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育質量監測-七下歷史期末試題5-10-10_第1頁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育質量監測-七下歷史期末試題5-10-10_第2頁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育質量監測-七下歷史期末試題5-10-10_第3頁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育質量監測-七下歷史期末試題5-10-10_第4頁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育質量監測-七下歷史期末試題5-10-1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10頁)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育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滿分40分,共有40道小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是隋朝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圖中的①②③代表相關的歷史事件,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開鑿大運河③隋滅陳,統一全國B.①隋滅陳,統一全國②隋朝建立③開鑿大運河C.①開鑿大運河②隋朝建立③隋滅陳,統一全國

D.①隋朝建立②隋滅陳,統一全國③開鑿大運河2.史學家白濤彝指出:“隋煬帝開運河,適應了新形勢的需要。固然隋煬帝的初意是在游興享樂,但時代的需要縱無隋煬帝,也要有人開辟出一條能溝通南北的河道。”這句話的“新形勢”主要是指(

)A.統一與發展的需要B.南方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北方C.農民起義不斷發生D.北方的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3.唐太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賢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國之道被后世所推崇,他知人善任,身邊聚集一批能人志士,下列哪一位大臣被他稱為知得失的“鏡子”(

)A.魏征

B.房玄齡

C.閻立本

D.杜如晦4.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因為它(

)①沖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

②推動了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③擴大了官員的選拔范圍

④有利于穩定政局和加強中央集權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5.《舊唐書·李密傳》中寫隋末的社會狀況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權臣當道B.隋煬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嚴重D.自然災害嚴重6.郭沫若曾賦詩一首:“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痹娭械摹暗浪嚒辈豢赡馨ǎ?/p>

)A.儒家思想

B.建筑藝術C.佛學經典

D.活字印刷7.唐朝時,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B.唐朝經濟文化世界領先C.唐朝對外政策開放開明D.唐朝對外交通發達8.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下面這些唐詩中,反映了當時民族交融情景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B.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C.長安百花時,風景宜輕薄D.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9.“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黃巢的名句。黃巢領導的這次起義(

)A.推翻了唐朝的統治B.平定了安史之亂C.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D.給唐朝統治以致命的打擊10.據史書記載,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經擔任節度使。如朱溫(后梁)是唐宣武節度使,石敬瑭(后晉)是后唐河東節度使。據此分析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事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南方政局相對穩定B.五代十國是唐末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C.節度使往往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D.“五代十國”是指唐朝滅亡后,北方先后出現的五個政權,南方出現的十個政權11.北宋時候出現了我國四大發明中的(

)A.造紙術和火藥B.火藥和指南針C.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D.指南針和造紙術12.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們發現隋朝滅亡、唐朝滅亡、元朝滅亡、明朝滅亡,都有一個重要的相同因素,這就是(

)A.農民起義的打擊B.少數民族的入侵C.外來國家的侵略D.內部朝臣的篡權13.對“澶淵之盟”的認識有誤的是(

)A.促進了民族的交往融合B.在客觀上促進了邊境的相對穩定C.是北宋與西夏之間簽訂的和平協議D.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經濟負擔14.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經濟發展情況向朝廷作的匯報,查明屬實的是(

)①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

②南方的絲織業超過北方③南宋的海船配備了先進的指南針

④中國商船已遠達非洲東海岸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費正清、賴肖爾在《中國:傳統與變革》一書中認為,宋代經濟的大發展,特別是商業方面的發展,或許可以恰當地稱之為中國的“商業革命”。下面最能夠論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A.都城臨安店鋪林立,“買賣晝夜不絕”B.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C.出現了大量工商業市鎮D.在廣州設立十三行16.下面是唐至元之間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其正確的演變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17.《宋史·職官志》記載,宋初“始置諸州通判”,“凡兵錢、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段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根據材料可知“通判”的作用(

)A.加強對軍隊的控制B.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C.收地方的財賦歸中央D.分割知州的權力18.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边@首詩體現了南宋統治者怎樣的心態?(

)A.立志北伐,收復中原B.一心求和,與金對峙

C.偏安江南,不思進取D.發展經濟,向往和平19.在宋代的文學史上,有兩位來自濟南的著名詞人,人們稱他們是“濟南二安”。他們都生活在兩宋之交,一位是女詞人,所作的詞風格婉約,“凄凄慘慘戚戚”;另一位是男詞人,所作的詞風格豪放,“醉里挑燈看劍”。他們是(

