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發展理論課件_第1頁
第二章 心理發展理論課件_第2頁
第二章 心理發展理論課件_第3頁
第二章 心理發展理論課件_第4頁
第二章 心理發展理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成熟勢力說的發展理論教學目標:1.理解成熟勢力說的基本觀點,理解成熟對發展的作用,掌握發展的原則,理解格塞爾學派的育兒原則。2.重點和難點:重點:發展的性質、發展的原則、行為模式與個別差異、育兒觀念難點:發展的原則課時安排:4-6學時1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一、理論背景(一)成熟勢力說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

格塞爾基本觀點:兒童發展是一個順序模式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機體成熟預先決定和表現的。成熟是一個由遺傳因素控制的有順序的過程,是機體固有的過程。(傾向于遺傳決定)(二)成熟勢力說的理論基礎1、

盧梭(J.J.Rousseau)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兒童觀:兒童是按自然制定的計劃而成長,這個計劃推動他們在不同階段,發展不同的能力和形式。(理論上探討的關鍵期)2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雷生(Rieson)的實驗:對象是三只猩猩,時間0—7個月德比

黑暗環境,不見光

失明坷拉

帶著半透明眼鏡在有光環境下活動1.5小時/天

表面正常,但視覺追蹤有問題。萊德

中等光線,見光1.5小時/天

正常教育觀:要發展兒童,就必須遵照自然的指引,要教育兒童就必須適應自然。(成長規律)例如:

早熟

有利

不利

晚熟

不利

無盧梭理論值得肯定的兩點:(1)

反對把兒童看作是小成人的錯誤觀念(2)指出自然對兒童發展所不可抗拒的作用3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

兒童:行為——>認知兩種模式

成人:認知——>行為2、

達爾文(C.Darwin)的進化論基本觀點:“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物種變異進化”著作:《物種起源》、《人類的由來和性選擇》、《人和動物的表情》、《一個嬰兒的傳略》NOTE:性選擇——遺傳的本能:最優的種系和下一代(孔雀的實驗)達爾文進化論對心理學的貢獻:(1)探討人與動物在心理上的連續性與差異性。(2)

進化論大大促進了心理學的生物學化。(3)將兒童作為研究進化的自然實驗對象,實際上研究了個體的發展4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3、

霍爾(G.S.Hall)的復演學說——個體心理發展的復演4、

考嘉爾(G.coghill)的結構與機能學說基本觀點:在機能與結構的關系上,是結構決定機能例如,聾童的語言學習二、格塞爾傳略格塞爾(AmoldGesell,1880—1961)

美國

威斯康星1906年

克拉克大學心理學系

哲學博士1911年

耶魯大學

建立兒童發展的臨床診所1911—1948年編制《兒童行為發展常?!贰秲和悄茉\斷量表》5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三、格塞爾成熟勢力說的基本觀點對兒童行為的研究內容:P24(1)——(10)兒童的年齡范圍:4周——6歲三條重要觀點:(1)

發展是遺傳因素主要產物。(2)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較好的年頭和較差的年頭有序地出現。(3)

在兒童的身體類型和個性之間有明顯的相關。(一)遺傳決定的重要性(發展)主要觀點:(1)在兒童的成長和行為的發展中,起決定性的因素是生物學結構,而這個生物學結構的成熟取決于遺傳的時間表。生理發展:P25(2)成熟是推動兒童發展的主要動力,若沒有成熟學習本身并不能推動發展。6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經典的雙生子爬樓梯研究:

被試

第48周

48周—53周

53周

53周—55周

55周TO1XO3O5CO2O4X1O6O1=O2O3>O4O5=O6X::爬樓梯,搭積木、詞匯運用、肌肉協調X1:少量訓練(二)發展的性質遺傳決定論——階段性的質變環境決定論——連續性的量變NOTE:可用圖例來表示(1)成熟是通過從一種發展水平向另一種發展水平突然轉變而實現的。(即階段性的質變)(2)

強調遺傳機制的時間表,強調成熟的順序,強調發展的周期性。7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補充:洛文格的四種發展模式8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9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三)發展的原則1、

發展方向的原則(動作發展)(1)

由上至下的發展(與皮質成熟一致):頭——>軀干——>腿——>腳抬頭>——翻身>——>坐——>爬——>站立——>行走(2)

由中心向外緣的發展:頭、軀干——>雙臂、腿部——>手的精細動作(3)

由粗大動作向精細動作的發展(髓鞘化):手臂抱——>指掌握——>指指抓,例如用“勺子”吃飯NOTE:皮質成熟,(1)頭尾原則;(2)近遠原則。枕葉(O)——>顳葉(T)——>頂葉(P)——>額葉(F)10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2、

相互交織的原則人類的身體結構存在對稱的特性,對稱的兩邊需要均衡發展,才能達到有效組織的過程和發揮有效的機能。通過相互交織(左右交替),使相互的力量在發展周期的不同階段,分別顯示各自的優勢,達到互補的作用,最終把發展引向整合并達到趨于成熟的高一級水平。例如,左右手的發展。3、

