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概況_第1頁
全球貿易概況_第2頁
全球貿易概況_第3頁
全球貿易概況_第4頁
全球貿易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十一月2024全球貿易概況引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貿易伙伴2011年美國的前十大貿易伙伴分別是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德國、英國、韓國、巴西、荷蘭和沙特阿拉伯美國的十大貿易伙伴國中有六個屬于全球經濟體最大的國家之列:中國、日本、德國、英國、韓國和巴西。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情況呢?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國的第一大和第三大貿易伙伴。為什么加拿大和墨西哥并非大國,但卻與美國有著這么高的貿易量呢?2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幾個問題:貿易的全球一體化、生產的地區(qū)分工化、世界各主要國家特別是中美兩大國的國際貿易情況四個方面:物品和服務跨境的流動、人力和公司的流動、跨國之間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金融市場的緊密聯(lián)系本節(jié)主要關注的是第一項--物品和服務跨境的流動3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貿易開放度的衡量貿易開放度:一國進口和出口總額與GDP的比率中國情況: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是一個貿易大國,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前,2007年中國的貿易開放度甚至達到73%,今天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外需疲軟,開放度有所下降,但開放度依然超過50%。主要工業(yè)國二戰(zhàn)以來的主要開放度情況:4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注:除卻以下提到的,開放度以進口和出口的均值衡量。澳大利亞2010年紀錄的數(shù)據(jù)使用的是2008年數(shù)據(jù)。來源: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WorldBank,進口數(shù)據(jù)來自Exportsofgoodsandservices(%ofGDP),出口數(shù)據(jù)來自Importsofgoodsandservices(%ofGDP)國家196019701980199020002010澳大利亞13.413.016.015.920.320.7加拿大17.621.027.225.742.730.1丹麥33.329.934.034.943.547.8法國13.515.722.221.928.326.6德國空缺17.222.724.833.244.1意大利12.715.722.419.126.627.7日本10.510.014.09.910.314.6挪威36.837.040.237.038.035.3瑞典23.224.030.330.143.346.9英國20.921.825.925.028.631.1美國4.85.610.410.313.014.4西方各主要工業(yè)國家貿易開放度(百分比)貿易開放度的衡量5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貿易開放度的衡量兩波全球化浪潮:第一波是1840年到1914年,蒸汽機、鐵路、電報電話的出現(xiàn)促進了全球化,但戰(zhàn)爭和蕭條阻撓了這個進程;第二波是1945年到現(xiàn)在,飛機、計算機、互聯(lián)網、光纖的出現(xiàn)加速了全球化進程??墒牵上聢D可見,對英國經濟而言,相對與1910年,國際貿易只是最近幾十年才變得重要。對美國而言,二戰(zhàn)后美國的國際貿易開放度甚至也比不上它在一戰(zhàn)前的情況。問題出在哪里?6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貿易開放度的衡量注意:如果把貿易與GDP的比改為貿易與GDP減去勞務后的值,我們可以看到更明顯的趨勢。來源:RichardE.BaldwinandPhillipeMartin,“TwoWavesofGlobalization;SuperficialSimilarities,FundamentalDifferences,”inHorstSiebert,ed.,GlobalizationandLabor(Tubingen:Mohr,1999)7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貿易開放度的衡量問題在于衡量本身。用進出口額與GDP的比率來衡量“開放度”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實。正如美國加州大學著名的國際貿易經濟學家RobertFeenstra教授指出的,二戰(zhàn)后工業(yè)化國家的增長主要體現(xiàn)在服務部門,而非生產部門,但是貿易的增長則主要發(fā)生在生產部門。所以,如果想得到一個合理的衡量指標的話,應該把服務部門剔除掉。修改后的西方各主要工業(yè)國家貿易開放度:8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貿易開放度的衡量國家

19601990

