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預防和控制李
岳省疾控中心電容提綱第一部分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識別第二部分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控要求第三部分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控第一部分職業病危害因素及識別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健康影響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一)定義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活動中(生產過程)影響勞動者健康及勞動能力的各種危害因素的統稱,存在于生產工藝過程以及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二)來源和分類1、生產工藝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學、物理、生物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組織與作息制度、職業心理、精神性緊張、強迫體位、勞動強度過大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廠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通風不良、采光與照明不足等、不合理的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等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二)來源和分類關于印發《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的通知國衛疾控發〔2015〕92號
粉塵(52種)
化學因素/化學毒物(375種)
物理因素(15種)共計6類,459種
放射性因素(8種)
生物性因素(6種)
其他因素(3種)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三)存在狀態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三)存在狀態物理危害因素存在狀態影響人體健康的能量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三)存在狀態生物危害因素存在狀態細菌、病毒、衣原體、寄生蟲等混合塵毒的氣溶膠等被污染的原輔材料、作業器具、衣物等表面感染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一、職業病危害因素概述皮膚吸收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化學危害因素和生物危害因最為主要的侵入途徑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幾乎涉及所有的器官系統幾乎覆蓋了所有類型的不良健康效應通常呈現特定健康影響效應和有特定靶器官急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遺傳毒性、致敏性、刺激性、免疫毒性、神經毒性、肌肉骨骼系統損傷……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一)職業病《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一)職業病職業病的幾個特點:1.病因特異性,在控制接觸后可以控制或消除發病;2.病因大多可以檢測,一般有接觸水平(劑量-反應)關系;3.在不同的接觸人群中,群體性發病;4.如能早期診斷,合理處理,預后較好;5.大多數職業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療,應重點保護人群健康的預防措施。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一)職業病《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3〕48號)1.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19種),包括塵肺(13種)、其他呼吸系統疾病(6種);2.職業性皮膚病(9種);3.職業性眼病(3種);4.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種);5.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6.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種);7.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8.職業性傳染病(5種);共計10類,132種9.職業性腫瘤(11種);10.其他職業病(3種)。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三)工作相關疾病工作相關疾病(wor
-related
diseases)與職業活動有關但無直接因果關系,因職業活動促進潛在的疾病顯現或已有疾病加重,作業條件改善或者停止作業后疾病緩解或得到控制,這類疾病稱之為工作有關疾病。二、職業病危害因素健康影響(三)工作相關疾病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是職業衛生工作的基礎,預防和控制作業場所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前提是對職業活動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職業性有害因素進行識別。一方面是對職業活動中的各種因素或條件是否具有危害性的識別,發現、確定未知、新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另一方面是對職業活動中是否存在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辨別、找出已知、確認的職業性有害因素。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
職業性有害因素識別的基本原理
識別和鑒定某一因素是否是職業性有害因素在于判定該因素是否在職業活動中對職業人群健康、安全和作業能力造成不良影響。職業性有害因素是因,健康損害是果。職業性有害因素引發、加重、加速職業危害的發生發展,兩者之間存在因果聯系,因而判定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方法原理來自于流行病學研究的因果關系判斷。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一)總體思路風險管理理念可能性(量)接觸問題過程控制降低接觸水平危害識別評價嚴重性(質)后果問題健康有害性職業接觸限值管理給出控制目標水平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二)危害因素識別辨識職業活動中勞動者是否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工程分析方法:基于原輔材料、工藝流程的分析檢測檢驗方法:基于現場檢測分析的結果類比法:基于類比項目資料中危害因素描述分析經驗法(專家判斷):常識性的、經驗性的判斷職業衛生調查法:現場調查(分析)主要辨識方法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四)危害因素接觸水平的評價職業接觸限值(PEL)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接觸限值量值。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接觸,對絕大多數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其中,化學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包括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最高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1、GBZ2.2)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TWA)
最高容許濃度(MAC)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STEL)定義意義計算適用條件三、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評價評價工作場所環境衛生狀況和PC-TWA: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接觸濃度。勞動者接觸水平的主要指標,是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主體性限值。適用于短時間接觸較高濃度后可導致刺激、窒息、中樞神經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許短時間(15min)
系統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組織損傷的化學物質。接觸的濃度。主要是針對具有明顯刺激、窒息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可導致嚴重急性損害的化學物質而制定的不應超過的最高容許接觸限值,即任何情況都不能超過的限值。MAC: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有毒化學物質均不應超過的濃度。第二部分
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控要求一、防控策略原則二、防控管理要求職業病康復,減少傷殘和死亡接觸職業病危害×××××崗前體檢和個體防護,監督檢查建設項目審批,工程技術,宣傳培訓職業病康復,減少傷殘和死亡崗中、離崗職業健康體檢,發現職業禁忌征調離崗位職業病診斷,早診斷與早治療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加強源頭治理一、防控策略原則一、防控策略原則職業危害因素種類多樣工作場所存在狀態不同侵入途徑、致害機理不同致病性、健康損害后果不同(二)實施分類管理、綜合治理一、防控策略原則?
