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下專練08《經典常談》
一、作品簡介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
統文化經典的著作。
二、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實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
學者、民主戰士。1922年發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里
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為中國現代散
文早期代表作。
三、內容梗概
全書共13篇,按我國古代經、史、子、集分類法的順序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
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
基本面貌。
四、主題思想
為了給希望讀些經典的中學生做個向導,指點閱讀門徑,讓他們面對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
不至于茫然無措。
五、藝術特色
①內容簡潔精辟,不故作高深。
②不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眾所能接受的廣度。
③這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強。
④語言流利暢達,娓娓道來話,常有引人入勝之處。
六、內容簡要概括
1.《說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戰國末期,由于文字統一的需要,進而出現了倉頡造字的傳
說。秦以后:始皇時,文字統一為小篆,又形成隸書;漢末時,隸書由橢圓變為扁方,稱作“漢
隸”;魏晉之際,隸書變為“正書”;晉至唐朝,又稱為“隸書”,稱“漢隸”為“八分書”;
晉代正書簡化形成“行書”,晉代也稱為“楷書”,宋代又改稱為“真書”。六書:象形、指
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2.《周易》第二戰國末期道家、陰陽學說盛行,儒家借卦爻辭發揚儒家哲學,留存下來的便
是《易傳》;此外還有《文言》《系辭》兩傳;到了漢代,又新發現了《說卦》《序卦》《雜
卦》三種傳,后稱為《逸易》。
3.《尚書》第三《尚書》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
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也有記事的,大都是戰國末年人的制作。文章分類大概為四:號令:
“誓”或“誥”:軍事“誓”:君告臣“命”:臣告君“謨”。
4.《詩經》第四春秋時宴飲通行賦詩,都從詩篇里斷章取義,表示這國對那國或這人對那
人的愿望、感謝、責難等等??鬃訒r代,詩篇的本義漸漸模糊,于是孔子用《詩》來討論做學
問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詩》三百”成為儒家的《六經》之一,解釋《詩經》最有權威
的是毛氏《詩傳》和鄭玄《詩箋》,差不多全是斷章取義,甚至斷句取義。
5.三禮第五漢代學者所傳習的有三種經和無數的“記”。那三種經是《儀禮》《禮古經》《周
禮》。《禮古經》已亡失,《儀禮》大約是當時實施的禮制?!吨芏Y》則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
度。《禮記》是儒家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或禮論之作?!抖Y記》是一個廣泛的名稱,
這些“記”里包含著《禮古經》的一部分。漢代流傳到現在的只有《大戴記》和《小戴記》。
后世所稱《禮記》,多半專指《小戴記》。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
6.《春秋》三傳第六“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傳說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
少是孔子所編?!洞呵铩肥俏覈F存第一部編年體史。三傳為《左傳》《公羊傳》《轂梁傳》,
按三傳的看法,《春秋》大義可以從兩方面說: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德義,從成敗里見
教訓這是一;夸揚霸業,推尊周室,親愛中國,排斥夷狄,實現民族大一統的理想,這是二。
前者是人君的明鑒,后者是撥亂反正的程序。
7.四書第七《四書》按照普通的順序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易》
《書》《詩》《禮》《春秋》?!抖Y記》里的《大學》,本是一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一章,
傳十章《中庸》是傳授心法的書,是子思記下來傳給孟子的,書中人生哲理意味深長《論語》
是孔子弟子們記述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了一個偉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做
人的道理:如“君子”“仁”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孟子》據說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孫丑、萬
章等共同編定的。書中說“仁”兼說“義”,分辨“義”“利”其嚴:而辯“性善”,影響更
大。
8.《戰國策》第八戰國時期諸國關系緊張,戰爭隨時可起,擔負外交的策士開始受到重用。當
時各國所重的是威勢,策士所說原不外戰爭和詐謀;但要因人因地進言,廣博的知識和微妙的
機智都是不可少的。漢代劉向在漢初著名說客蒯通整理和潤飾的基礎上,把這些策士的說辭編
成了《戰國策》。
9.《史記》《漢書》第九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
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漢人稱為《太史公書》。《史記》體例有五:十二本紀,記帝
王政跡,是編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記世代為主。八書,記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記候
國世代存亡。七十列傳,類記各方面人物?!妒酚洝芬院?,續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
班彪加以整理補充,著了六十五篇《后傳》。這部書沒有流傳下來,但他的兒子班固的《漢書》
