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課題釋疑理內容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最苦與最樂》。之前,大家已經閱讀了課文,我想先問問大家,發現課文標題的特點沒有?
生1:是一個并列短語。
生2:前后兩個詞語之間意思相反。
師:像這樣的標題大家還見過嗎?
生3:本冊還有一篇課文《重復與變化》。
師:大家覺得這樣的標題好嗎?
生4:很好!很引人注目。
生5:能夠引起讀者對內容的思考,思考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師:它們之間是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我們將這個題目改為“樂從苦中來”,行不行?
生6:不行,文章并不是寫苦與樂的關系的。
師:那就改成“苦與樂”,可以吧?
生7:也不行,改后的題目太寬泛了。作者談的不是一般的“苦與樂”,而是苦與樂的典型情況,也就是“最苦”和“最樂”的事。
生8: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最苦和最樂的事各是什么。
師:作者認為最苦與最樂的事到底是什么呢?
生9:最苦的事是未盡責任,最樂的事是盡了責任。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文中能找到證據嗎?
生10:第1段開頭寫到“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第3段開頭寫到“自然責任盡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師:看來最苦與最樂的事都與責任有關系。(板書:未盡——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看來題目不能改了,改了與文章內容不太相符。那將題目改成“最樂與最苦”,總可以吧?
生11:還是不能改,因為文章的順序是先寫最苦,后寫最樂。
師:除了順序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12:一般說先苦后甜,先寫苦,再寫樂,符合人們的思維規律。
生13:這種“最苦”,一般的人不容易體會,放在前面寫引人注意些。
師:俗話說,快樂易寫,痛苦難描,所以作者將“最苦”先寫,重點寫。那文章到底哪些地方寫“最苦”,哪些地方寫“最樂”呢?
生14:第1、2段寫最苦,第3段寫最樂。
師:第4、5兩段是在寫什么呢?(生概括不上來。)請同學們一起將這兩段文字再默讀一遍吧!
生15:進一步論述人應該勇于承擔責任,不能逃避責任。
師:這與課題有關系嗎?
生16:這是對文章中心論點的深化,道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二、文本解讀觸心靈
師:通過大家對文題的審讀,我們基本了解了課文內容,但是這不算讀懂了課文。真正讀懂課文還得走進作者的思想,走進作者的情感,從文中讀出自己的影子來。怎么讀出自己的影子來呢?比如老師讀“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這句話,就想到我今天上這節課,這么多老師來聽課,給了我壓力,我就有了一種責任。要是我推掉這節課,身體可能會輕松些,但是我就會擔心其他老師們會怎樣評價我,也許就有人說:他還是骨干教師呢!這樣一種良心的不安可能就背負一學期,甚至更長的時間。要是今天的課同學老師都滿意,我想我也會快樂好長時間。所謂讀出自己的影子,就是把自己放到文中,和作者感情共鳴,和作者思想碰撞,就是邊讀書邊想文中所說的有沒有道理。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準某一處細細品味,看是否能讀出自己的影子,待會我們一起來分享。
(生活動后交流。)
生1:“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這句話很形象。上周老師布置的作業我沒有完成,就總是擔心老師找我、罰我,害怕老師當眾批評我,可謂是戰戰兢兢!
師:你是應盡的責任沒盡到,所以苦了。
生2:讀“答應人做一件事……”這段話,我深有感觸。上學期放假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約定出去好好輕松一下。可結果父母以不安全為由怎么也不讓我出來,于是我失約了。我覺得很沒面子,都怕見到這幾個同學了。
師:守誠信是一種責任。
生3:我對這句話不太贊同,“人生沒有苦痛,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更加重的了”。我想要是一個人得了重病,生不如死又無法治愈,那應該比這更痛苦吧!