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2
號)法律?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35
號)?
塵肺病防治條例(國發10
號文)?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防護條例(國務院令44
號)?
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61
號)行政法規部門規章?
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國家衛健委令號)?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總局令4
號)職業病防治法規與標準體系?
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總局令4
號)?
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總局令9
號)?
《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
202
年)》(國辦發[2016]10
號)?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衛法監發[200
年
第6
號)?
《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衛疾控發〔201
〕4
號)?
《高毒物品目錄》(衛法監發[2003]
14
號)?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國衛辦職健發〔202
〕5
號)政策和規范性文件?
工作場所作業條件衛生標準?
職業病危害防護標準?
個體防護裝備標準?
工業毒物、生產性粉塵、物理因素職業接觸限值標準?
職業性危害因素檢測、檢驗方法標準一、防控策略原則綜合治理職業性疾患發生模式一、防控策略原則綜合治理管理措施粉塵危害防控一、防控策略原則管理優先順序一、防控策略原則管理優先順序二、防控管理要求管理時序流程二、防控管理要求管理層級二、防控管理要求(一)綜合管理1.
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管理初步設計階段施工階段投產運營前可行性論證階段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
職業病危害控制設施施工
效果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二、防控管理要求(一)綜合管理2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用人單位工作場所存在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的,應當及時、如實向申報危害項目,接受監督。二、防控管理要求(一)綜合管理3教育培訓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勞動者
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
變更工藝、技術、設備、材料,或者崗位調整導致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變化的,重新培訓。
對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崗位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進行專門的職業衛生培訓,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二、防控管理要求(一)綜合管理4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管理
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國家發改委)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不得生產、經營、進口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工信部)的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或者材料。
知悉危害并采取措施:用人單位對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設備,應當知悉其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禁止危害轉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新工藝:例如在蓄電池生產中,將灌注鉛粉的工藝改為灌注鉛膏,從而消除了鉛粉飛揚;玻璃、搪瓷行業的配料和拌料過程采用濕式作業,礦山鑿巖采用水心風鉆等。落后工藝先進生產工藝石英砂加工濕法破碎石英砂干法破碎新技術:如在電鍍行業中廣泛應用無氰電鍍法鍍鋅、鍍銅,不僅消除了工人接觸氰化物的機會,而且可防止對廢水的污染
。落后技術先進技術人工噴漆機器人噴漆技術新材料:如橡膠行業用汽油代替苯,或用水代替汽油來配制膠漿;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用無汞儀表代替汞儀表等。高毒原料(無標識)低毒或無毒原料油性漆料水性油漆料二、防控管理要求(二)工作場所管理1生產布局(總體布局與工藝設備布局)等管理主要依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等職業衛生標準的要求。建設項目的平面布置建設項建設項目的豎向布置建設項目的廠房設計目總體布局二、防控管理要求(二)工作場所管理2