19601990澳大利亞13.013.424.438.7加拿大14.522.037.669.8丹麥26.924.360.285.9法國9.917.116.853.5德國14.516.524.657.8意大利10.015.919.243.9日本24.928.815.318.9挪威8.88.460.074.8瑞典18.823.539.773.1英國15.320.633.862.8美國3.48.09.635.8修正后的西方各主要工業(yè)國家貿易開放度(百分比)來源:RobertFeenstra,”IntegrationofTradeandDisintegrationofProductionintheGlobalEconomy,”JournalofEconomicsPerspectives,12(Fall1998):31-509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2008年全球商品的出口總額是15.775萬億美元,而商品進口總額為16.120萬億美元為什么出口總額不等于進口總額呢?出口是用離岸價(FOB)來衡量的,而進口通常是用到岸價(CIF)來衡量由于存在關稅及各種非關稅壁壘的因素,兩者通常不同,因此,全球商品的出口總額就不會等于商品的進口總額。2008年前三大商品出口國:德國、中國和美國10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單位:10億美元全球貿易概況11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南部共同體7032225203549325303531俄國4722125173329226313631非洲5611819182946617162427南非81131320169916261212除南非外非洲國家4811920173236718132831石油出口國347212118361372193137非石油出口國1331518152222916152726中東10471922153657517122523亞洲435513171515424714161520中國142824272517113322202119日本782691010762912722印度1792021222229224212525新興工業(yè)國家103310151110109310161117來源:IMF網站全球貿易概況(續(xù))12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13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按照研究慣例,我們把服務業(yè)貿易剔除掉,只考察農業(yè)產品、化石燃料和礦產品和制造品最重要的貿易部門是制造業(yè)部門,它占了全球貿易的2/3左右而且這個比重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上升。在90年代每年甚至以10%左右的年增速上升。礦產品貿易也占了全球貿易的20%左右農產品貿易現(xiàn)在只占全球貿易的10%不到14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貿易構成的變化:過去貿易量最大的是農產品和礦產,而今天貿易量最大的商品所屬行業(yè)依次是制造業(yè)、服務、礦產和農業(yè)。不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都體現(xiàn)了這個特征。15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在過去四十年里,發(fā)展中國家的出口向制造業(yè)傾斜。在1960年,發(fā)展中國家58%的出口為農產品,工業(yè)品僅占12%。而到了2001年,發(fā)展中國家65%的出口為工業(yè)品,10%的是農產品。發(fā)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組成變化16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全球貿易總量和結構分布國際貿易流向:下表可見,國際貿易主要發(fā)生在發(fā)達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17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美國的國際貿易概況通過對比中美的開放度比率,可清楚的看到,美國主要依賴于國內市場,而中國則主要依賴于國際市場。18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美國的國際貿易概況19

第一節(jié)全球貿易一體化美國的國際貿易概況分行業(yè)看,美國的出口大項有:計算機、精密儀器、化工、交通用具;進口大項則有:計算機、精密儀器、交通用具。出口大項和進口大項有許多重合之處,這也正說明了美國存在大量的同行業(yè)內貿易,我們會在第六章對同行業(yè)內貿易的理論背景和經驗現(xiàn)象做更大量的分析20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雙邊國際貿易額的主要決定因素2011年美國的前十大貿易伙伴: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德國、英國、韓國、巴西、荷蘭和沙特阿拉伯美國和前十大貿易伙伴的貿易額占其總貿易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美國和加拿大的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六千億美元;與中國的總額為五千億美元歐洲國家中,與美國的貿易額最大的國家為德國、英國和荷蘭21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雙邊國際貿易額的主要決定因素22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雙邊國際貿易額的主要決定因素美國的十大貿易伙伴國中有六個屬于全球經濟體最大的國家之列:中國、日本、德國、英國、韓國和巴西。兩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額是否與它們的經濟規(guī)模正向相關呢?如果出口國的的GDP較高,則說明它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同理,進口國的GDP越高,則可理解為該國國民有較強的購買力,可以進口更多的產品。為什么加拿大和墨西哥并非大國,但卻與美國有著這么高的貿易量?與美國相鄰,地理距離最短,貿易起來十分方便。此外,由于美國和加拿大在1989年成立了美加自由貿易區(qū),1994年墨西哥與美加兩國簽了自貿區(qū)協(xié)議。23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雙邊國際貿易額的主要決定因素綜合上述兩個例子,我們發(fā)現(xiàn):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受到貿易兩國的經濟規(guī)模、地理距離和貿易便利度的影響。我們可以進一步考察一下上述的這個觀察對美國和其他貿易伙伴國是否成立。具體地,我們來考察與歐盟各國的貿易情況。事實上,美國與歐盟各國(特別是西歐北歐各國)的地理距離相差不大,但與它們的貿易額卻差別很大。這說明了對美歐各國貿易來講,距離并不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控制了地理距離的差異后,貿易國的規(guī)模顯得更為重要。