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極品教案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極品教案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極品教案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極品教案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極品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與與情感態度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精品教案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通過化學史的學習,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的品質師生活動編號001修改建議2素镥(Lu共15種元素,它們的最外層和次外層電子【觀察與思考】在周期表的18個縱行16個族中,各【展示】元素周期表鑭系和錒系最外層的電子逐漸遞增3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用原子結構4主族元素的的電子數、核外電子層數相等的是()課后反思通過元素周期表結構的了解,讓學生理解元素周期表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的周期性,從而為學生學習元素性質的周期律埋5課題課題與與2、運用原子結構的理論解釋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3、知道結構決定性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堿金屬原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比較、歸納了解假說模型等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研究的歷程。修改建議師生活動修改建議逐漸減小逐漸減小6鋰越劇烈,氧鉀[過渡]我們知道金屬鈉除了與氧氣反應外還能與水發生7[提問]堿金屬有這樣的相似性、遞變性的本質原因在哪....數增加,密8的水化物4.下列對銫的性質預測正確的是()9布置作業板書設計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反思金屬性強弱的比較方法有1讓活潑金屬與水反應,看反應劇烈程度2中等活潑金屬利用置換反應或與酸反應看產生氫氣快慢程度3不活潑金屬利用置換反應4看其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堿性強弱課題與課題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歸納、比較法:歸納總結鹵族元素性質。2、自主探究:探究鹵族元素性質遞變規律。探究法、實驗法師生活動修改建議..鹵族元素鹵族元素屬性減屬性減1[過渡]下面我們根據對鹵素性質的推測來驗證鹵族應的劇烈高階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24.17g于有機溶劑可用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I22123性強的可以將氧化性弱的從其化合物[思考與交流]分析以上三個反應的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找出氧化再次證明了,結構決定性質,鹵族元素從氟到碘,氧化性逐漸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布置作業《學案與測評》練習板書設計課后反思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元素的性質(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以及主要化合價、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和原子結構的關系從而歸納出元素周期律,揭課題與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通過原子中不同電性粒子之間的關系,認識原子是一個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啟發——歸納——應用師生活動在原子核外電核外電子2、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而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帶點微F數數帶點微粒中質子數和電子數101111121666686區別概、。其中互為同位素的是和多質量數相等但不能互為同位素的是和2、下列各組中屬于同位素的是()A、不同種元素的原子B、同種元素的C、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形成的離子D、不48Ti、49Ti、50Ti中,中子數不...A.32B.67C.99D.166布置作業【作業】p1145板書設計課后反思本節課的重點是原子結構的處理以及用原子結構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核素和同位素的等一些概念會混淆。多用練習強化。了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編號005課題第二節元素周期律(第一課時)課題與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學品質。元素化合價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變化的規律,微粒半徑及大小的比較。元素化合價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變化的規律,微粒半徑及大小的比較。探究法、實驗法修改修改【引入】我們已經了解了核外電子排布的基本規律,那么,元素的性質與核外電子的排布有什么聯系呢?復習前面的知識。[板書]一、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律[板書]1、電子層排列的周期性[科學探究1]寫出1—18圖總結并找出規律。周期原子序數電子層數最外層電子數達到穩定結構時的最外子結論:核外電子的排布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發生周期性變化。[板書]2、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科學探究2]標出1—18號元素的化合價,找出規律。原子序數最高正價或最低負價的變化3~1011~18+1結論: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化合價也呈現周期性變化。【過渡】我們已經知道化合價是元素的重要性質,前面也學習了同周期元素化合價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那么,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板書】3、元素的化合價與元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2、上述規律只對主族元素成立,不適用于副族元素、零族元〓價【過渡】寫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劃線元素的化合價:Na2CO3與C【分析】【反饋練習】某元素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XO4,則其合價若其水溶液呈現酸性,且能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則它在低負[板書]6、原子半徑的遞變規律HBCNPOSF總結: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呈現周期[過渡]以上我們學習了原子半徑大小的比較,那么離子半徑的大小怎么比較1、原子半徑大小的比較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2、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1)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電子層數相同,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能力增強,(2)同主族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元素周期表中從上到下,電子層數逐漸增多,離子半徑逐漸增大。(3)同一元素的不同離子的半徑大小比較2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反思同種元素的各種微粒,核外電子數越多,半徑越大,高價陽離子半徑小于低【反饋練習】1.ⅦA族元素單質的沸點();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IA族元素單質熔點();F-,Na+,Mg2+,Al3+四種離子的離子半徑();同周期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多媒2.按粒子的半徑從小到大順序排列的是()體投A.Cl,S,PB.N,O,FC.Al3+,Mg2+,Na+D.K,Na,Li影3.