公告欄、警示標識、告知等的管理(1)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2)存在或者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必要的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3)產生危害的材料、設備進行警示、告知等的管理。《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安健〔2014〕111
號)《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
158)二、防控管理要求(二)工作場所管理3
工程防護設施管理
…
…二、防控管理要求(二)工作場所管理4
應急救援設施管理事前:監測報警裝置等事中:強制通風、
噴淋洗眼裝置、通訊裝備等事后:急救藥品、轉運裝備等針對性、合理性、有效性、…
…二、防控管理要求(二)工作場所管理5.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與檢測GBZ159/GBZ192/GBZ189定點采樣個體采樣二、防控管理要求(二)工作場所管理二、防控管理要求(三)作業管理1崗位操作規程(作業標準)(1)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操作規程。(2)應根據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具體類型、特點,結合生產工藝和工作流程制定操作規程,并嚴格實施。針對性、程序化、可執行,并持續改進。二、防控管理要求(三)作業管理2作業安排
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
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二、防控管理要求《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
203):高毒物品告知卡
載明高毒物品的名稱、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護措施及應急處理等告知內容與警示標識。高毒物品告知卡樣式二、防控管理要求(三)作業管理4個體防護用品使用與管理。《用人單位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5〕124號;2017年修訂《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基本要求》(GB/T29510-2013)GB/T11651《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修訂中,GB39800系列)作業類別可以使用的防護用品建議使用的防護用品A11
高溫作業B02
安全帽B13
防強光、紫外線、紅外線護目鏡或面罩B57
鍍反射膜類隔熱服B71
其他零星防護用品B34
隔熱阻燃鞋B56
白帆布類隔熱服B58
熱防護服作業分類(39類作業)、個體防護裝備的防護性能(72種防護裝備)A19
吸
入
性
氣
相
B06
防毒面具毒物作業
B21
防化學品手套B52
化學品防護服B69
勞動護膚劑A20
密
閉
場
所
作
B06
防毒面具(供氣或攜氣)B07
空氣呼吸器B69
勞動護膚劑業B21
防化學品手套B52
化學品防護服A21
吸
入
性
氣
溶
B01
工作帽膠毒物作業
B06
防毒面具B05
防
塵
口
罩
(防
顆
粒
物
呼
吸器)B69
勞動護膚劑B21
防化學品手套B52
化學品昉護服A22
沾
染
性
毒
物
B01
工作帽B05
防
塵
口
罩
(防
顆
粒
物
呼
吸作業B06
防毒面具器)B16
防腐蝕液護目鏡B21
防化學品手套B52
化學品防護服B69
勞動護膚劑A23
生
物
性
毒
物
B01
工作帽B69
勞動護膚劑B19
耳罩作業B05
防塵口罩(防顆粒物呼吸器)B16
防腐蝕液護目鏡B22
防微生物手套B52
化學品防護服A24
噪聲作業B18
耳塞二、防控管理要求(三)作業管理6放射、高毒與高危粉塵等特殊職業病危害作業的管理。例如,
《石棉作業職業衛生管理規范》(GBZ/T19
)《鉛作業安全衛生規程》(GB13746)《操作非密封源的輻射防護規定》(GB11930)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21)……//二、防控管理要求(四)職業健康監護
健康管理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按照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健全相關檔案,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
《放射工作人員健康要求及監護規范》(GBZ98)二、防控管理要求(四)職業健康監護1職業健康檢查①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目的在于發現職業禁忌癥,以便分清責任。評價勞動者是否適合從事該作業。②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勞動者的健康損害,評價勞動者的健康變化是否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關,判斷勞動者是否適合繼續從事該工種的作業。早期發現健康損害,及時治療,減輕職業病危害后果,減少用人單位經濟損失和社會負擔。③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目的是了解勞動者離開工作崗位時的健康狀況,以分清健康損害的責任,特別是《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所要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二、防控管理要求(四)職業健康監護2檢查結果的處置(1)書面形式告知勞動者;(2)存在職業禁忌的,調離或者暫時脫離原工作崗位;(3)健康損害可能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妥善安置;(4)需要復查的,安排復查和醫學觀察;(5)疑似職業病病人,安排其進行醫學觀察或者職業病診斷;(6)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崗位,立即改善勞動條件,完善職業病防護設施,為勞動者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用品。第三部分
