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詩歌賞析意象(景象)與意境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詩歌賞析意象(景象)與意境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詩歌賞析意象(景象)與意境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詩歌賞析意象(景象)與意境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詩歌賞析意象(景象)與意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賞析意象(景象)與意境——分析內涵,品象悟境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專題★★考情微觀命

點①意象、意境為常考點,以意象為重點,多考查對其內涵及作用的理解。②意境內容復雜,很少直接命題考查,常以考查景象、畫面、氛圍特點為主。知識圖要

分析意象內涵和作用活動一(一)積累古詩常見意象的內涵意象(景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詩人感情的載體。像湖光山色、田園桑植、大漠孤煙之類,只要灌注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單個的,也有群組的。下列詩句中的意象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內涵。請根據自己的積累與理解,填寫常見意象的固定內涵。類別意象內涵植物柳

惜別、懷遠落花①動物鴻雁②子規(杜鵑)③器物舟④笛聲⑤失意、傷感孤獨、漂泊、思歸悲慘、鄉愁鄉思漂泊、自由思鄉、思歸類別意象內涵地理三徑⑥長亭(短亭)⑦氣象月亮⑧流水⑨露⑩春風?隱士之所送別之所思鄉思親、圓滿無情無奈、時光流逝人生短促、生命易逝美好、舒暢微積累古詩常見意象內涵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托雁寄鄉思。杜鵑鷓鴣啼凄凄,梧桐葉落透悲意。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二)分析意象內涵與作用Ⅰ.(2022·北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任務。病柏①杜甫有柏生崇岡,童童狀車蓋。偃蹇龍虎姿,主當風云會。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②。

