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政法大學_第1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政法大學_第2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政法大學_第3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政法大學_第4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政法大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政法大學第一章單元測試

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分期的年份是。()

A:1945年B:1949年C:1912年D:1956年

答案:1949年標志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的事件是。()

A: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B: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C:1789年法國大革命D:1680年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答案: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國進入近代社會的標志性事件是。()

A: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產生B:1644年清兵入關,清王朝建立C: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D:15世紀前期鄭和下西洋

答案: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認識是認識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和革命問題的最基本的依據。()

A: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B: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C:近代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D: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任務

答案: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這是因為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

A:中國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B:中國革命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組成部分C: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D: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答案: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下列不屬于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困難有()

A:能不能保持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的作風B:能不能戰勝嚴重的經濟困難C:能不能打破蘇聯對華的孤立政策D:能不能保衛人民勝利的成果

答案:能不能打破蘇聯對華的孤立政策近代中國最革命的階級是。()

A:地主階級B:農民階級C:工人階級D:資產階級

答案:工人階級近代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A: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B: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C: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D: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答案: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革命與現代化的關系是。()

A:現代化是革命后的必然結果B:革命與現代化水火不相容C:革命為現代化開辟道路D:革命和現代化互為前提

答案:革命為現代化開辟道路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

A: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C:中華民族偉大復興D:人類命運共同體

答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代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是。()

A: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B:實行國家富強和人民解放C:建立民主共和國D:大力發展資本主義

答案: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行國家富強和人民解放中國逐步變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A: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中B:西方列強通過發動侵略戰爭,中國已經喪失了完全獨立的地位C:西方列強并不愿意中國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D: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國仍然維持著獨立國家和政府的名義,還有一定的主權

答案:外國資本主義列強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中;西方列強通過發動侵略戰爭,中國已經喪失了完全獨立的地位;西方列強并不愿意中國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國仍然維持著獨立國家和政府的名義,還有一定的主權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正確理解是。()

A:仍然維持著獨立國家和政府,還有一定的主權B:是逐步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社會C: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逐漸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D:是一種從屬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

答案:仍然維持著獨立國家和政府,還有一定的主權;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逐漸成為支配中國的決定性力量;是一種從屬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畸形的社會形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主要具有了以下幾個特點:。()

A:工業資本所占的比重小,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所占的比重大B: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小C:主要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主,缺乏重工業的基礎D:工業規模狹小,經營分散,技術設備落后,勞動生產率低

答案:工業資本所占的比重小,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所占的比重大;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小;主要以紡織、食品工業為主,缺乏重工業的基礎;工業規模狹小,經營分散,技術設備落后,勞動生產率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實現的主要任務。()

A:反對帝國主義,打破外國壟斷資本的控制B:反對封建主義,進行土地制度的徹底改革C:建立社會主義國家D: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答案:反對帝國主義,打破外國壟斷資本的控制;反對封建主義,進行土地制度的徹底改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第二章單元測試

規定外國軍隊有權在中國領土上駐兵的條約是。()

A:《北京條約》B:《辛丑條約》C:《馬關條約》D:《南京條約》

答案:《辛丑條約》在近代,通過戰爭向中國勒索賠款最多的國家是。()

A:英國B:俄國C:法國D:日本

答案:日本在近代中國,規定中國向列強支付賠款最多的條約是。()

A:《辛丑條約》B:《馬關條約》C:《北京條約》D:《南京條約》

答案:《辛丑條約》火燒圓明園發生在期間。()

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鴉片戰爭D:甲午戰爭

答案: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近代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是。()

A:洋務運動B:太平天國農民戰爭C:義和團運動D: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答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列強未能瓜分中國的最根本原因是。()

A:列強之間的矛盾B: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的反侵略斗爭C:國際輿論的譴責D:清政府的妥協

答案: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的反侵略斗爭被譽而“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李鴻章B:魏源C:林則徐D:康有為

答案:林則徐近代以來中國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會制度的腐敗B:帝國主義的強大C:中國軍隊軍事素質低下D:經濟技術的落后