常見職業病危害因素防控一、生產性粉塵二、化學毒物三、常見物理性有害因素粉塵: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生產性粉塵:在生產中形成的并能較長時間飄浮與生產環境的固體微粒。是污染作業環境、損害勞動者健康的重要職業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塵肺病在內的多種職業性肺部疾患。
國衛疾控發[2015]92號文,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中,粉塵52種生產性粉塵的定義751矽塵(游離SiO2含量≥10%)18大理石粉塵35桑蠶絲塵2煤塵19二氧化鈦粉塵36砂輪磨塵3石墨粉塵20沸石粉塵37石膏粉塵(硫酸鈣)4炭黑粉塵21谷物粉塵(游離SiO2含量<10%)38石灰石粉塵5石棉粉塵22硅灰石粉塵39碳化硅粉塵6滑石粉塵23硅藻土粉塵(游離SiO2含量<10%)40碳纖維粉塵7水泥粉塵24活性炭粉塵41稀土粉塵(游離SiO2含量<10%)8云母粉塵25聚丙烯粉塵42煙草塵9陶土粉塵26聚丙烯腈纖維粉塵43巖棉粉塵10鋁塵27聚氯乙烯粉塵44螢石混合性粉塵11電焊煙塵28聚乙烯粉塵45珍珠巖粉塵12鑄造粉塵29礦渣棉粉塵46蛭石粉塵13白炭黑粉塵30麻塵(亞麻、黃麻和苧麻)(游離SiO2含量<10%)47重晶石粉塵(硫酸鋇)14白云石粉塵31棉塵48錫及其化合物粉塵15玻璃鋼粉塵32木粉塵49鐵及其化合物粉塵16玻璃棉粉塵33膨潤土粉塵50銻及其化合物粉塵17茶塵34皮毛粉塵51硬質合金粉塵52以上未提及的可導致職業病的其他粉塵(指不含有石棉且游離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質,尚未制定專項衛生標準的粉塵。)按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生產性粉塵的來源77固體物質的破碎或機械加工
可燃性物質的不完全燃燒
某些物質加熱產生的蒸氣在空氣中冷凝或氧化
一、生產性粉塵(一)主要來源廣泛分布于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部分行業涉及。
礦山開采、鑿巖、爆破、運輸、礦物洗選等;
隧道開鑿、橋梁修筑、建筑裝修、家具制造等;
土砂石采掘、水泥生產、陶瓷玻璃生產等;
冶金工業的原材料準備、礦石粉碎、篩分、配料等;
機械制造工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
化學工業、皮毛、紡織工業的原料加工處理等。一、生產性粉塵(二)粉塵分類
有機
無機
混合(三)粉塵特性
化學成分
分散度
溶解度
荷電性荷
爆炸性(可燃性粉塵)一、生產性粉塵數據來源東北大學爆炸事故現場照片2010年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島市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車間發生粉塵爆炸事故,導致現場作業的19人死亡,49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2014年8月2日上午7時37分許,江蘇昆山開發區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汽車輪轂拋光車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鋁粉爆炸,截止下午3時,共有68人遇難,其中現場死亡44人,搶救途中24人死亡,187人受傷。一、生產性粉塵(三)體內過程
鼻腔、喉、氣管支氣管的阻留作用
呼吸道上皮粘液纖毛系統的排出作用
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1.呼吸系統疾患(1)塵肺:在生產環境中長期吸入粉塵而發生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疾病
----最嚴重,《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一)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1.塵肺病13種,2.其他呼吸系統疾病6種);13種塵肺:矽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云母塵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炭黑塵肺、陶工塵肺、鑄工塵肺、電焊工塵肺、鋁塵肺、其他塵肺。(2)粉塵沉著癥有些生產性粉塵(如錫、鋇、鐵等)吸入后,沉積于肺組織中,呈現一般異物反應,可繼發輕微的纖維性改變,對健康無明顯危害。脫離粉塵作業后,病變無進展甚至會逐漸減輕。粉塵對機體的健康影響87(3)有機粉塵引起的肺部病變吸入棉、亞麻或大麻塵引起的棉塵病,它是休息后第一天上班末出現胸悶、氣急和(或)咳嗽癥狀,可有急性肺通氣功能改變;吸煙并吸入棉塵可引起非特異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由于吸入帶有霉菌孢子的植物性粉塵,如草料塵、糧谷塵、蔗渣塵等引起職業性變態反應肺泡炎。(4)其他呼吸系統疾患炎癥反應:粉塵性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肺通氣功能改變,出現阻塞性肺病并發肺氣腫、肺心病抵抗力低下,容易發生肺病非特異性感染易患肺結核粉塵對機體健康的影響882.局部作用
