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1分子熱運動知識點1物質的構成1、物質的構成: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極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構成的。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徑很小,通常以10-10m來量度。【注意】人們用肉眼和光學顯微鏡能觀察到的都不是分子,分子只能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3、分子間有間隙50mL酒精倒入裝有50mL水的試管里,堵住試管口,把試管顛倒幾次,最后總體積小于100mL。實驗表明:分子間存在著間隙。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分子間隙中,導致總體積變小。知識點2分子熱運動1、實驗:物質的擴散①氣體擴散的實驗:無色的空氣與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混合在一起,空氣顏色變深,二氧化氮顏色變淺,最后顏色變得均勻。②液體擴散的實驗:無色的清水與藍色的硫酸銅溶液混合在一起,幾天后,界面變得模糊,靜置幾周后,顏色變得均勻。③固體擴散的實驗:五年后將疊放在一起的鉛塊和金塊切開,發現它們互相滲人入約1mm深。結論:氣體、液體、固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能彼此進入分子的間隙中。2、擴散現象①概念: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②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且分子間有間隙。③氣體的擴散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固體的擴散速度最慢。【注意】擴散是分子層面的運動,花香四溢、紅墨水滴入水中使水變色、長時間蹲房煤的墻角變黑等都是擴散現象,而塵土飛揚、炊煙裊裊、雪花飛舞等是微小物體的運動,不是擴散現象。3、探究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①實驗探究: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系取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適量冷水和熱水,分別向兩杯水中滴人一滴紅墨水,發現熱水變紅快,冷水變紅慢。結論: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物質擴散得越快,分子運動越劇烈。②分子熱運動: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熱運動。【注】同一物體,溫度越高,其分子運動越劇烈。分子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知識點3分子間的作用力1、實驗探究:分子間的作用力(1)實驗一:①現象:將兩個鉛塊地面磨平,緊壓在一起,在下面重物不能它們分開。②分析:兩個鉛柱緊密結合不能被鉤碼拉開,說明鉛柱的分子間存在引力。(2)實驗二:①現象: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內注入一些水,用力壓活塞,發現水的體積沒有明顯變化。②分析:雖然水分子間有間隙,但是水很難被壓縮,說明水分子間存在斥力。(3)結論: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注】①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②如果分子相距很遠,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計。2、物質三態的微觀特性及宏觀特性物質狀態微觀特性宏觀特性分子間距離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運動情況有無固定形狀有無固定體積有無流動性很小很大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有有無較大較大既可以在一個位置振動,又可以移動到另一位置振動無有有很大極小除碰撞外,均可看作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無無有3、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①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間有間隙)②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③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1、辨別分子熱運動的方法①看肉眼是否能觀察到:觀察不到的是分子熱運動;能觀察到的是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②看是否受到外力影響:分子的熱運動是自發的、永不停息的,不受任何外力的影響;宏觀物體的運動受到外力的影響。2、擴散現象發生的必備條件①不同物質;②彼此接觸。【注】固體、液體和氣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題型一物質的構成【例1】(23-24九年級上·廣東廣州·階段練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可以借助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分子C.擴散現象能說明物質的分子存在間隙D.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播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C【解析】A.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故A錯誤;B.分子的直徑很小,一般光學顯微鏡很難觀察,故B錯誤;C.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這種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也說明分子間有間隙,故C正確;D.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飛沫”傳染,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的運動。故D錯誤。故選C。【變式1-1】(2022九年級·全國·專題練習)分子的直徑很小,通常以m來量度,所以一個看似很小物質中都會包含大量的分子,如一個小水滴中含有約1021個水分子。【答案】10-10【解析】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的體積很小,是肉眼看不到的,其直徑以10-10m來量度。【變式1-2】(24-25九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1g水含有3.35×1022個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個分子,這些都說明物體是由組成的。春季,人們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被感染的病人咳嗽時所產生的飛沫直徑為1×10-6~5×10-6m,由此可判斷飛沫(選填“是”或“不是”)分子。【答案】分子不是【解析】[1]由1g水含有3.35×1022個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個分子可以說明這些物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2]分子的直徑約為1×10-10m,是非常小的,病人咳嗽時所產生的飛沫直徑為1×10-6~5×10-6m,所以飛沫不是分子。