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和微生物學檢驗_第1頁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檢驗_第2頁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檢驗_第3頁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檢驗_第4頁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檢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和微生物學檢驗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概念:一群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衣原體、支原體、放線菌(原核)、病毒(非細胞)、真菌(真核)。原核與真核細胞的區別:細胞核的區別最新生物進化分類法:

古細菌:(Archaeobacteria)

嵌合進化或共生進化真細菌:真核生物: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1)大多數不致病,甚至是對人、動、植物有益和必需的,如:固氮菌;釀酒、制醋、抗生素、腸道正常菌群。(2)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s二、微生物學(microbiology):微生物的進化分類、生命活動規律及與動植物、人類、自然相互關系。按研究對象分:細菌、病毒、真菌學按應用領域分:工業、農業、醫學、獸醫按研究方向分:基礎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學、微生態學等醫學微生物學(medicalmicrobiology):與醫學有關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狀、致病機理、免疫性及有關技術和理論的應用。臨床微生物學(clinicalmicrobiology):測重研究感染性疾病診斷方法,提供診斷依據和指導用藥。三、醫學微生物學發展簡史1、微生物學的經驗時期:(1)釀酒、制醋、腌臘等食品生產、保存;(2)師道南《天愚集》:清乾隆年間,“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未幾日,人死如圻堵”;“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兩人橫截路”(3)人痘接種法:免疫最早概念。2.實驗微生物學時期(17世紀始):

顯微鏡+培養基(1)微生物的發現:列文虎克、巴斯德(發現微生物的作用,創立巴氏消毒法)、李斯特、郭霍氏(固體培養、染色技術)郭霍氏法則:①、②、③、④。逐漸被淘汰。新的病原確定方法:核酸確定法

(2)免疫學的興起、分離:牛痘、巴斯德(霍亂、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動物血清治愈白喉。(3)抗生素的發現:目前遇到的問題:濫用導致耐藥性增高3.現代微生物學時期:近二、三十年(1)新病原微生物的發現a.傳統病原卷土重來;b.新型病原。(2)致病機理的深入研究a.采用新技術;b.各種致病因素的分子機理及調控。(3)診斷技術的發展:三大標記技術各種分子生物學技術:核酸雜交,PCR,微量化,自動化。(4)各種新型疫苗的研制傳統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5)免疫學獨立遠遠超越感染免疫的范疇。聚糖骨架β-1.醫院感染:醫院中發生的一切感染。三、醫學微生物學發展簡史四肽側鏈a.傳統病原卷土重來;(2)目前科學界研究熱點?按應用領域分:工業、農業、醫學、獸醫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特征:(4)各種新型疫苗的研制第一篇微生物學

細菌學總論正常菌群過路菌(1)抵抗力下降;細菌外毒素舉例轉位因子:插入順序、轉座子、轉座噬菌體5.可有幾種質粒同時共存在于一個細菌內。菌毛(Pilus):(1)普通菌毛:粘附素;思考:(1)預測微生物學發展下一階段;(2)目前科學界研究熱點?4.基因組微生物學(1)微生物在基因組前時代在生物學研究中的地位;(2)結構簡單,可做為模型,模式生物;(3)在基因組時代,作為急先鋒;(4)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成功,必然極大地改變微生物學科現狀。因此,微生物學研究正面臨前所未有地機遇和挑戰。從上看出,醫學微生物學的發展,也是各種技術方法的發展,也是臨床微生物學的發展歷史。四、臨床微生物學的任務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特征:傳統的病原微生物條件致病菌2.提供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3.指導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檢驗科的主要任務。4.對醫院感染進行監控。五、臨微學習方法:重要性:與畢業后工作緊密相關。(1)平時注意預習、復習;(2)對內容上,緊緊圍繞診斷,診斷又是由各種典型特性建立的方法來進行的

抓特性、去共性(3)注意新動向。第一篇微生物學

細菌學總論一、細菌(bacterium)的形態與結構(一)形態:個體微小、形態各異球菌(coccus)桿菌(Bacillus)弧菌與彎曲菌螺旋菌及螺旋體不規則形。(二)結構:

1.基本結構:包括胞壁、胞膜、胞漿及核質細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

N-乙酰胞壁酸

聚糖骨架

β-1.4糖苷鍵

G-

N-乙酰葡糖胺四肽側鏈G+

五肽橋(苷氨酸)G+菌肽聚糖厚、層數多、立體狀堅固。圖金黃色葡萄球糖細胞細胞壁的肽聚糖結構圖大腸桿菌細胞壁的肽聚糖結構傳統的病原微生物按研究對象分:細菌、病毒、真菌學G-N-乙酰葡糖胺條件致病菌按應用領域分:工業、農業、醫學、獸醫(一)形態:個體微小、形態各異按研究對象分:細菌、病毒、真菌學(2)致病作用:侵襲力;(2)免疫學的興起、分離:(4)各種新型疫苗的研制膜磷壁酸醫院感染:醫院中發生的一切感染。(一)微生物與宿主的關系牛痘、巴斯德(霍亂、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動物血清治愈白喉。2.需氧菌、專性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微需氧菌。

