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服務投標方案目錄TOC\o"1-3"\h\u8600第一章項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021403第一節傳統村落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15403一、傳統村落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113059二、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的對策建議 1828563第二節項目需求分析 2315794第二章項目組織機構及人員管理 2413319第一節組織機構 253040一、組織機構的建立 2531993二、組織機構的要求 261068三、組織機構設計原則 2720941四、組織機構圖 3110030第二節人員配備 3129807一、人員配備原則 3219440二、人員配備 3420810三、人員素質要求 36154四、人員職責 4119396第三節人員管理方案 4622882一、人員管理優化 4613285二、人員考勤管理 4726684三、人員調動管理 5321960四、人員獎懲管理 5710977第三章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方案 6623050第一節傳統村落現狀調查計劃 6727169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679821二、調查對象 677316三、進度安排 6810202四、科學調查內容 6812342第二節傳統村落保護規劃 7831952一、總則 7831079二、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價值分析 8125120三、保護范圍和保護內容 8315207四、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8510345五、建筑分類保護與整治方式 897504六、村域保護與發展規劃 9022407七、人口與土地利用規劃 9114345八、基礎設施規劃 936976九、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983287第三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技術 9910763一、總體要求 9929045二、傳統村落調查與建檔 1018019三、傳統村落分析 1239685四、傳統村落保護 13019630五、傳統村落發展 14210486第四節永久基本農田及耕地保護方案 14425046一、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技術 14419836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1542412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措施 15821478第四章傳統村落人居環境整治方案 16118634第一節人居環境規劃計劃 16116279一、指導思想 1619072二、規劃原則 1611299三、規劃目標 16218129四、規劃重點 16425363第二節產業發展與增收規劃 16527016一、發展目標與策略 1651384二、產業發展與增收措施 1668513第三節鄉村公共設施整治與建設 17318367一、道路交通規劃與整治 17419671二、給水工程 18024521三、排水工程 18623671四、電力工程 19012624五、電訊工程 19220426六、公共服務設施 19225662第四節鄉村風貌整治與建設 19417006一、鄉村綠化整治與建設 19421416二、建筑風貌整治 19724909三、歷史文化和特色風貌保護 20526196第五節安全防災設施整與建設 20914224一、消防整治 2099304二、防洪及內澇整治 21030782三、抗震設防 21115040四、防崩塌、滑坡 21220939第六節環境衛生設施整治與建設 21225955一、垃圾和雜物清理 212801二、土地整理 21814406第七節民居建設與改造技術指引 21926088一、指引對象 21919781二、指引思路 21922三、設計理念 22016345四、具體措施 22032536第五章傳統村落文物建筑保護修繕計劃 22828723第一節文物建筑保護措施 22820745一、文物建筑維修原則 2294100二、拆除工程 23029904三、維修措施 23020133四、文物建筑保護措施 2358233五、測量放線、拍相攝像 23626504六、木構件防蟲蛀、防腐處理 2384823七、防雨措施 24111538第二節維修技術方案措施 24126779一、屋面維修 24115175二、打牮撥正 2431950三、大木歸安 2456394四、木構件維修 24630575五、石柱礎維修 249864六、墻壁維修 2503279七、恢復原貌的施工 25016170八、竣工收尾 25130931第三節恢復工程技術措施 25225500一、木梁架制作 25232296二、木結構安裝 26130524三、連檐、瓦口制作 26625990四、屋面木基層 26813065五、屋面鋪瓦 27121130六、木雕件、飾件、欄桿安裝 27710333七、磚墻及抹灰工程 28125744八、花格窗、門安裝 2859956九、油漆工程 28711085第四節街區道路及附屬工程 29027475一、毛條石擋土墻 29030001二、排水溝 2949404三、預埋線管 29628119四、石板路面 2963518五、石質欄桿 30029975第五節腳手架工程 30332725一、腳手架搭設原則 3037021二、腳手架的搭設 30323197三、施工要點 30422227四、腳手架的安全與維護 3079675第六節古建筑保養維護 31023368一、總則 31019477二、巡視檢查與記錄 3117310三、保養維護管理 31432375四、保養維護操作要求 31627372第六章服務質量保障方案 3252670第一節質量保證體系綜述 32527384一、質量方針 325790二、質量目標 32526805三、思想保證體系 32523647四、組織保證體系 32618562第二節服務質量保障措施 32620648第七章應急預案 33111443第一節文物古建筑災害事故救援預案 33127787一、指導思想 33123757二、文物古建筑災害事故特點 33114743三、組織指揮及職責 3329144四、處置程序 3342123五、注意事項 33417506第二節傳統村落自然災害應急預案 3356809一、總則 33524750二、組織指揮體系 34015278三、應急準備 34119619四、應急響應 34330423五、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 34622574第三節新冠病毒、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 34828350一、工作原則 34811266二、成立領導小組 3488015三、應急物資準備 34831311四、應急處理程序制定 34926629五、預防預警行動 3492672六、應急預案的啟動和響應程序 34926999第四節異常高溫及防止人員中暑應急預案 3507868一、總則 35022608二、概況 35128184三、工作組職責 35214627四、危急事件的預防 35230474五、應急預案的啟動 35321427第八章檔案管理 35624654第一節檔案資料管理工作要求 35625000一、檔案資料管理工作內容及要求 35631560二、檔案資料過程管理 35723501第二節檔案管理制度 35924258一、檔案管理制度 3598770二、檔案保密制度 3601239三、檔案借閱制度 36124397四、檔案鑒定銷毀制度 36127898五、檔案統計制度 36216819第三節檔案管理內容 3632940一、傳統村落檔案制作要求 36321173二、傳統村落檔案內容 365溫馨提示:本方案目錄中的內容在word文檔內均有詳細闡述,如需查閱,請購買后下載。說明一、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項目背景及需求分析”詳情可見本文第一章。二、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項目組織機構及人員管理”詳情可見本文第二章。三、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方案”詳情可見本文第三章。四、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傳統村落人居環境整治方案”詳情可見本文第四章。五、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傳統村落文物建筑保護修繕計劃”詳情可見本文第五章。六、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服務質量保障方案”詳情可見本文第六章。七、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應急預案”詳情可見本文第七章。八、如招標文件評分標準要求“檔案管理”詳情可見本文第八章。編制依據一、項目招標文件、補遺及設計文件等相關資料。二、國家現行技術規范、標準及有關的技術資料、規范、規程及技術標準。三、依照有關主要法律、法規:(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二)其他法律法規。四、行業規范、標準(以下內容根據招標文件及項目實際情況進行修改)第一章項目背景及需求分析第一節傳統村落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傳統村落是我國農耕文明的精粹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蘊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態景觀資源,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習近平總書記充滿詩意的話語,道出了無數中國人對傳統村落呈現的田園生活的眷戀。