是用它作底本的。班固者《漢書》未完成而卒。其妹班昭奉漢和帝命與馬續參考皇家藏書,奉
詔續寫。
10.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禮崩樂壞,在這個大變動當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
故,言之成理”。這便是諸子之學,大部分可以稱為“哲學”。諸子都出于職業的“士”?!笆俊?/p>
本是封建制度里貴族的末一級,但到了春秋戰國之際,“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稱。學派: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子
11.辭賦第十一辭:《楚辭》中《離騷》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時所作?!毒耪隆返?/p>
各篇原是分立的,大約漢時才合在一起,給了“九章”的名字。從《詩經》二南到《離離騷》,
能看出句運由短而長、由齊而畸的一個趨勢,屈原諸作莫定了這種體制。到了漢代。模擬《離
騷》的更多,東方朔、王表、劉向、王選都走著宋玉的路,漢我“楚辭”。劉帝時最盛。漢時
稱這種體制為“辭”,又稱為向將這些東西編據起來。成為《楚辭》一書。賦:荀子的《賦篇》
最早稱“賦”?!顿~篇》安排客主,問答成篇,開后來賦家的風氣。葡賦和屈辭合一,也許是
在賈誼手里。賈誼是藥御的再傳弟子,他的境遇近于屈原,又久居屈原的故鄉,他模擬屈原的
體制,卻襲用了句卿的“賦”的名字,這種賦日漸發展,屈原諸作也便被稱為“賦”。
12.詩第十二漢武帝立樂府,采集代、趙、秦、楚的歌謠和樂譜,以備傳習唱奏。漢末,一般
文體都走向整煉一路;晉代詩逐漸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詩興盛;唐代諧調發展,成立了律詩
絕句;宋初的詩專學李商隱,末流只知道典故對偶;南宋的三大詩家都是從江西派變化出來的。
13.文第十三春秋時期列國交際頻繁,外交言語關系國體和國家的利害更大,也稱為“辭”;
戰國時代,游說之風大盛;孔子開了私人講學之風,從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記事文也伴隨著議
論文的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漢武帝時期盛行辭賦;梁昭明太子在《文選》中第一次提出“文”
的標準;后出現佛典和義疏兩種新文體;歐陽修和蘇軾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現了“話
本”;明清八股文盛行。
1.根據閱讀提示,完成下面的讀書任務。
《經典常談》目錄
序/001
說文解字第一/004
周易第二/011
尚書第三/018
詩經第四/025
三禮第五/032
春秋三傳第六/037
四書第七/042
戰國策第八/047
史記漢書第九/051
諸子第十/073
辭賦第十一/073
詩第十二/080
文第十三/091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⑴任務一:請你在《經典常談》目錄頁面補寫出作者姓名是o
(2)任務二:"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只要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
用不著費話。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這段話節選自《經典常談》,請對照
閱讀《式微》,說說《式微》在寫法上的特點是o為了更深入地理解《式微》,你會選擇《經
典常談》中的哪部分內容進行對照閱讀?請寫出“目錄"中的章節名o
⑶任務三:請你為《經典常談》寫一段推薦謂,帶動更多的同學閱讀這部名著。注意不要寫成作品簡介。
【答案】⑴朱自清
(2)重疊(或復沓)《詩經第四》
⑶①作者朱自清寫作此書的目的,為中學生撰寫的T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閱讀就是傳承;②
作者時時留意《經典常談》是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格外重視書的普及性和通俗性,適合中學生閱讀;③《經
典常談》的撰寫按照“以現代的科學的學術觀念研究傳統典籍",摒棄一味"尊經""崇古"的舊習,教人實事求
是地地審視傳統文化;④《經典常談》為閱讀經典指點門徑;⑤與課內學習相溝通銜接,解決學習中的問
題;⑥掌握選擇性閱讀方法。
【詳解】(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經典常談》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
民主戰士。
(2)本題考查名著閱讀運用。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兩節詩只改變
了三個字,因此在寫法上是運用了“重疊或叫復沓"的方式。
《式微》是《詩經》中的篇章,因此要選擇《經典常談》中的“詩經第四”進行對照閱讀,以加深理解。
(3)本題考查名著推薦。
開放類試題,結合名著的內容和主旨以及自己的閱讀體驗即可。
示例:《經典常談》是中國現代散文名家朱自清所著的講述國學經典文化的著作,系統的介紹了中國古代
文學的發展歷程,成為啟蒙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督浀涑U劇饭彩恼?,經由淺明而切實的文字,
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和重要文體,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
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詩、文等經典內容,系統地梳理了中國古代文學、
史學、哲學等的發展與歷史脈絡。全書對經典的梳理與講解,不僅知識上簡潔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話文通
俗流暢的典范,讓古文對讀者來說更為親近,是讀者概覽中國古代重要典籍的不二之選。
2.請你結合《經典常談》中《〈詩經〉第四》一章的內容以及語文素養積累,體會“詩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原義教育意義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鋰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將玉比人①—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可以用來琢磨玉器。③一
【答案】做學問要精益求精為人做事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別人或者別人的意見能幫助自
