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濱州醫學院_第1頁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濱州醫學院_第2頁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濱州醫學院_第3頁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濱州醫學院_第4頁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濱州醫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濱州醫學院緒論單元測試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聯系以及基因表達調控三部分。

A:對B:錯

答案:對生物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敘述生物化學、動態生物化學以及分子生物學三個階段。

A:對B:錯

答案:對分子生物學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對象是蛋白質與核酸。

A:對B:錯

答案:對DNA克隆技術對人類都是有用的。

A:錯B:對

答案: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解決了生命科學中遇到的所有難題。

A:錯B:對

答案:錯

第一章單元測試

已知某樣品中含氮量為10g/L,則蛋白質的濃度大約是

A:72.5g/lB:67.5g/lC:62.5g/lD:57.5g/lE:52.5g/l

答案:62.5g/l下列有關肽鍵敘述錯誤的是

A:與二硫鍵同屬一級結構內容B:有部分雙鍵性質C:肽鍵所連四個原子同處一平面

D:可旋轉形成β-折疊E:肽鍵長度比C-N單鍵短

答案:可旋轉形成β-折疊

多肽鏈中主鏈骨架組成

A:-CHNOCHNOCHNO-B:-CONHCONHCONH-C:-CNHOCNHOCNHO-D:-CHONCHONCHON-E:-CNOHCNOHCNOH-

答案:-CONHCONHCONH-二級結構錯誤描述是

A:二級結構僅指主鏈的空間構象B:其形成受側鏈影響C:局部或某一段肽鏈有規則的重復構象D:無規則卷曲也屬二級結構范疇E:整條多肽鏈全部氨基酸的空間位置

答案:整條多肽鏈全部氨基酸的空間位置常出現在肽鏈β-轉角中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B:絲氨酸C:半胱氨酸D:甲硫氨酸E:脯氨酸

答案:脯氨酸關于蛋白質三級結構敘述錯誤的是

A:三級結構的穩定性主要由次級鍵維系B:疏水作用屬于次級鍵C:結構域屬于三級結構D:親水基團多位于三級結構表面E: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均有生物學活性

答案: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均有生物學活性關于四級結構描述正確的是

A:兩個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進一步折疊盤旋而成B: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多肽鏈組成C:既無游離-NH2又無游離-COOHD:每條多肽鏈均有獨立的生物學活性E:亞基的種類相同而數目不同

答案: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多肽鏈組成關于分子病論述正確的是

A:主要是空間構象異常B: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的病人Hb中β鏈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為纈氨酸C:主要是二級結構異常

D:主要是四級結構異常E:是蛋白質構象疾病之一

答案:鐮刀狀紅細胞貧血的病人Hb中β鏈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變為纈氨酸關于Hb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可與一個氧分子可逆結合

B:功能與Mb蛋白完全相同C:氧解離曲線是S形D:含鐵的單亞基球蛋白E:不屬于變構蛋白

答案:氧解離曲線是S形人體血漿蛋白質的pI大多是5.0左右,在血液中存在形式是

A:非極性離子B:兼性離子C:帶正電荷D:疏水分子E:帶負電荷

答案:帶負電荷

第二章單元測試

有關核酸的變性與復性的正確敘述為

A:熱變性的DNA迅速降溫也可復性B:50℃就有50%的DNA變性C:復性的最佳溫度為25℃D:不同的DNA分子變性后,在合適溫度下都可復性雜交E:熱變性后的DNA經緩慢冷卻后可復性

答案:熱變性后的DNA經緩慢冷卻后可復性參與hnRNA的剪切的RNA是

A:snRNAB:snoRNAC:rRNAD:scRNAE:lncRNA

答案:snRNA在同一種哺乳細胞中,下列哪種情況是對的

A:在過剩的RNA存在下,所有DNA片段都能與RNA雜交B:RNA與DNA有相同的堿基比例C:在過剩的DNA存在下,所有RNA都能與DNA雜交D:RNA和DNA含量相同E:RNA與DNA有相同核苷酸組成