答案:社會制度的腐敗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是在。()

A:鴉片戰爭以后B: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C:中日甲午戰爭以后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后

答案:中日甲午戰爭以后翻譯的《天演論》中的社會進化論思想,為中國人民的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提供了理論根據。()

A:嚴復B:梁啟超C:康有為D:孫中山

答案:嚴復關于勢力范圍的劃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沙俄以長城以北為其勢力范圍B:德國把山東劃為其勢力范圍C:英國以長江流域為其勢力范圍D:法國把廣東、廣西、云南作為其勢力范圍

答案:沙俄以長城以北為其勢力范圍;德國把山東劃為其勢力范圍;英國以長江流域為其勢力范圍;法國把廣東、廣西、云南作為其勢力范圍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國家除了俄、日、英、法、美外,還有。()

A:意大利B:奧地利C:德國D:荷蘭

答案:意大利;奧地利;德國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主要方式有等。()

A: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B:掠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C: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D: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

答案: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掠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的主要目的是。()

A: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B: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C:摧毀中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D:灌輸民主思想

答案: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摧毀中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近代反侵略斗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技術落后B:社會制度的腐敗C:敵人過于強大D:沒有革命的領導力量

答案:經濟技術落后;社會制度的腐敗

第三章單元測試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領導人是。()

A:李鴻章B:洪秀全C:林則徐D:康有為

答案:洪秀全發動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宗教組織是。()

A:拜上帝教B:天地會C:白蓮教D:基督教

答案:拜上帝教洋務運動發端于。()

A:20世紀20年代B:19世紀80年代C:19世紀60年代D:19世紀40年代

答案: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最先興辦的是。()

A:民用工業B:軍事工業C:新式軍隊D:新式學堂

答案:軍事工業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

A:地主階級改良運動B:資產階級革命運動C:資產階級改良運動D:地主階級革命運動

答案: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維新運動的核心領導人是。()

A:梁啟超B:康有為C:譚嗣同D:嚴復

答案:康有為1895年,康有為組織發動了。()

A:廣州起義B:公車上書C:百日維新D:金田起義

答案:公車上書“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屬于的主張。()

A:革命派B:立憲派C:洋務派D:維新派

答案:洋務派戊戌維新前維新派與守舊派的這場論戰,實質上是。()

A:保皇派與革命派的一次論戰B:守舊派與洋務派之間的一次論戰C:帝黨與后黨的權力之爭D: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答案: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有。()

A:有力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在亞洲的統治B: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在一定程度是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C: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D: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千百年來農民對擁有土地的渴望,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答案:有力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在亞洲的統治;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在一定程度是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千百年來農民對擁有土地的渴望,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太平天國的失敗原因在于。()

A:他們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體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和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B:他們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C:他們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D: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答案:他們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體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和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他們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他們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太平天國的興起和失敗說明了。()

A:農民自身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勢力的重任B: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C:農民階級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革命同盟軍D: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

答案:農民自身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勢力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洋務運動具有等特點。()

A:依賴性B:先進性C: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封建性

答案:依賴性;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封建性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在于。()

A:有利于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轉變。B:在客觀上對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某些積極作用。C:開始了近代教育,翻譯了一批西學書籍,給當時中國帶來了新知識,使人們開闊了眼界。D:初步達到了“自強”、“求富”的目標。

答案:有利于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轉變。;在客觀上對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某些積極作用。;開始了近代教育,翻譯了一批西學書籍,給當時中國帶來了新知識,使人們開闊了眼界。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主要是由于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其中維新派的局限性體現在。()

A: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B:不敢否定封建主義C: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D:害怕人民群眾

答案: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害怕人民群眾

第四章單元測試

說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主要是因為它。()

A: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B:提出了平均地權以解決農民土地問題C:適應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要求D: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要求

答案: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要求1903年鄒容寫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宣傳革命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思想的著作。()

A:《革命軍》B:《駁康有為論革命書》C:《猛回頭》D:《警世鐘》

答案:《革命軍》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是。()

