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順德區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歷史試題2024.11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100分??荚嚂r間75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的相應位置填涂考生號。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卷共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即位,伍子胥提出了“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安君理民”的治國之道。這一主張()A.適應富國強兵需求 B.順應戰國變法潮流C.體現重農抑商政策 D.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514年(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公元前514年,伍子胥提出了“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安君理民”的的治國之道,即充實糧倉,加強糧食儲備,增強國家軍隊實力的治國之道,順應了春秋時期富國強兵的需要,A項正確;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戰國說法錯誤,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提及政府對商業發展的態度,無從得出政府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排除C項;法家重視法律,以法制為核心,強調加強君權,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各省市博物館(院)的基本陳列集中展現區域歷史變遷、發展成就,其主題往往獨具匠心、各具特色。以下主題最有可能在山西博物院出現的是()A.惟楚有才 B.昌大南疆 C.民族熔爐 D.東京夢華【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山西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交融之地,特別是在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之間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這使得它成為了一個典型的“民族熔爐”。如北魏時期的鮮卑族、遼金時期契丹女真等都曾在山西留下深刻印記,促進了不同民族文化間的交流融合,C項正確;“惟楚有才”,這一表述主要強調的是湖南地區的人文薈萃和人才輩出,與山西無關,排除A項;“昌大南疆”,指的是我國南部邊疆地區的繁榮與發展,并不特指山西,排除B項;“東京夢華”,通常用來形容北宋首都開封(當時稱為東京)繁華景象,而山西雖然也是宋朝的一個重要省份,但該說法并不直接反映山西的歷史特點或文化特色,排除D項。故選C項。3.如下圖是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王宮遺址發掘出土的壁畫,經考證,其內容為武則天劃龍舟圖。該壁畫可用于佐證()A.唐代繪畫藝術成就突出 B.唐朝對該地區有效治理C.端午節習俗盛行于中亞 D.絲綢之路促進了文化傳播【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烏茲別克斯坦是絲綢之路上的內陸國家,其撒馬爾罕王宮遺址發掘出土了武則天劃龍舟圖的壁畫,可以用來證明絲綢之路促進了文化傳播,D項正確。該壁畫是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王宮遺址發掘出土的,并非唐代中國的,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唐朝對該地區的行政設置和管理,排除B項;“端午節習俗盛行于中亞”的說法夸大了材料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4.宋代百姓職業選擇多樣,或是從事工商業、雇工、應募參軍、出家為僧道,或是農閑時節兼職小商、小販,身兼數職的現象日益普遍。這一現象反映了宋代()A.傳統社會結構瓦解 B.基層治理能力提升C.社會的開放性增強 D.理學的影響力式微【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朝(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宋代百姓職業選擇多樣,或是從事工商業、雇工、應募參軍、出家為僧道,或是農閑時節兼職小商、小販,身兼數職的現象日益普遍”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百姓可從事的職業多樣,是社會流動性加強的結果,反映出社會開放性的增強,C項正確;宋代的社會結構仍是“士、農、工、商”,宋代傳統的社會結構并未解體,排除A項;材料信息強調的是宋代百姓可從事的職業多樣,社會開放性增強,沒有提及宋代的基層治理,無法得出宋代基層治理的能力提高,排除B項;材料信息強調的是宋代百姓可從事的職業多樣,社會開放性增強,沒有提及宇宙本源、天道性命問題等理學內容,無法得出理學式微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C項。5.