答案:在過剩的DNA存在下,所有RNA都能與DNA雜交與mRNA中的ACG密碼對應的tRNA反密碼子是

A:TGCB:TGCC:UGCD:CGUE:GCA

答案:CGUDNA的解鏈溫度指的是

A:DNA開始解鏈時所需要的溫度B:A280達到最大值的50%時的溫度C:A260達到最大值的50%時的溫度D:DNA完全解鏈時所需要的溫度E:A260達到最大值時的溫度

答案:A260達到最大值的50%時的溫度有關核酶的正確解釋是

A:位于細胞核內的酶B:它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的C:它是RNA分子,但具有酶的功能D:是專門水解核酸的蛋白質E:它是由RNA和蛋白質構成的

答案:它是RNA分子,但具有酶的功能有關mRNA的正確解釋是

A:大多數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5'末端的多聚腺苷酸結構B:原核生物mRNA3'末端是7-甲基鳥嘌呤C:大多數真核生物mRNA5'端為m7GpppG結構D:原核生物帽子結構是7-甲基腺嘌呤E: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中都有較多的稀有堿基

答案:大多數真核生物mRNA5'端為m7GpppG結構DNATm值較高是由于下列哪組堿基含量較高所致?

A:A+TB:C+GC:C+TD:G+AE:A+C

答案:C+G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為15%,則胞嘧啶的含量應為:

A:15%B:30%C:40%D:35%E:7%

答案:35%下面關于Watson-Crick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敘述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A:兩條單鏈的走向是反平行的B:堿基A和G配對C:磷酸戊糖主鏈位于雙螺旋內側D:兩條反平行的多核苷酸鏈繞同一中心軸相纏繞,形成左手雙股螺旋E:堿基之間共價結合

答案:兩條單鏈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第三章單元測試

關于酶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所有的酶都需要輔酶B:所有的酶都是催化劑C:大多數酶是蛋白質D:酶可以降低反應活化能E:酶能加速反應速度,不改變平衡點

答案:所有的酶都是催化劑;大多數酶是蛋白質;酶可以降低反應活化能;酶能加速反應速度,不改變平衡點證明大多數酶是蛋白質的證據是

A:有和蛋白質一致的顏色反應B:可被蛋白酶水解C:水解產物是氨基酸D:可使蛋白質變性的因素,也使酶變性E:在260nm處有吸收峰

答案:有和蛋白質一致的顏色反應;可被蛋白酶水解;水解產物是氨基酸;可使蛋白質變性的因素,也使酶變性酶蛋白與輔酶(輔基)的關系有

A:輔酶決定反應的種類和性質B:只有全酶才有活性C:酶蛋白決定特異性D:不同的酶可有相同的輔酶(輔基)E:所有的酶都需要輔酶

答案:輔酶決定反應的種類和性質;只有全酶才有活性;酶蛋白決定特異性;不同的酶可有相同的輔酶(輔基)酶的輔助因子可以是

A:各種有機和無機化合物B:金屬離子C:維生素D:一碳單位

E:某些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答案:金屬離子;維生素;某些小分子有機化合物能有效地保護巰基酶活性,

防止其被氧化的物質是

A:還原型谷胱甘肽B:同型半胱氨酸C:維生素CD:維生素EE:氧化型谷胱甘肽

答案:還原型谷胱甘肽;維生素C;維生素E對酶的可逆性抑制劑的描述,哪項是正確的

A:使酶變性失活的抑制劑B:可逆性抑制劑即指競爭性抑制C:抑制劑與酶是非共價鍵結合D:抑制劑與酶是共價鍵相結合E:抑制劑與酶結合后用透析等物理方法不能解除抑制

答案:抑制劑與酶是非共價鍵結合下列哪種輔酶中不含維生素

A:CoQ

B:FAD

C:FMND:CoASHE:NAD+

答案:CoQ

下列哪一項不是Km值的意義?

