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六)_第1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六)_第2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六)_第3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六)_第4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六)(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戲劇沖突作為戲劇中推動情節發展和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按照沖突的具體表現形態,可以劃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分別是性格與環境的沖突、性格與性格的沖突以及性格內部的沖突。這三類沖突側重的方向有所不同,但在交代背景、刻畫人物、推動情節發展、彰明主題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環境指的是劇中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主流的思想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某個橫截面的具象化。劇中人物都有各自所處的獨特環境,當人物的性格與主流大環境發生某種奇妙的碰撞時,沖突才得以產生,戲劇情節也隨之不斷向前運動、發展。因而劇中的人物必定會在不同程度上與個人所處的環境發生沖突,沖突的激烈程度則取決于人物性格和環境之間的具體關系。如曹禺先生的劇作《雷雨》中,周樸園與魯侍萍之間的矛盾,其源頭在于周二十年前對魯的拋棄。這一拋棄的行動是在家族的壓迫下做出的,是源于當時社會上“門當戶對”的主流思想觀念,個人的力量在時代背景的浪潮下顯得無比渺小,微不足道。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拋棄,魯侍萍另嫁魯貴,才有了四鳳的出生和后面的那一場不倫之戀,并在最終釀成了悲情的苦果。若只從這一點來進行分析,則《雷雨》中悲劇的根源在于大環境對個體的壓迫與裹挾,這一論斷顯然失之偏頗——只重視對社會大環境的分析而忽略了劇本之中的人性塑造,而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對劇中人性的挖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恰恰是一個劇本成功的關鍵所在。性格與性格的沖突是戲劇沖突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式,性格與性格的沖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沖突,這是刻畫人物性格、勾勒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同樣是《雷雨》之中,周樸園逼繁漪喝藥的一段戲,通過人物短短的幾句對話和幾個戲劇動作,將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周樸園與繁漪兩個人之間爆發的矛盾看似簡單,只是喝藥與否的問題,實際上是周樸園借著喝藥這一件事在樹立他在整個周家的權威,他要繁漪“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咄咄逼人,最后甚至逼迫周萍用下跪的方式勸蘩漪吃藥,蘩漪只好步步后退,最終在喝了藥之后“哭著跑下”,而周沖之前想把學費分出一半的想法也被立即掐滅,在這一段兔起鶻落的沖突中,周樸園作為一家之主的獨斷,周萍的軟弱,蘩漪的辛酸無助赤裸裸展現在讀者和觀眾面前。性格內部的沖突實際可以理解為人物內心的思想斗爭,如莎士比亞名劇《哈姆萊特》中“復仇的王子”哈姆萊特一角,當他證實了叔父殺父仇人的身份、決心復仇之后,卻因為對方正在祈禱的行為而猶豫不決,最終與仇人同歸于盡。那段有關“生存還是毀滅”的著名獨白,昭示了人物性格內部的激烈斗爭,最終使他成為了一個“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莎翁設計的這種人物的“延宕”,站在今天的現實角度是不合理的,但站在當時的創作背景和劇作者想表達的思想來看,卻又是最合理不過的。性格內部的沖突,往往被用于彰顯人物內心的思想斗爭復雜與煎熬,進一步勾勒人物形象。其性格內部的沖突,從某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理智與道德的沖突,多用以展現人物的多面性與復雜性,以進一步完成對戲劇主題的升華。(摘編自紀超《從人物與沖突看戲劇的本質——以〈雷雨〉〈哈姆萊特〉為例》)材料二:古希臘悲劇絕大多數為命運悲劇,所表現的往往是人類在同命運的抗爭中不可避免地毀滅。《雷雨》和《哈姆萊特》的寫作都受到古希臘命運悲劇的影響。命運悲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生命中發生了令人悲哀的事。宿命論者相信命運不可以改寫,因為人不可窺探預知命運,命運存在任何角落,只是無法接觸。