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_第3頁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_第4頁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一、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今后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具體安排如下表。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2、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3、使學生會進行小數和十進復名數的相互改寫。4、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并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三、教材簡析1、簡化小數的意義的敘述。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其依據是十進制位值原則。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進分數為什么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用小數來表示的道理,著重從“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來說明小數的意義,使學生明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如果有學生問起為什么十進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教師可以依其理解能力加以說明。2、注意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本單元一些內容與前面的知識有一定的聯系,教材在編排這些內容時,注意給學生創設自主留探索的空間。如,小數的讀、寫,學生在三年級下學期初步認識小數時已學習過,這里只是小數的數位增加了,讀、寫方法沒有變。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數,讓學生試著讀、寫,在讀、寫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小數讀、寫的方法。3、重視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要涉及到十進分數,由于學生沒有系統學習分數的知識,理解分數的十進關系有困難,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借助計量單位的十進關系(如,長度單位)來幫助學生理解外,在練習中還安排了很多根據十進制計量單位理解小數的實際意義的練習。如教科書第55頁第4題“用手勢比劃下面的長度”等。4、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點,教材單設一小節“生活中的小數”將生活中的小數、單名數與復名數的互化合并在一起進行教學。其中,單名數與復名數的互化還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編排,使學生體會到單名數與復名數的互化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5、改變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中“擴大……倍”“縮小……倍”的說法。“擴大……倍”與“縮小……倍”在小學數學階段約定俗成的理解是:擴大幾倍就是乘幾。縮小幾倍就是除以幾。但是一些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數a擴大n倍,應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認為:“倍”只適用于數的擴大,不適用于數的縮小。考慮到上述問題以及與中學的銜接,我們在本套教材中進行了嘗試性的改變。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中,將“擴大……倍”“縮小……倍”修改為“擴大到……倍”“縮小到……分之一。”四、教學策略1、重視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本單元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非常重要,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如小數的性質,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還是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小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的基礎。這些知識邏輯性比較強,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適宜的措施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2、注意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促進知識的遷移。學生在前面所學的小數的初步知識以及整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都可能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如,小數大小的比較就可以將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遷移過來。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基礎促進學習的正遷移,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學習能力也得到提高。五、教學時間新課和練習13課時、整理和復習2課時、單元測驗2課時,合計17課時。第一課時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內容教材P50頁例1,P51頁“做一做”和P55頁練習九相關習題。教學目標①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②理解小數的意義。③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2、過程與方法: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②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②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教學重點理解和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具學具準備直尺。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1、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小數的意義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產生和意義。2、揭示課題: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板書)。(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0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2、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4、思考什么是分數?什么是小數?(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0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2、交流小數的意義。(1)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據以上學習你能知道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學生由于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兩位小數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發言,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2)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把1米看成一個整體,如果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數表示?引導學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

