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培訓課件:《經穴推拿術》_第1頁
中醫(yī)培訓課件:《經穴推拿術》_第2頁
中醫(yī)培訓課件:《經穴推拿術》_第3頁
中醫(yī)培訓課件:《經穴推拿術》_第4頁
中醫(yī)培訓課件:《經穴推拿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穴推拿術

【概念】

經穴推拿技術以按法、點法、推法、叩擊法等手法作用于經絡腧穴,具有減輕疼痛、調節(jié)胃腸功能、溫經通絡等作用的一種操作方法。。推拿學概述推拿,古稱按摩、按蹺、案扤等,是中醫(y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中醫(yī)外治法之一。《黃帝內經》、《黃帝歧伯按摩十卷》這兩部書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醫(yī)學的理論體系,確立了按摩作為一門醫(yī)療學科在中醫(yī)學體系中的地位。魏晉隋唐時期,設有按摩專科。“推拿”這一名稱首見于我國明代。《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小兒推拿秘訣》等著作就把按摩改稱為推拿。CONTENTS目錄01適用范圍APPLICABILITY02操作前準備PREPARATORYWOEK03操作方法BASICOPERATION04注意事項PAYATTENTIONTO壹適用范圍適應癥

各種急慢性疾病所致的痛癥,如頭痛、肩頸痛、腰腿痛、痛經以及失眠、便秘等癥狀。貳操作前準備評估1.病室環(huán)境,保護病人隱私安全。2.主要癥狀、既往史、是否妊娠或月經期。3.推拿部位皮膚情況。4.對疼痛的耐受程度。01告知1.推拿時及推拿后局部可能出現(xiàn)酸痛的感覺,如有不適及時告知護士。2.推拿前后局部注意保暖,可喝溫開水。02用物準備治療巾,必要時備紗塊、介質、浴巾、屏風03叁操作方法基本操作方法

1.核對醫(yī)囑,評估患者,做好解釋,調節(jié)室溫。腰腹部推拿時囑患者排空二便。2.備齊用物,攜至床旁。3.協(xié)助患者取合理、舒適體位。4.遵醫(yī)囑確定腧穴部位、選用適宜的推拿手法及強度。5.推拿時間一般宜在飯后1~2h進行。每個穴位施術1~2分鐘,以局部穴位透熱為度。6.操作過程中詢問患者的感受。若有不適,應及時調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發(fā)生意外。7.操作結束協(xié)助患者著衣,安置舒適臥位,整理床單位。常見疾病推拿部位及穴位(一)頭面部頸項部

胸腹部取穴上印堂、太陽、頭維、攢竹、上睛明、魚腰、絲竹空、四白等。取穴風池、風府、肩井、天柱、大椎等。

取穴天突、膻中、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天樞等。

常見疾病推拿部位及穴位(二)腰背部肩部及上肢部臀及下肢部取穴肺俞、腎俞、心俞、膈俞、華佗夾脊、大腸俞、命門、腰陽關等取穴肩髃、肩貞、手三里、天宗、曲池、極泉、小海、內關、合谷等

