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創作教學的策略探究_第1頁
高中美術創作教學的策略探究_第2頁
高中美術創作教學的策略探究_第3頁
高中美術創作教學的策略探究_第4頁
高中美術創作教學的策略探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高中美術創作教學是高中美術學科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通過美術創作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將美術創作與美術鑒賞、生活體驗、人生態度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為學生的美術創作指明方向。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創作;生活體驗;情感體驗美術創作教學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核心素養的形成、學科育人價值的體現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美術創作體會創作的樂趣,并將在創作中的所學所感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一、創作構思與美術鑒賞相結合,激發創作熱情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美術創作的卡點是不知道從何下筆,畫什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美術鑒賞讓學生接觸大量高質量、高水平的美術作品,提高其美術作品鑒賞與美術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引導其從多種角度感受作品、體驗作品,進而逐漸提高欣賞和鑒別的能力,形成構思和想象的空間。在進行美術創作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與其創作主題相關的經典作品,引導學生認真欣賞,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充盈學生的創作構思,為接下來的美術創作打開和積累創作思路。(一)遇見美麗景致——表現景物從繪畫創作的角度,表現景物可以以花卉、靜物、風景為創作題材。以花卉題材為例,在奧迪隆·雷東的《藍色花瓶中的銀蓮花和丁香花》中,每一朵花朵都被畫家重點描繪,再加以橘黃色的背景,顏色各異的花朵顯得更加絢麗奪目、艷麗多姿。林風眠的《大理花》則用大筆觸勾畫出大朵的花朵,尤其花束底部的紫紅色和深紫色的花朵顏色厚重,而花束的頂端被重點描繪,顏色更加明快。以靜物題材為例,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劉昌明的《一個教師的工作臺》,一張普普通通的書桌上幾摞翻過不知多少遍的書本,一盞煤油燈和插在紅色墨水里的蘸筆,桌上的每一件物品仿佛都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整個場景不由得使人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仰之情。法國畫家塞尚的作品《蘋果與橘子》形式感滿滿,雖然只是一幅靜物作品,卻畫出了風景畫般的感覺,畫面中的瓷器和水果就像景物中的建筑一般。以風景題材為例,中國美術館黃惟一老師的《西藏寄情》中遠處的雪山和近處的景色色調統一,畫家寄情于西藏山水的情懷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東山魁夷的水彩畫作品《冬華》畫面中間的一棵大樹和天空中的一輪圓月,都籠罩在冬季銀白色的色調中,營造出一種銀裝素裹的冬日靜謐之感。生活中的美景隨處可見,有時不起眼的角落、普通的場景或者我們喜歡的物品都可能構成美妙的畫作。只要我們時刻去留意、發現和記錄這些美好的景色,我們的畫作就會豐富而鮮活。(二)描繪人間溫情——刻畫人物通常畫家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更有特點,具有地域和個性風貌,他們有的樸實敦厚、有的內斂沉穩、有的憨態可掬、有的古靈精怪……透過這些人物形象,往往能夠大致推斷出他們的身份和年齡,甚至還能夠通過形象想象到他們的一些經歷和故事。學生在創作構思時可以從搜集身邊的老師、同學、親戚、朋友的素材開始,繼而把他們作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在平時的生活中,溫情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家庭中日常生活的快樂細節,鄰里之間相互幫助的生活瞬間,孩子們嬉戲打鬧的游戲場景……生活中的激情澎湃或溫馨祥和隨處都是我們的創作素材。中國美術館王大同的作品《雨過天晴》表現的就是雨過天晴后一個年輕的護士正愉快地擦拭著病房玻璃窗上斑駁的雨水,看到這樣的情景讓人感到溫暖和幸福,也會給病患帶來慰藉和希望。王宏劍老師的《復蘇的土地》則表現的是豐收后農民們忙碌的勞動場景。(三)鐫刻難忘時光——呈現事件我國歷史悠久,坐擁五千年歷史的同時,也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歷朝歷代都涌現出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歷史畫卷,這些作品有表現事件、記錄歷史的重要作用。當然,在這類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表現事件首先要突出事件的主體,而事件的主體必須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來做支撐,事件與人物關系是直接關聯的。例如,五代時期顧閎中的作品《韓熙載夜宴圖》堪稱中國名畫里的“碟中諜”案,畫中人物身份形象眾多,堪稱紛繁復雜,但是通過作者連環畫式的分隔方式,將其處理得清晰明了,達到了描述事件的目的。在漢畫像磚《荊軻刺秦王》中,畫面里雖然沒有標記,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人物剪影式的形象判斷出他們各自的身份。除了展現事件的情節,畫面所呈現的環境也非常重要,像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圖》描繪的雖然是神話故事,卻也通過夸張和簡化的手法把環境交代清楚,為描繪情節做好了鋪墊。二、創作素材與生活體驗相結合,完善創作內容“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現實生活是藝術創作的直接來源,而藝術家是現實生活的體驗者和觀察者。