(3)什么叫小數?引導學生討論。(4)師生共同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3、交流小數的計數單位。四、達標訓練1、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個0.1。(2)10個0.1是(),10個0.01是()。(3)寫成小數是(),寫成小數是()。2、課本“做一做”。3、判斷:(1)0.40里面有4個0.01。()(2)35克=0.35千克()4、把小數改寫成分數。0.90.090.0359五、堂清檢測(一)出示堂清檢測題。教材P55頁1、2、3題。(二)堂清反饋:板書設計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課后反思:第二課時小數的讀法教學內容教材P52—53頁例2,P53頁“做一做”和P55頁練習九相關習題。教學目標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學交流培養學生類比、遷移和歸納總結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刻苦鉆研、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教學重點掌握數位順序,會正確讀小數。教學難點會正確讀小數。教學用具小數數位順序表。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1、復習導入(1)0.2是()位小數,它表示()分之();0.15是()位小數,它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數,它表示()分之()。(2)0.4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0.07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0.38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2、揭示課題:小數的讀法。3、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2—53頁例2,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認真閱讀52頁內容,你發現小數可以分為幾部分?小數點在什么位置?12.378每個數字分別在什么數位?各表示什么?2、熟記小數數位順序表,各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是多少?3、0.58讀作()。3.5讀作()。41.37讀作()。你能總結出讀小數的方法嗎?試一試。4、完成P53頁的“做一做”。(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2頁內容及P53頁例2,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1、小數點左邊的第一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左邊的第二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左邊的第三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位,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位,計數單位是();……2、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3、讀出下面的小數:0.9、10.728.67236.49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并填空。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2、探討: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個十分之一是()。0.1里有()個0.001。3、引導學生總結出讀小數的方法。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什么?跟同桌說一說。四、達標訓練1、填空。0.4里面有()個0.1;0.08里面有()0.001;5.36里面有()個1、()個0.1、()個0.01;4個()是0.004;1里面有()個0.001。2、判斷。(1)所有的小數都比1小。()(2)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左邊的第一位是十位。()(3)28.37讀作:二八點三七。()(4)51.645讀作:五十一點六百四十五。()(5)0.1、0.01、0.001、0.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其中最大的計數單位是0.1。()3、讀出下面的小數。(1)南京長江大橋全長6.772千米。(2)土星繞太陽轉一周需要29.46年。(3)1千瓦時的電量可以使電動車行駛0.84千米。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3題必做,4題選做)1、填空。(1)23.564讀作();2在()位,5在()位,6在()位,4在()位。(2)小數點在()位和()位之間。它是()部分和()部分的分界點。(3)5個百分之一是();7個十分之一是();()個千分之一是0.0008。(4)0.3里有()0.001;0.06里有()0.0001。2、讀出下面各小數。0.50.283.2529.46328.72米60.807千克3、寫出下面各小數中3表示的意思。0.33.0556.2320.083()()()()4、一個數由6個百,7個十,4個一,8個十分之一,3個百分之一,5個0.0001組成,它寫作(),讀作()。

(二)堂清反饋:作業布置教材練習九5題。板書設計小數的讀法小數點左邊的第一位是個位,計數單位是一;小數點左邊的第二位是十位,計數單位是十;…………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讀小數的方法:整數部分按整數的方法讀,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讀出幾個0。課后反思:第三課時小數的寫法教學內容教材P54頁例3和“做一做”,P56—57頁練習九7、8、11、12、13題。教學目標②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2、過程和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意識和能力得以提升。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②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小數的寫法。教學用具小黑板。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1、讀出下列小數:0.480.1070.04535.0081032.232、揭示課題:小數的寫法(二)展示目標★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3頁例3,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寫出例3中的四個小數。2、整數部分是0,怎么寫?3、寫出下列各數:零點一二,零點零四八,三十二點零零九。4、說說怎樣寫小數。(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4頁例3,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1.寫小數。一百零三點零二八千八百四十四點四三2、6個十、5個十分之一和8個千分之一組成的數是()。3、寫出你語文、數學、英語課本的價錢。(用元作單位)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3)怎樣寫小數?(多個學生發言后師板書寫法)寫小數時,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整數部分是零的寫作“0”)小數點寫在個位的右下角點,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四、達標訓練(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1、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1)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四點四三米;(2)地球赤道的周長是四萬零七十五點六九千米;(3)非洲大甲蟲長十四點八五九厘米,重九十九點七九克。2、千分位在小數點(

)邊第(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3、4個十、3個十分之一和5個千分之一組成的數用小數表示是()。4、有一個數,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個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讀作(

)。5、思考題:小華在讀一個小數時,把小數點丟了,結果讀成了四萬五千零一。原來的小數讀出來只讀一個零,原來的小數是多少?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3題必做,4題選做,)1、寫出下面各數。零點一二