A:同盟會B:國民黨C:強學會D:興中會

答案:同盟會武昌起義的主力是。()

A:新軍B:人民大眾C:同盟會會員D:留學生

答案:新軍清末“預備立憲”的根本目的在于。()

A:緩和階級矛盾B:仿效歐美政體C:延續反動統治D:發展資本主義

答案:延續反動統治1905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概括為。()

A:聯俄、聯共、扶助農工B: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C: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D: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答案: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欽定憲法大綱》C:《中華民國約法》D:《試訓政綱領》

答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權利B: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勢力C: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D:推翻了封建帝制

答案:推翻了封建帝制二次革命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

A:國民黨力量渙散B:革命黨人軍隊不足C:袁世凱軍隊強大D:袁世凱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

答案:國民黨力量渙散在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過程中,陸續成立的革命團體有。()

A:光復會B:華興會C:岳王會D:科學補習所

答案:光復會;華興會;岳王會;科學補習所中國同盟會綱領中涉及到的問題有。()

A: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B:驅逐占據中國的帝國主義勢力C: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D: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答案: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臨時約法》的內容包括。()

A: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B:參議院對臨時大總統有彈劾權C:增設國務總理,作為政府首腦D: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答案: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參議院對臨時大總統有彈劾權;增設國務總理,作為政府首腦;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南京臨時政府的局限性表現為。()

A:沒有提出任何可以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B:主體是資產階級革命派C:維護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財產D:承認清政府與列強所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一切外債有效

答案:沒有提出任何可以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維護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財產;承認清政府與列強所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一切外債有效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凱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B:帝國主義的支持C:資產階級的軟弱性D:國內封建勢力的支持

答案:袁世凱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帝國主義的支持;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國內封建勢力的支持1905年至1907年間,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的主要議題是。()

A: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B:要不要社會革命C:要不要廢科舉和興西學D: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答案: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要不要社會革命;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五章單元測試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A: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B: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C:蔡元培“兼容并包”辦學方針的采用D:民主與科學口號的提出

答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前期新文化運動與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絕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進步性B:深入研究和傳播了馬克思主義C:傳播了資產階級民權平等思想D: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

答案: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對中國革命產生的最深刻的影響是。()

A: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作用B:后期傳播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知識分子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C:動搖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D:弘揚了民主和科學,推動了自然科學發展

答案:后期傳播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知識分子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是。()

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拒絕在和約上簽字C:廢除“二十一條”D:還我青島

答案: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在民主革命時期,知識分子走向社會、與工農群眾結合開始于。()

A:五四運動時期B:五卅運動時期C:戊戌變法時期D:一二·九運動時期

答案:五四運動時期在中國大地上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是。()

A:張國燾B:李大釗C:毛澤東D:陳獨秀

答案:李大釗著名學者胡繩說:“近代中國在20世紀初處于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這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下列諸多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馬克思主義的傳播B: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C:中國無產階級的壯大D: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答案:中國無產階級的壯大1920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李達等人在成立了中國工人階級政黨最早的組織。()

A:北京B:廣州C:上海D:武漢

答案:上海宋慶齡說:“孫中山和共產黨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的內部條件造成的。”這里說的“內部條件”,主要是指。()

A:中國共產黨總結了經驗教訓正在積極尋找同盟者B:“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C:一戰后,中國民族工業重新受到列強壓制D:國民黨是中國各政黨中比較革命的民主派

答案:“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標志是。()

A:國民黨“一大”的召開B: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C:國民黨改組D:中共“三大”的召開

答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口號的進步意義體現在。()

A:促進中國的富強B:敢于向兩千年來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禮教進行自覺挑戰C:反對愚昧,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D:反對封建專制統治

答案:促進中國的富強;敢于向兩千年來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禮教進行自覺挑戰;反對愚昧,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反對封建專制統治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有。()

A:《中外紀聞》B:《時務報》C:《新青年》雜志D:北京大學

答案:《新青年》雜志;北京大學陳獨秀被毛澤東稱為"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主要因為他。()