下列各組微粒中,按微粒半徑依次增大排列的是()4.a元素的陰離子,b元素的陰離子,c元素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已知a的原子序數大于b的原子序數,則a,b,c三種離子半徑大小的順序是A.a>b>cB.b>a>cC.c>a>bD.c>b>a一、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律1、電子層排列的周期性2、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3、元素的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4、(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價=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價電子數5、(2)非金屬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最低負化合價絕對6、原子半徑的遞變規律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呈現周期性變化。1、原子半徑大小的比較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2、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1)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2)同主族離子半徑大小的比較元素周期表中從上到下,電子層數逐漸增多,離子半徑逐漸增大。3)同一元素的不同離子的半徑大小比較同種元素的各種微粒,核外電子數越多,半徑越大,高價陽離子半徑小于低價離子半本節課主要采用的是討論法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注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出自主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題維課題維技能目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掌握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變化規律。2、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實驗技能。1、自主學習,自主歸納比較元素周期律。2、自主探究,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辨證唯物主義觀點:量變到質變規律。啟發——歸納——應用師生活動【引入】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和化合價都呈周期性變化。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質,它們是否也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變化呢?這節課,我們就以第三周期為例,通過化學實驗來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強弱。[提問]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判斷依據。總結金屬性和非金屬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判[過渡]從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里,我們來設計實驗探究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1、第三周期元素性質變化規律實驗的方法判斷金屬性的強[實驗一]Mg、實驗的方法判斷金屬性的強過一會兒,分別用酒精燈給兩試管加熱至沸騰,并移開酒精應化學方程式的反應與沸水反應現象Mg帶表面有氣泡;Mg帶表面變紅化學方程式Mg+2H2O==Mg(OH)2+H2Na與冷水劇烈反應,Mg只能與沸水反應,Al與水不反應價氧化物水化物的堿弱物堿性強弱中強堿[實驗二]Mg、Al與稀鹽酸反應比較反應方程式[總結]Na、Mg、Al與水反應越來不越劇烈,對應氧化物水化物的堿性越來越弱,金屬性逐漸減弱。與氫氣反應價氧化物對水化物(含)酸性強弱與氫氣反應價氧化物對水化物(含)酸性強弱實驗光照或點燃方法生爆炸而化方法生爆炸而化較非2SiO32SO42SiO32SO4屬性[總結]第三周期元素NaMgAlSiPSCl,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過渡]如果我們對其他元素也進行同樣的研究,也會得出類似的結論: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的變化。[板書]2、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思考]寫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體會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的[講解]原子結構周期性變化(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決定元素性質周期性變化(元素的化合價、元素的金屬性、元素的非金屬性)可歸納出元素周期律[板書]3、元素周期律(1)定義: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這條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實質: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性變化。【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感覺到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那么,它在實際應用中有哪些用途呢?(看書自學)【板書】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應用(一)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關系認真觀察下表,填空并畫出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線,標出其附近的VIAVIIAVIAVIIA非金屬性逐漸1金屬性逐漸非金屬性逐漸2金屬性逐漸非金屬性逐漸3456金屬性逐漸7位【練習】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兩種元素。下列敘述中能說明X的非金屬性比Y強的是()A、X原子的電子層比Y原子的電子層數多B、X的氫化物的沸點比Y的氫化物的沸點低C、X的氣態氫化物比Y的氣態氫化物穩定D、Y的單質能將X從NaX的溶液中置換出來【分析】1、預測未知物的位置與性質【反饋練習】Ra(鐳)是原子序數最大的第ⅡA族元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是第Ⅱ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劇烈反應C、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兩性氫氧化物在能找到作催化劑,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反饋練習】1.X、Y、Z三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而Y的核電荷數比X出1克氫氣,這時X轉為具有氖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的離子,根據上述條件推測:(1)XYZ;(20總結元素周期表中的多媒體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找半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過度元素找催化物跟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①多媒體多媒體2.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斷,其中錯誤的是(A)鈹(Be)是一種輕金屬,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兩性(B)砹是一種有色固體,HAt很不穩定,AgAt是有色難溶于水且感光性很強的固體(C)硫酸鍶(SrSO4)是難溶于水和鹽酸的白色固體(D)硒化氫(H2Se)是無色,有毒,比H2S穩定的氣體布置作業板書設計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二節元素周期律(三)元素周期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質變化規律2、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3、元素周期律(1)定義: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這條規律叫做元(2)實質: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性變化。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應用課后反思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元素的性質(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以及主要化合價、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和原子結構的關系從而歸納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實質;課后反思課題與情感態度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離子鍵(第一課時)1.使學生理解離子鍵的概念,能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2.