七點七零七

二十點零零零九四千點六五

零點九一八

五十三點三五三2、寫出橫線上的數。(1)南京長江大橋全長六點七七二千米。(2)土星繞太陽一周需要二十九點四六年。(3)1千瓦時的電量可以使電車行駛零點八四千米。3、有一個數,十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個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讀作()。4、先做5張卡片,分別寫上0、0、2、4和小數點,再用其中的幾張按要求擺出小數,并讀出來。(1)整數部分是0的三位小數。(2)只讀一個0的兩位小數。(3)一個0也不讀的一位小數。(二)堂清反饋:板書設計小數的寫法一點四寫作:1.4五點八寫作:5.8零點零九寫作:0.09零點八八寫作:0.88課后反思:第四課時小數的性質(1)教學內容教材P58頁例1,練習十1、2題。教學目標2、過程與方法:運用猜測、操作、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并發現小數的性質,養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驗問題解決的情趣。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教學難點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教學用具直尺、紙條。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1、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可愛多”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2、揭示課題:小數性質(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8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0.1米、0.10米、0.100米的長度分別有多長?0.1米、0.10米、0.100米各是幾分之一米?可以用哪個比米小的單位來表示?并分別在刻度尺上指出其長度。0.1米、0.10米、0.100米都相等嗎?2、觀察算式0.1米=0.10米=0.100米,并想一想:從左往右看,小數的末尾有什么變化?小數的大小有沒有變化?從右往左看呢?3、小數的性質是什么?5.1和5.10相等嗎?為什么?4、完成58頁的做一做。(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8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1、議一議:“在小數點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句話對嗎?舉例說明。2、貼數游戲。讓自愿參加的十位學生,每人拿一個數字卡片,教師板書“50.3”,要求學生在“50.3”的下面貼上與它相等的數,不相等的貼在旁邊。(游戲結束讓學生說說為什么)50.035.305.350.300500.350.3050350五十又十分之三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3)讓學生說出自己是如何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量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4)0.1米=0.10米=0.100米,從這個算式中發現了什么?四、達標訓練(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1、下面的數中,哪些“0”可以去掉?3.90.3001.80005005.7800.0040102.02060.02、下面每組數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個“0”?這些0都在什么位置?(1)3.090.3001.80005.00(2)0.000412.00260.06500(3)0.09012.000010.5060506030.03、把相等的數用線連起來。3.07105.30105.3003.07015.2000.90030.070015.20.930.074、誰能只動兩筆,就可以在5、50、500之間畫上等號。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1、小數()添上“()”或去掉“()”,小數的()不變。這叫小數的性質。2、學校小賣部進了一批冷飲,你能幫忙設計一下價格標簽嗎?鹽水棒冰:每支5角隨便:每支1元5角可愛多:每支2元5角3、0.00800中能去掉幾個零?變成多少?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0.8=5.05=23=1.5=5、0.300的計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二)堂清反饋:板書設計小數的性質(1)0.1米=(—)米=()分米0.10米=(—)米=()厘米0.100米=(—)米=()毫米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小數的性質。課后反思:第五課時小數的性質(2)教學內容教材P59例2、例3和“做一做”。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能夠根據小數的性質把小數化簡,或把整數和小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具體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能根據小數的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教學難點能正確地化簡和改寫小數。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創設情境,產生認知沖突1、出示:0.5千米,0.500千米。2、提問:(1)0.5是幾位小數?它的計數單位是什么?0.5千米表示什么意思?(2)0.500是幾位小數?計數單位是什么?0.500千米又表示什么意思呢?(3)0.5和0.500是什么關系?(大小相等,意義不同)你是根據什么來判斷它們大小相等的?(4)什么是小數的性質?(這節課的知識能夠帶領大家揭開這個謎)3、揭示課題:小數的性質(2)(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9頁例2、例3,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怎樣化簡小數呢?2、小數的性質還有什么作用?3、完成教材第59頁下面“做一做”的1、2題。