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_第1頁
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_第2頁
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_第3頁
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的研究進展摘要:本文綜述近5年來帶狀皰疹的綜合療法。中藥治療的方法有:龍膽瀉肝湯可縮短止痛、止皰、結痂和痊愈時間,減少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中藥濕敷可彌補抗炎不足,對帶狀皰疹紅斑消退,水皰干燥結痂,減輕疼痛方面具有好的療效;復原活血湯可疏肝理氣,達到止痛的效果。西醫治療方法有:靜注阿昔洛韋,外涂阿昔洛韋,局部注射維生素B1。物理療法有:紅外偏振光治療帶狀皰疹具有縮短病程、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降低后遺神經痛的優點;超短波可使病灶周圍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利于炎癥消退和吸收,也可抑制感覺神經傳導減輕后遺神經痛;TDP具有一定的鎮痛、消炎、消腫的效果,加速傷口的愈合。

關鍵詞:帶狀皰疹

中藥

物理療法

帶狀皰疹[1]為臨床常見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臨床表現為:沿單側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颊叱捳頪2]外,還伴有神經痛,尤其老年患者中的80%會出現后遺神經痛,其中30%-50%的患者為頑固性神經痛。常見于腰腹部,約占整個病變的70%。發作時疼痛難以忍受,病程可達數月甚至一年以上。其[3]治療效果差異較大,與病毒長期潛伏體內有關,當人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易發病。因此,外傷、手術、感染、腫瘤可誘發此病。帶狀皰疹治療的目的是加快皰疹吸收,降低疼痛強度和持續時間以及減少并發癥[4]。西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有:早期應用中等量的皮質類固醇激素,可減輕炎癥和后遺神經痛,但長期應用可引起復發。臨床發現治療該病單憑西藥治療較難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5],因此近年來研究人員積極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F有中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有:專方治療[6]、中藥外敷、辨證用藥、針灸、眼針治療、刺絡拔罐治療、穴位埋線、火針[7]等。中醫治療效果明顯,毒副作用小。西醫治療帶狀皰疹可迅速緩解癥狀。將中西醫結合起來是目前臨床治療帶狀皰疹較為有效的方法現將綜合療法總述如下:

1.中西藥聯合療法

1.1阿昔洛韋聯合牛黃清心丸

牛黃清心丸具有益氣養血,鎮靜安神的作用。劉孟興[8]聯合阿昔洛韋和牛黃清心丸治療帶狀皰疹。方法:對照組給予靜脈滴注阿昔洛韋5mg/kg,每天一次,連續14天為1療程。治療組:口服牛黃清心丸1丸,每天2次,連續14天后停藥,其余與對照組相同。多數患者在治療2-3天內即感覺疼痛癥狀開始緩解,一療程左右疼痛明顯緩解,生活質量有很大改善,其中治療組減輕疼痛的優良率達到80.0%,對照組優良率為69.6%。治療組經過中西醫綜合治療,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病情好轉,表明中西醫結合療法較單用西藥能夠更好的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

1.2龍膽瀉肝湯聯合更昔洛韋

龍膽瀉肝湯[9]是臨床治療帶狀皰疹的名方,全方共奏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之功效。朱昌飛[10]用龍膽瀉肝湯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方法:常規予以營養神經、止痛等對癥治療。在應用更昔洛韋的基礎上聯合龍膽瀉肝湯。更昔洛韋注射液0.25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一天一次。方藥組成:龍膽草,黃芩,梔子,車前子,當歸,柴胡,澤瀉,甘草,生地,蒲公英,連翹,赤芍,荊芥,刺蒺藜,隨癥加減。每日一劑,水煎煮2次,分兩次口服。傳統醫學認為,帶狀皰疹初期多因濕熱風毒等病邪侵犯人體,蘊于局部皮膚所致[11],因此帶狀皰疹初期臨床應用清熱瀉火解毒,祛風活絡止痛之法取得較好療效。此法減少了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止痛、止皰和結痂時間明顯縮短。

1.3中藥濕敷聯合阿昔洛韋

局部中藥濕敷可以使藥力直達病所,起到治療作用。胡冰[12]用中藥濕敷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方法:阿昔洛韋片0.4g口服,每日5次,共服7天;局部予阿昔洛韋軟膏外涂,每日3次。同時予以中藥湯劑局部濕敷,外敷方:大黃,黃柏,黃連,馬齒莧。上方水煎2次,每次20分鐘,共取汁500ml,取4層紗布待藥液冷卻后濕敷皮損區域30分鐘,每日兩次。必要時予以止痛劑。該法縮短病程,提高療效,減少神經痛發生率。中藥濕敷彌補了阿昔洛韋抗炎作用的不足,對帶狀皰疹紅斑消退,水皰干燥結痂,減輕疼痛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