出非不得地③,蟠據亦高大。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丹鳳領九雛,哀鳴翔其外。

鴟鸮志意滿④,養子穿穴內。客從何鄉來,佇立久吁怪。

靜求元精理⑤,浩蕩難倚賴。注①此詩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時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長。④鴟鸮:貓頭鷹。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chīxiāo鑒賞這是一首采用比興手法的詠物詩。題為“病柏”,詩人卻從其盛時寫起。“崇岡”“車蓋”“龍虎姿”“風云會”不僅是意象,也是典故,與古代的“政治話語”相關。比如“車蓋”是皇權的象征,出自《蜀志》:先主(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余,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于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龍虎姿”與“風云會”出自《后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云之會。”第五句中,“正直”指代柏樹。《莊子》中說:“松柏,其生也正。”而《左傳》又有:“神,聰明正直而一者也。”這句詩表達了“神靈依附在柏樹上”的意思。第六句中的“故老”一詞是巧妙的雙關,既指鄉里見多識廣的老人,又暗指元老舊臣。前六句都在鋪墊“古柏王朝”的蓬勃與神圣。第七、八句“突轉”:誰又能料到這植根深厚而悠遠的“古柏王朝”卻半道變了“顏色”呢?第九至十二句緊承第七、八句“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的具體描述。第十三至十六句從“柏”的層面講柏“病”后的結果:因為大樹將枯,“領九雛”的鳳凰無枝可憩,只能上下盤旋,哀哀其鳴;而對于惡鳥鴟鸮而言,則正中下懷,它們志得意滿地率領眾子孫穿穴打洞,立身其中。深刻揭示國“病”的原因:能臣志士被排擠在外,無法建功立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廈將傾”;而得勢的宵小之輩則興高采烈地穿鑿著大廈的根基,肆無忌憚。最后四句中,“吁怪”即疑怪,“元精”即自然造化,“浩蕩”即渺茫或荒唐。這四句的意思是,一個不知從哪里來的外鄉人從此經過,久立于樹前長吁訝然。他痛感所謂的自然之理原來是那么荒唐,讓人再難相信。可見詩人抒發胸臆,表達了世事無常、難以意料的感慨。1.右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神依人敬鴟鸮穴其內盛衰無常2.詠物詩(見學案58“活動一”)1.下列對詩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六句寫柏樹枝繁葉茂、高大軒昂之態,表現出詩人的贊美之情。B.“豈知”兩句寫柏的衰敗,“歲寒”兩句寫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C.“客從何鄉來”兩句,詩人由病柏而想到故鄉,抒發了思鄉之情。D.這首詩在結尾兩句抒發胸臆,表達了世事無常、難以意料的感慨。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客從何鄉來,佇立久吁怪”兩句是說,一個不知從哪里來的外鄉人從此經過,久立于樹前長吁訝然。詩人是感慨盛衰無常。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善用比興手法,此詩中的病柏與劉禹錫“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相同的寄托。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詩運用轉筆形成了詩意的轉折,其色調也從明朗轉為黯淡。C.杜甫借物抒懷,用柏樹的“蟠據亦高大”之姿隱喻了當時藩鎮的龍盤虎踞之勢。D.此詩情感復雜而深沉,既有對現實的不滿,也有對未來的希望,可謂沉郁頓挫。√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善用比興手法,此詩中的病柏與劉禹錫“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相同的寄托。解讀:A項“有相同的寄托”錯。此詩以“病柏”為核心意象,通過描寫“柏”之形象、際遇抒寫人之命運、感慨,詠物抒懷,情感深沉。而劉詩“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樂觀的襟懷。×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C.杜甫借物抒懷,用柏樹的“蟠據亦高大”之姿隱喻了當時藩鎮的龍盤虎踞之勢。×解讀:C項“隱喻了當時藩鎮的龍盤虎踞之勢”錯。“蟠據亦高大”是形容衰時之柏,“得地”“蟠據”承“千年根”,此柏不是所出非地,也不是生長淺薄,卻變得枝葉枯燥,了無生機,隱喻國家衰落。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D.此詩情感復雜而深沉,既有對現實的不滿,也有對未來的希望,可謂沉郁頓挫。×解讀:D項“也有對未來的希望”無中生有。3.詠物詩注重通過意象表達主題,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別說明這些意象有何意蘊。答案①這首詩主要運用了病柏、丹鳳、鴟鸮三種意象。②病柏由盛而衰的變化,象征了唐朝從強盛到衰落的滄桑巨變;丹鳳哀鳴,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擯斥在外;鴟鸮意滿,象征了奸佞小人盤踞于朝中。詩人借助這些意象表達了對國運時局的憂慮。柏樹生長有兩個階段,前四句寫柏樹的不凡,象征著強盛時的唐王朝;“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出非不得地,蟠據亦高大。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形容衰時之柏,了無生機,象征著唐朝由盛轉衰。丹鳳,因為大樹將朽,“領九雛”的鳳凰無枝可憩,只能上下盤旋,哀哀其鳴。丹鳳哀鳴,象征了正直、有才華之人被擯斥在外。鴟鸮,它們志得意滿地率領眾子孫穿穴打洞,立身其中。鴟鸮意滿,象征了奸佞小人盤踞于朝中。Ⅱ.(2020·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任務。

贈別鄭煉赴襄陽

杜甫

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

把君詩過日①,念此別驚神。

地闊峨眉晚,天高峴首春②。

為于耆舊內③,試覓姓龐人④。注①把:握,執。②峴首山,在襄陽。③耆舊:年高望重的人。④姓龐人:龐德公,漢末襄陽高士。這是一首贈別詩。首聯敘時危身老。上句交代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下句說明詩人年老多病的艱難境況。首聯既傳達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也暗含著對自身年老多病的惆悵。賞析頷聯抒寫離別之情。詩人拜讀友人鄭煉的詩以度時日,但是一想到和友人分別,詩人內心便不能平靜,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頸聯借景抒情。上句寫詩人自己所處的環境,下句想象友人所去之地的景色。地闊天高,詩人與友人兩地相思,情誼深厚。尾聯借詩人對友人的囑托,寄寓了詩人自己的志趣。詩人希望友人為自己尋訪像龐德公那樣的高士,寄寓了詩人渴望自己能有像龐德公一樣的志趣。xiàn1.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內容。精讀這一篇,會讀這一類地闊天高囑托友人2.送別詩(見學案55“活動二”)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首聯簡單交代了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年老多病的艱難境況。B.雖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詩篇陪伴,但面對離別,詩人還是感到心驚神傷。C.詩人請鄭煉在襄陽尋訪龐德公那樣的高士,表達了對先賢的仰慕之意。D.全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格律謹嚴,比較典型地體現了杜甫詩的風格。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此詩是杜甫贈別友人鄭煉之作,不僅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也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之情。“把君詩過日,念此別驚神”意思是,手拿著您的詩篇拜讀以度時日,想到此次分別深感不安和震驚。所以“雖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詩篇陪伴”分析有誤,不是“日后陪伴”,而是“現在正在拜讀”。2.詩的頸聯寫到峨眉、峴首兩座山,對表達離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峴首山位于襄陽,二者相距遙遠;