A:比較Km值可以估計不同酶促反應速度B: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數,可用于鑒定不同的酶

C:Km值可以預見系列反應中哪一步是限速反應D:用Km值可以選擇酶的最適底物E:Km值可以表示酶與底物之間的親和力,Km值越小、親和力越大

答案:用Km值可以選擇酶的最適底物一個簡單的酶促反應,當[S]<<Km時

A:反應速度難以測定B:[S]增加,Km值也隨之變大C:底物濃度與反應速度成正比D:反應速度最大E:增加酶濃度,反應速度顯著變大

答案:底物濃度與反應速度成正比同工酶的特點是:

A:催化作用、分子組成及理化性質均相同,但組織分布不同的一組酶B:多酶體系中酶組分的統稱C:催化的反應及分子組成相同,但輔酶不同的一組酶D: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不同的一組酶E:催化同一底物起不同反應的酶的總稱

答案: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結構和理化性質不同的一組酶

第四章單元測試

1分子葡萄糖經磷酸戊糖途徑代謝時可生成

A:1分子NADPH+H+B:2分子NADPH+H+C:2分子NADH+H+D:1分子NADH+H+E:2分子CO2

答案:2分子NADPH+H+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徑僅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A:錯B:對

答案:錯TCA循環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GTP。

A:對B:錯

答案:對在生物體內NADH和NADPH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

A:錯B:對

答案:錯TCA是人體內糖、脂和氨基酸代謝相聯系的樞紐。

A:對B:錯

答案:對動物體內合成糖原時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

A:錯B:對

答案:對6-磷酸葡萄糖可以認為是葡萄糖的活化形式,是糖代謝中各個代謝途徑的交叉點。

A:對B:錯

答案:對在無氧條件下,糖酵解產生的NADH使丙酮酸還原為乳酸。

A:錯B:對

答案:對將非糖物質轉變為葡糖糖的過程稱為糖異生,而將非糖物質轉變為糖原的過程不能稱為糖異生。

A:錯B:對

答案:錯下列哪種酶缺乏可引起蠶豆病?

A:葡萄糖6-磷酸酶B:內酯酶C: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D:己糖激酶E:磷酸果糖激酶

答案: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

第五章單元測試

下列那種物質不參與甘油三酯的消化和吸收?

A:ATPB:脂蛋白脂肪酶C:胰脂酶D:載脂蛋白

E:膽汁酸鹽

答案:脂蛋白脂肪酶不是以膽固醇為原料合成的是

A:雌二醇

B:膽酸C:皮質醇

D:維生素D3

E:膽紅素

答案:膽紅素下列主要在線粒體內進行的生化反應是

A:脂肪酸的合成B:甘油磷脂的合成C:脂肪動員D:脂肪酸的β-氧化E:膽固醇的合成

答案:脂肪酸的β-氧化密度梯度離心分離血漿脂蛋白時,最易上浮和下沉的是

A:CM和LDL

B:HDL和LDLC:CM和HDLD:CM和VLDLE:HDL和VLDL

答案:CM和HDL按電泳法分類中β-脂蛋白相當于

A:LDL

B:IDLC:CMD:HDLE:VLDL

答案:LDL

下列關于血脂敘述不正確的是

A:表面疏水B:含蛋白質和脂類的比例不同C:多呈球形D:有兩種分類方法:電泳法、超速離心E:血漿中的脂類

答案:表面疏水高糖飲食可促進脂肪合成是因為

A:磷酸二羥丙酮增加B:甘油一酯途徑加快C:磷酸戊糖途徑加強D:檸檬酸增多E:乙酰輔酶A羧化酶活性增加

答案:磷酸二羥丙酮增加;磷酸戊糖途徑加強;檸檬酸增多;乙酰輔酶A羧化酶活性增加

脂肪酸合成的供氫體NADH+H+

A:錯B:對

答案:錯合成膽固醇的原料主要來自糖代謝

A:對B:錯

答案:對乙酰輔酶A可異生成糖

A:錯B:對

答案:錯

第六章單元測試

細胞色素中起傳遞電子作用的元素是:

A:銅B:鐵C:氫D:鎂E:碳

答案:鐵

以下是關于呼吸鏈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抑制細胞色素aa3后呼吸鏈中各組分都呈還原態B:呼吸鏈中的各個組分都是遞氫體C:呼吸鏈中各組分是按標準氧化還原電位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的D:NADH呼吸鏈的組成中不包括復合體ⅠE:通過呼吸鏈傳遞一個氫原子都可產生1.5分子的ATP

答案:抑制細胞色素aa3后呼吸鏈中各組分都呈還原態在呼吸鏈中FAD之所以能傳遞氫是因為其分子中含有:

A:異咯嗪環B:鐵硫簇C:鐵卟啉D:苯醌結構E:吡啶環

答案:異咯嗪環下列不屬于呼吸鏈抑制劑的是:

A:氰化物B:抗霉素AC:2,4二硝基苯酚D:魚藤酮E:異戊巴比妥

答案:2,4二硝基苯酚在體外進行實驗,底物COOH-CH2-CH2-COOH氧化時的P/O比值為1.7,脫下的2H從何處進入呼吸鏈:

A:NAD+B:COQC:Cytaa3D:FADE:FMN

答案:FAD關于P/O比值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每消耗一摩爾氧分子所產生的ATP的摩爾數B:每消耗一摩爾氧原子所消耗無機磷摩爾數C:每消耗一摩爾氧原子所消耗ADP摩爾數D:測定某底物的P/O比值,可用來推斷其氧化磷酸化的耦聯部位E:Vitc通過CytC進入呼吸鏈,其P/O比值為1

答案:每消耗一摩爾氧分子所產生的ATP的摩爾數NAD+中含有以下哪種維生素:

A:VitB2B:VitB6C:VitB12D:VitCE:VitPP

答案:VitPP以下因素對氧化磷酸化的影響正確的是:

A:異戊巴比妥和二巰基丙醇抑制呼吸鏈的相同位點B:ADP濃度增高時,氧化磷酸化的速度減慢C:甲狀腺激素可使氧化磷酸化的速度減慢D:新生兒體內棕色脂肪組織缺乏時,機體產熱增加E:解耦聯蛋白可使氧化和磷酸化脫離,但不會影響呼吸鏈的電子傳遞

答案:解耦聯蛋白可使氧化和磷酸化脫離,但不會影響呼吸鏈的電子傳遞研究呼吸鏈證明:

A:一對氫原子經兩條呼吸鏈傳遞都可產生2.5分子ATPB:兩條呼吸鏈的會合點是CytCC:兩條呼吸鏈都含有復合體ⅠD:CoQ既包含在復合體Ⅰ中又包含在復合體Ⅱ中E:寡霉素既阻斷了呼吸鏈的電子傳遞又阻斷了ADP的磷酸化

答案:寡霉素既阻斷了呼吸鏈的電子傳遞又阻斷了ADP的磷酸化對ATP合酶的描述正確的是:

A:F0和F1都是親水的B:F1中含有質子通道C:通常又可稱為復合體ⅤD:F0和F1中都含有寡霉素敏感蛋白

答案:通常又可稱為復合體Ⅴ

第七章單元測試

下列哪種氨基酸在人體必須由食物供給

A:MetB:AspC:CysD:SerE:Tyr

答案:Met在大病恢復期的病人,應處于

A:氮的總平衡B:氮的正平衡C:氮的負平衡D:氮平衡

答案:氮的正平衡肌肉中氨基酸脫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谷氨酸氧化脫氨基B:轉氨基偶聯嘌呤核苷酸循環C:轉氨脫氨作用D:轉氨基