使學生了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通過離子鍵教學,培養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像力。通過離子鍵的教學,培養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像力。離子鍵化學鍵的概念,化學反應的本質師生活動[引入]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食鹽,食鹽對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知道食鹽就是氯化鈉,它是由鈉和氯兩種元素組成的,那么,鈉和氯是如何形成氯化鈉的?是什么作用使得Na+和Cl-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這節課我們就研究這個問[板書]第四節化學鍵[電腦展示]鈉在氯氣中的燃燒實驗[過渡]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有大量的白煙生成,白煙就是氯化鈉的固體小顆粒,叫做氯化鈉晶體。氯化鈉晶體呈什么形狀?它的[動畫]展示NaCl的晶體樣品、晶體空間結構模型。與Cl-未能直接相連;無數個Na+與Cl-相互連接向空間無限延伸排+和Cl-結構示意圖,并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NaCl[動畫投影]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NaCl的形成過程。修改建議示氯化鈉的形狀及空間結構示意圖必須把原子核所帶電荷和核外不同層上的電子數全部表示合就形成了NaCl。[設疑]Na+與Cl-之間是一種什么作用使它們不能相互遠離?為[生答]Na+帶正電荷、Cl-帶負電荷,它們所帶電荷電性相反相互[講述](把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NaCl的形成過程投影出來,對+與Cl-它們的原子核都帶正電荷而排斥,同時原子核外的電子與電子之間都帶負電荷也相互排斥,所以Na+與Cl-兩者距離時靜電吸引作用和靜電排斥作用達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穩定的離子鍵,形成了離子化合物NaCl。任何事物都存在著矛盾的兩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體。離子鍵就是陰陽離子的靜電吸引作用和靜電排斥作用的對立統一體。[Flash動畫]帶有正電荷的Na+與帶有負電荷的Cl-相互靠近,到了一定的距離時不在移動。多次重復上述操作讓學生看個明白。[投影板書]一、離子鍵1、使陰、陽離子形成化合物的靜電作用叫離子鍵[講述]通過離子鍵的概念我們可以了解形成離子鍵的粒子是什么,粒子之間形成化合物的作用方式是什么,可以看到新的物質的生成必須有新的化學鍵的生成,這就是化學反應的本質。質:靜電4[總結講述](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形成離子鍵的粒子是陰陽離子,陰陽離子是由活潑的金屬原子和活潑的非金屬原子得失電子而形成的。離子鍵的本質是靜電作用,既有靜電吸引作用又有靜電排斥作用,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要有陰陽離子就可以形成離子鍵,大多數的鹽和強堿都是離子化合物,因此也存在離靜電排斥作用,所以不會出現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的中和。[投影板書]2、離子鍵的本質與形成條件和形成原因2、成鍵條件:子之間也能行成離子鍵。A.離子鍵就是陰陽離子間的靜電引力B.所有金屬元素與所有非金屬元素間都能形成離子鍵C.鈉原子與氯原子結合成氯化鈉后體系能量降低D.在離子化合物CaCl2中,兩個氯離子間也存在離子鍵重點講解2、下列各數值表示有關元素的原子序數,能以離子鍵書寫及形相互結合成穩定化合物的是:()答案]1、主要考查離子鍵的概念(C)2、主要考查離子鍵的形成條件。方法一:可以先根據原子序數判斷元素的名稱,然后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再判斷能否形成離子鍵。方法二:可以根據原子的最外層上的電子數判斷元素所在的主族,在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從而判斷能否形是表達了鈉和氯氣可以生成了NaCl,而鈉和氯氣通過什么方式生成NaCl的沒有表達出來;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NaCl的形成過程很[講述]我們知道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發生變化,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也體現了原子結構的特點,我們只需要在元素符號周圍把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表達出來就可以把原子的結構特點表達出來,這就是電子式。[板書]3、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1)電子式:在元素符號的周圍用小黑點(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這種式子叫做電子式。[明確]1、電子式中的電子一般要成對書寫。但Mg、O等原子的電子式常按上述方式書寫.2、同主族原子的電子式基本相同[講述]金屬原子失去了最外層上的電子變成陽離子達到穩定結構,書寫電子式時陽離子最外層上的電子通常不表達出來,所以陽離子的離子符號就是它的電子式;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最外層達到8電子的穩定結構,所以陰離子的電子式要在元素符號的周圍用小黑點表示最外層的8個電子并且加上[]n-來表示,n表示陰離子帶的電荷數。[說明]NaCl的電子式的書寫是把Cl-的電子式表達出來放Na+之后,Na2O的電子式是在O2-的電子式的兩邊分別寫上兩個Na+的電子式,CaCl2的電子式是在Ca2+的電子式的兩邊分別寫上兩個Cl-的[反饋矯正]1、錯誤,表達不明確。如果是氧原子的電子式,就多錯誤,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層上的電子,次外層變不把次外層上的電子表達出來,陽離子的離子符號就是它的電子3、錯誤,-2表示硫的化合價而不是硫離子帶的電荷。4、錯誤,硫的電子式的兩側。6、錯誤,應該把Na+的電子式寫在O2-的電子式[思考討論]為什么氯化鈣的化學式寫成CaCl2的形式,而它的電子式必須寫成[答疑]CaCl2只表示氯化鈣的化學組成和Ca2+與Cl-個數比例關系,電子式不僅表示組成和比例特點,還表示了離子鍵的特點,它表示的是Ca2+與Cl-以離子鍵的方式相結合,而不是Cl-與Cl-以離子鍵結合,如果把兩個Cl-的電子式寫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應該把Cl-的電子式寫在Ca2+的電子式的兩側。[學生討論]怎樣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NaCl、MgCl2的行成過[說明]箭號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和并,箭號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和并。用電子式可以直觀的簡潔的表示出原子之間是怎樣形成離子的,又是怎樣形成離子鍵的,這也反映了化學反映的本質,即發生化學反應就有新鍵的生成。[思考討論]1、用電子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和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氯化鈉的生成的區別和聯系化學反應方程式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否單向箭頭用電子式表示化學式表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學式表示新物質生成且質量守恒都反映了新物質的生成及質量守恒的特點[回顧知識]請回顧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并作小結。[講述]同學們通過討論學習,了解了離子鍵的概念,明確了離掌握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反思BaCI2NaFMgSK2O[板書]第四節化學鍵一、離子鍵1、使陰、陽離子形成化合物的靜電作用叫離子鍵2、離子鍵的本質與形成條件和形成原因1、成鍵本質:靜電作用2、成鍵條件本節課的重點是一些化學符號的電子式的書寫學生對于掌握電子式以及形成過程感覺較吃力,需多花時間加大練習進行鞏固。3課題化學鍵(第二課時課題知識與過程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對離子鍵和共價鍵的認識與理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通過電子式的書寫,培養學生的歸納比較能力,通過分子構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通過對共價鍵形成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懷疑、求實、創新的精神。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共價鍵的形成及特征;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啟發引導、探究式多媒體、實驗修改建修改建議3.用電子式表示NaCI,CaF2的形成過程。在學生回答、板書后,給予糾正,補充。[引入新課]活潑的金屬元素與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化合時形成離子[講解]以氫分子、氯化氫分子的形成為例,分析化學鍵的形成過分子中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學鍵,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叫離子鍵。活潑的金屬元素與活潑的非金屬元素化合時形成離子鍵。