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能·提速·規范練(五)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之路(時間:40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題4分,共48分)1.(2017·江西聯考)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規定:“倘遇有交涉詞訟,管事官不能勸息,又不能將就,即移請華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實情,即為秉公定斷。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籍此條款內容,英國獲得了下列哪項特權()A.協定關稅 B.領事裁判權C.片面最惠國待遇 D.永久居住權解析:材料未涉及協定關稅,故A項錯誤;據材料“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可知為領事裁判權,故B項正確;片面最惠國待遇涉及商業等利益問題,并非司法斷案,故C項錯誤;材料未涉及永久居住權問題,故D項錯誤。答案:B2.1858年中美《天津條約》規定:“嗣后大清國大臣與大合眾國大臣公文來往,應照平行之禮,用‘照會’字樣;領事等官與中國地方官公文往來,亦用‘照會’字樣”。這一規定()A.擴大了美國在華的領事裁判權B.表明中美兩國開始平等外交往來C.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D.反映中國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規則解析:材料反映外交禮節的變化,未涉及領事裁判權,故A項錯誤;《天津條約》是不平等條約,這一規定并不代表中美兩國開始平等外交往來,故B項錯誤;這一規定是美國為了取得外交禮節上的平等,與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無關,故C項錯誤;這一規定是美國強加給中國的,反映出中國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規則,故D項正確。答案:D3.(2017·惠州模擬)下圖為中國近代某時期政府發布的文告。根據所學推斷該文告應發布于()A.太平天國運動期間 B.辛亥革命期間C.新文化運動期間 D.北伐戰爭期間解析:材料中的文告是曾國藩的《討粵匪檄》,征伐的對象正是太平天國政權,痛斥洪秀全的拜上帝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封建正統思想和倫理的災難,故A項正確;辛亥革命并未對傳統的孔孟儒學進行徹底的顛覆與批判,故B項錯誤;新文化運動雖然猛烈批判并動搖了傳統儒學的正統地位,但其活動中心是在北京,與材料中的“粵”沒有任何聯系,故C項錯誤;北伐戰爭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與中國傳統文化沒有關系,故D項錯誤。答案:A4.列強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國,而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也是實行瓜分的有利時機,但在《辛丑條約》中卻沒有割地等相關條款。這說明()A.義和團運動取得了一定成效B.列強“以華制華”方針失效C.列強最大化維護在華利益D.中國民族危機逐漸趨于緩和解析: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粉碎了其瓜分中國的計劃,故A項正確;《辛丑條約》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故B項錯誤;據材料“但在《辛丑條約》中卻沒有割地等相關條款”可知,列強在華利益并沒有實現最大化,故C項錯誤;《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的民族危機加重,故D項錯誤。答案:A5.《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其中限制行政權的措施較之英法更為“變本加厲”。這表明()A.當時國內民主與專制斗爭激烈B.三權分立原則不適合中國國情C.革命派廢除專制制度的迫切愿望D.革命派違背了三權分立的原則解析:根據材料中“其中限制行政權的措施較之英法更為‘變本加厲’”結合所學主要是因為我國當時民主與專制的斗爭激烈,故A項正確;材料中說明《臨時約法》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故B項錯誤;《臨時約法》頒布時君主專制統治已結束,故C項錯誤;革命派遵循了三權分立原則,故D項錯誤。答案:A6.(2017·湖北四地聯考)辛亥革命“完成了國家政權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轉變”,實現了從“朝代國家”向“共和國家”的轉變,這說明辛亥革命()A.完成中國民主政治的任務B.促成了社會性質的轉變C.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務解析:辛亥革命沒有完成中國民主政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故A項錯誤;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故B項錯誤;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國,頒布了《臨時約法》,推動中國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發展,故C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完成民族革命反帝的任務,故D項錯誤。答案:C7.1919年5月31日,《申報》刊登了一個社會團體的通電:“全省議會、教育會、商會、農會、工會暨全國公民均鑒北京政府反民好惡,任用內奸,視愛國行動為煽惑……共和國家主權在民,安能任其壓制而不思抵抗?”由材料可知()A.五四運動得到了各界的支持B.參加巴黎和會引起廣泛不滿C.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D.推翻北洋政府成為民眾共識解析:“全省議會、教育會、商會、農會、工會暨全國公民均鑒北京政府反民好惡,任用內奸,視愛國行動為煽惑”表明社會各界支持五四運動,故A項正確;引起廣泛不滿的是巴黎和會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不是對參加巴黎和會不滿,故B項錯誤;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材料沒有涉及到,故C項錯誤;推翻北洋政府成為民眾共識,材料沒有涉及到,故D項錯誤。