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蜀道難》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第3課《蜀道難》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第3課《蜀道難》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第3課《蜀道難》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第3課《蜀道難》學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PAGEPAGE1蜀道難【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蜀道的雄奇險峻,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詩中想象奇特、豐富,氣魄的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學習這首詩,要仔細品味詩人奔放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新奇大膽的夸張和生動活潑的語言,用心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蜀道難》預習案【知識積累】1.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先世隋時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護府之碎葉城,約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之青蓮鄉。李白自青年時,即漫游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均及賀知章推薦,曾至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讒去職。安史之亂發生,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牽累,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最后病歿當涂。李白性格豪邁,向往于建立功業,對唐玄宗后期權貴當國,政治腐化,深為不滿。其詩多強烈抨擊當時的黑暗政治,深切關懷時局安危,熱愛祖國山川,同情下層人民,鄙夷世俗,蔑視權貴;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消極思想。他善于從民間文學吸取營養,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為繼屈原之后,出現在我國詩壇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和杜甫齊名,人稱“李杜”。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歌,現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2.關于蜀道

蜀道北起陜西漢中寧強縣,南到四川成都,全長450公里,入川經廣元、劍閣、梓潼、綿陽、德陽等地。沿線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形容。3.寫作背景唐代蜀中商業經濟極為發達,入蜀的人們樂不思返,而沒有認識到這一地區形勢險要,自古為封建割據之地,隨時有發生叛亂的可能。詩中強調的“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就是指此而言的。顧炎武《日知錄》中說:“李白《蜀道難》之作,當在開元、天寶間。時人共言錦城之樂,而不知畏途之險,異地之虞,即事成篇,別無寓意。”又據孟《本事詩》載,賀知章于天寶初年李白入京時即見此作,驚嘆之余稱李白為“謫仙”。故知其創作時間不遲于天寶三年,為“安史之亂”前的作品。詩中的“君”有人說是李白的一位好友,這以他同時期的作品《劍閣賦》和《送友人入蜀》為證(見附錄),有人說僅是一種虛擬方式,即實無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其實“君”指誰并不重要,詩的寫作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錦城”的“樂”,應該“早還家”,因為這里的道路奇險無比,且隨時可能發生戰亂,足見作者英明的政治預見。【預習自測】1.字音辨識噫吁嚱()

魚鳧()

秦塞()

縈繞()石棧()

猿猱()

參()

崢嶸()撫膺()

巉巖()

飛湍()咨嗟()喧豗()

砯崖()

崔嵬()

吮血()

2.古字通假所守或匪親:(通,)3.一詞多義(1)危:(2)

爾:A.危乎高哉A.爾來四萬八千歲B.危如累卵B.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C.正襟危坐C.但手熟爾D.國危矣D.非死則徙爾E.上屋騎危E.子路率爾而對(3)去:(4)坐:A.連峰去天不盈尺

A.以手撫膺坐長嘆B.欲呼張良與俱去B.停車坐愛楓林晚C.為漢家除殘去穢E.何坐D.公然抱茅入竹去D.滿坐賓客E.逝將去女F.去死肌G.大勢已去H.汝可去應之(5)

當:(6)但:A.西當太白有鳥道A.但見悲鳥號古木B.一夫當關,萬夫莫開B.卿但暫還家C.當其租入

C.但手熟爾D.足以當項羽乎D.但使主人能醉客E.當時是E.但坐觀羅敷F.木蘭當戶織G.安步以當車(7)

絕:(8)乎:A.可以橫絕峨眉巔A.危乎高哉B.猿則百叫不絕B.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C.佛印絕類彌勒C.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D.秦伏兵絕其后D.況大國乎E.絕秦趙之歡E.相與枕藉乎舟中F.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9)道:A.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B.策之不以其道C.師道之不傳已久已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E.臣之所好者,道也F.從酈山下,道芷陽間4.古今異義(1)危乎高哉(2)但見悲鳥號古木(3)爾來四萬八千歲(4)連峰去天不盈尺(5)地崩山摧壯士死5.詞類活用(1)使人聽此凋朱顏(2)砯崖轉石萬壑雷(3)西當太白有鳥道(4)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5)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6)問君西游何時還?側身西望長咨嗟(7)朝避猛虎,夕避長蛇(8)猿猱欲度愁攀援(9)雄飛雌從繞林間6.特殊句式(1)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2)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3)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蜀道難》探究案【整體感知】《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并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全詩以強烈的詠嘆憑空起事,繼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傳說和高危險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躍式的詩歌情感結構,給人以奔騰回旋的動感;流走于其中的氣吞山河的宏偉氣魄,給人以滌蕩心靈的強烈震撼。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汪洋捭闔,變幻莫測,處處險中見奇,展現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理清思路】

