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初中語文古詩詞賞析送別抒情二輪復習專題訓練(四)一.古詩詞賞析(共15小題)1.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憶秦娥?送牛農師二首(其一)元?許有壬春山碧。詩成馬上應相憶。應相憶。盧溝橋畔,晚云如織。人生有別休多惜。但悲后會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緒,斷鴻消息。(1)“憶秦娥”和“送牛農師二首(其一)”分別屬于這首詞的和。(2)詞中寫“暮云”和“斷鴻”有什么作用?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請解釋“歧路”“兒女”兩個詞語。(2)詩的頸聯是千古名句,請結合詩句內容對此聯進行賞析?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下列對本詩的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兩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游人。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時像小女兒般哭哭啼啼。(2)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內心情感的。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第7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染,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探究這兩首送別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各兩點)。5.古詩詞鑒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首聯中的“”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城的景象,使詩歌意境開闊;“”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拉近了兩地的距離,拓展了詩歌的意境。(2)人們說本詩一洗古代送別詩凄涼傷感的風格,你從詩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請舉出一例并作簡要分析。6.閱讀下面文本,完成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和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寬解友人,并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的人生態度。(2)下列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的賞所,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直入主題,點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的去向,給人空間的遙遠和蒼茫感。B.頸聯一改過去送別詩黯然傷魂的情調,代之以積極向上的情感,給人以鼓舞。C.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詩人與友人在離別之時難舍難分,都流下不舍的淚水。D.全詩格調高昂、筆力雄健、感情真摯,是送別詩中的名作。7.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1)“蕭蕭”二字用得好嗎?請發揮想象,描繪此情此景。(2)頸聯扣人心弦,充滿詩情畫意。試自選角度進行賞析。8.古詩詞閱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首聯中的“”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勢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2)為什么“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歷來為人們所稱道?9.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此詩的作者是,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2)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是送別詩。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3)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分析它好在哪里。10.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下列問題。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首五言律詩的頸聯很有特色,對仗工整,它還運用了什么修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1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這首詩在情感表達上有很多獨到之處,請作簡要分析?(2)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12.閱讀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寬解友人,并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的人生態度。13.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B.首聯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C.頷聯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D.尾聯作結:青春年少,當奮發有為,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2)說說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好在哪里?14.古詩文閱讀。臨江仙?送錢穆父①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③。惘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錢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古代鉆木取火,四季換用不同木材,稱為“改火”,這里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子。(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贈別詞。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情,寫得深沉細膩,動人心法。B.“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寫蘇軾和錢穆父久別重逢時的場景。兩人雖一別三年,可再見面時依然能夠給彼此溫暖。C.“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運用了擬人、對偶手法,贊揚了友人淡泊、忠君愛國的品格。D.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詞的下片切入正題,寫月夜送別友人。(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15.閱讀詩歌,請自選角度賞析“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這一聯寫景的妙處。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023年04月20日試用的初中語文組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古詩詞賞析(共15小題)1.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憶秦娥?送牛農師二首(其一)元?許有壬春山碧。詩成馬上應相憶。應相憶。盧溝橋畔,晚云如織。人生有別休多惜。但悲后會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緒,斷鴻消息。(1)“憶秦娥”和“送牛農師二首(其一)”分別屬于這首詞的詞牌和題目。(2)詞中寫“暮云”和“斷鴻”有什么作用?【分析】這首詞上闋以春山之景引出對友人的思念,并回憶起昔日游玩場景;下闋進一步抒發作者感慨,最后借景抒情,表達了與友人不得見的憂愁。【解答】(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憶秦娥”是詞牌名,最早見于《憶秦娥?簫聲咽》詞。因詞中有“秦娥夢斷秦樓月”句,故名“憶秦娥”。“送牛農師二首(其一)”是詞的題目。(2)本題考查重要意象賞析。“暮云”是景物描寫,結合“但悲后會知何日”可知,傍晚的云襯托了詞人因思念友人而產生的憂傷情緒。“斷鴻”指失群的孤雁,這里喻指與友人不能相見的詞人。由此可見,一景物,一比喻,都突出了詞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孤獨之感。答案:(1)詞牌題目(2)“暮云”寫的是傍晚的云彩,運用景物描寫,襯托了詞人與友人分離而產生的思念、憂傷之情。“斷鴻”指失群的孤雁,這里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詞人因與友人分離而產生的孤獨之感。這兩個意象,形象生動,有力地突出了詞人的情感。譯文:春天的山一片碧綠。詩詞寫于馬上,勾起對朋友、往事的回憶。應當回憶啊。那難忘的盧溝橋畔和如織的晚云下美好的生活。人生常有分別不必嘆惜。只是為何日再相見感到悲傷。何日再相見啊。心緒猶如這傍晚之云,我就像失群的孤雁。【點評】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請解釋“歧路”“兒女”兩個詞語。(2)詩的頸聯是千古名句,請結合詩句內容對此聯進行賞析?【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能力。尾聯的意思是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歧路指的是岔路,兒女是指年輕男女。(2)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的理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寫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答案:(1)岔路;年輕男女(2)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這兩句則全無傷感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友人以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度值得稱道。作者以理性的議論展現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的深情與厚誼,氣象闊大,志趣高遠,表達了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限制和空間阻隔。成為送別詩中的不朽名句。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做好本題要根據注釋了解詩作的寫作背景,閱讀全詩理解詩歌內容,從詩人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來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讀懂詩歌要注重重點字詞的理解與賞析。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下列對本詩的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兩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游人。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時像小女兒般哭哭啼啼。(2)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內心情感的。【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解答】(1)ABC.正確;D.有誤,“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啊!表達樂觀曠達之情。勉勵朋友不要在離別的時候傷心,要樂觀對待。故選:D。(2)本題考查對古詩的賞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寫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意思是,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以抒發旅思鄉愁懷舊念遠的感情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表達了詩人對朋友遠行的思念和祝福。