機能不對稱的原則機能不對稱——>大腦功能單側化,例如頸強直反射(擊劍反射),3個月消失先天反射:

吸吮反射、抓握反射(3個月)、巴賓斯基反射(診斷,6個月),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游泳反射(6個月)。11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4、

個體成熟的原則成熟在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發展的過程不可能通過環境的變化而改變。5、

自我調節的原則(1)自我調節是生命現象固有的能力(2)行為周期(包括認知和社會性發展,即所謂一些年頭好,一些年頭差)及教育建議

0——6歲父母控制期

6——12歲父母兒童共同控制期

12——?兒童控制期(四)行為模式與個別差異1、行為模式是神經運動系統對于特定情景的特定反應。例如“追視”、“抓握”NOTE:每一特定的行為模式標志著一定的成熟階段。例如,用“勺子”——>用“筷子”(認知失調,伴隨著緊張、焦慮情緒)

常模是心理測量學的概念,它一般指一個測驗所適用的對象群的總體平均水平(平均成績)。12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2、格塞爾發展(順序)量表(1)量表的研究范圍:①

動作能(動作):粗動作和細動作(神經學意義),動作能是嬰幼兒成熟的起點。②

應物能(順應):對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綜合能力,應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驅。例如“將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分別放入圓洞和方洞”,“拖動桌布獲取玩具”。③

言語能(言語):考察兒童言語的感知、理解和表達,同時為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提供線索。④

應人能(社會應答):兒童對現實社會文化的個人反應。13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2)指標:DQ=MA/CAX100NOTE:DQ是發展商數;MA是測得的成熟年齡;CA是實際年齡(3)格塞爾發展量表(A.Gesell,1940)是心理學界和醫學界公認的經典著作。他認為正常兒童行為模式的出現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出生后的第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個月、24個月、36個月是行為發展的關鍵年齡。這些年齡階段出現的行為可以作為測查項目和診斷標準。3、個體差異的教育建議。P32(五)育兒觀念1、尊重兒童的天性(發展順序),是正確育兒的第一要義例如:新生兒“喂奶“,生理節律與時間認知2、

要根據社會規范對兒童行為作適當的控制(1)行為沖動;(2)情緒沖動;(3)延緩滿足(兒童多動癥)

14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關鍵年齡成熟階段動作能應物能言語能應人能4周仰臥不能控制頭部,仰臥姿勢左右不對稱眼光能短暫跟隨人、物,給玩具立即放棄面部無表情,喉頭作微聲凝視四周,“傾聽聲音”16周仰臥頸可豎直,頭微搖動,仰臥姿勢左右對稱開始接近有響聲的玩具,注視手中有響聲的玩具發出咕咕聲,出聲笑自動微笑迎人,玩弄己手28周坐扶起獨坐,身體前傾伸手拿玩具,能將玩具自一手遞交他手呼號,哭時作“姆姆”聲將足置于口中40周坐可獨坐,爬行,扶著物件站立能將兩樣玩具放在一起,平指摘小丸能呼爸爸媽媽,除爸媽外能說另一字懂得成人逗玩,能自己吃餅干52周運動攙一手行走,搖擺能把方木置于杯中,試堆疊二方木能說二字,對“給我”二字有反應穿衣時能合作15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關鍵年齡成熟階段動作能應物能言語能應人能15月運動獨自行走,微有搖擺;自坐于小椅子中堆疊二塊方木;能把6塊方木置于杯內能用4~6個字能指出并說出所需之物,摸玩具18月運動獨自行走,自坐于小椅子中堆疊3~4塊方木,模仿一劃能用10字言語(無任何意義)白天能控制大小便;能攜帶及抱娃娃2歲幼兒園前期能跑,自行上下樓梯堆疊6~7塊方木,模仿畫圓圈。能說2~3字短語,能說3~5張畫片中物名白天預示大小便,能照顧娃娃入睡3歲幼兒園前期能騎三輪腳踏車,能一足短暫獨立模仿疊方木成品字形、房屋型,模仿畫十字能成句,能說出姓名、性別能自己吃食物,能自己穿襪解扣。16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1.不要認為你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完全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抓緊每一分鐘去“教育”他。(孩子發展由成熟決定,急不來)2.學會欣賞孩子的成長,觀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現的發展新事實。(相信孩子新的能力。如孩子會自己倒水,不要不放心)3.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尚未成熟時,要耐心等待。(打一個比方,因為孩子要長大,就給孩子買大鞋,結果不合腳,卻阻礙了孩子的行動)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應發展什么了?”應該讓你的孩子一道成長,充分體驗每一個階段的樂趣。總之,教育要基于一個基點——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觀規律。17第二章心理發展理論四、對格塞爾成熟勢力發展理論的評析貢獻:

1、強調成熟機制對發展的重要性

2、為研究兒童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揭示了兒童發展中的行為周期(波動現象)(2)編制了格塞爾發展量表中國由此發展的量表:1981年

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兒科

《小兒智能發育檢查》1984年

中科院心理所、首都兒科研究所

《0—3歲小兒精神發育檢查表》198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