生4:我不贊成,生老病死的痛苦乃人生難免的事,想穿了也就無所謂了。但是沒盡責任的痛苦是人為造成的,是心理的苦,無法排解。身體的苦只是身體疼痛罷了,那種良心的煎熬才是真苦。
師:這說明心里的苦大于身體NextPage][的苦。
生5:“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我昨天晚上為了一個數學題熬夜至十二點鐘了,幾次都想放棄了,但是苦思冥想做完了以后,產生了一種成就感,特別快樂!
生6:“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我覺得我們學習就是盡責任。一學期結束了,期末考試又考得好,這就是我們學生最大的快樂了。像班上的趙俊年同學,我想他一定很快樂!
師:你說了不算,我們聽聽他自己怎樣說。
(生笑。)
生7:我有時也不快樂,就是作業沒有做完的時候。不過有一件事曾使我感到最快樂:今年春季開學的時候,我坐在窗邊,發現玻璃破了,寒風直往教室里灌,我想可能是我在上學期放假的時候忘記了關窗,所以玻璃被風吹破應是我的責任。隨后,老師重新排了座位,我沒有坐在窗邊,但是看到坐在窗邊的同學忍受著寒冷,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第二天,我把這塊玻璃補上了,看到同學們不再寒冷,我心里真的感到很快樂。
(掌聲。)
師:趙俊年是個勇于承擔責任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
苦樂有時是相輔相成的,俗話說苦盡甘來,先苦后甜,苦中作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然樂的時候也不能忘形,否則就會樂極生悲!
三、寫法探究析特點
師:通過交流,我想大家應該形成了共識,大家一起說說,最苦的事是——
生(眾):未盡責任。
師:最樂的事是——
生(眾):盡了責任。
師: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么大的話題說得入情入理,讓我們感同身受呢?請大家再挖掘一下課文,找一找你最喜歡的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看能不能從寫作上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樣來寫的呢?
(生活動。)
師: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發現。
生1:文章開頭運用自問自答的形式,就像與讀者促膝談心,讀起來很親切。
師:這是設問的句式,也是一種修辭方法。還有一種句式容易和它混淆,文中出現過嗎?
生2:在最后一段里面有:“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這是用了反問,起到強調作用,意思就是不能躲。
師:還有其他發現嗎?
生3:文中還多處引用了古語、俗語,使文章很有說服力。例如“如釋重負”、“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就非常形象地論述了盡了責任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師:引用古語、俗語、名人語錄來講道理,就叫作道理論證;用到的這些詞語、句子就叫作道理論據。
生4:第四段也用到了道理論證,論述了君子終生都在盡責任。
師:這里面還有其他論證方法嗎?
生5:還有舉例論證,舉了圣賢豪杰、仁人志士的例子。
師:其實我們從文章的課題就能感受到這篇文章最主要的論證方法,大家發現了嗎?
生6:對比論證。
師: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把道理講透徹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大家還能從語言上作些發現嗎?
生7:語言非常形象。例如文章第二段開頭,把那種未盡責任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就好像是寫我們自己一樣。
師:那你把這段讀讀看,要讀出這種形象感來。
(生讀。)
生8:文章還有很多口語化的語言,例如“翻過來看”、“罷了”、“到底”等詞,把非常嚴肅的話題變得很親切,讓讀者容易接受。
生9:文章的語言也非常準確,例如“大抵天下事”,作者就沒說所有天下事,避免了絕對化。
四、你說我說明責任
師:梁啟超是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中國文壇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中國近代文學的新局面。他被譽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在他五十七年的人生歷程中,承擔著民族、國家、社會的責任,可以說經受著苦難,也享受著快樂!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責任究竟有些什么呢?
我看到很多同學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門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們把這種等待化為了一種責任;晚上放學回家,他們必然會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這是把對孩子的服務當成了一種責任;每天早上,他們又把洗凈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頭,這是把對孩子的關愛當成了一種責任。責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實體現在點滴的生活細節中。同學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了嗎?