2聯合物理療法的治療

2.1復元活血湯聯合超短波

中醫學認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由于氣血經絡瘀阻,而復原活血湯可疏肝理氣,引瘀血下行,達到趨于止痛的效果。超短波是通過內生熱作用于人體,增加局部血流速度和血管通透性。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退,促使致痛物質和有害病理產物的排出,也可抑制感覺神經傳導而起到鎮痛作用。侯立軍[13]用復元活血湯聯合超短波治療帶狀皰疹。方法: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療儀,功率30W,頻率40.68MHZ,LDT-CD31型落地式超短波治療機,輸出功率200W,頻率40.68MHZ?;颊唣B我或坐臥,以圓形或板狀電機置于相應神經節區位置,微熱量,每次12-15分鐘,每日一次。采用中藥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柴胡、天花粉、當歸、桃仁、紅花、地龍各、大黃(酒制)、延胡索、甘草。每日一劑,水煎兩次合并,分3次溫服,同時忌食辛辣、油膩,禁煙酒。十天為一個療程,共治兩個療程。治愈率為93.33%。

2.2圍刺、刺絡拔罐聯合TDP

刺絡拔罐是刺絡放血配合拔罐的綜合療法。刺絡拔罐可促進組織修復,有利于消散炎癥。另外火罐可以溫熱皮膚局部,促進血液循環,可以迅速止痛,加速皰疹結痂。TDP具有一定的鎮痛、消炎、消腫的效果,加速傷口的愈合。同時,TDP所產生的溫熱作用,可以減少滲液,加速皰疹的結痂和消散。萇麗靜[14]、高思妍用圍刺、刺絡拔罐聯合TDP治療帶狀皰疹圍繞病灶周圍呈15度角平刺斜向中心,每針間隔0.5-2寸,深度為0.5-1.5寸之間,得氣后行捻轉瀉法,留針30分鐘,隔一日一次。刺絡拔罐,起針后消毒起止點,用三棱針放血后拔火罐,留罐大約10分鐘。取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凈血跡,三日一次?;疳槪R幭竞?,用燒紅的毫針刺入皰內后立即拔出,然后用消毒棉簽輕輕擠盡皰液。TDP治療,圍刺后用特定電磁波譜治療器(TDP)照射30分鐘。以上治療5天為一個療程。局部皮損區[15]針刺放血,遵循“急則治其標”,旨在祛風通絡,去瘀生新,調合氣血,從而達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治愈率為100%。

2.3藥物聯合刺血療法與紅外偏振光

伐昔洛韋是阿昔洛韋的前體藥物,其抗病毒活性、服藥頻率、不良反應方面均優于阿昔洛韋。然而,單純的藥物治療不能迅速控制疾病的發展,而與刺血療法和紅外偏振光聯合應用則能帶來理想效果。孫冰倩[16]、丁衛方應用藥物聯合刺血療法與紅外偏振光治療帶狀皰疹。方法:口服鹽酸伐昔絡韋0.3g,2次每日,連用10天。肌肉注射維生素B1注射液100mg,甲鈷胺注射液0.5mg,每天2次,連用15天。同時使用噴昔絡韋乳膏外涂皮損處,一日四次。中醫刺血療法:用無菌注射針快速點刺紅斑、皰疹以及其痛點周圍皮膚表層,以微出血為度,點刺后用消毒紗布輕輕擠去皰液、血污。使用紅外偏振光治療儀(型號:BYL-05E,光功率5W),對患者皮損區進行理療,照射距離為10-20厘米,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治療10天為一個療程。此法具有縮短病程、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降低后遺神經痛的特點。

3小結

現代物理療法和中醫藥結合應用于臨床,加速皰疹的結痂和吸收,縮短病程,減少了病人的痛苦。中藥聯合西藥治療帶狀皰疹,一方面避免了因使用糖皮質激素而導致副作用,另一方面有效地緩解癥狀及神經疼痛,減少后遺神經痛的發生率,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墒牵壳叭狈τ袃r值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中醫治療帶狀皰疹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在中醫證候診斷標準、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的客觀化、標準化仍存在不足,物理療法的制定沒有個體化,治療方法應在何時采用仍存在問題。如何使中醫和西醫更好的結合起來治療帶狀皰疹,縮短帶狀皰疹治愈時間,以及如何減輕后遺神經痛,仍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方玲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預防及治療進展[J].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2010,27(2):81-82.

[2]李建,樊惠蘭.帶狀皰疹的臨床治療概述[J].中國臨床醫生,2011,39(8):570-573.

[3]李福.超短波并發癥注射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J].中國康復,2009,22(3):203.

[4]林志淼.楊勇,李若瑜.帶狀皰疹及后遺神經痛[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0,39(6):393-395.

[5]丁學忠.王建平.通絡鎮痛湯與外治法配合西藥治療帶狀皰疹78例[J].陜西中醫,2013,31(8):1024-1025.

[6]楊洋.李軍.帶狀皰疹中醫治療的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2013,6(2):155-157.

[7]楊鳳會.中西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應用現狀[J].中醫美容醫學,2012,21(2):350-357.

[8]劉孟興.牛黃清心丸和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及對血清IL-6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9):929-930.

[9]李成賓,李蕓.加味龍膽瀉肝湯治療帶狀皰疹60例[J].光明中醫,2010,25(3):30-31.

[10]朱昌飛.龍膽瀉肝湯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36例[J].福建中醫藥,2013,44(3):34-35.

[11]李艷紅.中醫藥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內科雜志,2010,19(8):984-985.

[12]胡冰.中藥濕敷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7):1244-1245.

[13]侯立軍.復元活血湯聯合超短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45例[J].陜西中醫,2013,34(6):720-7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