)A.蘇軾、李清照B.李清照、辛棄疾C.李清照、關漢卿D.蘇軾、柳永20.習近平曾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看到孩子們寫的“精忠報國”,習近平有感而發。他表示,“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下列與“精忠報國”主角岳飛有關的事跡不正確的是(

)A.岳飛從金軍手中收復建康B.宋真宗以“謀反”的罪名殺害岳飛C.岳飛在郾城大敗金軍D.金軍中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21.時空觀念是歷史核心素養的基礎。將下列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①忽必烈繼承汗位②南宋滅亡③蒙古滅金④元朝建立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⑥西夏滅亡A.⑤⑥③①④② B.⑤③⑥①④② C.⑤⑥③①②④ D.⑤③⑥①②④22.如下圖是歷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區劃圖(局部).有關該朝代歷史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新疆地區設置西域都護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轄之下C.取得雅克薩反擊戰的勝利D.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23.下列人物屬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統治者的是(

)①阿骨打②元昊③鐵木真④阿保機⑤忽必烈A.①②③B.③④⑤C.③⑤D.②④24.宋元時期,城市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海外貿易發達

②城市經濟的繁榮

③市民階層的不斷擴大

④經濟重心南移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25.下列戰役,屬于反抗外來侵略、捍衛中華民族利益的有(

①臺州之戰②郾城大戰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亂④雅克薩之戰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26.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中國在傳統農耕文明的軌道上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下列對這一時期歷史階段特征最恰當的概括是(

)A.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社會的危機C.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D.統一國家的建立27.都城在我國往往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著不可磨滅的民族記憶。根據下列導游對都城的介紹,你認為不合格的導游是(

)A.導游A:北京擁有我國古都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B.導游B:宋代開封的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市民可以在瓦舍看戲C.導游C:唐朝長安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可以買到不少外國來的進口貨D.導游D:洛陽是南宋的都城,是重心南移后江南經濟、文化的中心28.北京有“明十三陵”,這是明朝的皇家墓葬群。但卻沒有開國皇帝明太祖的陵墓,要想參觀明太祖的陵墓,應該到下列哪個城市?(

)A.安徽鳳陽B.江蘇南京C.河南開封D.浙江杭州29.據《明史》記載:明成祖登基以后“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于是他采取了什么措施()A.設立特務機構東廠B.發動靖難之役C.營造新都遷都北京D.委派鄭和下西洋30.下列哪一項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權的加強(

)A.廢除丞相B.分封藩王C.設立東廠D.遷都北京31.兩岸一家親。環球網綜合報道:高雄市長韓國瑜將于2019年3月22日至28日率團訪問大陸香港、澳門、深圳、廈門等四城市。對此,國臺辦表示歡迎并支持。以下材料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該島一向是屬于中國的。在中國人不需要時,可以允許荷蘭人暫時借居;現在中國人需要這塊土地時自應把它歸還原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A.荷蘭殖民者占領臺灣B.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C.鄭成功大力建設臺灣D.清政府實行對臺灣地區的管轄32.清朝前期,實行墾荒政策,土地面積大大增加。但與下表中趨勢產生矛盾的原因是()

朝代年號公元人均畝數康熙二十八年1673年27.92乾隆二十八年1753年6.89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內3.65A.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B.大量農民變成了地主的佃戶或雇工

C.新開墾的土地被隱匿起來

D.人口數量的迅猛增加33.劉銳同學從圖書館借來了《康雍乾三朝實錄》、《論軍機處與極權政治》、《“文字獄”的研究》三本書,準備寫一篇歷史論文,下列論文題目最符合劉銳同學想法的是(

