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預案TOC\o"1-2"\h\u17420第一章應急預案總則 3256511.1編制依據 3226211.2編制目的 3195641.3適用范圍 3213181.4應急預案體系 422417第二章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4313182.1應急指揮部 4216402.1.1應急指揮部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統一領導、協調和指揮應急資源保障工作。 4189802.1.2應急指揮部由部門、專業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組成,成員包括部門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等。 4147602.2應急指揮機構職責 490272.2.1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總體預案,明確應急資源保障的目標、任務、措施和流程。 46232.2.2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的預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恢復重建工作。 49332.2.3制定應急資源保障資金、物資、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調配方案。 430132.2.4指導和協調各級應急指揮部及其工作小組開展工作。 4226002.2.5負責向上級和相關部門報告應急資源保障工作情況,協調爭取外部支持。 4275282.3應急工作小組 443882.3.1應急工作小組是應急指揮部下的具體執行機構,負責落實應急指揮部的決策和指令。 4258982.3.2應急工作小組根據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需要,分為綜合協調組、物資保障組、資金保障組、技術保障組、人員保障組等。 5127232.3.3各應急工作小組職責如下: 5278292.4各級職責劃分 5108902.4.1市級應急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組織、指揮和協調。 5292922.4.2縣級應急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具體實施。 5278612.4.3鄉鎮應急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落實。 5176262.4.4村(居)民委員會:負責協助做好本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的相關工作。 5283532.4.5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按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應急資源保障工作。 51050第三章應急資源調查與評估 5204973.1資源調查 5144893.1.1調查目的 521563.1.2調查內容 6288313.1.3調查方法 654263.2資源評估 690563.2.1評估目的 627733.2.2評估內容 6198183.2.3評估方法 6199693.3資源分類與標準 665663.3.1資源分類 669503.3.2資源標準 7172283.4資源數據庫建設 7304883.4.1數據庫建設目的 71133.4.2數據庫建設內容 7148133.4.3數據庫建設方法 7545第四章應急資源儲備與管理 7115054.1儲備策略 7159004.2儲備設施 7165064.3儲備物資管理 860664.4儲備物資調配 814146第五章應急資源調度與供應 8267115.1調度原則 8264905.2調度流程 9117385.3調度協調 9242055.4供應保障 94975第六章應急資源采購與保障 10267616.1采購政策 10296726.2采購程序 10163706.3保障措施 1199366.4采購合同管理 114340第七章應急資源運輸與配送 11141497.1運輸方式 1149377.2運輸保障 12232407.3配送流程 12285037.4配送效率 125997第八章應急資源信息管理 13172938.1信息收集 13204028.1.1目的與任務 13165488.1.2信息來源 1363628.1.3信息收集方法 1334588.2信息處理 13318408.2.1信息整理 13151638.2.2信息分析 13180438.2.3信息報告 14201508.3信息共享 14296358.3.1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14226088.3.2信息共享平臺 14186218.3.3信息共享原則 1445258.4信息安全 14191698.4.1信息安全政策 14315268.4.2信息安全措施 14202008.4.3信息安全培訓 15321008.4.4應急預案 1511865第九章應急資源培訓與演練 15310269.1培訓計劃 1517119.2培訓內容 15160159.3演練組織 15139749.4演練評估 1628029第十章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更新 161280610.1修訂程序 16566910.2修訂內容 161952810.3更新周期 172337010.4更新流程 17、第一章應急預案總則1.1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地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結合我國公共衛生實際情況和應急資源保障需求進行編制。1.2編制目的本預案旨在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體系,明確應急資源保障的任務、職責、流程和措施,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國行政區劃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資源保障工作。具體包括:(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預警、應急響應和恢復重建等各階段;(2)各級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的具體措施和操作流程。1.4應急預案體系本預案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應急預案總則:闡述編制依據、編制目的、適用范圍和應急預案體系;(2)應急組織體系:明確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領導機構、協調機構和執行機構;(3)應急響應流程: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的啟動、執行和結束流程;(4)應急資源保障措施:詳細列舉各類應急資源的保障措施,包括物資、設備、技術、人員等;(5)應急資源保障協作:明確各級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協作關系;(6)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規定應急預案的演練、培訓及評估要求;(7)應急預案修訂與更新:闡述應急預案的修訂、更新及審批流程。第二章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2.1應急指揮部2.1.1應急指揮部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負責統一領導、協調和指揮應急資源保障工作。