引導學生與離子鍵的形成過程進行對比導出共價鍵的概念。電子不是從一個原子轉移到另一個原子而是在兩個原子間共用,運動,使每個原子都達到穩定結構。一、共價鍵1.概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共價鍵。引導學生分析[過渡]在前一節,我們學習過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板書]2.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況及時糾正,指出應注意的問題。子式和結構式)成鍵的微粒是原子;成鍵原子必須有未成對電子;成鍵的性質,共用電子對圍繞雙方原子核運動達到穩定結構;一般非金屬元素1.用電子式表示Br2分子的形成過程及4、共價鍵的極性極性鍵非極性鍵共用電子對偏移程度偏移不偏移構成元素不同種非金屬元素同種非金屬元素實例HCl、H2O、CO2、H2SO4H2、N2、Cl2判斷共價鍵的極性可以從形成分子的非金屬種類來判斷。A化學鍵存在于原子之間,也存在于分子之間B兩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C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的吸引力D化學鍵通常指的是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解析:理解化學鍵、離子鍵等基本概念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化學鍵不存在于分子之間,也不僅是兩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多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且是強烈的相互作用。所以A、B都不正確。C項考查的是離子鍵的實質,離子鍵是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所形成的化學鍵,故C項也不正確。正確選項為D。二、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的實質是電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⑴廣泛存在于分子間;⑵只有分子間充分接近時才存在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如固態和液態物質中;⑶分子間作用力遠遠小于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大小決定。2、影響分子間作用力大小的因素He四、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方法:1、根據構成化合物的微粒間是以離子鍵還是共價鍵結合的來2、根據物質的類型判斷。絕大多數堿性氧化物、堿和鹽都屬于離子化合物。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等都屬于共價化合物。但要注意(AlCl3)2等屬于共價化合物,而NaH等屬于離子化合物。3、根據化合物的性質判斷。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是離子化合物;熔、沸點低的化合物一般是共價化合物;溶解在水中不能電離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等等。布置作業板書設計一、共價鍵概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共價鍵2.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分子的形成過程。共價鍵的極性二、分子間作用力2、影響分子間作用力大小的因素三、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方法:⑴組成與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如:I2>Br2>Cl2>F2;HI>HBr>HCl;Ar>Ne>He⑵分子量相近時,一般分子的空間構型越對稱,極性越小,分子間作課后反思本節的電子式的書寫仍然對學生較困難,在講解共價鍵時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使學生產生一個直觀印象。有利于書寫電子式以及形成過程。在講解分子間作用力時要強調是結構相似。課題知識與過程與課題知識與過程與情感態度與價2、通過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變,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從微觀的角度來解釋宏觀化學現象,進一步發展想象能力。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2、通過師生互動,增加師生感情1.化學能與熱能的內在聯系及相互轉變。2.從本質上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從而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變化觀。1.化學能與熱能的內在聯系及相互轉變。2.從本質上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從而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變化觀。啟發引導、探究式修改建議多媒體、實驗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創設問題情景]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遇到強光會發生什么現象?為[學生思考、討論]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遇到強光會發生爆炸。這是因為反應在有限的空間里進行,放出大量的熱,使周圍氣體[進一步思考]反應中的熱量由何而來?氫氣和氯氣反應的本質是[學生思考、討論]從化學鍵角度分析氫氣和氯氣反應的本質。板書:一、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關系[教師補充講解]強調化學化學反應的本質是反應物中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物中化學鍵的形成。化學鍵是物質內部微粒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氫氣和氯氣反應的本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氫氣分子和氯氣分子中的H-H鍵和Cl-Cl鍵斷開,分子中的H-Cl鍵會放出431強調化學1、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練習反饋]量形成化已知拆開1molH2中的化學鍵要吸收436k學鍵放出的1molH-O鍵要放出463kJ的能量,試說明2H2+O2=2H2O剛才我們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了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怎樣從宏觀的角度來判斷一個反應到底是放熱還是吸熱的呢?各種物質中都含有化學鍵,因而我們可以理解為各種物質中都儲存有化學能。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物質由于組成、結構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化學能也不同。在化Cl2、O2的反應。那么,一個化學反應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學生討論、交流]1、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思考與分析]化學鍵和物質所含能量的角度分析氣原因,并說明反應過程中能量的轉變形式。前面我們通過對具體反應的分析,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探討了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了化學能和其它能量是可以相互轉變的,還知道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那么,怎樣把物質變化和熱量變化統一地表達出來呢?你可以在和同學討論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對其他同學提出的表達方式作出評價。A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練習鞏固B物質燃燒和中和反應均放出熱量C分解反應肯定是吸熱反應D化學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決定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和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以下判斷或說法正確的是()A需要加熱方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B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生C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D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生3、有專家指出,如果將燃燒產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陽能使它們重新組合變成CH4、CH3OH、NH3等的構想多媒體投A可消除對大氣的污染B可節約燃料級能源4、已知破壞1molN≡N鍵、H-H鍵和N-H鍵分別需要吸收25、“用天然氣、煤氣代替煤炭作為民用燃料”這一改變民用燃料結構的重大舉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請分析其優點,并將你的觀點和同學討論交流。