己改正缺點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與概括。
結合題干要求,并聯系自己的閱讀積累,體會"詩言志”的育人作用,意思相符即可。
①根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鏗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將玉比人”即
學問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芍獙⒂癖热耍瑢W習和修養最重要的在于能夠堅持不懈,有始有終,
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就需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優良的品德修養。告訴我們做學問要精益求精。
②根據“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意思"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即人們不是沒有良好的
初心,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有很好的結局。可知,這句話從教育意義方面,應從做人做事上談起,是教育我
們為人做事要有始有終,矢志不渝,不能半途而廢。
③根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可知,這句話從教育意
義方面,應從做人上談起,"他山之石"即"別人或指別人的意見","攻玉"即"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是教
育我們要善于借助別人或聽取別人的意見,改正自己的缺點。
3.閱讀名著文段,回答以下問題。
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徒歌也有節奏,手舞腳蹈便是幫助節奏
的;可是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些?!柚{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只要
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著費話。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字數的
均齊,韻腳的調協,似乎是后來發展出來的。有了這些,重疊才在詩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這段文字選自(作者)的《經典常談》。該書是作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撰
寫的一部介紹我國的著作。全書共13篇,介紹了《》《》《史記》等經典著作。
(2)以上文段主要講的經典是《—Lo文段中所說的"重疊"就是我們學過的的形式;這種形式失去
主要地位是因為后來發展了字數均齊,韻腳調諧。
【答案】⑴朱自清傳統文化經典說文解字周易
(2)詩經重章疊句
【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的識記。
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
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
歷史脈絡。全書對經典的梳理與講解,不僅知識上簡潔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范;讓古文對
讀者來說更為親近、熟悉,從而啟發讀者的興趣,是讀者概覽中國古典文學的不二之選。全書基本上按我
國古代經史子集分類法的順序,概述了《說文解字》《四書五經》《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
還涉及諸子、辭賦、詩文各個類別中的名著。
故空1應填:朱自清;空2應填:傳統文化經典(經典典籍);空3應填:說文解字;空4應填:周易。
(2)本題考擦汗文學常識。
結合材料"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字數的均齊,韻腳的調協,似乎是后來發
展出來的”分析,此處重疊應指《詩經》中“重章疊句"的手法。"重章疊句"是常用的語言表現形式,即上下
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這種手法具有回環反復的表達效果與音
韻美、意境美、含蓄美,便于抒發強烈的思想感情。
故空1應填:詩經;空2應填:重章疊句。
4.班級里舉辦以“了解經典常識,開闊知識視野”為主題的讀書會。請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
(1)寫推薦語。讀書會上,你要向同學推薦《經典常談》這本書,請圍繞作者、作品內容、作品風格三方面
寫一段推薦語。
(2)盤點名著。在讀書會上,你還要與同學分享“盤點《經典常談》",表格中有幾個遺漏的信息需要補充。
目錄分類內容精要
《說文解字》文字"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種造字和用字的方法。
第一學"日""月"兩字運用了____這種造字法。
儒家《四書》指《大學》《______》《論語》《孟子》。其中,《論語》能夠讓讀者
《四書》第七
經典學習許多做學問做人的道理,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
《史記》《漢《史記》是中國第一部_____體通史。作者司馬遷在《報任安書》里說他寫《史
書》第九記》是想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⑶反駁觀點。讀書會上,有同學就"中學生該怎樣閱讀經典”這個議題表達如下看法,你需要針對此人的觀
點進行反駁,要求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字數80字以內。
閱讀經典應該“觀其大略”。首先,觀其大略,才能利用有限時間涉獵更多的經典,開闊知識視野;
其次,中學生又不是專家,對經典有所了解即可,沒必要咬文爵字,過分深究。所以,泛讀經典,效益最
高O
【答案】⑴示例:本書作者朱自清是卓有成就的文學大家,也是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學者?!督?/p>
典常談》是他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全書通俗易懂,不故作高深,很適合中
學生閱讀。
(2)象形中庸歷史紀傳
⑶閱讀經典應泛讀與精讀相結合。除了用泛讀增加閱讀經典的廣度外,還應選擇重要的篇目或章節精讀,
使閱讀更有深度,提高鑒賞力和閱讀品味。所以,泛讀加精讀,受益更多。
【詳解】(1)此題考查名著推薦。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
