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萬千氣象,流動肇新”——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課程標準】·認識兩宋王朝在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經濟之變:農業、手工業、商業棉花在內地種植始于宋,元進一步推廣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材料1木棉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苧麻藝于河南,木棉種于陜右,滋茂繁盛,與本土無異。二方之民,深荷其利。

——《農桑輯要》廣州泉州明州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材料2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之根柢。語曰:“蘇(州)湖(州)熟,天下足?!薄蛾懹渭贰の簳x南北朝時期,北民南遷推動了江南開發;·唐朝中期以來,南方的經濟實力增長迅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北宋對南方經濟依賴明顯,南多北少的戶口分布已定型,“蘇湖熟,天下足”,南宋時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元朝的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元朝運河、海運路線圖經濟之變:農業、手工業、商業

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無疑是引人注目的,雖然當時主導性的經濟仍然是自然經濟,但商品經濟無疑呈現出劃時代的歷史發展,以至于有的學者認為宋代發生了“商業革命”,發生了“市場結構與城市化的中世紀革命”。——郭學信《商業文化的發展與宋代士林風氣》宋商人·趙有財第一部曲:趙有財從商記商業因素史料教材表述小組1小組2經濟之變:農業、手工業、商業(注:草市,指在離城鎮較遠、交通便利之處自然形成的民間集市。)北宋紙幣交子

元朝紙幣中統鈔陸游《雜賦》“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初,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顮c《續資治通鑒長編》③海外市場廣闊,海外貿易非常繁榮。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①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通過官設榷場進行互市交易。②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民間貿易相當活躍。④北宋貨幣需求量劇增,開始出現紙幣“交子”;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市場貨幣商業因素史料解讀小組3商人小組4經商時空《短袴長衫白苧巾》:“短袴長衫白苧巾,咿咿月下急推輪。洛陽路上相逢著,盡是經商買賣人。”

今官大者,往往交賂遺、營貲產,以負貪污之毀;官小者,販鬻乞丐(索取),無所不為?!醢彩渡先首诨实垩允聲防钺浴敦浝蓤D》⑤商人群體龐大,全民皆商。⑥城市中的商業經營突破了時空限制,商鋪種類繁多,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商業街馬市、青魚市、衣料鋪、藥鋪…杭城大街(南宋臨安),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萬物所聚,諸行百市……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店鋪),連門俱是,即無虛空之屋?!獏亲阅痢秹袅讳洝?/p>

宋以下,始是純粹的平民社會。除卻蒙古、滿洲異族入主,為特權階級外,其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無古代封建貴族及此后門第傳統之遺存。故就宋代言之,政治經濟、社會人生,較之前代莫不有變?!X穆《理學與藝術》第二部曲:趙有財嫁女記有財女·趙婉秋材料1王者無外,天下一家,故不問東西南北之人,盡聚諸路貢士,混合為一,而惟材是擇。又糊名、謄錄(科舉考試中防止舞弊的措施)而考之,使主司莫知為何方之人、誰氏之子,不得有所憎愛薄厚于其間?!獨W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材料2

本朝貴人家選婿,于科場年,擇過省(省試)士人,不問陰陽吉兇及其家世,謂之“榜下捉婿”。

——朱彧《萍洲可談》材料3今世俗之貪鄙者,將娶婦,先問資裝之厚??;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司馬光《書儀》社會之變:門第觀念、社會身份、國家控制一變:“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宋朝狀元郎游街★三變: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二變: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一變:“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宋商人·趙有財第三部曲:趙有財聽學記

兩宋時期內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鄧廣銘《關于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思想之變:儒學復興、程朱理學

問: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其張(張大、顯揚)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間皆是理?!缸泳?,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乎天地之間。為君盡君道,為臣盡臣道,過此則無理。儒家的倫理綱常。“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

萬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為君須仁,為臣須敬,為子須孝,為父須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小組1、2:地位、存在范圍:社會人際體現:思想之變:儒學復興、程朱理學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欲則天理明矣。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酥恍?,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

蓋天下之事,皆謂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尋根究源,窮盡)其理?!袢崭褚患?,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存天理,滅人欲”,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小組3:小組4:理、欲關系:求理方法:談到宋朝,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錢穆說:“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