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反思[作業]1、預習下一節內容2、完成學案與測評部分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一、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關系本節教學內容比較簡單,主要是在復習初中化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易于掌握。課堂教學效果較好。課題課題維技能目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通過實驗知道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表現形式,能根據事實判斷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能說出中和熱的涵義。2、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通過實驗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評價的學1、初步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觀,加深對化學在解決能源問題中重要作用的認2、通過師生互動,增加師生感情吸熱反應、放熱反應、中和熱等基本概念。吸熱反應、放熱反應、中和熱等基本概念。啟發引導、探究式修改建議多媒體、實驗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創設問題情景]強調在化學反應中能量主要是以熱量強調在化學反應中能量主要是以熱量的形式體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糊狀的氫氧化鈣,試管發燙,說明其它的化學反應過程中是不是也會有能量變化呢?其表現形式又是怎樣的?根據你已有的知識經驗舉例說明。[學生舉例、說明]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這些能量變化通常又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板書:二、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那么,化學變化中熱量變化的具體形式又有哪些呢?這將是我們本節課研究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研究、探討,從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學生分組實驗]見教材實驗2-1。[思考與討論]用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反應中的熱量變化,那么,你將采取哪些簡單易行的辦法[反思、交流與評價]1、實驗過程中,你自己最滿意的做法是什么?最不滿意見教材實驗2-2[思考與討論]1、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你得出了哪些結論?寫出反應方2、你覺得做這個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還可以做哪些改進?實驗中對你最有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經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的放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燃燒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是放熱的,而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是吸熱的,那么,作為一類重要而常見的反應,酸與堿的中和反應是放熱的還是吸熱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通過實驗來揭開這[學生分組實驗]建議按教參P22頁的三組對比實驗進行。[討論與交流]2、通過這個實驗,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會了哪些研究4、聽完其他小組的匯報,發現他們的哪些做法比你們好?哪些不如你們的好?你現在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假如要讓你設計一個能較準確地測量反應中熱量變化的裝置,它的大體構造是怎樣的,你可以和同學交流探討共同強調中和熱及中和強調中和熱及中和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由于三個反應中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量都相等,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所以放出的熱量也相等。3、中和熱: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所釋放的4、要精確地測定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一是要注重“量的本節課我們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實驗為主要的研究手段,初步探討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其主要形式。相信通過學習,同學們會有許多收獲。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也必然會有更深層次的問題涌現出來,比如:化學反應中為什么伴隨有能量的變化?為什么有的反應放熱,有的反應吸熱?如何來合理地表達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一節課上進一步探討。補充練習A鎂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B氫氧化鈉與鹽酸練習鞏固C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DBa(OH)2?8H2O與A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B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即可發生C需要加熱條件的化學反應都是吸熱反應D1mol硫酸與足量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水所釋放3、城市使用的燃料,現大多為煤氣、液化石油氣。煤氣的溫下反應制得,故又稱水煤氣。試回答:多媒體投 (2)設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為丙烷(C3H8),其充分燃燒后產物為CO2和H2O,試比較完全燃燒4、比較完全燃燒同體積下列氣體需要的空氣體積的大小:5、兩位同學討論放熱和吸熱反應。甲說加熱后才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吸熱反應,乙說反應中要持續加熱才能進行的反應是吸熱反應。你認為他們一級能源4、已知破壞1molN≡N鍵、H-H鍵和N-H鍵分別需要吸收的(g)完全轉化為NH3(g)的反應熱的理論值,并寫出反應的5、“用天然氣、煤氣代替煤炭作為民用燃料”這一改變民用燃料結構的重大舉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請分析其優點,并將你的觀點和同學討論交流。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反思[作業]1、預習下一節內容2、完成學案與測評部分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二、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本節課我們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實驗為主要的研究手段,初步探討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其主要形式。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學習易于掌握。課堂4課題課題與與得出結論、應用結論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探究出原電池的原理和構成條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邊講邊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修改建議【實驗探究引入課題】現象1、鋅片插入稀硫酸2、銅片插入稀硫酸3、鋅片和銅片上端連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問題探究】【引入】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常見的一次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常見的一次石油,天然常見二次能電池是怎樣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呢?這就讓我們用化學知識【板書】第二節化學能與電能【板書】一、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板書】1、燃煤發電的過程【板書】2、燃燒的本質──氧化還原反應【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氧化劑與還原劑之間發生電子轉移的過程,電子轉移引起化學鍵的重新組合,伴隨著體系能量的變化。