生1:責任是一筆不茍地完成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責任是每節課上回應著老師的指導積極地思考,責任還是每一次考試考出滿意的分數。
生2:責任是早晨離開家時給父母一個平安的承諾,責任是每天回到家里給父母一個感激的微笑,責任還是懂得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
師:有首歌寫道:“說句心里話,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發。說句那實在話,我也有愛,常思念那個夢中的她,夢中的她。來……既然來當兵,來……就知責任大,你不扛槍,我不扛搶,誰保衛咱媽媽誰來保衛她,誰來保衛她!”是啊,正是這種責任才保證了社會的平安,才構建了社會的和諧。相信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對責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實感受到了自身的責任,那么就讓我們在盡責的同時感受人生的最樂吧!教學流程(1)導入課題:①播放多媒體課件:中央電視臺對抗“非典”戰士鐘南山等人的采訪。當記者問他們進入疫區時怕不怕,他們的回答是“怕”,“但還是要進去,因為這是醫護人員的責任”。②展示有關報道:有一個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絕接受隔離,導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觸被隔離的人數高達200多人。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這兩則報道,使學生明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人離不開社會,社會、家庭都需要人能負責任,同時對別人負責任就是對自己負責任。(2)作者簡介:課前布置學生通過網絡、書籍等查找有關梁啟超的資料,課堂上請學生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教師可結合課文注釋,明確有關要點: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曾參與“戊戌變法”,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文風:流暢、犀利、凝煉著作:《飲冰室合集》(3)課文朗讀:朗讀時教師加以指導,明確一些較難的字詞的音義:①注音:契約(qì)攬(lǎn)悲天憫人(mǐn)②結合文中注釋解釋詞語:失意、如釋重負、無入而不自得、悲天憫人③補充解釋詞語:莫若:不如。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契約:證明出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文書。任重道遠:任務繁重,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仁人志士:有仁愛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負的人。(4)師生討論課文內容:①理清文章結構:第一步:先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填寫以下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人生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根據答案再次討論,理清課文結構,從而明確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三、(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②分析課文:A討論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a、作者使用設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嗎?點撥:貧→知足;失意→安分;老死→達觀。作者認為它們可以從心態上、觀念上去排解。b、接著作者順勢提出自己的見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請用原文回答。明確: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c、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點撥:找出論說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第2自然段:a、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事例。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于對自己。b、學生討論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對人的責任: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c、找出“不盡責任最苦”的原因。點撥:關鍵詞句——“良心”的監督、時時刻刻,至死不已、這種“苦”,無法排解,也不能逃躲。明確:1、2自然段的關系是主論與輔論的關系。第1段提出觀點,第2段進一步指出有關的種種情況和狀態。B、討論第二部分:a、什么事最快樂呢?明確: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b、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由學生找出,并講講它們的含義。有關句子有: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孔子——無入而不自得c、找出論說的句子,總結這一段的內容。有關句子: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小結:快樂之權,操之在己C、討論第三部分:a、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要說明什么?名言: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學生小組討論后總結:要說明“人生當勇于負責”。b、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點撥:從文中找出“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日日盡責任,便日日得苦中真樂。”小結:苦中真樂,是樂,不是苦。c、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內容呢?為什么這樣說?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說明。明確:說明了“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文中句子: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別。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d、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學生討論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最苦”和“最樂”?點撥: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最樂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別。——最苦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最樂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最苦③小結:學生討論填寫,從而明確苦樂與責任的關系本文的論題:最苦與最樂本文的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5)拓展延伸課文內容:①了解語言特色,鍛煉思維能力:第一步:小組分析討論本文的語言,看看文中運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點撥:句式——陳述句、設問句、反問句、感嘆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動句、被動句等。