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方案_第1頁
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方案_第2頁
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方案_第3頁
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方案_第4頁
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方案TOC\o"1-2"\h\u26601第一章工業廢水處理概述 2153701.1工業廢水處理現狀 2320761.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 329701第二章工業廢水預處理技術 3179352.1物理預處理方法 3154212.2化學預處理方法 4102412.3生物預處理方法 456第三章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4209223.1活性污泥法 522263.2生物膜法 5295663.3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53439第四章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技術 6215834.1膜生物反應器(MBR) 657734.2納濾與反滲透技術 6195594.3高效絮凝劑應用 612683第五章工業廢水中有害物質處理 7145185.1重金屬處理技術 7244145.2有機污染物處理技術 7222965.3氮磷營養物質處理技術 83142第六章工業廢水回用技術 8146786.1工業廢水回用標準與規范 8100576.2工業廢水回用技術路線 9115796.3工業廢水回用設備與系統 9241816.3.1預處理設備 9108176.3.2生化處理設備 9282606.3.3深度處理設備 965546.3.4消毒處理設備 109867第七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 10132277.1水資源循環利用 1044487.1.1廢水處理與回用 10179697.1.2雨水收集與利用 10262077.1.3中水回用 1042577.2有價物質回收 10239167.2.1化學物質回收 1042327.2.2生物物質回收 11302557.2.3固廢資源化 1197207.3能源回收與利用 1169987.3.1廢熱回收 11307847.3.2生物能源回收 1122767.3.3水力發電 111411第八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管理 11220038.1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設計 11235318.1.1設計原則與目標 11178158.1.2設計內容 12126818.1.3設計方法與步驟 12245148.2工業廢水處理設施施工與驗收 12307538.2.1施工準備 1267418.2.2施工過程 12134298.2.3驗收與調試 12235008.3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與管理 13237608.3.1運行管理 13112958.3.2安全管理 13247848.3.3環保管理 1319918第九章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案例分析 13196679.1典型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 1321019.1.1制藥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 13198219.1.2農藥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 13301069.1.3染料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 14153029.2資源循環利用成功案例分享 14313819.2.1某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及資源循環利用案例 14250599.2.2某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循環利用案例 1431163第十章環保行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建議 142408910.1環保行業發展趨勢 151171010.1.1技術創新驅動發展 15185610.1.2政策法規推動行業發展 15956010.1.3跨界融合成為新趨勢 153261210.2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政策建議 153064910.2.1完善政策體系 152073210.2.2加強監管力度 151570710.2.3推廣綠色生產理念 15485810.3行業未來發展方向與機遇 153081010.3.1發展方向 151284410.3.2機遇 15第一章工業廢水處理概述1.1工業廢水處理現狀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工業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給環境帶來了嚴重壓力。當前,工業廢水處理已成為環保行業的重要任務。在我國,工業廢水處理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工業廢水排放總量較大。根據我國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保持在較高水平,占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各級加大了對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力度,許多企業也紛紛投入資金進行廢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改造。(3)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不斷成熟。目前我國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多種處理方法。(4)工業廢水處理效果逐漸提升。在政策推動和企業自律的雙重作用下,工業廢水處理效果逐年提高,污染物去除率明顯提升。1.2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發展趨勢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1)高效節能。在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降低能耗、提高處理效率是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高效節能的廢水處理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2)智能化。信息技術、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工業廢水處理將逐漸實現智能化。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廢水處理設施的自動監測、自動調節和優化運行。(3)資源循環利用。工業廢水處理不再僅僅是污染物的去除,而是將廢水中的有用資源進行回收和循環利用,實現水資源和物質的可持續利用。(4)綠色環保。在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減少二次污染、降低環境影響是技術發展的重要目標。未來,綠色環保的廢水處理技術將得到更多關注。(5)針對性處理。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工業廢水,開發針對性的處理技術,實現廢水處理效果的最優化。(6)國際合作。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廢水處理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第二章工業廢水預處理技術2.1物理預處理方法物理預處理方法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對工業廢水進行處理,以達到去除懸浮物、油脂和調整水質的目的。常見的物理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幾種:(1)格柵:格柵主要用于攔截廢水中的大塊懸浮物,如垃圾、雜草等,防止其對后續處理設備造成堵塞。