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勸學學案(含答案)勸學學案
任務活動一語言積累與探究
(一)誦讀全文,讀懂文意
1.邊誦讀邊完成文中加點字詞的解釋。
(第1段)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第2段)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第3段)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第4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腳),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重點誦讀,讀準重音。
(1)下列句子朗讀時重音應放在哪個詞上?為什么?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答:_________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答:_________
③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答:_________
④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答:_________
(2)下列每組句子應重讀哪個句子?為什么?
①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答:_________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答:_________
③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答:_________
(二)重點探究
3.下面是《勸學》中容易讀錯、寫錯和理解錯的字,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嘗試用分類的方法記住它們的讀音、字形和字義。
礪跂彰楫跬駑螯鱔
答:_________
4.下面引文出自清代王先謙的《〈荀子〉集解》,你從文中得到幾種“參"字的解釋?你更認同哪種解釋?闡述自己的理由。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參,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庇衢性唬骸笆『?二字,后人所加也?!盾髯印吩纳w作“君子博學而日參己”。參者,驗也?!妒酚洝ざY書》曰:“參是豈無堅革利兵哉?"《索隱》曰:“參者,驗也?!本硬W而日參驗之于己,故知明而行無過也。
答:_________
5.下面是一位同學對《勸學》中“吾嘗終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一段的翻譯,請指出譯文存在的問題,并給這位同學提幾點正確翻譯的建議。
我曾經一天到晚地胡思亂想鉆牛角尖,比不上一會兒工夫學到的;我曾經站在岔路口眺望,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不是更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得見;順著風喊叫,聲音并沒有更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更加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喝水,卻絕對可以渡過江河。君子的人生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假設有外物的幫助罷了。
(1)問題:_________
(2)建議:_________
6.“而致千里”的“致"與“無以至千里”的“至"在意思上有什么區別?
答:_________
任務活動二研讀與思辨
(一)把握觀點及說理方法
1.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的思路一般為:是什么(提出觀點),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辦(解決問題)。通讀全文,概括本文思路及其內容要點。
答:_________
2.研讀第2段,找出三層比喻的本義和比喻義。
答:_________
3.研讀第3段,思考它論證了什么問題,又是如何論證的。
答:_________
4.細讀第4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形象化的表述說理的方法闡明的道理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二)探究說理方法
5.“譬稱以喻之,分別以明之”是荀子主張的“談說之本"。本文鮮明地體現了這一說理特色——善用比喻。試從喻體的選用、喻體的種類、喻體與論點的位置及關系、喻體與句式的結合等角度說明其特色。
答:_________
(三)質疑思辨
6.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倍髯訁s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兩人的說法誰對誰錯?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
學習資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簡介
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今存《荀子》二十卷,為荀子及其門人所著。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荀子主張“人性本惡”,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好利惡害,如果任人順性發展,人與人之間就會互相爭奪,使社會陷入混亂;必須由圣人制定禮義,進行教化,才能使人轉而為善,使社會正常安定。
(2)作者延讀
寂寞荀子(節選)
王善鵬
荀子很寂寞,也很無奈,從他那荒涼的陵墓可以看得出來。
在我名不見經傳的故鄉,竟沉睡著一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圣賢,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隨即又不安起來。
我開始埋怨家鄉的父老,我們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有如此顯赫的人物,我們既沒有盡地主之誼,更沒有表現出魯南人的熱情豪放。而是無情地把這位客人拋到荒山野外。
荀子墓位于蘭陵鎮東南兩公里處,墓地東鄰橫山山脈,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鄰城南王莊,所謂城,已經不是先生在時那個曾經輝煌的蘭陵城了,如今的蘭陵,屬于山東省蒼山縣的一個鎮,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贊譽過的那個美酒廠還艱難地支撐著蘭陵的門面,已經看不出當年蘭陵城任何的蛛絲馬跡了。
荀子墓長滿了野草,周圍有幾棵瘦弱的洋槐,既沒有樓閣廟宇,又沒有蒼松翠柏。逢年過節或許沒有人燒香祭奠,至今給人的感覺仍是凄涼。
荀子遠離喧囂,被世間的塵埃湮沒。
……
相對于李白來說,荀子是個地道的蘭陵人,他曾兩度就任蘭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蘭陵的山山水水,政績卓著,內治外聯,實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廟,荀子廟年久失修,早已傾圮。明朝詩人李曄專程來蘭陵拜謁荀子墓,見荀子墓孤寂荒涼,感慨萬千,曾賦詞一首:“古冢蕭蕭鞠狐兔,路人指點荀卿墓。當時文采凌星虹,此日荒涼臥煙霧。臥煙霧,秋黃昏,蒼蒼荊棘如云屯。野花發盡無人到,惟有蛛絲羅墓門。"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政府曾補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緒三十年(1904)又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蒼山縣革委會另立保護標志碑一座。
我想起了荀子的另一篇文章,“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窮:為上則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鄉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知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窮也?!?
