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押題預測卷03【福建卷】化學·全解全析(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國古代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唐代三彩釉陶中,黃色釉、褐色釉是利用赭石來著色的,赭石的主要成分為B.三國時期魏國謀士、將領鐘會在《芻蕘論》中寫道:“夫莠生似金,鍮石像金”。鍮石的主要成分為C.《本草綱目》中對釀酒有如下記載:“…以大麥蒸熱,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其中用到的操作為蒸餾和過濾D.戰國時期《周禮·考工記》中記載:“以說水漚其絲”。說水為草木灰的水浸液,內含大量的【答案】A【詳解】A.利用赭石的顏色可知其主要成分為,A正確;B.“鍮石像金”,但不是金,鍮石的主要成分是銅鋅合金,B錯誤;C.《本草綱目》中記載的釀酒操作為蒸餾,沒有過濾,C錯誤;D.水為草木灰的水浸液,內含大量的,D錯誤;故選A。2.新型離子液體表現出特殊的溶解性,廣泛用作纖維素溶解、蛋白質結晶、納米制備等方向的溶劑,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基態氯原子核外電子空間運動狀態有9種B.中含有鍵的數目為(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C.合成基礎原料咪唑()為平面分子,形成的大π鍵可表示為D.相較于傳統液態有機溶劑,具有難揮發的優點【答案】B【詳解】A.氯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7,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5,核外有9種原子軌道,故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的空間運動狀態有9種,A正確;B.根據題目所給結構,1mol[BMIm]Cl中含有σ鍵的數目為25NA,B錯誤;C.咪唑()為平面分子,形成的大π鍵可表示為,C正確;D.相較于傳統液態有機溶劑,由于離子液體內離子對之間的吸引力較強,[BMIm]Cl具有難揮發的優點,D正確;故選B。3.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辛烷的分子數為0.1NAB.濃硝酸熱分解生成、共23g,轉移電子數為0.5NAC.溶液中,和的離子數目之和為0.01NAD.電極反應,每轉移xmol電子釋放個【答案】B【詳解】A.標準狀況下,辛烷不是氣體,因此無法計算,A錯誤;B.、最簡式均為,23g混合氣體可視為23g即0.5mol,HNO3,每生成1mol轉移1mol電子,則生成23g即0.5mol轉移電子數目為0.5NA,B正確;C.1L0.01mol/L溶液中,根據物料守恒可知、、的總物質的量為0.01mol,因此和的離子數目之和小于0.01NA,C錯誤;D.由LiFePO4xe=xLi++Li1xFePO4可知,每轉移xmol電子,釋放xmolLi+,因此每轉移1mol電子釋放NA個Li+,D錯誤;故選:B。4.有機“納米小人”風靡全球,其制備過程中涉及的一個反應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合物M的一氯代物有5種B.化合物N中至少有17個原子共平面C.該反應符合綠色化學的思想,理論上原子利用率為100%D.化合物P能發生加成、聚合、氧化、還原等反應【答案】D【詳解】A.由結構簡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4類氫原子,一氯代物有4種,A錯誤;B.苯環為平面結構,碳碳三鍵為直線形結構,原子共線也共面,則至少有16個原子共平面,B錯誤;C.由結構簡式可知,P分子中不含有溴原子,則M與N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P的同時還有含溴元素的化合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不可能為100%,C錯誤;D.化合物P中含碳碳三鍵、羥基,醚鍵官能團,可發生加成、聚合、氧化、還原等反應,D正確;答案選D。5.基態餓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氧化物常作烯烴醇化的氧化劑,其重要的氮基餓酸鹽有。有關反應如下:反應I:反應Ⅱ:反應I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立體異構分子中不存在手性分子B.反應I中的的化合價為+8C.反應Ⅱ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D.由反應Ⅲ可推測氧化性:強于酸性溶液【答案】B【詳解】A.手性分子在用是否有手性碳原子來判斷,手性碳原子是指與四個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團相連的碳原子,觀察結構可知,存在3個手性碳原子,因此立體異構分子中存在手性分子,故A錯誤;B.基態餓原子(Os)的價電子排布式為,氧化物OsO4,O為2價,則Os為+8價,觀察反應I未變價,由此可知反應I中的Os化合價為+8,故B正確;C.