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我國擁有悠久的農業文明史,傳統村落正是這一農業文明的重要載體。可以說,每一座蘊含傳統文化的村落,都是活著的文化遺產,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和空間記憶。然而,長期以來伴隨著“農業現代化、鄉村城鎮化、郊區城市化、新農村建設”的多重挑戰和沖擊,傳統村落快速消亡;“千村一面、萬村一貌”的“特色危機”已成為共性問題;而且不少傳統村落仍在遭受“持續性破壞”,甚至瀕臨消亡。一、傳統村落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一)對傳統村落稀缺性認識不足、保護乏力1.地方政府忽視傳統村落保護。我國傳統村落大多年代久遠,散落在相對偏僻、貧困落后的地區。除了極少數傳統村落被列為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名錄得到政府的較大重視外,大多數傳統村落仍“散落鄉間無人識”,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忽視了傳統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繁瑣,技術性較強,依靠村民的自發保護顯然是不夠的,從傳統村落的普查、登錄、認定、公布再到保護規劃的編制,無一不需要政府的主導。而對在目前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城市建設為主要任務的地方政府來說,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性被明顯也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同時,傳統村落的保護是需要持續資金、人力、技術投入的過程,而創造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社會效益有限,導致部分地方政府對傳統村落保護冷淡,特別是部分緊鄰城市且保存較好,面臨城市擴張壓力的村落,政府往往會犧牲傳統村落的保護而推動城市建設。2.村民保護意識薄弱,與村民的現實生活斷層。除了保護發展較好的個別村落外,大部分村落的村民沒有形成自覺的保護意識,認識不到自身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許多村落環境、格局風貌等不斷遭受破壞。尤其是一些表現傳統、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民間民俗文化,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由于經濟相對落后,農村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導致農村“空心化”嚴重,尤其是相對偏僻的村落,村內傳統建筑有的出現空置現象。對于生活在傳統村落中的村民,對他們而言,村落僅是自小生活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而又平凡。村落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在他們眼里,沒有實際意義,村民在意的僅僅是村落內建筑的使用價值。一旦只見物不見人,古村落就失去了“煙火氣”的滋養,同樣會沒了神、丟了魂,走向衰敗。3.村落空心化嚴重。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農村青壯年大量涌入城市,造成農村逐漸呈現空心化的狀態,并在近年不斷加劇。農村青壯年的大量外出,造成由青壯年承擔的土地種植比例越來越小,婦女和老年人成為土地種植的主力。(二)農村規劃無序性導致拆舊建新的“自主性破壞”1.農村規劃無序性使傳統村落頻遭“撤并擴張性破壞”。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鄉村城鎮化和行政地域調整使不少行政村、自然村大量撤并;易地脫貧、下山移民、整村搬遷,使不少傳統村落遷移消失:城鎮化擴張性發展使許多村落被圈進城中村;新農村建設誤區及其對傳統村落實行“萎縮”管理,使不少傳統村落漸趨消失或衰敗。無規劃、無秩序地撤并擴張活動,是我國傳統村落不斷遭受毀壞、大量消失、持續失去“可印象性”的重要原因。2.農村用地政策不完善導致傳統村落“自建性破壞”。農民對現代生活方式和品質的合理追求,對原有居住環境的不滿意構成傳統村落保護的內部壓力。尤其是經濟較發達地區,富裕起來的農民改善居住條件,不斷以“新”代“舊”、以“洋”代“土”、以“今”代“古”,拆建改造了大量百年老宅。導致這種情形的最直接原因是我國農村長期實行“一戶一宅”政策,即鄉土建筑“舊房宅基不拆,新房地基不批”的用地政策,迫使傳統村落原住民在原址上“拆舊建新”、“棄舊建新”,使眾多傳統村落鄉土建筑遭到普遍的“自主自建性破壞”。(三)村落破壞嚴重,基礎設施落后1.村落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村莊內部建筑問題紛雜。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迫切需要改善自身的居住條件,于是在村中大拆大建,這部分新居建筑,尤其是自建房缺乏規范指引,布局散亂。新舊建筑在建造材料、造型風格、外觀、裝飾等方面都存在極大的差異,各種新式建筑與傳統風貌格格不入。一些新建建筑在高度、體量、建筑形式和色彩方面與傳統風貌形式不相協調,破壞了村落歷史文脈的延續性。村莊內隨處可見任意臨時搭建或破舊不堪的廢棄建筑,嚴重影響了村莊的整體風貌。另外,村內的維修保養機制不健全,許多房屋呈現破敗不堪的景象。出于增收角度考慮,村內大量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定居,這也使得村內出現了諸多大門緊鎖、年久失修、滿目瘡痍的鄉土建筑。2.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雖然村民收入有所增加,但道路、給排水、電力、環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筆資金投入,且屬于村落公共事業。而村落組織的凝聚力下降,難以組織村民自主地對基礎設施進行改善,傳統遺留的設施難以滿足現代化生活的需求,導致村民逐漸向基礎設施較好,主要是硬質鋪地的村落主要出口入處集聚,古村內部逐漸出現空心化。進一步導致古村設施缺乏維護更新,逐步衰敗。村落入口處道路基本硬化,而古村內部許多道路仍為土路,雨后泥符,難以通行;同時,明溝排水系統癱瘓多年,污水堵塞嚴重;村內缺乏集中的垃圾收集點,生活垃圾無序亂丟,對古村衛生環境破壞嚴重。總的來說,基礎設施的缺乏,出行、生活不便是村民離開古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村民的離開又進一步導致古村基礎設施的破敗,循環往復,從而導致古村落范圍內的持續衰敗。(四)保護資金缺乏、研究保護人才匱乏1.保護資金困難。長期以來,各級財政用于文化遺產保護的資金主要投資在城區文化遺產,“欠債”于農村傳統村落,造成眾多傳統村落鄉土建筑缺乏保護經費而得不到保護和修繕。近年來,雖然各地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專項經費也逐年增多,但對面廣量大的傳統村落來說仍是杯水車薪。傳統村落的歷史建筑(古民居)為土木結構,歷經百年風雨已木朽墻危,普遍已成危房,存在安全隱患,人居環境差,迫切需要進行搶救性保護,但所需資金巨大。大量的傳統村落,由于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再加上保護資金的短缺,使得傳統村落在保護過程中無法做到全面地保護,通常只是重點性的保護價值較高的廟宇祠堂等,民居都缺乏有效保護。2.傳統村落鄉土建筑保護的技術力量十分缺乏。長期以來,由于鄉土建筑市場的“萎縮”,建造、修繕鄉土建筑的民間工匠早已紛紛改行,熟知鄉土建筑的形制樣式和特色工藝的工匠已經后繼無人,嚴重制約了傳統村落鄉土建筑保護工作的正常開展。加之有關部門缺乏對鄉土建筑保護維修的技術指導和政策扶持,僅憑農民自身力量難以做好鄉土建筑保護與維修工作。(五)法規不健全、產權不清給傳統村落保護帶來困難1.傳統村落保護法規不健全、保護制度不完善。傳統村落的保護概念提出較晚,相關法律制度滯后。2012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發改委及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體系(試行)》,并于同月提出“關于加強關于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但并未形成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傳統村落保護辦法。目前,傳統村落的保護主要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審批辦法》及各省市的保護性法規和國際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條約等,但未對傳統村落作出保護要求與規定,而地方性保護法規都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所以,在當前依法治國的前提下,應該加強傳統村落法律法規建設,將傳統村落的保護納入法治軌道。2.管理制度混亂。行政體制存在“多頭管理”缺陷。在我國,涉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管理部門主要有三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及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自然文化遺產主要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管理;物質文化遺產由國家文物局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文化和旅游部管理。而傳統村落具有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特性,涉及三個部門的管理范疇,目前尚未明確和銜接好各部門的職責。同時,傳統村落的保護還涉及建設、國土、房管、公安、財政、環保、稅務、旅游、園林、綠化、民族宗教等多方面內容,管理制度的完善存在現實困難。