答案:A8.(2017·資陽模擬)據下圖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數出現相似狀況的直接原因是()A.革命政黨的推動 B.社會經濟的發展C.民主思想的傳播 D.維新力量的衰落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成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故A項正確;1905年處于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初步階段,1921年列強卷土重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到重創,故B項錯誤;1905年左右是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而1921年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故C項錯誤;維新力量的衰落并非導致革命出現相似狀況的原因,故D項錯誤。答案:A9.1937年5月,毛澤東在蘇區黨的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土地是屬于日本人,還是屬于中國人,這是首先待解決的問題,那么,由暴力沒收辦法轉變到新的適當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由此可知,該時期土地政策變革的主要意圖是()A.停止土地革命 B.維護農民利益C.團結抵御外侮 D.實行減租減息解析:反帝反封建是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核心,土地革命就是反封建的重要內容,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民族問題是“首先待解決的問題”,土地改革也要服務于這一主題,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1937年5月”,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土地政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應對日本的侵略,故C項正確;減租減息是手段,不是目的,故D項錯誤。答案:C10.(2017·嘉興檢測)下圖是抗日戰爭期間一次戰役的局部示意圖,該戰役是()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 D.百團大戰解析:根據示意圖得出該戰役是八路軍為主力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戰役不是淞滬會戰,故A項錯誤;太原會戰雖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但是國民黨是正面戰場抗戰,故B項錯誤;徐州會戰也是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故C項錯誤;百團大戰是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的大規模作戰,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答案:D11.(2017·德陽模擬)下圖是一組題為《抗戰之變化》的漫畫。在此,作者意在揭示()A.抗戰路線的調整 B.民族意識的覺醒C.國際形勢的好轉 D.中日矛盾的尖銳解析:抗戰路線分別有國民政府的片面抗戰路線和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第一期”“第二期”路線的調整與史實不符,故A項錯誤;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材料中“民眾從逃避戰爭到主動投入抗戰”相符,故B項正確;材料中“第二期”的時間不明確,沒有涉及國際形勢,故C項錯誤;日本全面侵華,中日矛盾一直尖銳,故D項錯誤。答案:B12.史載:某年10月底,陳毅、劉伯承的華東、中原兩野戰軍分向徐州東西前進……政府軍……由徐州“剿匪”總司令劉峙指揮。11月6日,戰斗開始……南京、上海等處出現搶米風潮,秩序大亂。該戰役是()A.淞滬會戰 B.徐州會戰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解析: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前期正面戰場的一次重要會戰,交戰雙方為國民黨軍隊和日軍,與題干中的描述不相符,故A項錯誤;徐州會戰也是抗日戰爭前期正面戰場的一次重要會戰,交戰雙方為國民黨軍隊和日軍,與題干中的描述不相符,故B項錯誤;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雙方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交戰的雙方部隊為陳毅、劉伯承的華東、中原兩野戰軍和國民政府的軍隊,與題干中的描述相符,故C項正確;渡江戰役是人民解放軍突破國民黨長江防線的戰役,與題干中的描述不相符,故D項錯誤。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2017·湖北調研·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國人以為在華通商所遇著的困難都是廣州地方官吏作出來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一七九二年正是乾隆帝滿八十歲的一年,英國乃派馬戛爾尼侯為全權特使來華。英政府給馬戛爾尼的訓令要他竭力遷就中國的禮俗,惟必須表示中英的平等。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興迎接英國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當作一個藩屬的貢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禮。馬戛爾尼最初不答應,后來有條件的答應。中國不接受他的條件,也就拒絕行跪拜禮。乾隆帝很不快樂,接見以后,就要他離京回國。——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天津談判中,中方談判者桂良爭辯說,外交使節駐京于天朝體制不合,對此額爾金的助手李泰國直截了當地宣稱:“你們將肯定會看到,這項條款既對我們有好處,也將對你們有好處。良藥固然苦口,但后效極佳。我的態度越是嚴厲,我對你們的貢獻就越大。”1858年6月11日,李泰國警告說,除非即日接受條款,否則將進軍北京。桂良別無他法,只得同意讓英國外交代表駐京。