起居注“錄天子之言動、法度”,忽必烈因其“善政嘉謨不致遺失”之效,設起居注官。元代該官主要由蒙古人、色目人充任的殿中侍御史等兼任,間或有漢人履職。這反映了()A.律令儒家化的發展 B.中原傳統政治體制的包容性C.官僚制的相互借鑒 D.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的廢除【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代(中國)。題干中提到元代設立起居注官,并由蒙古人、色目人以及間或有漢人擔任,這反映了元朝在政治體制上對中原傳統制度的吸收和包容,元朝統治者在借鑒中原傳統政治體制的同時,也體現出對不同民族官員的任用,顯示出一定的包容性,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元朝在政治體制上對中原傳統的吸收,沒有涉及法律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中原政治體制影響了元朝,沒有體現“相互”借鑒,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雖然任用一些漢族官員,但沒有廢除民族歧視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6.明英宗年幼無法臨朝聽政,內閣大學士楊榮等創“早朝止許言事八件”的權宜之制。英宗成年后,形成了內閣票擬、內監代為批紅、君主“垂拱而治”的新模式。這反映出()A.封建君主權力弱化 B.中樞決策機制嬗變C.內閣制度的合法化 D.內廷宦官機構奪權【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題干描述了明英宗時期由于君主年幼,內閣大學士楊榮等人創立了“早朝止許言事八件”的制度,后來形成了內閣票擬、內監代為批紅、君主“垂拱而治”的模式,這說明在這一時期,明朝的中樞決策機制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君主親自決策轉變為內閣和內監在決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B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內閣、內監均非法定的決策機構,沒有弱化君主專制,排除A項;內閣是皇帝的顧問機構,并非決策機構或行政機構,其C項沒有體現材料中的變化,排除C項;內廷宦官機構不是法定的決策機構,宦官只是獲得皇帝信任,進而代皇帝批紅,其本身沒有決策的權力,排除D項。故選B項。7.1884年,墨西哥提出建交要求,清政府認為墨方“立約為招工”,拖至十年后才授權駐美公使楊儒“即將中墨約章妥為議定請旨遵行”,還專門發電準其在美國“與墨使商定簽押日期”。1899年中墨《通商條約》由中墨雙方駐美公使正式簽署。據此可知,晚清()A.近代外交意識提高 B.君主專制阻礙了國際交往C.政府注重經濟利益 D.不平等條約加重財政負擔【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題意可知,清政府認為墨西哥與其建交的目的是要在中國招募工人,因此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在與墨西哥建交的問題上持謹慎態度,由此說明晚清近代外交意識提高,A項正確;材料說明晚清時期近代外交意識提高,并不是阻礙國際交往和注重經濟利益,排除BC項;晚清與墨西哥是訂立了平等的外交關系,而不是簽訂不平等條約,排除D項。故選A項。8.《新華日報》1938-1945年刊載了諸多塑造女英雄形象的報道,如表是相關統計。這些報道()《新華日報》刊載女英雄類別所占比例女英雄類別戰斗女英雄勞動女英雄精英女英雄職業女英雄國際女英雄所占比例30%25%28%10%7%A.為統一戰線的建立做好輿論準備 B.服務于抗日救亡的訴求C.表明婦女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D.有助于民族意識的萌發【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8-1945年(中國)?!缎氯A日報》在1938-1945年間刊載的女英雄報道,主要集中在戰斗、勞動和精英女英雄,這些類別的女英雄形象與抗日戰爭時期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報道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和動員廣大婦女參與抗日救亡運動,鼓舞士氣,增強民族凝聚力,B項正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1937年9月就已經建立,排除A項;婦女成為社會發展主力軍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民族意識在抗戰時期全面高漲而不是萌發,排除D項。故選B項。9.1948年2月,中共中央“責成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對于自己占領的城市,凡有人口五萬以上者,逐一做出簡明扼要的工作總結,并限三至四個月內完成此項總結”。該做法旨在()A.粉碎敵人全面進攻 B.提前籌劃統一財經C.引導工作重心轉移 D.