悲劇是以劇中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沖突及其悲慘的結局構成基本內容的作品。《哈姆萊特》第三幕,哈姆萊特就面臨“生存還是毀滅”的命運選擇,他已經洞悉人類的墮落黑暗及現世的無意義。哈姆萊特無法自制地隨著生命朝著另一個方向奔去,他那爆發的火焰正逐漸將自己所憎恨的世界推向滅亡。哈姆萊特被自己的命運驅使著走向一個不可知的深淵。他明白自己無法超越混沌的世界,被無常的命運所困擾,最終步入毀滅。同時,哈姆萊特的性格過于內向,過于審慎,盡管他有行動的決心,也不時責備自己拖沓,但由于病態的思考多于積極的行動,最后他只能與敵人同歸于盡,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這既是他性格弱點的悲劇,又是他本身命運的悲劇。從命運悲劇主題看,這兩部作品展示了人的抗爭精神,把人與命運相對立,但肯定了個體的意志與尊嚴,也呼喚人用崇高的力量斗爭。與此同時,《哈姆菜特》和《雷雨》都展示了人性格上的弱點,從性格弱點這個切入點奠定了整部戲劇命運悲劇主題的契機。(摘編自任潔敏《從平行研究角度淺析〈哈姆萊特〉與〈雷雨〉的悲劇主題》)材料三:〔卜兒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婦兒!〔劊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來了,叫他來,待我囑咐他幾句話咱。〔劊子云〕那婆子近前來,你媳婦要囑咐你話哩。〔卜兒云〕孩兒,痛殺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張驢兒把毒藥放在羊肚兒湯里,實指望藥死了你,要霸占我為妻。不想婆婆讓與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藥死了。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藥死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婆婆,此后遇著冬時年節,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漿水飯,瀽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我兒面上!(摘編自關漢卿《竇娥冤》)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性格與環境的沖突是戲劇沖突的主要類型之一,其中的環境是劇中人物所處社會的某個橫截面的具象化。B.劇中人物必定會在不同程度上與其所處環境發生沖突,人物性格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將決定沖突的激烈程度。C.性格內部沖突的實質是理智與道德的沖突,這種沖突可以展現人物的多面性與復雜性,完成主題的升華。D.宿命論者相信命運不能被更改,在命運悲劇中,人類與命運抗爭的結果往往是無可避免地走向毀滅。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雷雨》悲劇的根源是社會大環境對個體的壓迫與裹挾,周魯兩家的糾葛與最終的悲劇便始于周樸園在家族的壓迫下對侍萍的拋棄。B.《雷雨》中周樸園通過逼繁漪喝藥來樹立他在整個周家的權威,這段戲巧妙地揭示了他性格的內部沖突,突顯了他獨斷專橫的性格特點。C.《雷雨》中繁漪的人物性格單一但充滿悲劇色彩,她自我毀滅式的反擊飽含個體的意志和尊嚴,展示了作為人的寶貴的抗爭精神。D.《哈姆萊特》的悲劇性是雙重的,哈姆萊特自身“延宕”的特點是性格的悲劇,他被無常命運困擾,最終走向毀滅,這是命運的悲劇。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支持材料二觀點的是()A.老舍《茶館》中,秦仲義抱著實業救國的天真幻想,耗盡40年的心血辦起不小的企業,最終成為失敗的民族資本家。B.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雖竭盡全力卻未能擺脫殺父娶母的神諭,最后刺瞎自己的雙眼并自我放逐。C.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通過借錢一事終于看清丈夫的真實面目,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丈夫的一個玩偶,因而決然出走。D.貝克特《等待戈多》中,劇中人物一直在等待戈多,然而戈多沒有來,也不知何時能來,更不知戈多是誰,但必須等待下去。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哈姆萊特》中的內容作為論據,但各有側重,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5.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簡要分析《竇娥冤》中的戲劇沖突。(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永路捏驢黃兢業永路把兩頭驢從牲口屋牽出來,喧嘩的會場霎時安靜下來。社員們把目光集中到永路臉上,有的贊嘆,有的羨慕,有的嫉妒,有的搖頭。生產隊實行“聯產承包”,按人頭分罷耕地,牲畜也要分。咋分?老隊長召開社員大會,眾口一聲:“捏蛋兒抓鬮!”會計把牲畜名寫在紙上,然后團成蛋兒,放在一口壇子里,讓大伙兒捏。