3.監管不力。監控與管理體系還沒有建立跟上,導致村民自發地建設或拆除,破壞村落風貌,很多歷史價值非常高的傳統村落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重視和搶救保護。(六)城市文化入侵村落民族性、地域性、原真性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在面臨外來文明的侵襲時,往往處于弱勢而易被人忽略。現代城市簡單、便捷、干凈的家居理念侵入村落,逐漸改變了村落居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在外人眼中,古樸村落是滄桑的美,而在村民看來,卻是生活的痛。與住新房的鄰里對比,住老宅的村民更是在心理上有種挫敗感。村民對老宅原有的留戀,在外來文化的侵蝕下,已非常脆弱。在傳統村落中,時時處處都能感覺到現代文明的沖擊,原來的“出門靠走,叫人靠喊”被現在的私家轎車、手機所替代,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便利的時候卻漸漸淡忘了本身所固有的民俗文化和內涵,如帶有地方特色的紅白喜事活動、建房號子等鄉村民俗文化逐漸被淡化;一些特色民俗風情、傳統工藝等由于缺少傳承而逐漸消亡。傳統村落中原住民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在逐漸下降,民俗文化生活在減少,讓村民有意識地保護和傳承村落民俗文化刻不容緩。二、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的對策建議(一)實現村落的可持續發展1.協調各方利益。對于傳統村落而言,政府是管理主體,是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承擔保護傳統村落與推動傳統村落發展的責任與義務,是傳統村落公共資源維護與管理的直接利益主體村民是傳統村落的靈魂與核心,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與村民的利益息息相關,是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參與者與受益者。傳統村落的準公共產品屬性,要求政府在傳統村落保護中發揮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傳統村落開發利用的半公共性,要求市場和企業進入。但是,傳統村落依靠政府或企業單方面的開發利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需要構建一個政府主導、企業與村民等多方參與的利益協同機制。2.培養傳統村落的內部發展能力。傳統村落不是單純的文物,它是人類聚居的一種基本形態,承載著我國農耕文明的歷史積淀,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載體。因此,傳統村落在本質上應該是流動發展著的,不能按照文物的保護體制使傳統村落維持在某一個歷史時期,而應該保證其發展性。內生式發展理論強調“地區開發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地方基于內部的生長能力,同時保持和維護本地的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為了培養傳統村落的內部生長能力,實現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最好的途徑是以當地人作為傳統村落的開發主體,即讓村民成為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二)完善傳統村落法律制度1.制定《傳統村落保護法》。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訂)》保護的對象往往只是經過國家認定的文物建筑和歷史文化名村,對于廣大的未被認定為國家或省市級文物建筑的鄉土建筑和傳統村落缺乏法律的保護。2.加強地方立法。除了在國家層面制定《傳統村落保護法》外,要建立以地方立法為核心的傳統村落保護制度。完善原住民老宅修繕、使用收益分配以及新居宅基地審批等相關規定,使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進入法制化軌道。(三)構建多中心的村落參與機制1.建立專門的傳統村落管理機構。在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中,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協調和引導各方的力量,在嚴格保護傳統村落公共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利用和開發。其目的不能僅限于當前的短期利用,要著眼于長遠的村落可持續發展。由于在國家層面上沒有設立統一的管理機構,相關部門各自為政,缺少溝通和協作,在對傳統村落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對文化遺產管理的做法,建立全國性的專門的傳統村落管理的統一機構,為貫徹執行國家傳統村落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傳統村落普查登錄、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等提供組織保障。在地方上,應對傳統村落的管理機構的人員組成、工作制度和管理職責等作出規定,避免因領導調任或人事調動而造成管理機構運行不暢、工作效率過低的現象。此外,還應在傳統村落管理機構內外建立相關的咨詢組織,吸納城市學、規劃學、歷史學、建筑學、文物學、藝術學、民俗學和生態環境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的參加,保證對傳統村落管理的科學有效性。2.完善村民參與機制。原住民是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中的最大利益相關者,因而在村落管理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原住民的利益,并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目前我國對于傳統村落的管理是由政府主導的高度集權的方式,在對傳統村落進行規劃設計時,也是政府單方面的行為,原住民基本上很少參與。這種模式不僅造成了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容易增加原住民對于政府的不滿和抵觸情緒。當政府在決策中出現少許失誤時,容易使原住民產生對政府的信任危機。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對于傳統村落原住民的宣傳教育,及時與村民溝通,了解他們的意見,村委會要在村里普及傳統村落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村民整體素質和參與的決心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適當下放管理權,讓原住民有機會參與到對傳統村落的保護中去。(四)建立多渠道的保護資金投入機制我國傳統村落保護資金短缺的原因有二,一是政府資金投入不足、落實不到位,二是保護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因而,一方面,要繼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投入。雖然中央政府每年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的資金越來越多,但是相對于其他財政支出仍舊存在投入不足的問題。2015年,我國財政總支出為175768億元,而中央財政安排文化遺產保護補助資金是81.1億元,用于文化遺產保護的資金僅占中央財政支出的0.046%。因而,有必要在國家財政總支出中增加對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投入。二是設立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資金。設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項資金,明確資金來源、使用、配套和管理,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建立市、縣(區)、鎮三級政府專項投入機制,確保傳統村落的資金來源長期、穩定。地方政府要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經費用于傳統村落保護,并且要根據經濟增長的情況,適當調整保護資金的投入。三是鼓勵社會資本投入。2016年3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利用公益性基金等平臺,采取社會募集等方式籌措資金,解決產權屬于個人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維修的資金補助問題,使文物所有者和使用者更好地履行保護義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公眾對于傳統村落的關注度的增加,可以通過互聯網眾籌的方式來募集傳統村落的保護資金。但是,眾籌融資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眾籌平臺、發起者和眾籌者之間的信任風險很大,缺少監管機制,眾籌者無法了解到資金的使用情況,很容易出現籌集者籌到資金卻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的現象。因而,地方政府除了要對網絡眾籌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外,還要加強對眾籌資金的監管,規范眾籌利益的分配,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真正用到傳統村落的保護之中。(五)樹立村民自覺保護意識1.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的作用。