擴大黨的階級基礎【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8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48年2月,中共中央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對人口五萬以上的占領城市進行工作總結,這些舉措表明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后期開始重視城市工作經驗的總結,這反映出黨的工作重心正在從農村向城市轉移,C項正確;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是在1948年底,排除A項;統一財經在新中國成立后,排除B項;材料中主要是對城市工作進行摸排,沒有涉及到其他階級,排除D項。故選C項。10.新中國成立前,黨政部門曾決定從1949年1月起以人民幣為財政稅收本位幣。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無論是中央財政,還是民間使用習慣,都以小米等物作為實物本幣,如中央政府預算結算、折實公債、實物工資等方面。這()A.解決了通貨膨脹難題 B.反映了米棉之戰的必要性C.全面恢復了國民經濟 D.體現了制度變革的過渡性【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新中國成立初期,雖然人民幣被確定為財政稅收的本位幣,但由于當時經濟條件和社會習慣的限制,中央財政和民間仍然使用小米等實物作為本幣。這種現象反映了從舊制度向新制度過渡的過程,是制度變革的過渡性體現,D項正確;使用小米等實物作為本幣并沒有解決通貨膨脹難題,排除A項;米棉之戰是為了打擊不法商人的投機倒把,排除B項;1952年底國民經濟恢復,且使用小米等實物作為本幣也不會促進國民經濟恢復,排除C項。故選D項。11.1978年10月,廣東省某縣先后在全縣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獎勵辦法以完成企業計劃利潤為起點,從超計劃利潤中提取一定的獎金。多超多提,少超少提,不超不提。該做法()A.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支持 B.有利于經營體制改革探索C.促進了鄉鎮企業蓬勃發展 D.理順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8年10月(中國)。據材料“全縣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獎勵辦法以完成企業計劃利潤為起點,從超計劃利潤中提取一定的獎金。多超多提,少超少提,不超不提”和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前,廣東省某縣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是企業經營體制嘗試調整,有利于經營體制改革探索,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社會各界的態度,排除A項;改革開放后,鄉鎮企業蓬勃發展,時間不符,材料所述做法有利于經營體制改革探索,排除C項;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理順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12.蘇美爾人將自身視為文明的、高貴的、與眾不同的,國王納拉姆辛稱自己為“天下四方之王”。波斯統治者大流士也自稱“萬國之王、萬王之王”。這共同折射了()A.古代文明的擴張 B.武裝蠻力的征服 C.中央集權的確立 D.早期國家的形成【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從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判斷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兩河流域和波斯帝國時期。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蘇美爾文明中的國王納拉姆辛自稱“天下四方之王”,以及波斯帝國的大流士自稱“萬國之王、萬王之王”,這些稱謂反映了早期國家統治者試圖強調自身權威及其統治范圍之廣。這種現象本質上揭示了在這些古老文明中,隨著社會結構復雜化和政治組織形式的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央集權特征的早期國家形態,C項正確;雖然兩位君主確實通過軍事征服等方式擴大了自己的領土,但這并不是題目材料所反映的本質內容,排除A項;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武裝蠻力的征服”,排除B項;約公元前2900年,兩河下游的蘇美爾地區出現了一系列城市國家,波斯帝國是公元前6世紀,不能說明早期國家的形成,排除D項。故選C項。13.英國于1170年頒布《郡守調查令》,要求詳細記錄郡守的地方從政行為及個人情況。此后大約有20個郡守被國王罷免,并且巡回法庭增加了關于郡法庭、郡守及其行為的問責制。這反映了()A.教會權威已經喪失 B.《大憲章》被破壞C.分權體制初具雛形 D.封建王權逐漸加強【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時空是1170年的英國。據材料可知,英國于1170年頒布《郡守調查令》,要求詳細記錄郡守的地方從政行為及個人情況。此后大約有20個郡守被國王罷免,并且巡回法庭增加了關于郡法庭、郡守及其行為的問責制。這反映了封建王權逐漸加強,D項正確;材料僅僅強調的是郡守由國王任免,但未涉及教會的內容,排除A項;《大憲章》頒布于1215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僅僅強調的是“英國于1170年頒布《郡守調查令》”的內容及影響,未涉及分權體制,排除C項。故選D項。14.16世紀之前,非洲存在許多集貿市場,國家間貿易聯系緊密。