了解,進而做出較為科學、準確的判斷,從而為護理活動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首先,護理人員應該在系統掌握中醫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望、聞、問、切等傳統的中醫治療手段來收集病患的病因、病情以及病位等情況,并以此來為辯證施護做好準備。其次,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寒、暑、濕、燥、火,還是喜、怒、憂、思、悲、驚、恐,都是由于內臟受損、過渡疲勞或飲食不規律等原因所導致的。護理人員只有在分清楚病位及病因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真正的對癥,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科學的護理服務。所以,在整個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作出科學的分析,運用中醫理論做出科學的判斷,并加強與病人之間的溝通,累積經驗,以實現中醫特色的特色的臨床護理。2術后并發癥的防治:腹部手術的病人術后常有腹脹。惡心。嘔吐等胃腸功能紊亂癥狀。臨床應用足陽明胃經足三里穴注射VB1效果明顯。其原理是藥液刺激穴位,通過經絡到達臟腑器官,既調整胃腸功能又強壯身體,促進傷口愈合,利于術后病人恢復。操作方法:協助患者平臥選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將穴位皮膚消毒后,按肌肉注射的方法,垂直進入穴位,提插得氣,回抽無血,緩緩注入藥液,拔針后按壓片刻,同法注射對側足三里。3飲食指導飲食是維持生命的物質基礎,飲食得當,不僅可以達到對身體補氣養血、強身健骨的作用,還有助于機體免疫能力的提高,使患者的病情早日痊愈。但如果飲食不當,不僅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還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其他臟腑的損傷以及多種疾病的發生。對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而言,適當、科學的飲食能夠起到配合治療的積極作用。各種疾病都有寒熱表里的不同,而食物也存在著辛甘酸苦咸等五味。在食物的性味與疾病的性質相吻合的情況下,該食物便能夠起到預防疾病及輔助治療疾病的重要作用,反之亦然。此外,食物的四性五味各有歸經,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