(2)沉淀池:沉淀池利用廢水中的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沉降,將其與廢水分離。根據沉淀速度的不同,可分為快速沉淀池和慢速沉淀池。(3)氣浮池:氣浮池通過向廢水中通入微小氣泡,使懸浮物附著在氣泡上,借助氣泡的浮力將其帶到水面,實現固液分離。(4)旋流分離器:旋流分離器利用離心力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與水分離開來,具有處理能力大、占地面積小等優點。2.2化學預處理方法化學預處理方法通過向廢水中投加化學藥劑,利用化學反應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常見的化學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幾種:(1)混凝沉淀: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聚集成絮體,然后通過沉淀或氣浮方法將其去除。(2)氧化還原:通過投加氧化劑或還原劑,改變廢水中的污染物化學性質,使其轉化為無害物質。(3)中和:通過投加酸或堿,調整廢水的pH值,使其達到中性,有利于后續處理過程的進行。(4)電解:利用電解原理,使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去除污染物。2.3生物預處理方法生物預處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常見的生物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幾種:(1)好氧生物處理:在充足的溶解氧條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2)厭氧生物處理:在缺氧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3)活性污泥法: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活性污泥混合,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其降解。(4)生物膜法: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生物膜接觸,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將其降解。生物膜法具有處理效果好、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等優點。第三章好氧生物處理技術3.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的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其核心在于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曝氣: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與活性污泥混合,通過曝氣設備向混合液中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2)微生物降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溶解氧的作用下,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為無機物,實現廢水的凈化。(3)沉淀:廢水處理過程中,活性污泥與有機物混合后,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淀,使活性污泥與廢水分離。(4)污泥濃縮:將沉淀后的活性污泥進行濃縮,以減少后續處理過程中的污泥體積。3.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種利用生物膜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的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膜是由微生物、有機物及附著在填料表面的無機物組成的粘稠物質。生物膜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預處理: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以提高生物膜法的處理效果。(2)生物膜的培養:在填料表面培養生物膜,使其成為廢水處理的主體。(3)生物膜的降解: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在溶解氧的作用下,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為無機物。(4)生物膜的更新:時間的推移,生物膜會逐漸老化、脫落,需要定期更新生物膜,以保持生物膜法的處理效果。3.3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是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機物的生物處理方法。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處理效率高:厭氧生物處理技術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有機物的降解,提高處理效率。(2)能耗低:與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相比,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的能耗較低,有利于節能降耗。(3)適應性強: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種類和濃度具有較高的適應性。厭氧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利用污泥床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降解,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和穩定性。(2)EGSB(膨脹顆粒污泥床)工藝:在UASB工藝的基礎上,通過提高上升流速,使污泥床顆粒化,提高處理效果。(3)IC(內循環)工藝:利用內循環系統,實現污泥的循環利用,提高處理效果。第四章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技術4.1膜生物反應器(MBR)膜生物反應器(MBR)是近年來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技術。該技術主要依賴于生物處理和膜過濾的有機結合,以實現對工業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高效去除。MBR系統具有處理效率高、占地面積小、污泥產量低等優點。在MBR系統中,生物處理單元和膜分離單元相互協同。生物處理單元負責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而膜分離單元則將生物污泥與處理后的清水分離。膜材料的選擇是影響MBR系統功能的關鍵因素,目前常用的膜材料有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等。4.2納濾與反滲透技術納濾(NF)和反滲透(RO)技術是兩種高效的水處理方法,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深度處理。這兩種技術均基于膜分離原理,通過半透膜實現對水中溶解物質的分離。納濾技術對水中二價離子和有機物的截留效果較好,適用于含有較高濃度難降解有機物的工業廢水處理。反滲透技術則具有較高的脫鹽率和有機物截留率,適用于處理含有較高鹽分和有機物的廢水。膜材料的選擇、操作壓力和溫度等是影響納濾和反滲透功能的關鍵因素。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廢水水質和處理要求,合理選擇膜材料和操作條件。4.3高效絮凝劑應用高效絮凝劑是一種能夠促進懸浮物聚集成絮體的化學物質,廣泛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絮凝劑的作用機理主要包括壓縮雙電層、吸附架橋和沉淀作用等。在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高效絮凝劑能夠提高懸浮物的去除效率,降低SS(懸浮物濃度),從而提高后續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目前常用的絮凝劑有聚合硫酸鐵(PFS)、聚合氯化鋁(PAC)等。高效絮凝劑的選擇和應用應根據廢水水質、處理要求和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優化絮凝劑種類、投加量和攪拌條件等參數,提高絮凝效果。