(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9頁例2、例3,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現共性問題,以掌握學生學情。)(三)自學檢測①化簡下面各數。0.401.8502.9000.08012.000②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0.930.045.48.1814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2、反饋交流,揭示化簡小數的方法和整數與小數的改寫方法。方案一:利用投影儀展示出學生的答案,由學生來評價。方案二:讓學困生上臺板演,并讓優秀生進行講評。強調書寫格式,可以讓學生再看書,看看書上例題是怎樣書寫的。若學生沒有出現問題,則提問:0.080=0.8可以嗎?為什么?14=14000可以嗎?為什么?3、總結化簡小數和按指定位數改寫整數、小數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四、達標訓練(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1、化簡下面各數。0.601.05000.202090.00(重點指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2、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2.575.03008.23651.093、去掉下列各數中可以去掉的0。0.606.041.0800505.4015.0502.70060.060.0050100.108.020500.8004、給下面的物品加上標簽(以元為單位,用兩位小數表示)茶杯3元2角鉛筆6角5分圓規8元橡皮1元3分()()()()5、一個數十分位上的數字是4,是百分位上數字的2倍,又是個位上數字的一半,請你寫出這個數,并改寫成大小不變的三位小數。五、堂清檢測(一)出示堂清檢測題。1、填空。(1)0.7里面有()個0.1,有()個0.001。(2)把6.8寫成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小數是()。(3)小數的()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這叫做()。(4)把10.080化簡是(),把4.0600化簡是()。(5)一本練習本的單價是3角5分,用“元”作單位是()元。一節水管長80厘米,用“米”作單位是()米。(6)把1.2改寫成以百分之一為單位的數是(),把5改寫成計數單位是0.001的數是()。(7)把0.05改寫成三位小數是(),把0.5050化簡是()。(8)把0.5改寫成以0.01作計數單位的數是(),改寫成以0.001作計數單位的數是()。(9)把8改寫成以0.1作計數單位的數是(),改寫成以0.01作計數單位的數是()。(10)0.69里有()個0.01,有()個0.001;1里面有()個0.1;有()個0.01。(11)一個兩位小數十分位上是8,其它數位上是0,這個小數寫作(),化簡后是(),表示()個()。2、下面的數,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0.3001.80005005.7800.0040102.02060.063、下面的數如果末尾添上“0”,哪些數的大小不變,哪些數的大小有變化?3.4180.067003.0908104.0315010.0142.00(二)堂清反饋:板書設計小數的性質(2)例2:化簡下面的小數。例3: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三位小數。0.70=0.70.2=0.2003=3.000105.0900=105.94.08=4.080課后反思:第六課時小數大小比較教學內容教材P60頁例4和“做一做”,P64—65頁練習十相關習題。教學目標2、過程與方法:在獨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猜想、驗證、比較、概括的思維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滲透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的思想。②通過多樣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教學難點有效地協調好同整數大小比較的關系。教學用具長方形卡片。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在黑板上貼出小長方形的卡片□□□□□□□□□)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卡片,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張卡片的后面都藏有一個數字。提問:如果這兩組卡片分別代表兩個整數,你覺得哪個整數會比較大?為什么?2、隨即練習,在兩個方框中間都點上小數點,提問:現在你覺得哪個小數會比較大?□□.□□□□.□□□3、學生猜測大小。(預設: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確定)4、揭題。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內容:“小數的大小比較”并板書課題。(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0頁例4,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根據例4題中信息用你喜歡的方法對小數進行比較,不但要知道大小,而且要能說出比較的方法。完成后或有困難,與同桌交流。2、用你喜歡的方法嘗試比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3、“小數大小的比較”與“整數大小的比較有什么異同點?(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0頁例4,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1、比較:①0.05米和0.07米②0.1756米和0.1738米2、判斷正誤,錯誤的請改正。4<3.990.268>0.374.099>4.14.2<4.1483、請你們每組的幾個同學每人出一個小數,然后把這些小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看哪組同學排得又對又快。