全書共13篇,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
情況,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作者信息:朱自清先生原名自華,號實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
家、學者。
作品內容:《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編撰的國學研究專著,該書是學術性的普及讀物,全書一共十三篇,介
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每一篇都
是專題研究的成果。它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把中國古代重要文獻典籍的基本知識,用簡練明曉的
文字加以介紹,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
作品風格:傾向于表達深刻的真理。它們的作者通常是富有思考能力、頭腦清晰的人,他們在自己的作品
中表達了對生命、人性、道德、愛等等問題的深刻理解和看法。這樣的文章通常引人入勝,讓人產生深刻
的共鳴,有時甚至能夠改變人生觀和價值觀。據此回答即可。
示例: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囊括13篇文章,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
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直觀的展示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讓大家對傳統文史典
籍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和了解,非常值得一讀。在此,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相信大家讀完之后一定
會大有收獲。
(2)此題考查名著內容。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特色、
涉及的人物故事及主旨,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
①象形字來自于圖畫文字,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
是畫不出來的。題干中"日""月"的字形就像太陽、月亮的樣子,所以屬于象形造字法。此空填"象形"。
②"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歷代儒學子首要研習之書。南宋朱熹取《禮記》之《大
學》《中庸》篇,分章注釋,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此空填"中庸"。
③《史記》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
經濟、軍事等)。結合此欄"分類"內容可知,此空應填"歷史"。
(4)《史記》《漢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歷史著作,記錄了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是研究中國歷
史和文化的重要資料。《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此空填"紀傳"。
(3)此題考查反駁觀點。
閱讀文段內容可知,此人的觀點是"閱讀經典應該‘觀其大略'",題干要求我們反駁觀點,所以我們應從對立
的觀點"精讀經典"著手答題。精讀是一種深入理解文本的閱讀方式,它要求讀者仔細閱讀文本,把握文本的
主旨,深入理解文本的內容,并能夠把文本中的信息提煉出來。所以精讀經典不止讓我們讀懂文字,更是
讀懂作者的內心,更是讀懂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注意字數80字以內。
示例:閱讀經典應精讀,首先精讀能使我們充分了解作者內心深處的想法與觀點;其次更多是傳承我們中
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感受那源遠流長的民族精神,所以要精讀經典。
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
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的叫別人回腸蕩氣。唱嘆
再不夠的話,便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
樂,唱歌的機會更多?;蛞怀姾?,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
似乎就是描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
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適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若沒有完全合適的,盡可刪一些、改一些,
到稱意為止。流行的歌謠中往往不同的詞句并行不悖,就是為此??梢灿薪涍^眾人修飾,成為定本的。歌
謠真可說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徒歌也有節奏,手舞
腳蹈便是幫助節奏的;可是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些。到了《詩經》時代,有了琴瑟鐘鼓,已是洋洋大觀了。
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只要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著廢
話。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字數的均齊,韻腳的調協,似乎是后來發展出
來的。有了這些,重疊才在詩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將那些歌謠記錄下來,便是最
初的寫的詩了。
(選自朱自清《經典常談》)
5.《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的著作,
全書共篇,介紹了、、等經典著作,并概述
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這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看的書,格外重視這本書的
和。
6.材料中,原始歌謠有哪些主要用途?