同時研發新型高效絮凝劑也是未來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第五章工業廢水中有害物質處理5.1重金屬處理技術重金屬是工業廢水處理中常見的有害物質,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具有嚴重的危害性。針對重金屬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吸附法和生物法等。化學沉淀法是通過向廢水中加入化學藥劑,使重金屬離子與藥劑發生反應沉淀,從而實現去除重金屬的目的。該方法操作簡單,但藥劑使用量較大,易產生二次污染。離子交換法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吸附,再通過再生過程將重金屬離子從樹脂上洗脫。此方法具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但運行成本較高。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吸附劑吸附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該方法操作簡便,但吸附劑的選擇和再生問題限制了其應用范圍。生物法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化為生物體內部的無害形式。該方法具有環保、經濟的特點,但處理效果受微生物種類和環境因素的影響。5.2有機污染物處理技術有機污染物是工業廢水中的另一類重要有害物質。處理有機污染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學法和組合工藝等。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降解為無害物質。該方法適用于處理低濃度有機廢水,但處理效果受水溫、溶解氧等因素的影響。物理法包括吸附、浮選、過濾等,通過物理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該方法操作簡單,但處理效果有限,適用于預處理或深度處理。化學法包括氧化、還原、中和等反應,通過化學反應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該方法處理效果好,但運行成本較高。組合工藝是將上述方法合理組合,以提高處理效果和降低運行成本。例如,A/O工藝、SBR工藝等。5.3氮磷營養物質處理技術氮磷營養物質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因素,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處理氮磷營養物質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化學法和物理法。生物法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廢水中的氮磷營養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該方法包括硝化反硝化、氨氮吹脫等工藝,適用于處理低濃度氮磷廢水。化學法利用化學藥劑將廢水中的氮磷營養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例如,利用硫酸鐵、硫酸鋁等絮凝劑使氮磷營養物質形成沉淀。該方法操作簡單,但運行成本較高。物理法包括吸附、浮選、過濾等,通過物理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氮磷營養物質。該方法適用于預處理或深度處理,但處理效果有限。針對工業廢水中有害物質的處理,應根據廢水性質和排放標準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實現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同時注重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提高處理效果和降低運行成本,為我國環保事業做出貢獻。第六章工業廢水回用技術6.1工業廢水回用標準與規范工業廢水回用標準與規范是為了保證廢水回用過程中水質達到相應要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障人體健康和工業生產安全。我國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工業廢水回用標準與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水質標準:包括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懸浮物(SS)、氨氮(NH3N)、重金屬離子等指標,以保證廢水回用后的水質滿足相應生產工藝需求。(2)排放標準:根據廢水回用后的用途,確定排放標準,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等。(3)工藝標準:包括廢水預處理、深度處理、消毒處理等工藝流程,以保證廢水回用效果。(4)設備標準:對廢水回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等方面提出要求,以保證設備安全可靠。6.2工業廢水回用技術路線工業廢水回用技術路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預處理:包括格柵、沉砂池、調節池等,目的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脂、重金屬等污染物,降低后續處理負荷。(2)生化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處理技術,降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3)深度處理: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反滲透(RO)、離子交換、電滲析等物理化學處理技術,進一步凈化廢水,提高水質。(4)消毒處理:采用紫外線、臭氧、氯等消毒技術,殺滅廢水中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保障回用水安全。6.3工業廢水回用設備與系統6.3.1預處理設備預處理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格柵:用于攔截廢水中的較大懸浮物,防止設備堵塞。(2)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3)調節池:平衡廢水的水質、水量,為后續處理提供穩定條件。6.3.2生化處理設備生化處理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活性污泥法設備:包括曝氣池、沉淀池、回流污泥泵房等。(2)生物膜法設備:包括生物膜反應器、載體填料、曝氣設備等。6.3.3深度處理設備深度處理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膜生物反應器(MBR):集生物處理和膜過濾于一體,實現廢水深度處理。(2)反滲透(RO):通過半透膜,去除廢水中的離子、有機物等污染物。(3)離子交換: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6.3.4消毒處理設備消毒處理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紫外線消毒器:利用紫外線照射,殺滅廢水中的微生物。(2)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氧化廢水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3)氯消毒設備:向廢水中投加氯,殺滅微生物。工業廢水回用系統的設計、運行和維護應遵循相關標準與規范,保證廢水回用效果,為我國環保事業貢獻力量。第七章資源循環利用技術7.1水資源循環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是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的核心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7.1.1廢水處理與回用廢水處理技術是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基礎,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方法。通過對廢水的有效處理,使其達到回用標準,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常見的廢水處理技術有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應器(MBR)、高級氧化過程等。