【變式1-3】(24-25九年級上·全國·單元測試)如圖所示,是物質三種狀態下的物理模型(分子間的排列情況),乙圖的物質處于狀態,分子間作用力最大的是。【答案】液體丙圖【解析】[1][2]物質的三態其區別就在于三態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運動狀態不同。固體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液體中,分子間的作用力較弱,分子在某位置振動一段時間后,可能轉移到另一個位置附近振動;氣體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幾乎為零,分子可以在空間中到處移動。由此可知,乙圖的物質處于液體狀態;分子間作用力最大的是丙圖。題型二擴散現象【例2】(23-24九年級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不能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A.媽媽炒菜時,滿屋子都彌漫著飯菜的香味B.打開香水瓶,不久滿屋子都能聞到香氣C.做飯時打開油煙機,滿屋的油煙被抽油煙機抽走了D.腌制咸菜時,將鹽放入咸菜罐中,幾天后整罐菜都變咸了【答案】C【解析】A.媽媽炒菜時,滿屋子都彌漫著飯菜的香味為擴散現象,說明分子是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打開香水瓶蓋后,不久滿屋子都能聞到香氣為擴散現象,這是香水的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故B不符合題意;C.做飯時打開油煙機,滿屋的油煙是固體小顆粒的運動,不屬于分子運動,故C符合題意;D.腌制咸菜時,幾天后整罐菜都變咸了為擴散現象,說明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2-1】(24-25九年級上·山東濱州·開學考試)中秋節期間,學校桂花盛開,花香撲鼻,這個現象說明(
)A.分子間存在著引力B.分子間存在若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D.分子間不存在空隙【答案】C【解析】桂花盛開,花香撲鼻,這是擴散現象,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2-2】(23-24八年級下·江蘇常州·期中)在如圖所示演示實驗中,將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兩個玻璃瓶通過玻璃板對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抽出玻璃板并合上兩瓶后,在較長時間內觀察實驗現象。以下實例與該實驗現象反映的物理本質相同的是()A.夏天雨后,丫髻山上云霧繚繞B.將魚塊用調料腌制后再烹飪,魚塊更入味C.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它們粘在了一起D.將50m的沙和50mL的米混合后,總體積少于100mL【答案】B【解析】將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兩個玻璃瓶通過玻璃板對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抽出玻璃板并合上兩瓶,過一段時間后兩瓶氣體會混合在一起,且顏色都變得同樣均勻,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A.夏天雨后,丫髻山上云霧繚繞,云的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和分子運動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B.將魚塊用調料腌制后再烹飪,魚塊更入味,入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B符合題意;C.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它們粘在了一起,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著引力的緣故,故C不符合題意;D.將50m的沙和50mL的米混合后,總體積少于100mL,說明沙之間和米之間存在間隙,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2-3】(23-24九年級上·遼寧沈陽·期中)日本核污水排入大海對中國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且深遠問題,涉及到很多個方面。預計240天到達中國沿海。中國堅決反對,出臺了很多反制措施。日本核污水在大海中的擴散速度很快,擴散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下列現象屬于擴散現象的是()A.花香撲鼻 B.樹葉飄落C.雪花紛飛 D.水波蕩漾【答案】A【解析】A.花香撲鼻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符合題意;BCD.分子運動是無法直接用眼睛看到的,故樹葉飄落、雪花紛飛、水波蕩漾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不屬于擴散現象,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變式2-4】(23-24九年級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小明不小心打翻了醋瓶,在臥室的媽媽很快就聞到了醋的味道,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是現象。這個現象表明。【答案】擴散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解析】[1][2]聞到了醋的味道,這是醋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變式2-5】(2024·山西太原·一模)2024年2月20日,山西多地普降大雪,小明認為“雪花飛舞”是擴散現象。你認為他的說法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你判斷的依據是。【答案】錯誤“雪花飛舞”屬于機械運動【解析】[1][2]擴散現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無規則熱運動造成的,“雪花飛舞”屬于宏觀物體的機械運動,不是擴散現象。題型三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例3】(23-24八年級下·江蘇南京·期中)“落花滿春光,疏柳映荷塘”,小明漫步玄武湖邊,忽然聞到陣陣花香,這是現象,說明分子在;走近一瞧,花瓣上的兩滴露珠接觸后合成一滴,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氣溫升高后花香更濃,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答案】擴散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引力劇烈【解析】[1][2]“落花滿春光,疏柳映荷塘”,小明漫步玄武湖邊,忽然聞到陣陣花香,說明花香分子擴散倒空氣中,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引力,因此花瓣上的兩滴露珠接觸后合成一滴。[4]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因此氣溫升高后花香更濃。【變式3-1】(22-23九年級上·湖北十堰·階段練習)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生擴散,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應該是(選填“A”或“B"),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0℃,②4℃,③20℃,④30℃,則在(填序號)溫度下氣玻璃板、體擴散最快。