A: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B:領導了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C:最早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D:聯系進步青年和社團,指導和推動運動發展

答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領導了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聯系進步青年和社團,指導和推動運動發展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其“新”主要表現在。()

A: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B:采取群眾路線的方法C: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D: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答案: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采取群眾路線的方法;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下列對國民革命歷史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有。()

A:中國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擴大B:使帝國主義列強感到震驚C:反帝反封建的口號為人民所接受D:中共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

答案:中國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擴大;使帝國主義列強感到震驚;反帝反封建的口號為人民所接受;中共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

第六章單元測試

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社會的性質是。()

A:新民主主義社會B:資本主義社會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封建社會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國民黨政府的性質是。()

A: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政權B:小資產階級政權C:資產階級政權D:封建君主專制政權

答案: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政權中共八七會議召開的地點在。()

A:武昌B:漢口C:九江D:上海

答案:漢口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著名起義是。()

A:湘南秋收起義B:廣州起義C:贛南秋收起義D: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答案: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國民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將革命的重心。()

A:由南方轉向北方B:由大城市轉向小城市C:由城市轉移到鄉村D: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答案:由城市轉移到鄉村毛澤東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著作是。()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反對本本主義》D:《戰爭和戰略問題》

答案:《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930年5月,毛澤東寫了一文,闡明了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實事求事、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的極端重要性,為中國共產黨正確解決中國式的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問題奠定了思想基礎。()

A:《反對本本主義》B:《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C:《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D:《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答案:《反對本本主義》中共領導革命武裝建立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A:陜甘寧根據地B:井岡山根據地C:湘贛根據地D:湘鄂西根據地

答案:井岡山根據地1935年1月,的召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A:黨的六大B:遵義會議C:八七會議D:瓦窯堡會議

答案:遵義會議毛澤東在1928年至1930年發表的闡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理論的著作有。()

A:《反對本本主義》B:《井岡山的斗爭》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答案:《反對本本主義》;《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928年12月至1929年4月,毛澤東主持制定的土地法有。()

A:《土地法大綱》B:《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C:《井岡山土地法》D:《興國土地法》

答案:《井岡山土地法》;《興國土地法》從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之前,“左”傾錯誤先后幾次在黨中央的領導機關取得了統治地位,它們是。()

A: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B:張國燾的“左”傾冒險主義C: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D: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

答案: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除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外,從1928年到1930年,中國共產黨人開辟的主要根據地還有等。()

A:贛南閩西根據地B:廣西左右江根據地C:湘鄂贛根據地D:閩浙贛根據地

答案:贛南閩西根據地;廣西左右江根據地;湘鄂贛根據地;閩浙贛根據地1935年12月,毛澤東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其主要內容有。()

A:批判黨內的關門主義B:批判黨內對于革命的急性病C: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D:系統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

答案:批判黨內的關門主義;批判黨內對于革命的急性病;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系統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標志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主要有。()

A:《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岡山的斗爭》D:《反對本本主義》

答案:《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的斗爭》;《反對本本主義》

第七章單元測試

揭開全國性抗戰序幕的是。()

A:長城抗戰B:八·一三抗戰C:盧溝橋抗戰D:一·二八抗戰

答案:盧溝橋抗戰全國抗戰爆發后,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了第一個大的勝利是。()

A:棗宜戰役B:豫湘桂戰役C:平型關戰役D:臺兒莊戰役

答案:臺兒莊戰役全國抗戰爆發后,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取得的第一個大的勝利是。()

A:平型關戰役B:百團大戰C:臺兒莊戰役D:淞滬會戰

答案:平型關戰役1938年5月至6月間,毛澤東發表的揭示抗日戰爭發展規律的著作是。()

A:《論持久戰》B:《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C:《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D:《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答案:《論持久戰》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的時間是。()

A:1938年10月B:1941年12月C:1937年7月D:1938年5月

答案: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以減租減息作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基本政策的會議是。()

A:瓦窯堡會議B:洛川會議C:六屆七中全會D:六屆六中全會

答案:洛川會議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帝國主義對國民黨采取的方針是。()