要使氧化還原反應釋放的能量不通過熱能而直接轉化為電能,就要設計一種裝置,使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區域進行。如果要把可產生的電能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起來,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重要知識點──原電池,這種裝置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的能量儲存起來,類似于【板書】3、原電池【引入】實驗:水果電池,引出原電池概念(注意講清實驗過程)【過渡】現在通過實驗來探索怎樣才能構成原電池。其結硫酸中用導線將Cu、Zn片在導線間接上電流表Zn片表面有氣泡產生,Cu沒有Zn片表面沒有氣泡產生,Cu有Zn能與硫酸反應,Cu不能有電流產生【學與問】根據你所了解的電學知識,你知道電子是怎樣【分析】當把用導線連接的鋅片和銅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時,由于鋅比銅活潑,容易失去電子,鋅被氧化成Zn2+而進入溶液,電子由鋅片通過導線流向銅片,溶液中的H+從銅片獲得電子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再結合成氫分子從銅片上逸出。總反應:Zn+2H+=Zn2++H2↑【板書】(1)原電池的定義──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板書】(2)原電池的電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子流出(流向正極)的一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子流入(來自負極)的一極電子流動方補充原電池正負極判斷【過渡】現在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構成原電池條件是什么。是不是把兩塊金屬用導線連接插入液體中就能產生電流呢?是不是任何金屬均可?是不是一定要金屬?是不是任何溶液均可?下面做幾個實驗來探索。鋁條有氣泡產Al—Al插入稀硫酸中生,電流表指針沒有電流產生不偏轉碳棒有氣泡產Al—C插入稀硫酸中生,電流表指針有電流產生偏轉均沒有氣泡產酒精不是電解質溶液Cu—Al插入酒精中生,電流表指針酒精不是電解質溶液不偏轉引出組成原電池需要的條件【板書】(3)組成原電池的條件①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是非金屬導體)作電②電極材料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能自發進行氧化還原反③兩極相連形成閉合電路。【板書】(4)原電池的原理:流向較不活潑的金屬(正極)。【實踐活動】課本P.37根據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可知:利用水果如蘋果、柑橘、檸檬或番茄等都可以制作原電池。【小結】是不是所有化學反應都可以把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呢?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化學能是可以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知道了設計成原電池這樣的裝置就可以產生電流。掌握了布置作業板書設計課后反思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和原電池的工作原理。不過,并不是所有化學反應均可實現這種轉化,一般只有氧化還原反應才能實現這種轉化。希望大家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設計出更好、更環保、更高效率的電池造福。在倫敦上流社會,有一位貴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時因蛀牙補過一顆不銹鋼的假牙。不料后來,她又因為車禍又掉了一顆牙,為了顯示她的富有,她裝了一顆黃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經常出現頭痛、失眠、心情煩躁等癥狀。更奇怪的是,眾多的醫學專家為她檢查后,都找不到病因,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醫院會診也不見效果。格林太太的病因到聰明的同學們,請運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幫格林太太找出總結解釋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應用結論解決問題的過程,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小組活動提高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學效課題與與情感態度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編號0012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電解和電鍍的基本原理,進一步學習電極反應式的書寫。能從能量轉化、裝置、電極反應等方面原電池反應,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了解原電池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提高人們生活質量中的重要作用。原電池的原理原電池反應式及總反應式修改建議二、發展中的化學電源常見的化學電池是鋅錳電池+(+【學與問】鋅錳干電池即使不用,放置過久,也可能會漏液失效(作為電2、充電電池充電電池又稱二次電池,它在放電時所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在充電時又逆向進行,使生成物恢復原狀,如此充放電可循環進行,至一定周期后終止。(1)鉛蓄電池(2)鎳-鎘堿性蓄電池(3)新一代可充電的綠色電池——鋰離子電池特點:高能電池,電壓高,質量輕,貯存時間長等。用途:電腦、手表、心臟起搏器等。(4)燃料電池在堿性條件下的電極反應+4OH—-4e—=4H2O(氧化反應)在酸性條件+H2O+4e—=4OH—(還原反應)下的電極反總反應:2H2+O2=2H2O應【思考與交流】本節內容與前面所學過的知識的聯系是電解質溶液和氧化還原反應,其次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轉移電子要通過導線(導體)傳遞才能實現,這樣就形成了電流,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布置作業板書設計化學電池的反應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二節化學能與電能(第二課時)二、發展中的化學電源常見的化學電池是鋅錳電池負極(鋅Zn-2e—=Zn2氧化反應)正極(石墨2NH42e=2NH3↑+H2↑(還原)2.充電電池(1)鉛蓄電池(2)鎳-鎘堿性蓄電池(3)新一代可充電的綠色電池——鋰離子電池特點:高能電池,電壓高,質量輕,貯存時間長等。用途:電腦、手表、心臟起搏器等。(4)燃料電池負極:2H2+4OH-4e=4H2O(氧化反應)正極:O2+H2O+4e=4OH-(還原反應)總反應:2H2+O2=2H2O化學電池的反應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課后反思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原電池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簡單易懂,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很好。課后反思編號0013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課題與與第三節課題與與(1)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3)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三三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原因探究,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和質疑精(2)通過同組合作實驗和全班共同交流培養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交流分享的精(3)在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學習中滲透辯證法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指導發現與問題解決相結合修改建師生活動議[問題引入]這些反應的發生所經歷的時間一樣嗎(看圖片)?炸藥爆[結論]有的化學反應進行得快,有的化學反應進行得慢。[分組討論]化學反應有快有慢,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反應的一些現象來判斷反應的快慢。例如: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絲(圖4你能通過觀察什么現象來判斷反應進行得快慢?還有哪些其他方法觀察該化學反應的快慢呢?在日常生活和化學實驗過程中,觀察化學反應進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請舉例說明。[副板書]觀察反應快慢的方法:①冒氣泡快慢;②固體量的改變;③渾濁程度;④顏色變化;⑤溫度變化等。[過渡]物理學中用什么定量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速度。不考慮速度的方向稱之為速率。化學中用化學反應速率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快慢。因很多化學反應在溶液中進行,因此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物質的量濃度在單位時間內的改變量來表示。