【答案】B避免二氧化氮氣體自身重力對實驗造成影響④【解析】[1][2]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大,在實驗中,為了避免二氧化氮氣體自身重力對實驗造成影響,證明氣體發生擴散,二氧化氮氣體應放在下方,故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B瓶。[3]分子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所以在30℃時,氣體擴散最快。【變式3-2】(23-24九年級上·全國·單元測試)如圖所示,體積相同、溫度相等的酒精和冷水敞口放置,我們能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因為,但我們卻聞不到水的氣味,這(選填“能”或“不能”)說明水分子沒有運動。將相同的紅墨水分別滴入同樣質量的冷水和熱水中,發現熱水變成紅色的時間較短,冷水變成紅色的時間較長,這說明。【答案】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不能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解析】[1]酒精放置在敞口中,能聞到酒精氣味,是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做無規則運動,運動到空氣中被我們聞到的,這是擴散現象。[2]水是無色無味的,所以我們卻聞不到水的氣味,這不能說明水分子沒有運動。[3]兩個相同的燒杯中裝入體積相同、溫度不同的冷水和熱水,滴入相同的紅墨水,熱水變成紅色的時間較短,冷水變成紅色的時間較長,說明溫度越高,分子擴散越快。【變式3-3】(23-24八年級下·貴州貴陽·期末)“花氣襲人知驟暖”意思是隨著花香的不斷襲來便知氣溫升高,這充分表明溫度是影響運動劇烈程度的因素。【答案】分子無規則(熱)【解析】溫度是影響分子無規則運動(也稱為熱運動)劇烈程度的重要因素,當溫度升高時,分子內部的熱運動會加劇,導致分子間的碰撞更加頻繁和劇烈。【變式3-4】(23-24八年級下·貴州貴陽·階段練習)小高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分子的運動快慢和哪些因素有關,同組的笑笑提出了這樣的猜想:①分子運動快慢與物質的溫度有關;②分子運動快慢與物質的種類有關。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確,小高等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在相同的兩只燒杯中放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各滴入一滴紅墨水,觀察兩杯水顏色變化的快慢。小高通過分析歸納,總結得出了分子運動快慢與物質的溫度之間的關系。(1)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熱水杯中水的顏色變化得快,得到結論: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2)實驗過程中,用相同的燒杯,盛相同質量的冷水和熱水,各滴入一滴紅墨水。所運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是;(3)如果將上面的實驗改成研究“分子運動的快慢與物質的種類有關”的實驗,那么,除了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中還要控制物質的相同。【答案】(1)溫度(2)控制變量法(3)溫度【解析】(1)在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中,各滴入一滴紅墨水,溫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顏色變化得快一些,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2)紅墨水在水中顏色變化快慢受水溫、水的質量多少等多個因素影響,這里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水溫不同,影響水的顏色變化的因素就是水的溫度,采用了控制變量法。(3)根據控制變量法,要探究“分子運動的快慢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要控制物質的溫度和質量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題型四分子間的作用力【例4】(23-24八年級下·江蘇鹽城·期中)下列對分子的認識,說法正確的是()A.用普通放大鏡觀察炭筆的筆跡,可直接觀察到炭分子B.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可說明分子間有引力C.物質是由微粒組成的,微粒之間有空隙D.海綿受擠壓后體積變小,可說明分子間有空隙【答案】C【解析】A.分子直徑很小,用普通放大鏡看到的是很多炭分子組成的炭粒,無法看到炭分子,故A錯誤;B.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空隙水分子與酒精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空隙中,不能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B錯誤;C.大量實驗表明,物質是由微粒組成的,微粒之間有空隙,故C正確;D.海綿由于內部有較大的空隙,這些空隙是用眼能直接看到的,絕不是分子間的空隙,故D錯誤。故選C。【變式4-1】(23-24九年級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減小的實驗主要表明()A.分子間有作用力 B.分子是很微小的C.分子間有空隙 D.分子發生了形變【答案】C【解析】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間隙,使總體積減小,這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4-2】(24-25九年級上·黑龍江哈爾濱·開學考試)如圖所示,是物質三種狀態下的物理模型(分子間的排列情況),乙圖的物質處于態,分子間作用力最大的是圖。【答案】氣丙【解析】[1][2]物質的三態其區別就在于三態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運動狀態不同。固體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液體中,分子間的作用力較弱,分子在某位置振動一段時間后,可能轉移到另一個位置附近振動;氣體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幾乎為零,分子可以在空間中到處移動。由此可知,乙圖的物質處于氣體狀態;分子間作用力最大的是丙圖。【變式4-3】(23-24八年級下·江蘇淮安·期中)如圖所示是“天宮課堂”第四課,航天員桂海潮在太空用水做的“乒乓球”能形成一個球而不會散開,下列現象中與該現象原理相同的是()A.底面磨平的鉛柱壓緊后能夠吊起大鉤碼B.向清水杯中滴入一滴紅墨水,整杯水很快變紅C.抽去玻璃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答案】A【解析】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航天員桂海潮在太空用水做的“乒乓球”能形成一個球而不會散開,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A.因分子間存在引力,所以底面磨平的鉛柱壓緊后很難分開,能夠吊起大鉤碼,故A符合題意;B.