村規民約是我國農村基層社會組織中的社會成員在共同制定的自治性行為規范的總稱。村規民約作為國家法律法規的補充,在傳統村落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早期的村規民約是村民進行自我約束的道德規范,到明代時成為村落自治的規范,傳統村落的村規民約為維護我國農村社會的基本秩序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當代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中,可以利用村規民約對村民的約束和規范性作用,提高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與自我保護的意識。2.增強傳統村落的文化自信。制度的約束只是外在的保障,只有讓傳統村落的村民樹立自覺的保護意識,發自內心地參與到傳統村落的巧護與利用之中,才能使傳統村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讓廣大村民認識到傳統村落的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要讓村民意識到傳統村落所擁有的巨大價值。另一方面,要讓廣大村民意識到保護傳統村落文化遺產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的密切相關,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參與到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中來。通過表彰在傳統村落保護中做出一定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來拉近村民與傳統村落之間的距離,喚醒村民的保護意識,增強村民愛家護家的主人翁責任感和榮譽感,從而提高村民的參與水平。(六)延續和復興村落傳統產業內生式發展理論強調“地區開發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地方基于內部的生長能力,同時保持和維護本地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為了培養傳統村落的內部生長能力,實現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最好的途徑是以當地人作為傳統村落的開發主體,即讓原住民成為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因此,應當對村落的傳統產業予以政策扶持,要為村落產業提供產業技術及市場流通的支持,使產業的發展具有持續性。可以通過影視制作、音樂創作、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等方式,將村落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盤活傳統村落的文化資源,實現傳統村落的產業復興。第二節項目需求分析在既有發展愿景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框架下,圍繞完善社區土地開發、項目布局、經營發展等核心內容,為XX傳統村落未來發展謀劃、鄉村后續建設提升以及重大項目落地做好全面的工作部署和技術支撐。同時,按照尊重自然、加強生態修復的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理念,以及省、市關于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編制技術指南的相關要求,圍繞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和功能控制,在符合XX區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程序和規范推進村莊規劃報批,為鄉村地區建設管理提供法定依據。本次村莊規劃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1.現狀調查和評估2.發展目標3.用地布局規劃4.用途管制規則5.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6.國土空間綜合整治7.產業空間引導8.公共服務設施及道路交通等規劃9.公用設施規劃10.防災減災規劃11.歷史文化保護和特色風貌引導12.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3.近期建設與項目庫項目組將持續跟蹤推進項目后續法定程序評審、報批、公示,直至成果報備入庫,疊加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系統管理。第二章項目組織機構及人員管理第一節組織機構一、組織機構的建立(一)確定組織目標項目目標是項目組織設立的前提,應根據確定的項目目標,明確劃分分解目標,列出所要進行的工作的內容。(二)確定項目工作內容根據項目目標和規定任務,明確列出項目工作內容,并進行分類歸并及組合是一項重要組織工作。對各項工作進行歸并及組合并考慮項目的規模、性質、項目復雜程度以及單位自身技術業務水平、人員數量、組織管理水平等。如實施階段全過程項目管理,工作劃分可按計劃階段和實施階段分別歸并和組合。(三)組織結構設計1.合理確定管理層次。管理組織結構中一般應有三個層次:一是決策層;由項目負責人和其助手組成,要根據項目的活動特點與內容進行科學化、程序化決策;二是中間控制層(協調層和執行層),具體負責規劃的落實,目標控制及合同實施管理,屬承上啟下管理層次;三是作業層(操作層)。由現場人員組成,負責具體的操作工作。2.配置工作崗位及人員。3.制定崗位職責標準與考核要求。4.制定工作流程與考核標準。二、組織機構的要求(一)要明確各部門責權在項目組織機構中,項目人員與組織多種關系共存,行政隸屬關系、業務關系和工作責任被剝離。在這種多維度溝通交織在一起的情況下,當事員工就有了多身份,這使得管理關系的協調變得異常復雜,處理不當將會產生責任推諉或者多頭管理等問題,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明確各部門職能和各員工的責權顯得尤為重要。(二)要保證項目人員能力素質充分發揮在項目組織機構中,組織架構能否發揮作用,管理人員的能力素質是關鍵,所有組織管理模式歸根結底是對人的使用,著這種模式下,對項目負責人的要求愈加提高。項目負責人一方面要協調所服務單位需求,一方面要保證與公司總部的規范性對接,同時還要抓服務品質。這要求項目負責人具有較高的人際協調能力、領導與決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較高的工作熱情和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等,完美的人才是不存在的,而本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缺乏吸引力,難以招聘到高素質人才,因此保持對現有人才有效培養和儲備,才是項目人才持續有效發揮專業技能的有效方法;(三)要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容易發生變異或延遲。在項目組織機構的架構中,一個任務地完成需要多個部門的協作,信息傳遞的維度要多于職能式組織架構。在缺乏規范化管理的環境中,信息的傳遞容易受到人際關系的影響。因此建立公司信息管理系統,打破人際關系建立的交流網絡,從整體上保證信息傳遞的速度、全面性和真實性,有助于促進各部門高效溝通和協作,從而保證服務質量。(四)要保證投入資金的監管此嚴格控制資金使,保證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是提高項目利潤率的有效方法,管理需要對項目負責人進行一定的放權,公司在下放資金權利的同時應當制定相應的監管措施,除了要加強細化常規的財務監管外,還可以通過對實施不定期巡檢來核對上報的資金使用情況。三、組織機構設計原則(一)任務目標每個機構和這個機構的每一部分,都與特定的任務、目標有關,否則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任務、目標就是機構或機構的每一部分、每一成員要干的企業活動所必需的事情。機構設計以事為中心。因事設機構、設職務、配人員。人與事要高度配合,不能以人為中心,因人設職,因職找事。(二)專業分工為提高效率必須分工。把實現任務目標所需要的全部活動,劃分成各種基本作業。把各種基本作業,按其職能要求,分配給這方面的專業人員。要合理劃分專業,注重使用專家。(三)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個主管能夠直接有效地指揮下屬的數目。一個管理人員能領導若干個隸屬人員,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幅度在X人到X人。但經過調查和實際工作的證明,在許多組織中,其管理幅度比這個結果要高。因此,確定管理幅度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考慮某些因素的影響,合理地確定。(四)管理層次管理層次是指機構分設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管理階梯。在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管理層次和管理幅度是反向變化。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層次越多;相反,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層次越少。一般來說,在企業最高領導人和最基層的職工之間,如果層次過多,往往會使信息失真,受到歪曲或者過時。因此許多企業采購方張組織中的層次應盡可能地少。(五)責權對等權力是在規定的職位上行使的權力。領導人員率領隸屬人員去完成某項工作,必須擁有包括指揮、命令等在內的各種權力。責任是在接受職位、職務后必須履行的義務。在任何工作中,權與責必須大致相等。更移責任時,必須同時更移與責任相應的權力;更移權時必須同時更移與權力相應的責任。如果要求一個經理履行某些責任,那就要授給他以充分的權力使他履行責任。如果這些權力是授給他的,但該經理不能承擔相等的責任,那么就收回這些權力,或者將派給他的職務作某些更動,或者把這位經理作適應的調動。