②以兩山相距之遠代指自己與朋友的遠離,不舍之情見于言外。該題考查意象對表達感情的作用。答題宜先明確意象的含義,再說它表達什么情感。峨眉和峴首二山分別代指詩人所處之蜀地和鄭煉遠行之襄陽。詩人于“地闊峨眉晚”想象“天高峴首春”,這一別就是天各一方,山川異域,戰亂頻仍,老邁多病,相逢無期,所以詩人含蓄地借地域的遙遙阻隔來表達離別的依依不舍。解答此題不可機械地由兩座山照搬“借景抒情”等手法,而要讀懂分處兩地的二山之間深重的阻隔意味,這個難以相見的阻隔都是滿心的不舍與牽掛啊!點撥關鍵意象“三考”:一是找意象。意象大都是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如果詩中描述為主謂式或動賓式,則轉化為名詞結構,如“柳細花紅”,可轉化為“細柳”“紅花”。二是析內涵。分析意象內涵要注意以下幾點:(1)找出描寫意象的動詞、形容詞。動詞要從動態感、形象感、包孕性上去體味。形容詞要抓住形容描摹的聲、形、色、味等去體味。(2)抓住“意”“象”契合點,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內在品質及獨有情味。點撥關鍵(3)注意共性與個性。意象的形成,是歷史文化積淀的產物,受到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規定與制約,具有一定的約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柳”寓“惜別懷遠”之意。在把握意象的時候,既要了解意象的共性,又要喚醒個人的生活底蘊、人生閱歷,深入分析詩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詩歌中的寓意,即意象的個性。如賀知章《詠柳》中的“柳”就是一種個性,它表現的不是“惜別懷遠”,而是爛漫的春光。點撥關鍵三是說作用。說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營造意境;②創設情境,提供背景;③表情達意,感發興寄;④襯托人物,鋪墊蓄勢;⑤襯托對比其他意象;⑥貫穿全詩,成為線索。

活動二分析意境特點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與景、景與人、景與情構成,情景交融。意境,就是詩(某幾句詩)中所有意象的“總和”。意境的范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營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構成詩歌意境的具體的、細小的單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構成這座建筑的一些磚石。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些事物就是詩中的意象,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彌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悲涼意境。意象是具體的事物;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境和感情的結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一)初步判斷意境特點請結合后面的“知識鏈接”,概括下列詩(詞)句所表現出來的意境特點。(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二首(其一)》]答案明凈絢麗(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答案冷寂寥廓(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答案雄奇壯麗(4)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答案清冷蕭條(5)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王維《新晴野望》)答案生機盎然古詩常見的六種意境知識鏈接豪放類雄渾開闊

雄奇瑰麗

浩瀚遼闊

廣袤高遠

曠達灑脫清幽類清新明麗

寧靜恬淡

淡雅閑適

和諧靜謐

恬靜優美華美類富麗堂皇

華美絢麗

華妙艷麗

瑰麗神奇

色彩斑斕傷感類凄清冷寂

孤寂冷清

哀怨低沉

凄慘蕭條

蒼涼悲壯婉約類纏綿悱惻

哀婉動人

委婉含蓄

蘊藉風流

朦朧縹緲超脫類超脫世俗

遠離塵囂

高雅脫俗

超凡脫塵

風致雅潔(二)掌握分析景象、畫面等意境題的答題要點(2020·天津)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任務。