7.如何理解歌謠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
【答案】5.傳統文化經典13《說文解字》《周易》《史記》《詩經》《尚書》
《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漢書》等任意三個即可普及性通俗性6.抒發
情感(消愁解悶),酬神作樂(慶祝節日),唱和競勝。7.歌謠最初是個人心情的訴說;集眾人聚唱,
歌謠增多;經眾人修飾,歌謠成為定本。
【解析】5.本題考查名著知識識記。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著作。
這本書旨在教會中學生讀經典。故第①空是傳統文化經典;
這本書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把中國古代重要文獻典籍的基本知識,用簡練明曉的文字加以介紹,
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內容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
《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共13個專題。故第②空是13;第③空是《說文解
字》;第④空是《周易》;第⑤空是《史記》《詩經》《尚書》《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
《漢書》等任意三個即可;
《經典常談》內容精辟通俗。全書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讀起來明快利落。朱自清的傳統文化研究,
不只注意到學術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眾所能接受的廣度。《經典常談》是一本寫給中學生看的書,
格外重視這本書的普及性和通俗性。故第⑥空是普及性;第⑦空是通俗性。
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分析。
篩選文段"一個人高興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來唱""碰
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可見,原始歌謠主要用途:
抒發情感、慶祝節日或彼此唱和競勝。
7.本題考查句子理解。
從文段”一個人高興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來唱”可見,
一開始只是個人抒發情感;
從文段"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可見,集眾人聚唱,
歌謠增多;
從文段"有了現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適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問。若
沒有完全合適的,盡可刪一些改一些,到稱意為止。流行的歌謠中往往不同的詞句并行不悖,就是為此。
可也有經過眾人修飾,成為定本的"可見,眾人修飾,最終形成歌謠的定本。
8.完成下列小題。
(1)《經典常談》是_________在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撰寫的一部介紹我國傳統文化
經典的著作。《》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
⑵作者在序言中說“如果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編撰者將自己慶幸,在經典訓練上,
盡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兒。可是如果讀者念了這部書,便以為已經受到了經典訓練,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
就是以筌①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作者的兩個比喻"一只船""以筌為魚"對我們閱讀這部書有什
么指導意義?
【注釋】①筌,quan,捕魚的竹器。
【答案】(])朱自清中學生尚書
⑵答案:"一只船"指的是通過閱讀《經典常談》帶領我們走進經典的海洋,看到更為廣闊的風景,更加深
刻地理解古代經典。"以筌為魚"是對我們的告誠,指的是不能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作者的這部書只是一個
了解經典作品的工具,目的就是引導我們去閱讀經典作品。如果閱讀了這本書就不去閱讀原著,就有違作
者本意了。
【詳解】(1)本題考查名著內容。
前兩空:《經典常談》是一本為中學生撰寫的,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經典的啟蒙讀物,由朱自
清先生創作。該書于1942年出版,幾十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經典佳作。
全書共13篇,按我國古代經、史、子、集分類法的順序,分別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
經》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全書見解精辟,文筆優美,通俗流暢,深淺出,是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指南,也是國學入門
書
第三空:根據原著"《尚書》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所謂記言,其實也是記事,不過是一種特別的方式
罷了。記事比較的是間接的,記言比較的是直接的。記言大部分照說的話寫下來,雖然也須略加剪裁,但
是盡可以不必多費心思。記事需要化自稱為他稱,剪裁也難,費的心思自然要多得多?!翱商睿荷袝?。
(2)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結合"如果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編撰者將自己慶幸,在經
典訓練上,盡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兒"可知,這里把《經典常談》比作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指通過閱讀《經
典常談》,讀者能夠領略到經典的魅力,進而開始對經典感興趣,主動去閱讀。結合"可是如果讀者念了這
部書,便以為已經收到了經典訓練,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筌(quan,捕魚的竹器)為魚,未免辜
負編撰者的本心了"可知,這里把《經典常談》看作是捕魚的工具,是走進經典的工具,而要真正的了解經
典,走進經典,則要去閱讀經典本身,通過閱讀經典名著本身,理解經典名著的意義。
9.八年級(3)班全體同學共同閱讀名著,下面是老師給同學們布置的任務,請你參與并完成。
三是“①",會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為一個字,這一個字的意義是那幾個字的意義積成的,