1)局部刺激:鼻炎、咽炎、喉炎、氣管炎等2)眼損傷:結膜炎癥、角膜損傷3)皮膚損害:粉刺、毛囊炎、膿皮病
4)光感作用:瀝青粉塵引起光感性皮炎粉塵對機體的健康影響893.中毒作用:吸入鉛、錳、砷等毒物粉塵,可引起全身中毒。4.腫瘤:吸入二氧化硅(結晶型,石英或方石英)、放射性物質、鎳、鉻酸鹽等粉塵可引起肺癌;吸入石棉粉塵可引起肺癌和間皮瘤5.變態反應:接觸棉、大麻、對苯二胺等粉塵可致變態反應,出現支氣管哮喘、濕疹等。粉塵對機體健康的影響90一、生產性粉塵二、塵肺病92塵肺病93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粉塵危害防控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
工藝革新是根本:少發生、危害小、濕式作業;
改進作業方式少接觸:機械化操作、隔離操作、遠距離操作
工程控制是基礎(1)密閉塵源:采取隔離圍擋措施,把粉塵控制在有限范圍;(2)局部排風:排除作業崗位的逸散粉塵,或降低作業崗位粉塵濃度;(3)噴霧降塵:通常為礦山領域,減少作業面粉塵濃度(4)全室通風:工業企業大型廠房,整體凈化工作場所空氣
個體防護為最后屏障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廠房豎向布置塵毒工藝設備的布局
工作場所粉塵、毒物的發生源應布置在工作地點的自然通風的進風口的下風側廠房是多層建筑物時,放散熱和有害氣體的生產過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層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一、生產性粉塵(五)控制技術一、生產性粉塵二、化學毒物(一)主要來源
廣泛存在于第二產業,例如化工、石化、醫藥、電子、有色、冶金、輕工等行業。
主要來源于原料、輔助原料、中間產品(中間體)、成品、副產品、夾雜物或廢氣物;
有時也可來自熱分解產物及反應產物,例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熱至160~170℃時可分解產生氯化氫;磷化鋁遇濕分解生成磷化氫等。二、化學毒物(二)主要類別
金屬與類金屬:包括鉛、汞、錳、鎘、鈹、鋇、鉈、釩等及其他化合物;
刺激性氣體:常見的有氯氣、氨氣、光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
窒息性氣體:常見的有一氧化碳、硫化氫、氰化物等;
有機化合物:包括有機溶劑、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等;
農藥:有機磷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等;
導致職業性腫瘤因素:苯、氯乙烯、砷化合物、氯甲醚、鉻酸鹽等。二、化學毒物(三)影響其健康危害的主要因素
化學結構
物理特性
毒物劑量(濃度)和接觸時間
毒物的聯合作用
生產環境與勞動條件
進入人體的途徑
個體狀態毒物的理化性質劑量、濃度與接觸時間毒物的聯合作用個體易感性影響生產性毒物作用的因素影響因素13452毒物的化學結構毒物在體內的過程分布:毒物被吸收后,隨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生物轉化:毒物在體內代謝酶的作用下,其化學結構發生一系列變化,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產物的過程。毒物經生物轉化后具有兩重性。排泄:進入體內的毒物可以原形或代謝產物從腎臟、消化道和呼吸道唾液、乳汁等途徑排出。蓄積:進入機體的毒物或其代謝產物在接觸間隔期內,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漸蓄積于體內的現象。蓄積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質基礎。有機汞蓄積于腦組織,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一、生產性毒物概述一、化學毒物(四)體內過程吸收、分布、生物轉化(代謝)和排泄
肝臟代謝(毒物代謝酶:氧化、還原、水解、結合)
靶器官毒性
蓄積器官毒性
排泄器官毒性二、化學毒物(五)健康危害性類型二、化學毒物(五)健康危害性類型(GHS分類為例)二、化學毒物導致慢性職業中毒的化學毒物主要為鉛及其化合物、苯、錳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其次為三硝基甲苯、二硫化碳、正己烷。急性中毒(acutepoisoning):由毒物一次或短時間(幾分鐘至數小時)內大量進入人體所致。多數由生產事故或違反操作規程所引起,如急性苯中毒、氯氣中毒等。慢性中毒(chronicpoisoning):慢性中毒是長期小劑量毒物進入機體所致。絕大多數是由蓄積作用的毒物引起的。如慢性鉛中毒、錳中毒等。亞急性中毒(subacutepoisoning):介于以上兩者之間,接觸毒物濃度較高,工齡一般在3個月內發病者,稱亞急性中毒。如亞急性鉛中毒。113一、生產性毒物概述職業中毒按發病過程分類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
總體與粉塵危害控制類似
工藝革新
改進作業方式
工程控制
個體防護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
中文說明書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廠房設計豎向布置產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堿等強廠房是多層建筑物時,