答案:轉氨基偶聯嘌呤核苷酸循環肝腎中氨基酸脫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谷氨酸氧化脫氨基B:轉氨基C:嘌呤核苷酸循環D:轉氨基偶聯谷氨酸氧化脫氨基作用E:非氧化脫氨基

答案:轉氨基偶聯谷氨酸氧化脫氨基作用以下對蛋白質腐敗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A:其產物可能和肝昏迷有關B:胺類的產生主要是氨基酸脫羧基作用C:是由腸道細菌發生該作用的D:其產物對人體都是有害的E:氨的產生主要是通過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答案:其產物對人體都是有害的臨床上對高血氨病人做結腸透析時常用

A:弱堿性透析液B:強堿性透析液C:強酸性透析液D:中性透析液E:弱酸性透析液

答案:弱酸性透析液關于組織蛋白質的降解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在溶酶體內的降解是不需要ATP的B:泛素與被降解蛋白質之間以共價鍵互相連接C:異常蛋白主要靠依賴泛素的降解D:真核細胞中組織蛋白的降解有兩條途徑E:依賴泛素的降解途徑不需要ATP

答案:依賴泛素的降解途徑不需要ATP關于轉氨基作用不正確的是

A:轉氨酶的輔酶是磷酸吡哆醛,是維生素B12的磷酸酯B:賴氨酸不能進行轉氨基作用C:轉氨基作用既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謝途徑,又可以通過其合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D:與氧化脫氨基要聯合,構成體內的主要脫氨基方式E:轉氨酶主要分布在細胞內,而在血清中的活性很低

答案:轉氨酶的輔酶是磷酸吡哆醛,是維生素B12的磷酸酯鳥氨酸循環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來源于

A:天冬氨酸B:氨基甲酰磷酸C:游離氨D:谷氨酰胺E:天冬酰胺

答案:天冬氨酸由肌肉組織通過血液向肝臟輸送氨的方式是

A:丙氨酸-葡萄糖循環B:甲硫氨酸循環C:鳥氨酸循環D:γ谷氨酰基循環E:三羧酸循環

答案:丙氨酸-葡萄糖循環

第八章單元測試

下列哪種物質的合成需要谷氨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

A:嘧啶環上的兩個氮原子B:嘌呤環上的兩個氮原子C:UMP的兩個氮原子

D:TMP上的兩個氮原子

E:腺嘌呤上的氨基

答案:嘌呤環上的兩個氮原子嘌呤核苷酸從頭合成中嘌呤堿C6來自

A:一碳單位B:谷氨酰胺C:甘氨酸D:CO2E:氨基甲酰磷酸

答案:CO2氨甲碟呤和氨基碟呤抑制核苷酸合成中的哪個反應

A:NDP還原成dNDPB:核苷酸的補救合成C: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D:二氫葉酸還原成四氫葉酸

E:PAPP的合成

答案:二氫葉酸還原成四氫葉酸

抗腫瘤藥物阿糖胞苷的機制是抑制哪種酶而干擾核苷酸代謝

A:二氫葉酸還原酶

B:核糖核苷酸還原酶C:二氫乳清酸脫氫酶

D:氨基甲酰基轉移酶E:胸苷酸合成酶

答案:核糖核苷酸還原酶PRPP酰胺轉移酶活性過高可以導致痛風癥,此酶催化

A:從甘氨酸合成嘧啶環B:從PRPP生成磷酸核糖胺

C:從R-5-P生成PRPPD:從IMP合成AMPE:從IMP生成GMP

答案:從PRPP生成磷酸核糖胺

下列化合物中作為合成IMP和UMP的共同原料是

A:甘氨酸B:天冬酰胺C:一碳單位D:磷酸核糖E:甲硫氨酸

答案:磷酸核糖下列哪些反應需要一碳單位參加?