向清水杯中滴入一滴紅墨水,整杯水很快變紅,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抽去玻璃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題型五分子動理論解釋生活現象【例5】(23-24八年級下·江蘇淮安·期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不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的是()A.花園里芳香撲鼻B.水中放進糖變甜 C.空中彌漫著煙霧 D.固體較難被拉伸【答案】C【解析】AB.花園里芳香撲鼻、水中放進糖變甜都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B不符合題意;C.煙霧屬于宏觀物質,所以不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故C符合題意;D.固體較難被拉伸,是因為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5-1】(23-24八年級下·江蘇·期中)生活中有很多與分子動理論有關的現象,下列總結中錯誤的是()A.面包能被壓扁,說明分子間有間隙B.腌制咸鴨蛋是通過擴散使鹽進入蛋中C.“花氣襲人知驟暖”說明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D.“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的距離太大,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答案】A【解析】A.面包能被壓扁,是因為面包內有空隙,不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隙,故A錯誤,符合題意;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腌制咸鴨蛋就是通過擴散使鹽進入蛋中,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花氣襲人知驟暖”說明溫度升高時擴散現象更明顯,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即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分子間距離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小,當分子間的間距大于分子直徑10倍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已經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故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的距離太大,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變式5-2】(23-24八年級下·江蘇南京·階段練習)關于分子動理論及有關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破鏡難圓”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B.糖醋湯汁腌制糖蒜利用的是擴散現象C.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之間存在間隙D.人可以聞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答案】A【解析】A.“破鏡難圓”是因為分子之間間隔過大,故A錯誤,符合題意;B.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糖醋湯汁腌制糖蒜利用的是擴散現象,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分子間存在間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進入到彼此的間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人可以聞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變式5-3】(2024·遼寧撫順·三模)如圖為香薰石,也稱納米香石。是由具有納米級多孔性結構的礦石染色制成,使用時在石子上滴上適量的香薰油,靜置一會使精油滲透到石內。香薰石能夠快速清除空氣中的異味分子,同時營造出怡人且持久的香氣氛圍()A.人們通常以納米為單位來量度分子大小,1μm=10nmB.香薰石發出香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無規則運動C.礦石能被染成各種顏色,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D.環境溫度升高香薰石發出的香氣濃度不變【答案】B【解析】A.分子的大小通常用10-10m=0.1nm來量度,,故A錯誤;B.薰石發出香味是因為薰石中的香味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薰石的香味,故B正確;C.礦石能被染成各種顏色,說明不同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C錯誤;D.環境溫度升高,香薰石的分子無規則運動更劇烈,發出的香氣濃度將更大,故D錯誤。故選B。【變式5-4】(23-24八年級下·江蘇泰州·期中)泡方便面時,方便面的調料包很難撕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力;倒入開水后泡一段時間方便面就可以食用了,此時周圍的人很遠就能聞到方便面的香味,說明分子在。如圖所示,在進行酒精和水混合實驗中,選擇(甲/乙/丙)玻璃管,實驗現象更易于被觀察,實驗時應先倒入(酒精/水)。【答案】引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乙水【解析】[1]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要撕開調料包,需要克服分子之間的引力。[2]能聞到香味是擴散現象,它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4]由于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總體積變化不大,選擇內徑較細的玻璃管進行實驗時,其高度變化更明顯,實驗現象更加明顯,故應該選擇乙玻璃管;因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為了防止密度對實驗的影響,能夠準確記錄混合前酒精和水的總體積,實驗時應先倒入水,然后再注入酒精。【變式5-5】(23-24八年級下·江蘇常州·期中)根據分子動理論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有;(2)圖乙,學校牡丹園里的牡丹悉數綻放,學生聞到牡丹花香,說明分子在;(3)圖丙,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很難被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鉛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還存在。【答案】(1)空隙(2)無規則運動(3)吸引力排斥力【解析】(1)因為分子間存在著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2)學生聞到牡丹花香,是花香發生了擴散現象,是因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1][2]分子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圖乙兩個鉛塊磨光后,壓在一起就會粘在一起,這個現象證實了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鉛塊很難被壓縮,由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斥力。