(六)才職相稱管理人員的才智、能力與擔任的職務相適應。設計了各種職位、職務之后,就要安排相應的人員擔任工作,或通過培訓,使其勝任工作。每種職位、職務都有其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對每個職工也可以通過考察經歷、進行測驗以及面談等,借以了解他的知識、經驗、才能和興趣,在進行評審比較,使企業能做到將現有或可能有的職工的才能和各種職務的要求相適應,使才智相稱。如果遇到缺乏某種工作所需要的職工,而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時,也可以考慮把工作重新修改、設計、安排,直到可以找到適當的人員來充任為止。設置的機構盡可能使才智相稱,人盡其才,才得其用,用得其所。理想的組織機構設計,必須具有修改和調整的可能性,成立的組織機構必須具有靈活性。(七)命令統一下級結構只能接受一個上級機構的命令和指揮。一個機構不能受到多頭指揮。上下級之間的上報下達,都要按層次進行,一般情況下,不得越級。執行者負執行之責,指揮者要負指揮之責,在指揮和命令上,嚴格實行“一元化”的聯系。(八)精干高效機構精簡,隊伍精干。機構精簡就要對管理業務進行具體分析,減少業務中重復現象。隊伍精干即設置必要的、勝任的工作人員,調整不必要的、不勝任的工作人員,減少機構的管理費用。(九)適應性組織機構對客觀環境的變化要有適應性。組織機構適應內部條件、外部的環境,滿足生產、技術、管理、市場等各方面的需要,才有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能否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組織機構優劣的重要標準。(十)效果和效率效果是指組織機構的活動要有成效、有效果。組織機構不但要能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進行,同時要使活動有成果。要確立組織目標,集中主要力量與主要目標,不斷解決問題,爭取更大的效果。效率是指組織機構在單位時間內取得成果的速度,反映在單位時間內取得成果的過程中,各種物質資源的利用程度,工人的勞動效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各部門、各層次的工作效率,整個組織機構的工作效率等各方面,都反映組織機構的效率。效率不高,反應遲緩,說明整個機構或機構的某些方面已經不適應客觀要求。四、組織機構圖第二節人員配備一、人員配備原則在本項目組織架構的組建中,項目人員是本項目工作的內在,是完成本項目服務的關鍵。對此,在人員配置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一)經濟效益原則項目人員配備計劃的擬定要以項目服務需要為依據,以保證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前提,它不是盲目地擴大服務人員隊伍,而是為了保證服務效益的提高。(二)任人唯賢原則在人事選聘方面,大公無私,實事求是地發現人才,愛護人才,本著求賢若渴的精神,重視和使用確有真才實學的人。(三)因事擇人原則因事擇人就是員工的選聘應以職位的空缺和實際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以職位對人員的實際要求為標準,選拔、錄用各類人員。(四)量才使用原則量才使用就是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適的崗位,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只有處在最能發揮其才能的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五)程序化、規范化原則員工的選拔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和程序。科學合理地確定組織員工的選拔標準和聘任程序是組織聘任優秀人才的重要保證。只有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準辦事,才能選聘到真正愿為本服務項目的質量做出貢獻的人才。(六)因材起用原則所謂因材起用,是指根據人的能力和素質的不同,去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從組織中人的角度來考慮,只有根據人的特點來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充分地發揮,使人的工作熱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如果學非所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不僅會嚴重影響組織效率,也會造成人力資源計劃的失效。(七)用人所長原則所謂用人所長,是指在用人時不能夠求全責備,管理者應注重發揮人的長處。在現實中,由于人的知識、能力、個性發展是不平衡的,組織中的工作任務要求又具有多樣性,因此,完全意義上的“通才”,“全才”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組織也不一定非要選擇用這種“通才”,而應該選擇最適合空缺職位要求的候選人。有效的管理就是要能夠發揮人的長處,并使其弱點減少到最小。(八)動態平衡原則處在動態環境中的組織,是不斷變革和發展的。組織對其成員的要求也是在不斷變動的,當然,工作中,人的能力和知識也是在不斷地提高和豐富的。因此,人與事的配合需要進行不斷的協調平衡。所謂動態平衡,就是要使那些能力發展充分的人,去從事組織中更為重要的工作,同時也要使能力平平、不符合職位需要的人得到識別及合理的調整,最終實現人與職位、工作的動態平衡。二、人員配備合理配置人員,是整個傳統村落保護服務的基本保障,人員配置指的是根據員工的能力和崗位工作要求,把合適的員工安排到合適的崗位,實現人得其事,崗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效率優化,本次項目的相關人員配置表格具體如下:(一)項目負責人簡歷表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務證書參加工作時間擔任項目負責人年限曾經服務項目情況采購方單位項目名稱規模總人數服務期限服務范圍(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填寫)(二)項目人員簡歷表姓名性別年齡職務職稱工作年限本項目承擔工作近年主要工作業績項目名稱規模時間本人承擔工作(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填寫)(三)項目人員匯總表序號姓名性別崗位學歷職稱經驗備注123456789(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填寫)三、人員素質要求(一)總體要求1.統一認識,強化全員的責任意識,明確各部門職責,激發全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明確責任,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從嚴管理,全面落實各項項目的實施方案,確保在過程中順利進行。3.強化執行,嚴格按照公司所制定的各項實施方案,認真解決工作中不主動、不積極問題,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工作。(二)對管理人員的要求1.夠忠于職守、熱愛本職工作管理人員要時刻記住自己的工作職責,忠于職守,干好自身的工作,一個管理人員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領導責任上來,就應該能夠很好地處理自己的事情。就能夠把握好工作的主次,要求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圍繞工作目標來處理事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加強計劃,使每一次工作和每一項事情都盡可能地納入自己的工作計劃當中,有條不紊地進行。2.能夠正確處理工作關系“在其位、謀其政”是正確處理工作關系的根本,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就是說上級、同級、下級都應明確自己的崗位,權力和責任,各在其位,各用其權,負其責,彼此尊重,不干涉。充分尊重上級,不越級辦事,不把責任推給上級,對待上級不隨意干預,引導下級自己解決問題,積極給予支持;對待同級,權力不爭,責任不讓,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工作目標。3.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管理人員一定要有自律精神,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即使在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請教匯報,取得上級對工作的支持和指導,直到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同時,我公司的管理人員一定要有寬容的態度,當然寬容不等于縱容,要善于換位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要多協商,不要隨意指責甚至刁難,一切要抱著一切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態度。4.能夠合理分工和授權管理人員要善于分工和授權,大權獨攬,小權分散是重要的領導藝術,根據系統的原理,服務工作能否合理有效地開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分層,每一層都有自己的功能,規定明確的任務,職責和權力范圍。管理人員就是通過權力或權威影響人們共同努力達到群體目標的帶頭人,所謂授權,就是上級授予下級一定的權力和責任,使其在一定范圍內有處理問題的自主權,授權方面必須要注意兩個方面:對授權人的能力要充分地認識,還有就是權力下放但責任不下放。5.能夠妥善地調停糾紛管理人員要能夠妥善地調停糾紛,維護組織的團結。要能夠找到協調雙方的“適度點”,迫使爭執雙方各自退讓一步,達到彼此能夠接受的協議。6.