A: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降為輔B:軍事打擊和政治誘降相結合C:政治誘降取代軍事進攻D: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

答案: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毛澤東論述新民主主義革命三大法寶的著作是。()

A:《論持久戰》B:《新民主主義論》C:《<共產黨人>發刊詞》D:《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答案:《<共產黨人>發刊詞》延安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

A:反對官僚主義以整頓作風B: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C: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D: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

答案: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面戰場上組織的會戰是。()

A:淞滬會戰B:忻口會戰C:徐州會戰D:武漢會戰

答案: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1937年蔣介石發表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B:1937年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C: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D: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答案:1937年蔣介石發表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主要法寶是。()

A:獨立自主B:黨的建設C:統一戰線D:武裝斗爭

答案:黨的建設;統一戰線;武裝斗爭抗日戰爭時期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

A: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B: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C: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黨風D: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答案: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爭取的中間勢力指的是。()

A:開明紳士B:上層小資產階級C:民族資產階級D:地方實力派

答案:開明紳士;民族資產階級;地方實力派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策略總方針是。()

A:爭取中間勢力B:打擊資產階級C:發展進步勢力D:孤立頑固勢力

答案:爭取中間勢力;發展進步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第八章單元測試

《雙十協定》的簽訂,中共取得的戰略優勢是。()

A:獲得了自衛戰爭的準備時間B: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地位C:解放區獲得了合法地位D:贏得了民主黨派的支持

答案: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地位重慶談判的焦點問題是。()

A:人民軍隊和解放區的合法地位問題B: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的問題C:要不要和平建國的問題D:實行憲政、結束訓政的問題

答案:人民軍隊和解放區的合法地位問題在1949年9月制定的、正式確立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政地位的法律文獻是

A:《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和平建國綱領》

答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針對的是。()

A: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等反共浪潮B:日本帝國主義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C:打垮國民黨的歷次反革命軍事圍剿D:內戰初期國民黨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占有明顯優勢

答案:內戰初期國民黨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占有明顯優勢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挑起全國性內戰的起點是大舉圍攻。()

A:陜北解放區B:東北解放區C:中原解放區D:山東解放區

答案:中原解放區1947年10月10日發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動口號是。()

A:將革命進行到底B: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C:向北發展、向南防御D: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答案: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了決定將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耕者有其田”政策的。()

A:《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B:《興國土地法》C:《中國土地法大綱》D:《井岡山土地法》

答案:《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在1948年秋進入到了奪取全國勝利的。()

A:戰略相持階段B:戰略防御階段C:戰略進攻階段D:戰略決戰階段

答案:戰略決戰階段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了。()

A:《將革命進行到底》B:《向全國進軍的命令》C:《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宣言》D:《對目前時局的宣言》

答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國內存在的建國方案主要是。()

A: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B: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C: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D: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建國方案

答案: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在積極準備內戰的同時,又表示愿意與中共進行和平談判,其目的是。()

A:考慮到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國內確實需要和平與穩定B:敷衍國內外輿論,掩蓋其正在進行的內戰準備C:如果談判不成,即發動內戰,并把戰爭責任轉嫁給中共D:誘使中共交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

答案:考慮到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國內確實需要和平與穩定;敷衍國內外輿論,掩蓋其正在進行的內戰準備;如果談判不成,即發動內戰,并把戰爭責任轉嫁給中共;誘使中共交出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的三大戰略決戰是。()

A:遼沈戰役B:平津戰役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

答案: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1949年3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是。()

A:指明了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發展方向B: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C:規定了全國勝利后應當采取的基本政策D:分析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任務

答案:指明了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規定了全國勝利后應當采取的基本政策;分析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任務1949年9月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主要內容是關于新中國。()

A:基本民族政策的規定B:國體和政體的規定C:經濟工作方針的規定D:外交工作原則的規定

答案:基本民族政策的規定;國體和政體的規定;經濟工作方針的規定;外交工作原則的規定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擔任副主席職務的民主人士是。()