2.1.2應急指揮部由部門、專業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組成,成員包括部門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等。2.2應急指揮機構職責2.2.1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總體預案,明確應急資源保障的目標、任務、措施和流程。2.2.2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的預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恢復重建工作。2.2.3制定應急資源保障資金、物資、技術和人員等方面的調配方案。2.2.4指導和協調各級應急指揮部及其工作小組開展工作。2.2.5負責向上級和相關部門報告應急資源保障工作情況,協調爭取外部支持。2.3應急工作小組2.3.1應急工作小組是應急指揮部下的具體執行機構,負責落實應急指揮部的決策和指令。2.3.2應急工作小組根據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需要,分為綜合協調組、物資保障組、資金保障組、技術保障組、人員保障組等。2.3.3各應急工作小組職責如下:(1)綜合協調組:負責協調各應急工作小組之間的工作,保證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順利推進。(2)物資保障組: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調配、儲備和管理,保證物資供應的及時、充足。(3)資金保障組:負責應急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保證資金支持到位。(4)技術保障組:負責提供應急技術支持,保證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5)人員保障組:負責組織、協調應急人員隊伍,保證人員配備合理、培訓到位。2.4各級職責劃分2.4.1市級應急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組織、指揮和協調。2.4.2縣級應急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具體實施。2.4.3鄉鎮應急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落實。2.4.4村(居)民委員會:負責協助做好本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的相關工作。2.4.5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按照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第三章應急資源調查與評估3.1資源調查3.1.1調查目的為保證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調動和利用各類資源,本預案開展應急資源調查。調查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我國應急資源的分布、數量、質量及可用性,為應急資源保障提供基礎數據。3.1.2調查內容(1)人力資源:調查醫療衛生人員、防疫人員、志愿者等人力資源的數量、專業結構、分布情況等。(2)物資資源:調查醫療設備、防護用品、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資源的數量、種類、質量、儲備情況等。(3)設施資源:調查醫療衛生機構、防疫設施、隔離場所等設施資源的分布、容量、功能等。(4)技術資源:調查公共衛生監測、預警、檢測、救治等技術資源的現狀及發展趨勢。3.1.3調查方法采用現場調查、問卷調查、數據收集、訪談等方法,對各類應急資源進行調查。3.2資源評估3.2.1評估目的通過對應急資源的評估,了解資源的現狀、潛力及不足,為制定應急資源保障策略提供依據。3.2.2評估內容(1)資源數量評估:分析各類資源的數量是否滿足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需求。(2)資源質量評估:分析資源的質量是否符合應急救治標準。(3)資源分布評估:分析資源的空間分布是否合理,能否迅速響應公共衛生事件。(4)資源利用效率評估:分析資源在應急救治中的利用效率。3.2.3評估方法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應急資源進行評估。具體方法包括:統計分析、對比分析、層次分析法等。3.3資源分類與標準3.3.1資源分類根據資源的性質和用途,將應急資源分為以下幾類:(1)人力資源:醫療衛生人員、防疫人員、志愿者等。(2)物資資源:醫療設備、防護用品、藥品、醫療器械等。(3)設施資源:醫療衛生機構、防疫設施、隔離場所等。(4)技術資源:公共衛生監測、預警、檢測、救治等技術。3.3.2資源標準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制定應急資源標準,保證資源在應急救治中的質量和安全。3.4資源數據庫建設3.4.1數據庫建設目的建立應急資源數據庫,實現對應急資源的實時監控、查詢、分析和管理,為應急資源保障提供數據支持。3.4.2數據庫建設內容(1)數據采集:收集各類應急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等數據。(2)數據存儲:建立數據庫,存儲應急資源相關數據。(3)數據分析:對應急資源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4)數據更新:定期更新應急資源數據,保證數據庫的時效性。3.4.3數據庫建設方法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建立應急資源數據庫。同時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和隱私保護,保證數據庫的穩定運行。第四章應急資源儲備與管理4.1儲備策略為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過程中所需資源的充足與及時供應,應急資源儲備策略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預測:根據歷史數據和現實情況,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概率、影響范圍和所需資源種類、數量進行科學預測,為儲備策略提供依據。(2)合理布局:充分考慮地域、交通、人口等因素,合理布局應急資源儲備點,保證資源能在第一時間到達事發地點。(3)動態調整:根據應急資源使用情況、市場供需變化等因素,定期對儲備策略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應急需求。4.2儲備設施應急資源儲備設施應具備以下特點:(1)安全性:儲備設施應具備良好的安全防護措施,保證儲備物資在儲存過程中不受自然災害、盜竊等影響。(2)便捷性:儲備設施應位于交通便利的區域,便于應急資源在事發時的快速調度。(3)可擴展性:儲備設施應具備一定的擴展能力,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能導致的需求增加。4.3儲備物資管理應急資源儲備物資管理應遵循以下要求:(1)質量保障:儲備物資應保證質量合格,符合國家標準,避免因質量問題導致應急響應失敗。(2)定期檢查:對儲備物資進行定期檢查,保證物資處于良好狀態,發覺問題時及時處理。