之后數百年,非洲本地的長距離貿易路線幾乎消失殆盡,大量國內市場遭到毀滅,本土商人受到抑制。這一變化主要緣于()A.瘟疫長期肆虐 B.黑奴貿易興起 C.壟斷組織控制 D.西方殖民侵略【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非洲)。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對非洲的殖民侵略,使得非洲本地的長距離貿易路線幾乎消失殆盡,大量國內市場遭到毀滅本土商人受到抑制,D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對非洲的殖民侵略,與瘟疫無關,排除A項;黑奴貿易興起是西方殖民者對非洲殖民侵略的表現,排除B項;壟斷組織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出現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5.18世紀,法國學者布豐與美國開國元勛杰斐遜曾發生論戰,觀點如表所示。據此可知()人物主要觀點布豐美洲從植物到動物,乃至人種都發生了退化。如美洲的動物在種類上、力量上都與歐洲的動物不能相比,外觀上也沒有歐洲動物雄偉美觀,總之比歐洲動物低劣。杰弗遜新大陸的動物數量、體型都不遜色于舊世界;從舊世界帶到新大陸的動物在體質上沒有發生退化:印第安人在體力上和智力上不比歐洲人差。A.文明沖突加劇 B.種族歧視現象減少 C.美洲意識增強 D.啟蒙運動達到高潮【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時空是18世紀的歐美。據材料“18世紀,法國學者布豐與美國開國元勛杰斐遜曾發生論戰”可知,法國學者布豐認為,美洲從植物到動物,乃至人種都發生了退化;如美洲的動物在種類上、力量上都與歐洲的動物不能相比,外觀上也沒有歐洲動物雄偉美觀,總之比歐洲動物低劣。而美國開國元勛杰斐遜認為,新大陸的動物數量、體型都不遜色于舊世界;從舊世界帶到新大陸的動物在體質上沒有發生退化:印第安人在體力上和智力上不比歐洲人差。二者的觀點體現了文明沖突加劇,A項正確;材料法國學者布豐認為,美洲從植物到動物,乃至人種都發生了退化,總之比歐洲動物低劣,法國學者布豐的觀點體現了種族歧視,B項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材料法國學者布豐認為,美洲從植物到動物,乃至人種都發生了退化,總之比歐洲動物低劣,法國學者布豐的觀點體現了種族歧視,而不是美洲意識增強,C項觀點片面,排除C項;材料法國學者布豐與美國開國元勛杰斐遜的論戰,二者的觀點主旨是強調美洲的物種是否優劣,與啟蒙運動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6.有研究者探討蘇聯問題時引用了一組數據,如表所示。如表可用于說明()1978年—1980年蘇聯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人均每天營養攝入量對比食物類別植物類食物動物類食物國家熱值/大卡蛋白質/克脂肪/克熱值/大卡蛋白質/克脂肪/克蘇聯250550.229.993850.367.2美國232234.766.0133172.0103.2英國208836.347.7122855.0101.2發達國家236342.448.1103657.180.2注:當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收入為蘇聯工人的5—7倍A.斯大林模式的復雜性 B.計劃經濟體制更具優越性C.蘇聯人民生活質量高 D.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顯著【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后(蘇聯)。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蘇聯在1978年—1980年期間的人均每天營養攝入量中,植物類食物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量高于美國和英國,動物類食物的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雖然低于美國,但與英國相近,且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但同時,在蘇聯工人的收入卻遠低于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收入,所以斯大林模式具有一定的復雜性,A項正確;據材料信息可知,蘇聯工人的收入遠低于資本主義國家工人收入,其有一定的弊端,排除B項;僅通過食物種類的攝入不能整體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蘇聯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對蘇聯社會影響的復雜性,而非體現改革的成效,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移民實邊”是中國古代邊疆治理的重要舉措。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漢總結秦朝遷徙罪人“謫戍”邊疆易導致“怨民”“背畔”等教訓,由政府“募民之欲往者”,發放房屋、田地,并賜予衣食“能自給而止”。由此,移民“久安其處”,為保全親人和財產而戰不畏死?!獡緷h】晁錯《守邊勸農疏》等材料二唐宋年間,廣東尚為“蝮蛇蠚生,疾癘多作”的邊陲之地,朝廷曾將大量“賢人君子”流放于此。其中,韓愈謫居潮州,推動其成為“海濱鄒魯”;蘇軾流寓惠州,不僅打算“老此蠻村”,還曾準備為粵西百越首領冼夫人重修碑銘,以表彰其“開府隋文”等功績?!