紀村事

韋莊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注]歸。注餉田:到田間送飯。鑒賞

首聯通過寫綠植和小路,表現了農村生機勃勃的景象。頷聯中的“果爛”“稻熟”“禽肥”寫出了農忙時節令人喜悅的豐收景象。頸聯描繪了農家的日常生活場景,寄寓了渴望來年豐收之情。尾聯視聽結合,描寫了牧童送飯歸來的悠閑自得的場景。本詩運用白描手法,動靜結合,描寫了農村農忙時節的景象,自然與人文融合,用語平樸,意境優美,呈現出濃郁的田園氣息。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寫綠植光影映照門扉,墻邊小路在草木中若隱若現,顯得生機勃勃。B.頷聯寫院中果子腐爛,水邊禽鳥肥美,營造出農閑時節慵懶閑散的寧靜氛圍。C.全詩視聽結合,動靜相宜,虛實相生,用語平樸,意境優美,富有意趣。D.本詩擷取若干鄉村景象,自然與人文融合,呈現出濃郁的田園生活氣息。練透這一群,會做這一類√解析:“營造出農閑時節慵懶閑散的寧靜氛圍”說法有誤。根據頷聯中的“庭果爛”“稻熟”和尾聯中的到田間送飯可推知,這是收獲的農忙時節,而不是“農閑時節”,也自然沒有“慵懶閑散”之意。2.“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答案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忙碌而祥和的農村生活場景。頸聯前一句寫農人為準備社日的祭祀活動而忙于釀造美酒。“社”,人們祭祀土地神以祈求豐收。此句呈現出一派熱鬧、忙碌的景象。后一句寫遠處傳來的搗衣聲送走了落日余暉,顯現出傍晚農村祥和的氛圍。點撥關鍵鑒于意境的復雜性,高考很少直接涉及,大多以考畫面、氛圍等間接形式出現。答這類題的基本方法是:(1)關注畫面、景象構成。畫面構成主體是意象,其構成要素是時、地、人、景及其特征;意象要從形、色、聲、味四個角度去觀察,然后判斷基調,如冷暖、喜悅、悲涼、清新、明麗、灰暗等;再具體說明意境的具體構成。(2)概括氛圍特點。意境類型較多,常見的類型可參見本學案“知識鏈接”。在判定意境類型特點時,要特別注意使用這些術語。(3)概括時需注意特殊時節、地點。表述時一般要說出景物組成(描述畫面)、畫面特點(意境特點或類型)、畫面名稱三個要素,個別情況還可以分析蘊含的思想感情等。點撥關鍵

對點練案29一、名句默寫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

”兩句從用人和從諫方面提出了治國方略,認為若這樣做治理國家就很輕松。(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過側面烘托突出演奏雖已結束,聽者尚沉浸在音樂境界里的兩句是“

”。簡能而任之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擇善而從之(3)“春風”意象的含意是多重的,其中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有“

”。答案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二、對點訓練(一)(2022·全國甲)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題目。