“高音喇叭”早看中那兩頭驢了,在捏蛋兒前,雙手合十,心里祈禱:“老天保佑,讓俺捏著那兩頭驢,我割六斤‘大刀頭’(連皮帶骨的豬肉,供品)。就是捏著一頭驢,我也割三斤‘大刀頭’!”兩頭驢竟都被永路捏走了。兩頭驢,一頭叫驢,一頭草驢,都是六個半牙口,正當出活兒繁育的年齡。兩頭驢長得也一模一樣,身體緊湊勻稱,肌肉豐滿,雙脊背漆黑油光,白眼圈兒,白嘴頭兒,白肚繃兒,四只白蹄兒。不同的是,草驢兩耳中伸出一縷白毛兒,性倔強;叫驢脖子上掛著銅鈴鐺,一走響得叮叮當當,很威武。那頭叫驢在眾人面前,叮叮當當地擺動兩下脖子,停下腳步,揚起長臉,“哇兒——哇兒”地叫了幾聲。有人說:“永路,叫驢喊你‘娃啊——娃啊’!”眾人發出一陣哄笑。永路沒有惱,瞇著眼笑著說:“它不是喊我,草驢到八月就要下崽了,它是喊肚子里的娃兒呢!”人們齊把目光轉到草驢肚子上,發現草驢的肚子果真大了。有人說:“永路,一年三頭驢,兩年便是五頭驢,你發了。”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永路捏到兩頭驢,發了,真的要發了。永路說:“捏到這兩頭驢是俺的福,也是俺和它們有緣分。驢給俺拉套,俺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它,養得它天天‘娃兒——娃兒’地喊,生個百十頭驢娃兒來。”永路說罷,牽著驢要走,“高音喇叭”上前叉開兩腿、張開雙臂攔住了。“高音喇叭”播音了:“永路,你不能牽走!”“你咋不讓俺牽走?”“我說不讓你牽走,你就不能牽走!”“高音喇叭”一邊說著,一邊往永路手里去奪驢繩。永路趔趄著身子,一邊把驢繩往懷里攬,一邊看著老隊長喊:“老隊長,你說句公道話啊!這驢俺捏著了,咋不讓俺牽回家啊?”老隊長走過來說:“‘高音喇叭’,你不讓永路牽走驢,總得有個說法吧!”“高音喇叭”說:“那當然有說法,這蛋兒捏得不公!”老隊長說:“咋捏得不公?白紙黑字團的蛋兒,大家都看著哩,布袋里買貓——憑手氣興背。”“高音喇叭”說:“我說不公就不公!這草驢肚子里的娃兒,是公家的,憑啥不讓大家捏?這草驢生下娃兒,就成他永路家里的啦?大家說說,我說得合理不合理?”有人附和說:“說得有理,這草驢肚里的娃兒,得讓大伙兒捏。誰捏著了,這驢娃兒將來歸誰。”永路把驢繩丟地上,拍拍手,說:“俺不要了,誰要誰牽走吧。”沒有人上前牽驢。“高音喇叭”說:“你不要我要。”說著撿起拴草驢的繩,往自己懷里拉。那草驢犟著脖子昂著頭,一動也不動。“高音喇叭”使勁兒往前拽,草驢使勁兒往后掙。“高音喇叭”說:“這犟驢,還認生哩!”永路朝草驢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草驢順勢往前一松,“高音喇叭”摔了個仰面朝天。人們哄地笑了。老隊長說:“‘高音喇叭’,你把叫驢、草驢分開,就像讓你和‘山猴子’分開,你愿意嗎?”“山猴子”是“高音喇叭”的男人。“高音喇叭”從地上爬起來說:“吃的谷草豌豆料——放驢屁!”老隊長說:“啥事兒得講理,這對兒驢永路捏著了,就是永路的。至于草驢肚里的娃兒,怨我考慮不周。既然‘高音喇叭’提出來捏驢娃兒,就得問永路同意不同意。”“高音喇叭”說:“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不然他牽不走驢。”永路說:“老隊長,這對兒驢我捏著了,誰家要是磨面拉碾,牽走請用咧。草驢肚子里的娃兒,捏吧!誰捏著了,生下來俺先養,養大了他再牽走,俺不為難他。”

會計又撕紙、團蛋兒,只在一個紙蛋兒上寫了“驢娃兒”,放在壇子里,讓大伙兒捏。隊長說:“永路高風亮節,讓永路先捏。”永路說:“大家先捏,俺捏最后一個蛋兒。”“高音喇叭”說:“勒著胡須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沒人先捏,俺可先捏了。”說著雙手合十,對著壇子拜了拜,然后伸手向壇子里捏出一個紙蛋兒,伸開一看是空白,扔在地上,“呸”了一聲,用腳把紙蛋兒踩進土里。眾人排隊,一個一個把手伸進壇子里,都沒有捏到驢娃兒。只剩下永路一人了。永路說:“俺不用捏了。”“高音喇叭”說:“不行,你必須捏。”永路把手伸進壇子里,捏出最后一個紙蛋兒,向大家展開,紙蛋兒上寫著“驢娃兒”。“高音喇叭”無可奈何,說:“永路手上抹香油了。”老隊長說:“不是永路手上抹香油了,是永路和驢有緣啊!永路當兒童團團員時,牽著這對兒驢的祖奶,把信藏在驢的耳朵里,上跑馬嶺給新四軍送情報;金剛寺戰役時,永路趕著這對兒驢的爺爺,給解放軍送干糧支前,回來就入了黨;新中國成立后,永路當了生產隊的飼養員,讓驢一代一代地繁衍,是驢不愿和永路分開啊!”(選自《百花園》2021年第7期,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前后一共寫到了兩次捏驢,每一次都是永路最終捏到了驢,可見永路捏到驢是命中注定,體現了宿命主題。B.叫驢發出“哇兒——哇兒”,被眾人起哄看作是叫驢喊永路“娃啊——娃啊”,反映了大家沒有捏到驢而不甘的心理。C.當“高音喇叭”看到永路捏出最后一個紙蛋上寫著“驢”娃兒時說“永路手上抹香油了”,說明她輸得心服口服。D.老隊長面對“高音喇叭”的刁難和群眾的質疑,出于息事寧人的心理聽從了重新捏蛋兒的提議,隨后眾人抓鬮。7.下列對小說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捏驢”為中心事件,展示了“聯產承包”時期農村的生活風貌,塑造了社會轉型時期復雜的農村群像。B.