善于激勵下屬表揚作為一種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激勵一個人鞏固和發展經常發生的良好行為。適時表揚會使一個人不斷向好的方向轉化,我公司管理人員如能對下屬進特充滿感情地表揚,便能夠激發下級對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密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表揚作為一種領導藝術,具有一定的原則。(1)及時原則表揚要及時和反復地進行,對優良的行為要予以及時進行表揚,所謂反復地表揚就是使表揚的激勵作用長期保持下去,但要注意表揚的形式和內容的更新。(2)得當原則表揚要針對不同的對象和行為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到適合、恰當,主要方式有當面表揚,直接表揚和間接表揚。(3)公平原則表揚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但必須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公平合理。(4)感動原則表揚要能和對方做到感情交流,從思想上感動對方,表揚要出自內心,以滿腔熱情的態度表揚被表揚者的成績、優點和進步,熱切期望能發揚優點,做出更大的成績來。(5)獎勵原則表揚就結合運用各種獎勵手段強化表揚的力度,在結合實施獎勵時,注意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的有機結合,注意獎勵的方式不斷創新;注意克服獎勵中的平均主義。7.適時適當提出批評批評也是一種激勵的方法,其目的是限制、制止或糾正某些不正確的行為,保證服務目標的實現,應堅持做到:(1)目的明確要從團結愛護的愿望出發,明確目標,對個別進行批評,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對象進行的批評語會有不同的目的,但總的有一條,改正錯誤,制止不良行為的持續,使其走上正確的軌道上來。(2)實事求是批評應在清楚地了解錯誤之后,才能有說服力,有針對性;才能避免對方的自衛反應,產生抵觸情緒,同時,要注意不能把對方的缺點全部集中起來,使問題復雜化。(3)寬嚴適度批評要注意對事不對人,標準一致,寬嚴適度,因此要選擇適當的用語,適當的場所,適當的時間進行批評。(4)講究效果批評的目的是改正行為,講究批評效果,就是要注意追蹤檢查,保證不再犯類似錯誤。(三)對其他工作人員的要求1.有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對工作要認真、負責,有事業心和責任感,這是成為一名合格員工的首要條件。對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定要力求完美,盡職盡責,不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應付了事,態度比能力更加重要。2.有不斷創新的精神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學會創新,運用創新思維,打碎舊的思維模式,創造性開展本職工作。在工作中不要局限于要我怎么做,關鍵是要把工作做好,結果是目的,過程是手段,要學會嘗試用更簡捷、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手段去實現目的。3.正確看待自己與公司的關系、敢于承擔責任處在某一職位、某一崗位的干部或員工,能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有了自覺的責任意識之后,才會產生積極、圓滿的工作效果。沒有責任意識或不能承擔責任的員工,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想要圓滿完成項目任務,必須首先要知道自己承擔的是什么樣的工作,為完成這份工作,有哪些具體要求,如時間的要求、質量的要求,成本的要求等等,以及這些要求規定實現的路徑或者程序,相關的支持性文件,清楚你的上級是誰,由誰來領導指揮你,“分級管理,分絲負責”強調了每一級管理崗位都有自己的管理職責以及對下屬的管理職責,要清楚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情況要請示誰,清楚自己所在工作崗位的上下接口關系,工作中要融入集體,適時與同事和項目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坦率真誠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供大家參考和探討。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工作精神,自覺自愿地以團結的愿望出發,和周圍的人群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要樂于為他人提供扶持和幫助,最終實現公司、員工雙贏。4.要維護公司的利益和形象,嚴格要求自己言行每個員工的言行舉動,所作所為、不僅僅是個人的表現,同時是對公司形象的宣傳。遵紀守法是義務,履行責任是天職。任何不遵紀守法的行為最終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必須遵紀守法,堅決避免做出損害公司利益和形象的行為。四、人員職責(一)項目經理崗位職責1.項目經理對本項目工作全面負責,接受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任務,規定本項目的質量方針,確定質量目標,批準質量手冊;2.組織質量手冊的宣貫,保證質量體系得以正常運行,質量方針得到貫徹;3.全面負責按時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監督檢查任務;4.負責本項目各項工作的工作質量、各類人員的培訓與使用;5.對本項目工作出現的重大偏差、失誤造成的后果承擔責任。(二)項目副經理崗位職責1.在項目經理領導下,負責項目的技術工作。2.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執行上級和項目經理的各項決定和要求。3.審核質量手冊。4.主持開發新項目的可行性論證和實施開發計劃。5.批準發布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6.為有利于工作和任務的完成,有權臨時性調配人力、物力。7.參與項目重大決策;8.完成領導和項目經理交辦的其他工作。(三)傳統村落保護人員職責1.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村落的傳統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筑,重點修復傳統建筑集中連片區。保護古路橋涵垣、古井塘樹藤等歷史環境要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與其相關的實物和場所。2.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整治和完善村內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完善消防、防災避險等必要的安全設施。整治文化遺產周邊、公共場地、河塘溝渠等公共環境。3.合理利用文化遺產。挖掘社會、情感價值,延續和拓展使用功能。挖掘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開展研究和教育實踐活動。挖掘經濟價值,發展傳統特色產業和旅游。4.建立保護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落實責任義務,制定保護發展規劃,出臺支持政策,鼓勵村民和公眾參與,建立檔案和信息管理系統,實施預警和退出機制。(四)綜合管理人員職責1.擬定公司行政資源規章制度,監督制度的執行情況;2.公司各部門規章制度的匯編、頒發與回收;3.組織編寫會議紀要和決議,并檢查各業務部門貫徹執行情況;4.公司資質管理;5.公司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禮品等采購、分發和管理,行政費用的預算與控制;6.公司行政后勤管理;7.組織、安排重要客人來訪的接待工作,協調內外關系;8.接洽與協調公司法務相關工作;9.企業文化建設。(五)財務人員職責1.熟悉國家財務制度和財經法規,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適應的財務管理辦法,并負責落實集團的各項財務制度的執行;2.建立健全財務體系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根據公司法律主體和業務板塊理順各種財務關系,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保證公司各項制度得以貫徹執行;3.主持財務報表及財務預決算的編制工作,為公司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分析,有效地監督檢查財務制度、預算的執行情況以及適當及時地調整;4.組織進行成本預測、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的進行,確保公司利潤指標的完成;5.參與建立并優化部門組織結構,帶領團隊,落實部門職責分工,實現組織簡練高效;6.對公司稅務整體籌劃和管理,并與財政、稅務、銀行、金融部門、政府委辦局及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建立良好關系。(六)人力資源人員職責1.參與制定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為重大人事決策提供建議和信息支持;2.組織制定、執行、監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3.協助人力資源總監做好相應的職位說明書,并根據公司職位調整需要進行相應的變更,保證職位說明書與實際相符;4.根據部門人員需求情況,提出內部人員調配方案(包括人員內部調入和調出),經上級領導審批后實施,促進人員的優化配置;5.與員工進行積極溝通;6.制定招聘計劃、招聘程序,進行初步的面試與篩選,做好各部門間的協調工作等;7.根據公司對績效管理的要求,制定評價政策,組織實施績效管理,并對各部門績效評價過程進行監督控制,及時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使績效評價體系能夠落到實處,并不斷完善績效管理體系;8.