反應Ⅱ中,中Os化合價為+8價,降低到K2OsO4中Os化合價為+6價,而產物OsO2中Os化合價為+4價,也是還原產物,因此K2OsO4為還原產物,則N2為氧化產物,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故C錯誤;D.反應Ⅲ中雙鍵并未斷裂,而酸性溶液可將碳碳雙鍵氧化斷鍵生成羧基,由可推測氧化性:弱于酸性溶液,故D錯誤;故答案選B。6.含氰廢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態是HCN和CN,CN具有較強的配位能力,能與Cu+形成一種無限長鏈離子,其片段為CN結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濃度較低時,可在堿性條件下用H2O2或Cl2將其轉化為N2;濃度較高時,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應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化學反應表示正確的是A.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CN+CO2+H2O=HCN+HCOB.Fe與HCN溶液反應:Fe+2HCN=Fe2++H2↑+2CNC.Cl2處理含氰廢水:5Cl2+2CN+4OH=10Cl+N2↑+4H++2CO2↑D.K2CO3水解:CO+2H2O2OH+H2CO3【答案】A【詳解】A.CN結合H+能力弱于CO,所以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生成碳酸氫根,即CN+CO2+H2O=HCN+HCO,A正確;B.由于亞鐵離子能與CN結合生成,即,B錯誤;C.堿性條件下,產物中不能出現氫離子,所以方程式為5Cl2+2CN-+8OH=10Cl+N2↑+4H2O+2CO2↑,C錯誤;D.水解是分步水解,主要為第一步水解,即+H2OOH+HCO,D錯誤;故選A。7.是合成某種全氮陰離子配合物所需的中間體。其中,X、Y、Z、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只有一種自旋取向,Y與Z是同周期相鄰非金屬元素,且Y的第一電離能大于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氫化物的沸點:Y>ZB.簡單離子的半徑:W>Z>Y>XC.該中間體所含的大π鍵為D.分子的VSEPR模型名稱為四面體【答案】D【分析】X、Y、Z、W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只有一種自旋取向,X為H元素;Y與Z是同周期相鄰非金屬元素,且Y的第一電離能大于Z,則Y為N元素,Z為O元素,根據判斷W為=2價金屬,即為Mg元素;【詳解】A.Y和Z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NH3、H2O,沸點H2O>NH3,故A錯誤;B.N3、O2、Mg2+的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小,故簡單離子的半徑:N3>O2>Mg2+>H+,故B錯誤;C.該中間體中N5含有大π鍵,大π鍵表示為,故C錯誤;D.H2O的中心原子含有4個價層電子對,其中2個孤電子對,VSEPR模型名稱為四面體,故D正確。答案選D。8.西北工業大學推出一種新型ZnNO2電池,該電池能有效地捕獲NO2并將其轉化為。現利用ZnNO2電池將產生的電解制氨,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電極的電勢比d電極的電勢高B.為增強丙中水的導電性,可以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體C.c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6e+H2O=NH3+7OHD.當電路中轉移2mole時,丙室溶液質量減少18g【答案】D【分析】由圖可知,鋅為活潑金屬,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a為負極、b為正極,則c為陰極、d為陽極。【詳解】A.c為陰極、d為陽極,c電極的電勢比d電極的電勢低,A正確;B.NaCl為電解質,在溶液中可電離成離子,增強溶液導電性,B正確;C.電解池中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c電極的電極反應式:+6e+H2O=NH3+7OH,C正確;D.丙室中陽極上水失電子產生氧氣,電極反應為2H2O4e=4H++O2↑,當電路中轉移2mole時,丙室產生氧氣減少的質量16g,且c極電極反應+6e+H2O=NH3+7OH,部分質子轉移至乙室,則丙室溶液質量減少大于16g,D錯誤;答案選D。9.醛、酮與可發生加成反應:平衡常數為K,微量堿存在時的催化機理如下:已知不同基團(、)對平衡常數的影響如下表所示:①②③④平衡常數K2105303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第二步為決速步驟B.若將微量堿改成加入酸,則反應速率減慢C.