題型六分子動理論的相關實驗【例6】(23-24八年級下·江蘇南京·期中)如圖所示,關于分子動理論的一些實驗:a:濃硫酸銅溶液與清水混合,開始界面清晰,靜置幾天后,兩種液體混合均勻了;b:分別在玻璃管中倒入水和酒精,讓它們充分混合;c:將紅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時間后可以看到整杯水變紅;d:兩個底面干凈、平整的鉛塊緊壓在一起,下面吊一個重物也不會將它們拉開。(1)a實驗的現象表明;(2)b實驗中,根據水和酒精混合物的現象,說明分子間有空隙;(3)以上四個實驗中,(填字母)形成實驗現象的原因相同;(4)d實驗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答案】(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2)總體積變小(3)ac(4)引力【解析】(1)實驗的現象是水分子與硫酸銅分子的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斷地做無規則運動。(2)b實驗中,根據水和酒精混合物總體積變小的現象,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水分子與酒精分子分別進入對方分子間隙中。(3)以上四個實驗中,ac都是擴散現象,形成實驗現象的原因相同。(4)d實驗現象說明鉛塊在重物的拉力的作用下也沒有分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變式6-1】(23-24八年級下·河南安陽·期末)如圖是小惠同學做的一組實驗,觀察實驗完成填空:如圖甲,向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滿玻璃管。封閉管口,并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液面的位置。(1)發現混合后與混合前相比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存在如圖乙,小明嗅到酒精氣味的現象,說明;(2)如圖丙,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熱水的情況,此實驗說明溫度,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3)如圖丁,把一塊玻璃板用彈簧測力計拉出水面,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在離開水面時比離開水面后大,說明分子間存在【答案】(1)間隙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2)越高(3)引力【解析】(1)[1]混合后與混合前相比總體積變小,彼此能夠進入對方,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2]小明嗅到酒精氣味的現象,是氣味分子在運動,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2)如圖丙,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熱水的情況,熱水分子運動得快,故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3)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在離開水面時比離開水面后大,水分子之間有一種力,使玻璃受到了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分子間的引力。【變式6-2】(23-24九年級上·全國·課后作業)學習分子的有關知識之后,小明想知道分子運動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于是他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取來相同的兩個杯子,在其中放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各滴入一滴紅墨水,如圖所示。小明通過分析、歸納、總結得出分子的運動快慢和溫度之間的關系。(1)實驗中應觀察到的現象是(選填“熱水”或“冷水”)杯中的顏色變化得快,得出的結論是: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2)實驗過程中,用相同的燒杯,放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各滴入一滴紅墨水,所運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是:。(3)實驗過程中,(選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攪動杯中的水。(4)如果將上面的實驗改成研究“分子運動的快慢與物質種類的關系”的實驗,那么,除了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中還要控制物質的相同。【答案】(1)熱水溫度(2)控制變量法(3)不能(4)溫度【解析】(1)[1][2]在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中,各滴入一滴紅墨水,溫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顏色變化得快一些,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2)水中顏色變化快慢受水溫、水的質量等多個因素影響,這里控制水溫不同而其他因素相同,影響水的顏色變化快慢的因素就是水的溫度,采用了控制變量法。(3)如用玻璃棒攪動,即使分子不運動,也可使水的顏色發生變化,但無法說明水顏色變化是由于水分子無規則運動。(4)在研究“分子運動快慢與物質種類的關系”的實驗中,應使物質的質量、溫度相同,但物質的種類不同。【變式6-3】(23-24八年級下·廣西來賓·期末)小明設計了一組實驗,如圖所示,根據分子動理論相關知識回答問題:(1)如圖甲所示,往裝有50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mL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100mL,這一現象說明:。(2)如圖乙所示裝置,其中一個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纖維基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考核試卷
- 《動感十足的》課件
- 解除勞動合同委托書
- 2024年裁判員考試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解析體育經紀人職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基因技術》課件
- 進城教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游泳救生員證書考試難點與試題及答案
- 備考籌備無人機駕駛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電動運輸車輛進場驗收表
- Unit2Let'sCelebrate!Developingideas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精修版)
- 醫療器械投標方案(技術標)
- 《愛彌兒》讀書分享會
- 房地產公司財務部人員配備及職責分工方案
- 課程標準評審表
- 預后的研究與評價
- 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難點及優勢課件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單詞表
- 建筑電工培訓課件
- 中班語言課件《章魚先生賣雨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