、答案:(1)D(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抒發的是格調高昂,更顯出詩人在與友人惜別之時的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更多的表現出詩人對友人遠行的關切與同情。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如何閱讀詩歌:1.首先看到詩后先看題目和作者,因為題目往往有作者的寫作意圖;2.然后再看注釋,看注釋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跡;3.最后看詩句翻譯,一般的詩歌可以通過注釋翻譯出來,通過翻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第7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染,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探究這兩首送別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各兩點)。【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送友人》題目點明了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通過送別環境的刻畫、氣氛的渲染,表達出依依惜別之意。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山,流水,紅日,白云,相互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組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畫面中流蕩著無限溫馨的情意,感人肺腑。【解答】本題考查比較閱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遠行的留戀之情,同時也勉勵朋友樂觀進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體現了作者寬闊的胸懷和遠大抱負。《送友人》這首詩通過對送別環境的描寫,表達了李白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所以,相同點:兩首詩歌都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深情厚誼。不同點:甲文側重勉勵朋友樂觀進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體現了作者寬闊的胸懷和遠大抱負。乙文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和難舍難分。答案:相同:兩首詩歌都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深情厚誼。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側重于安慰朋友不要憂慮,真摯的友誼,可以克服空間的阻隔,消除孤獨的苦悶,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送友人》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難舍難分,也有分別時的灑脫。譯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送友人》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5.古詩詞鑒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首聯中的“輔”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城的景象,使詩歌意境開闊;“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拉近了兩地的距離,拓展了詩歌的意境。(2)人們說本詩一洗古代送別詩凄涼傷感的風格,你從詩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請舉出一例并作簡要分析。【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意思是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可知“輔”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城的景象,使詩歌意境開闊。“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拉近了兩地的距離,拓展了詩歌的意境。(2)本題考查詩歌的思想感情。一般送別詩重在表達離愁別緒,本詩卻一掃離別的千古愁云,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運用夸張手法,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由“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這兩句可以表達詩人對朋友的勸慰(或者鼓勵、叮嚀、安慰)和曠達的胸懷。答案:(1)輔望。(2)示例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樂觀豁達的情感。示例二:“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達詩人對朋友的勸慰(或者鼓勵、叮嚀、安慰等)和曠達的胸懷。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6.閱讀下面文本,完成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和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同是宦游人”寬解友人,并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不舍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豁達的人生態度。(2)下列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的賞所,有誤的一項是CA.首聯直入主題,點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的去向,給人空間的遙遠和蒼茫感。B.頸聯一改過去送別詩黯然傷魂的情調,代之以積極向上的情感,給人以鼓舞。C.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詩人與友人在離別之時難舍難分,都流下不舍的淚水。D.全詩格調高昂、筆力雄健、感情真摯,是送別詩中的名作。【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以情感的理解。“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的意思是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其中的“同是宦游人”,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寬解友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所以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也表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2)本題考查詩歌的賞析。ABD.正確。C.有誤,“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所以“詩人與友人在離別之時難舍難分,都流下不舍的淚水”理解有誤。故選:C。答案:(1)①同是宦游人②不舍(惜別)③豁達(樂觀,積極向上)(2)C譯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7.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1)“蕭蕭”二字用得好嗎?請發揮想象,描繪此情此景。(2)頸聯扣人心弦,充滿詩情畫意。試自選角度進行賞析。【分析】本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為李白名篇之一,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漂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揮手”是寫了分離時的動作,那么內心的感覺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這一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2)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這兩句“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故人情”,對得很工整,切景切題。詩人不僅是寫景,而且還巧妙地用“浮云”來比喻友人:就象天邊的浮云,行蹤不定,任意東西,誰知道會飄泊到何處呢?無限關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輪西沉的紅日落得徐緩,把最后的光線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離開,而這正是詩人此刻心情的象征,襯托與友人分別之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發出依依惜別之意。答案:(1)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2)示例一:這兩句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隱喻友人像浮云一樣飄忽不定,詩人則像落日依戀大地一樣與友人難舍難分,真切表達了對友人的關懷與離別深情。示例二:這兩句詩對仗工整,“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故人情”,有景有情,扣人心弦,句式整齊,讀之朗朗上口。示例三:這兩句描繪“浮云”“落日”之景,襯托與友人分別之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發出依依惜別之意。譯文: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8.古詩詞閱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首聯中的“輔”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勢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2)為什么“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意思是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可知“輔”字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城的景象,使詩歌意境開闊。“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拉近了兩地的距離,拓展了詩歌的意境。(2)本題考查詩歌名句的賞析。要先言一般送別詩的特點:悲涼凄愴之氣,常流傷感之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一幟,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表明友誼不受時間限制和空間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體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因而這兩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答案:(1)輔望(2)這句詩既寫出了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又表達了寬慰和惜別之情;境界開闊、格調高昂,一掃離別的千古愁云,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言之有理即可)譯文:三秦之地拱衛著都城長安,彌漫的霧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我們)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樣(讓淚水)沾濕佩巾。【點評】賞析詩歌要注意在了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熟讀全詩,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9.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此詩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2)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C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是送別詩。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3)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分析它好在哪里。