如“止”“戈”為“武”,“人”“言”為“信”等。四是“②",也是兩個字合成一個字,但
一個字是形,一個字是聲;形聲意符,聲是音標。如“江”“河”兩字,“5”(水)是形,“工”“可”
是聲。但聲也有兼義的。如“淺”“錢”“賤”三字,“水”“金”“貝”是形,同以“戔”為聲;但水
小為“淺”,金小為“錢”,貝小為“賤”,三字共有的這個“小”的意義,正是從“戔”字來的。
(1)根據原著,在文中橫線上填寫造字法的名稱。
⑵上文選自朱自清的《經典常談》,請簡要概括《經典常談》的主要內容。
【答案】⑴①會意②形聲
⑵《經典常談》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等經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
的情況,展示了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詳解】(1)本題考查造字法。
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所以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并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結合“會合兩個或
兩個以上的字為一個字,這一個字的意義是那幾個字的意義積成的"可知,①會意;
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
相同或相近發音。結合"也是兩個字合成一個字,但一個字是形,一個字是聲;形聲意符,聲是音標"可知,
②形聲。
(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介紹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經典的啟蒙讀物,內容按照歷史
發展的脈絡,梳理了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
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詩、文等經典內容,全書見解精辟,文筆優美,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
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指南,也是國學入門書,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藝術
特色:①內容簡潔精辟,不故作高深。②不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眾所能接受的廣度。③這是一本寫
給中學生看的書,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強。④語言流利暢達,娓娓道來,常有引人入勝之處。
10.班級開展"《經典常談》閱讀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問題。
經典呈現問題探究
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該文段選自《經典常談》中的《_》(填篇
只要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著費話。重疊可以說原名)這一篇。
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文段中所說的"重疊"就是我們學過的—的形
式。
到了孔子時代,賦詩的事已經不行了,孔子卻采取了斷章取義③“斷章取義"原指不顧原意而孤立地截取
的辦法,用詩來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其中一段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本段中孔子卻
如磨”,本來說的是治玉,他卻將玉比人,用來教訓學生做學"斷章取義"、"將玉比人"。你是怎么理解
問的工夫。的?
【答案】①《詩經》②重章疊句③我認可孔子的做法、孔子的做法有道理(肯定態度)。此乃"巧用",孔
子借治玉來教化人,明確做學問(或培養人)與打磨玉器一樣都需要有不斷雕琢、不斷精進的過程(明確
共同點即可)。用詩句來表情達意更具體形象。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常識。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的著作。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
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歷史脈絡。全書對經典的梳
理與講解,不僅知識上簡潔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范;讓古文對讀者來說更為親近、熟悉,
從而啟發讀者的興趣,是讀者概覽中國古典文學的不二之選。
(1)本題考查識記名著內容。根據選文"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只要
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著費話”和《經典常談》的提示,可知,出自《詩經》;
(2)本題考查識記名著內容。根據選文"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可知,此處填:重章疊句;
(3)本題考查理解名著內容。
應該對孔子的做法持肯定態度。此乃"巧用",結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來說的是治玉,將玉比人。他
卻用來教訓學生做學問的工夫"可知,做學問就像"治玉",需要對做學問的人不斷打磨推敲,使之永不滿足,
不斷進取,精益求精,日臻完善,保持上進之心。
11.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小明最近一邊閱讀《經典常談》,一邊進行知識整理和心得總結,
請你幫助他完成讀書筆記的撰寫。
(1)小明閱讀《經典常談》所做的筆記里,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說文解字》是西漢許慎所作,書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還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釋
了書中每個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兇,周代有了筮法,作為卜法的輔助,以蓍草數目的奇偶來斷定吉兇。
C.《尚書》是中國最早的記言的歷史,《尚書》經歷了戰亂、流亡更迭,其偽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證實。
D.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其中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