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正確地計算,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3)學生自己組織語言說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匯報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4)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板書:(1)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2)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若十分位相同,則比較百分位……2、同時注意針對自學檢測的1題教育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3、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大小比較方法作比對,你發現了什么?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如下結論:相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達標訓練(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1、比較下面各組數的大小。4.36○4.373.064○3.06512.147○12.142.189○2.1980.832○0.8318.352○8.362、把3.34,4.1,3.4,3.399幾個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3、下面的小數各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1)□<1.8<□(2)□>23.47>□(3)□<5.006<□(4)□>70.02>□4、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數字?6.8>()>6.483.11>()>3.1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1、比較下面小數的大小。7.9○8.20.51○0.5091.374○1.35.7○5.80.6○0.601.23○1.322、把下面的小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0.80.8070.0780.870.780.0874、思考題。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數字?6.□8>6.483.11<3.1□(二)堂清反饋:作業布置教材P64—65頁練習十4、5、6、7題。板書設計小數大小比較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百分位上的數,以此類推……課后反思:第七課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1)教學內容教材P61頁例5,練習十的相關習題。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通過總結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與反思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教學重點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學用具小黑板。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1、出示課本61頁的情境圖,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2、揭示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1)(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1頁例5,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根據例5中信息你發現小數點的移動與金箍棒的長短有什么關系?2、從上往下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從下往上觀察你又發現了什么?3、嘗試完成課本上的填空題。(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1頁例5,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1、填空。(1)把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了()倍,得()。(2)把8.72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這個數比原來()了()倍。(3)把142.5縮小100倍,小數點向()移動()位,得()。2、下面各數去掉小數點后分別擴大多少倍?0.84.0368.73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3)學生展示自學成果教師提問:例5中的數字如果從上往下看,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原來的數是怎樣變化的?(三)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概括: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二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如果從下往上看,小數點又是怎樣移動的?原來的數是怎樣變化的?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四、達標訓練1、下面的數,如果去掉小數點,小數的大小會有什么變化?0.70.250.0060.5062.42、下面的數,如果小數點都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左邊,小數的大小會有什么變化?36.85.417.295128.63、填空題。(1)6.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位是60.3,擴大了()倍。(2)84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是(),縮小了()倍。(3)去掉1.04的小數點,原來的數就()了()倍。(4)將128.6的小數點移到最高位數字的右下角,原來的數就()了()倍。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把3.54改寫成下面各數,它的大小各有什么變化?0.35435.40.035435402、0.372擴大(