(3)信息化管理:建立應急資源儲備物資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物資的實時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4.4儲備物資調配應急資源儲備物資調配應遵循以下原則:(1)快速響應: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迅速啟動應急資源調配程序,保證物資能在第一時間到達事發地點。(2)合理分配:根據事發地點的應急需求,合理分配儲備物資,避免資源浪費。(3)協同作戰:與相關部門、單位協同配合,共同完成應急資源調配任務。(4)持續補充:在應急響應過程中,根據物資消耗情況,及時補充儲備物資,保證應急資源供應的持續性。第五章應急資源調度與供應5.1調度原則應急資源調度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法性原則:調度工作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保證應急資源的合理使用。(2)及時性原則:應急資源調度應迅速、高效,保證在最短時間內滿足應急需求。(3)針對性原則: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規模和需求,合理配置應急資源,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4)靈活性原則:在調度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靈活調整調度方案。5.2調度流程應急資源調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預警與評估: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信息后,及時組織專家進行評估,確定應急資源需求。(2)制定調度方案:根據評估結果,制定詳細的應急資源調度方案,包括資源類型、數量、調度時間、調度方式等。(3)調度指令發布:將調度方案報上級部門審批后,發布調度指令,通知相關部門和單位執行。(4)調度實施: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調度指令,迅速組織應急資源調度工作。(5)調度跟蹤與反饋:對調度過程進行實時跟蹤,及時了解應急資源使用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調度方案。5.3調度協調應急資源調度協調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內部協調:加強應急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協作,保證應急資源調度工作順利進行。(2)外部協調:與各級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外部單位建立良好的協調機制,共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應急資源調度信息平臺,實現應急資源信息的實時共享,提高調度效率。(4)資源整合:整合各類應急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應急資源利用效率。5.4供應保障應急資源供應保障應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應急資源儲備體系:根據應急資源需求,合理確定儲備品種、規模和布局,保證應急資源儲備充足。(2)優化供應鏈管理:加強應急資源供應鏈管理,保證應急資源在調度過程中的供應穩定。(3)強化物流保障:建立健全應急物流體系,提高應急資源運輸效率,保證應急資源及時送達。(4)提高應急資源質量:加強對應急資源生產企業的監管,保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滿足應急需求。(5)加強應急資源監測:對應急資源儲備、調度、供應等環節進行實時監測,保證應急資源供應保障工作落實到位。第六章應急資源采購與保障6.1采購政策為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的高效、有序采購,我國制定了一系列采購政策。主要包括:(1)優先采購原則: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優先采購具有應急功能的物資和設備,保障公共衛生安全。(2)公開透明原則:采購過程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保證采購活動的透明度。(3)價格合理原則:采購價格應合理,既要考慮市場行情,也要兼顧供應商的成本。(4)質量保障原則:采購的應急資源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保證使用安全。6.2采購程序應急資源采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需求確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際需求,明確采購物品的種類、數量、規格等。(2)采購計劃:制定采購計劃,明確采購時間、地點、方式等。(3)供應商選擇: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等方式,選擇具備相應資質和能力的供應商。(4)合同簽訂: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5)貨物驗收:對供應商提供的應急資源進行驗收,保證質量符合要求。(6)支付結算: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支付采購款項。6.3保障措施為保障應急資源采購的順利進行,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采購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職責。(2)加強采購人員培訓,提高采購能力。(3)完善采購監管制度,加強對采購活動的監督。(4)建立應急資源儲備制度,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5)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與合作,保證資源供應的穩定性。6.4采購合同管理應急資源采購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合同簽訂:保證合同內容完整、合法、有效,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2)合同履行:監督供應商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保證應急資源按時交付。(3)合同變更: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可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變更。(4)合同解除: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如供應商無法履行合同義務,可按照合同約定解除合同。(5)合同糾紛處理:對合同糾紛進行調解、仲裁或訴訟,維護雙方合法權益。(6)合同歸檔:將合同及相關資料進行歸檔,以便查閱和管理。第七章應急資源運輸與配送7.1運輸方式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過程中,運輸方式的合理選擇。本預案規定以下幾種主要運輸方式:(1)公路運輸:適用于近距離、時效性要求高的應急資源運輸。采用專業運輸車輛,保證運輸安全、快速。(2)鐵路運輸:適用于中遠距離、大量應急資源的運輸。優先選用高鐵、普速列車等快速交通工具。(3)航空運輸:適用于遠距離、時效性要求極高的應急資源運輸。采用民用航空、軍用航空等手段,保證資源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目的地。