7.1.2雨水收集與利用雨水收集與利用是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通過建立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收集起來,經過適當處理后,用于綠化、道路清洗、沖廁等非飲用領域,減少對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開采。7.1.3中水回用中水回用是指將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后,用于工業生產、城市綠化、景觀用水等領域。中水回用不僅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還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7.2有價物質回收有價物質回收是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以下為幾種常見的有價物質回收方法:7.2.1化學物質回收通過化學方法將有價物質從廢水中提取出來,如采用離子交換、膜分離等技術回收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有機物等。7.2.2生物物質回收利用微生物對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生物降解,將有價物質轉化為生物能源或生物肥料,如利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回收污泥中的有機物質。7.2.3固廢資源化將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如將污泥進行堆肥化處理,用于土壤改良或制備生物肥料。7.3能源回收與利用能源回收與利用是環保行業工業廢水處理的關鍵環節,以下為幾種常見的能源回收與利用技術:7.3.1廢熱回收通過熱交換器將廢水中的熱量回收,用于工業生產或供暖等領域。廢熱回收技術包括板式換熱器、殼管式換熱器等。7.3.2生物能源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等生物能源。生物能源回收技術包括厭氧消化、沼氣發酵等。7.3.3水力發電利用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水流能量進行發電,如利用廢水處理廠的排水管道安裝水輪機發電。通過以上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工業廢水中有價物質和能源的有效回收與利用,降低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第八章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管理8.1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設計8.1.1設計原則與目標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與目標:(1)符合國家環保政策及行業標準;(2)保證廢水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3)經濟合理,降低運行成本;(4)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5)適應性強,滿足不同廢水處理需求。8.1.2設計內容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廢水處理工藝選擇與流程設計;(2)設備選型與參數設定;(3)設施布局與占地面積;(4)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設計;(5)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8.1.3設計方法與步驟(1)分析廢水水質、水量及處理要求;(2)確定處理工藝及設備選型;(3)進行工藝流程設計;(4)設備參數計算及選型;(5)設施布局與占地面積確定;(6)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設計;(7)編制設計文件。8.2工業廢水處理設施施工與驗收8.2.1施工準備(1)完成設計文件的審查;(2)編制施工組織設計;(3)準備施工所需材料、設備與人員;(4)做好施工現場的準備工作。8.2.2施工過程(1)按照設計文件進行設備安裝;(2)保證設備安裝質量;(3)進行管道、電氣等輔助設施施工;(4)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安全、環保管理。8.2.3驗收與調試(1)設備安裝完成后,進行單機調試;(2)完成所有施工內容后,進行聯動調試;(3)對調試結果進行評估,保證設施正常運行;(4)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8.3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與管理8.3.1運行管理(1)建立完善的運行管理制度;(2)對廢水處理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護;(3)監測廢水處理效果,保證達標排放;(4)記錄運行數據,為設施改進提供依據。8.3.2安全管理(1)加強安全意識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素養;(2)制定應急預案,防止意外;(3)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4)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8.3.3環保管理(1)加強環保意識培訓,提高員工環保意識;(2)嚴格執行環保法規,保證廢水處理效果;(3)定期監測排放廢水,保證達標排放;(4)積極參與環保技術交流,提高廢水處理水平。第九章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循環利用案例分析9.1典型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9.1.1制藥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制藥行業廢水具有污染物濃度高、毒性大、成分復雜等特點。以某制藥企業為例,其廢水處理工藝主要包括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和污泥處理四個階段。預處理階段采用絮凝、氣浮、過濾等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生化處理階段采用A2/O工藝,有效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深度處理階段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滲透等技術,進一步凈化廢水;污泥處理階段采用濃縮、脫水、干化等方法,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9.1.2農藥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農藥行業廢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某農藥企業采用以下工藝處理廢水:預處理階段采用中和、絮凝、氣浮等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脂和重金屬;生化處理階段采用SBR工藝,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深度處理階段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滲透等技術,進一步提高廢水水質;污泥處理階段采用濃縮、脫水、干化等方法,實現污泥的無害化處理。9.1.3染料行業廢水處理案例分析染料行業廢水具有色度深、毒性大、成分復雜等特點。某染料企業采用以下工藝處理廢水:預處理階段采用絮凝、氣浮、過濾等方法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生化處理階段采用A2/O工藝,有效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深度處理階段采用活性炭吸附、反滲透等技術,進一步凈化廢水;污泥處理階段采用濃縮、脫水、干化等方法,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9.2資源循環利用成功案例分享9.2.1某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及資源循環利用案例某工業園區以化工、制藥、農藥等行業為主,廢水處理及資源循環利用成為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園區采用以下措施實現廢水處理及資源循環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