而這些正是“引力模型”所要強調的。24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雙邊國際貿易額的主要決定因素25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內容丁伯根1962年通常來講,兩國的貿易總額與它們的經濟總量成正比,與它們的地理距離成反比。與物理學家牛頓所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非常相似“國際貿易的引力模型”26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內容27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內容對歐洲國家來講,經濟規(guī)模GDP越大,雙邊貿易越多。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地理距離相當。從這里可見,兩國之間的貿易量與兩國的GDP成正比。加拿大和墨西哥雖然經濟總量只各占歐盟GDP大小的10%不到,但加拿大與美國的貿易額甚至超過了整個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墨西哥也占到了歐盟與美國貿易的69%左右。這說明了較近的地理距離也顯著地促進了美國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貿易。從這里可見,兩國之間的貿易量與兩國的地理距離成反比。28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內容其中,表示i國和j國的貿易量;A為一個固定系數(shù),由其他相關因素決定;、分別表示i國和j國的GDP;表示i國和j國之間的地理距離通常來講,在國際貿易研究中,一般以兩國首都間的距離作為兩國的地理距離來衡量,距離越遠意味著交通運輸成本越高,貿易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小。薩繆爾森提出“冰山成本”來形容地理距離對國際貿易的影響。29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內容實證計量其中a,b,c取值可以偏離1在實證計量研究中,研究者可把雙邊貿易額,出口國GDP、進口國GDP、雙邊地理距離放到程序中,就可以估計出系數(shù)a,b,c大量的實證結果表明GDP增加1%,貿易量增加0.8%-1.2%;距離增加1%,貿易量會減少0.7%-1%。30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內容如果貿易國之間經濟規(guī)模相當,那么它們的貿易額會比貿易國之間經濟規(guī)模相差較大的情況要大得多。A,B,C三國,有以下兩種不同的貿易模式:模式1:A國GDP為100億美元,B國和C國各為25億美元。而另外一種模式,則是三國各為50億美元。雖然在這兩種情況下三國的GDP總量都相同,為150億美元,但在模式1下,三國的最大雙邊貿易量為100億美元,而在模式2下,最大貿易量則為150億美元。31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拓展形式除了上述GDP與地理兩個因素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兩國的貿易量。在嚴格的實證研究中,應該把下列這些因素都考慮,就可得我們所稱的引力模型的拓展形式:除地理距離外的其他地理因素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因素貨幣的差異邊界效用文化、宗教、語言因素32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拓展形式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因素33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拓展形式邊界效用注:美國華盛頓州(1)與相鄰的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相當于加拿大的Alberta省到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類似地,蒙大拿州(2)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相當于加拿大的Saskatchewan省到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加州(3)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相當于加拿大的Manitoba省到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俄亥俄州(4)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相當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到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紐約州(5)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相當于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到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緬因州與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相當于加拿大的NewBruswick省到英屬哥倫比亞的距離。美國各州與英屬哥倫比亞距離34

第二節(jié)貿易的引力模型引力模型的拓展形式邊界效用雖然美加兩國早在1989年就簽訂了自由貿易區(qū)協(xié)議,但邊境的客觀存在導致了美國的州際(或加拿大的省際)之間的貿易比美加的相同距離的國際貿易要大得多,這也從另一角度有力地說明了地理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英屬哥倫比亞貿易的GDP百分比,1996加拿大各省份貿易占GDP百分比貿易占GDP百分比美國與英屬哥倫比亞同等距離的美國各州Alberta6.92.6Washingt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