他們通過自己的生活體驗、觀察和感悟去發現身邊的美,并把這些美通過美術創作表現出來。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感悟都有所不同,或豐富多彩或驚險刺激或平淡中洋溢著幸福,每一種不同的體驗都有不同的精彩和直擊心靈的震撼。所以,學生需要深刻地體驗和感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創作素材,從而大膽地進行美術創作。例如,羅中立的作品《父親》,直觀地再現了一個淳樸的農民形象“一位皮膚黝黑、滿臉皺紋,滿手老繭的老人”,而這樣一個人物形象讓人印象深刻。也正是因為畫家羅中立多年深入四川大巴山的下鄉經歷,讓他與當地的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作品既沒有宏大的場面,也沒有華麗的色彩,但是卻飽含著畫家對大巴山生活的深刻體驗,最終凝聚成羅中立畫筆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象。再如,米勒的作品《拾穗》,畫面描繪了一個秋收的場景,三個分別頭戴藍、紅、黃三色頭巾的婦女彎著腰,在已經收割后的地上尋找著零星散落的麥子。雖然是收獲的季節,畫面卻沒有表現出收獲的喜悅,三位謙卑彎腰拾麥穗的婦女與背景的豐收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是因為米勒的經歷讓他更能體會勞動人民的疾苦,更能看到社會底層人物的不幸,同時也更能展現出勞動人民的偉大、質樸與平凡。美術創作需要一定的生活基礎,以生活素材為創作主題,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生表現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逐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和感悟生活,發掘創作素材,為美術創作打好基礎。當然,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必不可少,要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這是繪畫創作的前提。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將生活中積累的素材運用速寫的方法展示出來,養成速寫的良好習慣。實踐證明,不少創作靈感都是在速寫中萌生的。因此,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多畫速寫,以捕捉生動、感人的形象資料是十分必要的。有了創作的靈感,接下來的積累素材就是創作的開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眼睛、頭腦、雙手結合起來,用眼睛去觀察生活,再用頭腦大膽想象和構思,再用雙手將所看所想記錄下來;引導學生通過利用拍照、速寫、素描等方式,從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處發現美感,搜集創作的素材。對于平時的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學生都可以在頭腦里構思形成畫面,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構思和創新,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當學生開始嘗試藝術創作時,可以從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出發,做生活的觀察者和體驗者,保持對生活的敏感度,或者回憶生活中感動我們的人和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從臨摹名畫名作開始,學習和了解多樣的美術形式,再通過寫生所見所想,學會觀察生活和描繪生活。這樣,學生進行的美術創作才會有靈魂,才會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三、創作主題與情感體驗相結合,體會創作樂趣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美術創作更多的是對人類真、善、美的體現和表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美感聯系起來;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道德品格,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當然,這一過程也是潛移默化地提升人格品位,體味真、善、美的過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從感興趣的材料、內容、題材等入手選擇創作主題,可以是發生在身邊的好人好事,可以是祖國的美麗景色,也可以是感人的瞬間。當學生面對身邊生活有感而發時,就是美術創作不知不覺發生之時。學生在進一步進行觀察、體驗、整理和提煉的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創作的樂趣,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當看到同學戴的圍巾上有好看的花紋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美術創作與生活的關系,感受裝飾布紋樣、色彩與風格的美感,了解裝飾花紋對于美化生活環境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可以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突破口,引導學生了解并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各種紋樣的風格特點、構成規律以及色彩搭配的方法,并學習設計制作簡單的花紋圖案。教師也可以將更多的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內容,比如苗族蠟染、白族扎染、布老虎等具有傳統元素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在了解我國本民族優秀作品的同時,潛移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