畫眉鳥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畫眉禽文同盡日閑窗生好風,一聲初聽下高籠。公庭事簡人皆散,如在千巖萬壑中。2.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詩和文詩題目大體相同,都是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的詠物詩。B.歐詩所寫的畫眉鳥在花木間自由飛行,文詩中的畫眉鳥則在籠中飼養。C.歐詩認為鳥籠內外的畫眉鳥,其鳴叫聲有差別,而文詩對此并未涉及。D.歐詩中的“林間”與文詩中的“千巖萬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都是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的詠物詩”錯。歐詩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詠物詩,描寫、抒情均圍繞畫眉鳥展開,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而文詩主要表現詩人悠然閑適的生活狀態,畫眉鳥只是以鳴叫聲為這種狀態提供烘托渲染,并不是“直接描寫對象”。3.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答案①歐詩中的畫眉鳥寄托了詩人的感情,詩歌表面上是寫鳥,實際上是寫人,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詩中畫眉鳥的鳴叫聲烘托出輕松的氣氛,有助于表現詩人在公務閑暇時悠然自得的狀態。解析:欲言“作用”,須先明晰兩詩的主題。歐詩的主要立意在于抒發胸中郁結,表達自己對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畫眉鳥是情感的引發,也是情感的寄托,沒有前兩句對畫眉鳥的描寫,就沒有后兩句的抒情內容;而文詩的主題在于表現自己公務之余悠閑自在的生活狀態,詩人身在公廨,但事簡身閑,不覺有了處于林下之感,畫眉鳥的鳴叫聲只是強化了這種感覺,與歐詩中的畫眉鳥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二)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后面題目。

諸門人送至龍里道中①(其一)

王守仁蹊路高低入亂山,諸賢相送愧間關。溪云壓帽兼愁重,風雪吹衣著鬢斑。花燭夜堂還共語,桂枝秋殿聽躋攀②。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后吾言在訂頑③。注①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冬,王守仁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與諸生講學不輟,三年期滿后離開。②秋殿:朝廷在秋天舉行的殿試。躋攀:上升。舊時將登科及第喻為折桂。③訂頑:訂正愚頑。賞析:從詩中可以看出王守仁與學生之間感情之深重。前兩聯寫高低不平的小路穿行于亂山之間,諸位賢人相送這么遠真令“我”不安。小溪上空烏云壓頭更增添了離別的愁緒,風吹動著衣服,雪花沾滿了鬢發。面對學生依依不舍的送別,王守仁心懷感激,他稱學生為“諸賢”,描寫他們在亂山高低不平的小路上相送,用“愧”字表達自己的感情,展現了詩人關愛學生、重情重義的一面。后兩聯寫什么時候還能在燃著花燭的草堂上共敘情誼,“我”等著聽你們登科及第的喜訊。只要互相思念,也用不著太多的書信問候,分別之后“我”希望你們更深入地研究學問。一方面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更重要的是勉勵學生,“桂枝秋殿聽躋攀”寫期望學生能在科舉中蟾宮折桂,“別后吾言在訂頑”寫勉勵學生要努力研究學問。表達對學生們的殷殷期望和要求,展現了詩人重學善教的一面。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蹊路高低”“亂山”“間關”等,形象地表現了門人送行道路的崎嶇和漫長,自然照應標題。B.頷聯寫溪云壓帽,大風吹衣,雪落雙鬢,營造出蒼涼氛圍,渲染了詩人謫居邊地、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C.頸聯寫詩人希望能再與門人暢談于“花燭夜堂”,這份情誼在尾聯的上句“相思不作勤書禮”中也有所體現。D.由描寫分別時的情景到想象離別后的情況,全詩虛實結合,層次分明,意境開闊,又情意綿長。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蹊路高低”“亂山”“間關”等,形象地表現了門人送行道路的崎嶇和漫長,自然照應標題。B.頷聯寫溪云壓帽,大風吹衣,雪落雙鬢,營造出蒼涼氛圍,渲染了詩人謫居邊地、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C.頸聯寫詩人希望能再與門人暢談于“花燭夜堂”,這份情誼在尾聯的上句“相思不作勤書禮”中也有所體現。D.由描寫分別時的情景到想象離別后的情況,全詩虛實結合,層次分明,意境開闊,又情意綿長。√“渲染了詩人謫居邊地、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錯,應是渲染了離別的傷感之情。5.這首詩展現了詩人怎樣的形象特征?請結合全詩進行分析。答案(1)(對學生)重情重義:山路不平,溪云重重,風雪凜冽,學生們卻相送很遠。詩人對學生們飽含感激、難舍之情,展現了他重情重義的一面。(2)(對工作)重學善教:詩人叮囑學生們以后要戒除愚頑,勤勉鉆研學問,期盼聽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