【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解答】(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此詩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2)本題考查詩歌的賞析。ABD.正確;C.有誤,錯在對詩句內容的曲解,“同是宦游人”理解為“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頷聯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借以減輕友人的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的理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寫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答案:(1)王勃初唐四杰(2)C(3)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這兩句則全無傷感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友人以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度值得稱道。作者以理性的議論展現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的深情與厚誼,氣象闊大,志趣高遠,表達了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限制和空間阻隔。成為送別詩中的不朽名句。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如何鑒賞詩歌:一要知人論世。讀懂一首詩,首先要了解詩歌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經歷和創作風格。二要把握形象。詩是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抒發感情,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認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這種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10.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下列問題。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首五言律詩的頸聯很有特色,對仗工整,它還運用了什么修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分析】《送友人》是一首由詩仙李白創作的送別詩。詩中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后將如孤蓬萬里,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全詩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舍之情與離情別緒之意。【解答】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句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隨風飄浮,象征著友人行蹤不定,任意東西;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離開大地,隱喻詩人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答案:“浮云”寫云飄忽不定(比喻游子行蹤不定),“落日”指太陽緩緩落下(比喻難舍之情),表達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或與友人難舍難分)。譯文: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點評】解答賞析題,應先把要賞析的字或詞所在的詩句描繪一下,或者分析一下寫出了什么情景,然后再回答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或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1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這首詩在情感表達上有很多獨到之處,請作簡要分析?(2)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詩人情感。要結合寫作背景和重點詞句分析。此詩是王勃送別友人而作,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詩歌前四句,寫與友人“同是宦游人”的自己,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遠遠望著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因為這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詩人并未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依依惜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但這首詩與一般哀婉憂傷的送別詩不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遠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又是積極樂觀的。(2)本題考查煉字的能力。解答時從關鍵詞語的詞性、色彩、修辭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分析時要結合詩句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輔”,輔佐,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一般有: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情形。“輔三秦”,寫長安城在三秦大地的護衛之中,意境開闊,氣象雄偉。“望”指遠望,是在想象中“望”。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詩人并未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依依惜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答案:(1)這首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2)“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參考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詩歌煉字技巧:1.體悟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看是否運用修辭手法。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思考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12.閱讀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宦游人”寬解友人,并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不舍、依依惜別之情,也表現了詩人③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解答】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離別意”寫出了兩人共同的境遇。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同是宦游人”寬解友人。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據此理解作答。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別樂觀豁達【參考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理解詩歌內容:1.了解詩歌基本意思;2.結合關鍵詞語理解詩歌內容;3.注意重點句子。13.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A.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王勃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B.首聯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宏偉,寓不必傷別之意。C.頷聯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D.尾聯作結:青春年少,當奮發有為,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2)說說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好在哪里?【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是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解答】(1)本題考查詩歌的理解。ABD.正確。C.有誤,頷聯沒有悲傷之情。故選:C。(2)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解答此題要先言一般送別詩的特點:悲涼凄愴之氣,常流傷感之淚。“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一幟,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表明友誼不受時間限制和空間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體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因而這兩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答案:(1)C(2)示例:一般送別詩大多表達悲傷的情感,基調低沉,這兩句則全無傷感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友人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度值得稱道。作者以理性的議論展現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寫出了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們之間的深情厚誼,氣象闊大,志趣高遠,表達了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成為送別詩中的不朽名句。譯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14.古詩文閱讀。臨江仙?送錢穆父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疫苗與健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變頻器原理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纖維藝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蘭州理工大學《函數式程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昭通職業學院《交通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范式與技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錦州醫科大學《體育散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農村公共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手現房買賣定金合同
- 臨時勞務合同
- 2024年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發展課件
- 《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房琪-讀書分享
- 四季之美課件77
- 2023年遼寧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航空安全員培訓
- 光伏發電站項目安全技術交底資料
- JJF(京) 63-2018 微差壓表校準規范
- 富血小板血漿(PRP)臨床實踐與病例分享課件
- EHS(環境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 GB/T 32124-2024磷石膏的處理處置規范
- 裝配鉗工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