A:UMP的合成B:dTMP的生成C:IMP的合成D:IMP→GMP

答案:dTMP的生成;IMP的合成嘧啶分解的代謝產物有:

A:NH3B:尿酸C:CO2

D:β-氨基酸

答案:NH3;CO2

;β-氨基酸

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參與的反應有:

A:UMP從頭合成B:IMP從頭合成

C:GMP補救合成

D:IMP補救合成

答案:UMP從頭合成;IMP從頭合成

;GMP補救合成

;IMP補救合成下列哪些情況可能與痛風癥的產生有關?

A:嘌呤核苷酸分解增強B:尿酸生成過多C:嘧啶核苷酸合成增強D:嘧啶核苷酸分解增強

答案:嘌呤核苷酸分解增強;尿酸生成過多

第九章單元測試

高等生物體內物質代謝最基礎的層次是

A:器官水平B:細胞水平

C:神經調節D:激素水平E:整體水平

答案:細胞水平

膽固醇對肝中膽固醇合成代謝關鍵酶的調節方式是

A:變構B:化學修飾C:酶的降解D:阻遏E:誘導

答案:阻遏快速調節主要是改變了酶的

A:含量B:作用機制C:大小D:結構和活性

答案:結構和活性關鍵酶催化反應的特點不包括

A:非平衡B:單向不可逆C:最慢D:最快

答案:最快限速酶的米氏常數在多酶體系的眾多酶

A:較小B:最大C:適中D:最小E:較大

答案:最大細胞核中主要存在的酶進行的代謝是

A:核酸代謝B:能量代謝C:蛋白質代謝D:糖代謝E:脂代謝

答案:核酸代謝化學修飾調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調節效率較之變構調節高B:具有級聯放大效應C:不可以和別構調節并存D:是酶促的調節方式E: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主要方式

答案:不可以和別構調節并存

第十章單元測試

下列哪個是血紅素合成的限速酶

A:ALA脫水酶B:血紅素合成酶C:ALA合酶D:尿卟啉原I同合酶E:膽色素原脫氨酶

答案:ALA合酶下列蛋白的輔基不是血紅素的是

A:肌紅蛋白B:血紅蛋白C:細胞色素D:ALA合酶E:過氧化物酶

答案:ALA合酶ALA合酶的輔酶是

A: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B:黃素單核苷酸C: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D:磷酸吡多醛E:硫胺素焦磷酸酯

答案:磷酸吡多醛下列哪種因素能促進血紅素的生成

A:鉛B:促紅細胞生成素C:胰島素D:被氧化的谷胱甘肽E:高鐵血紅素

答案:促紅細胞生成素膽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7α—羥化酶B:膽酰COA合成酶

C:7α—羥膽固醇氧化酶D:膽汁酸合成酶E:鵝脫氧膽酰COA合成酶

答案:7α—羥化酶生物轉化中第一相反應最重要的是

A:脫羧反應B:氧化反應C:加成反應D:還原反應E:水解反應

答案:氧化反應

生物轉化中參與氧化反應的最重要的酶

A:醇脫氫酶B:胺氧化酶

C:加單氧酶系D:水解酶

E:加雙氧酶

答案:加單氧酶系結合膽紅素是

A:膽紅素—Z蛋白B:膽紅素—Y蛋白C:膽紅素—清蛋白D:膽素原

E:葡糖醛酸膽紅素

答案:葡糖醛酸膽紅素膽色素不包括

A:膽素原

B:細胞色素C:膽素D:膽紅素E:膽綠素

答案:細胞色素肝功能障礙時,血漿膽固醇的主要改變是

A:血中膽固醇酯/膽固醇比值升高B:血中自由膽固醇量下降C:血膽固醇總量增加D:血中膽固醇酯/膽固醇比值降低E:血膽固醇總量正常

答案:血中膽固醇酯/膽固醇比值降低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遺傳信息傳遞的中心法則是:

A:DNA→RNA→蛋白質B:蛋白質→DNA→RNAC:RNA→DNA→蛋白質D:DNA→蛋白質→RNAE:RNA→蛋白質→DNA

答案:DNA→RNA→蛋白質最先證實了DNA的半保留復制的學者是

A:SangerB:KornbergC:WatsonandCrickD:InmanR.andSchnosME:MesselsonandStahl

答案:MesselsonandStahl不參與DNA復制的物質是

A:NTPB:引物C:蛋白質因子D:模板DNAE:DNA-pol

答案:NTP當DNA進行復制時,順序為5'-TpApGpAp-3'的片段將會產生下列哪一種互補結構

A:5'-TpCpTpAp3'B:5'-UpCpUpAp3'C:5'-ApUpCpUp3’D:5'-ApTpCpTp3'E:5'-GpCpGpAp3’

答案:5'-TpCpTpAp3'參加DNA復制的酶類包括:(1)DNA聚合酶Ⅲ;(2)解鏈酶;(3)DNA聚合酶Ⅰ;(4)RNA聚合酶(引物酶);(5)DNA連接酶。其作用順序是:

A:(4)、(2)、(1)、(5)、(3)B:(2)、(3)、(4)、(1)、(5)C:(4)、(3)、(1)、(2)、(5)D:(2)、(4)、(1)、(3)、(5)E:(4)、(2)、(1)、(3)、(5)

答案:(2)、(4)、(1)、(3)、(5)關于原核生物DNA-pol正確的是

A:DNA-polⅢ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B:DNA-polⅡ在復制中起主要作用C:DNA-polⅢ是主要起復制作用的酶D:DNA-polⅠ有5種E:DNA-polⅠ的活性最高

答案:DNA-polⅢ是主要起復制作用的酶下列關于原核生物DNA-polⅠ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A:以有缺口的雙股DNA為模板B:dUTP是它的一種作用物C:具有5'-3'核酸內切酶活性D: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E:是唯一參與原核生物DNA復制的聚合酶

答案: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NA復制之初,參與解開DNA雙股鏈的酶或因子是

A:DNA結合蛋白B:引發前體C:拓撲異構酶ID:拓撲異構酶ⅡE:解鏈酶

答案:解鏈酶端粒酶是一種

A:DNA聚合酶B:連接酶C:DNA水解酶D:RNA聚合酶E:逆轉錄酶

答案:逆轉錄酶DNA復制中的引物是:

A:由DNA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B:由DNA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C:引物仍存在于復制完成的DNA鏈中D:由RNA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答案:由DNA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第十二章單元測試

關于DNA復制和轉錄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兩過程均需RNA為引物B:轉錄以DNA其中一條鏈為模板C:兩個過程中新鏈合成方向都為5'-3'D:復制的產物通常大于轉錄的產物E: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需要Mg2+

答案:兩過程均需RNA為引物

DNA上某段堿基順序5'-ACTAGTCAG-3',轉錄后的mRNA上相應的堿基順序為

A:5'-CAGCUGACU3'B:5'-TGATCAGTC3'C:5'-CUGACUAGU3'D:5'-UGAUCAGUC3'E:5'-CTGACCTAGT3'

答案:5'-CUGACUAGU3'

不對稱轉錄是指

A:同一單鏈DNA,轉錄時可以交替做有義鏈和反義鏈B:沒有規律的轉錄C:轉錄經翻譯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含有不對稱碳原子D:同一DNA模板鏈轉錄可以是從5'至3'延長和從3'至5'延長E:雙向復制后的轉錄