——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三中國駐外使館設立后,又相繼在一些國家的商埠設立領事館,以保護中國僑民的利益。光緒三年清廷采納駐英公使郭嵩燾的建議,首先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清廷于光緒十九年采納薛福成的建議,為照顧旅外僑商歸國居住方便,廢除了海禁舊例,頒布新章程,允許“良善商民無論在洋久暫,婚娶生息,一概準由出使大臣或領事館給予護照,任其回國謀生,置業與內地人民一律看待,并聽其隨時經商出洋”。——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1)據材料一指出馬戛爾尼特使來華的目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目的未能實現的原因。(12分)(2)材料二、三表明清朝外交發生了很大變化。概括其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加以簡要評述。(13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目的,根據材料一“英國人以為在華通商所遇著的困難都……惟必須表示中英的平等”可以看出其目的主要為解決與中國通商困難的需要;與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第二小問原因,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主要從當時的階段特征方面考慮,尤其是經濟方面的差異,即社會經濟差異:英國工業革命開展,需要擴大海外市場;中國自然經濟主導,對外需求不大。第(2)問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二、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外交方面清政府逐步由被動妥協外交到主動走向近代外交,由逐步維護等級制到融入世界國家體系;第二小問評述,主要從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三個角度來回答。答案:(1)目的:解決與中國通商困難的需要;與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4分)原因:文化傳統差異:英國主張主權國家平等,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國思維;(4分)社會經濟差異:英國工業革命開展,需要擴大海外市場;中國自然經濟主導,對外需求不大。(4分。學生若能從外交政策等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特點:由被動妥協外交到主動走向近代外交;由維護等級制的世界秩序到融入世界國家體系。(6分)評述:認可外國公使駐京、設立駐外使館、廢除海禁舊例、實施保護華僑政策,(3分,任意3個要點即可)一方面促使傳統華夷秩序的解體,密切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推動了中外關系的近代化進程,另一方面又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產物,不可能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4分)14.(2017·遂寧診斷)(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東北地區與中國發展歷程”關鍵詞表遼陽行省清朝旅順大屠殺張作霖九一八事變七三一部隊偽滿洲國遼沈戰役第一汽車制造廠大連從上表中選出2~3個關鍵詞,提煉一個主題,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解析:根據關鍵詞擬定主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答案:示例1:主題:東北地區見證了中國古代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2分)關鍵詞:遼陽行省、清朝。(2分)闡釋:遼陽行省: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擁有經濟、軍事大權,但行使權利時受到中央節制。遼陽行省主要管轄東北地區,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清朝:清朝由起源于東北地區的女真族所建立,東北被稱之為龍興之地,是中國古代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多民族統一王朝。總之,東北地區見證了中國古代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過程。(8分)示例2:主題:東北地區見證了中國近代屈辱史。(2分)關鍵詞:旅順大屠殺、九一八事變、七三一部隊(2分)闡釋:旅順大屠殺:旅順大屠殺是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日本軍隊于1894年攻陷旅順,對城內人民進行了屠殺。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地區發動“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局部侵華。七三一部隊:七三一部隊是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如何設計合同終止的條款
- 2025室內裝修施工勞務分包合同樣本
- 2025食品原料采購合同書
- 2025蘇州商品房買賣合同范本【打印】
- 2025工程設計合同模板
- 2025供暖系統管道改造合同
- 2025購銷合同(電子產品)范文
- 2025建筑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模板
- 2025合作協議與合同條款
- 2025租房消防安全責任合同書
- 酒店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精選5篇)
- 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技術第2章ppt課件
- 技能操作鑒定要素細目表(電工技師)
- 武廣客運專線隧道防排水技術的突破QC成果
- 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教材分析單元分析
- 電子產品設計生產工藝流程
- 初級培訓機器人的機械系統
- 制造工廠品質宣傳海報標語
- 涉密文件接收登記表
- 吸入裝置正確使用方法調查表
- 《異位骨化》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