)倍是3.72。

0.372擴大(

)倍是37.2。

0.372擴大(

)倍是372。

506縮小(

)倍是50.6。

506縮小(

)倍是5.06。

506縮小(

)倍是0.506。3、判斷:(1)一個數擴大1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

)(2)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倍。(

)(3)一個數先擴大100倍,再縮小100倍,小數點的位置其實沒有變化。(

)(二)堂清反饋:作業布置教材P65頁8題。板書設計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1)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二位、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100倍、1000倍……課后反思:第八課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2)教學內容教材P62頁例6,P63頁例7及相關習題。教學目標使學生學會應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正確寫出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得到的數。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應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來解決有關問題;②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②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應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正確寫出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得到的數。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來解決相關問題。教學用具方格紙。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復習舊知1、把2.86改寫成下面各數,它的大小會有什么變化?

28.6028628600.286

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改寫每一個數后,原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復習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2、根據我們剛剛學習的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各要發生什么變化?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各要發生什么變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兩種情況。3、揭示課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變化(2)(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2頁例6和P63頁例7,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根據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完成例6和例7。2、結合例6和例7,想一想把一個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應該怎樣移動。(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2頁例6和P63頁例7,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1、把0.08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后分別是多少?2、把4.3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分別是多少?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正確地計算,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3、在計算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小數點應向哪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4、怎樣確定小數點向左移動還是向右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如果把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要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如果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要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同時提醒學生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5、你發現了把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各要發生什么變化?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各要發生什么變化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如下結論:要把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要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二位、三位......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四、達標訓練(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1、直接寫出得數。5.37×10=0.03÷10=25.9÷100=0.16×1000=6÷100=1.8÷1000=2、填空:(1)把7.06擴大1000倍,小數點應向()移動()位。(2)把0.3縮小100倍后是()。(3)把6.2擴大()倍后是6200。(4)59縮小到它的()是0.59。(5)0.28去掉小數點得(),原數()了()倍。(6)73.21變為0.7321,原數就()。3、填表。擴大1101001000鉛筆0.15鋼筆2580圓珠筆254、100千克小麥能加工85千克面粉,1千克小麥能加工多少千克面粉?5、思考題:下面的小數個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填在()里。()<1.6<()()>3.47>()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1、判斷。(1)0.8的小數點向右移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到了它的。()(2)3.69擴大1000倍是36.9。()(3)把一個數縮小10倍,就要把這個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4)2.3擴大100倍,再縮小10倍后是23。()2、直接寫出得數。2.06×10=0.002×100=31.5÷100=100.3÷1000=0.09×1000=16÷10=3、把相等的畫線連起來。0.38÷100.380.038×1000.03838÷1003.84、1千克海水中含鹽0.03千克,一噸海水中含鹽多少千克?5、思考題:怎樣算得又對又快?6.94×10÷1000×100÷100.0508×1000÷100×100(二)堂清反饋:作業布置教材P65—66頁9、12題。板書設計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2)原數小數點原數縮小左移.右移擴大一位10倍兩位100倍三位1000倍注意:位數不夠時,要用“0”補足課后反思:第九課時生活中的小數(1)教學內容教材P67—68頁例1及相關習題。教學目標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小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單名數”和“復名數”的概念。③掌握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④掌握復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②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教學重點單名數或復名數轉化為小數的改寫。教學難點復名數改寫成小數。教學用具習題卡片。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1、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數,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課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數)課上匯報交流,教師將匯報的結果分類寫在黑板上。匯報后,還可以每類指定幾個小數,讓學生說一說所表示的實際含義,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2、同學們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請幾名學生說說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寫下一組同學的身高:1.37m、133㎝、1m29cm。你能找出哪些是單名數?哪些是復名數嗎?你能排出他們的高矮順序嗎?怎樣把1m29㎝和133㎝都化成用m作單位的數呢?在實際生活和計算中,有時需要把不同計量單位的數據進行改寫。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3、揭示課題:生活中的小數(1)(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7-68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結合P67頁“生活中的小數”主題圖說一說這些小數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找出哪些是單名數?