由①②可知推電子基團可以使上的C原子活化,增大平衡常數D.④的平衡常數小于③,可能是因為④中受到的空間位阻更大【答案】C【詳解】A.第二步反應慢,為決速步驟,A正確;B.氫離子能與CN-結合生成HCN,降低CN-濃度,所以若將微量堿改成加入酸,則反應速率減慢,B正確;C.由①②可知吸電子基團可以使上的C原子活化,增大平衡常數,C錯誤;D.由于④中受到的空間位阻更大,不利于反應進行,所以④的平衡常數小于③,D正確;答案選C。10.常溫下,分別在Mn(NO3)2、Zn(NO3)2、HNO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pX[pX=lgc(X),X代表Mn2+、Zn2+、OH、]與pH關系如圖所示。已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L2代表,L3代表Zn2+B.同時產生兩種沉淀時,C.的平衡常數D.室溫下,的數量級為【答案】C【分析】分別在Mn(NO3)2、Zn(NO3)2、HNO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c(Mn2+)、c(Zn2+)、c(HNO2)逐漸減小,c(OH)逐漸增大,HNO2溶液中c()逐漸增大、且起始時pH<pOH,即隨著NaOH溶液的滴加,pMn和pZn逐漸增大,pOH和p逐漸減小,Ksp[Mn(OH)2]>Ksp[Zn(OH)2],則圖中L1、L2、L3、L4分別代表OH、、Zn2+、Mn2+,結合圖中a點數值計算K(HNO2)=×c(H+)=102×101.30=103.3,結合c點數值計算Ksp[Mn(OH)2]=c(Mn2+)?c2(OH)=(107)2×101.30=1012.7,同理Ksp[Zn(OH)2]=(105)2×106.15=1016.15,據此分析解答。【詳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圖中L1、L2、L3、L4分別代表OH、、Zn2+、Mn2+,A正確;B.由上述分析可知,Ksp[Mn(OH)2]=c(Mn2+)?c2(OH)=1012.7,Ksp[Zn(OH)2]=1016.15,則同時產生兩種沉淀時,===103.45,B正確;C.由上述分析可知,Ksp[Mn(OH)2]=c(Mn2+)?c2(OH)=1012.7,K(HNO2)=×c(H+)=102×101.30=103.3,反應Mn(OH)2+2HNO2?Mn(NO2)2+2H2O的平衡常數K===Ksp[Mn(OH)2]×=Ksp[Mn(OH)2]×==108.7,C錯誤;D.由分析可知,室溫下Ksp[Mn(OH)2]=1012.7,數量級為1013,D正確;故答案為:C。評卷人得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11.(14分)濕法煉鋅具有能耗低,生成產品純度高等特點,其主要原料為鋅精礦(主要成分為硫化鋅,還含有鐵、鈷、銅、鎘、鉛等元素的雜質),獲得較純鋅錠的工藝流程如圖:已知:焙燒后的氧化物主要有ZnO、PbO、CuO、、、CdO。(1)銅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2)“酸浸”中濾渣主要成分為。(3)“一段沉積”和“二段沉積”剛開始加入鋅粉時,反應速率較小,然后反應速率顯著增大,請解釋產生此現象的原因:。(4)寫出“赤鐵礦除鐵”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5)“—萘酚凈化除鈷”先是把氧化成,并生成NO,與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紅褐色穩定鰲合物沉淀。寫出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6)“電解”工藝中,電解液常有較高濃度的會腐蝕陽極而增大電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時加入Cu和,生成CuCl沉淀從而除去。已知:;。請通過具體數據說明上述的反應能完全進行的原因:。(7)純凈的硫化鋅是半導體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在充電過程中,發生合金化反應生成LiZn(合金相),同時負極材料晶胞的組成變化如圖所示。①充電過程中ZnS到的電極方程式為(x和y用具體數字表示)。②若的晶胞參數為anm,則EF間的距離為nm。【答案】(1)(1分)(2)(1分)(3)鋅粉置換出的銅或鎘覆蓋在鋅的表面,形成原電池,增大反應速率(2分)(4)(2分)(5)(2分)(6)
;②
;則①2×②得:,此反應的平衡常數為,說明此反應進行程度很大,能夠完全進行(2分)(7)(2分)(2分)【分析】鋅精礦(主要成分為硫化鋅,還含有鐵、鈷、銅、鎘、鉛等元素的雜質),硫元素轉化為SO2,經過焙燒得金屬氧化物,主要有ZnO、PbO、CuO、Fe2O3、Co2O3、CdO,焙燒后的氧化物用硫酸酸浸,其中生成硫酸鉛為沉淀,以濾渣除去,將焙燒尾氣(主要為SO2)通入浸出液,使三價鐵離子被還原為二價鐵離子,再加入粗鋅粉置換銅,加入細鋅粉置換鎘,再通入氧氣將亞鐵離子轉化為三價鐵離子,更易水解沉淀,最后氧化二價鈷離子并沉鈷,得到硫酸鋅溶液,電解得鋅。【詳解】(1)銅元素原子序數為29,價層電子排布圖為;(2)焙燒后的氧化鉛溶于硫酸,生成難溶的,濾渣的主要成分為;(3)從流程信息中可以看出金屬性:Cu<Cd<Zn,鋅粉置換出的銅或鎘覆蓋在鋅的表面,形成原電池,增大反應速率;(4)尾氣的主要成分為,通入浸出液使硫酸鐵還原成硫酸亞鐵,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通入氧氣將亞鐵離子氧化,然后水解成赤鐵礦,故“赤鐵礦除鐵”過程中的離子方程式為;(5)根據信息把氧化成,并生成NO,故離子反應方程式為;(6)①