論證方法——引證、例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具體句子。好處:雖然本文談的是嚴肅的話題,但由于句式、論證方法的變化,使得文章的語言凝重卻不呆滯,有一股靈動之氣。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辭手法,看看它們對本文的語言由那些幫助?點撥:修辭手法——排比、設問、反問等。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具體句子。好處: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這造成了文章流暢氣勢,設問、反問等不再與上題重復。第三步: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地把它讀出來。第四步:句型練習——仿寫:學生可以根據示例仿寫,也可以仿寫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例: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_______________若能________________,雖__________________。例: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生__________________,莫若___________________。②積累:a、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例:知足常樂、苦盡甘來、苦中作樂、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教師就發表內容,予以相關的教育。b、教師準備好一些關于責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組討論其字面意義(可查資料),并舉例說明(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或詞語),然后進行小組交流。例:(1)孔子:無入而不自得字義: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舉例:如安貧樂道的顏回、笑口常開的彌勒佛……(2)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字義:君子一生都有尚未盡完責任的憂慮。舉例: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3)曾子:任重而道遠字義:任務繁重,而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舉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父母終身為子女付出的那份“無私的愛”……(4)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字義: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來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有沒有不盡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老師所教的課業,有沒有認真復習呢?舉例:桃園三結義、一諾千金……(5)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字義:在天下人都尚未憂慮之前,就先憂慮;在天下人都覺得快樂之后,才覺快樂。舉例:大禹治水、許多愛國的仁人志士……③學生座談,發表自己的意見:a、居里夫人說:“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奮斗。”梁啟超說:“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張潮卻隨筆寫下:“人莫樂于閑”。“閑”能讀書;游名勝;交益友……快樂是我們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細翻自己人生的扉頁,想必有許多事令你痛苦或快樂,請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談談自己對苦與樂的認識。b、漫談人生:閱讀下面幾則材料,談談對人生的看法。1)是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像什么。做一事,專一事。每事勤,事事成。2)對自己信心,對別人盡心。對事情用心,對朋友誠心。對親情關心,對生命真心。3)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笑容。您雖不能逃避現實,但您可以勇敢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6)結語:播放《說句心里話》一歌,在音樂聲中結束課程。我們看了抗“非典”的專訪,知道了白衣戰士的責任;我們聽著《說句心里話》,了解了軍人的天職;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也都應有他的責任。只要我們盡職盡責,我們就會快樂,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7)作業園地:①結合課堂所學知識,用“如釋重負、悲天憫人、任重道遠、死而后已”這四個詞語連詞組段,詞序不拘,字數在100字以上。②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是一對姊妹命題,請你也試著去定三個這樣的作文題目。3板書設計最苦與最樂梁啟超最苦: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負責任:對人、對事、對己苦的原因:受良心責最樂: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盡責任:人生第一件樂事苦中真樂: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一)導入新課
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例:知足常樂、苦盡甘來、苦中作樂、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二)整體探究
1.從中心句切入
速讀全文,勾畫出以下句子:(1)每一段的中心句。(2)回答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的句子。(3)概括總結全文的句子。把這些句子組合起來反復朗讀,體會作者的論證思路。
2.從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昂仁縣初一語文試卷及答案
- zo19年保安考試卷及答案
- 云南省迪慶州維西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考物理倒計時模擬卷含解析
- 2024-2025學年四川省瀘縣五中高三下學期第五次調研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勞務分包清包合同樣本
- ems快遞合同樣本
- 纖維增強塑料格柵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塑料壓縮模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木工用木刨刀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日化生產專用設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綜合實訓室建設規劃
- ISO22000-2018和ISO22000-2005新舊版本標準條款的對照表
- 《煤礦地表沉陷區監測技術地方標準》
- 壯錦的造型特征與色彩審美特征
- 強弱電架空線纜入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甲乙丙資信
- 樣品外觀尺寸檢測報告.docx
- 免考勤申請書范文
- 國土調查調查項目招投標書范本
- 中國古代都城空間布局演變特征
- 砂石料加工場施工方案兩篇
- TROXLER3440核子密度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