制定薪酬政策和晉升政策,組織提薪評審和晉升評審,制定公司福利政策,辦理社會保障福利;9.組織員工崗前培訓、協助辦理培訓進修手續;10.配合人力資源總監做好各種職系人員發展體系的建立,做好人員發展的日常管理工作;11.完成人力資源總監交辦的其他工作。第三節人員管理方案一、人員管理優化配足配好工作一線主要工作人員,及時調整充實工作一線力量。在配置時,要挑選各方面素質比較的職工進行培訓,同時要根據工作實際及時進行動態調整,以確保工作任務的完成,科學合理地調配好內部勞動力。一個單位的勞動力調配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工作完成情況。為此,如何科學合理調配好內部勞動力是很關鍵的。首先,根據下達的全年工作任務量,作全面的勞動力配置計劃。要結合上年勞動力配置的實際情況,了解到哪些部門、人員的緊缺情況,做局部的調整充實,在具體實際工作中對勞動力及時、經常地進行內部調整。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決勞動力的余缺及真正發揮每個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建立和健全勞動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勞動人事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沒有一套勞動人事管理制度,工作就無法開展,也不可能組織生產指揮,人員配備優化,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點:(一)建立人事資料按管理、技術等不同的職務崗位,分門別類地做好勞動人事生產資料,以便使用時能及時地提供人事資料信息。(二)制定崗位培訓制度要經常對各種崗位均要進行培訓,特別是對一些管理干部,要經常、及時地進行培訓,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三)制定職工獎懲制度受到保護,給予表揚或獎勵:凡違反和破壞場規場紀的,必須受到追究,給子批評或處罰,做到獎罰分明。(四)制定職工考核制度對每個職工以崗位責任制為主要內容進行考核,可以月考、季考及結合年度考核,凡考核不合格者應調離本崗位,直到解除勞動關系。二、人員考勤管理(一)總體要求1.考勤總則(1)為維護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強化全體職工的紀律觀念,現結合公司企業管理需求及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項目員工的考勤管理制度,希望全體員工自覺、認真地予以執行。(2)公司的考勤管理由人事行政部負責實施,各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人員的考勤工作負有監督義務。(3)公司考勤管理采用指紋和臉部識別簽到系統,公司于走廊處安裝一臺考勤機供全體員工記錄出勤使用;按公司規定的作息時間考勤實行每天一次簽到和一次簽退;考勤機是對員工上下班時間的記錄和證實,采用指紋和人臉識別考勤機必須本人親自考勤,員工要嚴格遵守工作時間,上下班按時考勤。(4)有關缺勤管理及違反考勤制度的處罰嚴格依據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執行,各部門員工應按照考勤管理的流程和規定及時報批報備,綜合部考勤員應及時、完備地做好考勤事項的核批、記錄及相關資料的存檔備查工作,綜合部門將于每月末根據考勤記錄和人員外出登記表以及請假條審核統計員工出勤情況,并根據該審核統計結果對員工的每月應發工資數額予以調整。(5)員工年度累積出勤情況將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因素之一子以考量。2.考勤機使用注意事項(1)員工要嚴格按照考勤機的操作規程及使用方法使用,不得將水、油、灰塵、砂礫等物質留在指紋采集窗口。上,也不要用尖硬的東西接觸考勤機,若有個人損壞情形將對其通告批評并要求其核價賠償。(2)考勤機上已設定管理員,其他人員不得隨意操作。如考勤機出現故障或出現其他不能解決的問題應協調管理員解決,若擅自擺弄而致考勤機損壞的,將對其通告批評并要求其核價賠償。(3)使用指紋考勤機簽到和簽退時,手指平壓于指紋采集窗口上,指紋紋心盡量對正窗口中心,手指不要傾斜或放在指紋采集窗口太偏的位置。保持手指水平按在指紋采集頭上,并且覆蓋盡可能大的面積。不要垂直點擊指紋在指紋采集頭上,不要快速地敲擊手指;也不要滑動手指。指紋輸入結束后,出現語音提示“謝謝”為成功驗證指紋,確認完畢后方能離開。(4)為便于考勤管理人員確認考勤機記錄,除因休假或全天外出未到班到崗而無法指紋簽到的,員工到班到崗(含值勤日)必須簽到和簽退。(5)除經審批確認的特殊情況外,員工出勤時間一律按指紋考勤記錄的時間為準。(二)具體規定1.工作時間(1)因季節變化調整工作時間的以人事行政部的通知為準。(2)公司實行五天工作制,但因崗位職責特殊及其他特殊需要安排相關部門及人員公休日值班的,相關部門及人員應子配合。(3)有關員工的法定節假日的休假的規定,具體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作給假及調休處理。2.遲到早退(1)工作時間開始后X分鐘內到班者為遲到,工作時間終了前X分鐘內下班者為早退;超過X分鐘后到班者以曠工半日論,提前X分鐘以上下班者,以曠工半日論,因審批確認的特殊情況而致簽到、簽退有此情形的除外。(2)員工每遲到早退一次,扣款X元以示處罰,部門負責人遲到早退的,每一次扣款X元以示處罰;員工當月內遲到、早退合計每X次以曠工半日論。(3)遲到早退情節嚴重、屢教不改者,公司有權視情形給予通報批評、扣除一定比例的月度績效工資直至解除勞動合同等不同程度的處罰措施。(4)遇到惡劣天氣、交通事故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到班的,應及時電話告知項目負責人并報綜合部知悉,到班后及時補充《考勤特殊情況說明》交存綜合部,經核查屬實且報備手續齊全的,綜合部門給子記錄后不作遲到早退處理。(5)員工實際到勤但忘記指紋簽到、簽退或因考勤機故障無法指紋簽到、簽退或因公外出或其他特殊情況未能指紋簽到、簽退的,需及時填寫《考勤特殊情況說明》按流程呈批后交綜合部門考勤登記備查,本《考勤特殊情況說明》需一事一呈批,一月一交存,如無經審批確認的特殊情況說明而缺勤的,一律按記錄的遲到、早退、曠工狀態予以處理。偽造出勤記錄者,一經查明屬實,雙方均以曠工論處且將扣除月度績效工資的X%以示處罰。3.事假(1)員工因私人事務需作請假處理的,應填寫《員工請假單》及《考勤特殊情況說明》按照規定的請假流程呈批,并應于休假前一個工作日下班前交存綜合部,未按規定報批報備而擅自休假的,一律按照曠工處理。(2)事假期間每日、每小時工資將從應發工資中予以扣除。(3)員工在工作時間遇有緊急情況需要本人離開崗位處理的,需在外出辦理業務前向部門主管(或其授權人)申明外出原因及返回公司的時間,否則按外出辦私事處理。上班時間外出辦私事者,一經發現即按照曠工處理。(4)員工每年累積事假不得超過X天,超過X天的一律以曠工論。4.年休假(1)員工在公司累計工作滿一年的,享受每年X個日歷日的年假,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假期增加一日,但最長假期不超過X個日歷日。(2)員工申請年休假的,應按流程呈批《員工請假單》及《考勤特殊情況說明》并至少提前X個工作日報備綜合部。(3)年假需一次休完,當年未休年假者不得累積到第二年。(4)員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5)員工本年累計事假X天以上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5.婚假(1)員工請婚假,需按流程呈批《員工請假單》及《考勤特殊情況說明》并應至少提前X個工作日報備至綜合部;員工應于婚假后及時向綜合部提供結婚證書作為相關事實證明。(2)適齡結婚的享受婚假X天。(3)員工婚假期間享受本崗位基本工資收入。6.產假及計生假(1)產假期間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2)公司對參保員工不另行計發生育津貼,員工由于生育所產生的一切檢查和醫療費用都將根據相關政策予以報銷,公司綜合部門子以必要的協助。(3)員工休產假、陪產假及法律規定的其他計生假前提交醫院證明,按公司規定的流程填具《員工請假單》及《考勤特殊情況說明》呈批報備。(4)員工產假期間享受本崗位基本工資收入。7.喪假(1)員工的直系親屬(祖父母、父母、公婆、岳父母、夫妻及滿周歲的子女)死亡,公司將酌情給予X—X天喪假(不含法定節假日、公休日)。(2)員工辦理喪假需按流程呈批《員工請假單》及《考勤特殊情況說明》并報綜合部備案。(3)員工喪假期間享受本崗位基本工資收入。8.工傷假(1)員工因工受傷,由其所在部門及時通知綜合部,根據情況嚴重程度,綜合部于X小時內到工商部門報案。(2)員工因執行公務負傷或致傷殘者,持指定醫院證明,經公司確認確不能出勤,核給工傷假的,按照員工月平均工資的X%予以發放;工傷假期期滿應主動復職,否則一律按照曠工處理。9.曠工(1)以上列明的違規遲、早退及違規請假情形按照曠工處理的,依照本條規定予以記錄、計扣工資;(2)曠工半日者,由綜合部予以記錄備查,不計發曠工期間內的日或小時工資,并扣除當月月度績效工資的X%以示處罰;曠工全天的,由綜合部予以記錄備查,不計發曠工期間內的日、小時工資,并扣除當月月度績效工資的X%以示處罰;連續曠工數日的,績效工資的扣除累計計算。(3)連續曠工X日或全月累計曠工X日或一年累計曠工達X日者,除依照上述規定予以處理的外,公司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三、人員調動管理(一)目的為規范員工內部流動管理,保證員工在公司內部有序、有效的合理流動,達到人力資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二)范圍1.本制度規定了員工調動的原則、分類、申請及審批流程、工作交接及報到流程等。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人員的工作調動管理。(三)職責1.行政人事部負責公司各部門人員調動的手續辦理。2.各部門配合調動人員的工作交接等工作。(四)原則1.滿足崗位需求和員工職業規劃原則。2.有利于人員優勢整合及人力資源合理化配置原則。(五)調動分類1.