[板書]一、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均取正值)來表示。[教師]例:將鋅粒放入5mol/L的鹽酸中,經過10s鹽酸的濃度變成[學生]請根據你的理解寫出化學反應速率的字母表達式及化學反應速[板書]濃度的變化——△C時間的變化——△t表達式:υ=△C/△t單位:mol/(L?s)或mol/(L?min)甲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經過8s反應停止,測得硫酸變止,測得硫酸變為1.5mol/L。比較甲、乙兩試管中的反應哪一[小結]1、反應速率的值越大,說明化學反應越快!2、化學反應速率表示的是平均反應速率。[練習二]在相同條件下,等質量(金屬顆粒大小相當)的下列金屬與足量同濃度的鹽酸反應,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鐵B、鎂C、鋁D、鈉[討論]為什么鈉的反應速率是最快的,即決定某化學反應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外界條件能否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即內因和外因是怎樣的[小結]反應物的性質是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條件的改變可[板書]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因素[學生]分組實驗:做實驗2-5,并填表。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并比較和思現象結論熱水氣泡多而快,產生的氣體升溫,反應速率增大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常溫氣泡均勻H2O2分冷水氣泡較少降溫,反應速率減小[學生]分組實驗:做實驗2-6,并填表。注意觀察實驗現象并比較和不加其他試劑無明顯現象H2O2分解反應中,MnO2和FeCl3做催化劑,加快了反應速率除此之外,請你結合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其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練習三]為了加快鐵和稀硫酸反應制備氫氣的速率,采取的最好的措施是A、加少量硫酸銅B、加少量硝酸銀C、增大鐵的用量D、改用98%的濃硫酸(2)催化劑:通常加入催化劑能極大地加快化學反應速率。(3)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有固體參加的反應,固體的表面積越大,固體在同一時間內與其他反應物的接觸越多,化學反應速率越(4)反應物狀態:通常氣相或液相反應比固相反應的反應速率大。(5)溶液濃度: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化學反應(98%濃硫酸例外)(6)壓強: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改變壓強將使氣體的體積發生改(7)形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板書]溫度、催化劑、溶液濃度、固體的表面積、反應物狀態、氣體壓強、潮濕的空氣……如何通過改變外界條件來達到我們所希望的反應速率呢?請舉[歸納并板書]3、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因素的意義:控制反應條件,提高那些對人類有利的反應速率,降低那些對人類反應不利的反應速率。參考事例:食物放在電冰箱中降溫以減慢腐敗的化學反應速率;做某些化學實驗時加熱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使反應時間縮短反應現象更明顯;鐵制門窗上涂油漆以減慢生銹的化學反應速率;食品包裝袋內放干燥劑和吸氧劑降低水和氧氣的濃度以減慢食品變質的化學反應速率;工業生產中通過加快反應速率以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本課內容小結]一、化學反應速率51、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均取正值)來表示。濃度的變化——△C時間的變化——△t表達式:υ=△C/△t單位:mol/(L?s)或mol/(L?min)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因素溫度、催化劑、溶液濃度、形成原電池、固體的表面積、反應物狀態、氣體壓強、潮濕的空氣……反應物的性質是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條件的改變可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3、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因素的意義:控制反應條件,提高那些對人類有利的反應速率,降低那些對人類反應不利的反應速率。[鞏固練習]1、將鎂帶投入盛放在敞口容器內的鹽酸里,反應速率用產生的氫氣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鹽酸的濃度,②鎂帶的表面積,③溶液的溫度,④鹽酸的體積,⑤氯離子的濃度,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A、①④B、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0.1mol/L降到0.06mol/L,則υ(N2O4)[單位為:mol/(L?S)]為布置作業P1.3.4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一、化學反應速率1、化學反應速率的含義: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均取正值)來表示。濃度的變化——△C時間的變化——△t表達式:υ=△C/△t單位:mol/(L?s)或mol/(L?min)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因素板書設計板書設計溫度、催化劑、溶液濃度、形成原電池、固體的表面積、反應物狀態、氣體壓強、潮濕的空氣……反應物的性質是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條件的改變可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課后反思本節課內容從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大量化學現象和化學實驗入手,通過看一些形象生動的圖片,學生知道了化學變化是有快有慢的,并且可以從很多方面觀察判斷化學變化的快慢,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為下面的實驗探究做鋪墊。在此基礎上引出反應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又通過練習,要學生明確決定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質本身的化學性質,外界條件可以影響反應速率。通過實驗探究和課本上的思考與交流,學生自己就能夠總結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一些外界條件因素。再通過一些日常生活、化學實驗和工農業生產中人為控制反應速率的實例,認識到學習反應速率有關知識的重要性。編號0014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課題與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課題與(1)通過實驗認識化學反應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和產生原因。(2)知道達到化學反應限度的特征。(3)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認識提高燃料的燃燒效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知道達到化學反應限度的特征。(3)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認識提高燃料的燃燒效(1)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原因探究,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和質疑精(2)通過同組合作實驗和全班共同交流培養合作精神和與人溝通交流分享的精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和產生原因,及化學反應限度的特征。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指導發現與問題解決相結合修改建修改建議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就能解開這一謎底了。你想知道嗎??(正正=逆υ逆逆高溫3高溫考討論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1、化學反應限度: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逆第三章編號0015課題知識與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課題知識與三維目標三維目標2、通過實踐活動掌握甲烷的結構式和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3、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應原理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應產物的主要用途過程與過程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通過實踐活動探究實驗模型等,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研究科學的態度。