答案:同一單鏈DNA,轉錄時可以交替做有義鏈和反義鏈

Pribnowbox序列是指

A:TATAATB:AAUAAAC:AATAAAD:TAAGGCE:TTGACA

答案:TATAATAAUAAA是

A:啟動子的辨認序列B:真核生物轉錄加尾修飾點C:線粒體的起始密碼序列D:真核生物的反式作用因子E:真核生物的順式作用元件

答案:真核生物轉錄加尾修飾點轉錄的反義鏈

A:同一DNA單鏈不同片斷可作有義鏈或反義鏈B:也稱為Watson鏈C:是基因調節的成分D:是轉錄生成tRNA和rRNA的母鏈E:是不能轉錄出mRNA的DNA鏈

答案:同一DNA單鏈不同片斷可作有義鏈或反義鏈關于σ因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A:負責識別DNA模板上轉錄RNA的特殊起點B:原核生物只有一種σ因子C:能沿5'-3'及3'-5'方向雙向合成RNAD:與轉錄全過程有關E:是轉錄核心酶的一部分

答案:負責識別DNA模板上轉錄RNA的特殊起點在轉錄延長中,σ因子

A:發生構象改變,與核心酶結合更緊密B:與核心酶分離,從模板上脫落C:較松弛的結合在模板上D:隨全酶在模板上移動E:作為終止因子在轉錄終止時起作用

答案:與核心酶分離,從模板上脫落RNA聚合酶催化轉錄,其底物是

A:dATP

dGTP

dTTP

dCTPB:dATP

dGTP

dUTP

dCTPC:ATP

GTP

UTP

CTPD:ATP

GTP

TTP

CTPE:AMP

GMP

TMP

CMP

答案:ATP

GTP

UTP

CTPtRNA的轉錄后修飾

A:與并接體結合后完成B:由核酶催化C:包括加入帽子結構D:是自我剪接過程E:包括加入3'-CCA末端

答案:包括加入3'-CCA末端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

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氨基酸活化的專一性取決于

A:密碼子B:mRNAC:核蛋白體D:轉肽酶E:氨基酸-tRNA合成酶

答案:氨基酸-tRNA合成酶下列哪種抗生素兼可抑制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蛋白質生物合成

A:放線菌酮B:氯霉素C:鏈霉素D:四環霉E:嘌呤霉素

答案:嘌呤霉素合成蛋白質后才由前體轉變而成的氨基酸

A:絲氨酸B:脯氨酸C:賴氨酸D:亮氨酸E:羥脯氨酸

答案:羥脯氨酸

遺傳密碼的擺動性是指

A:不同的氨基酸具有相同的密碼B:密碼與反密碼可以任意配對C:密碼子的第3位堿基與反密碼子的第1位堿基可以不嚴格互補D:一種密碼可以代表不同的氨基酸E:遺傳密碼可以互換

答案:密碼子的第3位堿基與反密碼子的第1位堿基可以不嚴格互補核蛋白體循環是指

A:翻譯過程的終止B:80S核蛋白體的解聚與聚合兩階段C:40S起始復合物的形成D:翻譯過程的起始階段E:翻譯過程的肽鏈延長

答案:翻譯過程的肽鏈延長關于分泌性蛋白質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到靶細胞發揮功能B:合成后不能在本細胞內使用C:屬于蛋白水解酶類D:N端有信號肽E:多數為一種蛋白質的前體

答案:屬于蛋白水解酶類關于mRNA的敘述錯誤的是

A:種類最多B:翻譯的直接模板C:在生命活動中很活躍D:分子大小不一E:壽命最長

答案:壽命最長白喉毒素抑制

A:翻譯延長過程B:DNA拓撲異構酶C:翻譯起始過程D:翻譯終止過程

答案:翻譯延長過程有關核蛋白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小亞基緊密結合不可分離B:A位在P位左側C:mRNA附著在大亞基上D:小亞基上由轉肽酶活性E:大亞基上有A位與P位

答案:大亞基上有A位與P位tRNA反密碼5'GCA,與其相應的密碼子是

A:UCGB:UGC

C:CGUD:CUG

答案:UGC

第十四章單元測試

胰高血糖素發揮作用時,其第二信使是

A:AMPB:cAMPC:cGMPD:GMPE:cCM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