小說語言簡潔明快,多用短句,句式靈活多變錯落有致,多用口語化的村言土語和歇后語,生活氣息撲面,藝術表現力強。C.小說結尾通過老隊長的一番話,再現永路在不同時期和驢的故事,讓讀者對永路有了進一步了解,為的是說明永路和驢有緣。D.小說敘事一波三折,永路捏驢的過程充滿了刺激、緊張的感覺,兩次捏驢都能順利捏到的大團圓結局,符合讀者的心理期待。8.請結合上下文分析小說劃線部分揭示了永路和眾人怎樣的心理。(4分)9.“山藥蛋”派代表作家趙樹理有“走進農民,也讓農民走進自己的文學”的文學觀點。本篇小說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主張,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無以成,行非信無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濟之須舟也;信之于行,猶舟之待楫也。將涉大川,非舟何以濟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雖欲為善而不知立行,猶無舟而濟川也;雖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猶無楫而行舟也。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則請受之。”魯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也。”乃獻岑鼎。小邾射以邑奔魯,曰:“使子路要我,吾無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辭焉。季康子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濟其言,是不義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季路,魯之匹夫,立信于衡門,而聲馳于天下。故齊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為德豈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誠信之為貴,故必誠信而行;君王知誠信之為貴,故以信施救則立,以信任事則正,以信賞罰則明。由此而言:信之為行,其德大矣!(節選自《劉子》)材料二: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太宗謂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貞觀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孔子曰‘民無信不立’,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房玄齡對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廢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紂狎侮五常,武王奪之;項氏以無信為漢高祖所奪,誠如圣旨。”(節選自《貞觀政要》)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故齊A邾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為德G豈不大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辭,在文中是“拒絕”的意思。與《琵琶行》“莫辭更坐彈一曲”中的“辭”詞義一樣。B.濟,在文中是“幫助,輔助”的意思。與《蜀相》“兩朝開濟老臣心”中的“濟”的詞義一樣。C.的,在文中是“的確”的意思。與《與妻書》“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非吾所忍。”中的“的”詞義一樣。D.雷霆,在文中指“生氣、發怒”,與《將進酒》中“鐘鼓饌玉不足貴”中的“鐘鼓饌玉”修辭手法一樣。12.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行就無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沒有誠信也就無以立身,誠信對于行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槳一樣重要。B.小邾射逃奔到魯國,希望和子路約定,卻不相信與魯國訂立的盟約,但是子路以他不盡為臣之道為由直接拒絕了他。C.太宗認為君臣關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樣,如果君主做出詐偽的行為,就如同水的源頭渾濁,可見,太宗對自身要求很高。D.兩則材料都以“誠信”作為論述的中心,材料一論述守信作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論述誠信對于治國的重要性。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也。(4分)(2)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4分)14.