根據調動方式分類(1)組織調動包括員工升職、平級調動、降職、因企業需要或組織機構調整等對人員的調配等。(2)個人申請包括內部應聘、崗位競聘等。2.根據調動范圍分類跨部門調動、部門內部調動。(六)晉升、降職1.晉升包括晉職和晉級。晉職,是指員工因業績突出,由較低職位上升到較高職位,其責任、權力相應增加;晉級,是指不提升員工的職務級別,而通過提高員工的薪資待遇的一種激勵方式。通過合理、規范的晉升機制,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不斷提高管理、業務技能,實現公司選拔優秀人才的目的。平級調動,因業務原因在級別相同的情況下調動。降職,是指員工從原有職位降低到責任較輕的職位,同時削減被降職人員的工作權利、薪資。2.員工晉升應以現崗位的業績考評結果為主要依據,同時還應參考以下幾個因素:(1)職位相關的知識、技能;(2)相關的資歷和經驗;(3)適應性和潛力;(4)公司要求具備的其他條件。3.在業績考評中,沒有達到業績預期的員工,由其直接主管、行政人事部和其本人討論并制定業績改善計劃。該計劃的實施期限一般為三個月,期滿后員工在工作態度和業績表現上仍然沒有改善的,經確認后可作降職處理,或解除勞動關系。4.職務晉升是指工作業績特別突出,在業務方面做出一定的貢獻。有較強的業務領導潛力。5.被任免員工接到任免通知后,在一周內辦理工作及有關辦公物品交接手續。(七)調動申請及審批1.調動申請提出調動可由員工本人、用人部門、行政人事部提出,由行政人事部組織相關部門對此調動是否可行進行討論,討論結果按以下分類審批。2.跨部門調動跨部門調動員工,由所在部門同調入部門協調,并按以下程序審批。由公司行政人事部發放調令。3.部門內部調動由所在部門審核,部門負責人批準后,員工可直接在部門內部進行調動并報行政人事部備案。4.公司有權根據員工的工作能力、業績和公司實際需要,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和職務。(八)工作交接、報到1.調令一式三份,分別交調出部門、調動員工各一份,一份由人事部門經辦人存檔。相關人員接到調令后,應及時安排員工的工作交接,確保員工能按時到達新崗位報到,并保證工作的平穩過渡。交接程序按《員工離職管理流程》中相關交接程序辦理。2.跨部門調動的,員工應將原部門工作物品、文件等進行交接,填寫《工作交接表》按相關要求辦理。3.調出員工的部門必須按調出調令中的時間要求完成工作交接手續,各類交接手續辦理完畢,工作交接表由行政人事部經辦人員簽字認可后,即可到調入單位報到。4.員工應按調令上規定的報到時間,持調令到調入部門報到。不能按時報到的,應提前通知行政人事部,否則以曠工計算,按考勤相關制度執行;因調出部門原因未及時安排工作交接等造成的,由調出部門負責,并對調出部門負責人進行處罰。5.調出時間應留出一周的交接時間,報到時間應留出一定的路途時間。特殊情況經與調出部門協商同意,可不受此時間限制。6.因交接不清給工作帶來影響的,由調出部門負責人承擔,調令上無行政人事部經辦人簽字或員工工作未進行完全交接,調入單位不得接收。7.調入管理調入部門從員工報到之日起為其上報考勤,并辦理相關手續。四、人員獎懲管理(一)目的制定本規定的目的在于增強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二)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三)獎懲分類1.員工獎勵分為:表揚、嘉獎、記功、記大功四類。2.員工處罰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解除勞動關系五類。在給予各檔次的處罰的同時,給予一次性罰款。(四)獎懲原則1.獎懲有據的原則獎懲的依據是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員工的崗位描述及工作目標(業績指標)等。2.獎懲及時的原則為及時的鼓勵員工對公司的貢獻和正確行為以及糾正員工的錯誤行為,使獎懲機制發揮應有的作用,獎懲必須及時。3.獎懲公開的原則為了使獎懲公正、公平,并達到應有的效果,獎懲結果必須公開。4.有功必獎,有過必懲的原則嚴防公司員工特權的產生,在制度面前公司所有員工應人人平等,一視同仁。5.精神獎懲為主,物質獎懲為輔的原則。(五)職責劃分1.人事部負責所有員工獎勵及懲罰事項的審查;2.各部門主管有權對本部門員工提出獎懲申請;3.所有獎勵與處罰的備案、人事記錄,并負責匯總報財務部;4.人事部負責本規定的修訂,各級別行政部門負責解釋工作;5.財務部負責獎勵與罰款的發放與扣款。(六)員工獎勵規定1.員工日常獎勵分下列四類:(1)表揚: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進行的精神獎勵;(2)嘉獎:書面的方式進行的精神獎勵,同時給予每次嘉獎獎金為X元;(3)記功:書面的方式進行的精神獎勵,同時給予每次記功獎金為X元;(4)大功:書面的方式進行的精神獎勵,同時給予每次大功獎金為X元;(5)晉級:上調員工職等職級,相應上調薪酬;2.下列事跡之一者,予以表揚或嘉獎:(1)災難面前挺身而出,處置適當者;(2)領導有方,使業務工作拓展有相當成效者;(3)表揚累計達X次者;(4)不良行為;(5)注重知識更新,利用各種機會參加專業知識及技能進修;(6)主動向同事、下屬及新進員工傳授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7)積極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及生產、技術提合理化建議;(8)在工作中不計較眼前得失,任勞任怨;3.下列事跡之一者,予以記功:(1)對于主辦業務有重大拓展或改革具有實效者;(2)執行臨時緊急任務能依限期完成者;(3)維護公司利益,避免重大損失者;(4)工作嚴謹認真,及時發現和消除重大安全隱患者;(5)成績突出,為公司帶來豐厚收益者;(6)嘉獎累計達X次者;4.下列事跡之一者,予以記大功:(1)適時消滅意外事件或重大事故,使公司免遭嚴重損害者;(2)為公司管理或經營重大決策出謀劃策,卓有成效者;(3)在惡劣環境下,冒生命危險盡力職守者;(4)檢舉,制止舞弊、違規或損害公司利益行為,使公司免受損害者;(5)服務滿五年以上,成績優良,未有曠工或記過以上處分者;(6)圓滿完成公司重大項目或重大任務的;(7)記功累計X次者。5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晉級:(1)在本職工作中主動、大膽創新,為公司創造較大經濟效益;(2)工作能力強,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及生產、技術多提合理化建議,成效顯著;(七)員工處罰規定1.員工懲罰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解除勞動合同五種:(1)警告(口頭警告)(2)記過(每次罰款X)(3)記大過(每次罰款X元)(4)降級(降低職等職級,相應降低薪酬)(5)解除勞動關系(除名,嚴重者追究相應的責任)2.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予以警告處分:(1)在工作場所內喧嘩或口角,不服管教者;(2)辦事不力,于工作時間偷閑怠眠者;(3)上班時間擅離崗位,怠慢職守者;(4)不能積極配合同事或其他部門工作的;(5)不服從上級領導的合理指導,情節輕微者;(6)對領導口頭安排或公司例會會議記錄中安排的工作執行不力或不能按時并完成者;(7)凡工作時間串崗、看報紙、禁煙區吸煙、崗姿不正、吃東西、網上或聚堆聊天、玩游戲、聽音樂、瀏覽任何和工作無關信息、雜志等;(8)未按公司規定著裝;(9)下班后不關閉所使用電器設施設備、造成浪費的;(10)凡電腦中游戲或聊天軟件等被統一刪除后,再次出現在電腦中;(11)未經允許擅自使用辦公車輛者;(12)私自將公司管理手冊帶出公司的;(13)擅移辦公設施,未經人事部門同意改變辦公位置;(14)未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差旅費報銷手續的;(15)接受直屬主管指令時態度惡劣的;(16)擅自動用他人物品及翻閱他人資料;(17)在辦公場所吸煙,亂扔煙頭;(18)就餐時不排隊、多拿或者多拆開餐盒的、故意多報用餐人數;(19)出差回歸后未及時向直屬上級匯報的;(20)參加會議或培訓人員遲到超過X分鐘者;3.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予以記過處分:(1)因個人過失導致工作失誤或客戶投訴,情節輕微者;(2)不按程序辦事對工作產生不利影響的;(3)辦公時間私自外出,未履行任何請假手續,又無“外出辦公登記”,超過X小時;(4)工作態度不好,與客戶或客戶吵架,給工作及公司帶來不良影響者;(5)下班后不鎖辦公室、文件柜、抽屜等,致使公司資料、物品丟失者;(6)工作時間內喝酒及酒后上班者;(7)挾私報復,故意刁難他人;(8)委托他人或代他人打考勤卡或偽造出勤記錄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按摩院轉讓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國內運輸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建筑材料采購安裝合同
- 2025智能手機買賣合同
- 2025年附近學校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2025股權轉讓合同模板范文
- 2025年度標準版企業辦公場地租賃合同協議書
- 2025委托生產合同標準范例
- 2025江蘇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品采購銷售合同
- 2025企業間合作開發合同
- 自身免疫性腦炎
- 醫院質控科工作質量考核指標
- CRPS電源設計向導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22部分:鍵合強度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量檢驗規范
- 煤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庫(附答案)
- 第十章-國際政治與世界格局-(《政治學概論》課件)
- 2023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精選合集
- 濾毒罐使用說明書
- 如何上好一節思政課綜述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