取穴環(huán)跳、居髎、風市、委中、昆侖、足三里、陽陵泉、梁丘、血海、膝眼等。

常見推拿手法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間關節(jié)部著力于施術部位,持續(xù)地進行點壓,稱為點法點法以一定力按壓在施術部位,帶動皮下組織做環(huán)形運動的手法。用手特定部位,或用特制的器械,在治療部位反復拍打叩擊的一類手法,稱為叩擊類手法叩擊法點法①拇指端點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緊靠于食指中節(jié),以拇指端著力于施術部位或穴位上。前臂與拇指主動發(fā)力、進行持續(xù)點壓。亦可采用拇指按法的手法形態(tài)、用拇指端進行持續(xù)點壓。(最常用)②屈拇指點法:屈拇指,以拇指指間關節(jié)橈側著力于施術部位或穴位,拇指端抵于食指中節(jié)橈側緣以助力。前臂與拇指主動施力,進行持續(xù)點壓。③屈食指點法:屈食指,其它手指相握,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jié)突起部著力于施術部位或穴位上,拇指末節(jié)尺側緣緊壓食指指甲部以助力。前臂與食指主動施力,進行持續(xù)點壓。揉法①拇指揉法以拇指羅紋面著力按壓在施術部位,帶動皮下組織做環(huán)形運動的手法。以拇指羅紋面置于施術部位上,余四指置于其相對或合適的位置以助力,腕關節(jié)微屈或伸直,拇指主動做環(huán)形運動,帶動皮膚和皮下組織,每分鐘操作120~160次。揉法②中指揉法以中指羅紋面著力按壓在施術部位,帶動皮下組織做環(huán)形運動的手法。中指指間關節(jié)伸直,掌指關節(jié)微屈,以中指羅紋面著力于施術部位上,前臂做主動運動,通過腕關節(jié)使中指羅紋面在施術部位上做輕柔靈活的小幅度的環(huán)形運動,帶動皮膚和皮下組織,每分鐘操作120~160次。為加強揉動的力量,可以食指羅紋面搭于中指遠側指間關節(jié)背側進行操作,也可用無名指羅紋面搭于中指遠側指尖關節(jié)背側進行操作。揉法③掌根揉法以手掌掌面掌根部位著力按壓在施術部位,帶動皮下組織做環(huán)形運動的手法。肘關節(jié)微屈,腕關節(jié)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彎曲,以掌根部附著于施術部位上,前臂做主動運動,帶動腕掌做小幅度的環(huán)形運動,使掌根部在施術部位上環(huán)形運動,帶動皮膚和皮下組織,每分鐘操作120~160次。叩擊法

各種叩擊法操作時,用力應果斷、快速,擊打后將術手立即抬起,叩擊的時間要短暫。擊打時,手腕既要保持一定的姿勢,又要放松,以一種有控制的彈性力進行叩擊,使手法既有一定的力度,又感覺緩和舒適,切忌用暴力打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手法技巧要求持久——手法能按要求持續(xù)運用一定時間均勻——手法動作要有節(jié)奏性,速度不要時快時慢,壓力不要時輕時重。有力——手法必須具有一定的力量柔和——手法要輕而不浮,重而不滯,用力不可生硬粗暴,變換動作要自然。腹部疾患推拿常用穴位1.天樞:臍旁2寸。大腸的“募穴”。2.足三里: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3.上脘:臍上5寸。任脈與足陽明、手太陽經交會穴。4.中脘:臍上4寸。5.下脘:臍上2寸。任脈與足太陰經交會穴。6.氣海:臍下1.5寸。本穴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7.關元:臍下3寸。8.上巨虛:犢鼻穴下6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腹部推拿手法1.摩法:雙掌重疊摩腹部30圈。2.揉法:疊掌揉腹,用全掌、掌根或大小魚際著力于按摩部位,帶動皮下組織做回旋運動。3點按法:穴位選擇正確,用指腹點按穴位,力度適中,注意指甲不要接觸患者皮膚,每個穴位點按1~2分鐘.其他推拿手法摩法:術者用食、中、無名指指面或大魚際肌腹或手掌面,著力于一定治療部位,通過肩關節(jié)在前外方向的小幅度環(huán)轉,使著力面在治療部位做有節(jié)奏的環(huán)形平移摩擦的手法,稱摩法。其中據著力面,可分為指摩法、魚際摩法與掌摩法其他推拿手法滾法:用手掌尺側面的背部及掌指關節(jié)背側突起處,在操作部位做來回翻掌、旋轉動作稱滾法。推法:用指、掌、拳面等部位緊貼治療部位,運用適當?shù)膲毫ΓM行單方向的直線移動的手法稱為推法。腫瘤或感染患者、女性經期腰腹部慎用,妊娠期腰腹部禁用。操作前應修剪指甲,以防損傷患者皮膚。操作時用力要適度。操作過程中,注意保暖,保護患者隱私。使用叩擊法時,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禁用、心臟搭橋患者慎用。操作注意事項經穴推拿意外:暈厥表現(xiàn):患者由于精神緊張或體質特別虛弱或過度勞累,或術者手法過重過強,患者在接受推拿治療過程中,可突然出現(xiàn)頭暈目眩,心慌氣短,胸悶泛吐,嚴重者四肢厥冷,出冷汗,甚至昏倒等現(xiàn)象。處理:發(fā)生后應立即停止手法,將患者,取頭稍低位,輕者靜臥片刻或給服溫開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復,重者可配合掐人中、老龍、十宣或配合其他療法。經穴推拿意外:皮下出血臨床表現(xiàn):由于手法過重,或時間過長,或患者有血小板減少癥,或年老性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在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