哪些是復名數嗎?2、根據我們所學的單位名稱說說什么是高級單位名數,什么是低級單位名數。3、自學并補充完整例1,說說你是怎樣想的?你喜歡哪種方法?4、嘗試排一排P68頁四個小朋友的高矮順序,并完成想一想。(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7——68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三)自學檢測75cm=()m300g=()kg7m8cm=()m6kg60g=()kg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改寫,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現、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二)師生互探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讓學生解決。(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3)學生舉例說出什么是單名數和復名數,什么是高級單位名數,什么是低級單位名數。說一說它們都是用的什么方法3、在進行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先弄清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再按照進率把小數點向左移動相應的位數,同時在進行小數點移動時,注意位數不夠時應該用“0”來補足。)4、結合133cm=()m思考:怎樣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說說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引導學生互相補充。)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如下結論: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要除以進率,只要按照進率把小數點向左移動相應的位數就可以了。5、結合P68頁的想一想,師引導學生發現復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如下結論:復名數中既有高級單位又有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的數不動,作為小數的整數部分;把復名數中的低級單位的數改寫高級單位的數,作為小數部分,而且也可以通過小數點左移來實現。)四、達標訓練(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1、改寫下面各題。602千克=()噸50米=()千米23分米=()米1350克=()千克7千米450米=()千米9噸20千克=()噸2、在括號里填上“﹤”、“﹥”或“﹦”。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1480米()1.5千米532厘米()5.3米1.5kg()1kg50g3、1本書厚1.3cm,1000本書厚多少米?4、在湖面的四周插彩旗,每隔4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80面,湖面一周長多少米?合多少千米?5、思考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0.28m﹥□6cm1□70g﹥1.38kg3.06噸﹤3□60kg1.37m、133㎝、1m29cm的三個同學的高矮順序嗎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1、填空。208厘米=()米1350克=()千克53分米=()米900千克=()噸10米5分米=()米7千米120米=()千米2、在○里填上“﹤”、“﹥”或“﹦”。37cm○0.5m0.36kg○36g2860kg○2.86噸5噸200千克○520千克20km80m○208m﹥()﹥()﹥()4、一種棉紗1g可織布0.72cm,這種棉紗1kg可織布多少米?(二)堂清反饋:作業布置教材P71—72頁8、11題。板書設計生活中的小數(1)133cm=1.33m(133÷100)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要除以進率。1m45cm=1.45m(45÷100)復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高級單位的數不動,作為小數的整數部分;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高級單位的單名數,作為小數部分。課后反思:第十課時生活中的小數(2)教學內容教材P69頁例2及相關習題。教學目標掌握把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并能正確地用來解決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②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教學用具習題卡片。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學(一)引入新課:1、復習。1千米=()米1千克=()克1米=()厘米1噸=()千克1平方米=()平方分米2、談話引入:“為了解決按身高排隊的問題,我們還可以把這些數據統一成用厘米作單位的數,那0.95米用厘米作單位應該怎樣改寫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3、揭示課題:生活中的小數(2)(二)展示目標:學會把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并能正確地用來解決實際問題。★二、自主學習(一)出示自學提綱:(自學教材69頁例2,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1、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0.95米是怎樣改寫成用厘米作單位的數嗎?請把例2補充完整,說說你是怎樣想的?你喜歡哪種方法?2、嘗試用厘米作單位排一排P68頁四個小朋友的高矮順序,并完成想一想。(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69頁例2,并完成自學提綱中的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現共性問題,以掌握學生學情。)(三)自學檢測0.83米=()厘米1.258千克=()克3.2千米=()米1.3平方米=()平方分米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二)展示自學成果(請學困生展示,有困難的請中、優生糾錯)學生匯報時,讓學生說明自己是怎樣想的,盡量讓方法不同的小組發言。教師同時分類板書。(三)師生互探1、學生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疑難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說說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引導學生互相補充完善。四、達標訓練(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1、填空25.3千克=()克50米=()厘米23分米=()厘米1.35平方米=()平方分米7千米450米=()米9噸20千克=()千克2、在括號里填上“﹤”、“﹥”或“﹦”。0.95米()950厘米2505克()25.05千克150平方厘米()1.5平方分米1208厘米()12.8米3、1袋鹽重400克,500袋重多少千克?4、選做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0.78m﹥□8cm2□70g﹥2.38kg1.35噸﹤1□60kg米數改寫成厘米數是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要乘進率100,應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就可以了。五、堂清檢測(一)出示檢測題(1—2題必做,3題選做,4題思考題)1、填空。(1)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用()法,還要清楚兩個單位間的()是多少。(2)2.03米=()厘米13.5千克=()克53分米=()厘米900千克=()噸3米作業布置教材P71—72頁10、12題。板書設計生活中的小數(2)1米=100厘米0.95米=(0.95×100)厘米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要乘進率。課后反思:第十一課時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1)教學內容教材第73頁的例題1、“做一做”及練習十二相關習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能正確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難點怎樣準確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學準備習題卡片。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入1、出示學習目標(1)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2、新課導入: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小數,生活中有許多小數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嗎?(此處安排收集資料。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認識到近似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體會近似數的應用價值)生:匯報,教師按準確數和近似數把學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數分成兩種寫在黑板上。師:誰注意到了老師為什么把同學提供的這些小數分成兩種寫在黑板上呢?(生通過觀察回答)師: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必說出小數的準確數,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同學們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這樣的情況嗎?