碜躁惢隆堵勌K軾南遷詩的民族友誼兼及唐人吟詠》等材料三元明兩代,除招募農戶外,還開始招募紡織、冶煉等手工工匠遷至邊疆。這些移民單列戶籍,不納入地方行政管理。清朝前期,移民實邊規模與涉及地域均有所擴大,并在移民中實行與內地一樣的里甲制?!獡顫崱对囌撨吔卫碇泼駥嵾叀返龋?)根據材料一、指出漢朝“移民實邊”政策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2)分析材料二中“賢人君子”對廣東的影響。(3)綜合上述材料,總結中國古代“移民實邊”政策的發展趨勢?!敬鸢浮浚?)變化:從強制遷徙罪人謫戍到招募百姓自愿前往。原因:吸取秦朝教訓,穩定民心,使移民能安心守邊。(2)影響:傳播中原文化,促進當地文化發展;推動當地社會進步,如韓愈使潮州成為“海濱鄒魯”;增進民族交流與融合。(3)趨勢:移民對象多樣化,包括農戶、手工工匠等;管理方式逐漸與內地趨同;規模和地域不斷擴大?!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類、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漢代(中國)。變化:據材料“遷徙罪人‘謫戍’邊疆易導致‘怨民’‘背畔’等教訓,由政府‘募民之欲往者’”可知,從強制遷徙罪人謫戍到招募百姓自愿前往。原因:據材料“西漢總結秦朝遷徙罪人……教訓”可知,吸取秦朝教訓,據材料“移民“久安其處”可知,穩定民心,使移民能安心守邊?!拘?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宋時期(中國)。影響:據材料“為粵西百越首領冼夫人重修碑銘”可知,傳播中原文化,促進當地文化發展;據材料“韓愈謫居潮州,推動其成為‘海濱鄒魯’”可知,推動當地社會進步,如韓愈使潮州成為“海濱鄒魯”;據材料“為粵西百越首領冼夫人重修碑銘”可知,增進民族交流與融合?!拘?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元明時期(中國)。趨勢:據材料“除招募農戶外,還開始招募紡織、冶煉等手工工匠遷至邊疆”可知,移民對象多樣化,包括農戶、手工工匠等;據材料“。清朝前期,移民實邊規模與涉及地域均有所擴大,并在移民中實行與內地一樣的里甲制”可知,管理方式逐漸與內地趨同;規模和地域不斷擴大。18.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7世紀,歐洲對奧斯曼帝國持有一種“愛恨交加”的兩面性態度。自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到占領希臘、巴爾干、克里米亞乃至陳兵維也納城下,奧斯曼帝國的陰影久久占據歐洲人的心頭,以致于索爾茲伯里主教禱告上帝萬勿將他們置于異教徒土耳其之手。同時,歐洲人又感慨奧斯曼帝國是“惟一的現代民族”,其蘇丹是“全世界惟一擁有絕對權力的統治者”,而新教國家則將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視為上帝對天主教的懲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則主動與奧斯曼帝國合作以應對西班牙的挑戰?!幾再R敏《15-18世紀歐洲人視域下的土耳其形象》材料二18世紀末以來,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大幅縮水。整個黑海北岸、多瑙河下游、高加索、希臘等地先后被奪取或獨立。19世紀70年代后,巴爾干地區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波黑則被奧匈帝國吞并。1911-1913年兩次巴爾干戰爭中,土耳其又失去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等領土。期間,巴爾干成為“歐洲火藥桶”,英、法、俄、德、奧匈等列強均卷入其中?!幾躁悅鹘稹犊缡兰o的外交熱點—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方問題”的發展和終結》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歐洲對奧斯曼帝國兩面性態度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概括歐洲格局的變化。【答案】(1)“恨”的原因:威脅到歐洲的安全和穩定;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對立。“愛”的原因:奧斯曼帝國的集權統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新教國家與奧斯曼帝國有共同的利益。(2)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大幅減少;巴爾干地區的一些國家實現獨立;巴爾干地區局勢更加緊張?!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5-17世紀(歐洲)。“恨”的原因:據材料一“ 自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到占領希臘、巴爾干、克里米亞乃至陳兵維也納城下,奧斯曼帝國的陰影久久占據歐洲人的心頭”可得出“威脅到歐洲的安全和穩定”;“ 禱告上帝萬勿將他們置于異教徒土耳其之手”可得出“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對立”?!