;②
;則①2×②得:,此反應的平衡常數為,說明此反應進行程度很大,能夠完全進行;(7)①先由均攤法可知,中和共有7個,有,由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的化學式。根據題干信息在“充電過程中,發生合金化反應生成LiZn(合金相)”,故ZnS負極充電時得電子有Zn生成,故充電時的電極反應為。②若的晶胞參數為anm,設F點的坐標為,E點的坐標為,則EF間的距離為。12.(15分)雙氰胺()為白色晶體,在冷水中溶解度較小,溶于熱水、乙醇,其水溶液在80℃以上會發生分解等副反應,主要用于生產樹脂、涂料、含氮復合肥等。實驗室以石灰氮為原料制備雙氰胺的流程如下:已知氰胺二聚反應機理為: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氰基是吸電子基團。氰氨的堿性氨的堿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寫出步驟Ⅰ的化學反應方程式:。(3)步驟Ⅱ中調節溶液pH為9.1,pH不能過低的原因:。(4)步驟Ⅲ中蒸發濃縮時,常采用真空蒸發濃縮,目的是。(5)凱氏定氮法是測定有機物中氮含量的經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濃硫酸在催化劑存在下將樣品中有機氮轉化成銨鹽,利用如圖所示裝置處理銨鹽。已知:①f的名稱是。②儀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和指示劑。銨鹽試樣由d注入e,隨后注入氫氧化鈉溶液,用蒸餾水沖洗d,關閉,d中保留少量水。打開,加熱b,使水蒸氣進入e。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e采用中空真空玻璃瓶的作用是。③取雙氰胺樣品m克進行測定,滴定g中吸收液時消耗濃度為的鹽酸VmL,則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為%。(用含c、m、V的代數式表示)【答案】(1)小于(2分)(2)CaCN2+H2O+CO2=CaCO3+NCNH2(2分)(3)OH為二聚反應的催化劑,故弱堿性有利于發生聚合反應(2分)(4)真空蒸發濃縮可以降低溶液沸點、加快濃縮速率,防止雙氰胺因溫度過高發生分解等副反應(2分)(5)直形冷凝管(1分)止水夾k3處可能漏氣,導致測定的N元素質量分數偏低,故d中保留少量水起液封作用,防止氨氣逸出(2分)保溫減少熱量損失,有利于銨根轉化為氨氣逸出(2分)(2分)【分析】分析所給流程圖可知,CaCN2與水反應生成Ca(OH)2和NCNH2,通入CO2,使Ca(OH)2轉化成CaCO3(濾渣)除去,NCNH2在80℃、弱堿性條件下反應生成雙氰胺,再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得到雙氰胺晶體。【詳解】(1)由于氨基氰所含氨基氮上的p電子與氰基上的π鍵發生pπ共軛,使得該氨基氮上的電子云被分散,從而使得氨基氰結合質子的能力下降,即堿性減弱,而氨分子的氮原子上的電子云未被分散,結合質子的能力強于氨基氰,氰氨的堿性小于氨的堿性。(2)步驟Ⅰ中CaCN2與水反應生成Ca(OH)2和NCNH2,通入CO2,使Ca(OH)2轉化成CaCO3,化學方程式為:CaCN2+H2O+CO2=CaCO3+NCNH2。(3)根據氰胺二聚反應機理可知,OH為二聚反應的催化劑,故弱堿性有利于發生聚合反應。(4)真空蒸發濃縮可以降低溶液沸點、加快濃縮速率,防止雙氰胺因溫度過高發生分解等副反應。(5)①f的名稱是直形冷凝管;②止水夾k3處可能漏氣,導致測定的N元素質量分數偏低,故d中保留少量水起液封作用,防止氨氣逸出;采用中空雙層玻璃瓶的作用是保溫減少熱量損失,有利于銨根轉化為氨氣逸出;③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由氮原子守恒可得:n(N)=n(NH3)=n(HCl)=mol,則w(N)=×100%=%。13.(15分)對氮氧化物的資源化利用,運用多種方式促進氮的循環轉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1)已知a:b:C的燃燒熱為;c:①請寫出與反應生成兩種無污染性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②將等物質的量的與混合氣體分別通入體積均為的恒溫密閉容器Ⅰ和絕熱密閉容器Ⅱ中,反應一段時間后兩容器內達到平衡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容器內混合氣體密度相等B.轉化率C.反應平衡常數(2)可利用鈷氨配合物吸收對的配合能力很強,而對的配合能力極低。①已知的結構如圖所示,的空間構型是,NH3與相比,∠HNH鍵角大小為:NH3(填“>”、“<”)。