)A.淺議特務機構B.古代中央集權制的建立C.明清的君主專制D.清代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34.“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四顆璀燦的明珠,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時代藝術的最強音,形成一條中國文化內在美的主線、美的歷程.下列關于這“四顆明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唐朝詩人白居易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的目的B.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在宋代時出現并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C.元曲由雜劇和散曲組成,元雜劇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熔于一爐D.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并不宣揚明顯的反封建思想.35.1757年,一道圣旨從北京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并規定洋商不得直接與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廣州十三行”辦理一切有關交涉事宜。關于清政府這一政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B.有利于中外民間經濟文化交流C.打開了一扇對外開放的窗口D.有利于西方先進生產方式的傳播36.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曾抨擊八股文時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庇纱丝梢?,顧炎武認為兩者()A.削弱了儒學地位B.使皇帝的權力高度集中C.損害了國家統一D.摧殘了中國的思想文化37.明朝末年流行這樣的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毕旅骊P于闖王起義的說法正確的有()A.闖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B.闖王起義最終推翻明朝建立大順政權C.“均田免賦”口號的提出得到廣大農民擁護D.闖王起義的最主要原因是天災不斷連年大旱38明清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時期。將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正確排列的是()①努爾哈赤建立后金②李自成離開北京西行③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④吳三桂引清軍入關⑤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洲A.①④③②⑤B.①⑤③④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④②③⑤39.北京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果你向外國游客介紹北京的歷史文化,下列介紹正確的有()①北京是中國古都,元明清三朝都在此建都②北京城布局嚴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③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時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稱故宮④北京城附近的嘉峪關長城風光迤邐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0文學藝術創作來源于社會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學藝術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和特色的是()。A.《三國演義》和雜居B.《水滸傳》和昆曲C.《紅樓夢》和京劇D.《西游記》和散曲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材料解析(本大題共4道小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41.我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形成、發展、鞏固、強化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太祖)召趙普問曰:“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之計,其道何如?”趙普曰:“……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薄独m資治通鑒》

材料二根據《元史》記載:它“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但這些權力都是元廷讓渡給地方的,最終的決定權還操控在中央的手中……這決定了它只能為朝廷集權服務。而它的行政區劃中采取犬牙交錯的劃分原則,又從客觀上瓦解了地方割據的地理條件。材料三“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xiéháng】指相抗衡),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皇明祖訓》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內閣仍然是政府的中樞機構。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來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制約,權力有限,使皇帝集權受到較大影響······后來,清朝統治者對中央中樞機構進行了改組。材料五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根據材料一指出,趙普認為唐末以來政局動亂的原因是什么?(1分)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北宋吸取教訓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2)材料二中規定行政區劃的創新在當時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代官制什么變化?(1分)這種變化的實質是什么?(1分)(4)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朝雍正皇帝采取什么措施改組中央中樞機構?(1分)這一措施帶來怎樣的影響?(1分)(5)綜合分析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五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1分)42.隋唐到宋元時期是中國的繁盛時期。請結合下列資料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共10分)材料一: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有參政的機會……我國的這一制度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產生了較大影響,有人稱它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晉時的行臺,當時為中央政權處理軍國大事時的臨時派出機構。金朝曾在邊境廣置行臺尚書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時仿金制……尚書省并入中書省,地方機構也改稱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材料三: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最后完成。那時候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材料四:(1)說出材料一、二兩種制度分別是哪位皇帝時期創立的?(2分)創立這兩種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2)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總結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兩點即可2分),并寫出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時間(1分)(3)根據材料四,說出A的內容。(1分)根據所學知識,簡單介紹宋朝時期海外貿易的情況,(1分)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該情況出現的原因(2分)43.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我國古代歷史發展的主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唐蕃關系示意圖》材料二明朝人宋濂在《元史·地理志》中描述元朝的疆域是“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鼻宄宋涸丛凇稊M進呈元史新編序》中寫道“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mào],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過于漢唐?!辈牧先鞒衅?,東南倭寇極為猖獗,他們時常侵擾東南沿海地區,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為此,明朝政府選派一位年輕將領奔赴東南沿??官痢D贻p將領曾寫下豪邁詩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边@位年輕將領整頓軍隊,嚴格訓練,歷經幾年時間,足跡遍布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最終掃平東南倭患。后來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贊揚。材料四17世紀,漠西蒙古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勾結沙俄,大搞分裂,發動叛亂??滴醯廴温受娪H征,大敗噶爾丹。18世紀,回部首領大、小和卓發動叛亂,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強烈不滿。乾隆帝派兵討伐,在維吾爾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亂?!詤嗡济恪吨袊ㄊ贰?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間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2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元朝是由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