膜磷壁酸G+菌細胞壁壁磷壁酸特殊結構表面蛋白:SPA、M蛋白G-菌細胞壁磷脂特殊結構脂蛋白

類脂A:毒性部分(外膜)脂多糖(LPS,內毒素):

核心多糖:屬和組特異特異多糖:種和型特異G+和G-菌細胞壁差異:特征革蘭氏陽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

強度較堅韌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層數多,可達50層少,1~3層肽聚糖含量多,可占胞壁干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10~20%磷壁酸+-外膜-+結構三維空間(立體結構)二維空間(平面結構)L型細菌:細胞壁缺陷型細菌。高滲培養基中:油煎蛋樣菌落。在臨床上注意L型帶來的漏診。醫院感染:醫院中發生的一切感染。特殊結構脂蛋白類脂A:毒性部分+傳統疫苗、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4.質??梢元毩椭啤O荆―isinfection):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牛痘、巴斯德(霍亂、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動物血清治愈白喉。三、醫學微生物學發展簡史經甲醛處理,可脫毒成為類毒霉,仍有較強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動免疫按研究對象分:細菌、病毒、真菌學新的病原確定方法:核酸確定法(一)微生物與宿主的關系“三人行未十步路,忽死兩人橫截路”2.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原核與真核細胞的區別:細胞核的區別2.特殊結構莢膜(capsule):(1)保護作用;(2)致病作用:侵襲力;(3)免疫原性;(4)鑒別與分型。鞭毛(flagellum):運動器官,H抗原。菌毛(Pilus):(1)普通菌毛:粘附素;(2)性菌毛:1-4根,長而粗,F+菌轉移F質粒,耐藥及毒力質粒。芽胞(Spore):不利環境中的一種抵抗形式,是休眠體而非繁殖體。二、細菌的繁殖與新陳代謝:掌握幾個概念:1.自養菌、異養菌;2.需氧菌、專性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微需氧菌。專性厭氧菌有氧不生長,原因有二:①厭氧菌缺乏細胞色素與細胞色素氧化酶,因此不能氧化那些氧化還原電勢較高的氧化型物質。②厭氧菌缺乏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不能清除有氧環境下所產生的超氧離子(O2-)和過氧化氫(H2O2),因而難以存活。3.群體細菌的生長繁殖曲線:遲緩期、對數期、穩定期、衰退期四、消毒與滅菌掌握幾個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滅菌(Sterilization):殺滅物體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體和非病原體的繁殖體和芽胞)的方法。無菌(Asepsis):物體上或容器內無活菌存在的意思。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五、微生物的遺傳變異(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染色體

質粒(plasmid):細菌存在于染色體外的少部分(約1~2%)DNA,可決定細菌的一些生物學特性。轉位因子:插入順序、轉座子、轉座噬菌體

質粒的生物學性質:1.質粒并非細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遺傳物質。2.質粒的傳遞(轉移)是細菌遺傳物質轉移的一個重要方式。3.質??勺孕惺セ蚪浫斯ぬ幚矶?。4.質粒可以獨立復制。5.可有幾種質粒同時共存在于一個細菌內。(二)細菌的變異現象形態與結構變異培養特性變異毒力變異耐藥性變異(三)細菌變異的機制突變基因的轉移和重組轉化(transformation)是受體菌直接攝取供體菌游離的DNA片段,通過與染色體重組,獲得了供體菌的部分遺傳特性。轉導(transduction)是噬菌體為媒介,把供細菌的基因轉移到受體菌內,導致后者基因改變的過程。接合(conjugation)是兩個通過直接接觸,在暫時的溝通中進行基因轉移的過程。(四)遺傳變異研究的實際意義在細菌分類上的應用在診斷中的應用在預防中的應用在治療中的應用檢查致癌物質的作用在遺傳工程方面的應用六、微生物的致病性與感染(一)微生物與宿主的關系

常居菌

正常菌群過路菌(1)抵抗力下降;(2)長期化療、放療、

條件致病菌:免疫抑制劑患者;(3)外傷;

(4)菌群失調:菌群失調癥。正常菌群的生理意義:(1)生物拮抗;(2)促進機體免疫;(3)與衰老有關:雙歧桿菌;(4)合成維生素和細菌素。(二)細菌的致病物質及作用:1.細菌的表面成分:參與粘附、定植和侵入;2.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外毒素:內毒素:細菌外毒素舉例細菌種類革蘭氏染色引起疾病毒素名稱毒素作用方式白喉桿菌+白喉白喉毒素壞死性霍亂弧菌-霍亂腸毒素引起小腸過度分泌液體鼠疫桿菌-鼠疫鼠疫毒素可能壞死性破傷風桿菌+破傷風破傷風溶血毒素溶血性心臟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引起骨骼肌痙攣產生莢膜桿菌+

氣性壞疽α-毒素溶血性卵磷脂酶,壞死性β-毒素溶血性心臟毒素λ-毒素溶蛋白性

外毒素與內毒素的主要區別區別要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