②有氧和無氧條件下,溶液脫除的效率如圖1所示,有氧環境下,發生總反應:,在的有氧環境下,往溶液中持續通入試樣氣體脫除率為60%(假設溶液體積不發生改變),結合圖1信息,計算此時鈷氨溶液中有效含鈷率為。(有效含鈷率)③鈷氨溶液經過多次循環吸收后,其吸收的能力變化如圖2所示,前內鈷氨溶液吸收的能力不斷下降的原因是。(3)催化電解吸收液可將還原為,其催化機理如圖3所示,在相同條件下,恒定通過電解池的電量,電解得到部分還原產物的法拉第效率隨電解電壓的變化如圖4所示。已知表示電解生還原產物X所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數;表示電解過程中通過的總電量。①當電解電壓為時,催化電解生成的電極反應式為。②當電解電壓為時,電解生成的和的物質的量之比為。【答案】(1)2NO(g)+2CO(g)=N2(g)+2CO2(g)△H=748kJ/mol(2分)AC(2分)(2)正八面體(2分)<(1分)85.6%(2分)[Co(NH3)6]2+被氧化為[Co(NH3)6]3+,[Co(NH3)6]3+對NO的配位能力極低(2分)(3)NO+5e—+5H+=NH3+H2O(2分)15:2(2分)【詳解】(1)①由題意可知,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s)+O2(g)=CO2(g)△H=393kJ/mol,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bac得到反應2NO(g)+2CO(g)=N2(g)+2CO2(g),則反應△H=(393kJ/mol)(+182.6kJ/mol)(+172.4kJ/mol)=748kJ/mol,故答案為:2NO(g)+2CO(g)=N2(g)+2CO2(g)△H=748kJ/mol;②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相等,則1L的恒溫密閉容器Ⅰ和絕熱密閉容器Ⅱ中混合氣體密度相等,故正確;B.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恒溫密閉容器Ⅰ中反應溫度小于絕熱密閉容器Ⅱ,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一氧化氮的轉化率減小,則一氧化氮轉化率αⅠ大于αⅡ,故錯誤;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恒溫密閉容器Ⅰ中反應溫度小于絕熱密閉容器Ⅱ,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減小,則反應平衡常數KⅠ大于KⅡ,故正確;故選AC;(2)①[Co(NH3)6]3+的空間構型是正八面體形,NH3分子中N有一對孤對電子,中N原子沒有孤電子對,所以∠HNH鍵角大小為:NH3<;故答案為:正八面體;<;②由題給信息可知,反應消耗一氧化氮的物質的量為2×10—4m3/min×300min×2×10—2mol/m3×60%=0.00072mol,則鈷氨溶液中[Co(NH3)6]2+有效含鈷率為×100%=85.6%,故答案為:85.6%;③由圖可知,前16h內鈷氨溶液吸收NO的能力不斷下降的原因是[Co(NH3)6]2+被氧化為[Co(NH3)6]3+,[Co(NH3)6]3+對NO的配位能力極低,故答案為:[Co(NH3)6]2+被氧化為[Co(NH3)6]3+,[Co(NH3)6]3+對NO的配位能力極低;(3)①由圖可知,當電解電壓為U2時,催化電解一氧化氮生成氨氣的電極為陰極,酸性條件下一氧化氮在陰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氨氣和水,電極反應式為NO+5e—+5H+=NH3+H2O,故答案為:NO+5e—+5H+=NH3+H2O;②由圖可知,當電解電壓為U1時,氫氣和氨氣的法拉第效率分別為60%和20%,則電解生成的氫氣和氨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2,故答案為:15:2。14.(16分)化合物H是降脂類藥物瑞舒伐他汀制備中的關鍵中間體。在醫藥工業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健身產業投資協議
- 《深入理解Bootloader:課件概覽》
- 授課教師石冬劍66課件
- 《人際交往藝術》課件
- 雙語列車長非正常事件服務技巧課件
- 鐵路路基與軌道課件
- 標準體育場館租賃合同
- 房產擔保借款合同
- 世紀英才文化課件五上
- 《房地產基礎》課件 情境二 教你選對小區
- 2025商業綜合體委托經營管理合同書
- 人工智能導論課件 第十三章 類腦智能
- 干部履歷表(中共中央組織部2015年制)
- 貴溪鮑家礦業有限公司采礦權出讓評估報告書
- 低壓電氣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活著》讀書分享優秀課件
- 土方工程量計算與平衡調配
- 16起觸電事故案例分析
- 額定電壓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技術規范
- 各種配電箱接線系統圖25024
- 童年歌詞拼音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