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604-2024 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處理技術規范_第1頁
DB41T 2604-2024 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處理技術規范_第2頁
DB41T 2604-2024 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處理技術規范_第3頁
DB41T 2604-2024 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處理技術規范_第4頁
DB41T 2604-2024 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處理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I 2 2 3 3 4 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1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處理技術規范SL18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已經開展水產養殖的多個池塘集中面積不低于7hm2,集中單元間相距不超過1000m的連片養殖區24處理工藝流程規模化養殖池塘尾水生態凈化處理工藝流程見附錄5.1生態溝渠應符合GB50288和SL18要求。生態溝渠按漁業養殖面積的1%建設,設置在池塘出水口,渠體的斷5.2沉淀池5.3人工潛流濕地人工潛流濕地按漁業養殖面積的0.1%建設,設置在沉淀池的下游或地勢低洼區與沉淀池水平面有5.4一級生態凈化塘應符合GB50288和SL18要求。一級生態凈化塘按漁業養殖面積的1.5%建設,設置在潛流濕地的下游,一級生態凈化塘中心水深3.0m~4.0m,池塘邊緣3m范圍內水深小于1m,從池塘邊緣到中心逐漸5.5二級生態凈化塘應符合GB50288和SL18要求。二級生態凈化塘按漁業養殖面積的2.5%建設,設置在一級生態凈化5.6石籠壩沿池塘橫截面建設石籠壩,壩體厚度不小于1.5m,高度高出設計水位0.5m,壩體與直,壩體中填充濾料,濾料選用多孔質輕的火山石、陶粒、珊瑚石等,濾料直徑為3cm~10c3一級生態凈化塘、二級生態凈化塘岸邊種植垂柳和水松等,間距為4.0m左右。一級生態凈化塘近m區種植菱、蓮等浮水植物及粉綠狐尾藻、馬來眼子菜、金魚藻、苦草等沉水植物。一級生態凈化塘、二級生態凈化塘內植物面積占池塘水面面積的60%,其中常綠植選擇對溶解氧、水溫等條件要求適應范圍較廣、生長繁殖能力較強的濾食水生動物。鰱、鳙等水生動物,放養密度以達到水質凈化和保持生態平衡為參考標準,螺、貝類的放養密度為50溝底淤積物超過20cm或雜草叢生,嚴重影響水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