(2)請你仿照示例,結合《經典常談》中《(詩經)第四》一章的內容以及語文素養積累,體會"詩言志”的
育人作用。
原句原意教育意義
做學問要精益求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鏗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將玉比人。
精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可以用來琢磨玉器。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A
⑵為人做事要有始有終,矢志不渝。要善于借助別人(或聽取別人的意見)幫助自己改正缺點。
【詳解】(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A.有誤?!墩f文解字》是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
故選Ao
(2)本題考查閱讀啟示。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原義: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這說明人們做事常常"有始無
終""有頭無尾",沒有好的結果;啟發我們做事有始有終,堅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義: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可以用來琢磨玉器。玉器可以借助"它山之石"來打磨,
啟發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要懂得“借力",善于聽取他人意見使自己不斷完善(幫助自己改正缺點)。
12.下面是朱自清先生《經典常談》的目錄節選,請根據興趣,任選其中的一篇,結合《經典常談》中的
相關內容,簡要談談自己感興趣的原因。
《經典常談》目錄(節選)
《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三禮第五《春秋》三傳第六《史記》《漢書》第九諸子第十
文第十
《尚書》第三四書第七辭賦第十一
《詩經》第四《戰國策》第八詩第十二
【答案】《四書》中的《論語》是我最感興趣的經典之一?!墩撜Z》是一部關于儒家思想的著作,由孔子
及其弟子們的言論所組成。它匯集了孔子本人及其弟子們的話語,涵蓋了禮、樂、政、法、射、御等多個
領域,是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編撰的國學研究專著,原名《古典常談》,于民
國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編著完成。它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把中國古
代重要文獻典籍的基本知識,用簡練明曉的文字加以介紹,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
《〈說文解字〉第一》,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文工具書著作,是中國最
早的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周易〉第二》重要組成部分一一八卦說起,介紹了:五行八卦和生活密切相關,八卦真正的由來(筮法),
解釋八卦吉兇的辭為爻,卦爻的集合為《周易》,《周易》怎么成儒家經典的,《周易》怎么一步步登頂
《六經》之首的,以及《周易》的民間發展。
三禮一一《禮記》《周禮》《儀禮》,本章內容清晰明了,從日常生活寫起,先介紹"禮",分別介紹了宗教
的禮,和普通人事的禮,然后介紹“樂”,最后介紹三禮的內容和發展?!洞呵锶齻鳎ǖ诹繁菊轮饕榻B
樂孔子著《春秋》的傳說,三傳的由來、內容、弊端和區別,其中重點介紹了《左傳》?!丁此臅档谄摺?/p>
圍繞著朱熹展開,開篇介紹了四書為哪四部書,然后介紹了古時四書的用途一一科舉指定用書,接著梳理了
四書的排列順序,同時也解釋了四書為啥是這四本書,繼而介紹了四書的內容和朱熹所著相注書,最后解
釋了朱熹注四書的原因。主要內容:四書包括哪些書一一四書古時的用途一一"四書"如何成為"四書"的("四
書”的由來)一一"四書"的兩種排序一一"四書"的內容。
《〈戰國策〉第八》先介紹周朝末期禮崩樂壞的時代背景,然后寫動不動就兵戈相見戰國時代,繼而引出縱
橫家這一應運而生的特殊群體,朱自清對縱橫家進行了非常辛辣和精彩的評論,完美的解釋了何為"以順為
正者"。最后引出《戰國策》,整個內容水到渠成,極其流程,讀完有一種舒暢之感。
《〈史記〉<漢書〉第九》開篇從總體概述了《史記》和《漢書》的內容、體例、地位價值,然后分別介紹了
兩部著作的作者和具體內容,總后再把二者放在一起,進行總的評價,采用了總分總的格式,閱讀起來很
輕松。
《諸子第十》從諸子產生的歷史背景入手,介紹了諸子的出身和興起,然后以孔子儒學為首,逐一介紹諸
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最后寫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春秋戰國時代言論思想極
端自由的浪潮平息了,落筆分,收筆合,大開大合,介紹的很系統。主要內容:諸子百家產生背景,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楊朱、老子、莊子)、名家、法家、陰陽家,漢代罷黜百
家獨尊儒術。
《辭賦第十一》中辭的部分,先從端午節的由來說起,介紹屈原可悲可嘆可敬的人生經歷,自然引出《楚
辭》中的屈原作品:《離騷》和《九章》各篇,詳細介紹了《離騷》《九章》的內容、風格、思想情感,
宋玉和景差的作品一語帶過。最后講解《楚辭》一書的由來。然后過渡到對"賦”的介紹。
《詩第十二》按時間順序進行介紹,這同時也是詩歌發展的順序,著重介紹每個時代的代表性詩人,或者
對詩歌發展起到或推動或轉折作用詩人。從漢樂府寫起,引出樂府詩,然后依次介紹漢獻帝、魏晉交替時
期五言詩的發展一一介紹晉代詩時著重介紹兩位詩人:陶淵明、謝靈運一一齊武帝永明年間的“宮體"詩一一
唐朝詩歌的發展,重點介紹李白、杜甫、韓愈——唐晚期詩歌重點介紹杜牧,李商隱一一南宋詩重點介紹蘇
軾、黃庭堅,三大詩人:楊萬里,范大成,陸游。最后進行總結,表明歷代詩歌各有所長。
《文第十三》以時間為順序,從辭到文,介紹了文的發展歷程,由辭到文,其中包括:卜辭、訟辭、春秋
戰國辯者的說辭、第一種私家著作《論文》、諸子百家之文、寓言、以《春秋左氏傳》為代表的記事文、
第一部由自己系統的史書《史記》、辭賦、佛典的翻譯、群經的義疏、新體"古文"(散文)、語錄、傳奇、
話本、八股文。本章包含內容很多,但是條理清晰,繁而不亂。由此可知,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數目談談
感興趣的原因。
13.學校讀書節活動正如火如荼地舉行,校園小記者在八年級活動區域內進行隨機采訪,請你接受訪問并
回答下面問題。
⑴小記者:這位同學,你好!相信你應該讀過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對經典有著自己的研讀和理解。請
問你最喜歡里面提到的哪部經典?說說你的理由。
(2)小記者:《經典常談》里不見得所有篇目我們都有興趣,若進行選擇性閱讀,你的興趣點在哪一方面?