下面材料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論據?請結合本文的內容,簡要說明理由。(3分)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謂昂曰:“昔鞅與公子善,今俱為兩國將,不忍攻,愿一飲燕休二師。”公子許焉,遂與之會。鞅伏甲虜之,擊破魏軍。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詐,遂車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貴臣,名重于海內,貪詐偽之小功,失誠信之大義,一為不信,終身取尤,卒至屠滅,為天下笑。(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5~16題。臨江仙·離懷王觀別岸相逢何草草,扁舟兩岸垂楊。繡屏珠箔①綺香囊。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燕子歸來人去也,此時無奈昏黃。桃花應是我心腸。不禁微雨,流淚濕紅妝。[注]①珠箔:珠簾15.對這首詞內容和情感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人連用“扁舟”“垂楊”“別岸草”等具有典型意義的離別意象,烘托出離別時的凄涼之感。B.“繡屏”一句富有畫面感,仿佛眼前有位美麗的女子正在繡花屏風和珠簾之間,美人身上散發出香囊的香氣。C.“燕子”兩句寫離巢的燕子又飛了回來,人卻要走了,表達時光流逝、不忍別離的無奈之情。D.桃花常被視為愛情和婚姻的象征,其粉色花瓣象征著愛情的甜蜜和浪漫,詞中“桃花”一句也是借此表達男女之間的心意。16.“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與李清照《聲聲慢》中“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在愁情的表達上有相同之處,但又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彤彤暑假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看到海鷗在村子四周時起時落的田園景象,不禁想起了杜甫《客至》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2)家長會上,班主任張老師引用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告誡家長們不要溺愛孩子,慣壞孩子。(3)古詩文中描寫事物常用雅稱,比如稱小船為“扁舟”,唐宋詩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等,就是如此。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按照制作工藝與品質特征,(甲),分別是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與烏龍茶。中國西南部云貴川一帶茶樹種質資源最豐富、野生大茶樹數量最多、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廣泛、茶文化歷史最悠久等,從生化角度分析,該區域茶的成分更加原始。因此,世界公認中國是茶的原產地和茶文化的發源地。茶不但是物質的,(乙)。茶最早拿來藥用,先民直接食用茶葉,后來演變為烹煮飲用。唐朝以后,許多中國人離不開茶,認為茶是生活必需品,生活中“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明代之前的茶主要是團茶,后面變成散茶更多。2022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被納入聯合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茶為什么能進入非遺這個名錄里面去呢?固然它是世代傳承的,它有豐富多彩的手工制品,它有很多的技藝,它也通過中國的“謙和禮敬”這四個字對我們道德修養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中國茶既是傳統的,又是時尚的,新茶飲等茶的創新產品影響了年輕人對茶的認識,飲茶者的平均年齡由30歲降至18歲左右,18歲至40歲的這批人是消費的主力,這對于促進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很有意義。18.下列句子中的“左右”和“飲茶者的平均年齡由30歲降至18歲左右”中的“左右”,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我左右閑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B.他想左右目前的形勢,沒那么容易!C.在這里,想要上學必須要經過五十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夠到學校。D.處世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真誠待人。19.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