(生匯報和小數近似數有關的信息。)師:聽了同學們的匯報,你有什么感受呢?我們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精確,那么如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內容。(板書課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二、自主探究師:我們知道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們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說說預習中你是怎樣得出豆豆身高的進似數的?師:你們能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求出這個小數在不同情況下的近似數嗎?生匯報預習時小組討論的結果,看一看有沒有爭議的地方,師引導學生按順序進行匯報。生匯報(1)學生匯報保留兩位小數求近似數的思維過程,并再找一名同學進行匯報,加深對方法的理解。生匯報(2)保留一位小數,有爭議嗎?找同學匯報自己的想法。學生討論近似數是1.0還是1。教師出示線段圖,看一看給學生帶來什么啟示。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長度在0.95與1.04之間。保留整數為1,原來的準確長度在1.4與1.0之間,所以1.0比1精確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師:總結出盡管兩個數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確程度不同,同學們認為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呢?求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生匯報(3)保留整數部分應怎樣思考,注意什么問題呢?師:請同學們回憶求0.984近似數的過程,你能發現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同學們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也就是求整數近似數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來求小數的近似數,希望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求課前同學們提供的這些小數的近似數。(保留到十分位)三、集體討論問: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注意什么?引導學生討論,知道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兩點:①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②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數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四、隨堂練習1.填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根據需要用()法保留小數數位.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位……2.填空.近似數的結果一般地說6.0要比6精確.因為6.0表示精確到了()位,6表示精確到了()位,所以6.0后面的“0”不能丟掉.3.下面各小數在哪兩個相鄰的自然數之間?它們各近似于哪個自然數?5.2812.714.867.05五、全課小結: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與整數的近似數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位數。要注意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六、課后作業:P75頁練習十二第1、2題。板書設計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1)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兩點:①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②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課后反思:第十二課時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教學內容第74頁的例題2、“做一做”及練習十二相關習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使學生學會把較大的整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教學重點和難點1、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及把較大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是教學重點。2、把較大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容易丟掉計數單位或單位名稱,求近似數與改寫求準確數容易混淆,這是學習的難點。教學準備習題卡片。教學過程一、目標導入1、出示學習目標(1)使學生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2)使學生學會把較大的整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2、談話導入師:我們已經學過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請大家回憶一下:23956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約是多少?省略千后面的尾數約是多少?啟發學生說出: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看千位上的數是3,根據“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出23956≈2萬;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數,要看百位上的數是9,應該入上去,23956≈24千。師: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實際應用小數的時候,往往沒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說出它的近似數就夠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說得那么準確,只說大約1.6米或1.63米。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與求整數的近似數相似,我們今天來繼續研究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板書課題: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二、自主探究1、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1992年我國生產洗衣機7127000臺。把這個數改寫成用“萬臺”作單位的數。你能把你昨天預習的結果匯報一下嗎?提問:(1)把7127000臺改寫成用“萬臺”作單位的數,應該用多少來除?(2)應該把7217000縮小多少倍?(3)小數點應該向哪個方向移動幾位?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為了簡便只在萬位后面點上小數點,去掉小數末尾的0。板書:7127000臺=712.7萬臺反饋:把348000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348000=34.8萬師啟發提問:既然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只要在萬位后面點上小數點,再寫上單位“萬”,那么要把一個數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應該怎么辦?2、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后,再求近似數。1991年我國生產原油139000000噸。把這個數改寫成用“億噸”作單位的數。學生獨立改寫成139000000噸=1.39億噸,并說出改寫的方法。提問: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數怎么辦?啟發學生自己得出(接上題)≈1.4億噸,并說出保留一位小數的方法。反饋:完成74頁下面“做一做”訂正時要注意,防止改寫與省略混淆。3、區別對比。例2的學習中,有的數需要把它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的則還需要保留位數求近似數,它們有什么區別?應該注意什么?引導學生討論后明確:(1)求近似數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數。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幾,……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數,應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最后要注意別忘記寫單位“萬”或“億”,有單位名稱的要寫上單位名稱。(2)把一個數改寫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求的是準確數,就在“萬”或“億”位后面點上小數點,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有單位名稱的要寫上單位名稱,應用“=”表示,并寫上單位“萬”或“億”。三、隨堂練習1.按照四舍五入法寫出表中各小數的近似數.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三位小數9.95640.90531.46392.(1)1999年北京市從事工程技術的人員共120100人,改寫成用“萬人”作單位的數.(2)1999年我國出版圖書7320000000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