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甲烷的結構和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的結構和甲烷的取代反應修改建議多媒體、實驗師生活動修改建議通過簡單計算確定甲烷的分子式畫出碳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甲烷分子的結構。一、甲烷的分子結構H化學式:CH4化學式:CH4H空間正四面空間正四面|H二:甲烷的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于水,比空氣輕,是天然氣、沼氣(坑氣)和石油氣的主要成分(天然氣中按2:化學性質:甲烷性質穩定,不與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反應,也不與強酸強堿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以下反應:(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應)CH4﹢2O2→CO2①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不褪色證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溶液②取代反應實驗觀察現象:色變淺、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霧、石蕊在室溫下,甲烷和氯氣的混合物可以在黑暗中長期保存而不起任何反應。但把混合氣體放在光亮的地方就會發生反應,黃綠色的氯氣就會逐漸變淡,有水上升、有白霧、石蕊定義——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叫取代反應。CH3ClCH2Cl2光2CH3ClCH2Cl2光2光強調以便后有機反應是所以無論氯氣與甲烷以四種鹵代烴CH3ClCH2Cl2CHCl3性狀態取代反應置換反應取代反應和反應物生成物中一定有單質置換反應的成物中不一定有單質反應能否進行受催化劑、在水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遵循金屬或非金屬活動順影響較大反應一般單向進行逆的甲烷是一種很好的氣體燃料,可用于生產種類繁多的化1.下列有關甲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采煤礦井中的甲烷氣體是植物殘體經微生物發酵而來的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甲烷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D.甲烷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所生成的產物四氯甲烷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滅火劑2.下列關于甲烷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甲烷是一種具有對稱結構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C.甲烷分子具有極性鍵3.下列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與CH4發生化學反應的是4.將等物質的量的甲烷和氯氣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應,所得產物中物質的量最大的是()布置作業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一、甲烷的分子結構HH二:甲烷的性質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于水,比空氣輕,(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應)板書設計CH4﹢2O2→CO2﹢2H2O①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不褪色證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錳酸溶液褪色。結論:一般情況下,性質穩定,與強酸、強堿及強氧化劑等不起反應定義——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叫取代反應。2光2CH2Cl2甲烷是一種很好的氣體燃料,可用于生產種類繁多的化工產品。課后反思CH3ClCH2Cl2CHCl32222光CH3ClCH2Cl2CHCl32222光光光光以何比例混合,最終都有4種鹵代烴生成。寫好有機反應方程式一定要了解反應物如何斷鍵,才能理解生成物如何成鍵。并本著在那兒斷就在那兒接的原則,更好的寫出方程式。6編號0016課題知識與過程與課題知識與過程與2、了解常溫下常見烷烴的狀態1、通過探究了解烷烴與甲烷結構上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情感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及探究能力多媒體、實驗修改建議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師引導學生分別書寫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等烷烴的結構式并分析他們的特點。環烷烴和烯烴是同分異總結烴的分子里碳原子間都以單鍵互相連接成鏈狀,碳原子的其余的價鍵全部跟氫原子結合,達到飽和狀態。所以環烷烴和烯烴是同分異結構簡式:為了書寫方便可以將有機物的結構式改寫成結構簡式,如乙烷CH3CH3,丙烷CH3CH2CH3,烷烴物理性質的規律性: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熔沸點升高,狀態由氣態到液態到固態。強調結構相烷烴的化學性質與甲烷相似都能燃燒也都能發生取代反應。強調結構相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烴的同系物。關于烷烴的知識,可以概括如下:①烷烴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單鍵相結合,它們的組成可以②這一類物質成為一個系統,同系物之間彼此相差一個或③同系物之間具有相似的分子結構,因此化學性質相似,物理性質則隨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漸變化。(烴基:烴分子失去一個或幾個氫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烴基,用“R-”表示;烷烴失去氫原子后的原子團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價烷基通式為CnH2n+1-)二: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叫做同分異構現象。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互稱同分異構體。如正丁烷與異丁烷就是丁烷的兩種同分異構體,屬于正丁烷異丁烷熔點(℃)-138.4-15沸點(℃)-0.5-11.7:(C-C-C-C-C正戊烷然后寫少一個碳原子的直鏈:CCCCCCCCCC然后再寫少兩個碳原子的直鏈:把剩下的兩個碳原子當作一C-C-C|C3|C4(即C-C-C-C)CCC構體書寫原1.下列有機物常溫下呈液態的是則;碳鏈由長2.正己烷的碳鏈是()5種3.下列數據是有機物的式量,其中可能互為同系物的一組是4.在同系物中所有同系物都是()A.有相同的分子量B.有相同的通式C.有相同的物理性質D.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氧氣中燃燒,其中消耗氧氣最多的是()8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二課時)烴的分子里碳原子間都以單鍵互相連接成鏈狀,碳原子的其余的價鍵全部跟氫原子結合,達到飽和狀態。所以這類型的烴又叫飽和烴或叫烷烴。二: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同分異構現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學式,但具有不同結構的現象具有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課后反思烷烴異構是碳鏈異構,通過戊烷同分異構體的書寫和命名讓學編號0017課題知識與過程與情感態課題知識與過程與情感態度與價2、掌握苯的化學性質。掌握芳香烴與烯、炔烴的鑒別方法利用模型了解苯的結構,知道物質的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這一基本原理。分析苯和烯的結構,認識到苯的性質與烯烴的在性質上有哪些異同點。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認識乙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以及我國乙烯工業近幾年的發展勢態。通過結構決定性質認識到本質決定表象,表象是本質的體現這一辨證關系。從凱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內容1、從乙烯的結構認識烯烴的化學性質以及烯、炔、苯的主要化學性質2、苯分子中的不飽和鍵與烯烴的不飽鏈和異同點乙烯的加成反應、乙烯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啟發引導、探究式多媒體、實驗師生活動修改建議【引入】右圖為剛剛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的香蕉,摻在一塊放置幾天的結果是香蕉已經全部變黃。為什么剛剛摘取不久的青香蕉與較熟的香蕉保存在一塊就都變黃了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