會選擇哪些篇目來讀?
【答案】⑴示例一:你好!我最喜歡的經典是《詩經》,里面的詩歌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
與徭役等古時的社會風貌,讓我了解到古人的生活,也更激發了我學習詩歌的興趣。
示例二:你好!我最喜歡的經典是《論語》,書中記錄的關于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的
語句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教育,引導我成為一個有堅定志向、努力學習、善于自省的人。
(2)示例一:我喜歡歷史,所以我會選擇《春秋》《戰國策》《史記》《漢書》(兩篇即可滿分)。
示例二:我喜歡漢字文化,我會選擇《說文解字》篇。
示例三:我喜歡古典詩歌,我會選擇《詩經》篇、“辭賦"篇、"詩"篇。(篇目內容跟興趣愛好要相符)
【詳解】(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和名著內容理解。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結合自己的積累識記和興趣
愛好作答即可?!督浀涑U劇肥侵熳郧寰幾膰鴮W研究專著。該書是學術性的普及讀物,全書一共十三篇,
每一篇都是專題研究的成果。它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把中國古代重要文獻典籍的基本知識,用簡
練明曉的文字加以介紹,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督浀涑U劇穬热莅ā墩f文解字》《周易》《尚書》《詩
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共十三個專題。
示例:小記者,你好!我最喜歡的經典是《說文解字》,這本書是由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
文工具書著作,是中國最早的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閱
讀這本書,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國的文字,也更激發了我對文字的好奇心和熱愛。
(2)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的理解識記。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結合自己的積累識記和興趣愛好作答即可。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編撰的國學研究專著。該書是學術性的普及讀物,全書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專
題研究的成果。它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把中國古代重要文獻典籍的基本知識,用簡練明曉的文字
加以介紹,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督浀涑U劇穬热莅ā墩f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
《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共十三個專題。
示例:我喜歡文學,選擇“詩、文"來讀。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后面的問題。
詩的源頭是歌謠。歌謠沒有書,存在人們的記憶里,口口傳唱。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
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徒歌也有節奏,手舞腳蹈便是幫助節奏的:可是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些。到了《詩
經》時代,有了琴瑟鐘鼓,已是洋洋大觀了。歌謠的節奏,最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
主,只要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著廢話。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
字數的均齊,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趣的漢字課件30
- 中級銀行管理-2025中級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銀行管理》模擬試卷1
- 防欺凌安全教育班會
- 物聯網在智能冰箱中的應用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第4版)盛驟 主界面學習資料
- 防燒燙傷安全教育小班
- 配電柜內部絕緣零件更換規則
- 新興市場企業海外市場拓展與品牌推廣方案
- 出版行業數字化內容編輯與發行平臺方案
- 石油化工行業生產流程與工藝控制手冊
- 第12課 踢足球(教學實錄)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新世紀版
- 《皮膚病中成藥導引》課件
- 湖北省武漢市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考考前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健康行業調研報告
- 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制度流程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 《貓》學習任務群教學設計
-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教案
- 播音主持說新聞課件
- 組織拳擊比賽行業市場突圍建議書
- 2024年上海市安全員-B證(項目負責人)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