A:李濟深B:劉少奇C:張瀾D:宋慶齡

答案:李濟深;張瀾;宋慶齡

第九章單元測試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在。()

A:1954年B:1952年C:1953年D:1951年

答案:1953年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經濟上處于領導地位的是。()

A:國營經濟B:合作社經濟C:私人資本主義經濟D: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答案:國營經濟十七大指出“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的是

。()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C: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D:三大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新中國建立后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政策是()

A:利用、限制、改造B:管制、征用、沒收C:聯營、合作、監督D:保護、鞏固、發展

答案:利用、限制、改造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

A:繼續實行土地制度改革B:實現四個現代化C: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變為先進的工業國D: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答案: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我國把私人資本主義企業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性質企業所采取的形式是。()

A:合作社經濟B:國家資本主義經濟C:國營經濟D:合資經濟

答案: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之一是。()

A: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B: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答案: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從1953年開始,經濟建設工作有計劃地在全國展開,全國城鄉迅速形成參加和支援國家建設的氛圍。()

A:工業化B:科學化C:現代化D:農業化

答案:工業化我國對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特點和經驗有。()

A:創造了由手工業生產小組到供銷合作化,再到生產合作化的逐步過渡形式B:采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在方法步驟上,從供銷合作入手,逐步發展到走生產合作的道路C:通過耐心說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辦法,把手工業的私有制改變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D:規定了手工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方針,就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為服從生活服務,為出口貿易服務

答案:創造了由手工業生產小組到供銷合作化,再到生產合作化的逐步過渡形式;采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在方法步驟上,從供銷合作入手,逐步發展到走生產合作的道路;通過耐心說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辦法,把手工業的私有制改變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規定了手工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方針,就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為服從生活服務,為出口貿易服務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必要條件是()

A: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B: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C: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D: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指導地位

答案: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過渡形式是國家資本主義,其中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

A:加工訂貨B:經銷代銷C:統購包銷D:公私合營

答案: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購包銷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有。()

A:把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主義勞動者B:采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C:“先合作化,后機械化”D: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答案:把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主義勞動者;采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具備的實現的可能性有。()

A:蘇聯社會主義的發展已經顯示出對于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對我國有重要的榜樣作用B: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農業個體經濟難以適應工業化的需求,也難以避免農村的兩極分化C: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愈來愈不適應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國家在利用和限制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D: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

答案:蘇聯社會主義的發展已經顯示出對于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對我國有重要的榜樣作用;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農業個體經濟難以適應工業化的需求,也難以避免農村的兩極分化;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愈來愈不適應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的需要,國家在利用和限制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有()

A:全行業公私合營B:公司制C:股份制D: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

答案:全行業公私合營;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兩翼”是指。()

A:實現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B:鞏固人民民主專政C:實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D: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答案:實現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十章單元測試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確定的經濟建設的方針是。()

A:在加速發展中前進B: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C:堅決反對“左”傾冒進D:跨越式發展

答案: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毛澤東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A:革命和建設、改革和穩定之間的矛盾B:經濟和文化、物質和精神之間的矛盾C: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D:理論和實踐、計劃和生產之間的矛盾

答案: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的體制,其基本特點被概括為。()

A:統籌兼顧B:“一平二調”C:公私兼顧D:“一大二共”

答案:“一大二共”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理論基礎是。()

A: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B: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理論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D: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答案: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1965年11月,成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的事件是。()

A:以階級斗爭為綱理論的提出B:《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發表C:社會主義教育運動D:《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的發表

答案:《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發表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的事件,客觀上宣告了。()

A:“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的失敗B:反對黨內“走資派”的失敗C:“文化大革命”取得重要成果D:資產階級司令部的破滅

答案:“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的失敗1974年初開始,江青等人把矛頭指向周恩來的批判運動被稱之為。()

A:“一月風暴”B:“批林批孔”運動C:“批周”運動D:反右運動

答案:“批林批孔”運動1976年清明節前后,爆發了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的運動,被稱之為。()

A:北京事變B:天安門事件C:反對“組閣”運動D:“一月風暴”