皭邸钡脑颍簱牧弦弧皻W洲人又感慨奧斯曼帝國是‘惟一的現代民族’,其蘇丹是‘全世界惟一擁有絕對權力的統治者’”可得出“奧斯曼帝國的集權統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新教國家則將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視為上帝對天主教的懲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則主動與奧斯曼帝國合作以應對西班牙的挑戰”可得出“新教國家與奧斯曼帝國有共同的利益”?!拘?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20世紀(歐洲)。據材料二“ 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大幅縮水”可得出“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領土大幅減少”;“巴爾干地區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波黑則被奧匈帝國吞并”可得出“巴爾干地區的一些國家實現獨立”;“巴爾干成為‘歐洲火藥桶’,英、法、俄、德、奧匈等列強均卷入其中”可得出“巴爾干地區局勢更加緊張”。19.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從遠古歷史到當下現代化發展,一部長江文化史堪稱半部中華文明史?!L江所獨有的本土歷史和文化意義,不但在于它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興衰沉浮,還在于它是無數中國人生命、理想和奮斗的源泉。作為中華文明的標志性符號,長江有著豐富復雜的象征意義。——周憲《長江文化的美學思考》結合材料,圍繞“長江與近代中國”自擬一個論題,運用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答案】論題:落后就要挨打論述: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位于長江中游的南京簽定,從那以后,英國以及其他西方殖民者加緊通過長江向中國內地滲透,逼迫滿清朝廷簽署更多的不平等條約,沿江各口岸幾乎全部被迫開放,長江流域竟逐漸淪為英國的勢力范圍,印證了我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歷史,也由此說明,落后就要挨打。【解析】【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結論探究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 它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興衰沉浮,還在于它是無數中國人生命、理想和奮斗的源泉”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長江是近代西方列強侵略的重點區域之一,長江區域遭受列強蹂躪的史實也說明,落后就要挨打。根據所學內容可知,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位于長江中游的南京簽定,從那以后,英國以及其他西方殖民者加緊通過長江向中國內地滲透,逼迫滿清朝廷簽署更多的不平等條約,沿江各口岸幾乎全部被迫開放,長江流域竟逐漸淪為英國的勢力范圍,印證了我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歷史。最后得出結論,落后就要挨打。20.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制裁,主要針對中國、朝鮮、古巴等國家。冷戰后,美國以“危害美國安全”“防止人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森林動植物遺傳資源保存考核試卷
- 環保型金屬防銹劑的制備與應用考核試卷
- 化妝品企業質量風險管理及應對措施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增強型復合板材考核試卷
- 電動車電機維修與調試考核試卷
- 玻璃儀器在光學顯微鏡升級改造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梯門系統的智能故障診斷與預測維護考核試卷
- 衛浴零售商大數據應用實踐考核試卷
- 煉油廠智能化與大數據分析應用考核試卷
- 2025會議場地租賃合同協議書
- 《腦脊液幻燈》課件
- 2024年許昌電氣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湖北省武漢市重點中學5G聯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卷 含答案
- 2025年重慶中煙工業限責任公司招聘2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零星維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2025年福建省南平事業單位招考筆試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外墻保溫及涂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移植排斥反應早期診斷-洞察分析
- 星際分子光譜分析學的研究方法探究系列如下-洞察分析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IATF16949基礎知識培訓教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