7.2運輸保障為保證應急資源運輸的安全、快速,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建立應急資源運輸指揮體系,明確各級職責,保證運輸任務的有效執行。(2)加強與交通運輸、鐵路、民航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優先保障應急資源運輸需求。(3)對運輸車輛、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證運輸工具的功能穩定。(4)對應急資源進行分類、打包,便于運輸和裝卸。(5)制定應急預案,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保證運輸過程的安全。7.3配送流程應急資源配送流程如下:(1)確定配送任務:根據應急資源需求,明確配送目的地、數量、品種等信息。(2)制定配送計劃:結合運輸方式、路線、時間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配送計劃。(3)組織配送力量:調動相關配送人員、車輛等資源,保證配送任務的有效執行。(4)實施配送:按照配送計劃,將應急資源安全、快速地送達指定地點。(5)驗收與反饋:對配送到的應急資源進行驗收,保證資源質量、數量無誤,及時向上級部門反饋配送情況。7.4配送效率提高應急資源配送效率,是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效果的關鍵。以下措施旨在提高配送效率:(1)優化配送路線,減少運輸距離和時間。(2)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提高配送過程中的信息化水平。(3)強化配送人員培訓,提高配送隊伍的專業素質。(4)建立應急資源儲備庫,實現快速調度和配送。(5)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提高配送效率。第八章應急資源信息管理8.1信息收集8.1.1目的與任務應急資源信息收集旨在全面掌握應急資源狀況,保證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準確地調動和分配資源。信息收集的任務包括:資源種類、數量、分布及狀態;資源供應渠道、儲備能力及調度情況;資源使用效率、消耗速度及補充需求。8.1.2信息來源信息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應急資源供應企業、物流公司、醫療機構;專業研究機構、專家庫;群眾舉報、媒體報道。8.1.3信息收集方法采用以下方法進行信息收集:數據挖掘與分析;問卷調查、訪談;實地調查、觀測;合作交流、信息共享。8.2信息處理8.2.1信息整理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形成結構化的數據。8.2.2信息分析運用統計學、數據挖掘等方法,對應急資源信息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資源供需狀況;資源分布特點;資源調度策略;資源利用效率。8.2.3信息報告根據分析結果,編制應急資源信息報告,內容包括:資源概況;資源調度與分配;資源補充與保障;存在問題與建議。8.3信息共享8.3.1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企業、社會團體等多方參與的應急資源信息共享機制,保證信息暢通。8.3.2信息共享平臺搭建應急資源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以下功能:數據查詢與檢索;信息發布與推送;資源調度與指揮;信息反饋與評估。8.3.3信息共享原則遵循以下原則進行信息共享:公平、公正、公開;及時、準確、高效;安全、保密、合規。8.4信息安全8.4.1信息安全政策制定應急資源信息安全政策,保證信息安全。8.4.2信息安全措施采取以下措施保障信息安全:信息加密、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權限管理;數據備份、恢復與容錯;安全審計、風險評估。8.4.3信息安全培訓加強應急資源信息安全培訓,提高人員安全意識與操作技能。8.4.4應急預案針對信息安全事件,制定應急預案,保證應急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穩定運行。第九章應急資源培訓與演練9.1培訓計劃為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工作的有效開展,制定以下培訓計劃:(1)培訓對象:應急資源保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及志愿者。(2)培訓時間:每年定期舉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培訓周期。(3)培訓方式: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包括理論授課、實操演練、案例分析等。(4)培訓目標:提高應急資源保障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9.2培訓內容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資源保障政策法規及制度。(2)應急資源保障流程、任務及職責。(3)應急資源種類、用途及調配方法。(4)應急資源保障信息化建設。(5)應急資源保障案例分析與討論。(6)應急資源保障實操演練。9.3演練組織(1)演練目的:檢驗應急資源保障預案的實用性,提高應急資源保障能力。(2)演練頻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產生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 暑假預習云名著《世說新語》之“德行”卷
- 2024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航旅縱橫校招新增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4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動畫片的今昔(教案)-2023-2024學年人美版(2012)美術六年級下冊
- 人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簡譜)第一單元《音樂實踐》教學設計
- 人教版 (PEP)三年級下冊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Part A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教學設計:5.3.1《皇權膨脹》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B教學設計
- 奧爾夫音樂節奏課件培訓
- 實驗室智能化設備的技術發展與趨勢
- 2024年漢川市人民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新版)多旋翼無人機超視距駕駛員執照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全冊課堂作業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Python編程真題及答案解析(共10套真題)
- 再生資源垃圾中轉處理方案
- 2024年高中歷史 第14課 當代中國的外交說課稿 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
- 應用化工技術專業實習總結范文
- 幼兒園課堂教學目標培訓
- 【MOOC】人工智能:模型與算法-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穴位注射法中醫護理課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