答案:天安門事件在1956—1978年這一時期,最大的建設成就是。()

A: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初步建立了體系完整的基礎設施C:基本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D:初步建立了國防工業體系

答案:基本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新中國在尖端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1964年10月取得的成就是。()

A: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B:第一枚中遠程導彈發射成功C: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D: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答案: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關于知識分子問題會議,會議提出。()

A:要更加充分地發展科學和利用科學技術B: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C: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D:制定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

答案:要更加充分地發展科學和利用科學技術;提出“向現代科學進軍”的口號;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促進文化繁榮和科學進步的指導方針是。()

A:文化問題上的百花齊放B: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C:思想問題上的百家爭鳴D: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

答案: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提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主要有。()

A:說服的方法B:教育的方法C:“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D:民主的方法

答案:說服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團結—批評—團結”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左”傾錯嚴重泛濫的主要標志是。()

A:“共產風”B:瞎指揮C:浮夸風D:高指標

答案:“共產風”;瞎指揮;浮夸風;高指標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觀愿望是。()

A:防止國內資本主義復辟B:抵御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C:消除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D:推動群眾參與國家事務的監督管理

答案:防止國內資本主義復辟;抵御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消除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推動群眾參與國家事務的監督管理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發表講話的題目是。()

A:《尊重知識,尊重人才》B:《實現四化,永不稱霸》C:《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答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的重要會議是。()

A: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B: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D: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

答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重要決議是。()

A:《關于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C:《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D:《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

答案:《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2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鄧小平明確提出的重大命題是。()

A: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B: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D: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答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被概括為。()

A:“三步走”B:“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C:“一化三改”D:“一體兩翼”

答案:“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所進入的新的發展階段是。()

A:從多種經濟體制向單一經濟體制轉變B: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多種經濟體制轉變C: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D:從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答案: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逝世于。()

A:1998年2月19日B:1997年2月19日C:1995年2月19日D:1996年2月19日

答案:1997年2月19日2001年12月11日,經過長達15年的艱苦談判,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的重要事件是。()

A: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B:中國開放上海浦東新區C:中國建立海南省D:中國舉辦亞洲博鰲論壇

答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根據“一國兩制”構想,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是在。()

A:1999年7月1日B:1998年7月1日C:1997年7月1日D:2000年7月1日

答案:1997年7月1日為了沖破“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鄧小平提出。()

A:“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B: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C: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D:要制定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

答案:“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是。()

A: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B: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C:斷然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D: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

答案: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斷然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1979年3月,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是。()

A:堅持黨的領導B:堅持人民民主專政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D: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答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指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

A:解放思想B:群眾路線C:獨立自主D:實事求是

答案: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實事求是鄧小平指出,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

A: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C:是否有利于國家安全D: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答案: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中國共產黨第十七代表大會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

A:第一要義是發展B: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C: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D:核心是以人為本

答案:第一要義是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核心是以人為本

第十二章單元測試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黨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

A:根本方法B:核心立場C:第一要義D:根本出發點

答案:第一要義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A:轉型的階段B:戰略性階段C:重要的階段D:決定性階段

答案:決定性階段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_____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A:新時期B:新階段C:新時代D:新征程

答案:新時代十九大的主題是:不忘初心,____,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A:牢記使命B:繼續前進C:方得始終D:砥礪前行

答案: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____,為中華民族____。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A:謀生活,謀復興B:謀幸福,謀復興C:謀幸福,謀未來D:謀生活,謀未來

答案:謀幸福,謀復興五年來,我們統籌推進“____”總體布局、協調推進“____”戰略布局,“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

A:五位一體四個全面B:四個全面五位一體C:四位一體五個全面D:五個全面四位一體

答案:五位一體四個全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____需要和____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B: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C: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D: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答案: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____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社會主義高級階段C:社會主義階段D:社會主義中級階段

答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_____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答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____。()

A: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B: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C:“五位一體”總體布局D:中國共產黨領導

答案:中國共產黨領導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____。()

A: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C:堅持人民主體地位D: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答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____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

A:法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