腐蝕性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設沖洗放散熱和有害氣體的生產過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層設施。貯存酸、堿及高危液體物質貯罐區周圍應設置泄險溝(堰)。(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塵毒工藝設備的布局
工作場所粉塵、毒物的發生源應布置在工作地點的自然通風的進風口的下風側;
放散不同有毒物質的生產過程所涉及的設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內時,使用或產生高毒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與其他工作場所隔離。(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二、化學毒物(六)控制技術
高毒物品的特殊管理
容易引發急性職業損傷化學毒物作業場所的應急救援管理
應急預案
應急設施
應急演練
應急管理檔案三、常見物理性有害因素(一)噪聲和振動生產性噪聲: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頻率和強度無規律,聽起來使人感到厭煩的聲音。噪聲作業:存在有損聽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聲音,且8h/d或40h/w噪聲接觸的等效聲級≥80dB(A)的作業。噪聲分類:按來源分機械性噪聲:由于機械的撞擊、摩擦、轉動所產生的噪聲,如沖壓、切割、打磨機械等發出的聲音;流體動力性噪聲:氣體壓力或體積的突然變化或液體流動所產生的聲音,如空氣壓縮或施放(汽笛)發出的聲音。電磁性噪聲:由于電磁設備內部交變力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聲音,如變壓器所發出的聲音。126噪聲危害及其預防控制按時間分:穩態噪聲:聲壓波動<3dB(A)的噪聲;非穩態噪聲:聲壓波動≥3dB(A)的噪聲;脈沖噪聲:聲音持續時間≤0.5s,間隔時間>1s,聲壓有效值變化>40dB(A)),如鍛造工藝使用的空氣錘發出的聲音。對于穩態噪聲,按頻譜特性分:低頻噪聲:主頻率<300Hz;中頻噪聲:(300-800Hz);高頻噪聲:(>800Hz)。按頻譜寬度:窄頻帶噪聲;寬頻帶噪聲。127噪聲危害及其預防控制噪聲分類:噪聲對人體危害:
1.聽覺系統危害(1)暫時性聽閾位移:指人或動物接觸噪聲后引起聽閾水平變化,脫離噪聲環境后,經過一段時間聽力可以恢復到原來水平。1)聽覺適應:短時間暴露于強烈噪聲,聽覺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聽閾可提高10dB~15dB,離開噪聲環境后1分鐘內即可恢復正常。2)聽覺疲勞:較長時間暴露于強烈噪聲,引起聽力明顯下降,聽閾提高超過15dB~30dB,離開噪聲環境后,需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聽力才能恢復。通常以脫離接觸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間隔時間為限,如果在這一段時間內聽力不能恢復,因工作需要而繼續接觸噪聲,即前面噪聲暴露引起的聽力變化未能完全恢復又再次暴露,聽覺疲勞逐漸加重,聽力下降出現累積性改變,聽力難以恢復,聽覺疲勞便可能發展為永久性聽閾位移。128噪聲危害及其預防控制(2)永久性聽閾位移:由噪聲引起的不能恢復到正常聽閾水平的聽閾升高。永久性聽閾位移屬于不可恢復的改變。由噪聲暴露引起的聽覺障礙通稱為“職業性聽力損失”。1)聽力損傷:噪聲引起的永久性聽閾位移早期常表現為高頻聽力下降,聽力曲線在3000Hz~6000Hz出現“V”型下陷。此時患者主觀無耳聾感覺,交談和社交活動能夠正常進行。高頻聽力下降是噪聲性耳聾的早期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靜脈采血操作課件
- 河道砂石分離方案范本
- 橋梁墩柱修復施工方案
- 電焊專項安全培訓
- 廊坊燕京職業技術學院《數字技術綜合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現代食品營養與安全自科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大學《課件設計含幾何畫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醫院收費監管方案范本
-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油藏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牡丹江醫學院《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系統結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 奉化市體育特長生初中升高中排球專業考試評分標準
- 2023年甘肅省高等職業教育招生中職升學考試旅游服務類專業基礎試題
-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心得體會6篇
- 考古調查勘探輔助工程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2025年法學本科畢業論文評審標準分析
- 電位滴定法課件
- 歷年計算機二級MS-Office考試真題題庫大全-下(500題)
- 2025年中國防爆型插入式超聲波流量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污水處理廠運營委托合同
- 鸚鵡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