我定眼看看蘭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無言以對。(有刪改)
點評荀子是寂寞的。所謂“高處不勝寒”,荀子的“高"在于其思想,在于其才學。荀子在“同行”中,比不得孔子、孟子;在“同鄉"中,比不得一個后生王思玷;在長眠地里,卻叫一個外鄉人李白搶了風頭。但寂寞也不無好處。他沒有崇拜者,于是也就沒有被狂熱的崇拜者變為商品,他只是在一個遠離喧囂的地方很安靜地思考著,不必擔心哪一天被人們從墳墓里拖出來與孔方兄“喜結連理”。
2.背景展示
荀子五十歲游齊,曾三為稷下學宮祭酒。祭酒是學宮的最高長官。稷下學宮是齊國專設的求學講學的機構,老師來自全國各地,學生來自四面八方,要求學生受業求學是祭酒考慮的重要問題。為此,荀子寫下了著名的傳世之作——《勸學》。
3.名家點評
(1)文章在語言運用上,長短句并用,對偶排比句間行,勻稱而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節奏美。
——現代文藝理論家徐中玉、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2)《勸學》中的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闹杏糜麟m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著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張耀輝、付德岷《中外散文名篇鑒賞辭典》
知識積累
1.古今異義詞
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
勸勸學古義:勸勉,鼓勵。今義:拿道理說服人,使人聽從。
金金就礪則利古義:金屬制的刀斧等。今義:黃金。
博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爪牙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壞人的黨羽。
用心用心一也古義:兩個詞,因為心思。今義: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懷著的某種念頭。
2.多義實詞
詞語例句釋義項(或用法)
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動詞,橫渡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動詞,停止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形容詞,與世隔絕的
以為妙絕副詞,極
佛印絕類彌勒副詞,非常
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動詞,借助,利用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動詞,借,借給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動詞,假裝
3.特殊句式
句式例句解析
狀語后置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正常語序為“于藍取"于藍青”。
判斷句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啊?,……也"表判斷。
定語后置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以“之”為標志,正常語序為“利之爪牙"強之筋骨”。
任務活動一語言積累與探究
(一)誦讀全文,讀懂文意
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停止;從;比;合乎;木匠用的墨線;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彎曲;彎曲的弧度;即使;同“又”;曬干;直;這樣;指金屬制的刀斧;等;接近,靠近;磨刀石;廣泛地學習;檢驗;省察;相當于“于";同“智”,見識;踮起腳后跟;速宏大;清楚;借助,利用;善于奔走;到達;用作動詞,游水;橫渡;同“性”,資質、稟賦;外物,指各種客觀條件;兼詞,相當于“于此”;非凡的智慧;獲得;跨出一腳;跨兩;沒有
用來……的;一天的行程;舍棄;刻,雕刻;地下的泉水因為;心思;腿;蟹鉗;藏身;浮躁,不專心;
任務活動一語言積累與探究
2.(1)答案第二個“青"字和“寒”字,強調程度加深。
答案“致”,轉折句,強調結果。
答案“積”字,反復出現,強調“積"的重要性。
答案“一”字,突出原因。
(2)答案前輕后重,前面是比喻,后面是觀點句。
答案前重后輕,前面為觀點,后面為比喻。
答案前輕后重,前面為反例,后面是“勸學"的正面例子。
3.答案特點:都是形聲字。
分類:①左形右聲:、礪、跂、楫、跬、鱔。②右形左聲:彰。③下形上聲:駑、螯。
解析根據形旁記字義,根據聲旁記字音。
4.答案“參”字有兩種解釋:其一為“驗";其二為“三”,即多次。兩者皆有道理,理由能自圓其說即可。具體略。
5.答案(1)存在曲解字義現象,如“跂"彰”“水"絕”“假";不明通假,如“生”;不夠雅致,如“我曾經一天到晚地胡思亂想鉆牛角尖"等。
(2)根據“漢字六書”、詞性判斷字義,借助上下文語意推敲,力求字字落實、符合文風特點等。
6.答案兩字似乎都可以理解為“到達”,但在“到達”的方式上有區別?!爸?是借助外物使它到達?!爸痢笔强孔陨矸e累而到達,無需“假物"。
任務活動二研讀與思辨
(一)把握觀點及說理方法
1.答案第1段:提出勸學主張論點——學習不可以停止。
第2、3段:從為什么要“學”的角度展開論述——學習可以使人智慧明達,行無過失,成為“君子"。
第4段:從怎么“學”角度,分析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學習重在積累,貴在堅持,成在專心。
2.答案第一層:青、冰比喻。本義:事物經過變化,可以提高。比喻義:人性經過學習是可以提高的。
第二層:木直為輪。本義:事物經過改造,可以改變。比喻義:人性經過學習是可以改變的。
第三層:木、金比喻。本義:事物經過檢驗,可以完善。比喻義:君子經過學習,可以智慧明達,行無過失。
3.答案第3段論證的是學習對于君子成長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分三層展開論述:①闡述學習的重要作用,有時學習比思考更重要;②用四個比喻,從見、聞、行路、渡河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結論。
4.答案
形象化的表述說理的方法闡明的道理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比喻論證(正面)學習重在積累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比喻論證(反面)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比喻、對比論證學習貴在堅持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比喻、對比論證學習成在專心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二)探究說理方法
5.答案(1)喻體的選用:來自生活,非常鮮活,如“木頭”“車輪"登山”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認識方程練習題
- 全州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招生數學試卷含解析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現代模具制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拉薩北京實驗中學2025年初三年級語文試題月考試卷含解析
- 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與造價審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市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動汽車故障檢測與診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山南地區扎囊縣2024-2025學年四下數學期末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四川美術學院《在經濟統計中的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財經大學《現代交換原理與技術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注冊制改革對市場治理機制的影響及優化路徑
- 4-13-01-06 國家職業標準檔案數字化管理師S (2025年版)
- 資產分紅合同協議
- 中國高職院校畢業生薪酬報告(2024年度)
- 江蘇省南京市聯合體2024-2025學年下學期八年級數學期中練習卷(含部分答案)
- 山東省濟南西城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 口腔門診6S管理
- 沉浸式體驗活動設計合同
- 易制毒化學品銷售人員崗位職責
- 2025四川九洲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生產經理等崗位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