全詩從內容上可以分為三節,概括每節的內容。

【整體感知】這首詩歌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話呢?2.這句主旨句在詩中反復出現了三次,是不是簡單的重復?每一句的側重點是什么?【細節揣摩】1.閱讀第一節(1)在第一小節中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中的難主要是說山勢之高,而李白又是通過哪兩個層面去體現山勢之高這一特點呢?(2)第一小節的十個句子中,你覺得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這句話里,詩人使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呢?有什么作用呢?2.閱讀第二節(1)第二節中,詩人李白從哪兩個層面表現蜀道之險的?(2)詩人李白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來描寫蜀道之險呢?寫出語句,運用手法及效果。3.閱讀第三節蜀道的高和蜀道的險,只要有勇氣,就能克服呀。李白在第三節還要勸入蜀的朋友“不如早還家”。而蜀道之難不僅僅難在蜀道之高和蜀道之難這兩個自然條件,并且蜀地當時的生活環境不安定。那李白是如何來體現蜀道之難安呢?【藝術特色】本詩歌最主要的兩個藝術手法是什么?《蜀道難》鞏固案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魚鳧(fú)石棧(zhàn)

邊塞(sài)長吁短嘆(xū)

B.猿猱(náo)捫參(shēn)

喧豗(huī)嗟來之食(jiē)

C.巉巖(chán)吮吸(yǔn)

砯崖(pīnɡ)崢嶸歲月(zhēnɡ)

D.凋零(diāo)湍急(tuān)崔嵬(wéi)多難興邦(nàn)

2.下列詞語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棧

捫參歷井

萬壑雷

B.崢嶸崔嵬

沖波遞折

橫絕峨眉

倚缺壁

C.飛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親弗居

縈巖巒

D.磨牙吮血

以手撫膺

蠶叢魚鳧

仰脅息

3.選出下列句子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

)A而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顛B地崩山催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C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聯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依絕壁。D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危乎高哉。

危:高

B.開國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C.以手撫膺坐長嘆。坐:坐著

D.可以橫絕峨眉巔。絕:越過、渡過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1)問君西游何時還

(2)但見悲鳥號古木青泥何盤盤

但悲不見九州同A.兩個“何”字相同,兩個“但”字也相同。

B.兩個“何”字相同,兩個“但”字不同。

C.兩個“何”字不同,兩個“但”字相同。

D.兩個“何”字不同,兩個“但”字也不同。

6.對加點虛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險也如此也:副詞,表示“同樣”“也是”。

B.胡為乎來哉乎:語助詞,無義。

C.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之:主謂之間結構助詞

D.所守或匪親或:副詞,倘若。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例句:使人聽此凋朱顏A.砯崖轉石萬壑雷

B.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C.可以橫絕峨眉巔

D.高余冠之岌岌兮

8.下列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A.開國何茫然

B.可以橫絕峨眉巔C.地崩山摧壯士死

D.可憐體無比9.與“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B.奚以知其然也

C.但見悲鳥號古木

D.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10.對下列詩句解說有錯的一項(

)A.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古蜀王開國以來,歷經四萬八千年,不與秦國互通來往。B.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可摸到參星,穿過井星,仰起頭屏住呼吸;手撫胸口,空有聲聲長嘆。C.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飛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鬧,水沖擊山崖,碎石滾滾而下,山谷中響起雷鳴般的聲音。D.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所守護的人不是匪徒就是親戚,但是轉眼就可能變作豺狼一樣的人。

【參考答案】《蜀道難》預習案【預習自測】1.字音辨識略古字通假匪(通“非”)

一詞多義:(1)危:A.高B.危險C.端正的D.危險E.屋脊

(2)爾:A.指示代詞,那B.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C.語氣詞,表示限制,相當于“罷了”D.語氣詞,表示肯定E.形容詞詞尾

去:A.距離B.離開C.除掉,去掉D.前往,到去E.離開,離去F.除掉,去掉G.失去H.前去,到去

(4)坐:A.徒,空B.因為C.犯罪,牽連治罪D.通“座”,座位

(5)當:A.對著B.占據,把守C.抵,相抵D.對等,比得上E.值,正,正在F.對著G.當做

但:A.只,僅,唯獨B.只管,盡管C.不過,只是D.只要E.只是

(7)絕:A.越,渡B.停止,消失C.很,非常D.截斷/斷絕E.隔絕,阻隔

(8)乎:A.表示感嘆,相當于“啊”,“呀”B.語助詞,無義C.表示疑問,相當于“呢”“嗎”D.表示反問,相當于“呢”“嗎”E.在

道:A.道路,名詞B.途徑、方法,名詞C.風尚,名詞D.道義,名詞E.道理、規律F.取道,動詞

古今異義:(1)危

古義:高

今義:危險

(2)但

古義:只

今義:表轉折

但是

(3)爾

古義:那,這指開國之初

今義:你,如此

(4)去

古義:相隔

今義:到

(5)壯士

古義:年輕強壯的力士;今義:豪壯而勇敢的人

5.詞類活用:(1)凋:使動用法,使凋謝

(2)砯:名詞作動詞,沖擊;轉:使動用法,使滾動

(3)西:名詞作狀語,在西面

(4)上:名詞作狀語,在上面

(5)下:名詞作狀語,在下面

(6)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7)朝、夕: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8)愁:為動用法,為發愁

(9)雄、雌:形容詞作名詞,雄鳥;雌鳥

6.特殊句式:(1)介賓結構后置(2)賓語前置

(3)省略句

《蜀道難》探究案【理清思路】

全詩從內容上可以分為三節,概括每節的內容。①蜀道的由來

②極寫山勢高險

③山勢險要,戰亂頻繁【整體感知】1.這首詩歌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話呢?答: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主旨句在詩中反復出現了三次,是不是簡單的重復?每一句的側重點是什么?答:不是。①高②險③戰禍之烈【細節揣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